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循迹机器人竞赛规则

智能循迹机器人竞赛规则
智能循迹机器人竞赛规则

2017年大连市智能寻迹机器人比赛(一带一路)规则

一、竞赛主题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二、竞赛场地及任务

1、赛场规格

竞赛场地的外尺寸是2000mm×1500mm,场地上贴有一条 1.5—2.5cm宽的黑色轨迹线。整个场地由起始点、直线、折线、圆弧、虚线、斜坡、断路等组成。

2、赛场环境

机器人比赛场地环境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但由于一般赛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例如,场地表面可能有纹路和不平整,光照条件有变化等等。参赛队在设计机器人时应考虑各种应对措施。

3、比赛任务

参赛队由二名队员组成,创意设计制作一套编程机器人。要求机器人从起始点出发,沿黑线行走,返回起始点结束。

1—12号模块对应12个国家或地理名称,分别是:中国、俄罗

斯、中亚、西亚、欧洲、地中海、非洲、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南海、太平洋等。

下图为比赛场地范例,实际比赛场地的轨迹图形、摆放位置及各区域的色彩搭配将由组委会在赛前确定。

三、竞赛规则

1、机器人要求

(1)机器人的创意、设计、制作与程序设计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体积大小的设计不得超过高20厘米,长宽不得超出起始区域大小。

(2)比赛时所有任务的完成均由预先编写的程序执行,不可使用任何形式的遥控装置。

(3)机器人生产厂家、型号不限,但每个机器人所用的马达数量不能超过4个,其它结构件,数量不限。机器人的控制器、马达、

传感器必须是独立的模块,允许使用寻迹板。

(4)机器人编程语言和方法不限;

(5)电池自备,不可采用外部电缆输电,为了安全,所有电源电压不得超过12V;

(6)在机器人显著部位应标明参赛队的名称。

2、比赛过程

(1)比赛按照小学、初中、高中3个组别分别进行比赛。

(2)每个队进行2轮比赛,记取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最终比赛成绩。

(3)每轮比赛时间为1分钟,超过时间而没有结束的,按已经完成模块多少计分。

(4)比赛开始前,机器人需摆放在起始区域,其任何部位不得超出起点;

(5)准备就绪后,队员应举手示意请求比赛开始。裁判员确认参赛队已准备好后,将发出“3、2、1,开始”的倒计数启动口令。听到开始后,队员可以启动机器人。

(6)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必须沿着黑色轨迹线前进,不能脱离黑线,否则视为犯规。是否脱离黑线的标准是“机器人的整体是否离开黑线,位于黑线的一侧”。

(7)比赛中如果出现意外或故障,队员在征求裁判同意后可将机器人拿至场外修整,修整完成后必须放置起点继续比赛,修整期间,正常计时;

(8)比赛进行过程中,队员不准触碰机器人及场地内物品,否则视为犯规。裁判允许修理的情况除外。

(9)每轮比赛以机器人由起点出发完成任务到达终点为一轮比赛;

(10)到达终点后,机器人应保持停止状态直到比赛结束。每节省1秒钟时间,总分加1分。(没有完成全部任务模块,不计算时间分)

(11)每次出现犯规情况必须回到起点重新比赛,并每次在该轮成绩中扣掉10分,犯规前已经完成的任务计分有效。每轮比赛重新比赛的机会有一次。重新比赛期间,不重新计时,按原来时间继续计时。

(12)参赛队必须服从裁判判罚,有疑问可向组委会申请仲裁。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视其情节可给予扣分、扣除单轮比赛成绩或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三、计分方法

智能寻迹机器人比赛记分表(范例)

参赛队:组別:

注:表中不得留有空白,无数据的空格必须用“/”划掉。

最后得分如果出现相同的情况,机器人重量轻的参赛队获胜。裁判员签字:

参赛队员签字:

