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型机械协会企业名录

中国重型机械协会企业名录
中国重型机械协会企业名录

中国重机协会统计网参网企业名单(10.10)

序号企业名称

一冶金矿山机械制造企业

1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3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4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

5 北方重工有限公司

6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7 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8 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9 云南冶金力神重工有限公司

10 中钢集团衡阳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11 北京首钢机电有限公司

12 唐山冶金矿山机械厂

13 山东山矿机械有限公司

14 四川矿山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 张家港长力机械有限公司

16 南宁广发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17 河南太行振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8 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19 中钢集团西安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20 南昌凯马有限公司

21 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

22 河北省金马矿山机械集团公司

23 淮北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4 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

25 北京锋必达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26 山西新富升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27 南昌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28 鞍山重型矿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29 鞍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30 马鞍山钢铁公司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公司

31 中钢邢台机械轧辊(集团)有限公司

32 中冶集团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33 包头冶金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34 淄博大力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35 上海轩世机械有限公司

36 焦作群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37 武钢集团武汉冶金重工有限公司

38 许昌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39 长沙重型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40 新泰市升金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41 唐山汇力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42 山东华特磁电设备有限公司

43 抚顺隆基磁电设备有限公司

44 镇江电磁设备厂有限责任公司

二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企业

1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卫华集团有限公司

3 江苏通润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4 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有限公司

5 江阴凯澄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6 天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7 衡阳起重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8 芜湖起重运输机器厂

9 株洲天桥起重机有限公司

10 山东起重机厂有限公司

11 广州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12 焦作起重运输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13 豫飞重工集团

14 杭州武林机器有限公司

15 山东莱钢泰达车库有限公司

16 四川省自贡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17 北京起重工具厂

18 南京起重机械总厂有限公司

19 哈尔滨众鑫重型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20 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原青浦起重运输设备厂有限公司)

21 新疆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22 重庆起重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23 江西起重机械总厂

24 铜陵天奇蓝天股份有限公司

25 河南省郑起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26 河南省新乡市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

27 河南省重工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

28 新乡市中原起重机械总厂有限公司

29 中原圣起有限公司

30 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31 河南省华东起重机有限公司

32 山东青云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33 本钢起重机制造有限公司

34 宁夏天地奔牛银起设备有限公司

35 柳州起重机器有限公司

36 北京约基同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37 河南省东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38 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

39 浙江八达机电有限公司

40 江苏三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41 安徽攀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42 河北黄骅市同力滑车有限公司

43 武汉电力设备厂

44 山东光明起重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45 承德天宝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46 张家口三北动力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47 湖北银轮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48 广东永通起重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49 浙江众擎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50 咸宁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51 南阳市起重机械厂

52 包头市万里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53 集安佳信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54 安徽省无为神力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55 上海精星仓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56 秦皇岛市北戴河通联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57 山东省淄博生建机械厂

58 重庆金象起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59 甘肃省定西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60 通化起重运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61 安徽盛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62 华泰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63 洛阳起重机厂

64 江苏象王起重机有限公司

65 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

66 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67 宁波市凹凸重工有限公司

68 广东超宇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69 江苏佳力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70 江苏省南京禄口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71 杭州电机厂有限公司

72 泰安金龙起重配件有限公司

73 浙江五一机械有限公司

74 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名单

2015年度中国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名单 2016年5月26日,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会在东莞召开,会议发布了2015年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名单。2015年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营业收入达38950 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与上届比回落8.9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417亿元,同比下降4.63%,增幅与上届比由正转负,大幅下滑20.53个百分点。 2016年5月26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国机经网承办的“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2015年机械、汽车工业企业主要统计指标数据,核实排定出2015年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名单,发布有关企业名单及相关信息。 2015年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营业收入达38950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与上届比回落8.9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417亿元,同比下降4.63%,增幅与上届比由正转负,大幅下滑20.53个百分点。 2015年汽车三十强企业中,有26家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8家营业收入超过1千亿元,5家超过2000亿元,1家超过1万亿元。排在第一位的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12025亿元,为汽车行业首家万亿元级企业;列第二位的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营业收入5159亿元;第三位是东风汽车公司,营业收入4878亿元;第四位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452亿元;排在第五位的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978亿元。 从增速看,有20家汽车三十强企业营业收入保持正增长。其中10家两位数增长,2家增长超过40%,分别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列第12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35%;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列第14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67%。

