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契约文书词语考释
敦煌变文法律词汇考释

敦煌变文法律词汇考释作者:韩丽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以敦煌变文为切入点,参考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法制文书,对唐代俗文学中出现的法律词汇进行辨析,以窥见唐代法律风貌。
关键词:敦煌变文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法律词汇敦煌变文,即清朝末年,在敦煌藏经室发现的一批唐五代时期的俗文学写本,统称为“变文”,郑振铎先生首先采用“变文”这一名称,遂得到学界认可,后对于敦煌变文的研究逐步深入,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重民、向达等编《敦煌变文集》,乃敦煌变文辑佚的集大成之作。
《敦煌变文集》一书分为八卷,共计七十八篇文章,卷一、卷二、卷三以及卷八主要收錄《伍子胥变文》、《孟姜女变文》等民间故事,卷四、卷五、卷六、卷七主要收录《太子成道经一卷》、《太子成道变文》等佛教经文。
在对佛教的研究中,经常会看到“经变”一词,经是佛经,毋庸置疑,而“变”为何意?我国唐代时期盛行画地狱图,一般为劝善惩恶而绘制各种地狱苦难的图像,又名地狱变。
四川大足宝顶大佛湾地狱变之雕刻,系保存最完整的大幅群像。
其雕刻分上下两层,上层正中有地藏菩萨像,菩萨左右分刻秦广王、初江王、阎罗天子等十王像,下层刻刀山、镬汤、寒冰、剑树、拔舌、毒蛇、阿鼻等十六地狱的情形。
每一像旁,均有题名与赞词。
由此可知“变”乃“变相”之意,即用通俗的绘画故事来讲述佛经的精义,有教化宣传之用。
推而广之,“变文”即起初以佛经故事写成的说唱文学,包括涵盖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敦煌发现的写本中,原来标明是变文的,仅有《汉八年楚灭汉兴王陵变》、《舜子至孝变文》、《八相变》等九篇,后人辑佚整理后,将虽未标明变文字样但具备变文特征的写本,亦整理入变文集中,本文所称变文即为后者,主要以王重民、向达等编《敦煌变文集》为研究对象。
近年来学界敦煌变文的研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以现存敦煌变文为蓝本,对其校勘考释,诸如张涌泉等注《敦煌变文校注》、蒋礼鸿著《敦煌变文通释》等;一种为对从文学、美学、历史学等领域对敦煌变文做跨学科研究,诸如谢柏梁《敦煌变文中的复仇哀曲》、王于飞《字纸崇拜、舍经入寺与敦煌变文写卷的生成》,可喜的是,法学领域亦对敦煌变文予以关注,楚永桥《燕子赋与唐代诉讼》、陈登武《燕子赋所见唐代诉讼制度》的都以敦煌变文中《燕子赋》为视角对唐代诉讼中诉讼、受理、结案等环节予以阐释,但是笔者认为法学研究领域尚没有对以下两点加以重视:第一对敦煌变文中法律词汇的考释,虽然现已出版多部对变文的校注作品,但是多以语义研究为主,并未对词汇从法律角度做深入阐释;第二法学领域目前对敦煌变文的研究,一般以《燕子赋》为蓝本,且多以程序研究为主,其实在敦煌变文中除《燕子赋》以外,《唐太宗入冥记》、《伍子胥变文》、《茶酒论》等文中均含“争讼”因子,从不同角度反映唐代诉讼风貌。
敦皇契约的语言学价值和意义——陈晓强《敦煌契约文书语言研究》序

敦皇契约的语言学价值和意义——陈晓强《敦煌契约文书语言研究》序伏俊琏【摘要】敦煌契约是当时活的语言的真实记录,保留了大量的口语词、俗语词以及口语语法.契约的签定是一个庄重的民间仪式,这种仪式凝化在契约文书的程式中.这里有主持人、当事人、当事人的亲属朋友、保人、见人、口承人等,他们或签字,或画指,通过这种形式,契约的神圣性就体现出来了.由社会经济交易中的契约形式积淀而来的契约精神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包含初步的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守信精神、救济精神等.敦煌民众深厚的契约意识,是敦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5)003【总页数】4页(P120-123)【关键词】敦煌契约;语言价值;契约仪式;契约精神【作者】伏俊琏【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国学中心,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6.1在人文学科中,语言研究和历史研究最接近科学(Science)。
科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证,语言研究和历史研究以“求真”为其目标,它不同于文学艺术研究中的“求善”、“求美”。
在历史语言研究中,无所谓“发明”,我们只有“发现”,研究者的工作是拨开历史积淀的沉沙,尽力恢复语言的本来面貌。
