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复习指要

《世界当代史》复习指要
《世界当代史》复习指要

《世界当代史》复习指要

1、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2、在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中,、、是时代主流,是推动世界前进和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

3、1945年制宪会议召开,6月25日,全体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26日,与会国完成宪章签字手续,会议当晚闭幕。这一天后来被联合国定为" "。

4、成为战后世界代表最广泛、规模最庞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组织。

5、联合国下设6个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

6、1945年11月20日,国际军事法庭在正式开庭,宣判戈林、李宾特洛甫等12人处以绞刑。

7、美英苏三国从、到会议,就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成达了一系列公开的或秘密的、书面的或口头的协议,由此构成雅尔塔体制。

8、1946年5月30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正式开庭,审判日本甲级战犯,即著名的" "。在法庭上,国际检察团对等28名日本甲级战犯进行起诉。

9、在伊朗和问题上的争执,预示着美、苏两国从战时盟友关系向对手关系发展。

10、1946年1月16日,应邀访美。3月5日,在杜鲁门陪同下到富尔顿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的重要演说。这篇"铁幕"演说,成了美国发动" "的序曲。

11、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一篇咨文。渲染希、土危机,后来被称为" "。标志着美、苏"冷战"年代的开始。

12、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呈送了长达8000字的电报报告。最早地提出了针对苏联的" "政策。

13、1947年1月1日,美英合并两国占领区,成立所谓" ",这是分裂德国的开端。

14、1948年2---6月与英、法、比、荷、卢在伦敦举行了六国外长会议。会议使德国走上了政治和经济全面分裂的道路。

15、危机是东西方关系第一次"冷战"的高潮。

16、1948年6月21日,美英法根据六国伦敦会议的决定,在西占区实行,23日又下令在柏林西占区实施同样改革。这个行动成了引爆" "的导火线。

17、是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的重大步骤,它以经济手段为美国铺平了控制西欧的道路。

18、1949年4月4日,美、加、英、法、比、等国外长云集举行北约签字仪式,8月24日公约生效,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1947年9月27日,在波兰西南部的一个小温泉场举行了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苏联、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和意大利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

20、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1947年7--8月间,苏联与东欧各国签订了一系列双边经济贸易协定,西方把这些协定统称为" "。

21、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决定建立。

22、1954年10月,美、英、法、联邦德国等九国签订了《伦敦巴黎协定》,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参加组织。1955年5月11日,苏、保、匈、捷、波、罗、阿、民德8国举行"欧洲国家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会议,成立了组织。

23、1950年6月25日拂晓,战争爆发。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在举行了签字仪式,三年打仗两年谈判的日子终于结束。

24、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逝世,终年74岁。

25、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果断地举行了" ",并在全国取得胜利。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广场50万人的集会上宣读了《独立宣言》,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26、1950年,越盟在中国的帮助下成功地进行了战役,打通了中国援助的道路。1954年3月,又发动了战役,使抗法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对正在召开的国际会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7、1954年4月26日~7月21日,美、英、法、苏、中及朝鲜战争和印支战争的其他交战各方在举行会议,讨论朝鲜问题的政治解决和印度支那的停战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也来到了这里。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28、战后,美苏冷战开始。与此相适应,政治日趋反动,其突出表现便是所谓的" "和。

29、尼克松提出了所谓的" ",它以"还权于州"、"还权于民"为口号。

30、1961年民主党参议员肯尼迪上台后,提出了" "的口号企图重振国威。1963年11月他遇刺身亡后,其政策由约翰逊总统发展为" "政策。

31、1972年11月,竞选连任总统,但此前的" ",因东窗事发,使他处于不利境地。

32、经济是美国70年代经济的显著特征。

33、" "是指共和党小布什政府对外关系的思想理念。这一理念包括的主要内容是:谋求"单极独霸"、追崇"绝对安全"、以"扩大自由"促进国家利益、重视地区大国的"潜在挑战"。

34、1945年7月,英国大选,曾是战争英雄的丘吉尔败北,党领袖出任首相。

35、战后英国,几届政府虽然进行过改革,但" "没有根治,经济方面起色不大。1979年5月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在大选中获胜,组成保守党政府。成为英国和西欧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国一个半世纪以来第一位连任届的首相。

36、里根于1981年2月18日向国会提出了" ",其主要内容就是"三砍一稳"。经济复兴计划,以" "和"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为基础,被称为" "。37、美国东部时间年9月11日上午,美国纽约曼哈顿和华盛顿中心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国会山及其他一些城市相继遭受本·拉丹领导的"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

38、是战后建成的第一个福利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39、在1969年9月大选中,社会民主党获得成功,勃兰特组成新政府,在外交上推行" "。

40、从1990年5月到9月,四大国加上两德先后召开了四次外长会议。[即所谓的" 会议"]于1990年9月12日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

41、1962年3月18日,法国同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签署《》,结束8年殖民战争,承认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42、1958年5月13日,法国驻殖民军头目发动反对法国政府的叛乱,在面临一场内战的情况下,6月1日,法国议会以多数票授权组阁,9月,法国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草案。10月5日,法兰西第共和国宣告成立。

43、1969年戴高尔辞职,从1969-1981年,这段时期被称作时期。

44、1972年7月,上台后,明确提出以"对美协调为主轴",实行" "政策。

45、为铲除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美占领当局对日本进行了经济民主化改革。主要内容有:解散,禁止垄断;实行改革

