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海岛保护与修复概况
海岛岸线整治修复工程方案

海岛岸线整治修复工程方案一、前言海岛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海岛岸线的自然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岸线退化、沙滩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对海岛岸线进行整治修复工程显得非常迫切。
本文将针对海岛岸线整治修复工程,提出详细的方案设计,以期通过工程手段有效保护和修复海岛岸线的自然环境,提升海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二、海岛岸线问题分析1. 岸线退化海岛岸线的退化主要是由于海浪侵蚀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海浪将沙滩冲刷走,导致岸线向内收缩,岸线退化严重影响了沿岸的生态系统和周边的旅游设施。
2. 沙滩污染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岛上出现了大量的旅游设施和垃圾堆积,导致沙滩污染严重,给游客造成不良的游览体验,同时也危害了海岛的生态环境。
3. 生态环境恶化人类活动对海岛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大量的开发建设和旅游开发使得海岛上的原生物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生态平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三、整治修复方案1. 岸线退化整治(1)海岸护岸工程在岸线退化的地段实施护岸工程,包括建设海岸堤防、沙滩护栏等设施,以减缓海浪冲刷的速度,保护岸线的完整性。
(2)人工沙滩补充在岸线退化较为严重的地方进行人工沙滩补充,通过人工植被和沙石的添加,恢复沙滩的原貌,保护周边的生态系统。
(3)植被修复在岸线退化的地段进行植被修复工程,通过植被的种植和生态护理,稳固沙滩和岸线,保护生态系统。
2. 沙滩污染治理(1)垃圾清理对沙滩上的垃圾进行清理,对于较小的垃圾可以通过人工清理,对于大面积的垃圾可以借助专业的清理设备进行清理,确保沙滩的干净整洁。
(2)垃圾分类管理在沙滩附近设立垃圾分类管理设施,通过引导游客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减少对沙滩的污染。
(3)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在景区内设立环境保护宣传牌、举办环保主题活动等方式,向游客宣传环保意识和保护海岛环境的重要性。
国家海洋局印发《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印发《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17.05.18•【文号】国海发〔2017〕7号•【施行日期】2017.05.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正文国家海洋局印发《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海发〔2017〕7号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已经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海洋局2017年5月18日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2017年5月18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渤海水质环境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依然严峻,重点海湾污染未见好转,海洋资源利用方式仍显粗放,开发强度依然过大,环境风险压力有增无减,新的海洋生态问题不断出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下降。
保护好渤海生态环境,事关国家海洋生态安全,事关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事关环渤海地区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
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要求,有力推进《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围填海管控办法》《海洋督察方案》的实施,现就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快编制和修订海洋空间规划按照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综合管理的要求,依据不同海域主体功能定位,统筹安排海洋空间利用活动,优化调整海洋产业布局,构建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海洋空间开发格局。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2017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优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实现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岸线格局,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保护、利用与整治修复,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自然岸线是指由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海岸线,包括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等原生岸线。
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纳入自然岸线管控目标管理。
第三条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应遵循保护优先、节约利用、陆海统筹、科学整治、绿色共享、军民融合原则,严格保护自然岸线,整治修复受损岸线,拓展公众亲海空间,与近岸海域、沿海陆域环境管理相衔接,实现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军事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国家海洋局牵头负责全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相关工作。
国家海洋局会同军委联合参谋部、国防动员部建立海岸线保护利用协调机制,统筹军事安全与开发利用,协调做好军事设施利用海岸线的保护工作。
沿海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监督管理,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责任制,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将自然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人民政府政绩考核。
第五条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制度。
到2020年,全国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不包括海岛岸线)。
第六条国家海洋局制定海岸线调查统计规范,沿海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海岸线资源调查、自然岸线认定和保有率统计工作。
第七条国家海洋局统一组织海岸线修测工作。
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海岸线修测工作,修测成果经国家海洋局审查,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海洋生态修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分析

海洋生态修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分析摘要: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总体良好,近岸局部海域的污染还相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形势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根据相关数据研究表明,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海洋生态环境,面临不断退化的严峻局面。
