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157 管理会计(一) 练习题08

自考00157 管理会计(一)  练习题08
自考00157 管理会计(一)  练习题08

第八章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准成本系统不包括()。

A.成本计算及账务处理

B.成本标准的制定

C.成本差异分析

D.标准成本系统的检测

2.以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设备的运行和工人的技术水平都处于最佳状态为基础所确定的单位产品的成本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3.根据企业正常的开工情况、正常的工作效率以及正常的价格水平确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4.通常应对不利的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A.质量控制部门

B.采购部门

C.工程设计部门

D.生产部门

5.正常的标准成本是()。

A.一种历史成本

B.选定某一基本年度的成本数据作为标准

C.以现有的技术、设备,在最好的经营管理条件下所发生的成本水平作为标准

D. 根据企业正常的开工情况、正常的工作效率以及正常的价格水平来确定的标准成本

6.在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中,产品成本不包括()。

A.直接材料

B.管理费用

C.直接人工

D.制造费用

7.材料价格的制定主要由以下哪个部门的参与()。

A.生产部门

B.管理部门

C.销售部门

D.采购部门

8.某企业制定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为50万,人工标准成本为20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10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8万,则该企业的单位标准成本为()。

A.80

B.78

C.88

D.68

9.华兴企业第一季度的直接材料标准用量为23万,直接材料标准价格为5元,则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为()。

A.114

B.123

C.115

D.23

10.数量差异用于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工时往往可以被称为用量差异,也可以被称为()。

A.工资率差异

B.效率差异

C.价格差异

D.耗费差异

11.本月生产甲产品1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20元。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2.5公斤/件,标准价格为每公斤18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元。

A.-9000

B.-10000

C.90000

D.10000

12.某企业本月实际生产甲产品800件,用工1000小时,实际支付工人工资11000元。已知甲产品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标准工资率为10.5元。则甲产品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分别为()。

A.2100元,500元

B.2100元,-500元

C.-2100元,500元

D.-2100元,-500元

13.已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2元/小时。当月相关数据如下: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9800元,实际工时为5000小时,标准工时为4800小时,预计应完成的总工时为5600小时,则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为()。

A.超支200元

B.超支400元

C.节约1200元

D.节约1400元

14.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支出差异是()。

A.价格差异

B.效率差异

C.预算差异

D.能量差异

15.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预算额之间的差额称之为()。

A.支出差异

B.能量差异

C.效率差异

D.生产能力差异

16.在标准成本系统下,直接材料的存货通常是按其单位标准价格计价,实际的购货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通常在什么时候计入材料价格差异账户()。

A.材料加工时

B.材料购入时

C.产品出售时

D.产品入库时

17.A公司制件厂实际生产量700件,实际使用人工7100小时,已知变动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8元/小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应为56000,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为()。

A.800

B.56000

C.5840

D.62640

二、多项选择题

1.标准成本通常可以被分为何种类型()。

A.理想的标准成本

B.正常的标准成本

C.现行可达到的标准成本

D.可执行的标准成本

E.非正常标准成本

2.标准成本实施的基本条件主要有()。

A.工艺操作过程的标准化

B.成本控制的标准化

C.健全的成本管理系统

D.全体员工成本意识的提高

E.正常的标准成本

3.在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中,每一成本要素的标准成本都包括以下哪种标准()。

A.“数量”标准

B.“价格”标准

C.“价值”标准

D.直接材料

E.直接人工

4.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用的直接人工小时,主要包括()。

A.工人直接加工所需用的工时

B.必要的间歇时间

C.必要的停工时间

D.不可避免的废品需耗用的工时

E.可避免的废品需耗用的工时

5.直接人工的标准工资率可以由以下哪些方式制定()。

A.现行工资制度

B.计时工资制

C.计件工资制

D.基本工资加奖金

E.采购部门

6.用量标准包括()。

A.原材料单价

B.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C.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D.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

E.直接人工的标准工资率

7.下列有关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模型说法正确的有()。

A.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B.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C.数量差异用于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工时往往被称为用量差异或效率差异

D.直接人工的价格差异通常被称为工资率差异

E.弹性预算差异=实际成本-实际产出上的标准成本=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8.下列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A.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B.用量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C.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D.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E.价格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9.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包括()。

A.支出差异

B.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C.效率差异

D.数量差异

E.价格差异

10.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需要的因素有()。

A.分配基础实际用量

B.实际费用分配率

C.分配基础标准用量

D.标准工资率

E.标准费用分配率

11.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12.8元/小时,生产部件700件,应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为89600元(700×10×12.8)。三差异法下,有利支出差异200元,不利生产能力利用差异24320元,不利效率差异1280元,固定制造费用的分配及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会涉及到如下哪几个分录()。

A.在制品(标准)

B.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E.固定制造费用(实际)

三、简答题

1.标准成本计算的本质内容是什么?

2.标准成本有哪些类型?

3.成本差异的处理通常有哪两种方式?各适合于何种情况?