国内焚烧炉生产企业名单

不断完善相对比较成熟。近几年又有30多家企业开始从事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焚烧设备的制造,其中少数几家做的比较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如福建丰泉、上海万强、深圳汉氏等,国内焚烧炉生产企业状况如表4-3所示。 表4-3国内焚烧炉生产企业名单 序号企业焚烧炉性 1北京机电研究院小型立式直然炉回转窑焚烧炉运动炉排炉 2重庆中天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回转窑熔渣炉 3深圳汉氏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立式旋转气化焚烧炉4杭州大地维康有限公司组合式医用焚烧炉 5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热解氧化焚烧炉回转窑焚烧炉 6北京发景绿色环保工程公司在燃式悬浮燃烧焚烧炉、固定炉排炉 7广州市通用新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气化焚烧炉炉排炉 8贵州航发环保机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链条炉排炉 9山东鲁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热解气化焚烧炉炉排炉 10上海万强科技开发公司干馏气化焚烧炉 11福建丰泉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热解气化焚烧炉炉排炉 12清华紫光泰和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立式气化焚烧炉旋转气化焚烧炉 13北京中晟泰科环境科技发展责任有限公司回转窑 14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回转窑 15青岛元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热解焚烧炉 16贵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小型简易焚烧炉17宜兴福鼎公司小型简易焚烧炉18贵州长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小型简易焚烧炉19宜兴市夫风镇金鑫环保设备厂小型简易焚烧炉20广东省顺德市顺环市政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小型简易焚烧炉21北京北锅恒轮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回转炉、炉排炉22浙江湖州星丰工贸有限公司炉排炉 23常熟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回转窑 24哈尔滨龙铁环保设备厂炉排炉 25北京悟能科技有限公司立式炉 26鞍山焦炭院回转窑 27宜兴恒贸环保设备制造厂简易焚烧炉 28清华永新双益环保有限公司小型简易焚烧炉29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小型简易焚烧炉30江苏省宜兴市吉隆环境设备厂小型简易焚烧炉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叶盛基副秘书长 今天我想谈三点,一个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和近十年来取得的发展,第二个是今年汽车工业经济整体的发展和运行情况,第三个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展望。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和近十年来取得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了世界汽车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我们应努力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速相符合的发展速度(约为8%-10%)。中国汽车现在产销量刷新了全球汽车生产纪录,但2200多万辆并没有达到发展的高峰。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销量上限究竟是多少,有人说通过5-10年的发展,可以达到3500万辆甚至4000万辆,这个数字有可能吗?我觉得是很有可能的。但要说明的是,中国汽车目前的保有量是1.8亿,按照每个家庭1台车测算,至少是3个亿,往上高估一点是4—5个亿。现在的居民汽车保有量是1.8个亿,离4—5个亿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说中国汽车工业是朝阳产业。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销量年增长率都超过15%,高的超过了30%,虽然里面有国家政策刺激消费的因素,但中国汽车消费存在很大的刚性需求。整个产业的发展势头和发展速度都超过了国外同行的预料。 但是在自主品牌方面,发展形势却不乐观,外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远高于自主品牌,且自主品牌占有率逐年下滑。如果不重视自主品牌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在未来十年有没有都还是个问题。没有民族品牌的支持,也就勿论工业支柱了。但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品牌汽车更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另外在出口方面,出口量也是逐年下滑,形势比较严峻。整体而言,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稳定的时期,从产量大国到汽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大民族品牌,掌握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 (二)201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整体的发展和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的汽车工业发展形势整体比较平稳,发展速度略高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刚性需求比较稳定,截至8月,产销量均超过150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8%-10%,但从局部来看,自主品牌的工作做得还是不够,需要引起注意。就出口而言,截至8月一共58万辆,所以全年能否超过80万辆是个问题。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xx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 汽车产业正在“磁吸”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前有互联网,后有房地产,众多行业都把造车当作新突破口。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家电业在打败日韩品牌后曾经一度冲击造车,却纷纷铩羽而归。此次再度厉兵秣马,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家电业拥有的强大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能否成为其成功突围的利器,值得业界关注。 1、家电业再度冲浪“造车” 2003年前后,中国家电业曾涌起过一股狂热的造车“冲动”,当时春兰、美的、奥克斯、波导、夏新、小鸭等一大批家电企业进入汽车业。不过,由于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加上汽车业的游戏规则和家电业有着巨大的差别,家电厂商造车遭遇寒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家电企业一度熄灭了的汽车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产业大潮下重新涌现。 ——家电业再度“上车” 一起价值7.4亿元的收购,引发了业界对美的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 近日,美的发布了《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的控股权,收购总价为 7.4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拥有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而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这起收购,美的表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