当然,历史是不可能全面恢复的,但科学研究的任务是尽可能接近历史之真。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设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将“历史”和“语言”合为一所,是符合学理的。
我国历史上的语言学材料,主要是官方和文人留下来的,经过官方的筛选和文人的加工,已失去了大半原有的特色。
所以在反映历史语言的本来面目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敦煌出土的5—11世纪的抄本,其中有大量的民间文献,比如用于民众讲唱的变文俚曲、民间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契约社帖等,它们是当时活的语言的真实记录,保留了大量的口语词、俗语词以及当时的口语语法,对它们进行研究,一则可以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丰富语料,二则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语言特征和生活习俗;既是丰富的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研究的资料,也是丰富的民俗文化学的材料。
敦煌文书疑难词语辨释四则

作者: 张涌泉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100871
出版物刊名: 中国语文
页码: 59-62页
主题词: 敦煌文书;疑难词语;敦煌变文;吐鲁番出土文书;逗留;妙法莲华经;北图;唐律疏议;开元;俗字
摘要: <正> 笔者籀读敦煌文书,不时遇到一些'字面生涩而义晦'或'字面普通而义别'的疑难词语,辄录而记之。
历时既久,积累渐多。
现选取四则,并试作诠释,以请读者指正。
逗遛逗留斯328号《伍子胥变文》:'贤人贵宰,奔走启告吴王:‘……见一外国君子,泥涂而獐狂,披发悲啼,东西驰走。
臣以傍观的审,监(鉴)貌可知,望陛下追问逗遛,必是怀冤侠客!’'其中的'逗遛',近人多释为'挽留…''使之停留'义。
又北图周字51号《开元职方格》断片:'于今后,仰。
敦煌吐鲁番所出法制文书疑难词语新释

作 者简介 : 徐华 ( 1 9 8 1 一) , 女, 四川 宜 宾 人 , 西 南 民 族 大 学 预 科 教 育 学 院讲 师 。
第 4 O卷 第 6期
2 0 1 3年 1 1月
四川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社会科 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S i c h u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Vo 1 . 4 0, No . 6 No v e mbe r, 2 01 3
敦 煌 吐 鲁 番 所 出法 制 文 书疑 难 词 语 新 释
徐 华
( 西 南 民族 大 学 预 科 教 育 学 院 , 成都 6 1 0 0 4 1 )
摘要: 敦煌吐鲁番所出法制文书是汉语史和法制史研究的重要语料, 但其中有的词语至今难得其解, 这对整个
也。 ” 范文 澜 注 : “ 黄先 生 日: ‘ 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 有 自列 之 言 。
追理 地 子 , 并不干佃地人 之 [ 事] 。两 共 平 章 , 获 指 为记 。谨 录契 , 白[ 如] 前 。麦 [ 主] 。田主: 朱 进 明 年卅 , 保 [ 人] : 口 口 [ 琳 ]年 五 十 八 ; 保 口 口 口 。 ” “ 别理” 一词 , 在 敦煌 文 献 中也 有 , 请 比较 伯
文 书 的识 读 和 利 用 带 来 极 大 的不 便 。 利 用 各 种 文 献 包 括 藏 文 献 有 关 资料 , 相 互 比较 , 其“ 别理” 、 “ 收后” 、 “ 下 牒 ”三 词乃“ 申诉 ” 、 “ 署 名 最 后 的保 人 ” 、 “ 递交诉状或请求 ” 之义。 关键 词 : 敦煌 ; 吐鲁 番 ; 法制 文 书 ; 释 义 中图分类号 : H1 3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 5 3 1 5 ( 2 0 1 3 ) 0 6 — 0 1 5 1 . 0 4
敦煌历书词语考释

敦煌历书词语考释
于正安
【期刊名称】《江汉学术》
【年(卷),期】2010(029)002
【摘要】敦煌历书是敦煌出土的社会经济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寺院、官衙、社邑三类,是研究我国唐代社会经济的宝贵资料.同时敦煌历书口语性强,方俗语词夹杂其中,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通过考释匠、槽头、忏子、持、床厅(床梯)、当头等词,可以说明其语料价值.