智能机器人论文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概况、机器人的感官系统、机器人运动系统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在感知-思维-效应方面全面模拟人的机器系统,外形不一定像人。它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试验场,可以全面地考察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技术,研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有害环境中代替人从事危险工作、上天下海、战场作业等方面大显身手。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感官仿生人工智能 1.引言 人们通常把机器人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可编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一般可以根据操作人员所编的程序,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这一代机器人是从60年代后半叶开始投入实际使用的,目前在工业界已得到广泛应用。第二代是“感知机器人”,又叫做自适应机器人,它在第一代机器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这类利用感知信息以改善机器人性能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初期,到198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其装配线上的机器人装配了视觉系统,宣告了感知机器人的诞生,在80年代得到了广泛应用。第三代机器人将具有识别、推理、规划和学习等智能机制,它可以把感知和行动智能化结合起来,因此能在非特定的环境下作业,称之为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智能机器人具有感知功能与识别、判断及规划功能。而感知本身,就是人类和动物所具有的低级智能。因此机器的智能分为两个层次:①具有感觉、识别、理解和判断功能; ②具有总结经验和学习的功能。所以,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二代机器人可以看作是第一代智能机器人。 2.智能机器人的感官系统 2.1触觉传感器 英国近几年在阵列触觉传感方面开展了相当广泛的研究。例如:Sussex大学和Shack-leton系统驱动公司研制的基于运动的介电电容传感的阵列;由威尔士大学和软件科学公司研制的采用压强技术的装在机器人夹持器上的传感器。 2.2视觉传感 在机器人视觉方面,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有以下6类传感器:①隔开物体的二维视觉:双态成像;②隔开物体的二维视觉:灰度标成像;③触觉或叠加物体的二维视觉;④二维观察;⑤二维线跟踪;⑥使用透视、立体、结构图示或范围找寻技术从隔开物体中提取三维信息。在这类系统方面,它们只能做一些很简单的操作。例如:为了使机器人具有某种程度的人眼功能,已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向如下两类系统发展:①从一维物体中提取三维信息;②活动机器人导航、探路和躲避障碍物的现场三维分析。伦敦大学目前正在研究一种双目视觉机器人的实时图像处理机。还有正在研究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教育机构有:考文垂工业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格温特大学;而伯明翰大学则专门研究惯性传感器。另外,还有许多从事传感系统开发的单位,都进行了传感反馈研究。如米德尔塞克斯工业大学致力于使机器人能组织和使用来自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数据。这种机器人能“看”、“感”和“听”,它更接近于人。 2.3听觉传感

机器人大赛策划书

机器人大赛策划书 为了展现我校科技创新水平,提高我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全校同学提供一个参与科技活动、进行科技创新的平台,机器人大赛作为我部科技节特色活动正式展开。为了能够使本届机器人大赛顺利举行,能够办出自己的特色,体现自己的水平,取得预期效果,现特作本届大赛策划书如下: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__月__日——__月__日为了使更多的同学了解认识机器人大会的基本情况,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本次大赛中来,我部在宣传动员方面具体做如下安排: 1、成立机器人大赛机器人研发团队,本次大赛分两组,简单组和困难组,研发团队主要负责各项技术难点进行集体攻关。 2、在例会上,将举行机器人大赛的通知和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各干事,要求各干事动员班级成员,届时将派分成员到场答疑。 3、我部将于__月__日在______举行大赛动员大会,届时将邀请__ __ __作动员报告,届时将对机器人大赛参赛内容和具体流程作简单介绍。 4、科技部将以横幅、宣传板和广播稿等形式进行宣传。 5、本届机器人面向全校进行组队报名,截止时间为__月__日预期将不再接纳队伍 第二阶段:组织培训阶段:__月__——__月__

为了提高机器人大赛的技术含量,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我部将邀请研发团队成员和相关专业老师进行集体培训,具体时间初步安排在__ __。届时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收齐个团队报名表,根据研发模型成本预算收缴个团队材料费用,并组织具体人员集体进料。 第三阶段:机器人调试阶段__月__日—__月__日 在____期间将安排专人为同学们调试提供调试场所和工具。我部决定将于__月__对各队机器人进行验收 第四阶段:机器人大赛:__月__日 本届机器人大赛决赛定于我部决定将于__月__月末于 ____楼举行,届时将邀请____________出席开幕式,最后根据成绩评出各组奖项。 本届机器人大赛奖项设置如下:各组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若干名,另设最佳组织奖,最佳外形奖,最佳创意奖,技术突破奖如干名,并由到场嘉宾为获奖团队进行颁奖。 机器人大赛作为我院得特色活动,对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热情,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在分团委各部门的密切合作下,共同办好本届机器人大赛。

2016年深圳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方案

2016年深圳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方案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通知》(粤教信息函〔2016〕5号)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智能机器人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活动由市教育局主办,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下设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全市各中小学自愿参加活动。 (一)主办单位: 深圳市教育局。 (二)承办单位: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三)协办单位:深圳市育新学校。 (四)支持单位:各区教育局、各新区公共事业局,市局直属各学校。 (五)“2016年深圳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组委会组成人员: 主任:吴筠(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 执行主任:杨焕亮(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执行副主任:殷刚(深圳市育新学校校长) 委员:黄泽武(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汪涛(深圳市育新学校) 王奕奕(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麦志彪(深圳中学) 各区电教站(教育信息中心)、各新区教科研中 心和市局直属学校电脑机器人活动有关负责人 二、活动目的 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机器人活动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推动机器人科学技术的普及;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鼓励更多的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在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等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学习、探索和实践。 三、参与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学生。 四、比赛项目及组别 (一)实体机器人竞赛项目 1.小学组:机器人创意设计比赛、现场制作挑战赛、机器人灭火、一对一机器人足球、“撬动地球”竞赛、“九宫建设”竞赛、“资源再生”竞赛、超级轨迹赛、创意闯关竞赛、狂飙投篮赛、能源争夺战、智能垃圾分类收集机器人比赛、“校园足球”训练营测试赛。 2.初中组:机器人创意设计比赛、现场制作挑战赛、机器人灭火、二对二机器人足球、二对二机器人篮球、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撬动地球”竞赛、“火星救援任务”竞赛、“九宫建设”竞赛、“资源再生”竞赛、超级轨迹赛、创意闯关竞赛、狂飙投篮赛、能源争夺战、智能垃圾分类收集机器人比赛、创意机器人趣味运动

