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看香港的经济转型

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看香港的经济转型
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看香港的经济转型

第20卷第6期科学学研究Vol.20No.6 2002年12月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Dec.2002

文章编号:1003-2053(2002)06-0616-04

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看香港的经济转型

杜祖基

(E xtracomm Technologies Inc.CANADA)

摘要:香港作为/小型开放经济系统0,对外部的政治经济变化有敏锐的反应。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一系

列外部政治、经济环境急剧的变迁,使香港的经济竞争力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

危机看香港的经济转型问题。

关键词:香港;经济全球化;亚洲金融危机;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个/小型开放式经济体系0[1],香港经济对外部的政治经济变化有敏锐的反应。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一系列外部政治、经济环境急剧的变迁中,人们也开始越来越注意香港经济可能与实际上已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香港经济面临的新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香港回归祖国后/港人治港0的新政治格局;二是世界经济正在走向/以知识为基础0的新形态;三是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对/港人治港0的新政治格局带来的新变化,本文主要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看香港的经济竞争力。

1经济全球化

里斯本小组在5竞争的极限6中把/全球化0界定为: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联系的多样性,它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作出的决策和行动,可以对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产生具有巨大意义的后果。它不仅意味着组成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社会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横向联系和彼此之间相互依赖性的进一步加强,更被解释为席卷这个星球大部分地区的,乃至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影响的一系列过程。[2]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和基本驱动力。代表自由经济学派的加拿大学者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x)认为/全球化指的是生产的国际化、新的国际分工、移民从南方到北方以及加剧上述进程的竞争环境。0德国学者于尔根#弗里德里希斯将经济全球化描述为/这是一种在资本流动、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原料提供、管理和组织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完全相互依存的经济。0[3]实际上,这种概念将全球化视为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网络化、一体化联结,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它强调技术前提下,资本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令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不断推动形成一个真正的全球市场。衡量经济全球化的指针不仅仅是国际贸易,更重要的是生产真正地实现了全球化。因此,美国学者德里克(Dirlik)将/全球化0看作/全球资本主义0,其特征是全球范围内/灵活的生产0。它指的是在新的经济/规则0下商品、金融交易以及生产过程本身的前所未有的流动。[4]

经济的全球化不断推动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全球性的相互依存,而这个过程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因此,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必须不仅被视为一种经济规则,而且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它植根于社会权力特有的资本主义形式中,而且这种权力控制在私人资本和民族国家手中。基本上讲,全球化意味着市场作为一种经济规范者(regulator)日益普遍化。0[5]联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也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实践政治命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命题,还是一个思想文化命题。他把全球化笼

收稿日期:2002-09-16

作者简介:杜祖基(TO Cho Kei),男,加拿大籍,现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统地界定为世界五大洲之间、各国之间联系与接触在数量与质量方面的巨大飞跃,界定为世界经济的新发展。[6]

可以说,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矛盾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资本的全球流动和资源的全球配置决定了全球化进程的基本特征,由经济全球化推动并造成了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对香港的影响

作为/完全开放0的国际化城市,同时作为亚太地区商业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商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金融业和转口贸易的发展,得益于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的不断增加,得益于香港与大陆的关系,也得益于香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际化的率先发展而具有的进入全球一体化经济的/领先优势0。

对香港的国际化程度,国际社会素来有很高评价,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5世界竞争力年鉴6,香港多年处于前3位,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世界经济自由指数0评价中,香港多年居全球第1位。香港大学恩莱特教授(Michael Enright)和国际顾问司各特女士(Edith Scott)近年曾就东亚和澳洲的跨国公司进行为期两年的独立研究。[1]研究结果显示,香港目前是跨国公司在亚太区设立地区总部最重要的基地,将来也会如此。该项研究指出,香港享有优越地位,是因为政治和法制稳定,主要市场靠近(全球一半人口与香港相隔仅五小时飞行距离),基建完备,财务和专业服务公司林立,联系密切,机构管理优良。基于上述种种因素,5财富6杂志选出的全球500家大公司中,超过60%在香港设有办事处。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和办事处,1999年有2500个,2000年已上升至3000个,增幅高达20%。香港就业人口有13%受聘于跨国公司。外来投资也持续增长,香港更成为大部分外商在亚洲区的投资重点。2000年,香港吸引了超过640亿美元的海外直接投资。中国自从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外商的直接投资,过半数取道香港进入内地市场。

但全球化的发展,也给香港带来新的问题。一方面,全球化促进了一部分相邻的国家和地区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并对香港的亚太地区商业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提出挑战。如新加坡、中国台湾的台北、中国大陆的上海和深圳等。特别是新加坡,对香港构成了比较大的威胁。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公布的/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I)0中,新加坡较之于香港,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不仅被列入/领先国家0,而且在与国际化水平相关的/新技术传播0能力指针中/互联网主机数量(台/千人)0中列第6名,/传统技术传播0能力指针中/人均电力消费(千瓦/时)0列第6名。从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排名看,新加坡/国际化程度0指针的排名也略高于香港。