46、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发表声明,提出了欧洲国家的资源共同规划,并确定一个欧洲联邦的目标。

47、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林堡在巴黎签订建立" 条约",又称" "。

48、1991年12月9日到11日,欧共体12国首脑在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会议,最后通过《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条约》(简称" 条约"或"马约")"马约"在1993年11月1日起生效,同时欧共体改称。

49、仅年一年,就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 "。

50、1957年3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林堡又签订了《罗马条约》,成立了和。并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67年7月1日,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欧共体总部设在。

51、泛指亚非拉和其他地区原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而后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总和。它与"发展中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这些概念同时被广泛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又常常被称为" "。

52、在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的倡议下,1954年4月和12月,新独立的南亚五国总理先后在锡兰和印尼举行会议,就召开亚非会议进行专门研究。

53、的成立,是第三世界在经济领域加强团结与合作的突出表现。

54、1953年,去世。之后,苏联政局动荡,在经历了马林科夫的短暂执政后,到1958年3月,集党政大权于一身,政局逐渐稳定下来。

55、1970年3月18日,以、施里玛达为首的柬埔寨右派势力在美国的支持下,发达了政变,通过了废除亲王国家元首职务的决议。

56、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举行。这次会议标志着以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为基本原则的不结盟运动正式兴起和的初步形成。

57、蒙巴顿勋爵在被任命为印度总督后不久,便于1947年7月18日公布了《》,即蒙巴顿方案。印巴分立后留下来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它的全称为,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

58、年9月22日,两伊战争全面爆发。在联合国秘书长的积极斡旋下,1988年8月20日双方正式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59、1963年巴列维国王颁布称之为" "的社会改革计划。但后来(1979年)却爆发了以为首的伊斯兰革命。

60、俄国犹太医生利奥·平斯克当时写了一本《》的小册子,受其影响,俄国产生了第一批组织。

61、1896年,匈牙利犹太人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出版了《》一书,次年,赫茨尔在瑞士成立"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从此,犹太复国主义由分散的地方性思想运动发展为有组织的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政治运动。

62、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临时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戴维·本·古里安在正式宣布以色列共和国成立。第二天,阿拉伯联盟国家相继出兵巴勒斯坦地区,并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巴勒斯坦战争爆发,这就是第____次中东战争。

63、第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67年6月5日,又叫"六五战争"。

64、1917年,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其外交大臣贝尔福提出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的信件,支持。

65、1956年7月,英法为了夺回对运河的控制权,伙同以色列发动了第次中东战争。

66、1952年,美国在古巴策划武装政变,扶植建立了亲美的独裁政权。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67、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是从工人自治开始的。1963--1971年是阶段。1971年以后,进入阶段。

68、第次中东战争又名十月战争、"斋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

69、1961年4月17日,由1600多名古巴流亡分子组成的雇佣军,在美国海空军的支持下,侵入古巴南部的,登陆吉隆滩,企图一举推翻卡斯特罗政府。古巴军民奋起反击,雇佣军在小时内被全部歼灭。

70、1956年2月14-25日,苏共20大召开,赫鲁晓夫在报告中对现代国际形势提出了" "、" "和" "三个理论问题,后来被人们称为"三和路线"。

选择题

1、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是

A、50美元=1盎斯黄金

B、45美元=1盎斯黄金

C、35美元=1盎斯黄金

D、20美元=1盎斯黄金

2、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设在

A、西柏林

B、波恩

C、魏玛

D、法兰克福

3、华沙条约组织的总部设在

A、华沙

B、布拉格

C、布达佩斯

D、莫斯科

4、欧州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于

A、1947年9月

B、1948年2月

C、1955年5月

D、1956年4月

5、50、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唯一没有经历过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

6、正当战后西欧各国加强政府干预的时候,其中一个国家却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并显示出良好后果,这个国家是A、联邦德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

7、1962年3月,法国与阿尔及利亚谈判,签订了承认阿尔及利亚自决权的协议是

A、阿沃尔协议

B、日内瓦协议

C、巴黎协议

D、埃维昂协议

8、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信件被称为

A、《自我解放》

B、《贝尔福宣言》

C、《犹太国》

D、《旧约全书》

9、欧共体成立时的西欧6个成员国是

A、英法德意荷比

B、英法德意比卢(卢森堡)

C、英法德荷比卢

D、法德意荷比卢

10、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的代表人物是

A、阿登纳

B、艾哈德

C、康尔特·基辛格

D、勃兰特

名词解释

冷战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布雷顿森林协定经互会中间道路新东方政策道奇路线奠边俯战役亚非会议波兹南事件里根经济学三环外交撒切尔主义蒙巴顿法案小布什主义

名词解释示例: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美英中等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确立战后世界金融货币体系问题决定成立国际货币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45年12月这两个组织成立,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世界金融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些组织和机构在促进世界贸易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美国在工业生产金融货币等主面的较大优势,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冷战:指战后美苏及其各自盟国之间除采用直接交战方式之外的全面对抗。冷战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斗争发展的产物,又是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必然。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战后冷战的到来。

