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 Studio3.0中基于药效团的药物设计方法和应用讲义-2011年3月21日
天然药化形成性考核答案全解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有效成分:(P2 页)又称活性成分,指天然药物中体现药物疗效或生物活性,并能够用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具有确定的物理常数和理化性质的单体化合物。
2. 有效部位: (P2 页)天然药物相应的有效成分为混合物称为有效部位。
二、简答题1. 简述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P2 页)目的:1. 增强疗效,研发新药;2. 控制质量,保证疗效;3. 探索天然药物治病防病的机制,追踪有效成分。
内容:主要研究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化学结构特征及鉴定、生物合成途径及新药开发等基本理论及相关实验技术。
重点研究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药理作用。
2. 天然药物的开发与利用有哪几个方面?1) 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传统药物的效能评价,使相关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并推进质量的标准化和生物活性的“指纹”化。
2) 进行生物源动物、植物、矿物等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探讨其生物活性的差异,开发新的药用原料,使资源可持续利用。
3) 依据研究者的经验和药物生物活性特征,寻找创新药物研究的备选化合物或先导物。
4) 以天然药物化合物效能为出发点,探讨生物活性作用的靶点,建立新的天然药物筛选模型。
5) 进一步探讨天然药物对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生物化学机制。
6) 寻找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
7) 依据天然化合物的亲缘性和生物合成途径,结合模拟生物酶催化机制进行仿生物药合成路线设计。
8) 根据化学物种的进化特征,从分子水平探讨生物物种进化趋势。
9) 研究天然药物在有机体的分布、吸收、代谢等生物有效性及毒性,设计合成创新型药物。
10) 充分利用天然药物手性化合物的资源,开展手性药物的研究。
第二章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一、单项选择题1C 2E 3C 4C 5B 6D 7C 8B 9A 10B 二、简答题1. 比较A B化合物的酸性强弱,并简述理由。
(P3页)A大黄酚B大黄素酸性:B> A。
ICH-Q3D元素杂质指导原则

精选2021版课件
20
3. 元素杂质的安全性评价
3.4 注射用药品 注射用药物的PDE的应用不需要考虑药物体积。
精选2021版课件
21
4. 元素分级
精选2021版课件
22
4. 元素分级
为使在安全性评价过程中更容易做出准确的判断,将Q3D 中涉及的元素进行了分类。
元素分级表
Class 1
2A
精选2021版课件
25
4. 元素分级
Class 2A
依据:具有较高的自然丰度 元素: V(钒)、Mo(钼)、Se(硒)、Co(钴) 说明:由于这些元素具有较高的自然丰度,需要对所有潜
在来源和给药途径进行评价
精选2021版课件
26
4. 元素分级
Class 2B
依据:刻意添加 元素:Au(金)、Tl(铊)、Pd(钯)、Pt(铂)、Ir(
部分而刻意加入,否则无需进行安全性评价。对于吸入性 制剂和注射剂等,任何可引入该类元素的可能性均需进行 风险评价
精选2021版课件
28
4. 元素分级
Class 4
依据:已评价,但由于低毒性或者区域性法规尚未建立 PDE标准
元素: Al(铝)、B(硼)、Fe(铁)、Zn(锌)、K (钾)、Ca(钙)、Na(钠)、Mn(锰)、Mg(镁) 、W(钨)
ICH Q3A指导原则将杂质分为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和残留 溶剂。
Q3A和Q3B主要针对有机杂质 Q3C主要针对残留溶剂。 Q3D对无机杂质中的金属提出分类要求。 经过专家工作组的若干次讨论,将题目“Q3D: Guideline for Metal Impurities”修订为“Q3D:Guideline for Elemental Impurities”,并形成了指导原则的初稿。 截止2013年7月,现行版本为Step 2b。
“质量源于设计”在拉考沙胺注射液处方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广东化工2019年第24期·142·第46卷总第410期“质量源于设计”在拉考沙胺注射液处方工艺研究中的应用殷华峰,欧阳婷(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江西赣州341000)Application of“Quality by Design”in the Formulation and Process Research ofLacosamide InjectionYin Huafeng,Ouyang Ting(Jiangxi Qingfeng Pharmaceutical Co.,Ltd.,Ganzhou34100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concept of“quality by design(QbD)”,the sources of quality risks in Lacosamide injection were analyzed;“quality target product profile (QTPP)”and the“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of injections were discussed.The risks of injection formulation and process variables were analyzed,Developed a strategy to control the pH of the solution.Keywords:quality by design(QbD);Lacosamide injection;formulation and process research;application拉考沙胺注射液(Vimpat®)由比利时优时比(UCB Pharma S.A.)公司开发,生产商为UCB Pharma S.A.及Aesica Pharmaceuticals GmbH。
第三章 药物和靶点

