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中药处方偏方

直肠癌中药处方偏方
直肠癌中药处方偏方

直肠癌中药处方一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120克。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直肠癌中药处方二

白花蛇舌草60克,龙葵、半枝莲、银花藤各30克。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直肠癌中药处方三

当归15克,芍药、川芎、紫草各9克,大黄、忍冬各4?.?5克,升麻、黄芪各6克,特蛎12克,甘草3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本方主要被用于恶性肿瘤,据中医临床经验,其效果还颇令人满意。

直肠癌中药处方四

便秘、大便中混杂血液时,取当归、熟地黄、干地黄各9克,麻子仁、桃仁、杏仁、枳壳、厚朴、黄芩各6克,大黄(适当加减),甘草4?.?5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

直肠癌中药处方五

有下痢、便血、里等后重等情形时,取当归、芍药、川芎、人参、白术各9克,茯苓12克,桂枝9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每日服一剂,效果良好。

直肠癌中药处方六

菱角10只,薏米仁12克,鲜紫藤条(切片)12克,诃子6克。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治疗的中药偏方1:

【方药】内服:炙黄芪、生白芍、党参各15g,当归、延胡索各12g,川楝子、半夏各9g,陈皮、炙甘草、木香各6g,绛香3g。

外敷:乳香、红花各6g,赤芍、桃仁、生香附各12g,阿魏4。5g。共研细末。

【适应症】。腹痛,便行不畅,质稀不成形,形瘦色萎;舌体瘦瘪,脉弦滑。证属气滞血瘀,瘀凝毒聚,邪热盛,正气衰竭者。

【用法】内服药水煎服,每日1剂。外敷药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敷痛处,外用纱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治疗的中药偏方2

【方药】党参、石斛、麦冬、柏子仁、茯神、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各9g,黄芪、夜交藤各15g,陈皮、姜半夏各6g,砂仁1。5g。

【适应症】术后淋巴结转移。便血,胸闷泛恶,腹胀纳呆,大便溏薄,盗汗,口渴多饮,喉间多粘痰,消瘦乏力,低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的中药偏方3

【方药】太子参、石斛、蟑螂、谷芽、麦芽各12g,焦白术、茯苓各9g,炙甘草、川连各3g,煨木香4。5g,白花蛇舌草30g,龙葵18g,佛手6g。【适应症】手术后。便多,便溏,纳呆神疲,苔白腻,脉虚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的中药偏方4

【方药】八角金盘、生山楂各12g,石见穿、山慈菇、八月札、黄芪、鸡血藤各30g,败酱草、党参、丹参各15g,大黄6g,枳壳10g。

【适应症】晚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大肠直肠癌的防治(四)

【饶树文三军总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

【陶锅炭火炮制中药可以增强抗氧化作用】过去炮制中药,不明白什麽远红外线的作用。古人懂得以陶锅用炭火炮药,炭火穿过陶瓷之际,就会产生远红外线,陶瓷的过滤会把炭火产生的远红外线,使锅内中药药效加强。所以其真正的原理是用远红外线加强中药

抗氧化作用,以袪除自由基。古人虽不了解真正原理,却知道遵循此法来炮制中药之效果最好。此外,大肠癌还有一些风险因素存在,例如有大肠息肉,或是曾患乳癌、大肠癌的病人,其潜在罹患或再患大肠癌的风险增高。正常的肠黏膜长出息肉要10年的时间,从息肉变成大肠癌要 5年的时间,在这段漫长的过程中,如果能及早作大肠镜检查,用电烧处理掉息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电烧只要一、两分钟,不须开刀手术。

【直肠部位的大肠癌发生率最高】

职是之故,如能定期作大肠镜检查,可以预防大肠直肠癌的发生。而且有一半的大肠直肠癌都是发生在直肠部位,因为愈到直肠,粪便的浓度愈高所含之致癌物也愈多,而且粪便大都积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所以这二处与致癌物接触的时间愈长,产生癌变的机会愈高。有的病例是肛门指诊就能触及肿瘤,因为过去没有作健康检查而错过早期发现及治疗先机,等到肿瘤坐大,因为接近肛门,手术不得不连同肛门切除,就必须作肠造口的人工肛门,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

60cm长度的直肠镜,大约可以发现 75%的大肠直肠癌, 25%的大肠癌必须用大肠镜去观察才能看到。所以大部分的大肠直肠癌都是简单作个直肠镜就能看到病灶。40岁以上每年宜作粪便潜血检查,大肠直肠癌的血便有时肉眼不易观察,血液会潜藏在粪便之中,透过化学试剂的检测就无所遁形。如果粪便有潜血,就必须作大肠镜检查许多大肠息肉或是早期大肠直肠癌就能及早被发现。第一期大肠直肠癌的手术存活率,几乎是100%。大肠直肠癌分为 A、B、C、D四期,A期肿瘤局限在黏膜上,B期已达肌肉层,C期有淋巴转移, D期已有远处转移,转移到肝、肺等部位。有 20%的病例,即使已转移到肝脏或肺部,只要转移得不是太多仍可以作切除治疗并获得痊癒。

【高危险群宜定期大肠镜检查】对於大肠直肠癌的高危险群,如大肠息肉患者,或有家族病史者,也就是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有大肠直肠癌必须定期作大肠直肠镜检查。一般而言,肛门指诊是最便捷的检查,如果触摸有血的话,要看血液的色泽,如果颜色鲜红,大多是痔疮或肛裂,而且排便肛门会疼痛;倘若血色如猪肝或辣椒酱,血液多半和粪便混合,所以大多是肠内出血必须提高警觉。医生在作肛门指诊时,如果血色暗红,会进一步作大肠镜,若是排便时血是滴落而下,大多是痔疮出血,大肠直肠癌的出血少有滴落情形。

评论

中医对大肠癌的看法很简单 ">

大肠直肠癌的防治(四)

【饶树文三军总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

【陶锅炭火炮制中药可以增强抗氧化作用】过去炮制中药,不明白什麽远红外线的作用。古人懂得以陶锅用炭火炮药,炭火穿过陶瓷之际,就会产生远红外线,陶瓷的过滤会把炭火产生的远红外线,使锅内中药药效加强。所以其真正的原理是用远红外线加强中药抗氧化作用,以袪除自由基。古人虽不了解真正原理,却知道遵循此法来炮制中药之效果最好。此外,大肠癌还有一些风险因素存在,例如有大肠息肉,或是曾患乳癌、大肠癌的病人,其潜在罹患或再患大肠癌的风险增高。正常的肠黏膜长出息肉要10年的时间,从息肉变成大肠癌要 5年的时间,在这段漫长的过程中,如果能及早作大肠镜检查,用电烧处理掉息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电烧只要一、两分钟,不须开刀手术。

【直肠部位的大肠癌发生率最高】

职是之故,如能定期作大肠镜检查,可以预防大肠直肠癌的发生。而且有一半的大肠直肠癌都是发生在直肠部位,因为愈到直肠,粪便的浓度愈高所含之致癌物也愈多,而且粪便大都积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所以这二处与致癌物接触的时间愈长,产生癌变的机会愈高。有的病例是肛门指诊就能触及肿瘤,因为过去没有作健康检查而错过早期发现及治疗先机,等到肿瘤坐大,因为接近肛门,手术不得不连同肛门切除,就必须作肠造口的人工肛门,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

60cm长度的直肠镜,大约可以发现 75%的大肠直肠癌, 25%的大肠癌必须用大肠镜去观察才能看到。所以大部分的大肠直肠癌都是简单作个直肠镜就能看到病灶。40岁以上每年宜作粪便潜血检查,大肠直肠癌的血便有时肉眼不易观察,血液会潜藏在粪便之中,透过化学试剂的检测就无所遁形。如果粪便有潜血,就必须作大肠镜检查许多大肠息肉

或是早期大肠直肠癌就能及早被发现。第一期大肠直肠癌的手术存活率,几乎是100%。大肠直肠癌分为 A、B、C、D四期,A期肿瘤局限在黏膜上,B期已达肌肉层,C期有淋

巴转移, D期已有远处转移,转移到肝、肺等部位。有 20%的病例,即使已转移到肝脏或肺部,只要转移得不是太多仍可以作切除治疗并获得痊癒。

【高危险群宜定期大肠镜检查】对於大肠直肠癌的高危险群,如大肠息肉患者,或有家族病史者,也就是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有大肠直肠癌必须定期作大肠直肠镜检查。一般而言,肛门指诊是最便捷的检查,如果触摸有血的话,要看血液的色泽,如果颜色鲜红,大多是痔疮或肛裂,而且排便肛门会疼痛;倘若血色如猪肝或辣椒酱,血液多半和

粪便混合,所以大多是肠内出血必须提高警觉。医生在作肛门指诊时,如果血色暗红,会进一步作大肠镜,若是排便时血是滴落而下,大多是痔疮出血,大肠直肠癌的出血少

有滴落情形。

评论

中医对大肠癌的看法很简单 , 是由於便秘造成的 , 只要知道如何清除大便 , 就可以

治好大肠癌 , 保持正常的大便 , 是唯一的防治之道 .