遏制战略:美国1945-1952年(杜鲁门任总统期间)的军事战略思想。其基本内容是:凭借核垄断地位和战后庞大常规力量对社会主义阵营采取"包围遏制",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在作战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样板,准备在欧洲发动一场以苏联为主要作战对象的常规战争,以核武器作为讹诈工具。是一种全面遏制战略,朝鲜战争使这一战略遭到破产。

富尔敦演说:即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年3 月英国前首相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

州的富尔敦发表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他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一般认为丘吉尔的讲话是"冷战"的第一枪,这篇讲话无异于发出公开的号召,要所有的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美国的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

第四点计划:两大阵营形成后,美国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于1949年初提出该计划,即"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试图利用其经济技术优势,拉拢亚非拉国家和人民,扑灭该地区的革命运动和排斥老牌帝国主义势力,为美国的资本输出铺平道路。

旧金山体制:1948年起,随着美国对日本单独站立的实现,美苏之间冷战的展开,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点开始从中国转向日本,对日政策也由削弱转变为扶植,日本经济得以重建。1951年9月美国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有52个国家参加。和会签订了《旧金山和约》。苏联等国质疑和约草案,但在美国的强制下,最终有49个国家在和约上签字。美国结束了对日公开占领,日本取得了形式上的独立,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继续受美国控制。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国会咨文。宣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共产党的威胁,这种状态可能要使欧洲和全世界动荡不安。他阐述美国必须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他要求美国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并派遣军事人员杜鲁门的这段声明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表达了美国称霸世界的要求和愿望。

莫洛托夫计划:在冷战时期,面对美国的遏制战略和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反击措施。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以此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西方把这一系列贸易协定称为"莫洛托夫计划"。

华沙条约组织:为了对付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1955年5月,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条约宣称,缔约国的目的是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等组织。同年6月条约生效,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华约组织是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集团。华约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华沙条约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苏联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与外交妨碍了这些国家的独立自主发展。

舒曼计划:1950年3月,法国试图从经济上兼并萨尔,遭到西德和英美的强烈反对,这使法国政府开始清醒地看待欧洲的前途,同年5月由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途径。

亚非会议: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它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而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会议的成功表明帝国主义任意摆布亚非人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大大提高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开始和增进了亚非国家间的交往或相互了解,决议形成的万隆精神更具有深远意义。

不结盟运动:50年代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对峙展开了对亚非拉中间地区的争夺,给亚非拉国家构成严重威胁,在铁托等领导人的积极努力下,1961年9月不结盟运动成立。不结盟运动兴起是许多奉行独立自主政策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结果。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并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第三世界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两极对立的国际格局。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七十七国集团:1964年,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阿根廷等77个国家和地区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宗旨是巩固发展中国家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反对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和帝国主义的控制和掠夺,七十七国集团是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

努力的产物,它的出现是第三世界力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珍宝岛事件:自60年代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两国边防军在边境地区不断发生摩擦,并不断升级,1969年3月两国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边境武装冲突事件。史称"珍宝岛事件",这一边境武装冲突事件,一度使中苏两国走到战争的边缘。

戴维营会谈:1959年9月,赫鲁晓夫前往美国访问,在访美期间赫鲁晓夫在艾森豪威尔的陪同下前往戴维营并进行了两天的会谈。会谈中双方就美苏关系德国和柏林问题交换了意见,但均没有让步,但是会谈公布宣布双方在国际问题上采取和平态度于是,出现了美苏缓和的状态。但是由于美国间谍飞机侵苏联领空并被苏联导弹击落这一事件,使美苏两国短暂的缓和书面彻底破灭。

六五战争:以色列自苏伊士战争失败以来,一直耿耿于怀,于是便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扩军备战。1967年6月5日拂晓,以色列出动大批作战飞机对埃及进行了闪电式袭击,六五战争即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在美苏的共同策划下,安理会通过了要求阿以双方立即实现停火的决议。战争历时六天,以色列以微小的代价大获全胜,数十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离乡背井,沦为难民。之后,阿拉伯国家人民的反美情绪高涨。

柏林墙事件:1961年8月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樯"的事件。此后,西柏林人进出东柏林都要经过边境站的检查,还需办理入境手续,美国及其西方盟国除了发出警告之外,不得不把"柏林樯"作为既成事实来加以接受。不久赫鲁晓夫冻结了德国和西柏林问题,美苏关系得以再次缓和,柏林危机结束。

赫尔辛基宣言:1975年欧洲安全会议《最后文件》。1972年11月33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的大使在赫尔辛基开始举行"欧安全"筹备会,以后又召开了多次会议最后于1975年35国首脑在赫尔辛基举行正式,签署该宣言。文件特别提出了"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相威胁",在贸易和人员往来方面,希望与会国注意彼此给予最惠国待遇,并促进各国人员机构和组织之间更自由地往来和接触等。

马丁路德金: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因《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而闻名于世。他说"除非黑人获得公民权利,否则美国就不会安宁或平静。"他坚持非暴力斗争,于1968年4月4日被种族主义分子杀害。

麦卡锡主义:这是以麦卡锡为代表的美国共和党人于50年代揿起反动逆流。1950年2月,参议员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演说,随意指控美国国务院里进入很多共产党人,要求加以清除,他甚至把矛头指向马歇尔、杜鲁门和已经去世的罗斯福,使这场斗争带有党派斗争的色彩,在舆论的强烈反对下,美国参议院于1954年通过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结束了麦卡锡主义。

