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衰患者的麻醉管理
妊高症合并急性心衰剖宫产术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护理课件

麻醉方法
对于妊高症合并急性心衰的剖宫产术病人,应选择对病人和 胎儿影响较小的麻醉方法,如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麻醉实施
在麻醉实施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 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术中监测与处理
监测指标
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 及胎儿的胎心情况。
评估指标
母婴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
评估方法
对比分析、统计学分析等
评估结果
术后护理效果良好,母婴恢复情况良好,患者满 意度高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总结
介绍了妊高症合并急性心衰的基 本概念、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表
现。
详细阐述了围术期麻醉管理的要 点,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和
术后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病人状况
在麻醉前应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了解妊高症和急性心衰的严重程 度,以及病人的其他合并症情况。
术前准备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术前准备 措施,包括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以确保病人在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护理措施
密切监测母婴情况,及时处理 并发症
治疗效果
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母婴健康 状况良好
案例二:并发症处理案例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孕周、病情等
麻醉管理方案
针对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处理措 施,确保母婴安全
护理措施
密切监测母婴情况,及时处理 并发症
治疗效果
患者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母 婴健康状况良好
案例三:术后护理效果评估
处理措施
妊娠合并心衰患者的麻醉管理

定期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状况,保持适当的液体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养
定期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妊娠合并心衰患者麻醉管理的专业培训,提高其理论知识与 实践技能。
经验交流:组织医护人员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妊娠合并心衰患者麻醉管理的最佳实践。
麻醉管理的原则
确保母婴安全:优先考虑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并发症。
维持心功能:根据患者心功能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控制液体入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以保持心功能稳定。
合理选择麻醉药物: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作用特点,选择对心功能影响小的麻醉药物。
密切监测: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单击此处添加项标题
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及时处理 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根据需要使用血管活性 药物;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管理,包括液体管理、出 血控制等。
液体管理
液体管理:监测中心静脉压,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肺水肿和心衰加重。 血管活性药物:根据患者情况,适当使用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和利尿剂等药物。 机械通气:根据患者呼吸情况,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保持呼吸通畅。 麻醉深度: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情况,合理使用麻醉药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添加 标题
降低并发症风险:合理的麻醉管理可以降低手 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妊娠合并心衰 患者,能够减少对母婴健康的危害。
添加 标题
提高手术成功率:通过精细的麻醉管理,手术 团队可以更好地掌控手术进程,提高手术成功 率。
添加 标题
