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三、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结构框架

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

◆ 儿童与自我

◆ 儿童与社会

◆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

◆ 愉快、积极地生活

◆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愉快、积极地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健康、安全地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

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积极向上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诚实友爱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遵守社会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爱家乡、爱祖国

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动手、动脑

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1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内容标准”说明

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可根据各地区、学

校和儿童的实际有所调整。

“ 内容标准”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滚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

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

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

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

1.讨论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

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儿童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儿童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

通过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5.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这类活动包括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等类型的活动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实践或专题活动进行。饲养、栽培等活动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加强过程指导,并可与班级、学校的其他活动配合进行。

6.教学游戏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

7.参观访问

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如参观烈士陵园、

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以及各种社会设施,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可在了解家乡的变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培养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应用这种活动形式。

8.欣赏

这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儿童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利用雪景、星空、春色等来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儿童通过讲述同学的优点或自己的成长来欣赏

同学和自己的进步等等。

9.练习

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儿童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或刷牙方法,自己整理书包等。

10.讲故事

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如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举行“故事大王”演讲会等。故事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

11.讲授

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分了解儿童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方法。

(五)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

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一)评价的特点

1.过程化

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化——主体多样化

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角度多样化

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尺度多样化

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重视质性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1.观察

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

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

3.问卷

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

4.成长资料袋评价

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5.儿童作品分析

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本课程的资源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

学校中常用的如教科书、教师指导书、音像材料、互联网;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活动;儿童的经验、兴趣;老师和同伴等。

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机构;文化活动、节日;与儿童相关的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等。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山川、自然现象等。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

1.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教科书或教师指导用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都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学校和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及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材料。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2.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上做出积极的努力,承担更多的责任。

(1)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如扩大图书阅览室的功能,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并进一步转变观念,努力把整个学校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

(2)因地制宜,利用本校所处的环境资源

学校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地处农村的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资源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校外活动基地,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养殖园等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

(3)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社会网络

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

四、课程管理建议

课程的实施涉及校内外的联系、学校课程的安排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并建立相应的课程管理机制。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新的课程管理思想,认真贯彻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明确自己的职责,在经费投入、条件创设方面做出相应的安排,同时给学校实施课程赋予相应的责任和权利。

运用符合本课程标准精神的督导评价机制来调动学校和教师实施本课程的

积极性,形成良性导向,推动课程落实,并促进教师成长。

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各方面机构、部门的配合,因此行政的协调、支持十分重要。

(二)教研部门的管理

为了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教研部门要配备合格的教研员,以正确的教育观念进行教学管理和指导。教研员应针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教师一起开展讨论研究,让教研活动、评价活动有效地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校的管理

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有效参与是本课程实施的关键。

学校的领导者要明确实施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准确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和内容,按本课程的教学规律推进课程的实施,指导和评价教师的工作。放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要努力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教学管理要为教师个性化、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提供支持。格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因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程,与教师熟悉的学科课程差异很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并通过激励机制和有效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成长。要计划管理、统筹安排,帮助教师做好本课程的学期(学年)整体计划安排;加强各门课程教师之间的合作;把该课程的活动与学校有关活动结合起来;在发挥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优势的同时,保证课程内容的均衡,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五、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课程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

(二)教材编写原则

1.思想性原则

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2.科学性原则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的安排与呈现、版式的设计与表现等都应符合小学1~2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适合儿童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教材呈现方式应直观、形象,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版式应突出主题,符合规范,生动活泼,时代感强。

3.现实性原则

本课程的教材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选择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

教材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师资状况、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等,精选基础的、易行的、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操作的内容。教材的形式、印制等应考虑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需要,为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出空间。

4.综合性原则

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综合性原则。内容要避免单一、简单和割裂等倾向,注意各学习领域内容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与整合。

5.活动性原则

本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呈现要突出活动性,有利于教师和儿童采用活动型的教与学方式。要注意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罗列知识或事实。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材的范围

本课程的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教科书、学习资料包、成长资料袋、活动材料、多媒体辅助材料和教师指导用书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本课程的教材(教科书)可由各地和各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选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7.体会和平的美好、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热爱和平。

8.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片、资料,体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8.搜集有关联合国,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一两个国际组织活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内容标准”说明

1.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

2.各项内容标准及排列顺序与教材、课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各年级内容的分布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的示意图。