波兹南事件:1956年6月上旬,波兰波兹南市的斯大林机车车辆制造厂的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和降低赋税,在他们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在少数别有用心的分子的煽动下,与军营发生冲突,结果死伤二百多人,波兹南事件是波兰长期以来国内外各种矛盾交叉并发的结果,是波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不正常关系造成的,反映了人民要求改革的心声。

匈牙利事件:1956年10月11日匈牙利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1956年10月22日,裴多菲俱乐部向匈党中央提出"十点要求",要求将拉科西开除出党,由纳吉出任总理,按平等自主原则调整匈苏关系等。10月23日下午,布达佩斯高校学生开始游行示威。工人和市民陆续加入。一些示威者与保安部队发生了冲突。11月4日,苏军出兵平息了骚乱。纳吉被捕并被处死。在整个事变过程中,约有4000余名匈牙利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达220亿福林。1989年之前匈政府一直认为这一事件是反革命事件。1989年则为事件平反,认为它属于人民起义。

苏共二十大: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在会的莫斯科开幕,对当时的的苏联和社会主义国爱及西方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会议期间,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提出反对个

人迷信的主张,对斯大林的功过进行评价。指控斯大林违反党中央集体领导原则,迫害持不同政见的人,在国内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阻碍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国际问题上,赫鲁晓夫提出一套理论,声称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准则。在经济问题上,赫鲁晓夫提出了一些自由化的政策。二十大加强了赫鲁晓夫的权力和地位。不仅对苏联而且对国际局势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苏共二十大以后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中苏关系日趋恶化,苏联的同盟国成为其附庸。苏共二十大后,苏联全面修订了本国的外交政策,同美国进行和平竞赛和平合作,面对美国的侵略扩张采取消极退让政策。

布拉格之春:1968年,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杜布切克任捷共第一书记。4月捷共中央通过推行全面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提出在政治方面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实行党政分开,民族阵线内各政党和团体实行协商,共同执政,保证公民的各种民主权利。工会可以独立于国家政权之外;在经济方面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承认企业有独立自主权,除少数重要产品外,一切经济活动利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成为工人委员会民主管理企业。在外交政策方面,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发展与一切国家的互利关系。捷共中央的改革纲领得到国内热烈拥护,形成改革热潮,被称为"布拉格之春"但是,苏联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是"反社会主义"于8月纠集部分华约国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布拉格之春"。

团结工会:1980年7月,波兰政府不顾群众反对,宣布提高肉类价格,从而触发了波兰规模最大的持续时间最长的罢工浪潮,在这次工潮中,原来的工会陷入瓦解,并成立起新的"团结工会"它宣布独立自治,成了公开的政治反对派。1989年波兰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当年六月举行的议会大选,团结工会获胜组成了以它为主体的广泛联合政府,标志着波兰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了剧烈变化。

蒙巴顿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英国殖民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公布蒙巴顿方案,主要内容是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巴基斯坦由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组成,其余部分组成印度联邦。同时各邦有权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也可以两者均不加入,但不能自治。从此结束了英国在印度长达一百九十年的直接统治,但是印巴分治给两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宗教矛盾得到激化,成为印巴两国交往的障碍。

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清晨,苏联电台播发《苏联领导声明》宣布戈尔巴乔夫因为健康原因不能履行职责,苏联总统全权移给副总亚纳耶夫,由亚纳耶夫等人组织"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管理国家,同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说由戈尔巴乔夫发起并开始的改革政策已经失败。情况很快发生变化。中午,叶利钦等人发表《告俄罗斯公民书》宣称这是一次反动政变,号称俄罗斯公民反击。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陆续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权力。次日,莫斯科、列宁格勒和一些共和国的领导人分别发表声明,拒绝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21日当晚,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说他已完全控制局势。"紧急状态委员会"起事失败。八一九事件给苏联带来严重后果,对国际共运也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苏共被反对派赶下政治舞台,国内揿起反共浪潮,各共和国的独立步伐加快,苏联迅速陷入解体。

奠边府战役:越南人民抗法战争重要战役,1951-1953年越南军民经过艰苦斗争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把越北的敌人压缩到奠边府一隅。1954年3月,在中国顾问团的帮助下,越人民发动了著名的奠边府战役,占领了法军司令部活捉了法军司令官。奠边府大捷,改变了整个印支战争的形势,对正在召开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产生了重要影响。

艾森豪威尔主义:又称"现代共和党主义"或"能动的保守主义"的中间道路。它表现为主要社会经济政策上的二重性,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互相渗透一方面承袭20年代在共和党内居于统治地位的联邦政府不干预经济问题的某些传统思想主张坚决压缩公共开支减小联邦政府活动规模;一方面又认可甚至扩大罗斯福新政以来民主党政府所实行的某些社会经济政策。

吉隆滩事件:吉隆滩,位于古巴中部,1961年4月,一支由1600人组成的美国雇佣军从危地马拉出发,在美国海空军的掩护下,在吉隆滩等地登陆。古巴军民奋起反抗,仅仅用了72个小时,占领吉隆滩的雇佣军便被击溃。5月,卡思特罗正式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霍梅尼:1975年伊朗反对派势力最大,威望最高的毛拉集团领袖。他发表了一系原教旨主义的理论,呼吁保证伊斯兰原始教义的纯洁性,复兴伊斯兰社会,1978年伊朗反政府群众斗争席卷全国,国王巴列维出逃,1979年4月,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兰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同时规定教长是国家至高无上的领袖,要求全面恢复伊斯兰传统,在外交方面,他奉行先打击美国,后惩罚苏联的政策,主张伊斯兰革命是世界革命,输出革命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石。

