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性综述和元分析的互补性研究

合集下载

现代历史研究中的多元叙事方法

现代历史研究中的多元叙事方法

现代历史研究中的多元叙事方法在当今的学术领域,历史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多元叙事方法的运用成为了推动历史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

历史不再仅仅是单一视角的线性叙述,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和角度被呈现和解读,为我们展现出更加丰富、立体和全面的过去。

传统的历史叙事往往侧重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宏观层面的事件和人物,遵循着一种较为固定的时间顺序和因果逻辑。

然而,这种单一的叙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现代历史研究中的多元叙事方法则打破了这种局限,让历史的画卷更加丰富多彩。

一种重要的多元叙事方法是微观叙事。

它将关注点聚焦于个体的经历、感受和日常生活。

通过研究普通人的日记、信件、口述回忆等资料,我们能够了解到历史中那些被宏观叙事所忽略的细微之处。

比如,研究一个小镇上居民的生活方式、家庭关系和社交网络,可以让我们看到在大历史背景下个体的选择和挣扎,以及他们如何适应和塑造自己的生活环境。

这种微观叙事方法能够补充宏观叙事的不足,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具人性和温度的认识。

社会文化叙事也是现代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关注的是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在历史中的演变和作用。

例如,研究某个时期的婚姻制度、宗教信仰、艺术风格,可以揭示出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推动历史的发展。

这种叙事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根源,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的复杂性。

跨学科叙事则是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相结合。

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历史研究能够获得新的视角和分析工具。

比如,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来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阶层流动,或者借助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历史人物的决策和动机。

跨学科叙事不仅拓宽了历史研究的领域,也提高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深度。

比较叙事在现代历史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的历史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多样性。

国内外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综述

国内外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综述

国内外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英语写作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和提高一直是语言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关注焦点。

近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元认知理论在英语写作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控,包括认知策略的选择、监控和评估。

在英语写作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更有效地规划、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写作过程,从而提高写作质量。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将回顾元认知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发展历程,阐述其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价值。

接着,我们将重点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探讨元认知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

我们将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英语写作教学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为提升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国内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现状在国内,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随着英语写作教学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元认知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

他们主要从元认知理论框架、元认知策略培训以及元认知与英语写作成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元认知理论框架方面,国内学者借鉴了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学生的英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框架。

这些框架涵盖了英语写作元认知的概念、特点、结构以及发展过程等方面,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元认知策略培训方面,国内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这些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价策略等,通过培训,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写作过程,监控写作进展,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从而提高写作质量。

在元认知与英语写作成绩的关系方面,国内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2.北大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研究中的非介入性上

12.北大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研究中的非介入性上

文献综述
文献法
围绕研究问题,系统性地描述、分析、评价已有 回答特定问题的资料收集和分析 的研究成果 方法
包括对研究的背景、理论、方法等多方面的回顾 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过程、技术 论证研究问题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普遍适用于各种研究目的
联 文献综述和文献法都以文献作为研究的介质。 系 有的文献综述会使用文献法进行;文献综述不一定使用文献研究法进行。 文献法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并非仅仅为文献综述所使用。
二、内容分析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1.适用范围和议题。 第一,内容分析法有助于处理数量相当庞大的文本。 第二,内容分析有助于研究发现那些发生在“千里 之外”的主题。 第三,内容分析能够揭露随意观察文本时很难发掘 的信息。
2.内容分析的优点和缺点。
缺点: (1)高度的依赖文献,文献 本身可能就存在偏见和失真的 地方。 (2)内容分析的文献往往比 较杂乱,将其标准化是不容易 的。 (3)对文本进行编码受到研 究者本身偏好的影响,可能带 有一定的偏见。 (4)尽管内容分析可以容纳 大量的文本,但也不排除在对 文本进行抽样的时候,难以满 足随机原则,存在抽样的偏差。
第三节 现存统计数据的二次分析
一、概念 二、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三、步骤 四、例文解析
一、概念
统计数据是表示某一地理区域自然、经济、 社会、文化等方面构成要素、特征、规模, 结构、水平等指标的数据。 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 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二、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一、非介入性研究的定义
1.定义。非介入性研究是与调查法、实地法 和实验法等介入性方法相对的系列研究方法 的总称。当研究者无法或不需要与研究对象 互动,而仅借助定性或定量的文献资料展开 研究时,所使用的方法就是非介入性研究方 法。 2.非介入性研究与文献法的关系。