【总页数】4页(P99-102)
【作者】于正安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4
【相关文献】
1.敦煌邈真文书赞词语考释
2.敦煌变文疑难词语考释商榷——《〈敦煌变文校注〉识读语词散记》读后
3.敦煌曲子词两则疑难词语考释
4.敦煌契约文书词语考释十
三则5.敦煌写卷词语考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敦煌社邑文书词语考释七则

敦煌社邑文书词语考释七则
赵静莲
【期刊名称】《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25)012
【摘要】敦煌社邑文书中保存了许多唐宋时期的口语词汇,前人曾撰文对敦煌社邑文书的一些词语作过解释.但"恩泰""祗食""荣勾""捉二人后到""夜壑俄迁""迁故""痛烈"等七个词语未作解释或释义错误.很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考释这七个询语的过程中,有的订正了前人释义的错误,有的补充了辞书在词条或义项上的空白.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赵静莲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
【相关文献】
1.敦煌社邑文书管窥——以文书特点为中心 [J], 钟罗庆
2.《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存疑字考释十则 [J], 吕敏
3.敦煌社邑文书中的“营葬”用物考 [J], 陈晓强
4.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当代意义——以敦煌社邑文书为中心 [J], 高天霞
5.论唐五代敦煌的民间社邑——对俄藏敦煌ДХ11038号文书研究之一 [J], 乜小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敦煌文书中“使客”“客僧”考释

第 28卷 第 2期
Vo1.28 No.2
邯郸 学院学报
Joum al of Handan University
记 卅一 日,伏 缘使 客 西 庭 、擦 微 、及凉 州 、肃 州 、蕃使 繁 多 , 目供 酒 两瓮 半 以上 ,今 准 本数 欠三 五 瓮 ,中 问缘 有 四五月 艰难 之 济 ,本 省全 绝 ,家 贫无 可 吹 口 ,朝 忧 败 阙 。伏 乞 仁恩 ,支 本 少 多 ,充 供客 使 。伏 请 处分 。牒 件 状 如 前 ,谨牒 。光启 三 年 四月 日龙县 丞 牒 。…
作 者简介 :魏睿 骜 (1994一),男,湖 北钟祥人 ,兰州大学敦煌 学研究所研究生 ,研 究方 向为敦 煌学 。
归 义 军政权 作 为 晚唐 五代 宋初 活 跃 于 中国西 北地 区的地 方政 权 , 正式 设立 于唐 宣宗 大 中五 年 (851年 ), 因沙 州 豪 强张 议潮 率众 推翻 吐 蕃 统治 并奉 土 归唐 而建 。众所 周 知 ,晚唐 五代 宋 初是 中国历 史上 非常 重 要 的承 上 启 下 的关键 时 期 ,其 时 的中 国正 处于 大动 荡 、大 变乱 时 期 ,各地 地 方政 权 与 中央政 权频 繁 更 替 。而 在 这种 混 乱 变 换 的历 史背 景 下 ,当 时的敦 煌 地方 政 权一 一 归义 军政 权一 一 却未 受 唐王 朝倾 覆 和五代 中原 王朝 迭 兴 的影 响 , 一 直延 续 了近 200年 时间 ,这 一历 史现 象 值得 我们 深 思 。现 象背 后 的原 因虽为 多 方面 的,但 有一 点 不可 否认 , 即这一 时 期 ,归义 军 政权 积极 开 展与 周边 政 权 的交 往活 动 ,缓解 双边 关 系 。
敦煌文献“何谢”释诂

