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CCCCC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

常规CCCCC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
常规CCCCC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

常规C C C C C混凝土配

合比是多少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

要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啊,强度等级不同,量也不同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

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砂:621kg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砂:566kg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塌落度mm抗压强度N/mm2水泥砂石水7天28天

P.C32.5C2030073412361953521.029.0

12.454.120.65

C2532076811532084519.632.1

12.403.600.65

C3037072111272074529.535.2

11.953.050.56

C3543064210941724432.844.1

11.492.540.40

C4048057211112025034.650.7

11.192.310.42

P.O32.5C2029570712031953020.229.1

12.404.080.66

C2531671911731925022.132.4

12.283.710.61

C3036666511821875027.937.6

11.823.230.51

C3542963711842006030.***6.2

11.482.760.47

C40478***11282106029.451.0

11.332.360.44

P.O32.5RC2532174911731935026.639.1 12.333.650.60

C3036072511341986029.444.3

12.013.150.55

C3543164310961905039.051.3

11.492.540.44

C4048057211112024039.351.0

11.192.310.42

P.O

42.5(R)C3035267612021905529.***5.2 11.923.410.54

C3538664311941975034.549.5

11.673.090.51

C4039864911551995539.555.3

11.632.900.50

C5049660612972234538.455.9

11.222.610.45

PII42.5RC3034865212121885031.***6.0

11.873.480.54

C3538063911871945035.050.5

11.683.120.51

C4039864911551995539.555.3

11.632.900.50

C4546261811472034***2.759.1

11.342.480.44

C5048063311151922545.762.8

11.322.320.40

P.O52.5RC4039264511971965340.255.8

11.643.050.50

C45456622115619***243.559.5

11.362.530.43

C5046862611621923045.261.6

11.332.470.41

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各等级混凝土配比也可以通过掺加外加剂来调整。

1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

长期以来,我国混凝土按抗压强度分级,并采用“标号”表征。1987年GBJ107-87标准改以“强度等级”表达。DL/T5057-

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82-1998《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5108-199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等,均以“强度等级”表达,因而新标准也以“强度等级”表达以便统一称谓。水工混凝土除要满足设计强度等级指标外,还要满足抗渗、抗冻和极限拉伸值指标。不少大型水电站工程中重要部位混凝土,常以表示混凝土耐久性的抗冻融指标或极限拉伸值指标为主要控制性指标。

过去用“标号”描述强度分级时,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数值冠以中文“号”字来表达,如200号、300号等。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以混凝土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加上其强度标准值来表达。如C20、C30等。

水工混凝土仅以强度来划分等级是不够的。水工混凝土的等级划分,应是以多指标等级来表征。如设计提出了4项指标C9020、

W0.8、F150、εp0.85×10-4,即90d抗压强度为20MPa、抗渗能力达到0.8MPa下不渗水、抗冻融能力达到150次冻融循环、极限拉伸值达到0.85×10-4。作为这一等级的水工混凝土这4项指标应并列提出,用任一项指标来表征都是不合适的。作为水电站枢纽工程,也有部分厂房和其它结构物工程,设计只提出抗压强度指标时,则以强度来划分等级,如其龄期亦为28d,则以C20、C30表示。

2混凝土强度及其标准值符号的改变

在以标号表达混凝土强度分级的原有体系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R”来表达。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统一由符号“f”表达。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fcu”。其中,“cu”是立方体的意思。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fcu,k”表达,其中“k”是标准值的意思,例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fcu,k=20N/mm2(MPa),即立方体28d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

水工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普遍采用90d或180d龄期,故在C符号后加龄期下角标,如C9015,C9020指9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20MPa的水工混凝土强度等级,C18015则表示为18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

3计量单位的变化

过去我国采用公制计量单位,混凝土强度的单位为kgf/cm2。现按国务院已公布的有关法令,推行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在该单位体系中,力的基本单位是N(牛顿),因此,强度的基本单位为1N/m2,也可写作1Pa。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后,混凝土强度计量单位改以国际单位制表达。由于N/m2(Pa),数值太小,一般以1N/mm2=106N/m2(MPa)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实际使用的计量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毫米”或“兆帕”。