4.一般应实行例外管理原则,管理者只对那些重大的差异进行追踪,请问主要关注哪些差异?

四、计算题

1.假设华丰公司制件厂生产一种A产品,生产能力表现为生产一线工人直接人工工时,每月可用直接人工工时最大限度为9500工时,正常直接人工工时为8000工时。该公司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按正常生产能力计算。2008年8月份制件厂正常生产能力为8000直接人工小时,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563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为64000元,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92300元。制造费用按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用量为10米,每米标准价格9元;直接人工标准为8小时,每小时标准工资为20元。

要求:(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3)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2.江苏省淮安市清江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固定制造费用的资料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的弹性预算(单位:元)

机器小时数制造费用

8000 20000

10000 22000

12000 24000

14000 26000

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按正常生产能力12000小时计算,每机器小时费用预算为2元。该厂生产A、B 两产品,每生产一单位A、B产品耗费的标准机器小时分别是:A产品1小时/件,B产品1.5小时/件。本月生产A产品4000件、B产品4000件,共耗费9500机器小时。本月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为21750元。要求: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并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3.江苏省淮安市清江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标准成本法,某一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单位,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

项目金额

直接材料0.2吨×100元/吨20元

直接人工5小时×4元/小时20元

变动制造费用4000元/1000单位4元

固定制造费用6000元/1000单位6元

标准单位成本50元

本月份生产800单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为:

项目金额

直接材料0.22吨×90元/吨19.80元

直接人工 5.5小时×3.9元/小时21.45元

变动制造费用4000元/800单位5元

固定制造费用6000元/800单位7.5元

试对该产品进行成本差异分析。

4.A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甲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甲产品标准成本卡金额单位:元

项目用量标准价格标准单位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10 2 20

直接人工 5 16000/2500=6.4 32

变动制造费用 5 50000/2500=20 100

固定制造费用 5 20000/2500=8 40

单位标准成本192

(2)其他情况:

本期产品的实际产量为490件,耗用直接人工2400小时,支付工资16620元,支付制造费用713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54000元,固定制造费用17300元),采购原材料的价格为2.2元/公斤,本期领用原材料5100公斤。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2)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4)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

五、名词解释。

1.正常标准成本

2.有利差异

3.不利差异

六、论述题。

1.简述标准成本计算模式的具体作用?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标准成本系统是集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计算为一体的成本计算模式,它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计算及账务处理三大部分。本题应该选D。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理想的标准成本是最高要求的标准成本,它是以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设备的运行和工人的技术水平都处于最佳状态为基础所确定的单位产品的成本。本题应该选D。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正常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正常的开工情况、正常的工作效率以及正常的价格水平确定的成本。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不应由耗用材料的生产部门负责,而应由采购部门对其作出说明。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正常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正常的开工情况、正常的工作效率以及正常的价格水平来确定的。确定正常标准成本时,应反映过去经营活动的平均结果,并对未来事件进行估计。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在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中,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项要素。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材料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难为管理人员所控制。在制定材料价格标准时,应有采购部门的参与,并征求采购部门的意见,考虑市场价格的变动和发展趋势,以及影响价格因素的定货批量和运输方式等因素。本题应该选D。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单位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人工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0+20+10+8=88,本题应该选C。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价格=23×5=115万元。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数量差异用于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工时往往被称为用量差异或效率差异。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材料实际用量-材料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2000-1000×2.5)×18

=-9000(元)

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000-800×1.5)×10.5=-210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1000/1000-10.5)×1000=500(元)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分配基础预计用量-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5000-4800)×2=400。

1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实际费用分配率-标准费用分配率)×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变动制造费用的支出差异也叫“价格”差异。

1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在标准成本系统下,直接材料的存货通常是按其单位标准价格计价,实际的购货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通常在材料购入时,记入材料价格差异账户。

1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制品 56000

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5840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800

贷:变动制造费用 62640

本题应该选C。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标准成本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应该发生的成本,标准成本通常有理想的标准成本,正常的标准成本,现行可达到的标准成本三种类型。本题应选ABC。

2.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实施标准成本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否则标准成本计算就难以名符其实,不能起到应有作用。标准成本实施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艺操作过程的标准化;(2)健全的成本管理系统;(3)全体员工成本意识的提高。

3.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每一成本要素的标准成本都包括“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项内容。本题应该选AB。

4.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用的直接人工小时,其中包括工人直接加工所需用的工时、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的工时等。本题应该选ABCD。

5.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是指每个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应获取的工资额。标准工资率应更具企业自身的现行工资制度而定,如有的企业采用计时工资制,有的企业采用计件工资制或基本工资加奖金等方式。本题应该选ABCD。

6.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C、D属于价格标准。

7.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直接人工的价格差异通常称为工资率差异;数量差异用于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工时往往被称为用量差异或效率差异。本题应该选ABCDE。

8.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9.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包括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0.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分配基础标准用量)×标准费用分配率。11.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产品(标准) 89600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24320

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1280

贷: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200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 115000

本题应该选ABCDE。

三、简答题

1.

