颜真卿主要书法作品

颜真卿主要书法作品

颜真卿是中国唐代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以字体豪放、气势恢宏而著称。以下是颜真卿主要的书法作品:

1.《颜勤礼碑》:这是颜真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他为

纪念自己父亲颜之驎所书写的石碑。楷书字体工整,线条简练,气势雄浑。

2.《祭侄文稿》:这是颜真卿用行书写的墨迹,内容是祭祀自

己的侄子。字体豪放自然,墨迹浓重,展现了他的个人风格。

3.《书圣碑》:这是颜真卿为纪念唐代书圣王羲之而创作的碑文。字体刚劲有力,笔画流畅有韵律感,被誉为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

4.《颜勤礼伯朝申文稿》:这是颜真卿为纪念自己的叔父颜之

旗所创作的文稿。他以行书写下了这篇文章,字体豪放大气,笔力强劲。

5.《能改斋心面朱子太史文稿》:这是颜真卿为纪念朱熹的文

章而创作的。他使用行书书写,字形刚劲有力,意境深邃。

这些作品展示了颜真卿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才华和独特风格,对后世书法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祭伯文稿》,《争座位帖》,《东方朔画赞》等。他和唐朝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8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碑》、《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他的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还有《争座位帖》、《裴将军诗帖》等。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格,称为“颜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

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真卿的艺术生平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 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颜真卿一生书写碑石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整密,秀媚多姿;《东

颜真卿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颜真卿简介 颜真卿(公元709——785),祖籍琅琊临沂孝悌里(今山东省费县方城诸满村),字清臣,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历事四帝,官到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曾与从兄颜杲卿联合起兵抗击安禄山叛乱,功勋卓著;后被叛将李希烈所杀,壮烈殉国。生前以功业节操获封“鲁郡开国公”,身后被追封为“司徒”,谥号“文忠”,世称“颜鲁公”。是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是唐代新书体“颜体”的创造者,世称“亚圣”。在书学史上“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苏轼曾有“诗止于杜子美,书止于鲁公”一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勾如曲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节有态,笔力雄强,沉着端庄”是其书法的独特风格,其墨迹有200多种,虽经千年沧桑,至今仍有大量流传。他那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千年来深为海内外华人和汉学友人所共仰,其墨迹成为后人学书的典范样本,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瑰宝。 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楷书,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 北宋拓本,31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尚未损,全碑字口方棱,字画之间牵丝甚清晰。南宋拓本,15行“凿井见泥”之“凿”字未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本。文物出版社影印之宋拓《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北京大

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收有明中期整拓、《西安碑林名碑》辑有馆藏明末清初拓。 自书告身 《自书告身》楷书墨迹,传为颜真卿自书,是颜真卿晚年的名作。共386字。有人疑为伪托。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 其书法苍劲谨严,沉稳厚重,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

颜真卿书法赏析

颜真卿书法赏析 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世称“颜勤礼”。 他的书法风格庄重严谨,威严有力,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主要以楷书为主,尤以《祭侄文稿》和《祭姑文稿》最为著名。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晚年的力作之一,这幅作品成为中国书法 历史上的经典之作。整幅作品有着严谨的构图和稳定的字体,字体粗 劲挺拔,龙飞凤舞。颜真卿的笔法刚劲有力,狂放不羁,给人一种气 势磅礴的感觉。他独特的身世经历赋予了他的作品深沉的情感,散发 着对亲人的眷恋和对离别的哀思。 《祭姑文稿》是颜真卿另一幅备受瞩目的作品。这幅作品在内容 上承载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颜真卿运用了不同的字体变化来表 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整个作品中充满了离合悲欢,感人至深。颜真卿 的用笔自如灵动,既能表现出激扬的激情,又能展现出内敛的含蓄。 他的字体骨骼分明,显得坚实有力,细节处又有着繁复的纹理和装饰,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汉字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思想的表 达和审美的追求。他的作品深受后人的推崇和借鉴,成为后世书法家 的楷模。颜真卿所塑造的书法风格和艺术水平,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注重笔墨、布局和结构,力求形神兼备,承载 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书法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使作品具有了更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通过欣赏颜真卿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进一步领略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因此,我们在赏析颜真卿的作品时,不仅要注意他的笔墨技巧和构图形式,更要从中感受到他对生命、亲情和人生意义的深思。颜真卿的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通过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力求真挚、纯粹和自然的艺术追求,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创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亲情和离别的思念之情,为我们传递了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文化内涵。通过欣赏和研究颜真卿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艺术创作的启发和指导。