新标准中强度计量单位均采用MPa(兆帕)表达。

4配制强度计算公式的变更

原标准混凝土配制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R配=R标/-t·Cv

新标准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公式为:

fcu,o=fcu,k+t·σ

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设计龄期的强度标准值MPa;

t—概率度系数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原标准的公式和变更后本标准采用的公式所设计的配制强度没有实质上的差别。主要引自美国混凝土学会的ACI214-77《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评定的推荐方法》(1989年重新批准发布)。

ACI214-77称:对于任何设计,其需要的平均强度fcr,可根据使用的离差系数(CV)或标准离差(б)由公式(1)或(1a)计算求得。

Fcr=Fc′/1-t·Cv(1)

Fcr=Fc′+tσ(1α)

式中:Fcr—需要的平均强度

Fc′—规定的设计强度

t—概率度系数

Cv—以小数表示的离差系数预测值

σ—标准差的预测值

现行国家标准及国内各行业标准,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计算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均采用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为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国家标准GB50204-19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及有

关建工系统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P)均采用95%,相应的概率度系数(t)为1.645,因而混凝土配制强度的计算公式均为:fcu,o=fcu,k+1.645σ

新标准对混凝土配制强度公式fcu,o=fcu,k+tσ中,以t值取代常数1.645,这是因为水工混凝土工程结构复杂,不同的混凝土坝型,不同部位分区混凝土对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有不同的要求,如重力坝混凝土强度的保证率一般要求80%,有些轻型坝P值要求85%~90%,而部分厂房和其它工程结构物混凝土P值要求为95%。对于不同混凝土对P值的要求,根据表1查得其相应的概率度t值。

保证率

P(%)65.569.272.575.878.880.082.98590.093.395.097.799.9

概率度

系数t0.400.500.600.700.800.840.951.041.281.501.652.03.0

5强度标准差的选用

混凝土施工开工初始阶段,缺少混凝土施工的实测抗压强度统计资料,标准差σ值可按新标准表2中的数值参考选用。

表2标准差σ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C9015C9020~C9025C9030~C9035C9040~

C9045≥C9050

σ(90d)3.54.04.55.05.5

混凝土等级均以90天龄期为代表,如果其它龄期(如28天,180天)可相应换算后选用。

混凝土进入正常施工阶段,应根据前一个月(如一个月内还达不到统计所需试件组数n值要求时,可延迟至3个月内)相同强度等级,相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资料,进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值的计算,其公式为:

式中:fcu,i—第i组的试件强度,MPa;

mfcu—n组试件强度平均值,MPa;

n—试件组数,应大于30。

混凝土标准差的下限取值:通过施工实测强度值,计算的σ值,对于小于或等于C9025级混凝土,σ小于2.5MPa时,σ值用2.5MPa;对于大于或等于C9030级混凝土,计算的σ小于3.0MPa 时,σ取用3.0MPa。

σ值是28天龄期的实测强度值计算的。90天龄期的σ值一般要略大一些,但28天的σ值已基本反映了混凝土的质量波动,这亦是结合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需要,90天的统计结果滞后了一些。28天的统计成果可有效的掌握施工质量的波动,并根据需要及时修正和调整配制混凝土抗压强度时所采用的σ值。实际上是要求以28天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进行动态控制,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合比没有区分。 2、当掺和掺合料时,釆用内掺法可等量或超量取代,最大取代量应根据掺 合料性能进行强度对比实验结果而定。 3、配制流态性混凝土时,参考配比试验所采用的是减水率在15%以上的高效 减水剂。 4、参考配比试验所有砂石为丨丨区中砂,石子为5-31. 5mm的连续级配的碎 石。 水泥标号 百科名片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目录 展开 基本信息 此法是将1: 3的水泥、(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

