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组织行为学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导论

内容:第一节教育组织行为学概述第二节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

学习目标:1.掌握组织、组织行为学,教育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2.掌握教育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了解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教育组织行为学概述

什么是组织?1.管理学家们的看法◆古典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组织理论◆社会系统组织理论。V:是指有目的、有系统地把人们集合起来

N:广义:很多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的一个系统。狭义: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运用知识和技能相互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合。

组织是如何产生的?

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特点:1.组织是由人组成的2.组织有自己的目标3.通过分工协作完成目标

★分类◆按规模(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大型组织)◆按社会职能不同( 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政治性组织)◆按组织内是否有正式的分(正式组织=由于工作需要而集合起来的群体。组织内部有职、责、权的分工;领袖人物由上级任命。非正式组织= 由于感情需要而集合起来的群体,没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群体中影响最大的人当然是领袖,不需要经过上级批准。

组织和环境的关系:组织是一个整体,它由要素组成◆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组织要从环境中获得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组织为环境提供产出

什么是组织行为?行为指有机体在心理和外在目标驱使而形成的行动和作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动和作为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组织行为学是指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什么是教育组织行为学?教育组织是指为了实现培养社会和个人才的目的,对教育事业及其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组织机构

教育组织的分类:◆宏观教育组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从总体上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计划、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组织机构。◆微观教育组织:一般是指学校组织

教育组织的特点:◆权力结构特点◆角色特点◆信息沟通特点

教育组织中教师工作特点:1.育人性2.复杂性3.示范性4.个体性5.时间的长期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教育组织行为学:教育组织行为学是研究教育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为教育管理者指导教育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达到提高教育组织管理效能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教育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三个维度:◆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个体行为——个体行为的基础,态度和工作满意度,人格与价值观,知觉与个体决策

基本的动机概念

动机:从概念到应用情绪和心境

群体行为——群体行为的基础,理解工作团队沟通领导的基本观点当代领导问题权力与政治冲突与谈判

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的基础,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与实践

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1、跨学科性2、多层次性3、情景性4、系统性5、实用性6、科学性

教育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1、跨学科性2、多层次性3、情景性4、系统性5、实用性6、科学性

教育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运用感官器官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

优点: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直观。缺点:往往缺乏深刻性和准确性。

2访谈调查法:运用口头的信息沟通方式(个别访谈,调查会),传递与交流,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优点:双向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增加相互了解。缺点:无法完全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真

3问卷法:运用标准的问卷量表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与调查。

优点:应用范围广,可以对较大规模的人的心理、行为、态度进行分析与调查,并能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将定性问题定量化。缺点:问卷设计要力求标准与科学,同时需要被调查者的积极配合,避免随意性。

4实验法和心理测试法:运用标准的测验量表,以及必要的实验设备,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实验室或现场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测试与分析。优点:方法科学,严谨,有一定的准确性。缺点:复杂,繁琐,难以大面积推广。

5个案分析法: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优点:对人的行为研究比较全面系统。缺点: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

教育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理论价值:丰富教育管理学和教育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研究(二)实践意义:增进教育管理实践的有效性 1.提高教育管理者的领导水平2.改进个体行为,促进自我实现

第二节教育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组织行为学是20世纪50年代-70年代,随着组织行为科学研究成果被教育管理界广泛重视普遍推广应用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早期实践(20世纪初)二、古典理论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三、从人际关系理论与行为科学阶段的教育组织行为学研究四、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形成(20世纪50-70年代后

一、早期实践(20世纪之前)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

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经济优势。以针的制造为例,10个工人如

果每人分担一项具体任务,一天能生产48000个针。但是如果10个工人各自为阵,分散和独立地去工作(如拉丝、剪断、磨尖、焊接等),这些人一天能生产10个针就很幸运了。

结论:分工提高了劳动熟练程度和技能,节省了由于变换工作而损耗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

认为关注雇员,改善劳动条件是企业管理者的最佳投资。首次提出关心人的哲学,并试图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所以,被称为“人际关系之父”。

该时期侧重于研究人与机器关系与工作效率问题。

二、古典理论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通过生铁搬运实验,提出计件工资制、按照标准操作法培训工人、建立企业职能制等,也关心劳动中人的因素,但有阶级局限性。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内容:1.进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确定劳动时间定额,以提高工效;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

4.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

5.管理和劳动分离

2、法国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把管理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环节,直到今天也是学者们研究管理过程及其职能的基础,并且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被称为“管理理论之父”。

14条管理原则:(1)分工(2)权利和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公平的报酬(8)适当集权和分权(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的团结 3、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也称为职权结构理论,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

观点:明确的职权分工、权力分层、法定资格、委其责任遵纪守法 6.理性关系7.固定工资古典管理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积极影响: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对教育组织和管理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教育系统中建立了上下衔接和明确分工的管理系统;2.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各级组织以明确的职责和权力,3学校内部建立和完善行政组织网络

4.各级组织的领导人要经常考核下属的工作效率,并按其能力决定提升和任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