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临床治疗进展_黄永坤

合集下载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进展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进展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进展
徐建波;何裕隆
【期刊名称】《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年(卷),期】2010(002)004
【摘要】@@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有地域性差异,发病率男女差别不大,在西方国家更高,而在亚非国家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结直肠癌由于门静脉的回流更容易出现肝转移.大概50%的患者会进展为肝转移,而肝转移可导致70%的结直肠肿瘤患者死亡[1].
【总页数】4页(P245-248)
【作者】徐建波;何裕隆
【作者单位】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J], 刘克杰;郑勇斌;童仕伦;曹峰瑜;何小波;甘宏发
2.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进展 [J], 胡正川
3.BRAF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分子特征及治疗进展 [J], 王轶卓;王畅
4.BRAF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分子特征及治疗进展 [J], 王轶卓;王畅
5.转移性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进展 [J], 朱丽珍;房雪峰;袁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直肠癌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治疗进展作者:杜楠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二科杜楠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军队优秀人才津贴。

担任北京医师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肿瘤学会转化医学和姑息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辐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和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美国临床肿瘤协会会员近年来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新的启示。

如何将精准医疗和临床实践所获取的数据转化应用于临床是目前关注的热点。

本文对近年来结直肠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结直肠癌的概况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每年全球约有120 万例患者被确诊为结直肠癌,而有超过 60 万例患者直接或间接死于结直肠癌。

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5 位,其中每年新发病例37.6 万,死亡病例19.1 万,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

结直肠癌的疾病分期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在美国,近几年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 5 年生存率分别为I期 90.1%、II期和III期 69.2%、IV期 11.7%。

2016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报告肿瘤部位是III/ IV期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在IV期结直肠癌中,右半、左半和直肠 3 个部位的患者,3 年生存率分别为 16%、26%和 27%。

而相对于抗血管生成抑制剂贝伐珠单抗,抗EGFR 靶向治疗的疗效和部位存在明显关系,这对结直肠癌现有治疗方案选择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前,对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早期结直肠癌(UJCC/ AICC TNM 分期为I~III期),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此外,内镜治疗技术的引入、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方式的确立、新型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新辅助治疗理念的发展,促进了结直肠癌诊治领II 的发展。

结直肠癌的外科手术治疗CSCO 结直肠癌指南2017 版指出:中低位直肠癌应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高位直肠癌行广泛系膜切除术(切除肿瘤下缘至少5 cm 的直肠系膜),不建议常规扩大清扫范围至髂血管旁淋巴结,除非临床怀疑有转移。

临床医学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ppt课件

临床医学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ppt课件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外科手术仍是当前 治疗结直肠癌的最有效手段
每一 个体肿瘤
TMN 分期


生物学特性
个体自身状况
术式 手术切除范围
手术方案 个体化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 全结肠、次全结直肠及 全结直肠切除术
❖ 结肠癌扩大根治术
结肠 癌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有人提出:
结肠癌根治术需切除肿瘤两侧 10cm以上肠管与边缘动脉,完全 清除肿瘤的边缘淋巴结、中间淋巴 结和主淋巴结,并将左/右Toldt筋 膜完整掀起、清除。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外科手术仍是当前 部切除 ❖ 根治性切除 ❖ 根治性切除+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 ❖ 全身化疗+手术+综合治疗(+切除转移
灶)
手术原则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 局部切除术 ❖ 肿瘤肠段切除 ❖ 根治术 ❖ 联合脏器切除术 ❖ 姑息性肿瘤切除术
结肠 癌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中药治疗结肠癌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结肠癌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结肠癌药理机制研究进展孙嘉玲;韩克起;方慧琪;张峻峰【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24(17)2【摘要】结肠癌是一种高发、高病死率的疾病,现代医学化疗治疗结肠癌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病情,但其副作用明显,患者耐受性不佳,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肿瘤细胞容易出现耐药性,而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结肠癌的优势逐渐体现,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中药治疗结肠癌的抗肿瘤机制包括通过促进细胞形变及从线粒体途径、内质网途径干扰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通过抑制血管新生作用和调节相关细胞因子、信号通路途径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通过调节机体特异性免疫、费特异性免疫及炎症—免疫信号通路、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合成等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通过改善机体中抗肿瘤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抑制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酶表达、抑制肿瘤干细胞功能等逆转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等,而现阶段,中药治疗结肠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研究阶段,临床研究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药治疗结肠癌的药理机制进行综述,为中药治疗结肠癌提供参考和依据。