全球化对香港的经济竞争力形成挑战的另一个方面,是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给香港创造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庞大的资金流动而造成的冲击。庞大的资金能够在瞬息之间涌入、流出,这对任何/细小而又开放的市场0,都足以构成威胁。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日益紧密的相互依存,也使外来的冲击相互影响而更加激烈。对这种状况,/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同意,一些资金雄厚、作风凌厉、专门以高杠杆比率从事买卖的大型投资机构,的确对细小而又开放的市场构成系统性风险。但对于如何降低有关风险,各国却未有共识。0[7]

3从金融危机看香港的经济转型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香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转型,香港的经济竞争力,以及香港未来的经济定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新的反思。这个反思是金融危机前思考的继续,但也因为金融风暴的出现而更具有现实性,同时也提出了新问题。

对香港80年代以来的经济转型,一直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是如何为香港经济定性。有人认为,香港经济已经是/服务业经济0,制造业出现了/空心化0。依据是统计的指针。如按香港工业署1996年的资料,1994年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9. 2%。按世界银行1999年5世界发展报告6的统计,香港1997年制造业占15%,而服务业占84%,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高于美国的71%)(见表1)。

基于这种统计,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在1996年的报告中指出,要避免仿效香港的模式,因为制造业的力量会被削弱[8]。这种观点显然认为香港的制造业已经被削弱。但对这种判断,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区分难以准确地把握香港经济的特质,主张用商品业和服务业的

#

617

#

第6期杜祖基: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看香港的经济转型

分类来取代原有的制造业、服务业的分类,原因在于/商品业有策略上的重要性。在香港,商品业似乎比服务业更能带来增长。0[9]

与之相近的看法认为,统计资料所显示的香港制造业只占香港内部生产总值的10%左右,但该数字/其实非常误导0,/根据统计惯例,在香港只有那些拥有生产装配线或其他加工设备的公司才归入制造业。这就意味着那些已将生产过程迁往内地、在香港只设立总部的众多制造商都被划入服务行业。按这种惯例统计出来的数据无疑会造成本港制造业正在走下坡路的假像。随着香港与内地的联系不断演变,本港制造支持服务继续兴旺发展,传统的统计方法将会更加不合时宜。0[10]

恩莱特(Michael J.Enright)等人也认为,/统计资料的处理方式夸大了香港制造业职位的-流失.0,/通过详尽的审查,虽然香港经济已经由-体力劳动密集.转向-知识密集.,由-闭合式.转向-都市式.,但香港的经济转型并不是由制造业经济转向服务业经济。0而且在他们看来,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其他主要的城市相似,不同的是香港的转变要快得多。

[1]表1 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产出比例(1980-1997)

国家/地区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80

19971980199719801997OECD 国家

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芬兰亚洲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省新加坡韩国印度

342410 301811538

22234 19020625

3342433440 493246384026

2738312634 491535354330

6454556251 216746614536

7160677262 328463655145

资料来源:World Bank(1999),World Development Report,表4.2

台湾资料见:Asian Development Bank,1999,p247.

我们认为,一方面,的确不能简单地把香港的经济界定为/服务业经济0,在香港制造业与中国大陆

制造业紧密关联的格局下,香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是相互依靠的。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在/劳动密集型0制造业的生命因为在内地寻找到延续土壤的情况下,香港很少生产高科技产品,香港制造业的/知识密集0程度和/知识先进0程度,以及因此

而可能对香港经济整体升级产生的支撑作用,与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距。如果说香港的经济已经转向/知识密集0,那么与这种知识密集要求相适应的制造业的确是有/空洞化0的迹象。统计资料表明,香港制造业中出口量最大的四类产品中有三类都属于传统产业。如果与/知识密集0要求相适应的香港的制造业的确有/空洞化0趋向,那么,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香港经济是否一定需要制造业的支撑?对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香港地少人工贵,社会日趋富裕后,制造业劳工短缺,不具有竞争优势。香港的地理位置具有策略性,基础建设优良,奉行法治和自由经济,监管制度健全,具备一切优势发展为国际金融财政航运中心。而且香港回归后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因此没有必要继续发展工业。但另一种主导的观点则认为,香港经济必须发展制造业。如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唐英年认为:/由于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我们相信必须保持并积极发展自己的工业才可使这个经济体系维持稳定。0否则,/将会极容易受到外间许多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影响,突然发生波动,随时大起大落,风险极高。因此,香港若要确保有一个稳定健全的经济,必须保持工业为其中一个支柱。0[11]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看,人们也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服务业与产业应有依存的关系,从产业来讲,依照发达国家的统计,1元产业产值可以带动1.8元的服务业产值,而一个产业的工作机会可以带动三个服务业的工作机会,换句话说,有了产业则更能创造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0而/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要有被服务的对象,而且一般而言都必须靠近被服务的对象,倘若产业不见了,则遥控服务势必使成本增加,并且使外地有提高竞争能力的机会,因而相对地削弱了香港服务业的竞争力,对服务业而言则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0[12]