机器人电子设计竞赛论文

序号: 编码: 2011年第二届机器人电子设计大赛 作品论文 论文名称: 2011年第二届机器人电子设计大赛 院系全称:电气工程学院 申报者姓名:崔振男 (集体名称):傲视群雄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设计分析 (4) 2.1分析要求 (4) 2.2 总体分析 (4) 第三章硬件设计 (6) 3.1 小车布局 (6) 3.2 显示按键电路设计 (8) 3.3 测速电路设计 (9) 3.4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9) 第四章调试 (10) 1 软件调试 (10) 2 硬件调试 (10) 设计感言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一) (13) 附录(二) (14) 附录(三) (18)

第一章前言 论文深入研究了ZigBee网络技术,在考察和比较目前我国矿井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了ZigBee技术用于矿井人员管理的可行性与优势。在做了上述调研工作后,提出了基于ZigBee技术和CAN总线技术的矿井人员管理系统的总体方案。 整个系统通过ZigBee网络实现矿井人员的考勤管理和实时定位,通过CAN总线方式将井下ZigBee无线网络采集到的信号强度、人员信息以及环境参数及时地传送到地面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井下人员在各个巷道的动态分布以及每个矿工的运轨迹显示在Gls地图上,实现对矿井人员的实时管理。在矿井人员定位时,论文通过对多种定位技术的比较,结合煤矿井下的实际环境和定位要求,选择了基于RSSI的定位技术。 关键词:ZigBee技术;矿井人员管理;人员定位;CAN总线;RSs Abstract The paper has depth studied of the ZigBee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study and comparis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mine production, 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 for mine obtained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s of personnel management.In doing the above research work is proposed 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 and CAN mines the overall program technology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ZigBee networks through the entire system of mine management and real-time attendance officer position, way underground through the CAN bus collected ZigBee wireless network signal strength, personnel information, and environment parameters in a timely manner to send to the ground control center, monitoring center of the data obtainedprocessing and tunnel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ll the dynamic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 path for each miner on a map displayed on the Gls achieve real-time management of the mine personnel.Positioning in the mine workers, the paper by comparing a variety of positioning technologi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智能机器人走迷宫比赛规则

智能机器人走迷宫比赛规则 一、任务 制作一个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机器人,在一间模拟平面结构的房间里运动,由“H”为起点访问指定房间。 二、标准 1、模拟平面结构的房间和特性 机器人走迷宫比赛的场地平面结构示意图见《规则附件》,最终比赛场地以当天现场提供为准。 示意图中的尺寸供练习和实践时参考,竞赛场地的实际尺寸与示意图给定尺寸基本相同,但允许有1cm范围内制作误差。 模拟房间的墙壁33cm高,材质为木板。墙壁为白色。竞赛场地的地板为黑色的光滑木制表面。地板可以有接口,但接合处平整并是同样的黑色。场地的平整度要求,只要机器人可以处理0.3cm的不连续区域就可以。竞赛场地模拟房间里整体地面是水平的,没有斜坡和楼梯。 房子中,所有的走廊和门口宽都不小于46cm。门口并没有门,在地面上用一条2.5cm宽的白线表示房间入口。 竞赛场地的地板是黑色的。 机器人将从示意图中一个标有“H”的正方形开始,代表起始位臵。实际竞赛场地中代表起始位臵的白色正方形是实心的,并不标记“H”。 代表起始的位臵为30cm×30cm边长的白色正方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将设在46cm走廊的纵向中心线上。 竞赛场地示意图中在代表起始位臵的正方形左侧的墙壁没有标注缺口。竞赛场地这一部分墙壁可以移开,让参赛者比较方便地设臵机器人。机器人也可以用一些装臵来校正机器人在正方形中的位臵。机器人必须在白色正方形中启动。一旦启动,它可以在比赛场地中向所希望的横向或纵向运动。 2、照明设备 竞赛场地周围将尽量使用冷光源,且光线强度适中、均匀。但最终照明等级在比赛时才能确定。参赛者在比赛的当天有时间了解周围的灯光等级及标定

北京某机器人公司创业计划书(doc 28页)_New

北京某机器人公司创业计划书(doc 28页) 封面 Fashion creative company name

作者: 日期: 邮箱:2

北京杜克机器人有限公司Beijing Duke Robot Company 创业计划书BUSINESS PLAN 姓名:李子宁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082班学号:080034 2010年11月