【总页数】7页(P352-358)【作者】孙嘉玲;韩克起;方慧琪;张峻峰【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肿瘤科;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相关文献】1.中药治疗结肠癌的药理作用机制2.中药复方治疗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3.中药多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4.水蛭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理机制研究进展5.中药复方及单体治疗结肠癌药效与机制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能CT应用于结直肠癌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双能CT应用于结直肠癌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专论一一影像技术进展编者按:随着医学影像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广泛应用于健康体检、疾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服务于人类全生命周期。

CT 成像技术不再局限于实质脏器的解剖结构与形态成像,应用双能CT 碘图可定量反映肿瘤对碘对比剂的摄取。

通过能谱曲线反映增强后肿瘤内对比剂的衰减变化,为准确评价结直肠癌治疗效果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反映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指标。

MRI 影像诊断颅脑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SyMR I 通过一次扫描与相应软件处理,可以定量分析组织弛豫时间及质子密度值、实现脑组织的分割和容积测量。

AI 辅助诊断胸部疾病,从单一病种的AI 算法扩展到多病种。

将AI 集成在影像云平台上,有助于医院集团或者医联体资源共享。

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中,CT 能量成像和MRI 定量成像技术将推动临床对疾 病的诊疗更加精准。

AI 辅助诊断应用范围的拓展,以及AI 与影像云有机整合将提升影像科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栏目主编:李真林李真林,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技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影像技术系主任兼放射科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 术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省 医师协会放射技师分会会长。

国际放射技师协会(ISRRT )会员;四川省放射医学质控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专家组专家,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型设备上岗考试命题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教材建设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工业强基专家库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新技术与新应用,5G 远程实景影像检查,AI 质控等。

近5年,第一及通信作者发表文章50篇。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论文3篇,以通信作者发表SCI 论文9篇。

以通信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24篇,其中,以通信作者发表Medline 6篇。

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案

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案

一、引言结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结肠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

二、手术治疗1. 手术治疗是结肠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早期和中期结肠癌患者。

(1)手术方式: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手术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1)根治性手术:包括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目的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达到根治目的。

2)姑息性手术: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手术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3)肠造口术:对于无法切除的结肠癌患者,可进行肠造口术,以改善排便功能。

(2)手术时机:早期结肠癌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中期结肠癌患者,如无远处转移,应尽快进行手术;晚期结肠癌患者,如病情稳定,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三、化疗1. 化疗是结肠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适用于手术前后、晚期结肠癌以及复发转移的患者。

(1)化疗药物:常用的化疗药物有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亚叶酸钙等。

(2)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以及药物敏感性,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常用的化疗方案有:1)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

2)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

3)CAP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

四、放疗1. 放疗是结肠癌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主要用于局部晚期或复发性结肠癌患者。

(1)放疗方式:包括外照射放疗和腔内放疗。

1)外照射放疗:通过体外放射线对肿瘤部位进行照射,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2)腔内放疗:将放射源放入肿瘤部位,直接照射肿瘤细胞。

(2)放疗时机:放疗可在手术前后进行,也可在化疗后进行。

五、靶向治疗1.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手段,主要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受体或信号通路进行干预。

(1)靶向药物:常用的靶向药物有:1)抗EGFR单抗:如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

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调查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以62例该院肿瘤科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于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6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结肠癌患者发生转移及未发生转移患者化疗前的D 二聚体测定结果比较、化疗前后D二聚体变化与疗效之间的关系、临床分期与D 二聚体含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检查阳性率为46.77%,对照组为0%,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在62例结肠癌患者中,未发生转移、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发生远处脏器转移患者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0.23±0.09)mg/L、(1.51±1.45)mg/L、(2.23±1.29)mg/L,提示随结肠癌转移情况的加重,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肠癌Ⅱ期、Ⅲ期、Ⅳ期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0.27±0.08)mg/L、(1.16±0.36)mg/L、(2.01±0.82)mg/L。

提示结肠癌分期越晚,D二聚体含量越高,各分期D 二聚体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化疗,结肠癌CR+PR患者D二聚体变化值为(-0.43±0.21)mg/L,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P<0.05),SD患者为为(0.08±0.09)mg/L,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PD患者为(0.92±0.34)mg/L,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

