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讲义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讲义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讲义

环境工程实验Ⅳ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目录

实验一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 1 - 实验二固体废物有机质的分析 .......................................... - 4 - 实验三固体废物pH值的测定........................................... - 7 - 实验四垃圾渗滤液的沥浸实验......................................... - 10 - 实验五固体废物有效磷的测定 ........................................ - 15 - 实验六固体废物碱解氮含量分析 .................................... - 18 - 实验七固体废物浸出毒性(重金属)的鉴别................ - 22 -

实验要求

1.要求学生课前必须认真预习。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步骤,探寻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环节,做好必要的预习报告,画好表格以备实验过程填充原始数据。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着实验服。严格按实验要求规范操作,小组之间不许随便合并工作量,注意水电热气的安全使用和个人的人身安全,不许在实验室内饮食就餐。

3.要求学生的所有实验数据,尤其是各种称量及滴定的原始数据,必须随时记录在专用的实验记录本上,不得涂改原始实验数据。

4.要求学生保持实验室内安静,保持实验台面清洁整齐干净,实验台上的所有仪器药品,不要随意挪动位置。爱护仪器和公共设施,如损坏,根据情节轻重处罚。

5.实验后能够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中相关数据,合理表达和解释实验结果,并能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禁止抄袭。

实验一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一、本实验的适用范围、选择依据

适用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设置此实验,参照《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

二、方法原理

污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数量占处理水量的0.3%-0.5%(以含水率为97%计)。污泥脱水是污泥减量化中最经济的一种方法,是污泥处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空隙水和毛细水,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为污泥的最终处置创造条件。

污泥脱水效果由其脱水速率和最终脱水程度两方面决定,主要考察脱水后泥饼的含固率这一指标,含固体率越高,脱水效果越好。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污泥水分存在方式和污泥的絮体结构(粒径、密度和分形尺寸等)、ξ电势能、pH值以及污泥来源等。污泥粒径是衡量污泥脱水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讲,细小污泥颗粒所占比例越大,脱水性能就越差。分形尺寸越大(最大值为3),絮体集结的越紧密,也就越容易脱水。污泥的ξ电势能越高,对脱水越不利。酸性条件下,污泥的表面性质会发生变化,其脱水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研究发现,pH值越低,则离心脱水的效率越高。不同来源的污泥,组成成分不同,脱水性能也不同,活性污泥比阻大,脱水也困难。通过添加改性剂在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同时,可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便于后续处理。三、所需药品及配制方法

(1)10%H2SO4(质量分数):取102毫升浓硫酸用去离子水缓慢

稀释到1000毫升。50ml

(2)30%NaOH(质量分数):取12克NaOH,溶于去离子水后,定容稀释到1000毫升。100ml

(3)0.5%阳离子型PAM:称取0.5克PAM定容稀释至100毫升。100ml

四、所需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规格台(个)数

离心机 1

恒温干燥箱 1

玻璃棒6个

烧杯250ml 3个×4组

离心管100ml 6个×2组

称量瓶50ml 6个×4组

五、实验分组

实验分为8个小组/1自然班

六、操作、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误差范围

采用机械脱水法测定污泥的脱水性能。将100ml浓缩污泥加到250ml 烧杯中,加10% 2ml硫酸酸化,快速搅拌30s,慢搅拌5min,再加阳离子PAM,搅拌使污泥形成矾花,酸化及絮凝反应均在烧杯中进行。

将于预处理好的污泥分成2分,分别转入100ml离心管中,在4000r/min和2000 r\min下离心10min,小心倾倒去除上清液(避免使固体再悬浮),取泥饼2±0.1克(准确记录重量),放入预先已经干燥恒重的称量瓶中,放在105℃的干燥箱中恒重(2次称量误差小于0.0005克),

计算含固率。

不同加药方案设计和脱水效果

离心泥饼含固率

加药方案(每个方案2平行样)

4000r\min,10min 2000 r\min,10min 空白(浓缩污泥)

只加阳离子0.5%PAM

硫酸10%,加0.5%PAM

七、注意事项

PAM要缓慢加入,且边加边充分搅拌,方能形成矾花。

实验二固体废物有机质的分析

一、本实验的适用范围、选择依据

适用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设置此实验,参照《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

二、方法原理

在加热条件下,用标准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固体废物中的有机质,多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由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质含量,再乘以常数1.724,即为固体废物中有机质的含量。