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2.

- 1 -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初创时期(1949-1965) 1920年代,中国人曾经自己研制过几辆小卡车,取名:“民生”牌,由于日本政府发动侵略战争而被扼杀在摇篮里! 1949年10月,中央重工业部机器工业局开始着手筹建新中国的汽车工业。1950年4月,重工业部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任命郭力为筹备组主任,孟少农、胡云芳为副主任。 1951年3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批准第一汽车工业筹备组改为汽车工业管理局,任命张逢时为局长,***为副局长。 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内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 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隆重举行奠基典礼。毛泽东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放置在厂区中心广场。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1956年7月,国产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 1956年10月14日,第一汽车制造长正时交工验收;15日隆重举行了开工典礼。 1957年12月,洪都机械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8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1958年9月,一汽试制成功第一辆CA30型2.5吨军用越野汽车,上海汽车装配厂(上海汽车装修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 1956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决定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由饶斌、齐抗负责。 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时期(1966-1980)

1966年4月,第一汽车制造厂首批20辆红旗牌三排座高级轿车送往北京。1967年4月1日,第二汽车制造厂正式破土动工,举行开工典礼大会。9月工程全面开工。 1971年12月,一汽试制成功60吨矿用自卸汽车。 1979年9月15日,兵器部嘉陵机器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嘉陵牌CJ50型摩托车。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八十年代) 1982年5月7日,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正式在北京成立,饶斌任董事长。 1983年2月26日,一汽隆重举行生产汽车百万辆庆祝大会。 - 2 - 1983年4月,国家纪委正式批准微型汽车定点方案。4月11日,第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上海汽车厂组装成功。国家规定汽车生产企业有一定比例的汽车产品自销权。 1983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1984年1月,《中国汽车报》正式公开出版发行。1月15日,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WC )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举行开业仪式。1984年5月,国营长安机器厂与日本铃木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达成生产ST90系列微型汽车技贸结合引进技术协议。 1984年8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研究汽车工业发展问题,提出“我国汽车工业要有大的发展”。 1984年10月5日,二汽襄樊基地举行奠基典礼。 1984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第一汽车制造厂20万辆总体规划方案。11月16日,上海拖拉机汽车公司和泰国正大集团香港易初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的上海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成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 概要本文回顾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通过论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寻找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着眼未来探讨我国汽车工业未来方向 关键词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正文 汽车是惟一的一种“零件以万计, 产量以百万计, 保有量以亿计”的“第一商品”, 它的巨大市场潜力, 不断产生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 使之成为各种高新技术争相应用的强大载体。 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走过发展汽车工业、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道路。 汽车的生产和使用, 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流水线大生产方式首创于汽车工业, 精益生产方式也同样产生于汽车工业;这两种生产方式都对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它独特的“门到门”快速运送性能, 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活动半径, 大大提高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效率。 一,起步与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起步的标志是1953 年7 月15 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市动工兴建。建国初期,我国汽车工业在国家计划经济指导下发展,集中资金兴建了第一、第二汽车制造厂两个中型货车生产基地。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6 年10 月开工生产,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汽车行业步入快速稳定增长期。整个行业在经2002 年的爆发,2005 年的恢复性调整以后,自2006 年以来已经步入一个长达5~8 年(甚至更长)的稳定快速增长期。2011 年中国汽车保有总量为7802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 万辆,占83.81%。其中家用轿车的保有量为3443 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44.13%。以去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中国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量已从2001 年不到 2 辆,增加到2010 年的近15 辆。 二,发展中的问题 新中国的汽车工业从诞生至今, 已经年逾半百。但是她似乎还没有长大, 她伴随建国后的动荡, 走过了艰苦曲折的路程。 改革开放之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汽车工业一直生产着属于国外三四十年代的产品。汽车被定位为“生产工具”, 私用轿车被当作“资产阶级的奢侈品”而禁止生产。改革开放后,大搞引进合资,引进国外的资金与技术, 使我国生产的汽车跃上20 世纪90 年代的水平。但是从整体上看, 在质量、品种和规模上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 特别是自主发展的能力差距更大。这就造成了同类产品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进, 甚至重复引进的局面。这使得我国汽车工业,落入了一个“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虽然,近十几年来我国已经开始生产国际先进的汽车, 但却并未跳出这一怪圈。我国汽车工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的国企,近年来更热衷于引进生产国外品牌的汽车。 三,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如一汽,广汽热衷于引进国外品牌,不外乎合资获利丰厚而又轻而易举。这样的举动使得“引进—消化”政策成了“只引进, 不消化”的空头口号。 对外方的技术依赖习惯愈加根深蒂固, 加上外方紧握技术大权, 使中方坠入“缺乏能力—只能依赖—越依赖越缺乏能力—越缺乏能力越依赖……”的“第二怪圈”。这就直接性的导致了 我国汽车市场上外国品牌遍地开花,而国产品牌却很少的现状。虽然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有着重要责任国有企业沉溺于引进国外品牌,我国的民营企业却扛起了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 的重担。 近几年来,解放、红旗几乎销声匿迹,但是吉利、奇瑞、江淮却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