敦煌文献“何谢”释诂发布时间:2021-12-23T03:02:28.82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2期作者:杨继升高雅琪[导读] 敦煌愿文、歌辞、赋及敦煌文书是敦煌文献重要组成部分杨继升高雅琪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重庆 408100摘要:敦煌愿文、歌辞、赋及敦煌文书是敦煌文献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尚有部分词语未校释,影响了其文献价值。
此类词语错误多由形误、音误造成。
歌辞《空无主·调名本意》“何谢”实即“荷谢”。
关键词:敦煌文献;词语;校释敦煌文献是唐五代文学中宝贵的文化遗产,包括敦煌歌辞、敦煌愿文、敦煌变文、敦煌赋等,龙晦、张涌泉、蒋冀骋、项楚、郑贤章等学者对敦煌歌辞、敦煌变文作了大量校勘整理工作,成果颇丰。
当前仍有部分词尚未考证,影响了敦煌文献的文学价值。
本文在此对歌辞中的“何谢”再略作考释。
《空无主·调名本意》:“身心合散无根棳,阴界诸入常解脱,自在无碍随缘用,冤亲憎爱永以割。
能通达,涅盘大海为衣钵,清净慧命以自活,断饥渴,周旋往返湛不动,少时何谢佛菩萨。
”[任中敏.敦煌歌辞总编[M].凤凰出版社,2014年,第608页] 该辞抄于P3056写卷,共八首。
本辞为其中第六首。
上片一律七言四句,下片一律作“三七七”两叠。
该辞中“何谢”词义尚不显豁。
任中敏校:“‘何’待校,疑是‘多’字,或‘何以’之意。
”[任中敏.敦煌歌辞总编[M].凤凰出版社,2014年,第962页]《空无主·调名本意》乃佛教歌辞,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未录。
核查原卷,“何”字本作“”,录文不误。
此处存疑窦。
此“何”不应校为“多”,“何、多”音义均远,不可从。
其实此“何”即“荷”,乃“感荷、多谢”之义。
“感荷”,谓受惠承情而感谢。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7卷)[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612页]如鲍照《拜侍郎上疏》:“祇奉恩命,忧愧增灼,不胜感荷屏营之情。
”《大唐西域记》卷第七:“见昔事主躬来慰谢,感荷厚恩,忍不报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折雇 价立 本驼 。 ( 二六 五二背 , 35 伯 P1) 以上诸 例 “ ” 为“ 立 均 赔偿 、 赔付 ” 。如例 ( ) 赤 , 义 2 是 t乡百姓 郭安定 向同乡 高兴达 雇驴 , l 约定如 果 郭
价 值 。契约 文书 中有 一些词 语各 类辞 书 未予 收录或 虽 收 录但 释义 不完 善 , 文 试 图 对这 些 词 语 略加 考 本 释, 祈请 方家 指正 。 【 当】祗当) 桓 ( () 1 如后 有人怯 护 , f 弟齐 兴清 祖 当 。 ( 三 六 四三 , 3 1 ( 号 内后 项 是 沙 知 《 煌 契 约 文 书 -r o 伯 P2 ) 括 敦
按 : 翅换 ” “ 博 ” “ “ 、翅 、 博换 ” 义 相 近 , 因为 “ ” “ ” “ ” 义 相通 , 有 “ 易 、 取 ” 词 是 博 、 翅 、换 词 都 更 换 的意
义 。《 语大 词典 》 收录 了“ ” 改易 、 汉 就 迥 的“ 转变 ” 这一 义项 , 北 史 ・ 如《 骨仪 传 》 “ : 开皇 初 , 为御 史 , 法 处 平 当 , 为势利所 迥 。 又如 唐代刘 铼 《 不 ” 隋唐嘉 话》 中 :梁 公夫 人 至 ……夫 人 执心 不 迥 。 《 卷 “ ” 汉语 大 词典 》 也收 录 了“ ” 以贸易方式 换取 ” 博 的“ 这一 义项 。如唐 代卢 仝 《 若雪 寄 退之 》 : 市头 博米 不 用物 , 诗 “
也 以理 解为 “自由” 为好 。
《 语 大词典 》 宽 闲” 两义 , 汉 “ 有 一为宽 阔僻静 ; 为从容 , 一 闲暇 。 ‘ 自由、 受 限制 ” “ 容 、 不 与 从 闲暇 ” 意义相 关 , 显然 不 同。《 但 敦煌 变文 集 ・ 叶净 能诗》:况且 道士美 貌 清 畅 , 伤 ( ) 闲 。 “ 闲 ” “ 情 肠 宽 ”宽 释为
