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试题库—判断正误》

《刑法学试题库—判断正误》
《刑法学试题库—判断正误》

《刑法学试题库

——判断正误部分》

1、王某、张某与李某素有仇隙。某日,王某持刀追杀李某,眼见李某逃脱,此时张某在暗中将李绊倒后即跑开,王某只当李自己摔倒,上前将李某砍成重伤。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共同故意杀人罪。()

2、申请公司登记的人,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的均构成犯罪。()

3、对于犯有贩卖毒品罪的被告人,只要其有立功表现即使不具备自首情节,也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4、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原判刑罚即不再执行。()

5、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6、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适用。()

7、追诉时效中的“犯罪之日”,即指犯罪成立之日。()

8、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但是审判前被羁押时怀孕而审判时已经分娩的妇女,可以适用死刑。()

9、犯罪的特殊主体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

10、牵连犯一律按照从一重处断原则处罚。()

1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同种数罪,一律不实行数罪并罚。()

12、被诱骗和胁迫参加犯罪的,构成胁从犯。()

13、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14、无期徒刑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天。()

15、一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构成犯罪。()

16、凡是司法机关都可以运用和实施刑罚。()

17、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同种罪行的,应以自首论。()

18、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附加刑仍需执行。()

19、牵连犯一律按照从一重处断原则处罚。()

20、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同种数罪,一律不实行数罪并罚。()

21、被诱骗和胁迫参加犯罪的,构成胁从犯。()

22、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23、无期徒刑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天。()

24、凡是作为犯罪都是出于故意,而不作为犯罪都是出于过失。()

25、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6、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对危害结果的明知只限于明知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27、对犯罪的外国人,应当予以驱逐出境。()

28、在我国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29、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根据刑法规定,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30、凡单位犯罪,都是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也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31、武装掩护走私的,应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32、对于累犯,不适用减刑。()

33、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刑法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34、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诈骗罪,均为结果犯。()

35、为索取赌债而将他人拘禁起来的行为,定绑架罪。()

36、李某为15岁的初二男生,某日被人贩张某拐到外省,卖于当地农村一户人家。张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

37、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为绑架罪。()

38、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为盗窃罪。()

39、为贪污犯提供资金帐户以帮助洗钱的行为,可能构成洗钱罪。()

40、卖淫行为在我国可以构成卖淫罪。()

41、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42、报复陷害罪的对象仅限于控告人、举报人、申诉人。()

43、刑讯逼供致人重伤的,是刑讯逼供罪的加重情节。()

44、在自动柜员机上冒用他人的信用卡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45、交通肇事罪行为人是故意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本罪的主观心态为犯罪故意。()

46、不能透支的借记卡,也属于刑法上的信用卡相关犯罪中的信用卡范围。()

47、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保险金的,以保险诈骗罪从重论处。()

48、携带假枪抢劫的行为,属于“持枪抢劫”。()

49、走私淫秽物品罪的行为人,走私时不需要任何犯罪目的。()

50、伪证罪的犯罪主体只限于证人、记录人、翻译人。()

51、偷税罪的处罚标准既要考虑偷税数额,又要考虑其占应纳税额的百分比。()

52、射击队员碍于情面将枪借给朋友,约定三日后归还。三日后,朋友还枪,且未发生事故。该射击队员的出借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53、警察孙某以自己的配枪作质押,向他人借钱,该行为构成非法出租枪支罪。()

54、对贪污罪与受贿罪的量刑,有相同的犯罪数额情节标准。()

55、盗窃犯罪人将自己偷来的财物卖出,则构成销售赃物罪。()

56、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有法院执行。()

57、如果被教唆者没有实施被教唆的犯罪,对于教唆犯,可以免除处罚。()

58、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只能独立适用驱逐出境。()

59、判处罚金,应主要根据犯罪人的经济状况决定罚金数额。()

60、犯罪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