第一章总论 1.1 创业背景 1.1.1 什么是教育机器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成为了当今教育界的重大课题。而机器人教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所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机器人教育引入了自己的课堂。 教育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就是应用于教育行业的机器人。是由生产厂商专门开发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散件。教育机器人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符合教学使用的相关需求; (2)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特定的教学用户群决定了其价位不能过高; (3)具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增、减功能模块, 进行自主创新; (4)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1.1.2 教育机器人的作用 通过教育机器人这个平台,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综合地了解现代工业设计、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件、硬件、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的先进技术,并亲身接触和体验现代高新技术,在学生获得科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发明的潜能,从而加快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步伐。 1.2 公司简介 1.2.1公司名称 北京杜克机器人有限公司

【9A文】人工智能机器人论文

《人工智能》课程报告 题目:机器人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二班 学号:2016110235 姓名:汪乾梁 指导教师:姜丽莉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日

机器人 摘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关键词:人工智能;感官;仿生;机器人 1.前言 人们通常把机器人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可编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一般可以根据操作人员所编的程序,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这一代机器人是从60年后半叶开始投入实际使用的,目前在工业界已得到广泛应用。第二代是“感知机器人”,又叫做自适应机器人,它在第一代机器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这类利用感知信息以改善机器人性能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初期,到198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其装配线上的机器人装配了视觉系统,宣告了感知机器人的诞生,在80年代得到了广泛应用。第三代机器人将具有识别、推理、规划和学习等智能机制,它可以把感知和行动智能化结合起来,因此能在非特定的环境下作业,称之为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智能机器人具有感知功能与识别、判断及规划功能。而感知本身,就是人类和动物所具有的低级智能。因此机器的智能分为两个层次:①具有感觉、识别、理解和判断功能;②具有总结经验和学习的功能。所以,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二代机器人可以看作是第一代智能机器人。1.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现状 在国外,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被工业界广泛应用。从而,相继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它们包括:瑞典的ABBRobotics,日本的FANUC、Yaskawa,德国的KUKARobo ter,美国的AdeptTechnology、AmericanRobot、EmersonIndustrialAutomation、S-TRobotics,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国外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焊装线上。但总的来看,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可行性低于国外产品;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与国外比有差距;在应用规模上,我国已安装的国产工业机器人约200台,约占全球已安装台数的万分之四。以上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机器人产业,当前我国的机器人生产都是应用户的要求,“一客户,一次重新设计”,品种规格多、批量小、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供货周期长、成本也不低,而且质量、可行性不稳定。因此迫切需要解决产业化前期的关键技术,对产品进行全面规划,搞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化设计,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2、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1.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的目的主要在于消减人员编制和提高产品质量。与传统的机器相比他有两大优点:生产过程几乎完全自动化和生产设备高适应能力。现在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机电工业、通用机械工业、建筑业、金属加工、铸造以及其他重型工业和轻工业部门。在农业方面,已把机器人用于水果和蔬菜嫁接、收获、检验与分类,剪羊毛合计牛奶等。这是一个潜 在的产业机器人应用领域。 2.探索机器人机器人对于探索的应用,即在恶劣或不适于人类工作的环境中执行任务。主要有2个有种探索机器人:自主机器人和遥控机器人。自主机器人一直是人类的研究难题,很多专家都在可能地是机器人自主化。遥控机器人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水下机器人和空间机器人。随着海洋是事业的发展,一般潜水技术应经无法适应高深度综合考察和研究并完成多种作业的需要,水下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在深海中进行探索,发现了好多不为认知的深海生物。空间机器人主要任务

机器人比赛的策划例文.doc

机器人比赛的策划书 活动主题:利用各种材料,如油画、水彩、手绘或者废品制作模型、电脑模型、电脑制作等,设计你心中的人形机器人。(设计的机器人形式不限)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初——11月中旬(具体另定) 活动地点: 11幢209 活动对象:社团全体社员及全校有兴趣的同学均可参加活动目的培养社员兴趣,加强社员之间的合作能力,锻炼动手能力,同时也将社团原有的机器人知识运用到其他领域,打破社员对机器人社团原有的枯燥感觉,重新树立一个多方面、多色彩有专业支持的社团形象。也为之后将举行的学院和学校机器人比赛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 1、宣传部马上制作并张贴关于此次活动简介的海报、宣传单及横幅。 2、秘书长鼓励社员和有兴趣的同学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3、组织部部门查阅资料,与指导老师交流,准备此次活动的技术指导并熟悉整个活动的流程,负责活动地点和人员安排。 4、财务部印刷证书。 5、秘书长、宣传部做好各环节活动的总结工作。 6、社长联系评委。 7、社长、财务部规划整个活动,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 二、具体流程