3.根据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表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这些建议仅是提示性的,供编写教材和教学时参考。

4.教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

怎样上好品德与生活课

怎样上好品德与生活课 品德与生活课是针对一、二年级的儿童开设的,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蒙胧的。所以,品德与生活课要让一、二年级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就要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环境。我认为上好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抓住他们年少幼稚,活泼好动的特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多花精力去考虑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一年、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 二、寓教于乐,形象地讲清观点 形象生动地讲清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重点,要注意从儿童抽象思维不发达的特点出发,并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活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游戏、插图、多媒体、参观等,把道理寓于游戏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浅出。 三、强行为训练,促进知行统一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品德与生活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 一、二年级学生是培养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应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根据学一点,懂一点,做一点的原则,在课堂上坚持行为规范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每节课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强化道德观念。只要我们科学地把握和运用,就能够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品德与生活课是新开设的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的课程,我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把握课程特点以学生生活为依托,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水平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准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注重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准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能够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注重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 本课程的表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有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所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实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理应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准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但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期末考查题(时限:30分钟) 班级:姓名:等级: 一、我来做小法官 1、反思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恰当所做出的判断和评价。() 2、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心,不是自爱的表现。() 3、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4、中国人最早的祖先是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其后的蓝田人是最早的直立行走的人。 () 5、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6、我国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 7、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习俗,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是民族团结、友好相处、共 同繁荣的保证。() 8、海洋的主体部分是海,它是生命的摇篮,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 9、地球是一颗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蓝色美丽的星球。() 10、如果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二、我来做个小侦探 1、下面属于不良习惯的是_______。 A 读课外书 B 长时间上网玩游戏 C 课前预习 2、人们常把______比喻成“慢性自杀”。 A 喝酒 B 吸烟 C 吸毒 3、艾滋病不会以下面的_____方式传播。 A 血液传播 B 母婴传播 C 握手传播 4、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是______。 A 元谋人 B 炎帝和黄帝 C 蓝田人 5、稻谷是在______遗址发现的。 A 半坡 B 大汶口 C 河姆渡 6、_____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火把节 7、在七大洲中面积最大是____,面积最小的是_____。 A 非洲 B 亚洲 C 大洋洲 D 欧洲 8、我们家乡的地貌是____。

品德与生活课标试题及参考答案

品德与生活(社会) 一、填空.(每空分,共分) .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地基本特征. . 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四个方面地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采用地评价方法主要有、、 、、.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地、促进学生地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和地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中“愉快积极地生活”包括、、三方面地九项内容. .教材是一个综合地资源体系,包括、、、、和等多元化地教学活动材料. .课程地资源是、地,包括各种和地资源. .品德与社会地设计思路是、、、. 二、选择题(共分) . 品德与社会课程地基本特征是() .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 . 品德与社会教学时空不局限于() .课堂和学校课堂和生活学校和生活学校和社会 下列哪些都属于探究学习地内容() . 搜集信息处理数据发现问题调查实践 . 教材地呈现方式应适合学生地( )能力. 思维水平阅读审美习惯接受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为核心地综合课程. 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能力培养