四大书法家的特点及作品

四大书法家的特点及作品 四大书法家分别是颜、柳、欧、赵四家的书法。 颜体的特点: 颜真卿是唐代中后期的一位书法大家,他的行书《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他的楷书被列入“楷书四大家”。 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字麻姑仙坛记》。 这些碑刻里面,《多宝塔碑》属于早期作品,风格还不是很成熟,属于唐朝的流行书风,有很强烈的唐代写经体的味道,还没有形成颜体的典型特征,应该是颜真卿早年参加科举考试时的书法用体。 而他的其它的的几个作品,就已经完全具备了他自己的风格特点了,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我们平时见到最多的就是他的《颜勤礼碑》。 颜真卿《颜勤礼碑》的整体特点就是外拓、外紧内松。所谓外拓就是字的笔画和态势都是向外扩张的,笔画是向外鼓的,给人以非常饱满、浑厚的感觉。

外紧内松指的是颜体的章法特点,这是让人一眼看上去就非常的明显的特点,颜体的字和字以及行与行之间的距离非常的紧密,让人看起来章法非常的挤,不像欧体那么疏朗,而它单个字的内部空间却很疏朗,非常的开阔,这也是由于它的外拓结构造成的,所以给人的整体感觉的就是外紧松。 这种外紧内松的结构特点,使得颜体整体上非常的紧密,整体的布局也是浑然一体,增强了颜体的整体气势,给人大气磅礴的感觉,就像一只蚂蚁可能不显眼,但是成千上万的蚂蚁挤在一起就会形成强大的阵势,让人望而生畏。 而颜体单个字内部空间的疏朗,又使得颜体整体看上去不是那么死板,中间可以透气,又会显得比较灵活、空灵,这也是颜真卿楷书的高明之处。 另外颜体在笔画上也非常的有特点,比如横细竖粗、撇细捺粗、左细右粗等等。 柳体的特点: 柳公权属于唐代晚期书法家,由于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的繁荣昌盛的气象已经一去不复返,反映在社会风气和书法上也是一样,晚唐再也没有人写出颜真卿那种有着正大气象、雍容大气的书法了。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 颜体区别于唐朝初期的书法风格,借助篆书的入笔方式,体现刚劲的写法,在雄浑中体现妖娆,结构方正圆润,气势恢宏,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傲气,端庄雄伟。下面小编带給大家的是颜真卿的书法风格:颜真卿的书法风格:颜体书法风格内容大全一 颜真卿(709—785),唐代著名书法家,字清臣,祖籍琅邪临沂人。历任太子太师、监察御史、吏部尚书、刺史等职,葬于南郊三兆。在唐代,灿烂多姿的文化艺术几乎发展至顶峰,能记录于历史的大家层出不穷,风格各异、技艺高超,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不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都涌现出大量的经典。 吴郡孙过庭《书谱》(687)中云:古之善书者,有钟张之绝,有二王之妙,其余不足以观之。可以看出在唐代书法艺术理论完整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能够综合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归纳,已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和很强技法能力、归纳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孙过庭与颜真卿不是同时期的人,彼此之间相差近百年,固然孙过庭没见过颜真卿的书法。有理论家提出了一个观点,历史上唯一可以与书圣王羲之媲比的是颜真卿。这话题争论不休,当然我也不加以断言。颜真卿留存的书法很多了,而且大量的都属于经典,下面简略归纳颜真卿的书法艺术风格形成的变化历程。从颜真卿的年龄大致分为三个大节。一节是45岁以前,称为早期;二节是45岁至60岁,称为中期,也称为成熟期;三节是60岁至寿终,这时期人书俱老,称为晚期,也称为巅峰期。 颜体书法风格内容1:森严出困,细腻婉柔 在颜真卿的志学之年时候,书法艺术已经非常繁荣的地步,皇室已大量收集张芝、二王等前辈书家的真迹,找工匠做拓本分赐诸王,为推动书法艺术发展做了很大贡献。颜真卿出生至45岁时间段,即早期,颜真卿与徐浩、李阳冰、岑参、韩择木,贺知章大文豪为友。颜真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3000字左右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3000字左右颜真卿(709年-785年),字子明,号颜鲁公,是中国唐代著名 的书法家、文学家。他是“颜氏三家”中的第一代,被誉为“颜筋络,为唐初一绝”,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多以楷书为主,具有刚劲有力的风格,被称为“颜勒墨”。以下将对颜真卿的书 法作品进行一一欣赏和解析。 首先,我们欣赏到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是颜真卿自唐 代开元十八年(730年)创作的书法作品,全文之中,点画相当丰满,气势雄浑,字迹工整,端庄而不失秀美。他的作品以结构、用笔、意 境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风采。《祭侄文稿》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跃 然纸上,给人以深厚的艺术享受。它不仅是颜真卿成熟艺术风格的代表,也是他最具个人艺术风格的一部代表作。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颜真卿的《颜勒墨兰亭序》。这是颜真卿在 唐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了纪念王羲之而创作的作品。全篇书法明快有力,富有雄踞纸面的气势。作品中的铁灰颜色和外溢的气息使 得作品更加生动活泼。《颜勒墨兰亭序》充分展示了颜真卿刚劲有力 的特点,具有较大的艺术价值。它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影响 了后世的书法发展。 再来欣赏一下颜真卿的《九成宫醴泉铭》。这是颜真卿在唐代大 历四年(770年)为了纪念唐太宗李世民而创作的书法作品。这幅作品是颜真卿晚期创作的,其笔法狂草之中透露出一种凌厉刚劲之感。作

