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导学案1草原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2课时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2课时导学案
课 组
题 名
1、草原
指导老师 姓 名
【学习目标】 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低吟、迂回、一碧千里、翠色欲 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激发了解西 部的兴趣。 4、朗读优美的语句,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激发了解西 部的兴趣。 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学习过程】 ☆ 明确学习目标
【问题二】仔细研读课文第 3—4 自然段,划出体现草原人情美、民俗美的句子。你从这些句子中体 会到了什么?
【问题三】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 达标测评,学以致用。 (小册 1-5 题。) ☆ 我的收获:学习完课文之后,你的收获是什么?请你写下来。
自我评价:A 我的 思维 导图
B
C
小组评价:A
B
C
自我评价:A B C 第二课时(问题解决课)
小组评价:A B C
【学习过程】 ☆ 明确学习目标 ☆ 温故知新: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 自主 合作 探究:
学法提示:小组明确任务→品读课文→小组交流→汇报展示、质疑补充
【问题一】 读课文 1—2 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描写草原优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检测预习的方法: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同伴评价
☆ 检测预习 词语认知我能行 1、认读词语。 2、我的发现。
3、词语理解:境界 、迂回、洒脱、拘束…… 4、词语对抗赛。(小组交流→组际对抗) 课文感知我能行 5、我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对子互查互批。)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3篇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3篇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3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重点: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的团结互助。

难点:通过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汉情深”。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收集其他表现民族团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草原的歌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放腾格尔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见到了阿里山和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收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资料)课下,有些同学告诉老师说:我以读过好多遍课文了,还用再读吗?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读书──提问题。

(根据所提问题来决定回答方式)。

三、精读课文1.读完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美)既然是美景,那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参观这美丽的大草原吧,你可以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自由组成参观团,参观完了再汇报,听好参观任务:你们发现了哪些景物?2.你们觉得哪些景物美?为什么?3.你想怎样汇报你的`参观结果?教师引导:要完成参观任务,先怎么办?(自己读,自己划,有了意见、想法再和同学交流。

)当完成参观任务后,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向所有的参观队员汇报你们的所得?(可以朗读,展示图片、画画,编成诗歌、儿歌的方法。

)明白任务后,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任务进入到你最喜欢的草原参观吧。

1.学生边读边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汇报感受到的美。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优秀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优秀教案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叙事散文。

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来访各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悟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体会“蒙汉情深”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1、2自然段。

3.感悟草原的“景色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的思想感情。

一、情境导入1.出示地图,简介内蒙。

师:这里是土壤肥沃,牧草茂盛,野花芳香,空气新鲜,湖泊晶莹的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风景如画的草原上。

草原风景美,蒙族牧民更美……2.欣赏音画,走近草原。

播放多媒体音画《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3.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跟随着我国现代作家老舍先生,走进内蒙古,走进——(生齐读)草原,作一次草原之旅。

点评从“地图”到“音画”再到“课文”,逐步缩短“草原”和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并为整篇课文的阅读营造出“美”的氛围。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中优美的草原风光画面,为后面学生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在脑海中想象草原美景提供了“相似经历”的支撑。

二、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迂回、玻璃、襟飘带舞、彩虹、马蹄、羞涩2.自由交流预习中理解的新词。

重点交流: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说说每段大意。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草原》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草原》

1 草原一、学习目标1.我会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和摘抄喜欢的语段,感受积累语言。

3.我能感受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到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三、学时2学时四、知识链接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木条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豆腐:是用牛奶等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

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滨州铁路经过南境。

这里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农产品有小麦、油菜、甜菜等。

课前独学独学任务1.我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勾画不懂的生字词2.我会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等词语。

3.我通过阅读,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独学方法:对于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争取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书、向他人请教。

独学检测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gōu lè yū huí xuàn rǎn mǎ tí jíchí()()()()()sǎ tuō jū shù xiū sè()()()2.我能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勒蒙()()3.课文讲了的事。