保障母婴安全:麻醉管理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的同时,也要关注母婴的安全与健康,采取必 要的措施减少麻醉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合并重症心血管病麻醉处理

影响产后恢复,可 能导致产后抑郁、
产后感染等
增加妊娠并发症的 风险,如妊娠高血 压、妊娠糖尿病等
增加分娩风险,可 能导致难产、产后
出血等
麻醉处理的挑战
01
心血管病病情复杂, 需要精确评估
03
胎儿安全考虑,需要 平衡麻醉剂量
02Leabharlann 妊娠期生理变化,影 响麻醉效果
04
术后并发症风险高, 需要严密监测和治疗
妊娠合并重症心血管病麻 醉处理的原则
保障母婴安全
1
2
3
4
麻醉前评估:全面 了解孕妇身体状况
和胎儿发育情况
麻醉方式选择:根据 孕妇病情和胎儿状况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麻醉后护理:加强 产后护理,确保母
婴安全
麻醉过程中监测:实 时监测孕妇和胎儿的 生命体征,确保安全
控制心血管病病情
01
严密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生 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降低麻醉风险
01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和 身体状况
04
预防和及时处理麻醉 并发症
02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和药物
05
加强与产科、心血管 内科等多学科协作
03
控制麻醉深度和维持 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06
提高麻醉医生技能和 经验,确保麻醉安全
妊娠合并重症心血管病麻 醉处理的方法
麻醉药物的选择
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适用于轻 度心血管疾病患者。
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咪达唑仑等,适用于中度 心血管疾病患者。
吸入麻醉药:如异氟烷、七氟烷等,适用于重度心 血管疾病患者。
复合麻醉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局部 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进行复合麻醉。
晚期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晚期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摘要: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妇产科中最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在生产中孕妇或胎儿死亡中居第二位,其中心衰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合理使用药物,控制诱因,选择适合的阶段和分娩方式成为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临床实践中,剖宫产术已经成为常用分娩方式。
而在麻醉环节中,使用什么药物,采取什么方式,怎样避免药物对胎儿造成的伤害,又是一大难题。
关键词:妊娠心衰剖宫产术麻醉药物【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61-02临床上定义,心衰是由于心肌损害或持续性心脏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下降,造成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症状。
晚期妊娠合并心衰的临床症状为出现紫绀,端坐呼吸,咳嗽痰中带血,心率大于150次/分,呼吸大于30次/分,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持续啰音,双下肢浮肿,肝肿大等症状。
妇产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采用剖宫产法,而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是其首要环节。
所谓麻醉,临床上定义为使用药物以解除疼痛的方法。
对产妇进行麻醉,药物可能会通过脐带传入到胎儿体内,而抑制胎儿呼吸,循环中枢,影响胎儿的氧供应量和其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
所以对于患有此合并症的产妇,医师必须谨慎考虑使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方法,以避免药物对母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下面仅以以下资料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1 临床资料本组中初产妇有16例,产妇中为第二胎的有7例,其中为双胞胎的有2例。
病例中3例围产期心脏病,12例妊高性心脏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甲亢性心脏病。
23例产妇中大部分由基层小医院转入我院,都在入院时就已经表现为急性左心衰,14例心脏功能ⅳ级,9例表现为ⅲ级。
均是因为突发性呼吸急促,咳喘,心慌,发生紫绀等急诊入院。
手术前都给予吸氧,半坐卧位,经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后进行急诊剖宫产手术治疗。
妊娠合并重症心血管病的麻醉处理要点

风险评估方法
▪ 2001年,加拿大学者在Circulation刊文提出用CARPRGE指数, 对患者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进行评估。该论文作者是世界 范围此领域最杰出的专家之一,在此之前,曾较早提出此类患者 风险评估建议。