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三、判断并改正.(每题分,共分) .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把培养品德良好、热爱生活地儿童作为教学地出发点和归宿.() .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地独立思考与探究,也包括与同伴合作开展地学习与探究.() .教师要根据不同地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活动方式,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多种活动方式.() .小组有多种组合方式,可根据任务、座位、兴趣相同地学生组成小组.() . 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地体验、探究、调查实践等教学活动.() 四、简答题(共分) . 品德与生活课程地基本理念是什么? . 品德与社会课程地基本理念是什么? . 品德与生活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有哪些建议? . 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地方式和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分) 请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有效组织适宜地教学活动? 参考答案 一、 .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 .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 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 (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改是在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的特征,充分借鉴国外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家课改和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经验,结合我国各实验地区的实验成果,广泛听取多方经验、意见等基础上,对现有基础教育课程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将原有的课程换个名称或概念而已,而是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学观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较为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二、什么是“品德与生活” 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 是小学1-2年级开设的,在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动课的基础上经整合生成的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其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好传统,也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是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 2-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凝结了家人多少的(关爱)和(付出)。3.“远水救不了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应该要(和睦相处)。4.每年的(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5.从(出生)、(成长),再到死亡,这是我们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6.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人在65岁以前算(中年人)。 7.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它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了。 8.我们挽救他人生命最常见的方式是捐献骨髓和(捐献器官)等。 9.报警请拨-(110);发生火灾请拨-(119);病人急救请拨(120);交通事故请拨-(122)。10.现在,家庭收入的种类越来越多了,除了固定的工作、劳动所得,有些家庭还有别的收入来源,如打工、银行利息和(炒股)等。( 11火灾发生时,除了(自救)和-(救人)-以外,还要正确运用一些(灭火方法)来减缓或防止火势的蔓延从而降低危害的程度。 二、判断下面做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20分(每题2分) 1.即使家里有钱,我们也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2.丽丽说“用白纸或报纸包食物吃,自己的手不会弄脏,真是简单又方便。”(×) 3.小明和小强总喜欢模仿残疾人的动作,他们觉得很有趣。(×) 4.买了保险就不用注意安全了。(错) 5.有些小朋友喜欢在高压线下面放风筝。(×) 6.奶奶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7.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嘴,用湿衣服或者湿毛披在身上以免被烟呛到或被火烧伤。(√)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各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左邻右舍》教学反思: 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生活中培养,在提高培养中生活。通过图片出示,再与现实情景相结合,让学生认真观察,充分体验和感受,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怎样友好地与邻居相处。由于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浅显易懂,因而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热情高,潜力大,效果好有利于教学目标。 2.《理解与尊重》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懂得互相尊重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前提,将学生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对课文中的实例进行选题,然后在表演过程中明理升华。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认真和邻居和睦相处,学会理解他人,钱让他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达到道德行为目标。 3.《邻居有难我帮忙》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学习中本课要求学生建立友好和睦的邻里关系,既有利于自己的家庭生活,同时对友邻、对社会都有极大的影响。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邻里之间的关系上有所作为教材以儿童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图片来说明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使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引导学生逐步成为有爱心的人,当自己身边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愿意力所能及的关爱他人。 4.《身边的规则》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规则来源于我们生活中,怎么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规则的概念呢?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进而让学生总结出要想让游戏顺利地进行,必须讲规则。这样处理,将生活实际与知识点结合起来,学生印象深刻。然后我紧紧围绕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将规则明朗化,细致化。潜移默化的使规则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头。理解游戏中规则的必要性,学会制定游戏规则。增强了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养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引出规则→了解规则→寻找规则→制定规则→拓展规则”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力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 校纪律。 6.《自觉遵守规则》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了无论对于我们小学生还是成人,规则都是不可缺少的,就向大家学习过的,如果没有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在社会生活中,就会遇到许多麻烦。 7.《说说你的难事》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通过和强者的对比,感受到自己也是生活的幸运儿,进而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8.《做生活中的勇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知道面对困难时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面对困难时没有思想准备,或者没有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明白,在挫折面前勇于面对,能够锲而不舍地前进,排除障碍,才能克服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课堂气氛活跃。

品德与生活课程规范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第一部分 前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 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 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 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 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 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 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 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 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 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 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 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 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 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 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 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 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 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 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 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 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 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 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测试题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个空2分,共30分) 1、我们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第一单元,第 1 课) 2、生活中的陷阱有:(赌博、暴力游戏、烟酒、黄色录相、吸食毒品)。(第一单元,第 4 课) 3、保持你、我、他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的概念,也体现了对他人(隐私)和(权利)的(尊重)。(第一单元,第 3 课) 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北平改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第二单元,第 3 课) 5、我们的产品走向了世界,(中国人)也走出了国门,标志着中国已经融入了国际社会。(第二三单元,第 34 课) 6、2001年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身穿唐装聚集(上海)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第三单元,第 4课) 7、(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第三单元,第 2 课) 8、自古以来,我国与周边邻国(和睦相处),友好往来。我国唐朝着名僧人(鉴真)东渡日本讲学;(唐僧)西天取经学习印度的佛教文化;明代初年,(郑和)七下西洋。(第四单元,第 1 课)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B )(第三单元,第 2 课)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不知道 2.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句名言的作者是(C )(第四单元,第1 课) A.牛顿 B.华罗庚 C.阿基米德