三、所需药品及配制方法

(1)0.8000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经过130℃烘3-4小时的分析纯重铬酸钾(K2Cr2O7)39.225克,溶解于400毫升去离子水中,必要时可加热溶解,冷却后稀释定容到1升,摇匀备用。500ml (2)0.2N硫酸亚铁溶液:称取化学纯硫酸亚铁(FeSO4·7H2O)55.6克(或硫酸亚铁铵78.4克),加6N硫酸(浓硫酸35.6-36.8N)30毫升溶解,加水稀释定容到1升,摇匀备用。4000ml

(3)浓硫酸(分析纯)400ml

(4)浓磷酸(分析纯)500ml

四、所需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规格台(个)数

硬质试管4个×2组

三角瓶250ml 4个×2组

酸式滴定管25ml 1个×2组

电炉子 1个×2组

五、实验分组

实验分为8个小组/1自然班

六、操作、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误差范围

准确称取通过60目筛风干固体废物样品0.1-0.5克(建议初次称0.2000克,根据加热后颜色的变化适当再调整重量,精确到0.0001克),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中,避免固体废物粘到管壁上,加入0.8000N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 ml ,再沿管壁缓慢加入5 ml 浓硫酸,小心摇匀,盖上弯管漏斗。每个样品称取2份,平行操作。

预先将浓磷酸加热至微沸腾(也可用石蜡油浴锅,温度为170-180℃)。趁热将硬质试管放入沸腾的磷酸中,使硬质试管中的溶液保持微沸腾(注意调整电炉功率,防止爆沸,液体溅出)5分钟后,溶液为黄色(如果煮沸的溶液偏绿色,应减量重新称取样品氧化处理),待试管冷却后擦净外面的磷酸。

冷却后将试管内溶物洗入250 ml 三角瓶中,使瓶内总体积在60-80 ml ,然后加试亚铁灵指示剂2-3滴,用0.2N 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经过绿色突变到棕红色即为终点。。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必须做2个空白试验,取其平均值。空白样品可以取二氧化硅或纯砂代替固体样品,以免溶液溅出,其他操作同上。

结果计算:

有机质% =

1001.1724.1003.0)(5

8000.000

????-??样品重

V V V 式中:V 0─5毫升0.8000N 标准重铬酸钾空白滴定用去的硫酸亚铁的体积

(ml);

V─滴定待测液中过剩的0.8000N标准重铬酸钾用去的硫酸亚铁毫升数;

0.003─1毫克当量碳的克数;

1.724─由固体废物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经验常数;

1.1─校正常熟;

100─换算成百分数。

七、注意事项

(1)由于该法所测得的有机质一般只能为实际含量的90%,因此必须乘以1.1的校正常数。

(2)消煮的时间必须尽量准确,否则对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必须从试管内溶液表面开始翻动才能计算时间。

(3)消煮温度要严格控制在170-180℃。当加入浓硫酸时会发生大量热量,应趁热放入磷酸浴中消煮。

(4)消煮好的溶液颜色,一般应是黄色或是黄中带绿,如果以绿色为主,则说明重铬酸钾的用量不足,有氧化不完全的可能,应弃取重做。

实验三 固体废物pH 值的测定

一、本实验的适用范围、选择依据

适用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设置此实验,参照《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

二、方法原理

用pH 计测定固体物质悬浊液的pH 时,由于玻璃电极外溶液H +

离子活度的不同产生电位差,E=0.0591 log

2

1

a a ,1a =玻璃电极内溶液的H +离子活度(固定不变);2a =玻璃电极外溶液(即待测液H +活度)电位计上读数换算成pH 后,在刻度盘上直接读出pH 值。

三、所需药品及配制方法

标准pH 缓冲溶液:

pH=6.86:称取在50℃下烘过的3.39克磷酸二氢钾和3.53克无水磷酸氢二钾,定容到1L 。

pH=9.18:用 3.80克硼砂溶于无二氧化碳的冷水中定容到1L 。(pH=4.01:称取10.21克在105℃下烘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用水稀释定容到1L 。)

四、所需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 规格 台(个)数 酸度计 1台 烧杯 100ml 2个×2组 搅拌子