一般中医对於便秘的处理方式 , 只知道使用攻下剂 , 如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麻子仁丸,大柴胡汤,等等使用大黄与芒硝之类的药物 , 一旦攻不下 , 则束手无策 , 殊不知病人在极度虚弱的状态下 , 需要的是补泻并用的药 , 一眛的攻下病人无力排出

燥屎 , 西医用开刀的方式取出部份的大肠 , 实际上只要了解如何清除大便 , 并不须

要切除大肠 , 一旦切除部份大肠 , 燥屎的毒素必然乱窜 , 有时进入肺脏 , 大多时进

入肝脏 , 病人开刀後只有死路一条 , 运气较好的活五年 , 差的一年都不到

我们只要知道如何调理好大便 , 保持每天都有正常的大便 , 至少有80%以上的癌症都

跟便秘有关 , 都是可以避免的 , 知道如何在一般医师排不出病人大便时 ,你能使病人

排出大便 , 你就是一位可以治疗大肠癌的医师 .

肿瘤科

问题: 直肠癌中药治疗最好的方法!姥爷年龄都78了,直肠癌早期,就是想用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最好的方法

你好,高龄的情况,那可以考虑进行局部放疗也可以的,然後在结合上中医来巩固治疗,这样治疗效果也会比较好的中药比较平和,

没有副作用,病人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癌症病人一般通过服用中药大多数都可以做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

中医认为,机体的脾肾亏虚,正气不足,湿毒蕴滞凝结,是直肠癌的根本病机。故中医中药治疗直肠癌上采用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益气养阴补血,温补脾肾等扶正祛邪方法。特别是晚期和老年人不能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中医中药的辨证论治可以及时改善机体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中药的治疗是可以到当地的有名中医那里根据患者的情况配伍一些,这样对患者的效果是更好,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如人参皂甘Rh2(护命素),它是人参中抗癌活性成分,通过直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影响端粒酶的活性,诱导直肠癌细胞的分化与凋亡,是很多晚期患者不能采取手术、放化疗治疗所选用的主要治疗方式。

你好,直肠癌最好采用有效的传统中药保守治疗,有可能康复,许多患者康复後能够长期存活。祖国医学用传统中药有非常独到的治疗方法,建议你用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青阳参、香菇、红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术、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对直肠癌效果非常好,临床应用於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其功效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控制转移、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临床治癒。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转移扩散,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又不产生副作用,均在治癌抗癌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最终达到战胜癌症的目的,并可以防止残存癌细胞卷土重来,杜绝复发转移。希望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rectal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发病率仅次于胃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5%左右)绝大多数基因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所以饮食和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由于成因和症状的相似,直肠癌通常和结肠癌被一同提及。直肠癌中药治疗的药方请看以下内容!

直肠癌中药治疗的药方:1

【方药】内服:炙黄芪、生白芍、党参各15g,当归、延胡索各12g,川楝子、半夏各9g,陈皮、炙甘草、木香各6g,绛香3g。

外敷:乳香、红花各6g,赤芍、桃仁、生香附各12g,阿魏4。5g。共研细末。

【适应症】结肠癌。腹痛,便行不畅,质稀不成形,形瘦色萎;舌体瘦瘪,脉弦滑。证属气滞血瘀,瘀凝毒聚,邪热盛,正气衰竭者。

【用法】内服药水煎服,每日1剂。外敷药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敷痛处,外用纱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直肠癌中药治疗的药方:2

【方药】党参、石斛、麦冬、柏子仁、茯神、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各9g,黄芪、夜交藤各15g,陈皮、姜半夏各6g,砂仁1。5g。

【适应症】结肠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便血,胸闷泛恶,腹胀纳呆,大便溏薄,盗汗,口渴多饮,喉间多粘痰,消瘦乏力,低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直肠癌中药治疗的药方--专家们研制成功“扶正抗癌排毒疗法”治疗各类及病,具有“六大优势”

(1) 见效快——一般病人用药一个疗程后即可有显着效果,自觉症状缓解,肿瘤变软、缩小。大多数癌症病人,用药三个疗程肿瘤消失,达到康复的目的,部分病人 10天左右见效,少数病人一周内见效。

(2) 无毒副作用——本系列药物属纯天然的中药材,经现代工艺科学精制而成的,对胃肠道很少刺激,以不会损害骨髓的造血功能,无任何毒副作用,患者朋友可以大胆应用。

(3) 针对性强——本疗法是根据癌症的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体质的病人,选用相应有针对性的抗癌中药进行治疗,因此,治愈率高。

(4) 治本——扶正抗癌排毒疗法,不仅能杀灭癌细胞,消瘤体,还能保护正常细胞,增加白细胞的数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排除癌瘤的毒素,从根本上治愈癌症,治好之后不复发。

(5) 方法简便——不手术、不、不放疗、不住院,患者在家里就可接受治疗。

(6) 治疗费用低——适用广大工薪族和农民患者朋友。

以上就是直肠癌中药治疗的药方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简介治疗直肠癌的中药偏方

直肠癌中药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临床上是我们很常见的一种外场肿瘤疾病,临床上的它的发病率是很高的。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直肠癌应以积极预防为主。中药治癌对于减轻癌症病人的症状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中医中药治疗直肠癌是有很明显的效果的,常见的中医治疗直肠癌的特点有:1、直肠癌中晚期治疗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辩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直肠癌中晚期治疗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运用中医中药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放、化疗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相当的副作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又能加强放、化疗的效果,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因此我国治疗癌症比外国多了一条中医中药的途径。3、不影响劳动力。癌症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甚至能胜任日常的工作。4、副作用小。没有骨髓抑制方面的副作用,对消化道也不会有严重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有关于治疗方面的一些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需要,您还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咨询专家,我们随时为您解答疑难。

直肠癌的治疗方法

直肠癌治疗方法既包括传统的西医手术、放化疗及中医对证治疗,又包括新兴的分子靶向治疗与基因治疗等,目前直肠癌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同时辅以中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约有半数的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死亡原因是术後转移及复发,采用中药、放化疗等坚持术後巩固治疗能明显降低术後死亡率,新兴的直肠癌治疗方法可在传统方法无效情况下使用,也可与传统方法联合使用,下面综述如下:

1、直肠癌手术治疗

直肠癌手术治疗是首先强调手术切除,并注重联合术前化疗、放疗、中药等综合治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後复发率,提高生存率。直肠癌手术治疗的原则是:(1)尽量根治;(2)尽量保护盆腔植物神经,保存患者的性功能、排尿功能和排便功能,尽量保肛,提高生存品质。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手术切除效果尚可,许多研究己证实其5年生存率为25%~35%,其10年生存率也达20%,总的中位生存时间28~40个月,肝转移灶切除後复发的患者,可再次手术。研究报导64例,再次手术後5年生存率为41%。因此除非存在绝对禁忌证,所有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只要转移灶可以切除,都应考虑手术。对於肝转移灶不能切除的患者,或主瘤切除後切缘有残留或残留较多小癌灶,可采用中药、冷冻、射频、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等治疗,可使

一部分不能切除的患者转为可切除治疗。

2、直肠癌化疗

直肠癌约半数患者在术後出现转移和复发,除部分早期患者外,晚期和手术切除後的患者均需接受化疗。化疗在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是除外科治疗後又一重要治疗措施。

全身静脉联合化疗方案直肠癌化疗方案主要以5-FU为基础,四氢叶酸(LV)作为调节剂可增强效应剂5- FU的疗效。5-FU/LV联合用药其疗效已被多数研究所证实,是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标准疗法。

3、直肠癌放射治疗

仅适用於直肠癌中的直肠癌。术前放疗因未遭手术破坏,局部血供及含氧条件较好,造成医源性扩散或转移的机会亦小,故而认为术前放疗更加有利,可以起到降期和减少术中出血的作用。术後放疗由於分期合理,从而使术後放疗更有选择性,减少於术前放疗的盲目性和治疗负荷。

4、生物及免疫治疗

生物治疗就是通过从体外补充、诱导或活化体内本来固有的生物反应调节系统的具有细胞活性和(或)因数,以调节这种反应。有许多学者报导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可在体外从肿瘤中分离出来,培养扩增,并且有体外特异性杀伤作用。白细胞介素-2(IL-2)能解除TIL的无能状态,并能促进抗原提呈及T细胞反应。化疗能提高TIL向肿瘤部位聚集的导向性,增加TI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性。周庆贤等报导54例 Dukes C期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术後,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的方法,使用TIL免疫治疗加化疗於直肠癌术後患者,另一组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为对照组。结果发现使用TIL後,免疫功能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3年生存率高於对照组,但差异无显着性(P>)。3年内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P<)。本研究结果提示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术後,使用TIL免疫治疗是有效的,可望成为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後重要的治疗方法。

5、基因治疗

所谓肿瘤基因治疗就是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校正或修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变异基因,或通过改变某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增强宿主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一类方法。直肠癌的发生是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针对直肠癌的基因治疗有许多方法。总结起来可分为以下4类:(1)自杀基因治疗;(2)针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治疗;(3)免疫基因治疗;(4)多种基因联合治疗。

