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发展总体策划
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

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推进全域旅游是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是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省旅游委已将X 纳入全省首批__ 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范围,为确保顺利通过验收,根据全域旅游示范区考核指标和验收标准,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X 大”精神为指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为发展思路,以“全域景区、全域生态区、全域水源区”为发展方向,按照多元化、复合型、全域化要求,重点推进“一江两河”水生态修复工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建设,加快重点景区的深度开发,努力构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把X 建设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目标任务根据“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通过X—3 年的努力,达到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 比重__%以上、就业人口中旅游从业人员达到__%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驻人口__ 倍以上、农民人均旅游收入占比达到__%以上、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__%左右,县域内有明显的主打产品,覆盖面广,确保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并顺利通过验收。
三、创建时间结合“X·X”建设目标和“一江两河”水生态修复理念,我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时间为三年(__年_月—__年_月),__ 年_月起,积极巩固成果,进一步强化后续工作,制定、落实制度,确立长效保障机制。
四、工作步骤创建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一)宣传动员阶段(__ 年_月—7 月)。
组织全县各乡镇、县直部门领导干部和旅游企业认真学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和标准,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的和意义,营造创建氛围。
县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县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体目标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促进县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制定县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旨在推动县域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提升旅游资源利用效益,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打造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第二章、旅游资源开发1.综合利用旅游资源。
充分挖掘县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址等,发掘其独特之处,形成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2.开展生态旅游。
积极保护县域的生态环境,优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布局,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推动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打造绿色生态的旅游目的地。
3.发展特色旅游。
根据本地资源特点,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特色民宿、特色美食等旅游业态,加强产品创新和宣传推广,提升县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完善旅游交通网络。
加强县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航空、铁路等交通线路的质量和运行效率,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2.健全旅游服务设施。
增加旅游接待中心、旅游信息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旅游服务的综合水平,满足游客的各项需求。
3.加强旅游安全保障。
加强旅游治安防控,完善旅游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旅游景区的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第四章、旅游品质提升1.加强旅游人才培养。
建立健全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注重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提高,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2.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对旅游服务企业的监管和引导,推行旅游服务质量评级制度,对服务质量优秀的企业进行奖励和宣传,鼓励企业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3.加强宣传推广。
加大对县域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打造县域旅游品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五章、旅游产业发展1.培育旅游新业态。
旅游线路规划方案

(1)根据游客需求,选择合适的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
(2)确保住宿环境舒适、卫生,提供优质服务。
4.餐饮安排
(1)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饮选择,满足游客的口味需求。
(2)注重餐饮卫生和食品安全,确保游客用餐安全。
5.导游服务
(1)选拔具备专业素质和良好服务意识的导游,为游客提供优质讲解服务。
(2)加强对导游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
(2)定制线路: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3)联线旅游: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2.交通安排
(1)合理选择交通方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游客出行舒适、安全。
(2)提供往返机票、火车票预订服务,方便游客出行。
(3)配备专业司机,确保旅游过程中交通安全。
3.住宿安排
(1)根据游客需求,选择合适档次的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