中国工程机械六大生产基地排行

中国工程机械六大生产基地排行 观察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1993-2003这十年的高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工程机械的主要企业已经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其周边地区工程机械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工程机械脉络清晰的六大生产基地已悄然形成。这六大生产基地分别是徐州,常州,厦门、长沙、济宁和柳州及其周边地区。 中国工程机械六大生产基地 1 江苏徐州 徐州,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品牌企业——徐工集团所在地。除了2003年总销售收入超过120亿元的徐工集团的几十家子、分公司;还有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徐州利勃海尔有限公司、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和徐州美驰车桥有限公司等10多家独、合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这些公司2003年销售收入从几亿元到20多亿元不等,总计销售收入70多亿元。另外,从徐工集团派生出来的如徐州天地重工、徐州同一、徐州雷马、徐州东明和徐州中联等几十家民营工程机械整机及配套件企业,2003年总计销售收入为20亿—30亿元。目前,徐州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总数达100多家,2003年销售收入约2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及出口基地。 徐州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两大工业园区,一个是徐工集团所在的金山桥徐州工业园,徐工科技股份公司及集团公司的一些配套件企业现已入驻,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已建成1.5km2,总体使用面积5km2。另一个是2003年12月28日在徐州郊区铜山县柳新镇开工兴建的民营工程机械生产基地,目前已有9家民营工程机械企业进驻,预计2006年以后这几家企业销售额将达20亿元。这两大园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产业集群地,更突出了徐州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与出口基地的龙头地位。 2 江苏常州 江苏省可谓工程机械大省,常州是紧随徐州之后的工程机械行业生产基地,中国第二大工程机械企业集团——常林集团所在地。常林集团目前有核心子公司常林股份公司及骨干合资公司——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小松(常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同时整个集团还包括整机和配套件企业共38家,集团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71.2亿元。除常林集团外,常州还有常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营工程机械企业,经粗略计算2003年整个常州工程机械总销售额达80亿元以上,是国内目前仅次于徐州的第二大工程机械生产与出口基地。 常州处于我国制造业最发达的”苏锡常”产业带最北端,以常林及外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为依托,常州市政府把工程机械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加以重点支持。因此,常州有非常好的工程机械投资环境,国际著名工程机械公司纷纷到常州投资设厂,常州也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 3 福建厦门 福建厦门是中国工程机械第三大品牌企业——厦工集团的所在地。以厦工集团为依托,厦门的工程机械非常发达,除厦工集团及其所属的子公司外,厦门还有著名的合资企业——林德(厦门)叉车有限公司,以及厦装、厦鑫、厦嘉、厦盛、厦鹭、厦门三家乐、厦门齿轮厂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汽车工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汽车工业逐渐成为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支柱产业,因此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倍受国人关注的,文章介绍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现状发展特点趋势 (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美国车的气派、意大利车的浪漫、德国车的严谨、日本车的精明、英国车的高贵。中国没有成熟的汽车文化,但却有悠久的车历史,因此了解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特点 (1)中国汽车工业的建立 ①白手起家建一汽 1953年建设一汽,1956年建成投产 1956年解放牌卡车诞生 1958年第一辆红旗轿车研制成功口号“出汽车、出人才” ②建设第二汽车厂 1.