什么是《品德与生活》

把握课程意识,正确认识《品德与生活》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简介 赖德辉 《品德与生活》当前课改的焦点课程,也是专家认为最难实施的课程,它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面对新课程,如何把握课程意识,正确认识课程性质是上好该课程的前提。《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我们应该有以下的共识。 1、《品德与生活》是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自然(或科学)、社会课程和活动课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的课程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进行统整的一种课程。 2、什么是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的课程类型。综合课程的价值在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儿童形成整体意识和应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品德与生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程,它兼具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种价值。那么它综合什么?它综合的是品德与生活能力。它整合什么?一是整合生活领域和经验,时刻把学生放在生活世界中,放在关系世界中。使我们每一个活动的主题,每一节课活动的主题,都要有整合的意识;二是整合学习方式与行为。 3、《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综合课程。如何理解活动型?首先,它不是学科课程。不是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而是引导儿童获得经验,形成体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而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课程内容是儿童自主活动的内容,活动形式与课程内容是有机的统一体。它不是知识认知性的课程,不是以知识为准的课程。尽管品德与生活课程有正确的价值引导,有观念分析,但是它决不是严密的观念体系。第三,它是活动型的课程。要牢牢把握它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实践德育中。所以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活动普遍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是通过实践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影响,进行生活能力,乃至生活方式的培养,生活领域的价值。要克服以往说教式的、“书本德育”的不良倾向,建立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与建构的课程。二是体现在生活德育中。活动型课程经常体现于生活当中。具体来讲,要克服知识性的、说教式的、“语文化”的德育课程的局限性,建立源于儿童生活的课程。一个好教师能把教程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差的教师能把教程的弱点暴露无遗。如何使用活动型课程教材?我们与其把品德与生活课程叫做教材,还不如把它叫做教材的支点。它是一个课程支点,是一个话题,是一个影子,是一种情景的设计。 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 ①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的学习过程。 ②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课程所追求的不是学科的知识,不是让儿童认识什么、掌握什么,而是让每个儿童从进入学习起就能享受到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不仅能让他们很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对于学习产生兴趣,而且能为他们有信心、有爱心、有责任心地面对未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④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儿童是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已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新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我的学校是(),我们在校园里愉快地生活,共同( 学习)、共同( 游戏),茁壮成长。(第一单元第2课) 2、我们的成长进步,离不开( 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向(书本)、(媒体学),还可以向他人、(向生活)学……(第二单元,第2 课) 3、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学习,还是做事,只有(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有效率)。(第二单元,第3课) 4、生活处处有(规则),它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保证。(第三单元,第1课) 5、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 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 ( 社会要求)和( 责任)。(第四单元,第2 课) 6、自己的事情,能做的( 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 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应该( 积极参与)。(第四单元,第3课)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公共场所存在安全隐患,家里不存在安全隐患。(×) 2、规则是老师和学校制定的。(×) 3、在学校要遵守规则,在家和社会上就不用遵守规则。(×) 4、教室的卫生该由值日生负责。(×) 5、集体的活动我们都要积极参加。(√) 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一家人之间不应该( C )。 A、和睦相处。 B、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C、一点小事情就斤斤计较。 2、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 C )。 A、看电影时不大声喧哗。 