四、实施与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建立健全旅游线路质量管理体系,对线路产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旅游线路符合国家政策和法规要求。
4.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高旅游线路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强化旅游安全意识,做好旅游安全工作,确保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
1.合法合规:确保旅游线路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障游客权益。
2.丰富多彩: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优质服务: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确保游客满意度。
4.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规划内容
1.线路设计
(1)主题线路: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和优势,设计各类主题线路,如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休闲度假等。
2022年全市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最新)

2022年全市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最新) 全市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最新)1为进一步巩固_县旅游业发展三年突破行动计划成果,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解决旅游发展短板,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新格局,努力开创全县旅游发展新局面,特制订本方案。
一、背景意义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发展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类型、完善旅游发展要素、提升旅游发展质量,是扩大社会就业、带动富民增收、精准扶贫脱贫、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二、工作目标通过全域旅游发展,全县旅游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旅游综合管理体系加快健全,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游客满意度大幅提高,旅游业对全县经济转型、特色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创业就业等重点工作的推动作用持续增强。
到____年底,力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_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_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_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_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点_个;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_万人次,年均增长_%以上;全县旅游业总收入突破_亿元,年均增长_%以上。
三、重点项目(一)生态旅游和特色小镇项目。
_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对照旅游交通、游览、卫生、安全、综合管理、生态环保等创建标准,进一步完善_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硬件配套设施,推进_湖湿地景区提质发展。
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先后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_互补项目区(_湖景区):依托光伏领跑者项目、万亩林果和_锣鼓等自然人文资源,推进光伏产业与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以打造光伏小镇公园为思路,积极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_小镇:以__为形象定位,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以米生产、米丰收、米加工、米销售、米美食、米故事为主题,着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文化体验、康养度假、休闲田园旅游产业集群小镇。
旅游区总体策划书3篇

旅游区总体策划书3篇篇一《旅游区总体策划书》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旅游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具备打造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潜力。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精心策划和有效实施,将本旅游区建设成为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吸引大量游客,提升地区经济发展和知名度。
二、旅游区概况1. 地理位置:[具体位置]。
2. 自然景观:拥有优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地质地貌等。
3. 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
三、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主要包括周边城市居民、国内游客以及部分国际游客。
2. 市场需求:游客对自然风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方面有着较高的需求。
3. 竞争态势:周边存在一定数量的类似旅游区,需要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
四、旅游区定位1. 主题定位:以自然景观为基础,融合文化元素,打造独特的旅游主题。
2. 功能定位:具备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娱乐购物等多种功能。
五、旅游产品策划1. 核心产品:开发特色自然景观游览线路,如登山、观湖等。
2. 辅助产品:文化体验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等。
休闲娱乐设施,如游乐场、温泉等。
特色餐饮和购物场所。
六、旅游区设施规划1. 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咨询、售票、导游等服务。
2. 交通设施:完善内部道路系统,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
3. 住宿设施:建设不同档次的酒店、民宿等。
4. 餐饮设施:打造多样化的餐饮场所。
七、营销策略1. 线上营销: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进行宣传推广。
2. 线下营销:参加旅游展会、举办促销活动等。
3. 合作营销:与旅行社、酒店等建立合作关系。