基因治疗的关键是如何将外源基因导入相应的靶细胞并获得安全有效的表达。目前常用的基因转移方法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以病毒为载体介导法,另一类为非病毒载体介导。

基因治疗目前还主要是在实验研究阶段,一些方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随着关键技术和一些问题的逐步解决,直肠癌的基因治疗必将成为医治直肠癌的重要手段。

6.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式

中西医综合治疗已经成为我国直肠癌尤其是中晚期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中,由於中医诊断分型借助了现代医学手段,已由原来的单纯的经验科学向客观化、标准化的现代中医发展,使中医可以在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地弥补了西医手术、放化疗只重视治疗本病而轻视辨病导致的生存期与生存品质差的明显不足,在西医辨病的

基础上,科学应用中医辨病辨证,使中医与西医联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明显延长直肠癌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生存品质。

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对照、随机方法将57例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应用手术、辅助化疗和中医辨证药物治疗;对照组29例仅用手术及辅助化疗.结果:观察组生活品质评分较好率为%,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观察组化疗毒副反应分度低於Ⅰ度为%,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两组1年、2年、3年生存率比较均无显着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直肠癌在改善患者生活品质和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方面明显优於单用西医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原则根据患者体质,肿瘤所在部位,肿瘤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合理地综合应用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对於西医方法产生的并发症用中医对证治疗,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治癒率和改善患者生活品质。

方案选择早期:行局部根治术。术後中药巩固治疗。中期:在根治的基础上,采用放疗及中药降低局部复发率,缩小原发灶,使肿瘤降期。采用化疗与中药(合适的药物和途径)降低远处转移发生。采用中药治疗提高化疗放疗疗效,减轻副作用,减少腹膜复发。采用生物免疫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力。晚期:尽可能切除原发灶,对远处转移灶能手术者尽量手术,有条件者可采用多弹头声射频治疗介入治疗等,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放疗化疗等。对不能切除的肿瘤,也应持积极态度,在转流或造瘘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物理治疗及中药外用的方法处理局部病灶,也可采用放疗减少便血,减轻疼痛,适当中药、全身化疗、肠内热化疗、介入治疗等减慢肿瘤生长,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品质。以手术为中心,术前可采用中药、化、放疗或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以达到“降期”的目的,术中可行放疗、门静脉插管化疗、腹腔热化疗、区域灌注化疗等,术後可根据肿瘤部位、分期行中药、辅助化疗、热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等方法综合治疗。如发现复发可行肿块切除,肿块射频或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等。各期患者都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或减轻化、放疗副作用。

总之,直肠癌的综合治疗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如何将各种治疗手段有机地结合,提高治癒率,减少并发症及副作用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中医治疗直肠癌

中西医综合治疗已经成为我国直肠癌尤其是中晚期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中,由於中医诊断分型借助了现代医学手段,已由原来的单纯的经验科学向客观化、标准化的现代中医发展,使中医可以在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地弥补了西医手术、放化疗只重视治疗本病而轻视辨病导致的生存期与生存品质差的明显不足,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科学应用中医辨病辨证,使中医与西医联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明显延长直肠癌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生存品质。

一、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多从脾论治

研究大量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手术、放化疗强调治疗本病时应辨病辨证相结合,而尤要注意健脾消坚。

相关报导较多, 研究表明:对直肠癌术後患者92例采用基础方加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4方案)化疗, 就基础方对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疗效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 其中治疗组48例在化疗前後加服健脾扶正中药. 中药基本方: 黄芪20 g, 党参15 g, 白术15 g,,并随证加减. 结果显示, 治疗组对於减少消化道毒副反应、减少肝功能受损等方面的疗效好於对照组。

研究报导:中药以健脾益气、理气疏肝、活血软坚为治疗原则, 四君子汤合四逆散为主方, 根据病情变化随症加减. 处方:

党参10 g, 白术l5 g, 茯苓10 g, 柴胡12 g, 陈皮10 g, 白芍l0 g, 鸡血藤15g, 莪术10 g, 枳壳10 g, 赤芍15 g, 甘草

6 g. 结果显示, 其近期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2%.随访观察生存期最短3 mo, 最长98 mo, 平均26mo. 观察1, 2, 3

年生存率分别为%, %,%.

二、中医健脾扶正方的机制研究

直肠癌术後加化疗是目前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但由於化疗中的毒性反应给患者的生活品质及临床疗效带来了重大影响,对1994-2004年间国内医学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 纳入辨证分析的文献37篇, 纳入用药分析的文献53篇. 通过对近l1年中医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文献回顾分析发现, 无论是从文献的数量还是从治疗的病例数上看, 大多数直肠癌患者与脾虚密切相关, 尤其是在有“虚证”表现的患者中明显; 在临床用药方面, 以健脾益气治本, 兼及补肾, 并配合解毒、化瘀、祛湿. 使用频率高的药物中, 健脾益气类的使用占据明显优势, 远高於其他种类别药物的应用, 这也印证了脾虚为直肠癌之本, 治疗直肠癌, 尤其是对於具有虚证表现的患者, 健脾已经成为首要任务. 其文献品质回顾分析显示, 共计有78篇%)文献未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在27篇%)含有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中, 有5篇根据有关专着进行分型, 4篇自定义分型标准, 2篇采用《国家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分型, 1篇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其余15篇未注明分型标准.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

中医药疗法尤其健脾扶正类中药在直肠癌术後综合治疗及中晚期直肠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改善患者生存品质、提高生存率、放化疗的增敏减毒、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等方面均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 由於采用了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医学更为精确的观察指标如外周血象、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癌胚抗原(CEA)等, 使中医诊疗效果有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依据. 这相对於单纯的临床经验总结有了一定的进步.

研究报导:脾肾方是中医治疗肿瘤,配合化疗的一种常用方药,经过临床观察,该方对於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保护骨髓及提高免疫功能等均有良好的作用。根据化疗药物毒性大,在抗肿瘤抑制癌瘤的同时,对机体旺盛的细胞,如骨髓、胃肠道粘膜细胞等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因此有效剂量的应用受到限制,选用了健脾益肾的脾肾方增强患者的抗癌作用,在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生存品质,延长生存期方面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内经》云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气足则精血盛,肾气虚则精血竭,益肾则髓满血长,脾为後天之本,生化之源,主运统血,脾虚则不运,气血生化无源。由於肿瘤患者久病,手术等治疗其气大亏,中医主张健脾益温养,治肾益滋润,选用脾肾方益气养血,调理脾肾,滋肾养肝,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方中黄芪益气补血,党参、白术、云苓、陈皮健脾补气,调理胃肠增加免疫功能,枸杞、女贞子滋养肝肾,菟丝、补骨脂补肾壮阳,保护骨髓,全方补先天又补後天,补而不滞,温而不躁,突出了健脾益肾之大法。脾肾方对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具有较好效果,通过健脾益肾配合化疗和单纯化疗对照观察,健脾益肾治疗组完成化疗疗程显着优於单纯化疗组,对化疗中全身反应、消化道反应及血象变化也显着优於单纯化疗组,是配合化疗、减轻毒副反应的有效治疗药物。

让人为之惊恐、害怕,直肠癌。直,很多人都会禁不住打颤,虽说直肠癌是癌症中相对比较“累”得一种,但是还是应该尽早治疗直肠癌,请关注方法。平日生活中诸如:早期等等疑问,石家庄动力肿瘤医院专家会帮您解答,还您健康生活!

现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在关注肿瘤局部(瘤体)的同时,更注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带瘤生存甚至长期带瘤生存也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就直肠癌的治疗来说,临床上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中西医结合。那么,中药治疗直肠癌效果如何呢

一、中医有很强的整体观念,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中医调理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二、中药减轻“三板斧”的毒副作用。手术、放疗、化疗是目前直肠癌常规治疗的三板斧,中医药的配合可在减轻这三板斧毒副作用上产生特殊的疗效,大幅提高患者的存活期及生存质量。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如能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

体质,那么对防止直肠癌的复发和转移会大有益处。倘若在的同时或在化疗后配合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益肝肾、软坚化瘀等中医药治疗,则可以较好地缓解化疗反应,有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有些中药(如丹参、灵芝、三七等)甚至还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如果在期间及放疗后配合补益气血等中医治疗,对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免疫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从而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三、中医可扶正祛邪。采用中医治疗直肠癌,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所采用的西医治疗手段、不同的治疗阶段以及患者病后的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的阴阳虚实等进行综合分析,再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中医在延长直肠癌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效果确切,现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了解直肠鳞癌的治疗方法

????? 直肠鳞癌为直肠癌的一种,其最常见症状是便血,肛痛,肛门区肿块。在病理上,直肠鳞癌分为非角化大细胞鳞癌和非角化小细胞鳞癌(又称基底细胞样癌),其中以非角化小细胞鳞癌恶性程度更高。直肠鳞癌的治疗主要方法有手术,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等。现将直肠鳞癌的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一、直肠鳞癌的治疗方法之手术切除:

同直肠腺癌的治疗一样,手术在直肠鳞癌的治疗中也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直肠鳞癌的治疗中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病程、病理情况,再结合全身状况、性别、年龄乃至骨盆解剖来决定。对於癌肿位於肛门6厘米以上,无明显转移的直肠鳞癌的治疗,应选用保肛手术。对周身情况不能耐受剖腹手术的直肠鳞癌患者,在直肠鳞癌的治疗上可以考虑作经肛门局部切除术。而对年老体衰、多病的直肠鳞癌患者,即使其肿瘤位於保肛的范围内,为了减少直肠鳞癌术後并发症和复发後需再次手术的痛苦和危险性,可以在将肿瘤切除的同时,作一个永久性腹部肠造口。

二、直肠鳞癌的治疗方法之放化疗:

直肠鳞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比直肠腺癌更低,因此放化疗在直肠鳞癌的治疗中应用较少,多作为术後辅助疗法或者晚期无法手术的直肠鳞癌患者的姑息疗法。化疗方法主要有静脉化疗、肠腔化疗、动脉化疗。静脉化疗对直肠鳞癌的治疗无明显作用,化疗後癌细胞的形态无明显的变性、溶解、坏死现象,临床应用较少。肠腔化疗多用於直肠鳞癌的术前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使肿瘤变小,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动脉化疗主要应用於晚期直肠鳞癌的治疗,疗效较为肯定。另外,化疗联合放疗在直肠鳞癌的治疗中比单纯放疗或化疗效果好。

三、直肠鳞癌的治疗方法之中医药治疗:

中医在直肠鳞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肠鳞癌在中医学中多属“肠覃”、“肠癖”等范畴,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恣食肥甘、燥热或不洁之物,导致脾不健运,湿热蕴毒下迫大肠,热伤肠络,毒邪成痈而逐渐发生癌瘤。因此中医直肠鳞癌的治疗总的原则为清肠解毒、补益脾肾。且中医应贯彻于直肠鳞癌的治疗整个过程,术前应用中医中药,能提高直肠鳞癌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和抗癌力;术後依据中医辨证,进行调补往往可以加快直肠鳞癌患者的康复;而中医中药联合放化疗应用於直肠鳞癌的治疗中更是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总的来说,直肠鳞癌的治疗应该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西医和中医的优势,疗效比单一方法好。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於直肠癌患者和患者家属而言,希望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直肠癌能治好吗就目前治疗现状而言,直肠癌仍是医学上未被攻克的一大难题,但是这也并不等於得了直肠癌就被宣判了死刑,临床上亦有不少治疗後长期生存的病例。直肠癌能治好吗这主要取决於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身体机能。

直肠癌能治好吗对於早期直肠癌患者而言,主要取决於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一般来说,早期直肠癌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早期直肠癌切除後的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术後可一定时间内采取放化疗、中医药等治疗等手段以防止复发。

直肠癌能治好吗对於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而言,主要取决於治疗方法是否得当及病人的身体状况。临床上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中医药治疗。动脉化疗是中晚期直肠癌的主要化疗方式,能一定程度上缩小癌肿,但其亦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毒副反应,因此,化疗药物及化疗时间应依据肿瘤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相关性毒性而定。放疗亦是中晚期直肠癌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使肿瘤缩小,改善症状,通常联合化疗应用,效果比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为好。但放疗对机体有较大的伤害,对身体机能差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应慎用。另外,鉴於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中晚期直肠癌的治疗中可合并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对於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放化疗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可用中医药进行保守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没化疗明显,但远期效果好,在改善生存品质,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另外,直肠癌能治好吗也一定程度上与病人身体机能有关,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肺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极为重要。在饮食上,直肠癌患者应减少饮食中油脂的摄取;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摄取;忌食烈性酒、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另外,很多中药都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因此,也可依靠服用有补脾益肾作用的中药,如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健脾益肾颗粒来增强免疫功能,还能减轻化疗的副作用。

总的来说,直肠癌能治好吗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得了直肠癌并不等於死亡,只要能够做到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可以做到有效控制癌症的,直肠癌病人应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尽快接受正规的治疗。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治疗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缓慢发生的选择性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减少,导致锥体外系的一系列症状,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体位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外伤和强烈的精神刺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此病好发于50~60岁之间的老龄人,男性多于女性,少年发病少见。大多缓慢发病,渐渐发展。病程可逾数年甚至数十年。 1阴虚动风 滋阴熄风。大定风珠加减。干地黄15g,白芍20g,麦冬10g,五味子10g,甘草6g,麻仁10g,生龟板20g,生牡蛎30g(先煎),生鳖甲10g,阿胶15g(烊化),鸡子黄1枚。 方中以阿胶、鸡子黄滋养阴液熄内风,生白芍、干地黄、麦冬以滋阴柔肝,壮水涵木;生龟板、鳖甲滋阴潜阳,牡蛎平肝潜阳,麻仁生养阴润燥,五味子味酸收敛真阴,与炙甘草相配,又酸甘化阴。若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可加黄柏、丹皮以清热降火;若震颤重者可加钩藤、天麻、僵蚕、全蝎平肝熄风;兼有血滞者加桃仁、红花、赤芍、地龙祛瘀通络。 2血虚动风 养血熄风。四物汤合止痉散加减。川芎15g,丹参15g,当归20g,熟地黄15g,白芍20g,阿胶15g(烊化),全蝎10g,蜈蚣2条。 方中熟地黄、阿胶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养肝,白芍养血柔肝,川

芎、丹参活血养血;全蝎、蜈蚣熄风通络。震颤甚者,可酌加白僵蚕、天麻,以平肝熄风;失眠者加生龙齿、炒枣仁,远志以养血安神;大便干结者可加肉苁蓉,当归、首乌,以养血润肠通便;如舌边见瘀斑者,可酌加赤芍,红花以活血化瘀。 3肝阳化风 平肝熄风。天麻钩藤饮加减。石决明30g,钩藤15g,杜仲20g,天麻15g,川牛膝20g,栀子15g,夜交藤20g,朱茯神15g,僵蚕10g,全蝎10g,竹沥15g,胆南星10g。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生石决明平肝潜阳,以加强熄风之效;僵蚕、全蝎、胆南星熄风止痉;川牛膝引血下行;栀子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杜仲补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竹沥清热化痰。若阴虚症状明显可加用女贞子、黑芝麻、枸杞子补肝肾;若震颤较重加用生牡蛎、磁石以重镇潜阳。 4脾虚动风 益气(补血)熄风。醒脾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甘草6g,天麻15g,全蝎6g,僵蚕10g,胆星10g,木香6g,薏苡仁20g。 方中以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益气健脾渗湿,半夏燥湿化痰,天麻、胆南星、钩藤、僵蚕、全蝎熄风通络,木香行气,甘草调和诸药。 若血虚者加当归、白芍、熟地、川芎以养血和营;若兼有血瘀者,可加红花、桃仁、鸡血藤以活血通络;若痰多,胸闷,恶心呕恶,纳

肛肠科直肠癌临床诊疗指南

肛肠科直肠癌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就全国范围而言,目前直肠癌在大 肠癌肿所占的比例高于结肠癌,在直肠癌中,70%以上属位于腹膜返折以下的 低位直肠癌,由于其解剖部位特点,手术难度高,为根除肿瘤,往往需切除肛 门,作永久性腹部结肠造口(俗称人工肛门),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治 疗不但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也是保留肛门避免永久性腹部造口的主要措施。 【临床表现】 1.便血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血色大多鲜红、与粪便不混,一般量不多, 故极易被误认为痔出血,如癌肿位于直肠上段,则血色可较暗并与粪便相混, 故从便血的色泽及其与粪便的关系可以判断病变在直肠内的位置高低。 2.排便习惯改变也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

便频,即排便次数增加, 粪便的质并无改变,每次粪便量不多,有排便不尽感,但并不是腹泻,有时可 有黏液便,一般黏液量不多。如黏液量很多,则可能是有一个大的绒毛状腺瘤 癌变,当然随着肿瘤增大,病员可出现便秘、排便困难甚至梗阻,同时可见有 粪便变形、粪便变细等现象。 3.便急或里急后重,也就是想排便又排不出,或排出少量便或黏液和血 液,这是直肠内有一个大的肿瘤引起直肠饱满感后所致的症状。 4.肛门和会阴部疼痛,最初出现在排便时,以后呈持续性,这是低位直 肠癌侵犯肛管和肛门括约肌后产生的症状,甚至可出现骶尾部疼痛,有时还向 下肢放射,表示肿瘤侵及骶骨和骶神经丛,这些都是晚期症状。 【诊断要点】 1.直肠指检是首要的检查和诊断步骤,扪及病变后应注意病变下缘至肛 缘的距离、大小、部位(以截石位为标准,描述其相当

