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禅者: 宝峰禅七与禅修(第一集)

宝峰禅七与禅修

2005年11月25日,旨在继承和发扬端午节传统文化习俗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至此,江陵端午祭正式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韩国民族精神重要象征之一。其实早在1967 年,韩国政府已将江陵端午祭列为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38年后江陵端午祭终于申遗成功。[以上为整体字幕,时间30秒,不作解说,开篇即体现禅之特点:静虑]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之为是中国人精神的DNA。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与保护。

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是拥有代表作最多的国家。

2006、2007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第一、二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77名。

2007年5月中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主题公园在成都开园,与此同时,在该公园举办了全球村内第一个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举办的节庆活动——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2011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以上黑体字为字幕,模拟键盘敲击之声,逐字出现在屏幕上]

中国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信仰追求、文化艺术及生活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已经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与佛教文化有关的项目有18类41项,

包括人们所熟悉济公传说、观音传说、宝卷、津门法鼓、智化寺京音乐、五台山佛乐、鱼山梵呗、大相国寺梵乐、藏戏、少林功夫、藏族唐卡、藏香制作技艺、贝叶经制作技艺、素食制作技艺、雪顿节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杜继文研究员在其撰著的《中国禅宗通史》中指出,在中国佛教的所有派别中,禅宗是最为豁达、最具情趣的一个。

上世纪初以来,东方的禅开始向西方世界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禅在英、德、法、美等国得到特别的发展。尽管推广者多是日本僧侣,但内容则归根于中国的禅宗。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亦有中国的宣化上人、圣严法师在美国等地传授中国禅法。在一些西方学者眼里,中国的文化和宗教似乎唯有禅宗可以代表。近些年来,这种趋势也开始反哺中国本土。

下面所要介绍的,乃是中国禅宗一项极为独特、极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禅七”密集式禅修方法。

推出片名:第一集宝峰禅七

2012年2月21日上午,农历二月初一,爱好打坐禅修的禅友们纷纷从长沙、福州、北京等地出发,参加江西宝峰禅寺从农历二月初二开始的春季禅七活动。这些禅友中,有的已参加过一次或多次宝峰禅七活动,有的则是第一次参加。

宝峰禅寺地处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宝峰镇,历史悠久,禅宗大德辈出。宝峰禅寺原名泐潭寺,后称法林寺,这里是唐代高僧马祖道一瘗骨之地,是著名的禅宗道场。公元851年,唐宣宗敕建马祖塔并赐额宝峰禅寺,宝峰禅寺寺名沿用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参加过禅七的禅友对什么是禅七已不陌生,而尚未参加过禅七的禅友对什么是禅七,来之前则在网上搜索了一番,热心的禅友将搜索的结果作了简明扼要的归纳:

“打七”即密集式修行七天,是佛门中精进修行的一种仪规,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的七日证道。

用禅宗的参禅方法打七就叫做“打禅七”,禅寺亦将其略称为“打七”,其修行方式是在禅堂内,以静坐和跑香调和身心,达到开发觉性的目的。[解说+字幕]

宝峰禅寺自唐宋以来,几经兴废。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当代高僧、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驻锡重建后,宝峰禅寺每年举办两次禅七活动,分春、冬两季进行,其中春季禅七一般为期十四天即打两个禅七。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宝峰禅寺恢复重建后,宝峰禅七活动一直由一诚长老担任主七和尚。2003年,一诚长老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后,因法务繁冗,主七和尚改由宝峰禅寺代理方丈衍真法师担任。

全国各地前来参加宝峰禅七的四众弟子,由禅寺知客师学文法师负责接待、安排。在客堂,参加禅七的禅友们,每人获得一张《宝峰禅寺禅七共住共修规约》、一份《宝峰禅寺春季禅七行香坐香时间表》,期在让各位禅友简要了解未来两周所要遵循的禅七规矩和作息时间。

利用江西佛学院毗邻宝峰禅寺的便利条件,禅七活动同时在禅寺禅堂和佛学院大礼堂举行。佛学院的院廊与禅寺的寺廊是连通在一起的,雨天在院与寺之间行走,即使穿的是布鞋也不至湿鞋。

依照古规,男性禅友可随主七和尚和寺院的禅师们在禅寺禅堂内修行,女性禅友等则只能在佛学院礼堂改成的禅堂内坐香行香。有已来禅寺打过禅七的女禅友不无羡慕地对男禅友们说:还是你们男士们福报大,可以和师傅们一起在禅堂里熏修。