而从香港的土地和人工成本出发,从香港经济发展水平对制造业的要求出发,要发展工业,只能发展高附加值、知识密集的科技工业。由此,人们得出得结论是:/香港必须发展科技工业以取代传统工业的北移0,/发展高附加值科技工业来弥补产业的空洞化,否则产业空洞化会动摇服务业的根基,进而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0[12]

要实现增殖科技工业的远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六点建议:(1)加强创造新

#618#科 学 学 研 究 第20卷

产品、新工序的能力;(2)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3)巩固由来已久的/安全港0公众形象;(4)加速成立以新科技为本的企业;(5)加强政府的科技实力;(6)加强吸纳西方及内地的科技成就。

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要发展科技工业以提升香港经济竞争力更成为一种主流观点。行政长官董建华在他的第二份施政报告中指出:/过去多年来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将来仍然会为香港的繁荣作出重要贡献。但是,由于香港的经济基础过于狭窄,一旦金融和房地产业受到冲击,香港经济便陷入困境。0而且从香港与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比较中,人们也认识到在当代社会中有竞争力的制造业的重要。在金融危机面前,新加坡与台湾能够比较成功地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原因应是多方面,但其中之一即被认为是/新加坡和台湾较早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转型。0与之相对应,/科技创新不足是香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0

[13]

基于对香港经济转型过程的不同认识,对香港经济竞争力的不同理解,对香港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而有人把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看作是香港面对的最基本的挑战。即认为,/香港面对的最基本挑战,是如何在二十一世纪以知识为本的全球经济中定位。0但从总体上看,对于通过/创新0发展/高增殖0产业,走向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知识密集0的经济这样的思想,人们认识是比较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M ichael J Enri ght,Edith E Scott,David Dodwell.香港优势

[M].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3-4.

[2]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

[R].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9-40.

[3] 于尔根#弗里德里希斯.全球化)))概念与基本设想

[A].张世鹏,殷叙彝.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3.

[4] 杨雪冬.西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J].国外

社会科学,1999,(3):34-35.

[5] G Albo.The World Economy,Market Imperatives and Alter -natives[J].Monthly Review,1996,12:16-17.

[6] 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挑战

[M].斯图加特:德国出版社,1998.12-14.

[7] 曾荫权.增值创富节流裕民)))2000-2001年度财政

预算案[J].信报财经月刊,2000,(4):129.

[8] Uni 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 ment (UNC -TAD).1996UNC TAD 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R ].New York and Geneva:United Nations,1996,121-34.[9] 邝启新.科技与工业发展[M ].商务印书馆(香港),

1997.9.

[10] 刘助.柳暗花明又一村)))香港高科技业的蜕变[J].

经济导报,1998,(1):30-32.

[11] 唐英年.香港必须发展自己的工业[J].经济导报,

1997,(1):46-47.

[12] 刘助.香港发展科技工业的必要条件[J].经济导报,

1997,(1):33-34.

[13] 张宪民,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香港科技创新发展战

略研究[M].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Hong K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O Cho-kei

(Extracomm Technologies Inc.Canada)

Abstract:As a 0s mall open economic system 0.Hong Kong .s economy is sensitive to exter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It now faces new challenges for its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as a result of the volatile shift of exter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andscape in the nineti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as well as the after effect of the Asian economic crisis on Hong Kong .s economic transformati on.

Key words:Hong Kong ;economy globalization;Asian financial crisis;economic transformation