B、见到地上有纸随手捡起。 C、有随地吐痰的习惯。 3、珍惜时间不正确的做法是( B ) A、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B、不参加课外活动。 C、今天应该完成的事不推到明天去做。 4、小红学习遇到困难时,应该( B )。 A、放弃,不再学了。 B、勤奋读书,刻苦学习。 C、走捷径,想办法少用脑子。 D、抄写学习好的同学的作业。 5、学校里的《小学生守则》是由( C )制定。 A、小学生自己。 B、老师和家长。 C、由老师,教育专家代替小学生。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学校规则有什么好处?(第三单元,第2课) 答:活动规则是为了保证活动的安全;学校规则是为了保证我们健康愉快的学习和游戏;卫生规则是为了保持学校和教室的卫生;课堂规则是为了保证我们学习的井然有序。 2、生活中,你都有哪些“老师”,给大家说说吧。(第二单元第2课) 答:我的老师有他人、报纸、广播、电视、电脑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 1.家庭、学校、社区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我们在这里(生活)(学习)和(游戏)。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科技造福人类1教学反思 浙教版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 第一课科技造福人类 情景说明 《科技造福人类》一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美好的生存环境》中的第一块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以电的出现后家用电器的广泛运用和塑料的发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方便。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懂得科学技术具有为人类造福的无穷力量,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在备课过程中,本人基于一节课只有35分钟的教学时间和想在电器这一块融入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专研,献身精神,希望借此激发孩子们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意对科学研究的好奇、热爱之情。于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重组。将塑料的发明这块内容留于课外。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从校园里,教室里进行“电器大搜索”,初步感受科技造福人类 课伊始,我请学生谈谈此刻坐在多媒体教室与普通的教室相比有什么好处?目的是借学生生活的校园里,教室里电器的广泛应用以及带来的好处中感受到科技进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让我意外的是,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少。不知道是借班上课没有和孩子们事先的感情交流还是因为高年级的学生,不太喜欢发言或者是我的话题设计有问题。课堂有些沉闷。学生1说:“我们可以接受更多的信息。”非常的概括且理性的回答。赶紧叫了第二个学生。这个孩子说:“电脑里有生动的动画效果,能更吸引我们,增加我们学习的兴趣。”我启发学生说说电脑还有别的什么用处,然而我再也没有看到学生举手。这种不安的安静让我差点僵在讲台上。怎么回事,这些都是城镇的孩子难道对电脑这么陌生。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我很快地进行了小结:刚才我们说的电脑电灯之类的电器,我们都称之为科技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方便。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科技造福人类,然后板书课题。 第二板快:从交通工具上展开联想比较,理解科技造福人类。 设计话题:到一个较远的地方,走着去和坐火车去有什么不同?有的说坐火车去,坐在柔软的坐垫上,可以看窗外的风景,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有的说走路的话,非常吃力,走不了多久就气喘吁吁的,而做火车速度又快又舒服。小结交通工具,特别是火车的出现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三板块:从家用电器的应用上,正面论证科技能够造福人类 设计话题:随着电的发现,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人类进入到了电气时代。到现在我们还享受着电为我们带来的方便。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家里都有什么家用电器,为家庭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这个时候,学生列举的实例比较多,大部分从自己的切身体会电器带来的方便来说,比如消毒柜、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等。学生发言也开始热烈起来了,班级里有一种流动的热情。老师小结: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的发现,掌握,使用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品德与生活课标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的基本特征。 2. 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 四个方面的目标。 3.品德与生活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 4.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促进学生的 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和 的公民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中“愉快积极地生活”包括、、三方面的九项内容。 6.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和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7.课程的资源是、的,包括各种和 的资源。 8.品德与社会的设计思路是、、、。 二、选择题(共10分) 1.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是() A.开放性B综合性C社会性D实践性 2. 品德与社会教学时空不局限于() A.课堂和学校B课堂和生活C学校和生活D学校和社会 3下列哪些都属于探究学习的内容() A. 搜集信息B处理数据 C 发现问题D调查实践 4. 教材的呈现方式应适合学生的( )能力。