结论D二聚体含量与结肠癌发病情况、是否发生轉移及转移情况、疾病临床分期、预后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标签:D二聚体;结肠癌;癌胚抗原结肠癌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类型之一,是指在遗传或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结肠粘膜出现的恶性病变[1-2]。

40~50岁为发病高危人群,其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10%左右。

D二聚体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生的产物之一[3]。

中医药在抗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抗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抗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

尽管现代医学在结肠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疗效和副作用依然是临床上的一大挑战。

近年来,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在抗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在结肠癌预防中的作用中医药在结肠癌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结肠癌是因为体内的湿热毒素积聚而发生的。

针对这一理论,中医药常用的预防方法包括中药煎剂、针灸、艾灸等。

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减少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例如,黄连、黄柏等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同时对结肠癌的预防也具有一定效果。

二、中医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在结肠癌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认为健康是由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所决定的。

因此,在结肠癌的治疗中,中医药常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及环境等多个因素。

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

研究表明,某些中药能够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轻化疗的副作用等方式,提高结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三、中医药在结肠癌康复中的作用中医药在结肠癌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肠癌患者在手术、化疗等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体力消耗、食欲不振、精神抑郁等问题。

中医药通过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例如,中医药常采用膳食疗法、草药调理等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力,在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中医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疗效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但其药理作用和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与此同时,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例如如何调控中药的质量、如何证明中医药的疗效等问题。

因此,中医药在抗结肠癌研究中的未来发展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和创新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 Zongshu 《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 第31期(总第183期)2012年11月

- 150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l.10, No.31 Nov,2012

resonance images of asymptomatic shoulders[J].J Bone Joint Surg Am,1995,77(6):10-15.[20] Alvarez D J,Rockwell P G.Trigger point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Am Fam Physician,2002,65(4):653-660.[21] Kamauli A,Kaya A,Ardicoglu O,et al.Comparison of lidocaine injection,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and dry needling to trigger points in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J].Rheumatol Int,2005,25(8):604-611.[22]王建国,耿葆梁,闫洪涛,等.医用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6):456-458.[23]费骏,石仕元,魏威余,等.针刀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综合征机理初探[J].中医正骨,2008,20(7):49-50.[24]张苏杰,吕发明.小针刀治疗项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J].新疆中医药,2008,26(3):48-49.[25]张飞雄,李义凯,任海滨,等.中药熏蒸结合药物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痛的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5-6.[26] Ceylan Y,Hizmetli S,Silig Y.The effects of infrared laser and medical treatments on pain and serotonin degradation products in patients with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A controlled trial[J].Rheumatol Int,2004,24(3):260-263.

(收稿日期:2012-09-16) (编辑:程旭然)

①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中心卫生院 广西 防城港 538021

结肠癌的临床治疗进展 黄永坤① 【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癌的临床治疗进展情况。方法:分析近年来结肠癌临床治疗方法,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结果:结肠癌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式,术后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免疫治疗均是治疗结肠癌的有效方法。结论:通过手术在保证根除病灶的前提下,辅助治疗尽可能减少或杜绝转移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关键词】 结肠癌; 手术; 腹腔镜; 化疗; 靶向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1-0150-02

随着近年来肿瘤发生率的逐渐增高,结肠癌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结肠癌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同时有目的的结合放疗和化疗[1]。结肠癌5年生存率为74%,根治手术率为85%[2]。探讨结肠癌临床治疗方法,提高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成为笔者所在科室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对结肠癌临床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分析,现综述如下。1 结肠癌的概述 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消化道肿瘤中排第三位,其发生率仍然呈明显增高的趋势[3]。结肠癌临床早期症状主要以肠炎、痢疾等症状为主,当患者出现中毒[4]、肠梗阻、腹部触及包块已经进入结肠癌晚期[5]。另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消瘦及大便潜血等临床症状。临床辅助检查主要有X线检查,如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和钡灌肠检查,临床还会结合结肠镜检查,在直视的条件下,直接对病灶进行观察。纤维结肠镜可以通过弯曲对全结肠进行检查,然后进行电切、电凝及活检,更早的发现结肠病变[6]。2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2.1 开腹手术 目前结肠癌仍然是以手术治疗作为最为有效的手段。术前对结肠癌病史、癌肿的位置、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病灶个数选择相应的根治性手术方式。根治性手术主要是对整块的癌灶病变肠段和淋巴引流的区域进行整体的切除,在支配切除肠段血管的根部进行结扎,注意廓清根部血管周围的淋巴结。有研究表明,日本大肠癌的手术规则是将结肠癌所在肠壁和沿