2个×2组

搅拌器2个×2组

五、实验分组

实验分为8个小组/1自然班

六、操作、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误差范围

称取10克固体样品至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后置于搅拌器上,搅拌20分钟后,静止10分钟,用校正过的pH计测定悬浊液的pH值。测定时将玻璃电极球部浸没于悬浊液中,记下pH值即可。

pH计校正:预热30分钟后,首先把温度补偿调到和溶液温度接近。校正时要把仪器的斜率调到最大,并拨开电极上部的橡胶塞,使小孔露出,否则在进行校正时,会产生负压,导致溶液不能正常进行离子交换,会使测量数据不准确。将电极从饱和KCl溶液中拿出来,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轻轻吸干周边的水分。将电极放进装有pH = 6.86缓冲溶液的烧杯内,待显示器上的数值基本稳定时,观察仪器显示是否为6.86,如果不是,需要调整仪器上的定位旋钮,使仪器显示6.86pH,这是先给仪器定基准点。

定好基准点后,把电极从烧杯内拿出,用蒸馏水洗净电极,并用滤纸把电极上残留的水份吸干。然后将电极放进装有邻苯二甲酸氢钾(pH = 4.01)或硼砂(pH = 9.18)的溶液中,待显示器上的数值基本稳定时,观察仪器显示是否为4.01或9.18 pH。如果不是就要调节仪器上的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为4.01或9.18

反复进行上面定位和斜率的校正。直到不用调节旋钮,仪器显示的pH值即为缓冲溶液的pH值(允许 0.02),校正完毕。

七、注意事项

(1)玻璃pH计电极头的敏感膜壁薄易碎,不要碰碎。

(2)操作时电极要保持竖直,切忌平放或倒置。每次测试前及测试完毕,电极都须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轻轻吸干周边的水分。(3)电极使用完毕后,尽快浸泡在饱和KCl溶液中,不要在水中长期放置。

实验四垃圾渗滤液的沥浸实验

一、本实验的适用范围、选择依据

适用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设置此实验,参照《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

二、方法原理

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在向下迁移的过程中,其中的许多成分,包括有机质,金属等物质受到土壤的净化作用,浓度会逐渐降低,同时使土壤受到污染。

三、所需药品及配制方法

(1)0.25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克溶于水中,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2000ml

(2)硫酸—硫酸银溶液:于2500毫升浓硫酸中加入25克硫酸银。放置1-2天,不时摇动使其溶解。4000ml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0.1mol/L):称取39.5克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毫升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5000ml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 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 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

c=(0.2500·10.00)/V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4)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85克邻菲啰啉(C12H8N2·H2O),0.695克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毫升,贮于棕色瓶内。

四、所需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规格台(个)数

模拟淋滤装置4套

pH计1台

回流锥形瓶250ml 6个×1组

回流冷凝管6个×1组

酸式滴定管25ml 1个×1组

电炉子6个×1组

五、实验分组

实验分为8个小组/1自然班

六、操作、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误差范围

取适量土壤若干,取出石头、瓦块等粒度较大的颗粒后,摊铺晾干,在玻璃模拟淋溶柱中装入土样,注意控制装土样固体废物的压实密度,过密将延长实验时间,过松将影响净化效果,装柱完毕后测量土样厚度。

7.供水瓶

6.止水夹

5.土壤样品

4.玻璃棉

3.橡胶塞

2.玻璃管

1.三角瓶

图2 垃圾渗滤液沥透模拟试验装置

取适量垃圾渗滤液,稀释到COD浓度约2000mg/L备用。将稀释后的渗滤液注入模拟淋滤柱装置上部,保持渗滤液水头约10cm左右,同时记录时间。渗滤液从柱底部渗出后,立即记录时间,并进行pH、COD的监测。以后每隔一定时间对渗滤液渗出量的渗出液浓度进行同步监测,前期监测时间可稍短(10-20min左右),以后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30-60min左右)。用稀释倍数法测量COD浓度。

取样时间0 10min 30min 1h 2h 3h 渗透水量/mL

pH

COD/(mg/L)

化效率的曲线。

COD的测定:

(1)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淋滤后的渗滤液(或适量渗滤液稀释至20.00mL)置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准确加入10.00ml 0.25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洗净的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 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小时(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2)冷却后,用90mL水从上部慢慢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140mL,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

(3)溶液再度冷却或,加三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4)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00mL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结果计算:

COD Cr(O2,mg/L)=(V0-V1)×C×8×1000/V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ml;

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水样的体积,ml;

8——氧(1/2O)摩尔质量,g/mol。

七、思考题

(1)若实验土料变为施工防渗的粘土,实验结果会有哪些差异

实验五固体废物有效磷的测定

一、本实验的适用范围、选择依据

适用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设置此实验,参照《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