A思维水平 B 阅读C审美习惯D接受能力 5.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为核心的综合课程。 A学生实践能力提高B学生能力培养 C学生全面发展D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三、判断并改正。(每题3分,共15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把握目标,把培养品德良好、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 2.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探究,也包括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与探究。() 3.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活动方式,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多种活动方式。 () 4.小组有多种组合方式,可根据任务、座位、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 5. 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调查实践等教学活动。() 四、简答题(共20分) 1.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思品教学反思

让校园更美好:学会观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是创造的重要技能,而教材给学生列举的正是学生天天见却不易引起其注意的问题,由此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教学时,根据教材内容,再引导学生去发现本校客观存在的一些其它问题和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活动。 生活中的小创造:学会思考是教育的真缔,学会提问是创造的开始,陶行知的这首诗定会给孩子们很大的启发,关键是应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仔细思考理解其意义。教学时结合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从中可以引出一串为什么。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个启发,怎样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并由问题而去思考解决的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金点子发布会展示的是孩子们的思维过程和创新过程。孩子们作品的优劣程度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展现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会使每一个孩子相互受到启发。教学时,除了教材提供的以“伞”为例子的“金点子”活动外,鼓励学生自己来出点子 我也能研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小学生学习研究时最难的是不会提问题。本文通过学生最熟悉的书包这一物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且告诉学生,生活中到处都有可以研究的问题。“小小研究发布会”实质上是给孩子们提供了写“实验报告”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每个学生的“研究报告”不求千篇一律,而求有内容有个性,这一场景实质上是在引导同学们去尝试像科学家那样去召开“科学讨论会”,学会把自己的发现去告诉别人。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何能把自己研究的东西讲给别人听,如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研究成果,如何从研究的问题中生发出新的问题再继续研究,这些都可以成为一种“经验”。这种“以验”应充分让学生去体会和吸收。 走进聪明屋:学生最爱听故事,因此课前就搜集了瓦特发明蒸汽机、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上课初始就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中得到启示,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创造与生活密不可分,人的聪明才智来自实践与探究。“没有了太阳”是大胆的想象,也是一种假设。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也就没有地球生命,通过这种想象,真是让学生用科学的头脑去思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去学习和认识自然规律。学生在说时,老师绝不要否定,不论孩子们说像什么,都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孩子的想象力很宝贵,需要保护,因此,孩子在说的时候老师要表现出耐心,欣赏和赞扬,这样就会发现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我的好习惯:本课向我们呈现了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方面,引导学生自我对照,自我检测,形成一个初步的自我评价:我有哪些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的好习惯尚需去培养,学习时我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我还要养成哪些好习惯?怎样使自己能不断进步?怎样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好习惯怎样从小事做起?等等,让学生能切实地给自己定出一个“成长坐标”。最后,用“成长树”的形式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好习惯,共享学习、生活的成果,共享成长的快乐。 我不任性:任性是指个人的需要,愿望和要求缺少克制、抗拒或不听别人的正确教育和指导,或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或由着自己的性子说话做事等。如果任其发展会导致儿童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不明事理,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教学时由生活事例引发学生思考、分析,使学生对“任性”这一儿童问题有所认识和感悟,儿歌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通过颂读儿歌,进一步认识到改掉任性,应该就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劝告,改掉犟脾气,真正做个懂道理,明事理,讲明理,讲文明的好孩子。

让《品德与生活》课流光溢彩

让《品德与生活》课流光溢彩

————————————————————————————————作者: ————————————————————————————————日期: ?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流光溢彩 ——对《心中的110》一课的教学探究 作者:郝建理,男,1969年4月26日生于襄州区古驿镇前刘村三组,2003年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任教于西尹中心小学,自2000年以来曾多次获省、市、区论文和自制教具一、二、三等奖。 关键词:流光溢彩链接导入明理表演拓展延伸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真正地改变了传统的单调教学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也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品德与社会要和生活“链接”,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流光溢彩。下面,我就以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为例,谈谈课程与生活的“链接”。 一、激之以趣,精心导入。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学习的营养剂。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 上课伊始,先与学生亲切交谈,复习了114、120、119等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特殊服务的电话号码及它们的用处,既巩固了原有知识,又很自然地过渡到了110这个报警电话,但“心中的110”和平常的110又是不一样的,因此,我巧妙地设疑:“什么是心中的110呢?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我截取了孩子们熟悉的《小兔乖乖》中大灰狼边敲门边唱歌的那段动画镜头,设问:“小兔子这时会怎么想,又该怎么做?”学生对动画片可感兴趣了,办法当然非常多。在小结学生可行的办法时我让大家明白:像小兔这样遇到事情仔细辨别,用眼睛看,耳朵听,脑子想,就是把110装在了心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具体形象的动画中初识了“心中的110”的含义,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辨析明理,分析案例。

品德与生活课标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品德与生活(社会)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的基本特征。 2. 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 四个方面的目标。 3.品德与生活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 4.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促进学生的 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和的公民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中“愉快积极地生活”包括、、三方面的九项内容。 6.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和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7.课程的资源是、的,包括各种和 的资源。 8.品德与社会的设计思路是、、、。 二、选择题(共10分) 1.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是() A.开放性B综合性C社会性D实践性 2. 品德与社会教学时空不局限于() A.课堂和学校B课堂和生活C学校和生活D学校和社会 3下列哪些都属于探究学习的内容()

A. 搜集信息B处理数据 C 发现问题D调查实践 4. 教材的呈现方式应适合学生的( )能力。 A思维水平 B 阅读C审美习惯D接受能力 5.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为核心的综合课程。 A学生实践能力提高B学生能力培养 C学生全面发展D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三、判断并改正。(每题3分,共15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把握目标,把培养品德良好、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 2.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探究,也包括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与探究。() 3.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活动方式,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多种活动方式。 () 4.小组有多种组合方式,可根据任务、座位、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 5. 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调查实践等教学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