着边缘动脉弓排列的结肠旁淋巴结,距离癌灶上下各5.0 cm的边缘淋巴结划定为首站,在距离癌灶上下各5.0~10.0 cm的边缘淋巴结和沿着回结肠、右结肠、结肠中、左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主干血管分布的中间淋巴结作为次站[7],主干血管向肠

系膜注入的上动脉根部和肠系膜下动脉的根部淋巴结作为第三站,根据上述不同淋巴结,决定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根据临床需要对其相应肠段进行切除,注意对于支配肿瘤血管根部淋巴结的廓清[8]。注入显影剂手术法:通过将1%奴佛卡因显影剂和亚甲蓝混合从肿瘤病灶的近端、远端5.0 cm处肠壁浆膜向下注入,数秒后可见到蓝色细小的淋巴管,从肠壁向着肠系膜中间淋巴结逐步的扩散,在显示蓝色后,向下达到系膜根部和肠系膜上部淋巴结。如果显影,在再进行追踪注射,对腹主动脉前的腹腔淋巴结进行显影。如果显影表示没有远处转移,手术可对肠系膜根部的中央淋巴结进行清扫,如果不显影表示有远处转移,要行扩大根治术。注入显影剂手术法可以通过显影为手术操作区域的选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避免手术范围盲目扩大带来的不必要的创伤。2.2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在临床广泛应用,其术野清晰、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疼痛轻、止血迅速、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小、美观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得到了明显的体现。(1)回盲部和右半结肠切除术:首先对脐部、左侧上腹部、左侧下腹部和右侧上腹部做4个穿刺孔,将30°斜面镜头放置到其中,保持身体左侧倾斜15°左右,头高脚低,通过超声刀沿着右侧结肠旁沟将腹膜剪开,沿着腰大肌表面进行分离,充分的暴露后,注意对右侧输尿管走行的保护,沿着肝脏下缘肾脏包膜表面将肝结肠韧带切断,对结肠肝区和横结肠右半部分

DOI:10.14033/j.cnki.cfmr.2012.31.110《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 第31期(总第183期)2012年11月 综 述 Zongshu