元分析方法在国内外经济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元分析方法在国内外经济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简介:王永贵( 1973 - ) ,男,辽宁庄河人。博士,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服务营销、客户关系与顾客创 新; 张言彩( 1972 - ) ,女,安徽凤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客户参与和客户创新。
182
2012 年 第 4 期( 总第 496 期)
管理学动态
述,就成 为 经 济 管 理 研 究 领 域 的 必 然 趋 势。事 实 上,元分析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系统综述和循证管 理方面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雷相东,2006) 。
而在批评者看来缺乏科学性。因此,如何从结果不 一的同类研究中归纳总结出更加可靠的结论,已成 为科学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Stanley( 2001) 在讨论了定量综述的研究方法后,认为,元分析因其 在总结、评价和分析实证研究方面具有的明显的科学 性优势和广泛的影响而成为这方面最重要的统计学 方法。Stanley 的这一观点已经为不同学科的研究者 所广泛认同。同样,在经济管理研究领域中也存在着 定量综述的问题,因此,运用元分析进行定量文献综
作为一种新的定量综合方法,虽然对它的争论 一直也没有完全停止过,但元分析方法相对于传统 文献分析方法的优势却是不容质疑的。例如,虽然 传统的文献分析方法允许作者评价流行技术、提出 有争议的学术问题、阐述作者的学术观点或对未来 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但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作者的 一种主观判断,无法像元分析方法那样得到定量的 客观结论和回答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概括而言, 元分析方法的优势如表 1 所示。元分析方法还可 以帮助人们发现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揭示 出单项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识别出各个单项研 究中存在的重要差异,并进而得出更为客观的普遍 结论和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二、元分析方法及其优势 Glass( 1976) 在研究心理治疗的功效时首次提 出了“Meta-analysis”,并将其界定为“以综合一系列 单个研究 结 果 为 目 的 的 统 计 分 析 ”。 后 来,这 种 方 法在许多研究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将其理 解为“整合 一 系 列 独 立 的、但 有 相 关 假 设 的 研 究 结

第六章9-27 系统评价的方法及其评价原则

第六章9-27 系统评价的方法及其评价原则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7、分析数据和报告结果:
定性分析:采用描述的方法,将每个原始研究的特征按设计方 法、研究对象、干预措施、研究结果和研究质量等进行总结并 列成表格,了解纳入研究的情况和研究方法的严格性,对比不 同研究的差异,解释结果,判断是否可以对原始研究进行定量 合成。
主要步骤:
1、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
系统评价的目的是为临床决策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客观依 据,特别适用于根据临床研究的结果难以确定某些干预措施的 利弊关系,或者某些干预措施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较大分歧的情 况。因此,题目来源于临床医疗实践的需要。
为了避免重复,在确定题目前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索,了解 这个问题的系统评价是否存在,如果有,质量如何,是否过时?
果同质性检验有显著差异,则应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考虑能否合并。
二、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重要
疗效如何,疗效是否精确
在合成结果时,不能通过简单地比较阳性结果和阴性结果的原始研究数量来确 定系统评价的结论,而应该根据原始研究的质量和样本量给予权重值,采用合理 的结果变量如OR、RR、均数差、NNT及可信区间等,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对原 始结果进行核查,计算相应的可信区间。
第六章第二节 二、其他类型的系统评价
(一)采用原始研究中的个体资料进行Meta 分析
优点:最大程度的减少偏倚和随机误差的影响。 缺点:个体资料需要从原始研究的研究人员那里获
得,花费更多时间、资源和技术。 方法基本相似。
第六章第二节 二、其他类型的系统评价
(二)前瞻性Meta分析(PMA)
二、叙述性文学综述与系统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特征
叙述性文献综述
系统评价
共同点:都是对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总结

敘說分析NarrativeAnalysis

敘說分析NarrativeAnalysis

敘說分析Narrative AnalysisRiessman, C.K. 著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 敘說分析。

台北: 五南。

胡幼慧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第八章)敘說分析研究議題與定位∙研究者將「生活故事和對話」的本身作為研究問題。

(p.160)∙研究者不僅是將聽到的故事、說辭、對話視為「社會真象」,而是當作經驗的再次呈現。

語言也不只是「透明」的傳達或反應媒介,而是一種「表達行動」。

∙敘說分析是以故事作為研究對象。

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受訪者在訪談時,如何賦予經驗條理與次序,使他們生命中的事件與行動變的有意義。

∙敘說分析不僅僅在意語言所指涉的內容,更關心的是故事為什麼是這樣說的。

敘說分析假設∙個人是在敘說裡,建構了過去的經驗和行動,用以宣稱他們的認同,以及型塑他們的生命。

∙他們強調了某些部分,又忽略其他的,故事在說者和聽者之間建立如何的關係,這些皆會型塑個人對他們自身生命的宣稱敘說分析應用的領域: 文學、社會學、臨床工作經驗、教學、政治等研究取向∙語言所指涉的內容+ 訴說經驗的形式= 故事為什麼要這樣說審視報導者的故事、分析故事是如何組成的敘說分析目的∙主角是如何解釋事件的?我們是否有系統的解釋他們所作的解釋?∙優點: 明顯得展現出人類行動和想像∙適用: 關注於主體性和認同的研究理論的脈絡: 經驗的再呈現關注經驗 ttending to experience個人在關注時是有所選擇的,在未經反思的整體裡做了選取。