八、运营管理1. 人员管理:招聘和培训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2. 质量管理:建立严格的服务质量标准和监督机制。
3. 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九、财务预算1. 前期投资预算: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费用。
旅游行业全域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旅游行业全域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总体规划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1.3 项目范围 (2)第二章市场分析 (3)2.1 行业现状 (3)2.2 市场需求 (3)2.3 竞争分析 (4)第三章功能规划 (4)3.1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4)3.1.1 完整性原则 (4)3.1.2 易用性原则 (5)3.1.3 安全性原则 (5)3.2 用户需求分析 (5)3.2.1 用户类型分析 (5)3.2.2 用户需求分析 (5)3.3 功能优化与创新 (5)3.3.1 个性化推荐 (5)3.3.2 智能行程规划 (6)3.3.3 实时导航与语音 (6)3.3.4 虚拟现实(VR)体验 (6)3.3.5 社交互动 (6)第四章技术架构 (6)4.1 技术选型 (6)4.2 系统架构设计 (6)4.3 技术创新 (7)第五章信息资源整合 (7)5.1 数据来源 (7)5.2 数据整合策略 (8)5.3 数据质量保障 (8)第六章用户界面设计 (8)6.1 界面设计原则 (9)6.2 用户体验优化 (9)6.3 界面风格设计 (9)第七章运营管理 (10)7.1 运营模式设计 (10)7.2 营销推广策略 (10)7.3 服务质量管理 (10)第八章安全保障 (11)8.1 信息安全策略 (11)8.1.1 安全防护体系 (11)8.1.2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1)8.2 法律法规遵循 (12)8.2.1 法律法规梳理 (12)8.2.2 法律法规培训与宣传 (12)8.3 应急预案 (12)8.3.1 应急预案制定 (12)8.3.2 应急预案演练 (12)第九章项目实施与推进 (13)9.1 项目实施计划 (13)9.2 项目风险管理 (13)9.3 项目评估与调整 (14)第十章合作与发展 (14)10.1 行业合作策略 (14)10.2 市场拓展规划 (14)10.3 持续发展策略 (15)第一章总体规划1.1 项目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选择。
旅游规划方案

旅游规划方案旅游规划方案(8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旅游规划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旅游规划方案1一、XX水库地理位置XX水库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地处辽河干流老哈河中游,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旅游、养鱼以及多种经营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
工程始建于1958年,1965年竣工运用。
设计库容25.6亿立方米,水面面积14万亩,工程总造价2亿元人民币。
它是国家“二五”期间在辽河流域兴建的控制性骨干工程,也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一座人工湖。
二、XX水库自然条件红山水库处于内蒙古高原辽河平原的过渡带,多丘陵、浅山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令,夏季凉爽,适宜消夏、避暑、旅游度假。
这里距赤峰市区仅90公里,有305国道横贯东西,乘车1.5小时即可到达,交通十分便利。
程控电话、无线通讯、IC卡、传真都已开通,通讯条件良好。
红山水库旅游资源独具特色;1千米的水库大坝气势宏伟;214平方公里的水域烟波浩淼,库区周围被各类水保林、经济林、风景林所环抱,整个工程区、游乐区、工作区、生活区为绿茵、花卉、草坪所簇拥,再加上蓝天、碧水、红山、轻舟、鱼鹰、稻浪,将红山湖装点得如诗如画,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这里北邻科尔沁沙地边缘的高日罕苏木、高日苏苏木、海拉苏、新苏莫苏木,浓郁纯正的蒙古族风俗文化令人耳目一新;东与科尔沁沙地的“八百里瀚海”相连,黄沙起伏连绵,一望无际,颇为壮观,地缘优势明显,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在这里既可以领略沙漠的风采,又可以体验扁舟轻荡、渔歌唱晚的神韵,还可亲临蒙古村舍,体察民族风情。
三、资源及基础条件红山水库电站,装机容量7120千瓦,年均发电1000万度,可利用土地5000余亩,水土资源丰富,用水、用电、地价都较为低廉。
全域旅游特点、规划要点分析

一、全域旅游的特点1休闲时代催生全域旅游随着生产力进步,人们用更低的成本和时间即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相应就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结余资金用于休闲娱乐。
在我国,工薪一族是休闲旅游的主体,同时也受到休假时间和旅游成本的综合约束。
一年52周,毕竟以周末居多,周末时间限定了一个基本的同心圆出行区域;同时大众收入水平也受到社会生产平均成本的限制,这两点因素综合制约着休闲旅游的出行距离和产品类型。
因此,大中城市的郊区、都市圈地带成为主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与知名景区的人山人海、高昂成本相比,人们对休闲旅游的期待,是惬意的、轻松的,用专业术语描述,就是人均景区面积要足够宽松,相应地,“景区”的总面积就会很大,如果再考虑一些季节性产品对空间资源的占有(如季节性花海)、以及远景画面的营造所占有的全域一般以某一个行政区域为界。
2全域资源全新价值观全域资源是一种资源价值观,就是把区域内所有要素均作为旅游资源或其构成要素、或影响要素的资源观。
规划需在识别、评判的基础上,对有利要素采取改造、利用、组合、提升等手法,使其发挥旅游资源价值;对不利要素采取屏蔽、转化等手法,消除其负面影响。
全域资源包括已评定的各类景区、旅游区、森林公园等,也包括大量“编外”的“非景区”、“非旅游区”。
这些编外资源,包括山川、水系、道路、村落、城镇、田园、林地、野生动植物、各类设施等;还包括非区域性的星空、云天、海域等资源;以及各类生产活动,如农业、养殖业、林果业、矿业等。
全新价值观,是认为全域资源具有新的休闲旅游价值的观点。
理论上,每一处资源都有自身的价值。
以村庄为例,虽然区域内大量的村庄有着较高的相似性,但随着其离城市的距离不同,分别具有了人流大小、安静等不同的价值属性,再结合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历史背景,便可以针对不同的市场客群,策划不同的旅游产品。
3全域景观,追求艺术美全域资源要求区域内所有可见形象具有基本的、背景化的、最低限度的美感,尽量避免消极画面、消极因素,并主动发现、营造若干具有艺术性、美观性的画面、景观以及观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策划及概念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 1.1 规划性质 .................................................... 1.2 规划范围 .................................................... 1.3 规划目标 .................................................... 1.4 规划期限 .................................................... 1.5 规划依据 .................................................... 第二章 发展背景分析 .................................................