品力求质朴简洁,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浑厚而有力的魅力。《九成宫醴泉铭》通过对李世民功绩的歌颂,体现了颜真卿崇高的人格追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最后,我们欣赏到的是颜真卿的《赵飞燕碑》。这是颜真卿在唐代大历五年(771年)为了纪念赵飞燕而创作的作品。这幅作品题材感人,情感丰富。在作品中,颜真卿充分运用了行草的特点,用尽全身力气去书写,力度犹如山雨欲来,煞有介事。整个作品散发出浓厚的悲愤之情,令人为之动容。《赵飞燕碑》被誉为颜真卿晚年创作的杰作,其精美程度以及艺术意境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通过欣赏以上几幅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刚劲有力的书风、丰满饱满的笔触以及浑厚深沉的情感表达。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一个美好的精神风貌的展示。他的作品给后人提供了很大的指导意义,告诉人们要不断追求艺术的高度,不断追求卓越的艺术人格。通过借鉴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拓展自己的艺术境界,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颜真卿书法作品赏析(最新)

1.《祭侄文稿》 这是颜真卿行草书的代表作。当时正值颜真卿半百。书法界有说字如其人。颜真卿出生忠烈之家,为人大气凛然,这种精神同样寄托于书法作品中。从建稿起,经过后期修文改善,正反映出颜真卿行文构思特点,详尽交代文路始末,将情怀完全抒于行文,文笔神采飞扬,走笔雄浑,凸显特色,舒畅写实,将所有的运笔和收线都做到恰到好处。全篇运用圆润强健的笔法,秉承篆书的流转神采,从开头到结尾,撰文中虽然实在毛笔的墨汁干枯时再醮墨,导致墨色因停顿有新墨开始,墨汁有浓有淡,变化万千,但是整篇文章一笔完工,行文流畅。此帖被后世书法界赞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2.《麻姑仙坛记》 颜真卿曾游览于南城县麻姑山一座古坛时,在土壤里中发现螺蚌壳化石。他便有感而发,为此著作《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这并不单是为了记叙这件事情,而是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这个碑文行文庄重严厉、雄浑娟秀,深受历代书法家的推崇,成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又一力作。这部作品是颜真卿楷书风格已经有所造诣的时候的作品,后期欧阳修这部作品时说道,这幅碑文俊秀雄浑,运笔精悍,笔画强劲有力,后世常常赞叹此碑为“天下第一楷书”。 3.《东方朔画像赞》 《东方朔画像赞》是颜真卿楷书的力作,碑文记载汉朝名士东方先生画像,当时颜真卿正值46岁。苏轼曾高度这幅碑文,指出在颜真卿所有的作品当中,只有这部作品现实了清俊与雄浑的风格。字里行间不乏清晰与深渊,与其他版本截然不同,但都不如颜真卿这部作品深刻、隽永。明朝更有人赞誉这部作品的书法峻峭力拔、奋笔求张,认为这确实是颜真卿的又一力作。 4.《颜勤礼碑》 本部作品的全称为《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这幅碑帖是颜真卿在71岁的时候为他的曾祖父颜勤礼所作的神道碑,主要用于古人墓前开阔道路所用,修建石柱来作为标志,将这个标志称为神道,就是所说的墓碑。碑文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颜氏祖辈们所做的生前功德,并记载颜家后世子孙的丰功伟绩,现在这副碑文已经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5.《多宝塔碑》