【正确答案】实施标准成本计算,将产品生产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加以比较,揭示成本差异、评价业绩,并对成本加以控制是标准成本计算的本质内容。

2.

【正确答案】 1.理想的标准成本

2.正常的标准成本

3.现行可达到的标准成本

3.

【正确答案】方式:

(1)分配于相关账户

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相互抵消后的余额如果较大,可以将差异按比例分配于各有关存货账户和销售成本账户,把账户登记的标准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在标准成本系统下、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产品销售成本均以标准成本计价,而企业在许多情况下则需要提供实际成本资料,如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的订货合同结算,纳税报告和对外财务报表等,这时就需要把成本差异同标准成本相结合,把标准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通常是按各相关数额的比例计算分配。

(2)作为当期销售成本的调整

如果各项成本差异不大,或者没有特别的要求需要把标准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为了简化计算程序,可以把各项成本差异抵消后的净差异额结转于产品销售成本,作为产品销售车成本的调整,或者作为差异费用单独列示于当期损益表上。

4.

【正确答案】 1.差异的规模;2差异发生的频率;3.差异的发展趋势;4成本差异的追踪调查同成本与效益原则。

四、计算题

1.

【正确答案】(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总工时=64000÷8000=8(元/小时)

(2)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总工时=92300÷8000=11.54(元/小时)(3)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价格=10×9=90(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8×20=16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分配基础标准用量×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8×8=64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分配基础标准用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8×11.54=92.3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90+160+64+92.3=406.3元。

2.

【正确答案】(1)支出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发生总额-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正常生产能力=21750-2×12000=-2250元

(2)效率差异=(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分配基础标准用量)×标准费用分配率=(9500-4000×1-4000×1.5)×2=(9500-10000)×2=-1000元

(3)生产能力差异=(分配基础预计用量-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2000-9500)×2=5000元

(4)总差异=-2250+(-1000)+5000=1750元

(5)借:生产成本 20000

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 5000

贷: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2250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000

制造费用21750

3.

【正确答案】成本差异分析包括变动成本差异分析和固定成本差异分析。变动成本差异分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0.22×800×(90-100)=-1760元

材料数量差异=(0.22×800-0.20×800)×100=1600元

由于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使成本下降了1760元,但由于材料用量超过标准,使材料成本上升16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总成本下降160元。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工资率差异=5.5×800×(3.9-4)=-440元

人工效率差异=[(5.5×800)-(5×800)]×4=1600元

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工资率,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但由于实际耗费工时高于标准,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总成本上升1160元。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5.5×800)×[(4000/(800×5.5)-(4/5)]=48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5.5×800)-(800×5)]×(4/5)=320元

由于实际制造费用分配率高于标准,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48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320元,两者相加,变动制造费用上升800元。

4.

【正确答案】(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实际用量

=(2.2-2)×5100=1020(元)

(2)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2400-490×5)×6.4=-320(元)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分配基础标准用量)×标准费用分配率

=(2400-490×5)×20=-1000(元)

(4)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固定费用实际发生总额-固定费用预算总额

=17300-20000=-2700(元)

(5)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

=(分配基础预计用量-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500-2400)×8=800(元)

五、名词解释。

(1).

【正确答案】正常标准成本是指根据企业正常的开工情况、正常的工作效率以及正常的价格水平来确定的成本。

(2).

【正确答案】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异称为有利差异,在有关差异账户的贷方反映,表示成本的节约。

(3).

【正确答案】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异称为不利差异,在有关差异账户的借方反映,表示成本的浪费。

六、论述题。

(1).

【正确答案】(1)控制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标准成本是衡量正常成本水平的尺度,可作为评价和考核工作成果的标准。在事前的成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可以使成本水平得到事前的控制。通过差异分析,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纠正,从而降低成本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2)正确评价和考核工作成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标准成本是在生产过程开始前经过综合分析所确定的、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发生的成本。它是衡量成本水平的标准,也是评价和考核工作成果的基础和依据。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实际成本同标准成本的比较,进行差异分析,可以区分经济责任,正确评价员工的工作成绩,从而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关心和参与生产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3)为企业的预算编制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编制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是一个企业实现短期利润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实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措施。而成本预算的客观与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全面预算的质量和实施的现实可能性。采用标准成本系统对成本规范要求的严格程度,一般要高于相同规范的预算编制,因此标准成本资料可以直接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为预算编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并提高了预算的现实可能性。

另外在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剔除了许多不合理的因素,比实际成本更为客观;在差异分析中又对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因此,标准成本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可为企业的产品定价、接受特别订货等专门决策提供依据。

(4)简化成本计算,为对外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资料

采用标准成本计算,产品成本计算的会计处理,如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和产品的销售成本等都按标准成本入账,成本差异另行记录,可以大大简化成本计算过程中日常的账务处理工作,加速成本计算。在需要编制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的对外财务报表时,可以把标准成本同成本差异相结合,把存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标准成本系统下的成本信息即可用于对外财务报表也用于内部和管理控制,将内部管理职能和对外财务报表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