据佛学院教师亦是禅寺的法师介绍,江西佛学院是江西省唯一的一所男众僧伽教育学校,设有预科班、正科班和研修班,现任院长为一诚长老。佛学院要求前来就学的各地学僧,须参加宝峰禅寺的禅七活动。若是在佛学院学习两年,一般会参加四次禅七活动,即春季禅七、冬季禅七各两次。参加了四次禅七活动的学僧,不仅禅修功夫大为长进,对禅七的仪规也会有较好的熟知。本次的春季宝峰禅七,同样亦有佛学院的两届学生参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禅宗的禅七活动,规矩法度更是谨严精细。《宝峰禅寺禅七共住共修规约》对参加禅七的师众提出了三点基本要求:身心健康,素质良好,道心坚固。

规约要求,参加禅七活动,均應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杜绝一切与禅七不相应的世缘干扰,用功办道,手机以及一切能发出声响的电子物品,一概不准带进禅堂。

禅七期间,不得随意外出,不准到处乱串。必须严格分清男女界限,男众不得去女众住处,女众不得去男众住处;等等。

规约最后敬祈参加禅七的师众自尊自律,自始至终,如法如仪,功德圆滿!

宝峰禅寺的山门殿门柱上,有一幅对联:未跨门栏谩言休去歇去,已到宝所哪管船来陆来。[解说+字幕]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非常忙碌的社会,大家总是东忙西忙,难得有

闲下来的时候,禅友们平日里忙里偷闲,挤一点时间参禅打坐,算是不至于沦为百分之百的“穷忙族”;禅友们也就感叹,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总是置身于一个挑战与引诱都特别强烈的时空环境,要觅得一块心仪的清净之地还真是不太容易。

今日总算如愿以偿,可以暂时远离让人精疲力竭的生存竞争,告别灯红酒绿之中的利欲横流,做一回遁隐山林的闲情逸致之士。

已圆寂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曾说:

禅是一面镜,它可以照明人的心境;

禅是一盏灯,它可以指引人的心路。[解说+字幕]

禅友们心想,凭着前世今生的福报,既然暂时已向红尘世间告假,已然来到千年古刹的心灵宝所,那就好好借助禅这面镜子,照彻一下自己的心境,虔诚借由禅这盏灯,清净一番自己的心路吧。

没有参加过禅七活动,对禅寺生活不太了解的禅友,一般会对手中的这张“禅七行香坐香时间表”产生不少想向法师请教的问题。什么是早课香,早板香,午板香,晚课香,养息香?什么是早、晚四支香,早、晚六支香,晚八支香,晚十支香?几个起字、几个圈子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站板开示,什么是站板开示静中警策?等等;但只要参加了一天的禅七活动后,以上的诸多疑问也就在具体的实践中会悄然获得解答。

宝峰禅寺的禅堂位于大雄宝殿的东外侧,门的上方正中书有“禅堂”二字。有的禅寺如河北赵州柏林禅寺,其禅堂的匾额是“无门关”三字。无门关源自禅宗史上赵州和尚一个有名的公案,该公案意在打破参禅者对有、无的执著。无门关是学禅的一道关口,勘破无门关可以说是历代禅人进入禅门的唯一方法。

宝峰禅寺禅堂面积近4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人修禅。禅座离地面约0.4米,座宽约0.8米,上面铺放着布垫和坐垫。禅坐上备有小棉被,天冷时包覆双腿用。

禅堂中间为佛龛。禅座分布于四周。坐香时,坐禅者面朝佛龛盘腿而坐。

在日本,如日本曹洞宗的祖庭永平寺,其禅僧坐禅的方位一般依据“达摩面壁九年”的故事,面壁而坐,即面朝墙壁约1米的距离盘腿而坐,据说这样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实际上,达摩面壁并非一定要面朝墙壁而坐,更多是指参禅时应“心如墙壁”。“面壁”说的是参禅的方法而非仅指坐禅的方位。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禅堂的光线皆要求柔和,较暗,便于禅修者集中注意力修禅。坐禅时眼睛半睁半闭,眼光与地面大约成45度角。坐禅时眼睛若全睁开,容易疲劳,若全闭上则容易昏沉,都不容易进入禅定状态。

在分布于四周的禅座中,面朝佛龛和禅堂大门有一个形如柜状的禅座,叫维摩龛。禅七期间,主七和尚也即是方丈和尚便坐香于维摩龛中,领众修禅。

禅堂地面砖块的铺设是非常有讲究的。可以看到,地面上有九块白色的地面砖,每一块的摆放位置皆有讲究,凡参加过禅七的人便会知道,这九块白色砖块在整个禅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据主七和尚衍真法师介绍,宝峰禅堂经过几次改造才恢复成现在的样子。最初,不知道这九块百砖到底摆放在哪里,多位老禅师聚在一起回忆,几经周折,中国禅宗传统禅堂的地砖铺设方法才得以接续