颜真卿的代表作品

颜真卿的代表作品 1、《颜勤礼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残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2、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楷书碑文代表作品。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麻姑仙坛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典范之作,是我们学习楷书的优秀范本之一。 3、《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4、《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古诗。 5、《东方画赞碑》晋夏侯湛撰,颜真卿书,(碑阴)颜真卿撰并书及题额。宋拓唐东方画赞碑是宋代的一件拓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颜真卿的代表作 1、传世颜真卿的代表作品 1:《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行草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等。 2、而且颜真卿一生书写的碑刻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精密,秀美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勤礼碑》,雄迈清整。他的书法刻帖也很多,历代汇集的中帖一般都会有他的作品,单帖有《争座位帖》《奉使帖》等。

3、颜真卿著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后人辑其诗文为《颜鲁公文集》15卷。 4、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最终以死明志。 颜真卿楷书代表作是什么 1、《多宝塔碑》《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此碑共三十四行,满行六十六字,内容主要记载了西京龙兴寺禅师楚金创建多宝塔之原委及修建经过。整体秀美刚劲,清爽宜人,有简洁明快,字字珠玑之感。用笔丰厚遒美,腴润沉稳;横细竖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锋,转折多顿笔。结体严谨道密,紧凑规整,平稳匀称,又碑版精良,存字较多,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2、《劝学》《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时读书已晚。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3、《颜勤礼碑》《颜勤礼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残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

颜真卿勤礼碑简介

颜真卿勤礼碑简介 勤礼碑是我国唐朝时期颜真卿的书法著作之一,这部作品有自身独特的艺术参考价值。那么,关于颜真卿的勤礼碑,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的勤礼碑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勤礼碑的简介 此碑全称《祕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据宋伯鲁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其后“故”字下泐。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勤礼碑的书法特点 《勤礼碑》是唐颜真卿71岁时为曾祖父颜勤礼书写的神道碑。此碑笔力沉着内涵,结体宽博,雍容端正,笔势相向而多内蕴,给人以庄重浑厚之感。它既不像《多宝塔》那样方正谨严,秀丽俊雅,也不像《麻姑仙坛记》那样古拙中透露出几分霸气(夏长先语),是颜氏晚年楷书代表作之一。《勤礼碑》的结构特点,可概括如下:1.横轻竖重,对比明显。汉字有许多字都是由横画、竖画,或者是以横竖画为主组成的。对于这些字,《勤礼碑》在结构处理上基本上是横轻竖重,对比鲜明,形式俊美,使人想起了主干粗壮,枝条细劲的苍松来。如“士”字。2.以纵取势,内紧外松。《勤礼碑》体势多取纵势,这样每个字看上去很紧密,但通过字内部的穿插、揖让、避就、虚实等手法的运用,整个字形端庄、稳重,有一种庙堂之气。如“阙”字。3.字形方正,豁达端庄。颜字改变了欹侧的结构,用较为端平的笔画写出。左右也基本对称,字呈方形。它吸收了古代篆隶书法,以正面取势,使人感到庄重正大,内涵宏伟。如“故”字。4.雍容大度,宽博