1、前期工作准备好后,组织部将印刷好的宣传单发于各个学院,每个学院10份。 2、要求参赛者设计他们自己的机器人(可以组队设计和制作)。 参赛要求: 1、要求设计人形机器人的外观(机器人的功能不用考虑) 2、要有创意,要新颖。 3、参赛者将参赛作品在11月21号晚6:30于11-209参赛。 三、活动安排 1、组织部在活动场合管理纪律 2、所有参加此次活动的社团干部提前半小时到场,熟悉活动流程。 3、所有社团干部打扫整理现场 四、后期总结 1、此次活动设立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创意奖一名,并颁发证书。 2、宣传部制作海报公布本次活动的结果 3、秘书长做一份本次活动的调研工作,评定本次活动成功与否 经费预算 海报:2元 宣传单:5元 奖品:(由赞助商提供) 横幅:50元 证书:30元 总计:87元

竞赛B类项目第项教育机器人擂台赛规则

竞赛B类项目第项教育机器人擂台赛规则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竞赛B类项目第6项教育机器人擂台赛规则: 小学组-迷宫探宝比赛 一、设计与器材要求 1.器材准备:参赛机器人的器材大赛组委会不予限定。 1.组件范围:机器人限定使用1个可编程处理器;马达仅能够使用直流电机、数量不超过2个;传感器数量不超过2个;其它用于结构搭建的材料不限;每台机器人的电源为标准AA电池,输入电压不超过9伏。 3.尺寸与规格:机器人设计的形状、大小不限。 4.外观与编号:机器人上必须展示参赛队编号。在不影响正常比赛的基础上,机器人可进行个性化的装饰,以增强其表现力和容易被识别。 5.设计要求:大赛组委会提倡参赛选手发挥创意进行造型搭建,鼓励创新性设计。 6.耗材与工具:各参赛队自备常用工具、比赛电池、电源接线板、转换插头、手提电脑等。 二、任务要求 1.设计搭建:参赛选手需要现场设计制作一个机器人,并为机器人编程,使机器人从迷宫的入口进入,沿迷宫路线行进,并探到“宝藏”。 2.现场测试:测试成功“探宝”所需的时间,所用时间越少成绩越高。 三、比赛 1.赛制规定:比赛不分初赛和复赛,进行两轮。每轮比赛,参赛队均按分组次序上场。每支参赛队有两次上场机会,每次均计分。 2.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由2名学生组成,教练员不计入参赛队伍中。 3.比赛过程 搭建 A.搭建机器人只能在准备区进行。 B.参赛队的学生队员检录后方能进入准备区。裁判员对参赛队的器材进行检查,所有器材必须是散件。 C.机器人必须由参赛队员自行搭建和调试,领队、教练员不得在场外以任何形式对进入准备区的参赛队员进行指导。 D.第一轮比赛前,设计搭建、测试调整等准备时间为90分钟;第二轮比赛前的测试调整等准备时间为30分钟。 赛前准备 A.准备比赛时,机器人在入口处摆放的位置,其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不得超过起始边线,等待裁判员发出启动口令。 B.参赛队只有2名学生队员可以上场,站立在起点线附近,领队、教练员不得入场。

最新精选机器人技术论文

刍议智能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 【摘要】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定义,阐述了智能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智能机器人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信息融合;智能控制 一、机器人的定义 自机器人问世以来,人们就很难对机器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欧美国家认为机器人应该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通过编程具有可以变更的多功能的自动机械”;日本学者认为“机器人就是任何高级的自动机械”,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目前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渐趋一致,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RIA:Robot Institute of America)于1979 年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概括说来,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二、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扩大,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往往是未知的、难以预测的,在研究这类机器人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关键技术: (1)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它与控制理论、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概率和统计相结合,为机器人在各种复杂、动态、不确定和未知的环境中执行任务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途径。机器人所用的传感器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用途分为内部测量传感器和外部测量传感器两大类。内部测量传感器用来检测机器人组成部件的内部状态,包括:特定位置、角度传感器;任意位置、角度传感器;速度、角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方位角传感器等。外部传感器包括:视觉(测量、认识传感器)、触觉(接触、压觉、滑动觉传感器)、力觉(力、力矩传感器)、接近觉(接近觉、距离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倾斜、方向、姿式传感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就是指综合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感知数据,以产生更可靠、更准确或更全面的信息。经过融合的多传感器系统能够更加完善、精确地反映检测对象的特性,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提高信息的可靠性。融合后的多传感器信息具有以下特性:冗余性、互补性、实时性和低成本性。目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主要有贝叶斯估计、卡尔曼滤波、神经网络、小波变换等。 (2)导航与定位。在机器人系统中,自主导航是一项核心技术,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导航的基本任务有3点:一是基于环境理解的全局定