于几点到几点),病变 上缘是否可扪及,形状,活动度,基底浸润感,病变表面光滑度、质地,肠腔 有无狭窄,指套上有无黏液、脓血等情况。 2.女性病人还应常规作阴道指检,双合诊了解癌肿有无浸润阴道,子宫 附件有无受侵。 3.纤维结肠镜检同样是必不可缺的检查内容,其目的不但在于咬取组织 作病理检查,还在于检查有无同时存在的病变包括良性与恶性肿瘤,为制定手 术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摄片可作为纤维结肠镜检的补充或者替代,即在纤 维结肠镜检不满意时或无条件作结肠镜检时,可作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摄片来了 解有无同时存在的多处原发病变,但不能依赖X线造影片作为诊断依据,特 别在低位直肠癌时,造影片中常看不到病变并不能作为排除诊断的依据,此 外,由于无条件作纤维结肠镜检,因此至少应作硬管的乙状结肠镜检,同时可

中医如何有效治疗帕金森

中医如何有效治疗帕金森 面对帕金森患者,大家都知道,一旦患了这种疾病大多数都已经不能自理生活了,所以心理上会很抑郁,我们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就是首先要正视这个现实,不能怕人知道,使心情放平和。从而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激动劳累,对病程有好处。那么,中医如何有效治疗帕金森。 首先来说,经过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以肝虚生风,肾精亏虚为根本,以益肾补脑为宗旨,对帕金森氏症辨证施治,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药补肝虚,镇肝熄风;补肾虚,填精补气;补精血,还精补脑,终极达到平衡阴阳之目的。在操控震颤的工效方面,具有疗效相对可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等特点,可作为配合现代医学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辅助有效治疗。 中医治疗帕金森症有什么特点? 第一:中医治疗特点 帕金森综合症疗效好,还具有双向调剂功能、扶正中药还可调剂免疫功能、恢复患者体力。 第二:中医中药综合疗法 药材是从数千种药材中提取筛选出八十多种名贵中药。从根本上中医治疗帕金森综合症,服药半月即可见效。 第三:纯中药绿色疗法 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综合症,能够快速缓解病情,改善症状。 中医治疗帕金森的方法? 健脾益气选用: 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灸甘草;鹿茸、地黄、山萸肉、首乌、狗脊、杜仲、五味子、菟丝子; 燥湿化痰选用:

苍术、厚朴、砂仁、半夏、南星、竹茹、白芥子、莱菔子。 缓肝熄风选用: 羚羊角、天麻、全蝎、僵蚕、钩藤、白蒺藜、白芍等;活血化淤选用:丹参、当归、赤芍、红花、水蛭、0虫、乳香、穿山甲。 帕金森病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累及脏腑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又因疗程较长,随着治疗的进展,证候、症状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治疗本病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病期辩证施治、随证加减,很难用某个固定的处方完成治疗,但补肾健脾应始终是治疗大法的中心环节。只有肾精充足,气血旺盛,才能改变脑髓不充、筋肉失养的病理状态,使本病有治愈的可能。 以上就是小编搜集的关于中医如何有效治疗帕金森相关资料,想必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吧!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让患者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积极参加治疗,才能早日走向康复。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f2345545.html,/ztinfo/54606.html

2014直肠癌NCCN指南中文版汇编

直肠癌综合治疗NCCN2014 v3

发病率 ?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占第四位,死亡率 占第二位 ?2013年直肠癌新发病例4万人 Seigel R,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3;63:11-30

危险因素 ?20%的结肠癌伴有家族聚集性?HNPCC: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Lynch 综合征 ?FAP:家族性息肉病 1.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4;13:1253-1256; 2.J Clin Oncol 2008;26:5783-5788 3. N Engl J Med 2003;348:919-932. 4. Am J Gastroenterol 2006;101:385-398.

Lynch综合征 ?所有结直肠癌的2%-4% ?DNA错配修复基因(MMR)发生胚系突变的结果 ?检测方法: 1、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表达 ?2、分析微卫星不稳定灶(MSI),MSI是MMR缺失的结果 ?3、基因测序来确定MMR基因发生了胚系突变可以确诊Lynch综合征 1.J Clin Oncol 2008;26:5783-5788 2. N Engl J Med 2003;348:919-932

?所有的大肠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 ?初诊年龄小于70岁及满足贝塞斯达标准的 结直肠癌患者 进行Lynch检测 1. J Clin Oncol 2012;30:1058-1063 2. JAMA 2012;308:1555-1565

?Vitamin D与结直肠癌 ?一项包含515例Ⅳ期结直肠癌的研究表明,82%的患者存在维生素D不足 (<30ng/ml),50%的患者则是维生素D缺乏(<20ng/ml) ?尚未有一项研究证实补充维生素D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J Clin Oncol 2011;29:1599-1606

中医如何治疗晚期癌症疼痛

临床上很多癌症患者一经确诊已属晚期,此时病情较重,并发症较多,其中疼痛的出现往往令患者难以忍受,影响患者的睡眠、精神状况,甚至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疼痛。中医是治疗癌症常用的方法,那中医如何治疗晚期癌症疼痛呢? 癌症晚期疼痛的出现多与疾病本身有关,如癌肿浸润、侵犯、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均是导致患者疼痛的重要原因。疼痛往往会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逐渐加剧,且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影响质量效果和患者的生存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对于疼痛的缓解,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止痛法,通过按阶梯服用止痛药,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在短期内疼痛得到缓解,但仍有一些患者用药后疼痛并没有明显改善,尤其是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此外,长期服用止痛药还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便秘、恶心、呕吐等,还会产生耐药性喝依赖性,需要特别当心。 其实癌症晚期疼痛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疾病本身所造成的,要想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痛苦,关键是要镇痛与治癌同时进行,控制病情发展,减轻患者痛苦。中医认为治疗疼痛的机理主要在于,中药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能够维持机体内的平衡,从而缓解疼痛;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通过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的中药,能够起到“通则不痛”的功效,达到减轻痛苦的目的。目前越来越多的中药被证实具有抗癌功效,如川芎、郁金、乳香、没药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能够有效减轻痛苦,且基本上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也不会出现耐药性和依赖性。除了能减轻患者痛苦外,中医本身还具有抗癌功效,能够控制病情发展,抑制癌细胞扩散转移,还能调节患者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善长调节患者紊乱的机体内环境,将扶正与抗癌同时进行,补充患者的元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抗肿瘤能力,应及时配合治疗。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30余年恶性肿瘤的中医临床经验,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提纲挈领,高度概括,并涵盖了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及基因理论等,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三联平衡理论。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治疗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目的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人体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得以平衡,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亦趋康复。多年来,众多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 赵海(化名),胃间质瘤,河南郑州人 赵海起初是因为胃出血到医院检查,确诊了胃间质瘤。随即进行了手术,并在术后坚持服用格列卫。但坚持用药并没有让他的病情稳定,2016年,在郑大一附院复查时,发现胃间质瘤出现肝部转移,于是他再次按医生的建议继续消融治疗。2017年11月,去复查又发现了肝部转移,他转到上海新华医院求治,进行了“肝左叶切除术”。但一次次复发,也让赵海吸取了教训,他明白癌症并非那么好治。于是,他开始尝试中西医综合治疗来帮助自己。经人介绍,2018年2月7日赵海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治疗。 初诊时由于担心疗效,只取了10天的药,没曾想效果确实不错,全部服完

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趋势

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趋势/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医学论文药学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趋势 1自拟方药治疗中药复方治疗是中医对于PD的主要治疗手段。众多学者对PD的病因病机认识不同,在临床用药上亦各有发挥。窦维华等认为本病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肝肾亏损及血瘀,采用补肾活血汤联合美多巴治疗PD病人35例,药用熟地黄、杜仲、何首乌、白芍、钩藤、珍珠母、丹参、石菖蒲、全蝎,对照组35例单纯口服美多巴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2.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0%,应用UP-DRS评分评价显示治疗组在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检查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王亚丽认为在PD的病程中肾虚为始动环节,随着痰浊、瘀血蕴结,久而入络成毒损髓,治当补肾活血、化痰疏毒。将3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疏筋解毒汤治疗,药用龟板、水蛭、白芍、僵蚕、丹参等,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治疗,应用Webster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汪美霞等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肝肾不足、虚风内动,治当滋养肝肾,育阴熄风。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抗震止痉颗粒治疗,药用何首乌、天麻、白芍、生地、五味子等,疗效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安丽芝等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痰火内盛,治当清心化痰。采用清心化痰汤治疗PD患者30例,药用莲子心、黄连、竹茹、白术、胆星、石菖蒲、远志、苏合香、三七,应用Webster评分评价治疗效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3.30%。伍大华等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肝肾阴虚,瘀血阻络,治当补益肝肾,滋阴熄风,活血通络。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柔肝通络汤联合美多巴治疗,药用制首乌、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熟地黄、白芍、丹参、葛根、三七粉、刺蒺藜、僵蚕、全蝎等,对照组常规使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针灸治疗《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