二汽是在“文化大革命”时建起来的,背景是备战备荒,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制造军车 2.二汽的几上几下 3.“包建”是老厂负责新厂的产品设计、工厂设计、生产准备、培训和人员支援,直到调试投产。老厂可以包建新厂、小厂可以包建大厂、几个厂可以联合包建一个大厂 4.“聚宝”是将国内科研和大工厂技术成果以及国内外的新技术,通过试验后移植到二汽来,将二汽的产品的工艺确立在一个较高的技术水平上 (2)中国汽车工业的挫折 中国汽车工业刚创建不久,就遇到了1958年的“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到1966年,又遇到了十年动乱的干扰和破坏。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一样,中国汽车工业举步维艰,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中国汽车:跨越50年的忧伤 上世纪80年代汽车界传说最广的一个故事是,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和人民大会堂前看到的几乎全部是进口轿车,对此颇多感慨。一位国务院副总理义愤填膺地指出,要立马横刀对轿车进口的审批斩尽杀绝。事实上也是如此,1983年到1987年,各部委还在热烈讨论是否应该发展轿车时,国外厂商生产的20多万辆奔驰、丰田、尼桑、福特……从中国人腰包里掏去了两亿美元外汇,差不多相当于当时建设两个年产30万辆轿车的汽车厂(4)兴建轿车工业 ①1987年在北戴河举行决定中国轿车工业前途命运的国务会议,确立了一汽、二汽、 上汽三个生产基地。 ②198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严格限制轿车生产点的通知》,通知规定,除“三大”(长春、 上海、十堰)“三小”(北京、广州、天津)外,全国范围内不再安排新的轿车生产点上马。 ③通知分工明确:十堰的二汽轿车项目被定位为高起点,大批量,发展30万辆普通型 轿车,“2/3出口”;一汽是“3万辆中高档轿车起步,挡住进口”;至于上海,则根据原来中德双方的合同,“首先搞好国产化”,纲领规模3万辆。而天津夏利、北京吉普、广州标致三个小生产点,由于都是既成事实,而且都已与外商合资,作为追加项目予以追认。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附件2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4年卷编写大纲 大纲内容页数/字数负责单位聚集年度热点15页/3万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法规17页/3.4万字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汽车行业相关政策综述 中央政府主要政策全文 地方政府主要政策全文 2013年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列表 近年来我国发布的主要政策一览 汽车标准化18页/3.6万字 2013年汽车行业标准化综述 2013年国际汽车技术法规发展现状 已发布并实施的汽车行业国家标准目录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辑部 2013年汽车工业大事记10页/2万字编辑部 主要集团48页/9.6万字 主要整车及零部件集团公司情况介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地区汽车工业基本情况50页/10万字 2013年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综述省(自治区)、市汽车工业主管部门各省市汽车工业介绍编辑部 各地区汽车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 汽车产品45页/9万字 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乘用车(MPV)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 交叉型乘用车 大中型客车 轻型客车 重型载货车 中型载货车 轻型载货车 微型载货车 半挂牵引车 专用汽车 车用汽油机 车用柴油机 汽车电子 2013年主要汽车新产品及发动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内燃机协会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编辑部 汽车安全20页/4万字 主动安全 被动安全 儿童安全座椅 智能交通 2013年C-NCAP专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环保与节能10页/2万字 汽车节能 汽车减排 汽车环保 企业节能减排信息汽车电磁兼容同济大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公司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20页/4万字 电动汽车整车 混合动力汽车 天然气汽车 电动汽车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汽车电磁兼容天津清源车辆有限公司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上海安乃大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汽车市场与服务45页/9万字