在敦煌 契约 文 书中“ 换 ” 有“ 换 、 取 ” 翅 另 交 换 的意义 , : 如 ’ () 1 赤心 乡百姓 曹 大行遂 将前 件舍地 翅换 与洪 润乡 百姓令狐 进通 。 ( 三八七 七 背 , 1 ) 斯 P2
上 例是赤 心 乡百姓 曹 大 行 以土 地 与 洪 润 乡百 姓 令 狐 进 通 换 取 屋 舍 的契 约 ,翅 换 ” 理 解 为 “ “ 应 交 换 ” 唐五代 语言 词典 》 为“ 。《 释 改换 、 调换 ”2 ’ 汉语 大词 典》 _ …凹 。《 未收 此义项 , 当补 。 与“ 翅换 ” 义相 近的还 有 “ 意 翅博 ”也 是 “ 换 、 取 ” , 交 换 的意 义。2 如 : l … ( ) 中年壬 申十 月廿七 日, 有处 分 , 2大 官 许翅 博 田地 , 取稳 便 。((-三九 四 ,4 各 f  ̄ 1 P)
( ) 内所着 差税 河作 , 地祗 当 。( 5地 随 斯三 八七 七 背 , 1 ) P 8 () 6 向后 或有 别人 识认 者 , 一仰 忽律 哺祗 当 。( 斯一 二八 五 ,2 —2 ) P 1 2
() 7 口口 口口称为 主者 , 仰叔祗 当。 ( 二三 八 五 ,4 ) 一 斯 P0 () 8 渠河 口作 , 农种 家祗 当。 ( 三二 七七 背 ,3 1 伯 P4 )
辑 校》 页码 , 江苏古 籍 出版社 ,9 8年 , 同 。 19 后 )
( ) 地 内所著 官 布 、 子 、 草等 仰地 主 桓 当 , 忏种地 人之 事 。 ( 三二 一 四背 ,30 2其 地 柴 不 伯 P3 ) ( ) 有 畔上及 城 内偷劫 高下 之 时 , 在苟子 桓 当。 ( 三九 六 四 ,39 3若 仰 伯 P4 ) () 4 或若 到家被 恶人 掏卷 , 切 ( ) 人 牛 羊 园菜 麦 粟 , 仰 庆 顺 桓 当 , 忏 主 人之 事 。 ( 三 一 盗 窃 他 一 不 伯
“ 从容 、 闲暇” 是合 适 的 , 但用 来解 释类 似于上举 之例 则不 妥 。
【 】 立 “ ” 敦煌 契约文 书 中有 “ 偿 ” 义 。 立 在 赔 之 () 1 为少 畜乘 , 于同乡 百姓李 略 山边 , 雇八 岁 黄父 驼一 头 。断作 雇 价 , 回来 时 , 今 遂 却 生绢 五疋 。’ 见 立典物, 分付驼主。( 伯二八二五背 ,33 P0 ) ( ) 身不平 善来 者 , 口承 妻立 驴 。( 图一 七 四 ,3 4 2若 仰 上 P0 ) () 3 若或 病死 , ( ) 舌 舍 却雇 价 , 立为本 驼 。( 北殷 四一 ,3 0 P1) () 4 若驼 相走失 者 , 价 本在 , 雇 于年岁 却立 本驼 。 ( 三 四四八背 ,3 2 伯 P1)
酒 店买 肉不肯 赊 。 ”
【 宽闲】 () 1 如若 有病患 者 , 五 日将理 , 日算价 。节下依 乡原例宽 闲。 ( 许 余 伯二 四一 五 ,24 P6 ) ( ) 今 已往 , 2从 任意 宽 闲 , 选择 高官 , 为公 子 。( 六 五三七 背 ,4 7 充 斯 P9)
( ) 常 以后 , 3无 一任 随情取 意 , 汝宽 闲 。( 放 伯三 四一零 ,5 0— 1 ) P 1 5 1
重庆师 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 学版)
21 0 1年第 5期
敦煌 契 约 文 书词 语 考 释
何
( 重庆师范大 学 摘
一
亮
40 4 ) 0 0 7
文 学院, 重庆
要: 契约文书是敦煌社会 文书中的重要 构成部 分 , 映普通 百姓 的真 实生活 , 反 口语性 强。契约 文书 中
以上诸 例 中“ 当” 均为 “ 当 、 祗 也 承 承担 ” 。如 例 ( ) 义 8 是说 相关 劳役 租税 由种 田户 承担 。
按 :龙 龛手鉴 》 植 , 《 “ 音脂 ” 而 “ ” 广 韵 》旨夷 切 , 部 。 “ ” “ ” , 祗 《 脂 祖 、祗 同音 字 。 黄征 指 出 : 祗 ’ “‘