一名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用药心得

一名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用药心得 1、夏枯草:应用于淋巴癌或者其他癌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效佳,常用量30--100克。取其解毒散结之效。 2、天花粉:一般应用于癌症肿块破溃,症见浓汁略稠,有臭味。如乳腺癌,皮肤癌,鼻咽癌等。用量一般15--60克,取其消肿排排脓之功。另外用于各种癌症引起的咽干,口渴,咽痛效果亦可,取其清热生津之效。 3、皂角刺:用于癌症肿块未溃或者已溃,未溃者引之消散,已溃者引之排脓。常用量30--60克,量小无效。 4、鸡血藤和石韦:此两味为对药,用于放化疗治疗癌症时引起的血细胞减少。这是沈绍功家传经验,验证于临床,经得起重复。无论是白细胞还是红细胞等减少均效。常用量鸡血藤15克,石韦10克,石韦不能应用量大,对肾有刺激。由于是家传,用药机理无法解释。 5、石菖蒲和郁金:用于改善癌症病人的忧郁情绪,是沈氏所传的对药,我加于治疗癌症方药中,对神情抑郁,悲观的癌症病人确实起到了缓解的作用。常用量是每味药各10克。 6、山慈菇:现代医学证实,山慈菇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治疗癌症的高效药物。能治疗多种癌症,如食道癌,胃癌,乳腺癌,甲腺癌其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打粉应用,6--15克左右,我常常作为治疗癌症的基础用药,基本上每方必加。 7、牡蛎、浙贝母,玄参:此三味药既是程钟龄的消瘰丸,凡是没有破溃的癌瘤大多加用,效果非凡。一般用量:生牡蛎30克,玄参15克,浙贝母6--12克;生牡蛎和浙贝母最好打粉应用,效果较佳。浙贝母也可以应用川贝母,平贝母和大贝母代替,但川贝价格昂贵。大贝母散结的效果比较优良。我现在正尝试应用,而且价格比较便宜。 8、生黄芪:生黄芪具有托毒生肌之效,不论虚实寒热之癌瘤都可以应用。一般用量30--200克,破溃的用量应该大些,如治疗乳腺癌已经破溃溃烂,应用量多在百克以上,同时还输液黄芪注射液30毫升,相当于生药60克。我们一般作为治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作为各种抗癌药的一个动力。 9、仙鹤草:现代医学研究其有抗癌之效,我把其作为治疗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用量15--100克不等,仙鹤草不单是一味止血收涩之药,其补虚之功亦宏,有类似于激素样作用,干祖望称仙鹤草为中草药中的激素. , 10、生薏苡仁:现代研究其可以治疗各种癌症,我治疗癌瘤时基本上每方必用,常用量30克。有时嘱咐癌症病人每天早晨用薏苡仁熬粥代替早餐。既可以增加营养,又可以抗癌,一举两得。 11、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二药是医学界公认的治疗癌症有效的药物之一,可以治疗多种癌症。但是用量必须加大,最少的30克打底,最大可以应用到200克。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一般不超过100克,这两药质轻,比较占空间。我应用此药,一般大手去抓,根本不用称

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几个经验药方

?北京名仕医院帕金森综合症专家黄金忠教授指出说使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时,帕金森病患者还可根据自己的具体症状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增减,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增减药物的具体条件和方法是: xx 综合症xx 名仕医院黄金xx ①有咳痰黏稠、低热口干、大便秘结、尿短赤、苔黄腻、脉数等痰郁化热症状者,可在处方中加入竹茹、黄芩、胆南星、法半夏等药物。 ②有记忆力减退、痴呆等症状者,可在处方中加入紫河车、鹿角胶、石菖蒲等药物。帕金森综合症北京名仕医院黄金忠 ③有肢体疼痛、痛处固定不移、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等瘀血阻络症状者,可在处方中加入赤芍、丹参、桃仁、红花、川芎等药物④ 有眼花、易疲劳、肢体麻木、腰膝酸痛、耳鸣等肝肾阴虚症状者,可在处方中加人熟地、龟板、鳖甲、阿胶、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白芍等药物。帕金森综合症北京名仕医院黄金忠 ⑤ 有肢体疼痛、恶寒畏风等症状者,可在处方中加入秦艽、荆芥、桂枝、葛根等药物。帕金森综合症北京名仕医院黄金忠 帕金森病又叫震颤麻痹,是一种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和静止性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中医认为,帕金森病属于中医学“颤证”的范畴,多由年老肝血不足或抑郁伤肝、生痰化热动风而引起,其主要病机为血虚肝郁、痰热生风。该病患者若能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选用一些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就介绍5 种可有效治疗该病的中药方剂。供选用: 1 大定风珠 原料: 白芍、干地黄、麦冬各18克,阿胶9克,麻仁、五味子各6 克,生牡蛎、鳖甲、生龟板、炙甘草各12克,鸡子黄2 枚。帕金森综合症北京名仕医院黄金忠 制用法: 将上药一起用水煎煮,去渣取汁,每日服1齐腹分2?3次服完。

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本院门诊收治的61例癌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全程管理模式,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状况。结果:全程管理后患者的NR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给予门诊癌痛患者规范化的全程管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生命质量,提高满意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标签:门诊;癌痛;全程管理 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症状,也是患者最难忍受的痛苦之一。据统计[1],在新发癌症患者、非转移患者、接受抗癌治疗患者及晚期癌症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随着医疗技术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希望出院后在门诊或家中接受治疗,然而门诊患者对癌痛的治疗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如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认为可以忍受疼痛及自行停药;关于正确用药的基本知识缺乏,用药方法错误;且对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重视等。与此同时,门诊的医护人员给予的健康教育不足,癌痛相关诊疗不规范,流程较复杂,不易让医生掌握[2]。因此,为了加强门诊癌痛患者的管理,保证患者在院外的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同时为本院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本研究成立了癌痛护理小组,其职责是辅助门诊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规范治疗及疗效随访,进一步规范了门诊癌痛管理,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癌痛控制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门诊收治的61例有癌痛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37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4±5.65)岁,其中胃癌18例,肺癌14例,乳腺癌10例,原发性肝癌7例,膀胱癌6例,骨转移癌3例,皮肤癌3例。 1.2 管理方法 全程管理前予常规护理,包括疼痛评估,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全程管理:癌痛门诊的建立:由肿瘤内科牵头,麻醉科,疼痛科,药剂科、心理科、及护理部各部门相互协作,加上医务处的统一协调,本院疼痛治疗门诊初步建立。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营造出温馨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及人性化的服务,使患者感到轻松、舒适和便捷。1)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加强医护人员岗位职责、服务规范和工作制度等方面的管理。并严格按照国

41.中药奇方 专治癌症

41.中药奇方专治癌症 41.中药奇方专治癌症 纯中药·不放疗·不化疗·不手术·不痛苦·不知不觉癌变自然消失 恶性肿瘤,又称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癌症之所以可怕,在 于其有许多如自主性、侵袭性、转移性、异常分化、失去接触抑制等生物学特征。但危 害最大的它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即癌细胞被淋巴流、血流带到另一远离部位或器官,在 那里继续存活和繁殖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继发瘤的全过程。这样,如临床病 人肿瘤一旦有侵袭的转移的行为出现,用一般手术治疗、放疗及化疗等手段往往达不到 治愈效果。而且,目前在癌症方面还没有找到特异的疗法。对于如何控制癌的侵袭的转 移的发生,依然处于初始研究阶段。所以,癌症一旦确诊,病人就处于恐惧和悲观气氛 之中。因此,相当多的人包括很多医生都认为癌症治不好,那么多伟人、名人因癌症而 逝,令人们往往“谈癌色变”。

导致癌症的发病有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的因素,其外因主要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经常 食用泡菜、霉变食物、烧烤食物以及过度食用酸性食物,形成酸性体质等;不良生活习 惯,如酗酒过度、抽烟、熬夜也是导致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如大气污染、水源 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也可以直接引发癌症。导致癌症的内因主要是心情郁闷、情 绪波动、精神压力、爱生气等。由于以上原因对人体信息传导系统进行不良刺激,从而 引起基因突变,导致新生部分细胞形成疯长的癌细胞系统,就成为癌症。 现给你介绍一个中药奇方,对各种癌症效果都非常好,临床应用于各类各期癌症患者 的治疗,其功效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控制转移、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 甚至达到临床治愈。 处方:虫草3克、猪苓100克、明党参100克、桑寄生100克、青阳参30克、香菇200克、 红豆蔻100克、桑白皮100克、杜仲100克、降香100克、茯苓100克、白术100克、八月札 100克、知母100克、片姜黄100克、、制南星100克、山萸