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 07 X 7. 07 X 7. 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儿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水泥的标号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 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 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 有325的和425的325的250元一300元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一,技术标准 水泥混凝土设计等级:C25 试验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配制强度:Rp =R+σ =25+σ = σ值 二,原材料 水泥:葛洲坝三峡牌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报告附后) 粗集料:郧县贯通石场5-16mm:。比例按65%:35% 细集料:金沙公司河沙,细砂 外加剂:江苏特密斯,掺量为% 三,试验室配合比试验 设计坍落度为160-180mm,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当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水胶比及水泥用量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测定28d抗压强度。 四,结果 四川川桥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地试验室 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说明书

一,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设计等级:C25 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 设计标准:Rp =R+σ =25+σ = 二,原材料 (1)水泥:中国葛洲坝水泥有限公司,三峡(2)粗骨料:贯通石场,5-16掺65%.掺35%,级配碎石。细集料:金沙公司河沙,细砂。 (3)水:饮用水 (4)外加剂:江苏特密斯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 三,施工范围:白鹤观大桥桩系梁 四,设计计算 (1)配制强度:=+*σ=25+*5= (2) 计算水胶比:W/B=αa*f ce /(+αa*αb*f ce )=*** (+***)Kg/m3= (3) 选用单位用水量:拌合物坍落度160-180mm,掺入%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后的单位用水量为W=150kg/m3 (4) 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o =m wo /W/B=150/=294㎏,粉煤灰掺量22%,粉煤灰 用量=294*=65Kg/m,水泥用量m co=m B o- m F o= 294-65=229Kg/m (5) 假定砼容重:2400kg,选择砂率:38%,计算砂石用量:m so+m go=2400-m co-m wo=2400-294-150=1956kg/m3 计算砂用量:(m co+m go)*=743kg/m3 计算碎石用量:1956-743=1213kg/m3 基准配合比为:m co:m wo:m so:m go:减水剂=229:65:743:1213:150: (6) 按质量法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A组m co:m wo:m so:m go=229:65:743:1213:150: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经过试验室结果确定水胶比和和 B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60:73:150:728:1189: C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49:70:150:734:1197: D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39:67:150:739:1205: 故选定B组水胶比的配合比作为试验7天,28天抗压强度,配合比B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60:73:150:728:1189: 四川川桥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地试验室 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水泥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m p 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抗折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1、材料说明 原材料: 霸道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级,机制砂,细度模数为;碎石-31.5mm,表观密度为2.499g/cm3;水,自来水;详见试验报告; 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设计抗折强度为中等交通 2、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 1) fc=fr/+ts= fc:配制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cv:按表取值 s: 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 t: 按表取值 2)水灰比(W/C)的计算 W/C=fc+ 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 查表确定砂率(βs )= 33% 3)确定单位用水量(mwo)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10—40mm Wo=++11.27c/w+=140g/m3 Sl: 坍落度(mm)取值20 Sp: 砂率(%) C/w: 灰水比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co) C0=(c/w)wo=350 5)计算粗集料用量(mgo)、细集料用量(mso) 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 mco+mwo+mso+ mgo=2450 βs=mso÷(mso+ mgo)×100 砂(mso)用量为647 kg/m3,碎石(mgo)用量1313 kg/m3; 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 1 :: 水灰比= 3、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 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 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 30 L ,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 10.5 kg 水= 4.2 kg 砂= 19.41kg 碎石= 39.39 kg 2)调整工作性 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坍落度测定值为18mm ,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符合规范要求,在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上下浮动试配三种水灰比的试件。 4、检查强度及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水泥标号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 目录