2.1 宏观背景分析 ................................................ 2.2 旅游业发展态势 .............................................. 2.3 xx旅游发展现状 .............................................. 第三章 旅游市场分析 .................................................
3.1 客源市场现状 ................................................ 3.2 旅游消费特征 ................................................ 3.3 旅游消费趋势 ................................................ 3.4 目标市场定位 ................................................ 3.5 游客接待量预测 .............................................. 第四章 旅游资源评价 .................................................
4.1 旅游资源分类 ................................................ 4.2 旅游资源评价 ................................................ 第五章 总体发展定位 .................................................
5.1 发展契机 .................................................... 5.2 发展战略 .................................................... 5.3 总体定位 .................................................... 5.4 形象定位 .................................................... 5.5 功能定位 .................................................... 5.6 发展方向 .................................................... 5.7 发展目标 .................................................... 5.8 空间战略 .................................................... 第六章 全域旅游产品与项目策划 .......................................
6.1 全域旅游产品策划 ............................................ 6.2 全域旅游项目策划 ............................................ 6.3 道路与游线规划 .............................................. 第七章 全域旅游专项规划 .............................................
7.1 旅游城镇体系规划 ............................................ 7.2 旅游交通体系规划 ............................................ 7.3 服务支撑体系规划 ............................................ 7.4 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 7.5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 第八章 实施保障策略 .................................................
8.1 发展策略 .................................................... 8.2 运营策略 .................................................... 8.3 开发时序 .................................................... 8.4 近期重点工作 ................................................ 8.5 投融资策略 .................................................. 图 件 .............................................................. 第一章 总 则 1.1 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xx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策划及概念规划,属县级旅游业宏观战略性发展规划,是xx县发展全域旅游和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结合xx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生态立县、林药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围绕“中国大熊猫第一县”,融入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旅游业在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旅游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确定xx县全域旅游总体发展定位和战略布局,优化旅游产业发展要素,促进xx县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按照新的理念、标准和方法,指导xx县全域旅游发展和旅游项目建设。 1.2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xx县行政区划范围,把xx全县域纳入旅游范围,推进资源整合,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xx县地理坐标为东径107°41'至108°10',北纬33°16'至33°45',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规划区现辖1个街道办事处和6个镇:袁家庄街道办事处、长角坝镇、西岔河镇、大河坝镇、石墩河镇、陈家坝镇和岳坝镇。 1.3 规划目标
全面梳理xx县旅游资源,理清旅游发展思路,明确xx全域旅游发展总体定位、发展模式和战略路径,制定空间战略布局和重点区域概念规划,策划重点建设项目,从旅游城镇体系、交通组织、产品设计、游线组织、旅游服务设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xx全域旅游发展进行总体策划和概念规划,并对全域旅游发展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发展策略、实施策略、运营策略、投融资策略以及近期行动方案。 1.4 规划期限
xx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策划及概念规划期限为2016年~2025年。 近期发展阶段:2016年~2017年,为全域旅游启动与快速推进阶段; 中期发展阶段:2018年~2020年,为全域旅游重点建设与深化阶段; 远期发展阶段:2021年~2025年,为全域旅游全面发展与提升阶段。 1.5 规划依据
1.5.1 国家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3);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 16. 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 17. 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 19.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 20.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1994)等。
1.5.2 行业规范标准及文件 1. 《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 2.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 4.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 50298-1999); 5.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 5132-95); 6.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300-2004); 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8.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9.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等。
1.5.3 相关规划及依据 1.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 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3. 《丝绸之路经济带》; 4. 《引汉济渭输配水干线工程总体规划》; 5.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规划(2006-2020)》; 6. 《陕西省大秦岭旅游发展规划(2009-2025)》; 7. 《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6); 8.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07); 9. 《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 10. 《秦巴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 11. 《汉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 12. 《汉中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 13. 《xx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0)》; 14. 《xx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