《新欧洲巴黎宪章》:1990年11月,欧安会在巴黎举行第二次首脑会议。欧安会34国(两德已实现统一)签署了《新欧洲巴黎宪章》,决定将欧安会制度化和机构化,主要包括: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外长会议;在布拉格设立负责欧安会日常事务的小型秘书处;在维也纳设立"防止冲突中心",负责交流各国军事情报,核查各国的军备情况,减少冲突和防止发生冲突;在华沙设立监督"自由选举"的机构。

简答题

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雅尔塔体制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杜鲁门主义艾哈德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不结盟运动

论述题

关于战后和平、发展与民主问题。

联合国的建立与改革。

50-6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关于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欧共体产生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1、建立联合国的意义有哪些?

2、分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3、试述美国战后初期建立世界霸权战略的步骤。

4、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

5、美苏冷战有哪些表现?

6、德国和朝鲜为何会分裂?

7、分析旧金山体制的实质。

8、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

9、简述赫鲁晓夫改革内容,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地位。

10、为什么说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兴亡史上的关键时期?

11、南斯拉夫、匈牙利及波兰改革的异同比较。

12、简述"布拉格之春"的出现及其夭折过程。

13、分析朝鲜分裂的原因。

14、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有哪些重要意义?

15、概述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16、评麦卡锡主义的兴衰。

17、简述黑人民权运动的斗争概况及成果。

18、评述50、60年代美国历届政府的社会改良措施。

19、评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政策。

20、简评英国的"三环外交"政策。

21、简评法国的独立外交与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22、评述战后日本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3、评战后日本经济恢复与高速发展的原因。

24、殖民主义体系是如何解体的?试分析其过程和影响。

25、印巴分治的原因是什么?

26、美国与菲律宾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27、在北非国家中,为何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斗争最为激烈?

28、简述黑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进程。

29、非洲统一组织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它在非洲大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30、伊士运河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其影响如何?

31、古巴革命的过程如何?如何评价格瓦拉主义?

32、社会主义阵营是如何解体的?

33、中苏关系是如何破裂的?

34、帝国主义是如何分化的?

35、分析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表现。

36、分析西欧一体化的发展及意义。

37、第三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38、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39、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40、西方国家为治理"滞胀"采取了那些措施?

41、比较"尼克松主义"和"布什主义",分析其作用。

42、了解"撒切尔主义"的主要内容。

43、了解"尤里卡计划"及其意义。

44、谈谈你对"小布什主义"的看法。

45、阐述并分析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

46、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47、简述俄罗斯体制转轨的过程并分析存在问题。

48、比较分析波兰、匈牙利、捷克三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

49、波黑战争的原因及其演变。

50、东欧左翼力量崛起与社会党上台执政的原因及其影响。

51、何谓"亚洲四小龙"?它们是如何实现经济腾飞的?

52、印度经济发展的障碍是什么?评价甘地家族在印度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3、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及其作用。

54、巴以冲突是怎么回事?巴以和平为何如此艰难?

55、简述历次中东战争的过程,分析以色列取胜的原因。

56、比较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57、伊朗的"白色革命""结果如何?

58、分析非洲经济落后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59、20世纪90年代,非洲国家为什么要实行多党制?

60、怎样理解部分非洲国家之间残酷的民族冲突?

61、分析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62、东西方关系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63、分析南南合作的内容及意义。

64、如何认识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65、冷战后国际军控与裁军的进展。

66、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67、分析9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68、21世纪的人类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69、试论战后技术革命的主要特点。

邢台学院教师教案

1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古诗不十分讲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今体诗和古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一)句数 近体诗按句数多少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律诗一般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超过八句的律诗

江苏省2020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卷 英语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八大题,满分100分(不含听力口语3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单项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Did you go on the Silk Road trip by train? —Yes. The train was great, just like a hotel ________ wheels —it had all that I needed. A. in B. at C. on D. by 2. —Wow, you’ve made so much progress in drawing. —Thanks. I _________ two online courses this winter holiday. A. took B. will take C. take D. was taking 3. —I don’t really like big cities. —Neither do I. I feel much ________ in the countryside. A. free B. freer C. freest D. the freest 4. The doctors and nurses managed _________ the lives of patients, though they didn’t have enough medicine. A. save B. saving C. to save D. to saving 5. I don’t care how many words there are in your article, but the ______ of it really matters. A. ability B. size C. quality D. energy 6. —Mum, why do I have to wash hands so many times a day? —For your health, you ______ be too careful. A. can’t B. shouldn’t C. mustn’t D. needn’t 7. —Tony, come over. What do the letters “KIT” mean in the text message? —Don’t you know that, Amy? They _______ “keep in touch”.