#

619#第6期 杜祖基: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看香港的经济转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极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极其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其实质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全球化,是指二战以后全球的由物资、劳务和资本构成的国际市场的融合。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现象,其表现为贸易、直接资本流动和转让。 全球化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如同其他历史发展阶段一样,具有自己典型的时代特征和基本内涵。这便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政治的多元化和各国民族文化的世界化等。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萌芽: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加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什么是全球化?美国联邦政府给我们每个人六美元的退税,如果我们拿这笔钱在Wal-mart 消费,这笔钱就等于给了中国;如果我们花在汽油上,钱就流到阿拉伯;如果买一部电脑,钱就给了印度人;如果买蔬菜水果,钱就会落在墨西哥、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人手中;如果买一辆好车,那就给了德国人;如果拿来花在一些无谓的东西上,钱就会去到台湾。当中可说没有一样,能够帮助到美国经济。 ——美国人语录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 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 2.贸易的全球化 国际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 国际贸易规模庞大,世界贸易依赖度高 3.金融的全球化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 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重要标志: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各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且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国逐步认识到进行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和平与发展逐渐取得共识,它们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首先,以原子技术、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重大进展及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压缩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和时间,降低了国际间的交易费用和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次,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着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各国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更加趋于完善化和高效能化,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最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有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 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胀现象,新自由主义兴起。它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扩大世界市场,采取减少国家干预、放松经济管制的自由化政策,掀起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进入经济振兴时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无疑,各国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对贸易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促进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于一体的经营实体,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者。近20年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奉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以争夺全球市场份额为目标,在世界各地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带动了资本、技术和服务在各国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特别是近几年跨国公司大量兼并与收购,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再加上交易内部化和本地化经营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经济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重要促成因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及主要特征

第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 的发展进程及主要特征 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时代背景 制度环境与经济地理学研究 1)经济学关于制度之于经济发展作用的讨论 2)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3)分工不断深化和开放环境下交易制度的日趋完善深刻改变着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客观规律 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时代背景 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新的主要因素 1)经济全球化及其对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影响 2)知识经济深入发展及其影响 有关全球化的分析实质上是宏观尺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则对中观和微观经济地理问题的分析同样十分重要。 本章内容提要 2.1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2.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2.3 当前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2.4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经济效应 2.1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发展阶段 2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及其发展 3 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4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2.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各类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大规模、高速度流动,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渗透与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的程度日益加深,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进程和趋势。 2.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关键词的解析: 从商品流动到生产要素的流动 经济联系与全球生产网络 经济联系与制度联系 态势、进程和趋势 2.1.1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货物贸易为主体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世界市场真正形成,直接投资开始出现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20世纪70年代末,贸易自由化推动制成品贸易迅速发展,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增大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蓬勃发展,跨国公司最为活跃,全球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1.2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及其发展 内涵: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较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定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共同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与推动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与推动因素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国,继而冲击韩国和日本,引起全球震荡,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各国经济间那种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确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 1.1.1 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由提奥多尔﹒拉维特1985年在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他是用这个词形容前20年间世界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展。1990年经合组织(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在1990年也采用了这个概念,它主要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滚动,以寻找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配置。1991年彼得﹒狄肯在其《全球变动——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一书中指出:“当前经济活动不仅变的越来越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变的越来越全球化。国际化仅仅是说跨国界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扩大,这并不是什么新现象,经济活动全球化则有质的不同,它是一种更先进更复杂的形式,它意味着国际上分散的经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运作整合。全球化是比国际化更新的现象,在范围越来越广的经济活动中,它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模式。”狄肯的观点为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世界投资报告所引用。狄肯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各国开放度,经济相互依存度以及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的过程。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地的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描述还有很多,如:“全球化的概念描述的是一种使世界经济接近与完全的市场这一理论的理想的发展。这种发展带来的值得向往的结果是:效率提高,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全球化是一场革命,它使企业家能够利用世界各地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他所希望的任何地方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以上几位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描述反映了他们对全球化的理解以及各自的角度对全球化的认识,也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本身的不断发展过程。据此,我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生产的全球化,它从根本上来看,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是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1.1.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1)生产活动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从实质上说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更自由的移动,以及随之产生的要素更合理的配置。这种趋势是以国际生产一体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企业,尤其是作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推动力量的国际化经营活动已经历了简单一体化过程而正在迈向复杂一体化进程。所谓复杂一体化生产(Complex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trategy)是指国内企业在经营活动的