帕金森病中医辨证施治

帕金森病辨证施治 1、气血两虚 (1)症舌脉:神呆懒言,面色皝白,肢体震颤或头摇日久,震颤程度较重,,项背部僵直或肢体拘挛,活动减少,行走不稳,气短乏力,头晕眼花,自汗,动则尤甚,皮脂外溢或口角流延,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无力或沉细。 治法:益气养血,息风活络。 (2)针灸 1)毫针疗法: 取穴: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太冲、廉泉。 操作: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5日,继续下1个疗程。 2)头针疗法 取穴:舞蹈震颤控制区、运动区上、中部。 操作:30号1.5寸针刺到皮下或肌层,得气后以每分钟200转速度固定捻转2分钟后,留针60分钟,10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肝肾不足 (1)症舌脉:表情呆板,肢体或头部震颤日久,其幅度及程度均较重,或肢体拘挛,活动迟缓,上肢协调不能,动作笨拙,常兼见头目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膝软,肢体麻木,或呆傻健忘,舌体偏瘦,舌质黯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育阴息风。 (2)针灸 毫针取穴:百会、风池、合谷、阳陵泉、三阴交、太冲、复溜、肾俞、肝俞。 头针取穴:枕顶带、额顶带、运动区,舞蹈震颤区。 舌针取穴:心、肝、脾、肾、上肢、下肢、聚泉。 操作:用30号1~2寸不锈钢毫针,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补泻配合手法。先针头针,次针体针,进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拔针后行舌针点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每日针刺1次。疗程间休息2天,再行下1个疗程。 3、痰热动风 (1)症舌脉:肢体或头振摇,幅度较小,时轻时重,尚可自制。常兼胸脘痞闷,头晕而重,咳痰色黄,或口干,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兼以息风。 (2)针灸 头针取穴:顶颞前斜线。 体针取穴:消颤穴(少海穴下1.5寸)、外关、合谷、阳陵泉、太冲、丰隆。 操作:用32号1.5寸毫针直刺,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头针通以脉冲电流,频率每分钟200次,强度以患者感觉适宜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淤血内阻 (1)症舌脉:手足震颤日久,屈伸不利,或重着刺痛,舌紫黯或有瘀斑,舌下青筋怒起,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2)针灸 头针取穴:一侧舞蹈震颤控制区(自运动区向前平移1.5cm为本区)。 操作:常规消毒,先以2~2.5寸毫针快速进针,针刺到皮下或肌层均可,固定捻针,不提插,频率每分钟230次左右,每次针体前后各旋转2圈左右,连续捻转2分钟后,再留针

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业务得概念 凡就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得新项目 (即通过新手段取得得新成果 )本院尚未开展过得项目与尚未使用得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业务。 二、新技术、新业务得分级 对开展得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项目得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得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得项目与尚未使用得医疗、护理新业务。 (二)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得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得新项目与尚未使用得医疗、护理新业务。 (三)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得新项目与尚未使用得医疗、护理新业务。 三、新技术、新业务准入得必备条件 (一)拟开展得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得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与效益性。 (三)拟开展得新技术、新业务所使用得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与产品合格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得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得医疗仪器开展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四)拟开展得新项目所使用得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与产品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得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得药品开展新项目,一律不准进入。 四、新技术、新业务得准入程序 (一)申报申报者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得本院临床、医技、护理人员,须认真填写《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经本科讨论审核,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送医务科。 (二)审核医务科对《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进行审核合格后,报请医院技术委员会审核、评估,经充分论证并同意准人后,报请院长审批。 (三)审批拟开展得新技术、新业务报院长与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由财务科负责向市物价部门申报收费标准,批准后方可实施;医保报销与否,由医保办上报上级医保部门审批。 五、可行性论证得主要内容 包括新技术、新业务得来源,国内外开展本项目得现状,开展得目得、内容、方法、质量指标,保障条件及经费,预期结果与效益等。 六、监察措施 (一)新技术、新业务经审批后必须按计划实施,凡增加或撤销项目需经技术委员会审核同意,报院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二)医务科每半年对开展得新项目例行检查 1次,项目负责人每半年向医务科书面报告新项目得实施情况。 (三)对不能按期完成得新项目,项目申请人须向技术季员会详细说明原因。技术委员会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对项目申请人提出质疑批评或处罚意见。

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几个经验药方

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几个经验药方 北京名什医院旧金森综合症专家黄会忠教授指出说,使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时,帕金森病患者还可根据自己的具体症状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增减,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增减药物的具体条件和方法是: ①有咳痰黏稠、低热口干、大便秘结、尿短赤、苔黄腻、脉数等痰郁化热症状者,可在处方中加入竹茹、黄芩、胆南星、法半夏等药物。 ②有记忆力减退、痴呆等症状者,可在处方中加入紫河车、鹿角胶、石菖蒲等药物。 ③有肢体疼痛、痛处固定不移、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等瘀血阻络症状者,可在处方中加入赤芍、丹参、桃仁、红花、川芎等药物 ④有眼花、易疲劳、肢体麻木、腰膝酸痛、耳鸣等肝肾阴虚症状者,可在处方中加人熟地、龟板、鳖甲、蚵胶、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白芍等药物。 ⑤有肢体疼痛、恶寒畏风等症状者,可在处方中加入秦艽、荆芥、桂枝、葛根等药物。帕会森病又叫震颤麻痹,是一种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和静止性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中医认为,帕金森病属于中医学“颤证”的范畴,多由年老肝血不足或抑郁伤肝、生痰化热动风而引起,其主要病机为血虚肝郁、痰热生风。该病患者若能根据白己的具体病情选用一些中药方荆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就介绍5种可有效治疗该病的中药片剂。供选用: 1大定风珠 原制:白芍、干地黄、麦冬各18克,阿胶9克,麻仁、五味子各6克,生牡蛎、鳖甲、生龟板、炙甘草各12克,鸡子黄2枚。 制用法:将上药一起用水煎煮,去渣取汁,每日服1剂,分2-3次服完。 功效:此方具有滋阴熄风的功效。药理研究证实,此方中的五味子可使人体的异常神经活动恢复正常,芍药、甘草对惊厥有拮抗作用,阿胶则有防止发生进行性肌变性的作用。 2定振丸加减方 原料:熟地、生地、当归、川芎、白芍、钩藤、制首乌、枸杞子各15克,黄芪24克,白术、天麻、防风、威灵仙各10克,全蝎6克,蜈蚣2条。 制用法:将上药一起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每日服1剂,分2 —3次服完,连续用药15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此方具有调理脏腑、舒筋荣脉、定振止颤的功效,方中诸药合用,可使筋脉荣和、震颤自止。 3五虫散 原料:蝉蜕6克,地龙、僵蚕、土鳖虫各5克,全蝎3克。

结肠癌诊疗指南

直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直肠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直肠系膜:指的是在中下段直肠的后方和两侧包裹着的,形成半圆,厚1.5~2.0cm的结缔组织,内含有动脉、静脉、淋巴组织及大量脂肪组织,上自第3骶椎前方,下达盆膈。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3.1TME:(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3.2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4诊治流程图

5诊断依据 5.1病因 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导致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5.1.1环境因素 饮食习惯、肠道细菌、化学致癌物质、土壤中缺钼和硒。 5.1.2内在因素 基因变异、腺瘤、血吸虫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5.2高危人群 5.2.1有便血、便频、大便带粘液、腹痛等肠道症状的人。 5.2.2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

5.2.3大肠腺瘤患者。 5.2.4有大肠癌病史者。 5.2.5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5.2.6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患者。 5.2.7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2.8Crohn病患者。 5.2.9有盆腔放射治疗史者。 5.3临床表现及体征 5.3.1症状 主要表现为直肠刺激症状:便频、里急后重、肛门下坠、便不尽感、肛门痛等。大便表面带血和/或粘液,严重时有脓血便。根据临床表现出现的频度,直肠癌临床表现依次以便血、便频及大便变形多见。 5.3.2直肠指诊 凡遇到患者有便血、直肠刺激症状、大便变形等症状均应行直肠指诊。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要注意有无肿物触及,肿瘤距肛门距离、大小、硬度、活动度、粘膜是否光滑、有无压痛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是否侵犯骶前组织。如果肿瘤位于前壁,男性必须明确与前列腺关系,女性患者需做阴道指诊,查明是否侵犯阴道后壁。指诊检查完毕应观察指套有无血迹。 5.4辅助检查 5.4.1内镜检查