此法是将1:3的水泥、标准砂(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07 X 7.07 X 7.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几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P.O 32.5/42.5,P.S 32.5/42.5。 有325的和425的 325的250元--300元 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通用水泥新标准是: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从200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与旧标准的区别 (1)六大水泥产品标准均引用GB/T17671-1999方法为该标准的强度检验方法,不再采用GB177-85方法。 (2)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六大水泥标准实行以MPa表示的强度等级,如32.5、32.5R、42.5、42.5R 等,使强度等级的数值与水泥28天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相同。新标准还统一规划了我国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分3个强度等级6个类型,即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 轻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可分为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无砂大孔混凝土三类。轻混凝土的主要特点为: 1.表观密度小。轻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表观密度一般可减小1/4~3/4,使上部结构的自重明显减轻,从而显著地减少地基处理费用,并且可减小柱子的截面尺寸。又由于构件自重产生的恒载减小,因此可减少梁板的钢筋用量。此外,还可降低材料运输费用,加快施工进度。 2.保温性能良好。材料的表观密度是决定其导热系数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轻混凝土通常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 3.耐火性能良好。轻混凝土具有保温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遇火强度损失小,故特别适用于耐火等级要求高的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 4.力学性能良好。轻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小、受力变形较大,抗裂性较好,能有效吸收地震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故适用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 5.易于加工。轻混凝土中,尤其是多孔混凝土,易于打入钉子和进行锯切加工。这对于施工中固定门窗框、安装管道和电线等带来很大方便。 轻混凝土在主体结构的中应用尚不多,主要原因是价格较高。但是,若对建筑物进行综合经济分析,则可收到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尤其是考虑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节能效益,其技术经济效益更佳。 一、轻骨料混凝土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称为轻骨料混凝土。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 (一)轻骨料的种类及技术性质 1.轻骨料的种类。凡是骨料粒径为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粒径小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 轻骨料按来源不同分为三类:①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轻砂等);②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自燃煤矸石等);③人造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页岩陶粒、粘土陶粒等)。 2.轻骨料的技术性质。轻骨料的技术性质主要有松堆密度、强度、颗粒级配和吸水率等,此外,还有耐久性、体积安定性、有害成分含量等。

C30P8F100常态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1、本标段工程情况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中线建管局代建项目)叶县段施工3标(合同编号:ZXJ/SG/YXD-003)位于河南省叶县境内,渠段起点桩号201+500,终点桩号209+270,包括长7.77km的渠道及沿线布置的各类建筑物18座,包括:1座河渠交叉建筑物,5座左岸排水建筑物,3座渠渠交叉建筑物,6座公路桥,2座生产桥,1座下穿通道。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合同范围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金属结构设备安装、通信管道采购及敷设、水土保持工程及施工期环境保护工程,以及为完成上述工作所必须的临时工程或设施等。 主要工程量包括:土石方开挖约569万m3,土石方填筑约248万m3,混凝土约17万m3,钢筋约1.09万t,金结安装约578.50t,复合土工膜约63万m2。 2、气候条件 叶县段属温和地区,多年平均温度14.6℃。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发生在7月,其值为27.3℃;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发生在1月,其值为1.0℃。全年1月份温度最低,多年平均最低温度-5.1℃。7月份温度最高,平均最高温度31.8℃。 3、主要仪器设备及环境 4、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混凝土技术要求 5、引用标准 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3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4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 5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1990 6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06 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 9《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10《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23-2007 11 招标文件(合同编号:ZXJ/SG/YXD-003) 6、原材料试验结果 6.1水泥 水泥采用天瑞集团南召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水泥物理力学及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见下表2。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水泥标号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 目录

此法是将1:3的水泥、标准砂(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07 X 7.07 X 7.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几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P.O 32.5/42.5,P.S 32.5/42.5。 有325的和425的 325的250元--300元 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通用水泥新标准是: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从200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与旧标准的区别 (1)六大水泥产品标准均引用GB/T17671-1999方法为该标准的强度检验方法,不再采用GB177-85方法。 (2)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C20水泥砼配比说明