关于全球化的例子

1成都穿汉服女孩被当穿和服遭强脱汉民族你还剩下什么? 10月16日下午,成都女孩孙婷(化名)遭遇了一件让她十分气愤的事,当她穿着一套汉服(曲裾)在春熙路附近的德克士就餐时,突遇一群大学生围攻,威逼下她不得不在公共场所脱下汉服,最后靠朋友借来的衣 成了和服,于是她开始和对方理论,但却没有收到成效。“他们像打了鸡血针似的,完全失去了理智,不断强调‘脱衣服’,‘你们不脱走不了’,‘要烧掉’。” 孙婷认为,从当时的情况看,部分人已经认识到自己摆了“乌龙”,把汉服当成了和服,但在当时的状况下,局面已经难以扭转。甚至有带头的学生说:“我不管!要平息下面的情绪!” 在一群暴民的威胁下,孙婷经朋友劝说,只好到餐厅厕所把汉服外套脱下递出。没想到对方不依不饶,要她把裙子也脱掉,她只好照办。这群愤青拿到衣服后,终于慢慢散去,这时孙婷身上只剩下一件T恤衫,躲在厕所没法出来,还是一个好心人把买给女朋友的裤子送给她,她才得以回到住处。 孙婷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发后我本来不想张扬,主要原因是当众被羞辱,这种事情被扩大是挺丢脸的,而且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但在朋友和博主的劝说下,孙婷最终决定通过媒体曝光此事,并公布事发现场的视频截图。 孙婷对这群愤青的行为评论说:“这群青年不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身为大学生连基本的个人素养都缺乏,寒窗苦读那么多年,书本的修养教育完全成了白费。拿着一流文凭,却做着鲁莽之人的事。这样的事影响是十分恶劣的,必须予以曝光以教育大众。” 2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浅谈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的利弊 摘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发展利弊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逐渐地被卷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中。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更优方式的重新配置。强势国家因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受益,弱势国家则可能丧失原来支配的资源和市场而被边缘化。【1】所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有利的,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给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创新带来了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问题,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引起世界更多国家的关注,下面是我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的一些认识。 首先先以中国加入WTO后的变化为例。2002年中国加入WTO前进出口同比增幅仅7.5%,从2002年加入起中国外贸猛然提速。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2004年1~10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8%,预计全年外贸总额将突破1.1万亿美元大官,将超过日本成为仅词语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3年全球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 为1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3%,德国为9%,中国不到6%,2004年中国将达7%左右。按照近3年的增长速度或稍低一点,在今后几年中,中国将在贸易总额上超过德国,在出口总额上超过美国,2010年后不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一预测是建立在中国 经济又很高的外贸依存度至上的,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将占GDP的70%,远远高出美国、日本、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大国,日本对外贸易占GDP的最高年份之有36%。【2】再从电信市场来说,中国的电信企业重组,形成了新的电信竞争,老百姓也从中受益不少,五年前的电话初装费就是几千块,电话在家庭的普及率还不太高,现在一般农村家庭都可以装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8.19亿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8.3%和33.9%;互联网上网 人数达1.23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7700万。争取到2010年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亿户,互联网用户达到2亿户。中国是世界上通信领域最大的市场,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服务最大的市场,并且逐渐超越美国,成为宽带用户最多的国家。【3】 由此可见,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而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包含中国在内的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我们都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中国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也增多了中国需要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也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4】 毕竟经济全球化之后受到伤害的依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就拿我们中国来说,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在去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说,截至14年11月初,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 亿美元,这是2002年以来,我国年度遭受贸易调查首次突破100起大关。除了显性的贸易保护外,发达国家开始利用技术、气候、碳关税等实施隐性贸易保护的意图也更加明显。【5】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试题: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答案: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相关阅读】 经济全球化 一、含义 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 二、实质 发达国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

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 三、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利剑 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带给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五、我国的对策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用心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持续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国家经济融入国际经济通过贸易,外国直接投资,资本流动,迁移,和传播技术的集成。 地球村:世界上形成一个社区的所有的不同部分电子通信,尤其是互联网连接在一起。 熔炉:社会文化的不同背景和国籍的人同化。 文化多样性:在劳动力充分混合的文化和亚文化的成员属于不同背景的人组合。 文化:一个博学多才设置共享的信念,价值观,和规范,从而影响到一个比较大的人的行为的解释(文化概念)。 什么是文化的三种成分? 1。工件(人产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2。行为(他们做了什么) 3。观念(信念,价值观,世界观... ...)(他们认为) 文化冰山 上文化的各个方面,是明确的,可见,教 下,是无形的,而不是直接教的文化方面。 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共享的。 2,文化的了解。 文化化(文化习得):学习文化的所有活动被称为文化化。 3,文化是动态的。(第6页) 涵化(文化适应):采用另一种文化所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增加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似性的过程。 4,文化是民族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 种族优越感:相信自己的文化背景是优越的。 通讯 通讯:意义,与大家分享或共同向另一部分或分享您的想法,希望,和知识,在。 跨文化交际:人与人之间的文化观念和符号系统,是独特的,足以改变通信事件(P.9 - 10)沟通。 通讯组件 来源:源是一个主意,他或她的欲望沟通的人。 编码:编码是一个符号把一个想法的过程。 消息:长期消息标识编码的思想。编码的过程中,动词;,该消息所产生的对象。 频道:长期通道是用于在技术上是指编码的消息传输的手段。渠道或媒介,那么,可能是印刷,电子,或面对面沟通的光线和声波。 噪音:长期的噪音在技术上是指任何歪曲源编码的消息。 接收器:接收器的人参加到消息。 解码:解码是编码一样多一个积极的过程相反的过程。 接收响应:它是指任何出席和解码消息后接收机。 反馈:反馈是指该接收器的响应源知识和源出席并指派意义部分。 背景:沟通的最后一个组件是上下文。一般情况下,上下文可以定义为通信发生,这有助于定义通讯的环境。 通信的特点: 通信是动态/通信是不可逆转的,是象征性/通讯 通信是系统的/是事务性的通信/通讯是上下文 单元2-4言语交际