《旅游文学》各章知识结构

《旅游文学作品选读》各章知识结构 第一章:旅游文学的审美意义 一、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与旅游 1、自然为美的道家美学思想 2、“中和”为美的儒家美学思想 3、空灵为美的禅宗美学思想 二、西方审美文化要点与旅游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赫拉克利特学派::美产生于对立面的斗争。 柏拉图:美是善。 直觉论:克罗齐、闵斯特伯格、叔本华等。 移情论:菲舍尔和李普斯。 内模仿:格罗斯。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和荣格。 格式塔学派:阿恩海姆。 心理距离说:爱德华·布洛。 接受美学:.姚斯、伊泽尔。 三、旅游文学作品与旅游审美 自然之美主要表现于形象美、色彩美、形态美、声音美、嗅觉美、移情美等六个方面。第二章:旅游文学的孕育――先秦时代 一、先秦旅游文学的孕育与萌芽 《尚书?皋陶谟》书中关于“尧之子丹朱好游失德”之论述,为旅游最早的记录。 《庄子·秋水篇》 《诗经·王风·黍离》 《诗经·小雅·采薇》 二、先秦旅游文学与节事民俗文化 《诗经?郑风?溱洧》表现了先秦时重要的民俗――上巳节;

三、先秦旅游文学作品选读: 诗经《溱洧》等讲读 第三章:旅游文学的形成――魏晋南朝时代(3课时) 一、魏晋玄学对山水诗文的影响 竹林七贤士 二、魏晋旅游文学作品选读: 曹操、陶渊明等 三、南朝旅游文学作品选读: 谢灵运、谢眺等 第四章:旅游文学的发展――唐宋时代(6课时) 一、唐代旅游文学及其作品选读 1、踏歌民俗与节事文化 李白《赠汪伦》 刘禹锡《竹枝词》 踏歌在日本的流传与嬗变 2、山水田园诗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李白:《山中问答》、《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 杜甫:《望岳》、《后游》 韩愈:《山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王维:王维的诗与禅。《竹里馆》、《鹿柴》、《辛夷坞》 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建德江》、《晚泊浔阳望庐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韦应物:《滁州西涧》 刘禹锡:《望洞庭》 3、旅怀别绪 崔颢:《黄鹤楼》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古代诗歌常识学习知识

古代诗歌常识知识清单 一、常见古代诗歌的10种类型 1、送别赠别诗 这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或表达对朋友的祝愿与祝福。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雨霖铃》(柳永)。 2、咏史怀古诗 其主题不外乎两大类。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刘禹锡的《石头城》。②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怀古伤今)。如杜甫的《蜀相》、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③通过昔盛今衰的变化,表现时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伤。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3、边塞征战诗 大都是以描写战争为主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①或者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或者表达一种建功立业的理想。如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②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③往往和战争或贬谪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儿团聚,渴望过安宁生活等内容;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4、羁旅行役诗 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

2008年扬州市中考政治学科说明

2008年扬州市中考政治学科说明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2008年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思想品德学科考试内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材确定中考考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注意考查考生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理论素养,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认识有关实际问题、学生成长过程应当关心并能够理解的现实问题、相关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信息的能力。 简单说,扬州市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思想品德课程考试就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 具体包括: 1.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具体考点见《中考指要》) 2.初中思想品德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意见。(该文已经下发) 3.时事政治:了解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了解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的扬州市重大时事。(以统一下发的时事材料为准。)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2007年试卷结构: 选择题:时政题4-5题 七年级 4题 八年级 5-6题 九年级 5-6题 21题 22题 23题 24题 三、命题指导思想: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命题要能够体现准确把握课程目标,选材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2.体现新课程理念。 考核的知识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在命题选材时角度要广,选取古、今、中、外的素材,多角度考查。 命题的立足点,要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选取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兼顾农村和城市),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价值观的确立。 3.体现高考命题方向。 中考命题既要有利于初中政治新课程的教学,又要有利于高中选拔人才。中考要为高中教学服务,为以后的高考服务。 实行开卷考试是为了克服过去初中政治考试死记硬背的情况,为了扎实平时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现能力立意,引导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 新的考试形式要逐步改变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的现象。 通过考试引导初中课堂教学要有大的改变,要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改变课堂教师一包到底的现象,引导平时教学要指导学生去阅读、去分析、去思考、去运用,

2013年7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53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与《诗经》的形成、编订无关 ..的是 A.献诗B.采诗 C.删诗D.诵诗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的 A.《东山》B.《采薇》 C.《关雎》D.《蒹葭》 3.关于《诗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颂”分为商颂、周颂两部分 B.“雅”分为大雅、小雅、别雅三部分 C.《风雨》是表现夫妻情爱深挚的诗歌 D.《七月》是周人的史诗之一 4.中国最早的历史文集是 A.《春秋》B.《尚书》 C.《左传》D.《战国策》 5.以下不属于 ...《战国策》文学特色的是 A.铺张辩丽B.善用寓言 C.夸饰恣肆D.想象奇幻