2011中国汽车工业上市公司100强

2011中国汽车工业上市公司100强 分析报告 “中国排行榜·2011中国汽车工业综合实力100强”排行榜分析报告,从宏观角度观察汽车行业的现状,综合分析汽车整车及配件行业,为战略投资者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趋利避害提供市场情报信息及决策依据,让投资者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选择恰当的企业投资方案。 一、汽车工业综述 2010年,在宏观经济高位趋稳,以及汽车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下,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产销再创新高,继续领跑全球车市。 2010年年末汽车整车市场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在9月和10月狭义乘用车连续突破百万、11月又突破110万的背景下,12月的厂家销量又在年底冲到了顶点,12月的油价上涨,丝毫没有阻止汽车市场的火爆行情。 我国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率均在6.5%以上,在国际上属于较高水平。且除了第一季度我国零部件上市企业净利率低于整车企业外,第二、三季度其净利率均超过我国整车上市企业。 中国整车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汽车售后市场的崛起,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开始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特别是在欧美一些汽车发达地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被称之为黄金产业,全球汽车中心随之向中国转移,这给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带来了巨大机会与竞争。 二、整车行业分析 2010年各整车集团走势直接受到09年的影响,由于基数的原因和月度间的销量调整,其产销增速差异巨大。 2010年四大集团于激烈角逐中,总体看东风表现最突出,上汽表现较好。东风在09年名列第三,而2010年已经上升到第二位,呈现低基数、高增长的良好态势。一汽集团

工程机械行业排名

过去一年,是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在冰面上踉跄行走的一年。 受世界市场需求骤减影响,全球工程机械TOP50陷入了历史冰点。全年,50强企业销售额仅为1131.13亿美元,较上一年陡降30.20%。比销售额指标更加 触目惊心的,是企业的利润水平。 全年50强企业的营业利润由上年的125.82亿美元,俯冲至-2.29亿美元, 跌幅达到101.82%。 跌宕的时势,不仅激化了企业间的竞争,更放大了各自的进退步幅。 对产业中绝对的“带头大哥”卡特彼勒而言,2009年绝对是晦暗的一年。在经历了2008年的增长放缓后,2009年,这家巨头又陷入了沉重的下滑之中。全年,卡特彼勒工程机械业务销售收入仅为181.48亿美元,较上年下滑42.94%。与卡特彼勒一样,排在第2位的小松制作所,看起来也不怎么乐观。虽然势头不错的亚洲市场为小松全球发展扳回几分,但无奈于大环境的低徊,2009年小松 的销售额仍减少28.49%。 比前两位大佬的“挣扎自救”更让行业震骇的是,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9年,曾经把持全球产业“探花”位置久已的特雷克斯,在剥离了矿山设备业务后,销售额猛然缩水至40.43亿美元;而之前排名第4位的日立建机,终于在这年凭借59.82亿美元的销售额,反超特雷克斯,顺利将全球第三大企业的爵号挑落怀 中。 当然,全球范围内,忍受下滑煎熬的企业绝对不止这些巨擎。除了中国企业,来自印度的BEML,以及拥有矿山产业背景的新入榜企业—比塞洛斯外,50强中其他公司无一不或多或少地遭遇下挫。其中,下降超过50%的企业包括豪士科(JLG)、宝长年、竹内制作所、欧历胜集团、CNH和特雷克斯,其降幅分别达到63.09%、59.70%、56.79%、53.63%、52.51%和51.79%。 就在其他企业忙于通过各种方式应对“业绩俯冲”时,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企业,却正在品尝着又一轮增长的赋予。过去一年间,受益于直接而干脆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早早启动的经济回升,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无论在体量规模还是盈利水平上,都继续稳健攀升;而恰恰是这些,直接拉高了他们在全球产业中的“段位”。2009年,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工集团,凭借34.8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成为历史上首个跻身全球10强的中国企业。和徐工集团表现一样出色的,还有中联重科、三一集团、柳工和龙工等企业。在新一届榜单中,中国前5家企业的排名各自上升了6位、10位、6位、5位和9位;与此同时,本次排行榜中另一个新面孔—来自中国的福田雷沃重工,甫一进入,便以3.66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第45位。凭借如此良好的企业级“涨势”,2010年TOP50排行榜中的“国别”榜单上,“中国”毫无悬念地超越传统工程机械产业强国— 德国和瑞典,升至第三。 尽管能够从地缘因素上甄别出50强的进退与进化走向,但仅仅依赖于此,未免有失全面。事实上,在区域市场差别之外,所处领域、涉足业务的不同,也 直接牵动着全球50强企业成长。 当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渗透至实体经济体系后,世界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后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锐减,这些都使市场对土石方设备、小型工程机械以及高空作业设备的需求难以为继。此番现实带来的结果是,在2010年TOP50“行业榜单中”,土石方设备企业与小型工程机械设备企业整体销售额下降惨烈,而紧随其后的则是前几年风头正劲的高空作业设备企业。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