基于此,本文针对我国当前海洋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如何修复海洋生态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以期对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海洋生态;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一、海洋生态保护修护的意义1.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系统现阶段,我国已经成立了81个国家海洋保护区,我国各地区成立的地方海洋保护区共计250多处,其占地面积约为12.4万km2,多种海洋生态系统以及重点海洋生物物种均被纳入海洋生态保护物种中。
然而,由于部分保护地区没有开展有效的管理措施,出现了生态环境的问题。
想要高效开展海洋生态保护,需要切实贯彻管理手段,保证我国海洋系统的生态环境。
2.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目前,我国主要社会矛盾来源于社会发展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造成的多种矛盾。
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
但是,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劣的情况,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只有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修复,保证生态环境的正常,才能更好的满足更多人民群众生活需求。
二、我国当前海洋生态系统的现状1.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在 2018 年的机构改革后,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管理和执行主体均纳入到生态环境部的职能中,正式在新的形势下开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新局面。
在过去不同的涉海环境保护机构或组织无论是在组织机构的权责划分方面还是同级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还是地方政府与上级部门之间都存在界限不清、层次不明确、相对各自干活或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同时对地方政府缺乏相应的管理权限,也会影响有效监管。
2.不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造成海洋生态环境如今不断恶化的因素,离不开不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最为显著的破坏就是捕鱼业。
我国海岸带生态修复的政策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措施

我国海岸带生态修复的政策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措施于小芹1,余静1,2*摘要:海岸带生态修复是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本文梳理了我国海岸带生态修复相关的政策发展和演进过程,对我国海岸带生态修复的历程和关键发展阶段进行了识别和概括,分析了海岸带生态修复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下一步发展建议,为海岸带生态修复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生态修复;海岸带生态修复;政策演进;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F326.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20)05-0008-09海岸带是指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带,资源丰富,环境条件优越,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海岸带生态系统具有提供生境、防灾减灾、景观文化等多重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1-4]。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大陆岸线1.8万km,海岛岸线1.4万km。
沿海11个省、市以约占13.5%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44%的人口和55%的国内生产总值,海岸带地区的人口大量聚集和经济迅速发展导致环境压力持续增大,工业与城镇扩张、港口码头建设、围海养殖等开发利用活动逐渐占据了自然岸线资源,致使海岸带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境破坏、湿地面积锐减、物种多样性降低、自然岸线萎缩等生态安全问题频发[5-6]。
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指协助受损和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恢复、重建和改善的过程[7]。
与森林、草地、河流、矿区的生态修复相比,海岸带生态修复起步较晚。
国外学者在部分海岸带地区进行了生态修复理论研究、技术论证、综合管理等系统性工作[8-10],国内海岸带生态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模拟海岸侵蚀、退养还滩整治修复后的水动力条件变化[11-12];以及分析总结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项目的经验,开展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等方面[13-18],对海岸带生态修复的政策演进特点、修复措施、效果和问题分析还缺乏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海岛旅游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海岛旅游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发布时间:2021-11-25T01:56:39.972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14期作者:张银[导读] 在海洋产业越来越受国家重视的今天,海岛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我国沿海的许多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海岛旅游业作为海洋产中的重要经济支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张银(武汉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摘要:在海洋产业越来越受国家重视的今天,海岛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我国沿海的许多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海岛旅游业作为海洋产中的重要经济支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对于大陆的旅游研究无法完全覆盖对于海岛旅游的各个层面。
海岛旅游会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产生更大的影响。