我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我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摘要:目前,经济全球化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促进发展模式创新,促进国际利益融合,促进安全内涵扩展,推进国际体系转型。经济全球化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有消极方面。其中最大的就是经济危机。因为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传导的速度、影响的深度可能远远超过人们预料。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金融危机 一,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多不可预知的危机。因此我们就应当全面的看待经济全球化,不能只看到好的,而忽视坏的方面。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经济全球化的优点吧。我想这一些都是大家能够体会到的。 经济人球化,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时候的必然结果,因为经济全球化能给全球各个地区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动力。毫无疑问,这势必改变世界原有的生产加工营销方式。往往现在的很多企业的生产变得单一化,它们往往只生产一个部件或是一种产品,加工则变得精密化了,营销方式变得更多样化了。从而使得一个产品的质量提高了,也就形成了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了。而且全世界的人才总是要多于一个小地区的人才的,而且一个地区的人才不一定都是人能人才的,,不一定都是这个地区需要的人才。经改变济全球化也势必竞争对手的范围和竞争方式,现在很多企业的竞争对手不再限于本土了,更多的是全国的,甚至是整个世界的。这样就促使企业不断地改善生产方式、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致力打造一个自己的主打产品,以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同样这也促进了个人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推动全球经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也促使了全球生产与销售的分工合作。分工可以让各企业或部门集中大多数力量去研发和生产一种商品。比如说,intel主打商品是intel CPU,而microsoft则是windows.所谓有分就必有合,如果只分不合,则不如不分。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各企业的合作,从而形成了很多的经济体,也形成一套完整的国际标准体系。这样使得原来分工生产的产品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成品,计算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复习过程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 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同时又促进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了环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为止,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正面影响。不管怎样,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人类只能在认识其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尽量消除、减少它的负面影响,扩大其正面影响,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由于经济迅速增长而使地球生态支持系统迅速达到极限,而全球贸易自由化加剧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具体说,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国家间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都是由资本主导的,所有被卷入全球化的国家都采用GDP或GNP的计算方法,都把增长作为核心目标,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不管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与利润。在竞争的压力下,资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被忽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不计生态成本的西方生产方式,进而重复着环境破坏的后果。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之内还是之外,都无法逃离这一恶性逻辑,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态环境陷于困境。 其次,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贸易自由化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后果:一是全

球木材贸易导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进而严重地损害了生物多样性系统。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种蕴藏在森林中,随着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坏,生物物种在大量灭绝。二是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诱惑推动了全球捕捞业的发展,致使海洋渔业资源面临耗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鱼类种群面临完全捕捞和过度捕捞的问题。三是野生动植物贸易加剧了濒危动植物的灭绝,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明令禁止800多种动植物的贸易,然而在利润驱使下,非法贸易屡禁不止。四是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不仅危害全球环境,也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五是贸易的扩大还使得异地物种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他乡,导致衍生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丧失。外来生物入侵已经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共同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农业日益成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产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开垦荒地使曾经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被转变成了农田,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一是鼓励了农民转向化学密集型的单一作物农业,造成土壤退化、农田生态系统受损。而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被动地卷入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为了大规模种植能出口创汇的经济作物,大面积地毁林开荒;为了提高效益,放弃了传统的对环境较少破坏的耕作方式;为使农产品较快地进入市场,修建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坏了农业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着环境的全球化管理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其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也迅速凸显,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使人类的全球意识增强,使加强环境合作共同对付这些问题的需求上升,使全球环境管理的制度机制也在迅速形成。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来看: 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全球资源和市场一体化,才能使一国经济在目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进行销售,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提高经济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事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产业的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可以弥补各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不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迅速实现产业演进和制度创新,改进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 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了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并使现代科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传播,现代科技创新是世界性的,任何国家的科学技术活动,都必须也只能以世界上现有的科技成果为前进的基础。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科学技术的世界性流动,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以进口世界上自己需要的先进科学技术,借助“后发优势”,促进科技进步、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 促进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它使以往的国别关系、地区关系发展成为多极关系和全球关系,推动了处理这些关系的国际协调和合作机制的发展,并必然会导致一系经济全球化 列全球性经济规则的产生,使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出让或放弃部分主权,形成和遵守这些经济规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个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渗透的过程。 促进发展模式创新 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促进国际利益融合 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全球经济链条越拧越紧,一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依赖增强。除国家利益外,共同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明显增多。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关系改善,国家间协调合作增多,出于不同利益而形成的不同“志愿者联盟”不断出现。谋霸权、搞对抗,坚持集团政治和冷战思维越来越不得人心。 促进安全内涵扩展 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非传统安全主要由人类发展的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不协调引起,其实质是发展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模糊了安全与发展的界限,增大了国际安全合作的紧迫性,挑战着传统安全的主导地位,缓和了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关系。如恐怖主义和气候变化不是任何单一国家能够解决得了的,美国在反恐中不得不多方借重国际社会。又如,美俄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矛盾尖锐,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总的来说合作顺利。