机器人比赛策划书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机器人大赛活动策划 一. 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人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如今不论是在生活还是生产上,它的应用都越来越广泛。我国的机器人事业虽然起步晚,但如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接过了这把火炬,就一定会让它传得更远。 我校的许多学生对机器人都有很高的热情,希望通过一定途径能有机会设计并制作机器人,并且相当一部分人都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而机器人大赛正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供他们去学习、去展现。 二. 活动目的 以此来提高同学们在机械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让大家在实际的设计和制作中体验实际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并以此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巩固并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为我校培养机器人工业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兴趣和知识基础。 三.活动对象全校本科生 四.活动时间*年*月 五.活动地点 六.活动内容 本次比赛分为三组,初级组、中级组(遥控组)、自动组。三组的比赛规则和难易也各不相同(具体规则见附表),参赛队可根据自身水平选择进入何组,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所进组的要求自行制作出相应的机器人(品种不限),最后再进行比赛。 七.活动安排 1.*年*月*号至*月*号 协会内部进行各项准备,包括海报、展板、横幅、宣传单等内容和版式的设计,宣传场地的租借,活动详细流程的规划,比赛规则以及评分标准的完善。 2.*年*月*号至*月*日 宣传 通过海报、展板、横幅、宣传单以及校广播进行宣传并在网上发布比赛规则,比赛流程,评分标准。同时开通网上电子邮件报名方式。 具体如下:1、在学校各处张贴海报,公告板、桥上、路上、宿舍楼等 为防止海报被撕,用喷雪在公告板上喷涂。 2、主要在一食堂和四食堂放大展板,并在中午和下午进行 现场报名,连续三天,并且配专人进行讲解。 3、在各个食堂门口发放传单

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一、目的:机器人兴趣小组的活动目的很明确,就是参加朝阳区的比赛。现在我们参赛的优势在于朝阳区能够参加这项比赛的学校并不多,劣势在于我们起步比较晚,其它学校都已经有了二至三年的比赛经验。另外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也没有系统的教材。所以今后的两年可以作为我校机器人活动的起步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有:培养学生对于机器人结构以及程序设计方面的兴趣,锻炼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和比赛经验,努力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内容。 二、人员:通过一学期的探索,我发现此项活动的人数不宜过多,而且受到器材、计算机和场地等的限制,以现有的环境来看14至16人最为合适。学生的年龄主要以五、六年级为主,力争今后能够形成六年级8人、五年级8人这样的人员配置。五年级以教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为主。六年级以解决比赛中实际问题为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时间: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觉得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不能够按照一般的兴趣小组时间去安排,应增加每次活动的时间。本续期后面的几次课经和吴主任的协商将活动时间改为周三下午3点至4点半,这样1个半小时的活动时间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完成一个简单任务的模型搭建或编程调试的活动。经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学期应延续这样的时间安排。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和班主任做好沟通,以保证学生正常参加活动的时间。 四、内容:机器人知识的特点决定它不适用于一般讲授的教学形式,应主要采取任务驱动的形式完成知识的教学。所以教学内容主要采用一个个和知识相关的循序渐进的小任务,在任务的设计上,五年级应注重任务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通过遇到问题去学习知识。六年级应注重任务的挑战性和综合性,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任务。 具体安排: 五年级学生主要以基本搭建技巧和导航者级别编程、发明家级别编程为主要的知识上的内容,活动中以历年比赛内容为活动范本参考乐高组建和robolab软件在工程学中的应用这本书制定出如下小的任务,如:走指定距离、穿越隧道、沿线行走、碰碰车、竞速机器人、轨迹机器人、机器人搬运工、音乐盒、步行竞赛机器人等等。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字材料进行积累,力争每学期能够形成几个比较成熟的任务设计。 六年级学生以乐高FLL竞赛和科协的常规赛的任务为内容开展活动进行训练。由于这两项竞赛内容每年都会有变化,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主要以学生根据竞赛内容自主设计机器人、设计调试程序去完成任务为主要形式。可以让学生采用记日记的形式,将学生对任务的分析、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次课完成的进度,获得的收获等等记录成一本本的技术档案。这样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又为今后学习的同学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五、成果:机器人教学的成果主要是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检验,所以我们应在立足于每年朝阳区组织的机器人竞赛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参加一些其他的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的到锻炼。另外为配合每年科技节等活动,可以安排一些小型的校内机器人竞赛。通过兴趣小组学

机器人比赛的计划方案书

机器人比赛的计划方案书 活动主习题:利用各种材料,如油画、水彩、手绘或者废品制作模型、电脑模型、电脑制作等,设计你心中的人形机器人。(设计的机器人形式不限)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初——11月中旬(详细另定) 活动地点: 11幢209 活动对象:社团全体社员及全校有兴趣的同学均可参加活动目的培养社员兴趣,加强社员之间的合作能力,锻炼动手能力,同时也将社团原有的机器人知识运用到其他领域,打破社员对机器人社团原有的枯燥感觉,重新树立一个多方面、多色彩有专业支持的社团形象。也为之后将举行的学院和学校机器人比赛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 ⑴宣传部马上制作并张贴关于此次活动简介的海报、宣传单及横幅。 ⑵秘书长鼓励社员和有兴趣的同学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⑶组织部部门查阅资料,与指导教师交流,准备此次活动的技术指导并熟悉整个活动的流程规范,负责活动地点和人员安排。 ⑷财务部印刷证书。 ⑸秘书长、宣传部做好各环节活动的总结归纳工作。