本文从旅游学的角度下进行分析海岛旅游对于海岛产生的变化,为什么海岛旅游业能够成为推动海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当前社会的背景下,海岛旅游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以及如何在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条件下进行对于海岛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关键词: 环境保护;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绪论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不断富强,我国人民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不断加强,在人民追求着精神和生理上的良好生活品质的同时,带动的许多行业的发会展,旅游行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旅游行业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岛游便是在旅游行业中新发展起来的新兴板块。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对于旅游行业的需求趋势,海洋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上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而凭借着海岛的天独到的优势,未来海岛旅游并将成为海洋旅游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世界海岛旅游发展报告(2019年)》显示,全球海岛旅游国家和地区超过70个,40%以上海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超过20%,世界海岛旅游出口总值达到610亿美元。
2018年全球发展国际文化旅游服务人次达12.79亿,收入达1.59万亿市场美元。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公安机关调解处理的行政案件调解一般为一次,必要时可以()。
A.增加一次B.增加两次C.重新调解D.强制调解2.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A.势如破竹B.出奇制胜C.专心致志D.泾渭分明3.第8题某公安派出所对张某作出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张某不服。
张某向县人民政府和县公安局同时申请行政复议,但两机关超过复议期限后均未做出任何决定。
张某遂决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派出所的处罚决定。
本案的适格被告应当是()。
4.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修订后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
《办法》要求,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应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 )小时,每月不超过( )小时。
A.8 32B.8 40C.6 32D.6 405.今年以来,“扫黄打非”部门大力开展( )专项行动,将打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作为重中之重,以查办案件为抓手和突破口,重拳打击“传黄”“贩黄”违法犯罪行为。
A.“利剑2018”B.“护苗2018”C.“净网2018”D.“红盾2018”6.《关于深入推进军队( )有偿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为军地各级深入推进( )有偿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A.部分停止B.分阶段停止C.分区域停止D.全面停止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离休、退休人员不宜再派出国执行公务问题的复函》,针对这个标题,表示错误的是()。
A.这属于联合发文B.此文属于下行文C.此标题属三要素标题D.此文属被动行文8.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A.保持党的优良作风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C.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D.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9.1月22日,美国彭博社发布2018年世界创新指数,中国位居(),比前一年提升两位。
2017年我国海岛环境概述

2017年我国海岛环境概述一、海岛周边海域水质1.海岛所在海域水质2017年,我国部分海岛所在海域海水质量比2016年有所下降,劣于第四类水质主要分布在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
2017年春季,所在海域为第一类水质的海岛数量占比约为56.2%,比2016年同期下降14.1% ;所在海域为劣于第四类水质的海岛数量占比约为25.2%,比2016年同期增长15.4%o秋季,所在海域为第一类水质的海岛数量占比约为40.5%,比2016年同期下降26.0% ;所在海域为劣于第四类水质的海岛数量占比约为31.7%,比2016年同期增长20.5%o2017年春季,所在海域富营养化海岛数量占比约为95.7%,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富营养化的海岛数量占比分别为71.5%、14.3%、个14.2%o秋季,所在海域富营养化海岛数量占比约为86.3%,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富营养化的海岛数量占比分别为68.4%、12.0%, 19.6%。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图1 2017年海岛所在海域富营养化程度2.重点监测海岛囲周边海域水质2017年,在周边有监测站位的有居民海岛中,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周边海域水质为劣于第四类水质的海岛数量占比分别约为45.2%、36.5%, 52.8% 和 48.7%,比 2016 年分别增加 12.2%、14.5%、13.8% 和 7.7%。
主要污染物种类为无机氮、磷酸盐等。
2017年,在周边有监测站位的保护区内海岛中,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周边海域为劣于第四类水质的海岛数量占比分别约为27.9%、11.1%、 24.2%和27.5%。
其中,春季、秋季和冬季比2016年分别减少5.1% , 7.8%■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二、海岛人居环境1.海岛电力供应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801个海岛实现电力供应,比2016年减少了 7个。
实现电力供应的有居民海岛441个,约占全国有居民海岛总数的90.2%,其中24小时供电的416个,比2016年增加8个;实现电力供应的无居民海岛 360个,约占全国无居民海岛总数的3.2%,其中24小时供电的300个,与 2016年基本持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我国海岛保护与修复概况
1. 涉岛保护区建设
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建成涉及海岛的各类保护区回194个,比2016年底增加8个。
按照保护区等级划分,国家级保护区70个,省级保护区58个, 市级保护区30个,县级保护区36个。
按照保护区类型划分,自然保护区88个, 特别保护区(含海洋公
园)75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3个,湿地公园7个,地质公园2
个,其他类型保护区9个。
图1T涉岛保护区级别分布情况
2. 领海基点所在海岛保护
领海基点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各地积极推进领海基点保护范围⑶选划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划定68个领海基点保护范围,比2016年底增加 37个,保护范围总面积约130.7平方千米,比2016年底增加90.9平方千米。
2017年,综合利用航空遥感、视频监控和现场巡查等方式加强领海基点所在海岛巡査和保护。
其中,现场巡查领海基点所在海岛29个,累计巡査 248个次。
3生态修复
截至2017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约52亿元,地方投入配套资金约36亿元,企业出资约3亿元,用于支持海岛生态整治修复项目198个。
与 2016年底相比,中央和地方投入资金分别增加8亿元和4亿元,整治修复项目增加15个。
截至2017年底,共修复海岛岛体面积约336公顷,种植植被约70公顷,种植红树林约3.3公顷,整治修复海岛岸线约39千
米,修复海岛沙滩约74公顷,海岛周边海域清淤近3,000万立方米,清除海岛岸滩垃圾约8.5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