经济全球化下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

全球化时代的安全问题 经济贸易学院财政0701 李娅20074910525 摘要:传统领域下的国家安全包括:军事、政治、领土;非传统领域下的国家安全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科技、自然灾害、毒品扩散、疾病传播等。而伴随着现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决定了对于现在各个国家,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在新的国际局势下真正走出安全困境,给世界带来正真的和平。 关键词:国家安全全球化安全困境共同合作 “国家安全”一词来源于美国,由专栏作家李普曼在1943年首次提出。美国学界把这一概念界定为有关军事力量的威胁、使用和控制。可见国家安全概念一产生就几乎成了军事安全的同义语。在传统农业国家漫长的发展史上,国家政权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的一个主要角色和典范。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依据国家安全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人们把军事安全称为传统安全,把军事以外的安全威胁称为非传统威胁,包括能源危机、金融风险、生态恶化、人口爆炸、传染病蔓延、恐怖主义及跨国犯罪等。这些威胁靠传统的军事手段已难以解决。可见,目前国家安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安全,而是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即非传统安全。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有三个鲜明的标志为:第一,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它是伴随着冷战的落幕,两极对立格局的解体,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的消失而到来的。对于苏东剧变、苏联解体的政治事件的发生,无数的历史学家曾经探询其背后的原因,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但是很少有人提到,导致东西方分裂局面彻底瓦解的深层动因是市场扩张的力量,也就是说,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只有把地球作为一个统一的产生空间来进行生产,才能最有效的释放它的巨大能量,这个历史的“绝对命令”,是一切“铁幕”和“柏林墙”倒塌的真正原因。第二,计算机的普及和因特网的出现。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的革命性飞跃,历

经济全球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兄弟姐妹们: 经济全球化专题很重要!!!所以在此集中总结一下,其中的题对比自己的课本,没抄的抄 到九下第八单元目录,大部分应该是抄了。 1、含义: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加强 2、历程: 第一阶段:起源 1)时间: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2)原因: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早期殖民扩张 3)方式:商贸往来 4)表现:各洲之间的贸易扩大;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出现 5)影响: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阶段:起步 1)时间:19世纪中期 2)原因:工业革命和早期殖民扩张 3)方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4)表现:机器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推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 5)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加强 1)时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2)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扩张 3)方式:资本输出 4)表现: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 5)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第四阶段:发展 1)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 2)原因:①(根本因素)科技革命的推动;②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趋 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各国谋求合作,取长补短;④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⑤跨国公司的推动;⑥新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发明;⑦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建立;⑧二战后民族国家独立,南南合作,影响: 3)南北合作;⑨市场机制普遍被认可。 4)表现: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 势加强;世贸成立。 A对世界来说:正: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与发展。反:带来了很多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恐怖主义,资源问题,粮食问题,等。 B对发达国来说:利大于弊。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C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重点):利弊共存,机遇与挑战共存;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跨国公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3、经济全球化中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答: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经济全球化的

经济全球化 economic globalization 一、定义 地理上分散于全球的经济活动开始综合和一体化的现象,其主体一般认为是跨国公司,具体表现为资本、技术、产品等跨国快速流动或扩散以及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的强化。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简介 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

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臵,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臵。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 三、形成因素 一,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形成原因