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设计强度等级为C20,采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进行设 计,设计如下: 一、原材料: 1、水泥: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 2、水:自然水。 3、碎石:石灰岩。 4、砂:中砂。 二、确定砼配置强度(f cu.o) f cu.o= f cu.k+1.645σ =20+1.645×5=28.23MPa 三、确定水灰比(W/C) af ce 0.46×42.5 W/C= = = 0.66 f cu.o+abf ce28.23+0.46×0.07×42.5 根据原材和施工现场情况及以往经验初步确定水灰比为0.60 四、确定砂率(β s ): 按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水灰比W/C=0.60,查表取混凝土砂率β s =38% 五、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 ) 要求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坍落度为35-50mm,据表4.0.1-2选用砼 用水量m wo =185Kg/m3。 六、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co ) 将单位用水量185kg/m3代入计算水泥用量。 m co =(C/W) ×m wo =185/0.60=308 kg/m3 查表得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225 kg/m3,则取计算水泥用量308kg/m3。 七、计算粗集料用量(m go )、细集料用量(m so ) 采用质量法,据单位用灰量m co =308kg/m3,单位用水量m wo =185Kg/m3,砂 率β s =38%,查表选定砼混合料湿表观密度P cp =2350 Kg/m3。 m co +m so +m go +m wo =ρ cp m so /(m so +m go )×100%=β s m so =(2350-185-308)×38/100=705 m go =2350-308-185-705=1152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水泥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KG/m2) 配比适用于配置的混凝土类别 水泥 水 沙子 石子 32.5 32.5R C15 300 185 730 1165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塑性混凝土 C20 350 185 690 1160 C25 400 185 650 1180 C30 450 183 600 1192 C35 480 180 580 1230 C40 520 178 525 1220 C20 350 185 795 105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25 405 185 758 1061 C30 450 183 752 1045 C35 480 180 705 1040 C40 520 180 655 1070 42.5 42.5R C20 290 185 725 118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塑 性混凝土 C25 345 185 670 1195 C30 380 185 648 1198 C35 430 185 615 1205 C40 460 185 590 1210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C454801805701215 C505101785451220 C203001858301056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流态性混凝土 C253401858001045 C303851847751050 C354201857501060 C404601837301065 C454851807001080 C505151806751085 62.5 625.R C30340185675120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的塑 性混凝土 C353751856501205 C404051856251215 C454401855951220 C503681835601240 C605251805301250 C30350190800104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流态性混凝土 C353851887801050 C404201857651055 C454501857501060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 包工头队(10级土木9班) 邬文锋、陈天楚、曹祖军、张雄

(一) 砂的筛分析检验试验 (1) 试验方法:(1)秤取烘干试佯500g,精确到1g。 (2)将孔径9.5、4.75、2.36、1.18、0.6、0.3、0.15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9.5mm筛内,加盖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 (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在洁净瓷盘上进行手筛。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0.1%时为止,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筛完为止。 (4)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生产控制检验时 m r= A.d1/2/200 式中 m r——筛余量(g); d ——筛孔尺寸(mm); A ——筛的面积(mm2)。 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l%。 (2) 试验结果 试样种类: 试样重(g) 筛余累计重(g) 试验重量误差(g) (3) 细度模数计算: (4) 结果评定(级配、细度)

(二) 石的筛分析检验试验 (1) 试验方法:(1)秤取烘干试佯500g,精确到1g。 (2)将孔径9.5、4.75、2.36、1.18、0.6、0.3、0.15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9.5mm筛内,加盖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 (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在洁净瓷盘上进行手筛。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0.1%时为止,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筛完为止。 (4)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生产控制检验时 m r= A.d1/2/200 式中 m r——筛余量(g); d ——筛孔尺寸(mm); A ——筛的面积(mm2)。 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l%。 (2) 试验结果 试样种类: 筛余累计重 (g) 试验重量误差 (g) (3) 细度模数计算: (4) 结果评定(级配、细度)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班级:10工程管理2班 组别:第七组 组员:

一.实验目的: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自行设计强 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并通过实验检验其强度。 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过程: 1.确定配制的强度(o cu f ,) o cu f ,= k cu f ,+1.645σ ; o cu f ,=30+1.645×5.0=38.225 Mpa 其中:o 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单位:Mpa ; k cu f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单位: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单位:Mpa 2.初步确定水灰比(C W ) C W =ce b a o cu ce a f a a f f a +,=0.48 其中: 07.0;46.0==b a a a —回归系数(碎石); ce f =γc ce f ;g :γc —水泥强度等级的富裕系数,取1.1; g ce f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 3.初步估计单位用水量:wo m =185Kg 4.初步选取砂率(s β) 计算出水灰比后,查表取砂率(碎石,粒径40mm)。s β=30% 5.计算水泥用量(co m ) co m =C W m wo /=48 .0185=385Kg 6.计算砂、石用量(质量法) co m +go m +so m +wo m =cp m ; s β= go so so m m m +×100% c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g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碎石用量(Kg) s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砂用量(Kg );w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用量(Kg ) cp m --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量(Kg ),取2400Kg 计算后的结果为:so m =549Kg go m =1281Kg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新规范)

