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论文

淄川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论文
淄川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论文

淄川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本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提高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区农村5个镇作为监测点,监测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的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包括水的色度、ph值、浑浊度、硬度、氯化物、铁盐、锰盐、硫酸盐、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10个指标,并对该5个乡镇的环境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结果本区农村5个乡镇共取得水样100份,平均每个监测点20份。达到我国对于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三级以上水质要求的共92份,合格率为92.0%。对大肠菌群与细菌总数进行检查可得,100份水样中共70份细菌总数达到1级要求,达标率为70.0%,共85份水达到大肠菌群1级要求,达标率为85.0%。本文所选取的100份水样中60份为集中式供水,40份为分散式供水,对比两种供水方式的上述指标,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就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而言,集中供水的达标率与合格率明显高于分散供水,其原因在于集中供水多为严格消毒灭菌,统一沉淀过滤,因此居民在进行使用时安全性更佳。而分散供水多为居民自行采水或私人供水,因此消毒工作较为不严谨,导致细菌易超标[5]。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显示农村生活饮用水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为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污染,而分散式供水的大肠菌群与细菌总数污染较为严重,因此本人建议要建立健全农村供水组织,对农村供水组织加强管理制度,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