收 稿 日期 :0 1 0 2 2 1 — 8— 3
作者简介 : 何亮 (9 0~ ) 男 , 17 ,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 副教 授 、 文学博士 , 主要从事
【 翅换 】 【 、翅博 】 《 汉语大词典》 收有“ 迥换” 词条 。“ 迥换” 亦作“ 妲换” 义为改易 、 , 变换。如南朝鲍照《 拟行路难》 诗 之八 :初送 我君 出户 时 , 言淹 留节迥换 。 唐代顾 况《 歌》:今 人昔 人共 长叹 , “ 何 ” 悲 “ 四气相 催节 翅换 。 [ ”3 ]
( ) 马人 日。我 与汝驴 共相博 换 。 ( ・ 4相 唐 义静译 经 《 根本说 一切有 部 毗奈耶 》 ) () 5 臣以银二两 , 换饮食 。( ・ 博 宋 曹勋《 狩见 闻录》 北 ) 《 语 大词典 》 收“ 汉 虽 博换 ” 词条 , 但仅 释 为“ 谓多 变化 ” 未 收“ , 交换 、 贸易 ” 义项 , 当补 。
按, 此处 “ 闲” 为“自由 、 受 限 制 ” 宽 义 不 。例 ( ) 1 是说 逢 年 过 节依 照 乡 土 惯例 有 几 天 自由时间 。例 () 2 是家 童再 宜放 书样 文 中的文字 ,放 汝宽 闲” 为任你 自由。例 ( ) 遗 嘱 中 的文字 , 例 “ 闲” “ 意 3是 此 宽 似
例, : 如 ( ) 阳刁思 遵妻 , 氏女 也 。始 笄 , 思遵 所 娉 , 4荥 鲁 为 未逾 月 而 思 遵 亡 。其 家 矜 其 少 寡 , 嫁 已定 , 许 鲁
闻之 , 自誓。父母不达其志 , 以死 遂经郡诉 , 称刁氏吝护寡女 , 不使归宁。( 魏书 ・ 《 列女》 第八十 )
些词语各类辞书未予收录或 虽收录但释义不 完善 , 在此予以考释。
关键词 : 煌 契约文书; 语 ; 释 敦 词 补
中图分类号 : 3 H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 4 9 2 1 )5 0 9 — 17 -- 2 (0 0 — 0 5 4 - 0 1
契 约文 书是 敦煌社 会文 书 中 的重 要构 成部 分 。这 些 契 约文 书 真实 记 录 了唐 、 代 时期 人 们 的 日常 五 生 活 , 最 可靠 、 能体 现 口语性 质 的语 言资料 , 是 最 能够 相对 真 实地反 映 当时 的语 言时代 面貌 , 有 特殊 的 具
有 意外 , 由其 妻赔偿 驴 价 。例 ( ) 说如所 雇之 驼走 失 , 要赔偿 驼 , 5是 须 同时 雇驼之 钱仍 需支付 。 各 字典 辞书 均未 收录 “ ” 赔偿 、 立 的“ 赔付 ” 。 义
・
9 ・ 6
【 护】
() 1 如后 有人 怯护 , 仰弟 齐兴 清 祖 当。 ( 三六 四三 ,3 1 一 伯 P2) () 2 给此 凭 约 。已后 子孙男 女更 莫怯 护 , 山河作 折 ( ) 日月证 明。 ( 五七 零零 ,4 9— 0 ) 请 誓 , 斯 P9 50
除敦煌 文献 外 , 吝护 ” “ 在唐 代其 他文 献 中也有 用 例 , : 如 () 5 汝久 寒贱 , 处得 有如 此天 庙 ?本 由我 等 创斯 建立 , 何 以折 车轴 将 作 天 尊 。不 体 来 由漫 生 吝 护 。
( 义静译 经 《 根本说 切有部 尼 陀那 目得 迦》 )
【 掣夺】 【 、牵掣】 【 、韧夺 】 ( ) 限不还 , 1违 任掣 夺杨 岳 口 口口口用 充麦 直 。 ( 四零 五三 背 ,8 ) 伯 P 5
() 2 如违 , 即人 掣夺 家 资牛 畜等 , 用充 麦直 。 ( 博 , 1 1 历 P0 )
五零 ,3 1 P5 ) 以上 诸例 中“桓 当” 为“ 当 、 均 承 承担 ” 。桓 , 龙 龛 手鉴 ・ 部 》 “ 也 ” “ 义 《 示 有 敬 、 承也 ” 个 义项 , 两 而 “ 本有“ 当” 承受 、 当” 义 , “ 当” 同义复用 。 承 之 故 桓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