癌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癌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表时间:2019-07-23T09:39:37.41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0期作者:柯见龙王小艳[导读] 总结近些年关于中医药治疗的癌痛研究,以供参考。 成都中医药大学 610000 摘要:癌痛是恶性肿瘤诸多症状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抗病信心及生存期且难以控制的临床表现之一,虽然目前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但仍有毒副作用大、药物依赖性、耐药性等局限性。综合治疗仍是癌痛的首选方法,而中医药在癌痛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适用于各级癌痛、各类患者。可灵活的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不仅可以缓解癌痛,而且对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有抑制作用。但中医药治疗癌痛也面临诸多困惑。此文在于总结近些年关于中医药治疗的癌痛研究,以供参考。关键词:癌痛、恶性肿瘤、中医药、辨证论治。 1.恶性肿瘤疼痛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中医认为疼痛的病机不外虚实,虚痛即“不荣则痛”,因肿瘤邪气伤正,气血阴阳亏虚,脏腑经络失养而产生;实痛即“不通则痛”,因肿瘤气滞、痰浊、瘀血、热毒等引起经脉闭阻引起疼痛。癌痛在临床上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现代学者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如李氏[1]将癌痛归为结痛、瘀痛、饮痛、虚痛、寒痛、热痛等。程氏[2]将癌痛的病因归结为六淫邪毒、七情内伤、饮食失调、正气亏损。杨氏[3]将癌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归结为人体阴阳动态平衡机制遭受破坏所致,从而形成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 2.恶性肿瘤疼痛的中医药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中医药治疗癌痛可因部位、病因病机的不同而不同,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现代中医药研究在癌痛的辨证论治方面有一定的进展。王氏等[4]以五脏为中心,提出按照癌痛的病因、病位、病性特点进行分证施治,采用疏肝理气止痛、养心活血止痛、健脾化痰止痛、润肺宣降止痛及补肾壮骨止痛,标本兼顾,取得了较为显著地疗效。周氏[5]将癌痛分为气滞血瘀型和气血亏损型,前者治以活血祛瘀汤合失笑散,后者治以当归四逆散加减。朱氏[6]从痰、瘀、虚辨证论治癌性疼痛,将癌痛分为气滞痰凝、痰瘀互结、痰湿凝聚、气滞血瘀、正虚瘀结五型分别施以越鞠丸、血府逐瘀汤、二陈汤、八珍汤化裁治疗。司富春等[7]通过对近3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医治疗癌痛文献中的证型和方药进行分析,对所选文献的中医证型、方剂和药物出现的频次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频次高低确定常见证型和常用方药,得出结论:瘀血阻滞、热毒蕴结、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湿凝聚、气血亏虚、阳虚寒凝和阴虚内热为癌痛主要证型。 另外治疗癌痛疗效显著的经方、验方也屡有报道,如韩氏[8]以消肿散癥汤(黄芪、生牡蛎、土鳖虫、穿山甲、白花蛇舌草、天南星、延胡索、葛根、苦参、乌药、乳香、没药)治疗癌性疼痛患者49例,与西药组50例比较,中药组总有效率77.55%,西药组74%,两组临床疗效相当。李氏[9]运用癌痛散(制马钱子、全蝎、水蛭、柘树等)治疗90例癌痛患者,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54例,总有效率82.2%。彭氏[10]运用消痛方(百合、石斛、大青叶、石菖蒲、穿山甲、延胡索、徐长卿、丁香、天南星、乌药、制川乌、制草乌、细辛)治疗100例中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完全缓解率56%,总有效率96%。潘氏等[11]应用抗癌止痛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石见穿,山慈菇,全蝎,龙葵,郁金,石菖蒲,延胡索,枳壳,川芎,赤芍,丹参)分别用于轻度及中度癌痛的止痛治疗,具有与三阶梯止痛治疗相同的疗效,且中药治疗在发挥止痛作用的同时,还能发挥抗肿瘤,改善食欲、睡眠、体力状况等作用。张氏等[12]研究发现抵当陷胸汤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可明显降低小鼠腹腔冲洗液中PGE2含量,且持续时间和镇痛效果与曲马多相当,其镇痛作用与剂量有关。陈氏等[13]治疗25例癌痛患者,第一阶梯仅口服中药止痛胶囊,第二三阶梯止痛中同时加服西药,与纯西药三阶梯治疗组比较,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朱氏[14]以强力镇痛合剂(主要成分:毛复花、猫耳风)治疗中晚期癌性疼痛31例,总有效率达93.6%。林氏[15]以加味拈痛胶囊(元胡、香附、三七、沉香、莪术、陈皮、甘松、朱砂、大黄、冰片)治疗癌痛30例,总有效率达96.67%,止痛持续时间6-9小时,平均8小时。张氏等[16]报道用镇痛散(由乳香、没药、细辛、血竭、田三七、生川乌、生马钱子、鳖甲、大黄、山慈菇、防己等18味中药组成)外敷治疗癌性疼痛48例,有效率达93.8%,Ⅰ、Ⅱ级癌痛效果优于Ⅲ级癌痛,对Ⅲ级癌痛有效率亦能达到87.5%。万氏等[17]采用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法治疗癌痛时发现该法对减轻肿瘤直接压迫或压迫神经引起的癌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骨转移是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患者出现骨转移提示肿瘤晚期。尸检发现,骨转移癌的发生率约为30%~70%,其中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为多见[18]。骨转移以疼痛最为常见,也是骨转移患者中最早出现、最痛苦的症状之一[19]。罗氏[20]运用仙龙定痛饮(制南星、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地龙、全蝎)治疗骨转移癌痛32例,总有效率84.34%。张氏[21]以身痛逐瘀汤加味(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赤芍,全蝎(研末分次兑服),蜈蚣)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骨转移癌痛30例与对照组氨酚羟考酮片治疗骨转移癌痛30例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疼痛缓解持续时间相当。邓氏等[22]观察80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静脉注射榄香稀减轻癌痛取得一定疗效。 3.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疼痛的展望 综上可见中医药治疗癌痛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不仅可以预防疼痛的发生、减轻疼痛程度、减少疼痛发生的频率,而且可以止痛抑癌、简便廉价,同时可因人、因时、因地选择则不同剂型。但中医药治疗癌痛也有不足之处,虽然中医药对于轻度癌痛效果尚可,但对中重度癌痛仍处于辅助地位。目前中医药研究也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量化的指标,中医药研究的可重复性、客观性及规范性仍是我们临床及基础研究不能被广泛接受的客观原因。另外中医药镇痛的药理学机制研究缺乏,在如何应用先进的现代化药学基础研究手段寻找到中药镇痛的关键成分和发挥疗效的途径也是目前需要攻克的瓶颈。 参考文献 [1]李佩文,蔡光蓉.癌症疼痛中西医汇通.[M]沈阳:辽宁科技技术出版社.2002:39 [2]程海波,吴勉华.癌性疼痛的中医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33(3):352-354. [3]杨忠光,陈里.浅谈中医辨证施治癌性疼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120-121. [4]王文林,彭海燕.癌痛的五脏辩证治疗.[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9):992-993. [5]周岱翰.临床中医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0. [6]朱琳.从痰、瘀、虚辨证论治癌性疼痛.[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9):46-47. [7]司富春,李建省.中医治疗癌痛证型方药分析.[J]中医学报.2010,25(4):607-610. [8]韩旭.消肿散癥汤治疗癌性疼痛99例.[J]新中医,2007,39(4):95-96.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综述

【摘要】通过近年来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在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着重从辨证论治、专方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综述。从而可知,中医药对帕金森病治疗具有疗效相对可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等特点,可作为配合现代医学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帕金森病; 中医药治疗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pd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疑难病之一,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病率为2%,其临床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严重危害了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对于本病的治疗,到目前为止,西医的药物治疗以复方左旋多巴为主,但长期应用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或不同程度药效减退。近年来,中医药在pd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作为一种辅助疗法,中医药显现出独特的优势,现就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用药等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pd隶属中医"颤证""震颤""振掉""痉证""内风"等范畴。中医对pd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灵枢·邪客篇》曰:"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主留则伤筋络骨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亦"。明朝孙一奎在《赤水玄珠》首次把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命名为"颤振证"并阐述病机为"非寒禁鼓栗,乃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 [1]。清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有"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注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有之,老年尤多。夫年老阴血不足,少水不能治盛火,极为难治"的记载 [2]。从现有文献中分析,古代医家对此病病机论述较多,但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治理论。 随着对pd的深入研究,现代医家对pd的病因病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较普遍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脑,病变性质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在本虚基础上形成内风、痰、火、瘀等病理改变,表现为颤振,僵直,手足徐动等。王永炎等[3]认为本病多由年老体弱,肾精亏虚,或因外伤,外感毒邪等因素,直接伤及肝、肾、脑髓所致,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致使筋脉失养,脑髓失充,标实为内风、瘀血、痰热而致心神失主,经脉肢体失控。周仲瑛等[4]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其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本为气血阴阳亏虚,其中以阴精津血亏虚为主,标为风、火、痰、瘀为患。王志英等[5]认为肝风之起乃由肝肾亏虚所致,在肝肾亏虚的基础上,痰瘀内生,阻滞脑络,更加剧了内风暗动。 2 辨证论治 由于本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关于本病的辨证分型文献,名家观点,不尽一致,但大致可归纳为痰热风动、气滞血瘀、气血不足、肝肾阴虚四型,另外还有较为少见的证型:气虚血瘀、风痰阻络、脾肾阳虚、髓海不足、营卫失调等。1991-11第三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通过了"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草案",将老年颤证分为痰热动风、血瘀生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阴阳两虚五个证型,目前中医治则治法多以下述四型为主进行辨证论治[6]。 2.1 痰热动风型五志过极,木火太盛,木克脾土,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热极生风,筋脉失约。治疗以清热化痰,平肝熄风为法。王毅等[7] 总结周韶华经验,用涤痰汤加减(法半夏、陈皮、茯苓、生甘草、炒枳实、胆南星、党参、石菖蒲、远志、竹茹、黄芩、僵蚕、全蝎、蜈蚣)治疗痰热动风型,疗效显著。孙思胜等[8]治疗本病77例,药物有(天麻、制南星、白附子等)随证加减,痊愈6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1%。 2.2 气滞血瘀型情志失调,郁怒忧思太过,脏腑气机失调所致气滞血瘀,瘀血阻络,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