▪ 首先,随着心血管病诊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合并心血管结构 和功能异常的患者达到孕龄,此类患者可能未经过心外科手术矫 治或矫治后仍有残余异常。
患者群界定
▪ 其次,随着高龄孕妇的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围生期心肌病、 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和妊娠合并冠心病等患者的数量会有所 增加。
▪ 另外, 随着再次生育情况的增加,以往妊娠未发现心血管问题的 患者,再次妊娠后出现失代偿的情况也会有所增加。
小结
▪ 对于妊娠合并重症心血管病患者,仔细询问病史、精心筛查和评 估、尽快确诊断和治疗,对此类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孕产妇优 先原则应贯穿围术期管理全程。麻醉学科是此类患者多学科团队 中重要组成,诊治结果基于各学科成员对临床救治共同目标的认 识。
小结
▪ 妊娠合并重症心血管病的麻醉管理要点: ①需要提高围术期管理的针对性和诊疗方案的个体化; ②提高对于妊娠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肺循环管理的认识; ③对于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选择全身麻醉,可增加术 后处理难度;
▪ 如果孕妇确诊为妊娠合并PAH,原则上尽快终止妊娠。终止妊娠 手术前进行必要的PH药物治疗,有利于降低术中风险。终止妊娠 手术麻醉方式选择,应以可使孕产妇顺利度过围术期为原则。麻 醉管理的重点之一是预防诱发肺动脉高压危象。
常见妊娠合并重症心脏病的麻醉处理原则
▪ 尽量选择硬膜外麻醉(在经验丰富的前提下,也可使用全身麻 醉),合理使用缩宫素,术中管理要具备综合分析判断肺动脉导 管监测指标的能力。终止妊娠后早期,重症心血管病患者病情有 恶化趋势。对于这个特殊现象,多学科人员要有清晰认识。
妊娠晚期心衰产妇急诊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妊娠晚期心衰产妇急诊剖宫产的麻醉处理目的分析对于妊娠晚期合并心衰的产妇进行急诊剖宫产时麻醉的处理及结果。
方法选取34例我院2009.4-2013.4期间住院的妊娠晚期合并心力衰竭的产妇,所有产妇均需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将两组产妇按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其中20例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作为观察组,另14例选择局部麻醉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产妇产中、产后情况及婴儿情况。
结果行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术后情况较好,不良反应小,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较好,P<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更适合在妊娠晚期心衰产妇剖宫产的麻醉中应用。
标签:妊娠;心力衰竭;剖宫产;麻醉【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1-0701-02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是导致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心力衰竭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会导致胎儿呼吸窘迫,也会引起产妇急性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1]。
本文对于妊娠合并心衰产妇进行剖宫产,研究手术的麻醉及注意事项,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3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09.4-2013.4期间需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并合并心力衰竭的产妇。
所有产妇经检查及诊断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
所有产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字同意。
本次研究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其中观察组有产妇20例,年龄在22-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4±4.2)岁,平均孕周为(30.1±3.5)周。
先天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妊高症5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
对照组有产妇14例,年龄在21-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5±4.1)岁,平均孕周为(30.3±3.2)周。
先天性心脏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妊高症3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
排除其他疾病对研究影响者,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病情等均无差异,P>0.05。