汽车工业50年发展与回顾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称一汽)在长春动工兴建,开中国汽车工业之先河。2003年7月15日恰逢中国汽车工业建设50周年,回顾50年的发展历程,顺遂与曲折并存,急起和徘徊同在,汽车工业在不断学习、创新中前进、成长。 一、汽车产品发展 我国的汽车产品发展大体可分两个大阶段。 (一)前30年(1953~1982年) 这30年是汽车产品以载货汽车且以中型(载质量4~5t)载货汽车为主的年代。 。 (二)后20年(1983~2002年) 以1982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为契机,提出汽车产品结构改革方针,包括:实施老产品换型;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历史;加大客车、农用车、专用车、柴油车的生产比例;发展系列化多品种生产,结束单一品种生产的历史。 1 1983~1992年 1983~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从20万辆增长到100万辆(106.2万辆),汽车老产品实现全面换型,引进了一大批商用车新产品,增加了微型客货车品种,轿车工业已经起步,明显改变了汽车产品结构,为以后汽车产品结构的更大改变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一时期开发引进的产品已步入系列化、多品种的轨道。 3)发展微型商用车 1980年,国内开始试制日本产品技术的微型商用车,先从微型载货车入手,后逐步扩大到微型厢式载货车,再到厢式客车,经引进技术及建设,陆续投产的品牌有:①吉林牌:吉林汽车工业总公司采用日本铃木技术,1983年投产。②五菱牌:柳州微型汽车厂(今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柳微、五菱)采用日本三菱技术,1984年投产。③松花江牌: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今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哈飞)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4年投产。④长安牌:长安机器制造厂(今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长安)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5年投产。⑤昌河牌:昌河飞机制造厂(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昌河)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5年投产。⑥天津大发(后为华利)牌:天津市汽车制车制造厂(今天津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引进日本大发技术,1985年投产。当时生产的微型商用车还有安徽淮海机械厂的飞虎牌,沈阳微型汽车厂的沈微牌等。通过上述一系列重型、轻型和微型车新产品投放市场,引导了市场需求,改变了汽车产品结构。1982年载货汽车产量中重、中、轻(含微型车的)比例为5%、73%、22%,1992年为6.3%、50.7%、43.0%。明显提高了轻型载货汽车比例,减低了中型载货汽车比例。 1.3 发展轿车产品 2.1 载货汽车 这一时期载货汽车产品明显走向平头化、柴油(除微货)化、大型化、加大功率、提高承载能力,并尽可能多地提供自卸车、牵引车和专用车底盘,多品种系列化生产程度较高。 2.2 微型商用车

论中国汽车工业与汽车的重要性

论中国汽车工业及汽车的重要性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汽车工业也成为了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汽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汽车工业作为市场链中的终端产业,对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和整合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这就迫使汽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存在的问题,才能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关键词:汽车工业重要性发展历程发展问题发展方向 - - .考试资料.