应和最低的长期毒性等非致死的因素
体内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系统可以是正常动物,也可能是基因修
饰动物或肿瘤引入动物; 动物保护主义; 动物体内与人体内生化条件不同,如可能存 在一些特异的代谢酶; 人体内可能存在复杂的反馈调解系统,药物 的活性被抵消,如体外测试心肌证明降低心 率的胆碱能激动剂,体内心率反而增加。
说;解离学说;诱导契合学说;大分子干扰 学说;双态学说等。 Clark设想乙酰胆碱和受体之间的作用是可逆 的,而且药物和受体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 由此提出药物作用的占领学说。
诱导契合学说
Koshland等提出:底物或激动剂与酶或受体
的结合是诱导酶或受体产生活性构象的结果, 而抑制剂或拮抗剂由于化学结构与底物或激 动剂不同,诱导酶或受体产生非活性构象而 使酶活受体失活。(底物或药物也可能发生 构象变化) 药物与受体结合时的构象成为药效构象,它 与优势构象没有关系。
竞争性拮抗剂
竞争性拮抗剂(competitive
antagonist):与激 动剂受体作用于相同的部位,与受体有很强 的亲和力但不能激活受体产生生理作用。
A+ R A + R-D D + A-R k1 k2 A-R A-R + D A + R-D E
后两个可逆的发生显然与拮抗剂和激动剂的
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对肌肉收缩,感觉传导,内分泌,
外分泌等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Na+离子通道 Ca2+离子通道 K+离子通道 Cl-离子通道
G-蛋白偶联受体
受体经过称为G-蛋白的信号蛋白向细胞传
递信号。受体内有一个活性位点,与G-蛋 白特异结合,休眠时关闭的。
药物化学习题集

第一章药物化学基础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概念正确的是A.先导化合物是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合成前体B.将两个相同的或不同的先导物或药物组合成新的分子,称为孪药C.外围电子数目相同或排列相似,具有相同生物活性或拮抗生物活性的原子、基团或部分结构,即为经典生物电子等排体D.软药是指一类本身有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当在体内其作用后,转变成无活性和无毒性的化合物2.下列的哪种说法与前药的概念相符合A.用酯化方法做出的药物B.用酰胺化方法做出的药物C.药物潜伏化的药物D.经结构改造降低了毒性的药物E.在体内经简单代谢失活的药物3.通常前药设计不用于A.增加高极性药物的脂溶性以改善吸收和分布B.将易变结构改变为稳定结构,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C.消除不适宜的制剂性质D.改变药物的作用靶点4 .药物的亲脂性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是A.降低亲脂性,使作用时间延长B.增加亲脂性,有利吸收,活性增加C.降低亲脂性,不利吸收D.适当的亲脂性有最佳活性E.增加亲脂性,使作用时间缩短5.可使药物亲水性增加的基团是A.卤素B.苯基C.羟基D.酯基E.烷基6.药物与受体结合时的构象称为A.反式构象B.药效构象C.优势构象D.最低能量构E.最高能量构象/ 7.与前体药物设计的目的不符的是A.提高药物的组织选择性B.提高药物的活性C.提高药物的脂溶性D.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E.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8.药物作用靶点是指以下含义A.体内某器官组织B.药物作用部位C.细胞D.基因E.受体(酶)、离子通道和蛋白质、核酸9.将氟奋乃静制成氟奋乃静庚酸酯和奎酸酯的目的是A.提高药物的溶解性B.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C.提高药物的稳定性D.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E.改善药物的吸收10.抗代谢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上应用了以下哪些方法A.前药原理B.软药C.拼合原理D.生物电子等排原理E.官能团间的空间距离11.溶肉瘤素是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其结构中引入了苯丙氨酸,其目的是A.提高药物的组织选择性B.改善药物的口服吸收C.提高药物的稳定性D.消除药物的不适气味E.改善药物的溶解性12.贝诺酯是有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利用拼合原理得到的药物,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阿司匹林的脂溶性B.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C.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D.延长阿司匹林对炎症部位的选择性E.降低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性13.通过研究药物体内代谢产物得到的新药是A.紫杉醇B.氨苄西林C.西咪替丁D.奥沙西泮E.异丙肾上腺素14.把1,4-苯并二氮杂䓬类药物制成水溶性前药,对其结构修饰的方法是A.成环B.开环C.酰化D.成盐E.扩环15.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A.前药进入体内后需转化为原药再发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