6.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 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2.63∶5.33∶0.67,水胶比=0.45。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基本要求 市政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须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 (1)满足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 (2)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 (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 (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的经济性要求; (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胶凝材料、水、砂和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

系: (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胶比表示; (2)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 (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和调整、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 1)计算配制强度(f cu,o)。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 cu,o≥f cu,k+1.645σ 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精心整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KG/m2) 水泥强度混凝土强度等 配比适用于配置的混凝土类别等级级 水泥水沙子石子 C153001857301165 C203501856901160 C254001856501180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的塑 性混凝土 C304501836001192 C354801805801230 32.5 C405201785251220 32.5R C203501857951055 C254051857581061 C304501837521045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度大于80mm流态性混凝土 C354801807051040 C405201806551070 C202901857251180 C253451856701195 C303801856481198 C354301856151205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的塑性混凝土 C404601855901210 C454801805701215 C505101785451220 42.5 42.5R C203001858301056 C253401858001045 C303851847751050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C354201857501060 度大于80mm流态性混凝土 C404601837301065 C454851807001080 C505151806751085 C303401856751200 C353751856501205 C404051856251215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的塑62.5 性混凝土 625.R C454401855951220 C503681835601240 C605251805301250 精心整理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模板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幻灯片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比例。确定这种数量比例关系的工作,称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达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即: (1) 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成本。 ●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 于 .4.1施行 幻灯片2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的原则 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确定三个参数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位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准。 幻灯片3

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原理 (1)绝对体积法 绝对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假定刚浇捣完毕的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其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及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气体积之和。 幻灯片4 (2)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 如果原材料比较稳定,可先假设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一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mc0+mg0+ms0+mw0= mcp 式中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 mcp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 ); 其值可取2400~2450kg 。 幻灯片5 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 设计的基本资料 ①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管理水平, ②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③原材料品种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④混凝土的部位、结构构造情况、施工条件等。 2.初步配合比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fcu,0) σ645.10+=k cu cu f f ,, 幻灯片6 混凝土配制强度可按下式计算(JGJ55- ):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概述 混凝土吉各组成材料用量之比即为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和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通过计算和试配调整,确定出满足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本节阐述水泥、水、细集料和粗集料四组分的组成设计。 1.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有下列两种: 1)单位用量表示法 以每1㎡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表示,例如: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330㎏:150㎏:706㎏:1264㎏。 2)相对用量表示法 以水泥的质量为1,并按“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灰比”的顺序排列表示,例如1:2.14:3.82;W/C=0.45. 2.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下列四项基本要求: 1)满足结构物设计强度的要求 不论混凝土路面或桥梁,在设计时都会对不同的结构部位提出不同的“设计强度”要求。为了保证结构物的可靠性,采用一个比设计强度高的“配制强度”,才能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 2)满足施工工作性的要求 按照结构物断面尺寸和形状、配筋的疏密以及施工方法和设备来确定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 3)满足环境耐久性的要求 根据结构物所处环境条件,如严寒地区的路面或桥梁、桥梁墩台在水位升降范围等,为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考虑允许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4)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水泥,合理地使用材料,以降低成本。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计算“初步配合比” 根据原始资料,按我国现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初步配合比,即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m co:m wo:m so:m go。 2)提出“基准配合比” 根据初步配合比,采用施工实际材料,进行试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调整材料用量,提出一个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即m ca:m wa:m sa:m ga。 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增加和减少水灰比,拟定几组(通常为三组)适合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通过制备试块、测定强度,确定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即m cb:m wb:m sb:m gb。 4)换算“施工配合比” 根据工地现场材料的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即m c:m w:m s:m g。或1:m w/m c:m s/m c:m g/m c。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参考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水泥标号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 目录