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1、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1)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 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2)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3)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4)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 - - .考试资料.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50年代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60—70年代 1962年底,红旗车专门用来接待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这是红旗第一次承担接待外国高级贵宾的任务。1964年,红旗轿车正式被国家制定为礼宾用车。1964年,一汽正式成立轿车厂,1965年9月19日,一辆崭新的红旗770型三排座样车开进北京,该车长5.7米,内饰精美考究,乘坐十分舒适,造型也为全世界所称道,一亮相就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到1966年,红旗770轿车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红旗的特殊地位、独特的工艺及其精美、典雅的造型使其成为世界名车,当时,坐红旗车成为很多到中国来的外国贵宾的一大心愿。红旗车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寄托情感的一大标志。 另外在六七十年代,除了红旗外,中国惟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就是上海牌轿车。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并对制造设备做了一系列改进。首先制成了车身外板成套冲模,结束了车身制造靠手工敲打的落后生产方式,又以此为基础制成各种拼装台,添置点焊机,实现拼装流水线生产,轿车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1965年上海轿车通过一机部技术鉴定,批准定型。到1979年,上海牌轿车共生产了一万七千多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1972年起还对车身进行了改型,并减轻了自重。1980年,该车年产量突破5000辆。1985年,已经开始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的上海轿车厂和嘉定县联营另行建厂继续生产上海轿车,并继续做了一些技术改进,一直生产到90年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轿车支撑着国内对轿车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让中国自立于世界汽车工业之林,但由于国家不开放,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隔绝,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使我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地被现代化的世界汽车工业抛在后面。另外,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用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三个阶段的三个阶段: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3-1996年,呈现出以下特点:产量从24万增至147.5万辆,年均增量不到10万,乘用车产品市场为三大(一汽、二汽和上汽)三小(天汽、北汽和广州标致)两微(贵州云雀和长安奥拓) 把持,竞争格局稳定另外,私人汽车市场尚未形成,公务车主导乘用车市场,汽车价格居高不下,在销售渠道上,以大卖场为主,合资企业双方权力结构比较稳定。第二阶段,1997-2004年:1997年,通用汽车和1998年本田技研进入中国,带来国际同

2018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1、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1)全球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产业分工的日益加深,以中国、巴西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全球汽车市场格局中的市场地位得到逐步提升。具体来看,全球汽车工业正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第一,新兴市场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生产的生力军。由于新兴市场汽车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国际汽车巨头以及本土整车企业纷纷加大在新兴市场的产能投入,2016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800 万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印度、俄罗斯等国家近年来也同样发展迅速。新兴市场的特点仍然是人均汽车保有量低、潜在需求量大,因此仍是未来世界汽车业最有潜力的市场。 第二,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老牌汽车强国受经济危机影响产量波动明显,但整体发展平稳。2009 年全球汽车产量出现急剧萎缩,随着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全球汽车产量2010 年就已经恢复并超过2007年水平。 同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 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较快增长,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 万辆和 2,802.8 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76% 和13.7% ,高于上年同期11.5 和9.0 个百分点。 2014年至2016年主要国家汽车产量的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我国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整车行业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回归到稳定增长状态。从中长期来看,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的市场消费需求影响相对短暂,并且由于汽车工业对GDP 的增长贡献度较高,其对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在稳增长的前提下,刺激或抑制汽车行业的政策均较难出台,而地方性限购政策对汽车行业整体销量的影响有限,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汽车工业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收入水平方面,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呈现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不会出现急剧的增加或减少。中国仍处于汽车普及期,保有量偏低、刚性需求快速提升的二三线地区为汽车销量增长提供空间。截至2016 年6 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1.84 亿辆,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46 个一线城市与部分二线城市汽车保有量达6,000 万辆,占比全国汽车保有量三分之一,二三线城市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在改善性、强制性报废及个性化购车需求驱动下, SUV、豪 华车和新能源汽车等中高端细分市场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汽车消费升级趋势将会越发明显。以SUV 为例,我国SUV 销量由2007 年35.74 万辆增长至2016 年893.53 万辆,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3.00%(数据来源:广发证券《汽车工业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