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形成原因 前言: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多元概念;这个词语实际上主语是多元的;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全球化存在着极限;在谈论经济全球化时,我们正面对一个全球化资本主义;在政治上,远没有实现全球化,相反,民族利己主义、民族霸权主义等等日益升级。全世界的物质、思想、机构以及人员的交流在成指数增长,这个现象只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一部分。如果全球化这个词语能够得到适当的定义和应用,人们会发现它很具有实用性。我们完全可以将全球化阐释为人类历史的主旋律。在最近的几十年当中,全球化趋势已不断增强,速度也进一步加快,但随之而来的优势与弊端也逐渐明朗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势头愈加猛烈。从根本上讲,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次产业调整不但反映到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过去,产业调整大多是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的,在一国内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代价比起通过经济全球化进程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更高。所以,西方国家,特别是在投资和贸易比较开放的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度。从而给经济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这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更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从而实现了发达国家之家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这一过程主要开始于80年代,那时外国投资的95%都是从发达国家流出,然后又由他们吸收整个75%的投资。交叉投资和兼并的结果,形成了许多诸如电讯,汽车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第二种形式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转移始于80年代,90年代愈演愈烈.促使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急剧攀升。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主要参与的市第二种形式的全球化。 一、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论文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当今社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但同时必须明白经济全球化又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正确利用她的积极一面,并对其所可能带来的危害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特点出发,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适当的应对策略。 一.经济全球化的由来及其实质: 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整个历史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生产力决定生茶关系。经济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全球化的生产关系,而这种生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便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随着资本主义机械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大量财富。但在创造出强大生产力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方面,大量的产品被高效的机器不断制造出来;另一方面,本国的消费市场已经饱和,导致大量产品滞销。因此,开拓海外的市场便成了唯一解决的途径。除此之外,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力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不断加大,本国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寻找海外更多的资源。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将世界的市场和资源都充分利用。因此,解决资本主义上述的问题的唯一方法,便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在我看来便是生产力、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所谓全球化,便是将整个世界变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就经济全球化来说,即将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统一的大市场便意味着全球性的合作,但也更意味着我全球性的竞争。正如马克思唯物论中所讲,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总体,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因此,我们须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正面的效应,也有负面的效应。

经济全球化我国问题和对策

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少、规模小。这是我国民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许多企业就不能以更快的速度对产品进行更新,对设备改进,更没有多余的资金对员工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一些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难同跨国公司进行竞争。 二、资信较差,融资渠道少。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每年都会有许多不良债务。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一些企业缺乏商业信用造成的。鉴于此原因,现在许多民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由于得不到贷款,一些企业就没法进行融资。这就引出了企业的又一问题--缺乏诚信。 三、轻人才、缺乏对员工的培训。事业成败的关键归根结底是“人”。因人而兴,因人而衰,[人才]国家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只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十年后,我将仍是一个钢铁大王。”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则提出了“先造就人,后造就产品”的经营理念。可见人才在一个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之大。 四企业家整体素质低,部分国企领导严重腐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确有热爱社会主义事业,以忘我无私精神长期效力于国有企业,并以其聪明才智为不断发展壮大国企做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他们无愧为我们这社会主义时代的英雄模范、杰出人物。但总体来看,我国至今并未真正形成起一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相适应的职业企业家队伍。就国有企业而言,长期以来不仅是由上级党政领导部门为之配备领导,而且还将企业经营领导者与行政系列相比较,这就使国企领导多具“官本位”意识,而作为经营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企业家素质则颇为欠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监督机制缺失、监督机制不健全或监督机制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致使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严重腐败,在使企业丧失了竞争力和生机的同时,给党的事业和国家、人民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五、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市场经济中,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本是企业竞争力的不竭源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一个企业创新意识是不可少,锐意进取的精神当然也是不可缺的。 六、缺乏管理,生产效率低下。在我国许多企业内部存在管理体制落后,由于一些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就出现了管理机构庞大,层级结构复杂、人员过多,从而导致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员工凝聚力不强……最终使这些企业出现了缺乏活力、管理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 七、企业文化不健全。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组织及其员工所具有的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企业文化是一中无形的管理方式,它可以使人们该变原来只从个人角度建立的思想意识,树立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价值观念,从而在潜意识中对企业产生一种向心力,养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内聚功能是企业文化中最显著的一种功能,他通过把员工的意志和行为引向同一目标,并为目标而协同动作,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展示了企业的良好的管理机制、经营素质和企业的风貌,从而塑造企业良好的整体形象,并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各企业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竞争能力。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之关键,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一国国际竞争地位的变化无不与科技水平相关。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加强科技投入,尤其是美国把科技看作支持它的世界经济领导地位的命根子。近年来,中国高科技产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要执行国际性的信息技术协定即技术产品零关税的协定,这将加剧中国高科技市场的竞争。另外,长期以来,中国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比较低,因而要增加

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背景、含义、原因

考点: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背景、含义、原因 背景: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含义: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呈加速发展的趋势。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的社会化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科技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间、空间距离;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 例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其背景因素包括() 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②两大阵营的互相对抗 ③区域经济合作加强④冷战结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两大阵营的互相对抗出现在冷战时期,是不利于经济全球华发展的因素,故选C。 例题2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C.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所致 D.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答案:A 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的社会化迅速发展,这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答案A。 1.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是()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B.跨国公司的出现 C.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D.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

2.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趋势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 B.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C.加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D.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3.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不包括() A.科学技术 B.国际贸易 C.跨国公司 D.战争 4.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B.二战后世界形势的主题是和平与稳定 C.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赶上发达国家 D.区域集团化趋势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