1.2 方法:所有产妇在术前给予速尿、西地兰治疗心力衰竭。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妊娠晚期合并心衰患者行剖宫产的麻醉及管理

妊娠晚期合并心衰患者行剖宫产的麻醉及管理赵利刚;高志国【摘要】妊娠晚期合并心衰,病情危重,处理不当将危及母婴生命.因此,术前积极控制心衰,在心衰适当控制的基础上,及时剖宫产取胎终止妊娠,以挽救母婴生命.近期我院遇到了书例合并心衰剖宫产病人的麻醉,现将我们的经验体会并结合文献报道简述如下.【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1(020)024【总页数】1页(P123)【关键词】妊娠晚期;心衰;合并症;麻醉管理【作者】赵利刚;高志国【作者单位】吉林省安图县白河林业局医院,吉林安图133613;吉林省安图县白河林业局医院,吉林安图1336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5妊娠晚期合并心衰,病情危重,处理不当将危及母婴生命。
因此,术前积极控制心衰,在心衰适当控制的基础上,及时剖宫产取胎终止妊娠,以挽救母婴生命。
近期我院遇到了书例合并心衰剖宫产病人的麻醉,现将我们的经验体会并结合文献报道简述如下。
1 妊娠循环生理妊娠期间血容量明显增加。
由于血浆容量的增加甚于红细胞容积的增加,产生相对的稀释性贫血。
每博量增加25%,使心排血量增加50%。
分娩过程中由于充血子宫收缩使300~500ml血液进入产妇循环,有效循环容量进一步增加。
心排血量在产后最初阶段达到峰值,可超出产前值80%~100%。
妊娠子宫可造成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梗阻,尤其在仰卧位时。
2 妊娠期心衰的病因引起妊娠妇女心衰的原因有妊娠前的病理因素和妊娠本身对肌体的影响,风心病,先心病,围产期心肌病,妊高征以及肺心病等是常见的原因。
3 妊娠合并心衰的表现和特点所有患者除具有心悸、咳喘、呼吸困难等一般心衰患者的症状外,还具有病情变化迅速,呼吸困难症状较重的特点。
由于巨大子宫的压迫时膈肌高位,功能残气量减少,加上耗氧量显著增加,导致患者低氧血症严重,紫绀明显。
4 术前心衰的纠治术前均应在循环内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抗心衰治疗,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等措施,使心衰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妊娠不同时期孕妇生理病理变化与
自身特点 风险评估 术前评估 麻醉方式的选择 术中管理 术后管理
妊娠不同时期孕妇生理病理变化 与自身特点
3
妊娠对血管系统的影响_妊娠期
子宫增大、胎盘循环、母体代谢率增高、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需氧及循环血量↑,→血容量、血流动力学变化。
29
谢谢
心若在,命就 在,,,,,,
30
1、孕妇总血容量增加:6周开始,32~34周高峰(30%~45%↑), 产后2~6周恢复正常。 2、血容量↑→心排出量↑、心率↑。 孕早期主要引起 心排出量↑,孕4~6个月高峰(30%~50%↑)。
孕中晚期 心率↑→血容量↑,
分娩前1~2个月心率增加10次/分。 3、心音改变:孕晚期心脏移位、心排出量↑、心率↑→心尖部第一心 音及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增强,并可有轻度收缩期杂音。
术中高流量吸氧对改善严重心脏病孕妇的
22
术中管理-稳定血液动力学
避免应用下列作用的药物 引起心动过速 增加肺血管阻力 降低前负荷 抑制心肌收缩力 积极治疗心动过速,无论是窦性还是房颤 尽量维持窦性心律 术中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23
心衰患者低血压处理
如术前容量控制导致麻醉后出现低血压,可据 CVP及PAWP适当补液 如硬膜外麻醉: 术中应持续面罩吸氧,并准备插管
由于蛛网膜下腔麻醉 ( 腰麻 ) 容易导致血流动 力学波动,不建议常规首选。
15
麻醉方法的选择
首推连续硬膜外麻醉 优点:
(1) 对循环干扰轻,麻醉阻滞后导致下半身 容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使心脏心 脏前负荷降低,加之头高斜坡体位,更有 利于降低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 (2) 降低左心室后负荷增加CO,降低 LAP, 减轻肺淤血,改善氧合 (3) 避免全身麻醉对心肌的抑制 (4) 用于术后镇痛,降低术后心衰危险
重症心脏病孕产妇全身麻醉恢复期是诱发肺动脉 20 高压危象的高危时段,需要特别注意。
术中管理
21
心衰患者低血氧处理
循环状态是有利的。 对于有动静脉血液混合和重度特发性肺动 脉高压患者,常规的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除了反映机体的氧和状态外,也可一定程 度反映体循环和肺循环血管阻力变化,对 术中使用循环用药(正性肌力药物、调整外 周阻力药物和抗肺动脉高压药物)有参考价 值。
静脉持续小剂量输注血管活性药,增强心肌收缩 力;应用苯肾上腺素、麻黄碱直至血压达到理想 水平 腹部沙袋、下肢止血带
24
避免肺动脉高压危象
全面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完善的麻醉镇痛、 避免使用缩官素、围术期应激反应的控制、 特异性强的抗肺动脉高压药物使用等。 肺动脉高压危象一旦发生,情况非常危急, 必要时,可使用体外膜肺氧合装置 (EC— M0)救治患者。
心脏病人孕妇分娩,究竟选择何种方式?-取决 于心功能状态及产科情况-剖宫产 心脏疾病孕妇自身的生理性改变与心脏功能关系? 此类病人的剖宫产术围术期风险评估?-目前自 身耐受综合情况 此类病人最严重的或致死的因素及环节?-急性 心衰及低血压 麻醉管理在此类病人中的要求及关键环节-维持 有效稳定循环与氧合 心功能状态-决定麻醉方法与处理
因,占孕产妇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1位.
7
围术期麻醉医生应该掌握
心脏病孕妇分娩,究竟选择何种方式?
