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寓意的成语故事400字

含有寓意的成语故事400字
含有寓意的成语故事400字

含有寓意的成语故事400字

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巧,刚刚入门不久,他就要与王子期比赛,看谁的马车跑得快。可是,他一连换了三次马,比赛三场,

每次都远远地落在王子期的后面。

赵襄王这下可不高兴了,他于是叫来王子期,责问道:“你既然教我驾车,为什么不将真本领完全教给我呢?你难道还想留一手吗?”

王子期回答说:“驾车的方法、技巧,我已经全部教给大王了。只是您在运用的时候有些,忘却了要领。一般说来,驾车时最重要

的是使马在车辕里松紧适度,自在舒适;而驾车人的注意力则要集中

在马的身上,沉住气,驾好车,让人与马的动作配合协调,这样才

可以使车跑得快,跑得远。可是刚才您在与我赛车的时候,只要是

稍有落后,你的心里就着急,使劲鞭打奔马,拼命要超过我;而一旦

跑到了我的前面,又时常回头观望,生怕我再赶上您。总之,您是

不顾马的死活,总是要跑到我的前面才放心。其实,在远距离的比

赛中,有时在前,有时落后,都是很正常的;而您呢,不论领先还是

落后,始终心情十分紧张,您的注意力几乎全都集中在比赛的胜负

上了,又怎么可能去调好马、驾好车呢?这就是您三次比赛、三次落

后的根本原因啊。”

做事要目标明确,全神贯注。如果不专心致志,而只会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学习也是这样,只有抛弃杂念,集中

精力,才能使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好的成绩。所

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计功利,努力将每一件事

情做好。

汉朝初年,有个名医叫淳于意,作过齐国都城管理粮仓的长官,又称太仓公,从小就喜欢钻研医术。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

向同郡元里的公乘阳庆拜师学习医术。这时阳庆已七十多岁,就把

自己掌握的秘方全给了他,并传授给他黄帝、扁鹊的脉书,和观察

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法,使他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

病症。学了三年之后,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他诊治疾

病和决断生死的能力深受患者好评。

有一次,一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几天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状告淳于意医错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汉文帝初期的刑罚,刺面削鼻,剜膝砍脚)。

根据刑律罪状,要押解到长安去受刑。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她们都跟在后面哭泣。淳于意又急又恼,大声骂道:“生孩子不生男孩,到紧要关头就没有可用的人!”最小的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很感伤。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去长安,家里人再三劝阻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当朝皇帝是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汉

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

“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会儿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

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

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

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了奏章,十分同情这个小姑娘,又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就召集大臣们,对大臣说:“犯了罪该受罚,这是没有话说的。可

是受了罚,也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

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

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大臣们一商议,拟定一个办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子。汉文帝就

正式下令废除肉刑。这样,缇萦救了她父亲。

缇萦舍身救父的事迹令人钦佩,后被编入中国古代着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里,万代流传。汉文帝废除肉刑,看起来是件好事。

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弊病不少。有些犯人被打上五百或三百板,

就给打死了,这样一来,反而加重了刑罚。后来到了他的儿子汉景帝手里,才又把打板子的刑罚减轻。

有一次,黄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见贤人大隗(weǐ)。方明、昌寓在座一左一右护卫,张若、他朋在前边开路,昆阍(hun)、滑稽在车后随从。他们来到襄诚原野时,迷失了方向,七位圣贤都迷路,找不到一个人指路。

这时,他们正巧遇到一个放马的孩子,便问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吗?”

孩子说:“当然知道了。”

“那么你知道大隗住在哪里吗?”

那孩子说:“知道。”

黄帝说:“这孩子真叫人吃惊,他不但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住在哪里。那么我问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

孩子推辞不说。黄帝又继续追问。

孩子说:“治理天下,就象你们在野外邀游一样,只管前行,不要无事生非,把政事搞得太复杂。我前几年在尘世间游历,常患头昏眼光的毛病。有一位长者教道我说:“你要乘着阳光之车,在襄城的原野上邀游,忘掉尘世间的一切。如今我的毛病已经好了,我又要开始在茫茫世尘之外畅游。治理天下也应当像这样,我想用不着我来说什么。”

黄帝说:“你说的太含糊了,究竟该怎样治理天下呢?”

“治理天下,和我放马又有何不同呢?只要把危害马群的马驱逐出去就行了。”

黄帝大受启发,叩头行了大礼,称牧童为天师,再三拜谢,方才离开。

关于一群好马里混进了一头害群之马,导致整个马群都不妥当的情景,还有个相似的说法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是不是很相

似?这个故事启示我们,第一点是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第二点是要虚心向他人请教。

看过含有寓意的成语故事400字还看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