独学一问:课中导学第一学时学习目标1.我会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我通过阅读,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习过程一、教师导入二、独学展示读一读: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

写一写:渲毯勒吟迂襟蹄貌拘羞涩跤偏涯。

秀一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批一批: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
1、 文中画 “ ” 的句子中, “绿毯” 指______ , “白 色的大花” 指________
2、作者在写景物的同时,不忘写自己的感受。请用“ ”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画 出来。 3、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 【展示分享 品味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 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
麟游县镇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科 目 主备人 班 级 语 文 课 题
1、 《草原》


预习反馈课
刘 瑛
上课教师 组 名
使用时间 姓 名
导学 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 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 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 育。 重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 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座 坐

)位

)落

)下

)次
【带问探究,合作交流】 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 画下来,细细品读。
2、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3、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找出相应的句子说说草原的天、 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读说写议
重、难点
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 用。 预习 导向 读课文,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重点句子,并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自我感知】
【独学建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和体会草原的景及人的美。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再现美)孩子们,你们当中有谁去过大草原?草原美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

(播放电子课件,有草原美丽风光,有牛羊成群地走过草原的动感画面,有牛、羊、马的叫声,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歌声。

)二、草原美吗?我们今天就学习小学课文《草原》。

1、板书课题。

2、全班集体读题。

三、朗读课文,感知大意。

(感情朗读——体验美)1、学生用快速阅读法读课文。

2、鼓励学生“读了以后就想说”。

草原的天空、草地、小丘、骏马、牛羊、人物,特别是自己读后心情、感受、想象等等。

(板书:景美、人更美)3、精读课文(学生自找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段落或全文均可:草原美景、风俗、人情等等。

)大声读。

4、自主、合作、探究(分学习小组或学习小伙伴,再全班交流。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四、深入品读。

(品词赏句——领悟美)1、让学生自主挑选并品味文中的草原美景、风俗人情、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段落、句子以及词语。

(分学习小组或学习小伙伴交流。

)品读方法:读一段或句子,再说说美在哪里,或为什么美。

2、教师引导。

播放电子课件。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轻轻流入云际。

”说说这句子美在哪里,或为什么美。

(词语、色彩、具体、生动、准确、词语丰富、动静结合)五、导游观光表演(表演想象——创造美)学生即兴表演,外地旅游团去草原观光,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六、播放电子课件,再次欣赏和体会草原的美景。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草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草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朗读、默读、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草原的课文。

请大家谈谈你们对草原的印象。

(2)同学们说得很好。

草原是我国美丽的大地景观之一,我们来学习课文《草原》。

2.课文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尽量读得绘声绘色。

(2)同学们,请谈谈你们对课文的理解。

课文描绘了怎样的草原景色?(3)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注意发音和书写。

(4)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课堂讨论(1)同学们,课文中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2)课文中描绘了哪些民族风情?你是如何理解的?(3)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草原?4.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

(2)我们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了识字能力。

(3)我们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草原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3)写一篇关于草原的短文,题目自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学习、讨论、小结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了课文《草原》的内容。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朗读、默读、背诵能力得到了提高。

3.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03年审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__ ______ __
狰狞撕扯效率高傲威胁
边读边写
用自己的话夸夸修建青藏铁路的建设者:
边读边悟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我读了遍课文,能读(准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
①把生字词圈出、读准确,会认、会记、会写。
②我认为易错字词是
3.读了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父亲带着去往的火车上,望着展开讨论,同时也表达了。
边读边写
1.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这也是边疆建设者要表白的心,这就是()的写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白杨一样的建设者,他们是谁呢?请用上()从来就这样()。
3、绿色浓郁得将要流动似的。(
4、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
5、细细地回忆、品味。( )
6、形容骏马奔腾,草原上的人们热情奔放的样子。( )
西山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丝绸之路》导学案
主备人:谢卓娟学习时间:2课时班级:小组:学习小主人:
学习目标:
1.认识“矗、凹”等九个字词。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边读边写
课文中“我”问妈妈骆驼夏天到哪里去了,妈妈也回答不出来。想象看,骆驼夏天可能到哪里去了?发挥想象写句子。
边读边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词(分层次诵读、按平仄规律读、可以唱读……)。
2.想象画面,理解、品读诗词。
(1)《牧童》描绘了( )的情景。《舟过安仁》描写了(