心脏疾病孕妇自身的生理性改变与心脏功 能关系? 此类病人的剖宫产术围术期风险评估? 此类病人最严重的或致死的因素及环节? 麻醉管理在此类病人中的要求及关键 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心功能状态关系
8
4
二、妊娠对血管系统的影响—分娩期
☆——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 1、血容量:每次宫缩约有250~500ml血液入体循环、胎儿胎盘娩出 子宫缩小约500ml血液入体循环→血容量↑。
2、心排血量:每次宫缩心排血量↑24%→血压↑、脉压↑、中心静脉压↑ 。
3、肺循环压增加:第二产程孕妇屏气→肺循环压增加,使左→右分流 变成右→左分流,→紫绀。 4、血流动力学剧变:产后腹腔内压骤减、大量血液流入内脏,→血流 动力学急剧变化→心脏病孕妇极易心衰。
麻醉方法与选择-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的指征包括:
同期进行心脏手术; 术前已经存在或术中预计发生心力衰竭失代偿; 术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脊柱结构异常; 患者依从性差; 存在其他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19
全身麻醉的实施
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除非有严重出血)。
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全面了解各项血流动力学和内 环境监测指标。 选择对心血管抑制轻的诱导药和维持药。 严格避免在气管插管和拔管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对于缩官素的使用原则同于硬膜外麻醉。稳定血 流动力学辅助措施根据麻醉深度对产妇的影响决 定。 建议在密切监测、轻度镇静的配合下完成气管插 管的拔出过程。
25
术后管理
26
术后治疗-心脏方面
积极纠正预防心衰,改善心肌收缩力,常需用正性 肌力药物 降低重症肺动脉高压用肺动脉扩张药以减轻右心后 负荷 硝普钠 硝酸甘油
27
术后心衰、电解质、低蛋白血症等 -管理关键
强心药
血管活性药
抗心律失常药 利尿药 钾剂 输血
白蛋白
28
围术期麻醉医生应该掌握
二、妊娠对血管系统的影响—产褥期
☆产褥期——产后3日内仍是心脏负担较重的时期
血容量: 子宫收缩使一部分血液入体循环,
孕期组织间潴留液也开始回到体循环使得血容量增加。
故仍应警惕心衰的发生。
产妇死亡的三大原因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产后出血
妊娠合并心脏病占妊娠的1%~3%,是产科严重 合并症,也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
12
麻醉方式的选择
13
麻醉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三方面:
1.手术目的是为了产出胎儿还是终止妊娠,以及 胎儿是否足月 2.选择全身麻醉是否对胎儿有影响,是否对孕妇 的心功能有抑制作用 3.有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若选择硬膜外麻醉, 能否减轻病人心衰症状
14
麻醉方法与选择
对于合并重度心脏病、拟行单纯剖宫产的孕 妇,绝大多数可选择椎管内麻醉中的硬膜外 麻醉完成手术。
风险评估
9
பைடு நூலகம்
风险评估
了解病史:休息、活动 病情发展:药物干预情况 相应检查:超声、胸片、听诊、造影等 目前孕妇身体状态 需要进一步检查 评估目前孕妇综合耐受与危险性
心功能、ASA分级
10
术前评估
11
术前评估-术前用药情况
• 术前较好的针对性治疗可明显改善术中和术后风险。 尤其是继发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急性左心衰竭,有效 的抗心衰处理,可提高围术期安性。 • 在胎儿情况允许时,切忌轻易放弃抗心力衰竭治疗 的任何机会而冒然麻醉和手术
16
首推连续硬膜外麻醉
缺点: 端坐呼吸体位 全身水肿超体重-穿刺成功率低 妊娠特点致麻醉平面难以控制 血压与氧合掌控 操作过程病情变化
17
硬膜外麻醉的实施
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除非有严重出血)。 在所有需要的监测完成建立后,再进行硬膜外置 管。 试验量(2%利多卡因3 m1)需要在平卧后确认患 者各项监测指标平稳后再给药 缓慢分次硬膜外给药,避免麻醉平面高于T6。 尽量不用缩宫素,如果必须使用,剂量不大于5 u ,禁止静脉快速滴入,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使用 缩宫素可导致术中肺动脉高压危象。 使用稳定血流动力学辅助措施,包括:腹部加压 、双下肢止血带(通常在胎儿取出前加压,在胎儿 取出后放松)、通过控制手术床调整体位和适量的 心血管药物。硬膜外用药与常规麻醉用药无原则 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