⑹社长联络评委。 ⑺社长、财务部规划整个活动,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 二、详细流程规范 ⑴前期工作准备好后,组织部将印刷好的宣传单发于各个学院,每个学院10份。 ⑵要求参赛者设计他们自己的机器人(可以组队设计和制作)。 参赛要求: ⑴要求设计人形机器人的外观(机器人的功能不用考虑) ⑵要有创意,要新颖。 ⑶参赛者将参赛作品在11月21号晚6:30于11⑵09参赛。 三、活动安排 ⑴组织部在活动场合管理纪律 ⑵所有参加此次活动的社团干部提前半小时到场,熟悉活动流程规范。 ⑶所有社团干部打扫整理现场 四、后期总结归纳 ⑴此次活动设立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创意奖一名,并颁发证书。 ⑵宣传部制作海报公布本次活动的结果 ⑶秘书长做一份本次活动的调研工作,评定本次活动成功与否 经费预算 海报:2元

关于 大学第四届机器人大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某大学第四届机器人大赛的通知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广大机器人爱好者在信息、自动控制等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力所能及的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我校将于某年某月举办第四届某大学机器人大赛,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感受科技,感受激动人心的人工智能 二、竞赛内容:机器人轨迹比赛 三、组织单位 主办:某大学教务处、某大学科技处、某大学学生处、某大学团委、某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承办:某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某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某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协会 四、竞赛报名: 凡就读于本校的学生机器人爱好者均可报名参加。 报名方式: 1.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向本班的班长报名,班长填写报名选手总汇单(见附件二)后,于2008年4月11日2008年4月11日 2.4月12日,在杏园篮球场内将设立现场报名点,可现场直接报名。 五、竞赛安排. 1.培训:将于4月13日,4月15日由导师对参赛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培训 2.比赛日程安排: 调试:4月26日8:00-14:00 比赛:4月26日14:00 比赛规则:按机器人走完迷宫的时间进行排序 报名时间:2008年4月1日-4月11日 联系人:叶同学联系电话:1*****51503(631503) 六、奖项设立 竞赛分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胜奖若干。 某大学教务处 某大学科技处 某大学学生处 某大学团委 某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附件一: 某大学第四届机器人大赛报名表

附件二: 某大学第四届机器人大赛汇总表 请各班班长于4月11日前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至06620119@https://www.360docs.net/doc/c017146005.html,(逾期不受)

智能机器人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2) 1、1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2) 1、2国内外机器人的发展史 (2) 1、2、1 国外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2) 1、2、2 国内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3) 1、3服务机器人的特点关键技术 (3) 1、4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4) 1、5本章小结 (4) 第2章、物体检测与报警机器人的总体设计 (5) 2、1概述 (5) 2、2主要组成 (5) 2、2、1 头部旋转机构 (5) 2、2、2 主体部 (6) 2、2、3 电机 (6) 2、3主要技术参数 (7) 2、4、电机的选型 (7) 2、4、1 驱动机构的组成、 (7) 2、4、2 步进电机的选型比较 (8) 2、4、3 步进电机的选型计算 (9) 2、5蜗轮蜗杆传动的选型设计 (11) 2、6电机的效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轴的较核及联件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1、蜗杆轴的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2、蜗杆轴上轴承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3、蜗轮轴的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4、蜗轮轴上轴承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5、键的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6、联轴器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本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驱动机构及其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步进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步进电机的工作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本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机器人基本技能比赛主题与规则的建议

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主题与规则 1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简介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是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项目之一。其活动对象为中小学生,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在现场自行拼装机器人、编制机器人运行程序、调试和操作机器人。参赛的机器人是程序控制的,可以在赛前公布的竞赛场地上,按照本规则进行比赛活动。 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设置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的目的是检验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2 竞赛任务 本届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的主题为“机器人嘉年华”。 比赛中,参赛队要在三个有不同任务的场地上运行自己的机器人,机器人从待命区出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展示自己的各种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获取尽可能高的得分。 经过比赛,学生们不仅完成自己的比赛机器人,也提升了对科技和利用科技来积极影响周围世界的认识。 3 比赛场地与环境 3.1 场地 图1是比赛场地的示意图,待命区的位置只是示意。 图1 比赛场地示意图