6.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 A.《孟子》B.《庄子》 C.《论语》D.《韩非子》 《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首先,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其次,《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再次,《庄子》的语言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逍遥”、“浑沌”、“造化”、“志怪”、“小说”、“寓言”、“运斤成风”、“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等,至今还广为运用。 7.《吕氏春秋》的文学价值主要是 A.承继先秦纵横家散文的风调 B.创作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C.开创了纪传体通史范例 D.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展示鲜明的人物性格 8.《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之会”主要表现蔺相如 A.思虑百姓疾苦B.先公后私 C.维护国家尊严D.深谋远虑 9.《汉书》中“八表”和《天文志》的补作者之一是 A.班超B.班昭 C.尹敏D.孟异 10.《吴越春秋》的作者是 A.袁康B.桓谭 C.赵晔D.刘歆 11.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最主要表现手法是 A.直抒胸臆B.比喻象征 C.情景交融D.铺叙摹绘 12.对冯衍《显志赋》创作影响较大的是 A.枚乘赋B.屈原赋 C.孔臧赋D.贾谊赋 13.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A.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B.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C.结志青云上,何时复来还。D.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14.汉乐府《艳歌何尝行》所表现的是 A.兄弟冷漠相忘B.夫妇生死相依 C.女子地位卑下D.战争惨无人道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专题 一、诗歌常识 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如《诗经》、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诗歌鼎盛于唐代,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三、中国古代诗人作品 (一)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二)两汉 3.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中考指要物理答案

中考指要参考答案 专题训练一声现象 一、填空题 1.响度音色音调2.空气音色3.声波振动能量4.2250 不能真空不能传声5.甲11 6.660 7.20 8.70 90 9.振动 二、选择题 10.D 11.D 12.C 13.C 14.C 15.A16.C 17.C 18.C 19.C 三、实验与探究题 20.机械闹钟A泡沫锡箔纸衣服21.(1)低(2)控制变量法(3)改变弦长、改变音调(4)增加粗细不同但长度、材料与实验中弦一样的琴弦22.(1)超声波频率(音调)(2)次声波(3)20HZ 能量(4)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四、计算题 23.固体略 专题训练二物态变化 一、填空题 1.热水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2.18℃,-16℃3.分子间有间隙4.汽化、液化5.提高温度扩散6.液化7.汽化液化8.温室热岛9.遇冷液化10.乙50 升高11.升华内凝华12.液化雾凝华霜13.凝固熔化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不变 二、选择题 14.D 15.D 16.C 17.D 18.B 19.D 20.A21.C 三、实验与探究题 22.液化小水珠液化放热23.190℃晶体210℃固液共存24.略25.(1)吸降低放热(2)没有道理,因为电冰箱的工作是间隙工作,所以电冰箱的背部时冷时热(3)不能26.升华凝华液化熔化27.冰0℃水固液共存液体100℃(汽化)沸腾 3 专题训练三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一、填空题 1.漫反射各种2.反射浅些折射3.45 4.上升没有5.入射反射折射折射6.东,反射 二、选择题 7.D 8.B 9.B 10.D 11.A12.A

三、作图题 13~14题.略 四、实验题 15.3 倒立 放大 16.D ;A ;C ;B 17.(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常温下制成超导体.依据:超导材料与温度有关(其他想象和与其对应的依据正确即可) 18.(1)C (2)略 (3)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泄露隐私; 专题训练四 物体的运动 力 力和运动 一、填空题 1.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相同的路程中所用时间 速度 2.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越来越快的加速)运动 这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恰好相等 3.5 5 4.形变 运动状态(速度) 5.0 12 二、选择题 6.C 7.C 8.A 9.B 10.A 11.C 12.B 三、作图题 略 四、实验与探究题 17.⑴ 伞下挂回形针的数量(或塑料薄膜面积的大小) (2)数量增大时,下落时间减少;数量减少时,下落时间增加。(塑料薄膜面积增大时,下落时间增加;塑料薄膜面积减小时,下落时间减少 (3)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测量时间或相互比较) ①不同数量的回形针(或薄膜面积不同的降落伞)、秒表(或其他计时工具) ②方案一:直接测量降落伞下落的时间。其步骤为: A .任选一只降落伞从阳台释放,测量其下落时间t 1 B .改变降落伞(所挂回形针数量不同或塑料薄膜面积不同)重复实验,测量其下落时间t 2,比较t 1与t 2的大小。 方案二:两个不同降落伞(所挂回形针数量不同或塑料薄膜面积不同)同时从同一高度开始下落,比较落地的先后。实验步骤略。 18.(1)相同接触面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相同压力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A 、C 、F 步骤略 四、计算题 19.(1)轿车从A 地到B 地用时t=30min=0.5h (2)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路程 S AB =S A -S B =120km-70km=50km (3)轿车从B 地到达南宁用时 h h km km v s t 7.0/10070== = 专题训练五 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填空题

旅游文化试题

一、概念题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是崇尚自然的情感人文主义,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澄怀味象:就是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在非功利、超理智的审美心态中,品味、体验、感悟审美对象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 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文化(半)隔离机制:是一个民族在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中使本民族文化定型、传承、发展并保持其相对独立性的制恒系统。 塔: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形成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后塔也指高耸的塔形建筑。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 二、问答题 2、印度佛教壁画以本生故事为主流,而汉地佛教壁画(包括石刻)由隋唐起转向以经变故事(净土变、维摩诘经变、报恩经变、地狱变等)为主流。 (1)请举例说明本生故事和经变故事两者的差异。 答:本生故事是讲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前世中无数次修行转世的故事。有关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大多是以古代印度、东南亚诸国优美的神话、童话、民间故事为底本。如世尊的初发心、悉达多太子出游遇生老病死四种人。 经变就是以图像的形式来说明某部佛经的思想内容。经变画与北朝时期流行的本生、因缘与佛传故事画不同,它们不是提供给僧侣们坐禅观想用的,而是为了向信徒们宣扬佛经的真正内涵。如《观无量寿佛经变》、吐蕃时期的《报恩经变》、莫高窟的《劳度叉斗圣变》。 (2)通过这种转变,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四大大河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世界唯一一个没有断绝的文化,始终有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转化,常常能够为我所用。不管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我学习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还是民间的各民族相互交流,如历史上屡次出现的北方民族大融合。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如同佛教之于中国,发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为我所用的智慧。当然,壁画主题的转变除包容性和为我所用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空洞的说教,同样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而且中华文化善于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这种转变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为我所用,实用性,和通俗性。净土变、观音变——中国民众对世俗幸福的追求 维摩诘经变——汉地知识分子独特的世俗心理 地狱经变、报恩经变——世俗的伦理教化,描写父母养育及地狱景象,进行世俗伦理教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古典诗词常识