2019-2020年最新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2课时导学案设计

2019-2020年最新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2课时导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我会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和摘抄喜欢的语段,感受积累语言。

3.我能感受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到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三、学时2学时四、知识链接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木条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豆腐:是用牛奶等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

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滨州铁路经过南境。

这里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农产品有小麦、油菜、甜菜等。

课前独学独学任务1.我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勾画不懂的生字词2.我会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等词语。

3.我通过阅读,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独学方法:对于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争取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书、向他人请教。

独学检测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gōu lè yū huí xuàn rǎn mǎ tí jíchí()()()()()sǎ tuō jū shù xiū sè()()()2.我能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勒蒙()()3.课文讲了的事。

独学一问:课中导学第一学时学习目标1.我会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我通过阅读,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习过程一、教师导入二、独学展示读一读: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

写一写:渲毯勒吟迂襟蹄貌拘羞涩跤偏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3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3篇导语: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欢迎阅读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篇1草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景色优美,牛羊成群。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组词:骏()俊()竣()限()驰()峻()唆()梭()垠()弛()蹄()茶()貌()杯()跤()缔()荼()藐()怀()胶()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理清课文的线索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景象是怎样的?2.理清课文线索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草原》导学案
学习 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
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
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 自然段。

重点
难点

1、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
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的民族感情。
学 习 过 程
导 案
课文知识了解: 这篇文章写的是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完成整篇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而并不

课外知识的
链接有助于

茫茫,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纯朴简练的语言风格,又呈现出生动感人的气息。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思考,各自发表意见:(写自己想说的话) 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1、我抄写了课文里面自己认为需要掌握的重要词语。 2、初读课文三遍,我能完成练习 ①理解下列词语 渲染: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勾勒: 课文内容的
理解

让学生把自
己的想法说
出来

词语理解是
走入课文的
第一步
2

②读了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③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通过作者记述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 ,先描写了 景色,再描写 场面,最后描写了 情形,赞美了草原 ,歌颂了 。 二、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用“△”标出景物及印象;用横线划出比喻句,用波浪线划出拟人句。并想想这样写的作用。 1、 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空气( )、 天空( )、 草原( )。 2、我摘抄的文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我认为他们写得非常生动形象。 A、 B、 C、 三、质疑; 可以从这看出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情况 对文章中优秀的句子让学生先自己做一做了解 这节课之后,我还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句子: 第二课时: 前面我们不仅欣赏了草原之美,而且还将美永留在心间。现在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访问团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吧。 一、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句子理解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句子中,“碧”是形容青草 ,“千里”指草原范围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 、 的特点。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中用绿色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 。”这句话中老舍是把草原比作了 ,突出了草原的 。 (3)理解:“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文中找出表现蒙汉情深的句子读一读。
引导学生提
出质疑
3

2、用心读课文第二、三部分,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的场景。 (1)在文中找出了能说明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句子,大声的读出来几遍,好好体会其中的热情。 (2)把其中一些能体现草原人民热情的词语抄写下来: 二、课外延伸 1、如果自己是一位访问团的成员,看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又受到内蒙古人民的热情款待,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 2、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读出自己的感觉。 3、找一首歌唱草原的歌曲来放声唱一唱。 三、课堂检测 1、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翠绿的颜色很深,就像要流动一样。( ) (2)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 (3)身上的衣服,随着风飘舞。( ) (4)回旋,环绕。 ( ) 2、把短语补充完整。 ( )的心情 ( )的小鸟 ( )的草原 ( )的大花 ( )的带子 ( )的双手 3、按要求改写句子。 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缩句)

对重点句子
的深入理解
可以加深学
生对课文,
对作者的写
4

作有更深的
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