二、方法原理

固体废物中的速效磷多以磷酸一钙和磷酸二钙状态存在,可用0.5M 碳酸氢钠提取到溶液中;然后将待测溶液用钼锑抗混合显色剂在常温下进行还原,使黄色的锑磷钼杂多酸还原成磷钼蓝,进行比色测定。

三、所需药品及配制方法

(1)0.5M碳酸氢钠:称取化学纯碳酸氢钠42克溶于800ml水中,以0.5N氢氧化钠调pH至8.5,洗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贮存于试剂瓶中。1000ml

(2)无磷活性炭:为了去除活性炭中的磷,先用0.5M碳酸氢钠浸泡过夜,然后在平板瓷漏斗上抽气过滤,再用0.5M碳酸氢钠溶液洗2-3次,最后用水洗去碳酸氢钠并检查到无磷为止,烘干备用。

(3)磷(P)标准溶液:准确称取45℃烘干过4-8小时的分析纯磷酸二氢钾0.2197克于小烧杯中,以少量水溶解,将溶液全部洗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此溶液即为含50ppm的磷基准溶液。吸50ml此溶液稀释至500ml,即为5ppm的磷标准溶液(现用现配,此溶液不能长期保存)。比色时按标准曲线系列配置。

(4)7.5N硫酸钼锑储存液:取蒸馏水约400ml,放入1000ml烧杯中,将烧杯浸在冷水内,然后缓缓注入分析纯浓硫酸208.3ml,并不断

搅拌,冷却至室温。另取分析纯钼酸铵20克溶于约60℃的200ml蒸馏水中,冷却。然后将硫酸溶液徐徐倒入钼酸铵溶液中,不断搅拌,再加入100ml 0.5%酒石酸锑钾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摇匀,贮存试剂瓶中。3000ml

(5)钼锑抗混合显色剂:于100ml钼锑贮存液中,加入1.5克左旋(旋光度+21-22 )抗坏血酸,此试剂有效期24小时,用前配置。

四、所需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规格台(个)数

三角瓶250ml 8个×2组

漏斗4个×2组

容量瓶50ml 10个×2组

容量瓶500ml 1个×2组

烧杯200ml 1个×2组

定量滤纸2盒

分光光度计1台

往复震荡器1台

五、实验分组

实验分为8个小组/1自然班

六、操作、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误差范围

(1)称取通过20目筛的风干固体样品5克(精确到0.01克)于200ml 三角瓶中(须做平行样,和平行空白(不加固体样品,其它操作相同),共4个样品),加100ml0.5M碳酸氢钠溶液,再加一角勺无磷活性炭,塞紧瓶塞,在振荡器上震荡30分钟后,立即用无磷滤纸过滤,滤液承

接于三角瓶中。

(2)吸取滤液10ml (含磷量高时吸取2.5-5ml ,同时应补加0.5M 碳酸氢钠溶液至10ml )于50ml 容量瓶中,加7.5N 硫酸钼锑抗混合显色剂5ml ,利用其中多余的硫酸来中和碳酸氢钠,充分摇匀,排除二氧化碳(至瓶中无气泡)后加水定容至刻度,再充分摇匀(最后的硫酸浓度为0.65N ).

(3)30分钟后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比色(波长660nm ),比色同时须做空白测定。

(4)磷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吸取5ppm 磷标准溶液0、1、2、3、4、5ml 于50ml 容量瓶中。每一量瓶磷的浓度即为0、0.1、0.2、0.3、0.4、0.5ppm ,再逐个加入0.5M 碳酸氢钠10ml 和7.5N 硫酸钼锑抗混合显色剂5ml ,充分摇匀,排除二氧化碳,显色30分钟后,进行比色测定。 结果计算:

P 毫克/100克土=

100103

????样品重分取倍数

比色体积ppm

式中 pp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磷的ppm 数;

103-将微克换算成毫克;

100-换算成每百克样品中磷的毫克数。

七、注意事项

(1)活性炭一定要洗至无磷无氯反应,否则不能应用

(2)显色时7.5N 硫酸-钼锑抗混合显色剂5ml ,除中和10ml 0.5M 碳酸氢钠溶液外,最后酸度为0.65N 。

(3)室温低于20℃时,显色后的钼蓝则有沉淀产生,此时可将容量瓶放入40-50℃的烘箱或热水中保温20分钟,稍冷30分钟后比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