颜真卿米字格多宝塔碑书法作品

颜真卿米字格多宝塔碑书法作品 多宝塔碑是我国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之一,它的这部作品对楷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多宝塔碑书法时,字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颜真卿米字格多宝塔碑书法作品。颜真卿米字格多宝塔碑书法作品图片 多宝塔碑的赏析 《多宝塔碑》,此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礴的颜楷风格,但此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它是留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该碑用笔多用中锋,起笔和收笔有明显的顿按。起笔藏锋为主,兼用露锋,方圆并用,有些横画起笔较为外露,多不似柳书的齐头方脚,而是稍存斜尖,并参以含蓄的笔意使之变化丰富;收笔用顿笔和回锋的较多,强调“护尾”,尤其于横画中最为明显,写横行至收笔处,常向右下方重按,顿笔回锋,体现出颜体的雄浑、大气之韵,竖画粗壮,浑厚力强。横、竖笔画粗细对比鲜明,富节奏、韵律美感,也把颜体的一个“筋”的意味完整的表达出来。颜体撇画较轻盈挺健,捺画却粗壮有力,有“蚕头燕尾”之称,给人以刚健的动感,尤其是捺脚较长,顿挫后踢出开衩,含蓄而又有峻利之感。另外,颜体捺画的捺脚多与撇画锋尖持平或稍低,不似柳体的撇低捺高,而呈现出一种舒展沉稳之美。 该碑转折变化较多,主要有提笔耸肩顿挫和按笔削肩暗转之法,有方有圆,方圆兼施。具有唐楷“尚法”的典型特征,结体宽博,布白较匀整,字型稍方,端庄平稳,正气饱满,已初显颜体成熟期的正面示人、雄浑豪迈的书风。 《多宝塔碑》书体不似柳书的中紧外放,主笔长枪大戟般舒放。该碑字体笔画间的宽窄收放对比较欧、柳书体要小,主笔相对收敛,

颜真卿楷书字帖大全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十)

颜真卿楷书字帖大全颜真卿的楷书字帖(十) 《元次山碑》全称《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又叫《元结墓表》,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元结病死在长安旅舍,长他十岁的好友颜真卿撰写并书丹碑文,惋惜他德才兼美,未得要职,英年早逝。 碑原来立在河南鲁山县城北青岭梁洼镇泉上村元结墓前,元代墓前的祠堂被烧毁,只剩下碑裸露在野外。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鲁山教谕唐世宾将原碑移至县学,出钱建碑亭保护。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颜碑亭重修。今天县学成为鲁山县第一高中,碑亭就在校园内。(见图1)1963年《元次山碑》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省文物局曾下令调《元次山碑》陈列,但鲁山县文化局文物办公室以碑风化严重不堪移动为由,硬是把原碑留在了鲁山。2006年《元次山碑》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碑身高1.9米,宽0.95米,厚0.28米,从上端有石榫看,原来应该有螭首。碑文四面环刻,正背两面各17行,两侧4行。该碑字径在5.5cm。碑正面背面各17行,侧面各4行,共42行,每行34字。碑身下部残损一角,一个侧面缺损下半

部分字。实际应有字1377字,现存原字为约1147字,缺失230字。(见图2) 见过最早的印本是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上海有正书局石印本《明拓颜鲁公元次山碑》,字略有缩小。(见图3)商务艺术馆1939年大开本石印本《颜书元君碑》,字是原大。(见图4)王壮弘在《增补校碑随笔》中认为这两本都是清初拓本。天津古籍的唐颜真卿元结墓表,出版说明说是翻印商务印书馆1939年石印本,字形有缩小,而且有修版。(见图5)文物出版社1982年6月出版的经典《中国书法・颜真卿》第三册,缩小影印《元次山碑》的两张整拓本和原大影印装裱本均出自北京图书馆。图版说明很诚实,说这“是一个存字最多的早期拓本,惜拓工不精,墨晕较重,碑阴底部有少数字未拓出”,其实还有缺字较多,装裱前后错乱的毛病,但制版和印刷质量都没的说。(见图6)1998年,紫禁城出版社“故宫博物院珍藏历代碑帖墨迹选”系列的《宋拓元次山碑》,也是用这个拓本,但制版就差了不少,字也缩小了很多。(见图7) 197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曾经出过一个现在不太常见的8开本《唐颜真卿书元次山墓碑》,原大影印,制版清晰。前面有义正词严的出版说明,批判了文字内容的“封建性糟粕”,然后在前言里说明了编排标准:主要从书法艺术角度出发,不考虑碑文内容的完整性,对严重残脱的字,在编排时都已经删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