传承。

禅门规矩谨严。一诚长老任亦是海内外著名古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住持时,以金山寺、高旻寺规约为蓝本,因地制宜制定了《云居规约》。后一诚长老驻锡重建宝峰禅寺,遂将云居规约文化传播到此,使宝峰禅寺的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建设,两者齐头并举。

《云居规约》分上下卷,上卷为“规约”,下卷为“仪规”。上卷的规约中,第一个规约即是禅堂规约,此外有共住规约、客堂规约、云水堂规约等等。下卷仪轨则分为甲、乙、丙三大仪规,其中甲仪规便是禅堂仪规。现在的中国禅寺虽是禅宗与净土宗双修,但毕竟是禅寺,故一诚长老将禅堂规约与仪规置于整个禅寺仪规中的首要位置。

云居《禅堂规约》共有三十二条,参加禅七活动的禅友们不可不知。如:禅堂内外闲杂话者罚;不顾修行本分、交头接耳者罚;行香、坐香不到者罚;不顾本参乱呈机锋者罚;擅入客堂与人杂话者重罚;闯静者罚;等等。[解说+字幕]

规约还指出:古规失检,怠惰成风;时弊多端,提持贵密。劝勉凡来禅堂的参禅者奉“行解相应,则无愧于先宗;道德兼资,乃有利于来学”为圭臬,同心共相遵守本规约。

规约称,禅堂为禅门要地,其功能在禅寺中大非等闲,有谓之:开万圣之圆乘,阐佛祖之慧命,弘宗门之大范,造学者之佛因。[解说+字幕]

若是在禅堂参禅,行、住、坐、卧日行仪规皆有明确细致的要求。概而言之,要求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以行住坐卧四威仪彰显禅门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坐禅,是以燃香来计算时,故又称“坐香”。坐香时,要如钟之安稳,端身正坐,身子不得弯曲亦不宜过分挺直。对禅师们而言,坐香可采用单跏趺坐或双跏趺坐。单跏趺即右脚在下左脚在上,双跏趺即先左脚放右大腿上,再右脚放左大腿上。膝头平位边,头靠衣领,手捧弥陀印。[注:禅师示范,拍摄时用特写镜头]

对于盘腿功夫有待提升的禅友们来说,坐香时不一定要单跏趺坐或双跏趺坐,可采用“打散盘”的简便方式,即将两腿盘紧而坐便可。

行禅,亦以燃香来计算,故又称“行香”。行香时,要如风之行止无迹,不得回互盼顾。行香摆手,左手向后摆三分,右手前后甩七分,一个跟一个,一步套一步,不得踏前人脚跟,而失行之威仪。

站立时,如松之挺直无有偏斜,必须双手垂直,脚跟对齐。

有些禅师为了一心一意参禅,做到克期取证,整个禅七期间不睡寮房而睡在禅堂,故禅堂东西两头设有广单即通铺,供禅师们养息也即是休息。禅门对卧姿非常讲究,卧时需右手枕头,左手搭膝,两腿相叠,如弓之状,谓之吉祥卧。

对于一个修行的禅师而言,行、住、坐、卧皆可修禅,但在四者之中,以坐姿最为适宜,故多云“坐禅”。以打坐来修习禅定的方法,略称“打坐”。

对修禅者而言,无论打禅七还是平日禅修,需要注意的是,在行、住、坐、卧四种姿势中,坐姿最容易上虚火,所以多喝水有降火的作用。

禅七活动开始前,禅堂附近乃至整个禅寺醒目处,皆贴有“念佛是谁”、“照顾话头”等参禅警语。中国禅宗有两种基本的参禅方式,

一种叫默照禅,一种叫看话禅。默照禅由宋代曹洞宗的正觉禅师居浙江天童寺时所创,主张在寂默处观照体用、理事、动静、空有、明暗等,作为明心见性的方法。

宋代临济宗杨歧派下的宗杲禅师居江西云居山时,认为默照禅的禅法不甚究竟,他主张阅读古人公案,取其中含有机要的现成话语,如“狗子无佛性”或“如何是佛法大意”等,叫人集中精神参究,作为明心见性的方法。宗杲禅师的这种禅法被称之为看话禅,也叫参话头。

明清及近代以来,由于禅净合一渐成主流,故凡采用看话禅禅修方法的禅寺,一般皆参“念佛是谁”的话头。宝峰禅寺禅七活动亦采用“念佛是谁”的话头禅法。

此次宝峰禅寺春季禅七活动,不少禅友是在佛学院禅堂内禅修,或许是考虑到有些是首次参加禅七活动,举办方在醒目处还张贴了如许警语:“放下焦虑、放下期待,让禅修在平静的精进中进步”;“行住、坐、卧勿失正念”、“生命在呼吸间”、“平静、自然、精进、喜悦”;等等;旨在为前来参修的禅友们营造一种保持正念的良好氛围,让禅之法喜氤氲于禅堂内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