3.2 赛场规格与要求 3.2.1 机器人比赛场地的内部尺寸为长3000mm、宽2000mm。用厚15~20mm、长500mm、宽500mm的木工板制成的拼装块拼接而成。场地四周装有白色木质围栏,栏高150mm,厚15~20mm。场地中央有放置8块可换拼装块的位置。可换拼装块的数量和具体位置在赛前公布。如果可换拼装块不足8块,由带黑色十字引导线的固定拼装块补足。第4节中所述的机器人要完成的任务一般分布在场地周围的16块带黑色十字引导线的固定拼装块中。 3.2.2 两种拼装块刷白色亚光漆,用黑 色亚光漆画出宽度为20~25mm的引 导线(或用黑色胶纸粘贴)。以下凡是 涉及黑线的尺寸,均指其中心线。固定 拼装块上的引导线是连接对边中点的 直线。可换拼装块的图形在赛前公布。 3.2.3 场上有一块长500mm、宽 500mm的锥台,是机器人的待命区, 如图2所示。机器人要从待命区启动, 完成任务后还要回到待命区。图2 锥台尺寸(mm) 3.2.4 在黑色引导线的十字或丁字交叉处,可能会出现50mm×50mm的深蓝色转弯标志。机器人在遇到转弯标志时的正确动作方式如图3所示。 图3 转弯标志及允许的出路口行驶方向 3.2.5 往届机器人竞赛中所用的部分可换拼装块的图形可能沿用,但也会有一些新的图形。有些可换拼装块上可能有6mm高的突起、坡度约12°的坡道、宽320mm高320mm的涵洞。 3.2.6 比赛场地尺寸的允许误差是±3mm,拼装块尺寸的允许误差是–2mm,对此,参赛队设计机器人时必须充分考虑。 3.2.7 拼装的场地尽可能平整,但接缝处可能有2mm的高低差和2mm的间隙。3.2.8 待命区、转弯标志的位置、非十字引导线拼装块的图形以及位置和方向,等等,在赛前准备时公布。场地一经公布,在该组别的整个比赛过程中不再变化。

电脑鼠机器人迷宫竞赛规则

第四届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暨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区选拔赛 电脑鼠机器人迷宫竞赛规则 竞赛要求使用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电脑鼠机器人器材。如下图所示: (一)场地尺寸及环境要求 1.迷宫场地由8×8个边长为180.00×180.00mm 的正方形单元组成(见图1 )。 电脑鼠机器人迷宫竞赛是一种利用嵌入式微控制器、传感器和机电运动部件构成的一种智能的小型机器人比赛,它要求机器人在指定的迷宫中自动探索并找出通往终点的路径,赛中机器人需随时掌握自身的位置信息,准确获取墙壁信息并做记录,最终依靠记忆找出最佳路径并以最短的时间走出迷宫,赢得比赛。 一、简述 二、规则

2.图2示例场地图 3.四周的隔墙将整个迷宫封闭,迷宫隔墙的侧面为白色,顶部为红色。迷宫的地面为木质, 用于隔开每个单元格的围板称为墙壁,迷宫场地的墙壁高50.00mm,厚12.00mm,因此两堵隔墙所构成的通道其实际宽度为168.00mm(示例场地图见图2)

使用油漆漆成黑色。迷宫地面上印有墙壁的定位线,作组装场地时定位墙壁的标记,隔墙侧面和顶部的涂料需能反射红外线,地板的涂料需能吸收红外线。 4.迷宫的起始单元必须有三面隔墙,余下一个出口。例如,若没有隔墙的出口端为“北”向时,那么迷宫的外墙就构成“东”、“南”、“西”方位的隔墙。 5.6.迷宫场地中,将每个正方形单元的四角每两边相交的位置的点我们定义为“格点”。除了停泊区域中心的格点外,其余每个格点至少要延伸出一面隔墙或与一面隔墙相接触。由格点延伸出去的墙壁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以迷宫左下角的一个格点为例,如下图中黑色部分为格点,示例场地图见图 2 A 、从格点处延伸出一块墙壁后,与该节点有关的墙壁的几种布置位置如下: B 、从格点处延伸出两块墙壁后,与该节点有关的墙壁的几种布置位置如下: 符合本规则的迷宫场地设计方案数量众多,但迷宫的格数始终是8×8格,四边的围墙不变,变化的是围墙内部的各个墙壁,比赛时具体使用场地,由比赛现场公布。

【机器人智能技术论文】人工智能机器人论文

【机器人智能技术论文】人工智能机器人论文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扩大,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是的机器人智能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刍议智能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 【摘要】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定义,阐述了智能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智能机器人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信息融合;智能控制 一、机器人的定义 自机器人问世以来,人们就很难对机器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欧美国家认为机器人应该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通过编程具有可以变更的多功能的自动机械”;日本学者认为“机器人就是任何高级的自动机械”,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目前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渐趋一致, __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RIA:Robot Institute of America)

于1979 年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 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概括说来,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二、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扩大,人们对智能 机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往往是的、难以预测的,在研究这类机器人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关键技术: (1)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它与控制理论、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概率和统计相结合,为机器人在各种复杂、动态、不确定和的环境中执行任务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途径。机器人所用的传感器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用途分为内部测量传感器和外部测量传感器两大类。内部测量传感器用来检测机器人组成部件的内部状态,包括:特定位置、角度传感器;任 意位置、角度传感器;速度、角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方位角传感器等。外部传感器包括:视觉(测量、认识传感器)、 触觉(接触、压觉、滑动觉传感器)、力觉(力、力矩传感器)、接近觉(接近觉、距离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倾斜、方向、姿式传感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就是指综合多个传感器的感知数据,以产生更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