- 151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l.10, No.31 Nov,2012

进行游离,通过钛夹将回结肠血管、右侧结肠血管或者结肠中动脉右侧支根部进行结扎和切断[9]。注意根据肿瘤部位进行回盲部或者右侧半结肠切除术,注意对末端回肠和横结肠残端进行吻合,完成后在左上腹部穿刺孔扩大,将切除的结肠段通过无菌塑料袋取出。横结肠切除术:分别对脐部、左上腹部和右上腹部作穿刺孔,根据肿瘤在横结肠的位置,在左侧中腹部或者右侧中腹部做一个0.5 cm的穿刺孔,通过超声刀对结肠肝区、脾区及胃结肠韧带进行游离,对结肠中血管进行评估性的切断,在腹腔内行横结肠的端端吻合,将横结肠系膜间断性的缝合后关闭。左袢结肠和乙状结肠切除术:分别在右上腹部、右下腹部、脐部及左上腹部做4个穿刺孔,根据患者癌灶部位决定术式,通过超声刀沿着患者的左结肠旁沟将腹膜剪开,对结肠脾区和左侧横结肠进行游离,显露并对左侧输尿管进行保护,腹壁和盆腔内的淋巴结组织注意清扫,直到直肠上段,切除后,对横结肠、直肠端端吻合[10]。3 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3.1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 化疗是治疗结肠癌常用的有效方法,其可以降低术后复发,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转移发生率,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及延长生命时间,都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为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希罗达、依立替康。5-氟尿嘧啶:其主要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的胸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有研究表明,术后应用5-氟尿嘧啶可以降低结肠癌复发率[11]。目前认为5-氟尿嘧啶治疗6个月的疗程成为广泛接受的化疗方案。奥沙利铂:抗肿瘤的作用属于金属铂类络合物,其作用机理和顺铂相似,主要是先将氯解离成双叉矛状,与DNA双键上的核酸形成交叉连接,从而达到影响肿瘤DNA模板功能,进而达到抑制肿瘤DNA和RNA的合成。希罗达:又名卡培他滨,希罗达属于5-氟尿嘧啶前体药物,其服用后容易被小肠黏膜以原形吸收,随着其在肝脏内经过羟酸酯酶转化为5-DFCR,其存在于肝脏和肿瘤组织内的胸苷脱氨酶转化为5-DFCR,最后在肿瘤组织内被胸苷磷酸化酶转化为抗肿瘤活性氟尿嘧啶,提高肿瘤内药物浓度。另外胸苷磷酸化酶活性在正常组织中相对较低,可以明显降低正常组织中药物浓度,不仅有效的提高其抗肿瘤作用,同时减少药物全身毒性作用。依立替康:主要是抑制肿瘤细胞拓扑异构酶Ⅰ,从而使拓扑异构酶Ⅰ失去活力,促使DNA单链断裂,阻碍DNA复制和RNA合成,最终导致细胞分裂。3.2 结肠癌靶向药物治疗 结肠癌细胞有80%表达的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其表达会严重影响结肠癌的预后。贝伐珠单抗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抑制血管生长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结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碍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的结合,阻断其活化,进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破坏已经存在的新生血管网结构,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靶向药物治疗和化疗的联合使用是否有利于提供抗肿瘤效果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12]。4 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 普通型结肠癌中含有内分泌型细胞,其在组织起源和其他的癌细胞相似,共同起源于内胚层干细胞,然而不同神经内分泌肿瘤,来源于以神经内分泌细胞为主的神经脊,胃肠道的肿瘤可能部分受到胃肠激素刺激,以促进肿瘤细胞生殖分化[13]。结肠癌免疫治疗可以分为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而特异性免疫治疗又可以分为主动性免疫和被动性免疫两种。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免疫调节的药物,诱导机体活化体内固有的可以调节生物反应调节系统的功能细胞活性因子,增强或者启动机体免疫机制[14-15]。

综上所述,结肠癌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式,术后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免疫治疗均可以作为辅助性治疗,在保证根除病灶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或者杜绝转移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1]张信平.转移性结肠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11):868-872.[2]狄彩虹,李响,郎刚,等.红细胞在结肠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4):232-233.[3]崔国平,蔺建章,郭强,等.D3手术治疗进展期右半结肠癌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6):697-698.[4]袁琮,李俊生,嵇振岭.结肠癌、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2009,13(6):14-17.[5]雷友才.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J].吉林医学,2010,31(15):2294-2295.[6]张宝明,黎成金.结肠癌基因治疗的安全性研究进展[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9,16(4):316-317.[7]王帆,钟陆行.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研究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2010,50(9):99-102.[8] Bekaii-Saab T,Bendell J C,Cohn A L,et al.Bevacizumab(BV) plus chemotherapy (CT) in second-lin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Initial results from ARIES,a second BV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OCS)[J].J Clin Oncol,2010,28(suppl 15):3595.[9] Guan Z,Xu J,Luo R,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vacizumab(BEV) plus chemo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p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Results from the ARTIST study[J].J Clin Oncol,2010,28(suppl 15):14002.[10] Allegra C J,Yothers G,O’Connell M J,et al.Phase III trial assessing bevacizumab in stages II and III carcinoma of the colon:Results of NSABP Protocol C-08[J].J Clin Oncol,2011,29(1):11-16.[11] Van Cutsem E,Rivera F,Berry S,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first-line bevacizumab with FOLFOX,XELOX,FOLFIRIand fluoropyrimidines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The BEAT study[J].Ann Oncol,2009,20(11):1842-1847.[12]李泓,刘天舒.结肠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进展[J].上海医学,2011,32(4):170-174.[13] Kreisl T N,Kim L,Moore K,et al.Phase II trial of single-agent bevacizumab followed by bevacizumab plus irinotecan at tumor progression in recurrent glioblastoma[J].J Clin Oncol,2009,27(5):740-745.[14]张宏宇,张才全.大肠癌的内分泌治疗[J].中国肛肠杂志,2001,21(6):38-39.[15]高桥虹.大肠癌的免疫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1997,18(9):410-4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