藉由思考以新的方式主動建構真實。

訴說經驗 telling about experience∙ 言詞的演出∙ 個人所擁有的經驗與傳遞的經驗之間具有一個無法避免的縫隙。

∙ 說者會因為聽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故事版本,並非在中立的處境下呈現這些經驗。

這關於說者想要如何被聽者認識,敘說無法避免的是一種自我的再呈現。

轉錄經驗transcribing Experience∙ 不管使用哪一種紀錄經驗的方式(錄音、錄影),都無法捕捉完整的對話,最後都必須以某種文本呈現它。

23种常用的资料分析方式汇总

23种常用的资料分析方式汇总

23种常⽤的资料分析⽅式汇总社会科学的研究步骤在每⼀个环节都需要理论的指导。

其中,在检验研究假设结束之后,需要与现有的⽂献对话,再次发现新问题,开始新⼀轮的研究过程。

在这个环节之中,资料分析作为重要⼀环,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极为重要。

资料分析的⽅式分类教育研究包含多样化的研究⽅法及分类。

⼀般情况下,按照认识论基础,研究⽅法可以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

也有部分学者按照研究⽬的、⼿段等对研究⽅法进⾏分类。

⽐如别敦荣和彭阳红将研究⽅法分为:理论思辨、经验总结、历史研究、调查研究、⽐较研究、数学分析、质的研究和个案研究;在国内,根据刘良华对研究⽅法的分类⼤体上有三个基本类型:实证研究(量化的、质化的)、思辨研究(⼜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常以教育对策、教育反思、教育改⾰形式显现)。

实证研究是基于“事实”的⽅式进⾏论证并有规范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

陈向明指出,“研究⽅法”⼀般包含三个层⾯:第⼀,⽅法论,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论假定、原则、研究逻辑和思路等;第⼆,研究⽅法或⽅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式;第三,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即在研究的某⼀阶段使⽤的具体⼯具、⼿段和技巧等。

⽂中所采取的分类是按照陈向明定义中的第三个层⾯为标准进⾏的分类。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多数时候是以⼀种研究⽅法为主,其他为辅,交叉使⽤的。

以下内容是介绍每⼀种具体的⽅式。

那么资料搜集上来了?该如何分析呢?具体的资料分析⽅式- 01 -思辨分析1、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运⽤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研究的⽅法。

亦称纵向研究法,是⽐较研究法的⼀种形式。

在政治学领域中,它着重对以往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化等的研究。

历史研究的⽬的在于解决政治制度的现状及其演变趋向。

但不是断章取义地分析政治制度的现状,⽽是系统地研究它们以往的发展及其变迁的原因。

历史研究法主要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从各种事件的关系中找到因果线索,演绎出造成制度现状的原因,推测该制度未来的变化。

元分析文献检索

元分析文献检索

元分析文献检索在清楚表述元分析的一系列问题以后(章节2),下一步就是锁定能为回答这些研究问题(正如在随后的编码和分析章节描述的那样)提供信息的研究。

不像叙述性综述(narrative reviews)那样,在检索文献方面一般不系统,元分析特别重视搜索和提取相关文献。

在本章节,我将证明将元分析中的研究定义为较大总体的一个样本是多么有用(段落3.1)和这个概念化过程将会导致一个明确的标准,那就是在你的元分析中什么类型的研究应该被纳入或排除(段落3.2)。

随后,我会描述各种搜索相关文献的方法,以及每种方法的优劣(段落3.3)。

我将以叙述“真实检验”(reality checking)你的搜索的重要性(段落3.4)和创建元分析数据库的实际问题(段落3.5)结尾。

图3.1总结了本章节描述的文献搜索涉及的步骤。

3.1 构造和阐明取样框架由于元分析用单个研究作为分析单元,把元分析视为由研究样本组成是有用的,就像原始研究样本被试或其他单元(比如,家庭,企业)组成了其样本。

在原始研究数据分析中,我们一般希望推论到取样个体代表的更大群体中;在元分析中,我们一般希望从包括在元分析中的研究样本推论到可能研究的更大样本中。

在所有的情况下,我们希望我们的样本代表这个更大的全体,而不是有偏(非代表性)样本。

为了阐述获得无偏研究样本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考虑出版偏差的威胁(在11章详细讨论)。

图3.2的上部展示了一个假设的效应值总体,x轴代表这个总体中研究的效应量值,y轴代表这个研究产生这个效应值的频数。

图3.2 由于纳入元分析的不同可能性导致的取样偏差的假设示意图我们发现这个总体的平均效应量值在0.20左右,由于取样偏差或未知(随机)差异导致了在平均值附近的偏差。

图标的下部展示了取自总体的有偏样本的分布。

我用不同宽度箭头代表来自总体的研究纳入样本的可能性。

右边宽箭头代表有大效应量的研究非常有可能纳入样本(比如,非常有可能在检索中找到),然而左边细箭头代表小效应量的研究非常不可能纳入样本(比如,在搜索中可能找不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