展开 基本信息 此法是将1:3的水泥、(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07 X 7.07 X 7.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几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水泥的标号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与确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与确定 第1题 已知水胶比为0.40,查表得到单位用水量为190kg,采用减水 率为20%的减水剂,试计算每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 A.425 B.340 C.380 D.45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2题 普通混凝土的容重一般为_____ kg/m3 A.2200~2400 B.2300~2500 C.2400~2500 D.2350~245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3题 已知水胶比为0.35,单位用水量为175kg,砂率为40%,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质量为2400kg,试计算每方混凝土中砂子用量kg A.438 B.690 C.779 D.103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4题 某材料试验室有一张混凝土用量配方,数字清晰为 1:0.61:2.50:4.45,而文字模糊,下列哪种经验描述是正确的。 A.水:水泥:砂:石 B.水泥:水:砂:石 C.砂:水泥:水:石 D.水泥:砂:水:石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5题 预设计C30 普通混凝土,其试配强度为()MPa A.38.2 B.43.2 C.30 D.4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6题 关于水灰比对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灰比越大,粘聚性越差 B.水灰比越小,保水性越好 C.水灰比过大会产生离析现象 D.水灰比越大,坍落度越小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7题

各种型号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各种型号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 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 (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 N/mm2 水泥砂石水 7天 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 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4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设计强度: C40 使用部位:墩柱、盖梁、桥面、挡块等 单方用量: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327:700:1095:168:70:70:4.67 材料配比: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1:2.14:3.35:0.51:0.21:0.21:0.015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一:使用工程部位 C40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墩柱、盖梁、桥面、挡块等部位(详见设计文件)。 二: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 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三:设计要求 1.强度要求: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不小于配置强度的70%,28d抗压强度大于配置强度,但不超过设计强度的150%。 2.工作性要求: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为混凝土罐车搅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出罐流动性好,出罐坍落度不低于120mm,现场浇筑坍落度介于120mm~160mm,实验测得减水剂的半小时经时坍落度损失为30mm,因此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坍落度>140mm。同时混凝土拌合物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粘聚性、保塑性以满足质量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耐久性要求: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要求用于有冻害的潮湿环境和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55及最小水泥胶合用量不低于300kg/m3。在满足规范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在满足混凝土粘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经济性要求:建议在混凝土中掺入一级或二级粉煤灰、矿渣超细粉等外掺料,以降低水泥单位用量,在满足耐久性、强度、工作性的前提下,配制最佳单位水泥用量,降低单位减水剂用量,节约成本。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水泥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 级 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KG/m2 ) 配比适用于配置的混凝土类别水泥水沙子石子 32.5 32.5R C153001857301165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 塑性混凝土 C203501856901160 C254001856501180 C304501836001192 C354801805801230 C405201785251220 C20350185795105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254051857581061 C304501837521045 C354801807051040 C405201806551070 42.5 42.5R C20290185725118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 塑性混凝土 C253451856701195 C303801856481198 C354301856151205 C404601855901210 C454801805701215 C505101785451220 C203001858301056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253401858001045 C303851847751050 C354201857501060 C404601837301065

C454851807001080 C505151806751085 62.5 625.R C30340185675120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 塑性混凝土 C353751856501205 C404051856251215 C454401855951220 C503681835601240 C605251805301250 C30350190800104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353851887801050 C404201857651055 C454501857501060 C504801807301080 C605251786751100 62.5 62.5R C402641806201320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402711806801320 C452821805801320 C452861806401320 C503021806101320 备注1、我公司同时生产不同强度等级的不同品种水泥,除早期强度、施工性能和夯性能有所区别外,28 天强度指标基本相同,故本参考配合比没有区别。 2、当掺加掺合料时,采用内扛法可等量或超量取代,量大取代量应根据掺合料性能进行强度对比试验结果而定。 3、配置流态型混凝土时,参考配比试验所采用的是减水率在15% 以上的高效减水剂。 4、参考配比试验所采用的沙石为Ⅱ区中沙,石子为5-31.5mm 的连续级配的碎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