(一)古典诗词概述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其内容博大精深,相关书卷浩如烟海;我才疏学浅,术业不精,斗胆发表拙作,权为引玉之砖;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文友雅正。 1.什么叫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就是旧体诗词(相对新诗而言)。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两种体裁,也就是两种分类。由于词是从诗中派生出来的文学体裁,也有将诗词归为一类的。 2.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极其体裁的分类,首先介绍一下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 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类。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 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另外,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 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那么它跟词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如张养浩的《闲居三首之一》“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苦。(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其中括号内的字就叫衬字。 上面简略地介绍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如果文友想深入研究的话,可以参考阅读范文澜先生的《中国文学通史》。 综上所述,诗和词按照格律和声韵,可以作如下分类: 古典诗歌:

扬州英语中考指要答案

《中考指要》答案 7A1-3 基础巩固 词组翻译 1. be born 2. play volleyball 3. at lunchtime 4. walk a dog / take a dog for a walk 5. go running for half an hour 6. do homework 7. chat with each other 8. wear glasses 9. watch too much TV / watch TV too much 10. be good at swimming 11. the Reading Club 12. dress up as Monkey King 13. on Teachers? Day 14. take a train / by train 15. in different ways 16. would like / feel like 17. practice doing sth 18. 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 19. prepare .. for … / get … ready for … 20. give him some presents / give some presents for him 词汇运用 1. hotter 2. children 3. theirs 4. libraries 5. chatting 6. Western 7. shopping 8. excited 9. wonderful, first 10. walk 语法专练 A) 1. mine 2. It 3. them 4. mine 5. their 6. her, They, his 7. They 8. Me B) 1. at 2. in 3. on 4. on 5. At 6. on 7. in 8. In 9. at 10. in C) 1. Where 2. What 3. Which 4. Where 5. How 6. Why 7. Whose 8. When 句子翻译 Granny often waters flowers and listens to music after supper. If you watch too much TV, it?s bad for your eyes. We look forward to the coming Dragon Boat Festival / the coming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He spends less time reading stories about film stars than before / he did. Our classes begin at 7 a.m. and ends at 5 p.m. / We begin to asses at 7 a.m. and finish our classes at 5 p.m. What people in the West / in Western countries do at Christmas / during the Christmas holiday?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food? It?s very important for him to drink water every day. Thanks for organizing this class trip. People celebrate New Year?s Day by giving each other presents. 能力提升 单项选择

旅游文化试卷A及答案

旅游文化试卷(A) 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5个大题,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2、本试卷考试形式为开卷; 3、允许携带教材和相关资料。 一、单选题:(在以下备选的4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右边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5小题,合计15分) 1、“旅游文化”一词最早是由哪个国家的学者提出?()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2、距今70-20万年的(),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A、北京山顶洞人 B、北京猿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3、下列宗教中,哪种宗教起源最晚()?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4、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沟通了()。 A、安阳和杭州 B、洛阳和南京 C、洛阳和杭州 D、开封和南京 5、八卦指《周易》中的8种符号,象征8种基本自然现象。其中象征泽、火、水、山的是()。 A、兑、巽、坎、离 B、坎、离、兑、震 C、坎、离、艮、兑 D、兑、离、坎、艮 6、北方四合院中作为待客的客房和男仆使用的的房屋称为()。 A、厢房 B、耳房 C、正房 D、倒座房 7、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苏轼 8、卢舍那佛、阿弥陀佛、弥勒佛依次是()。 A、三世佛之一、三身佛之一、三方佛之一 B、三方佛之一、三身佛之一、三世佛之一 C、三身佛之一、三世佛之一、三方佛之一 D、三身佛之一、三方佛之一、三世佛之一 9、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又称为四阿顶。 A、歇山顶 B、悬山顶 C、庑殿顶 D、硬山顶

10、北京妙应寺的白塔属于佛塔中的哪种类型?()。 A、密檐塔 B、金刚宝座塔 C、阁楼式塔 D、喇嘛塔 11、古代把每月初三叫()。 A、晦 B、胐 C、望 D、朔 12、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考试中,被称为春闱和甲榜的是()。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13、登上杭州花港观鱼的藏山阁,远处的南屏山尽入眼帘,这是()。 A、借景 B、透景 C、对景 D、障景 14、我国七大茶类中,()属于半发酵的茶。 A、绿茶 B、乌龙茶 C、红茶 D、花茶 15、三套鸭是以下哪种菜系的代表名菜?() A、鲁菜 B、苏菜 C、湘菜 D、浙菜 二、多选题:(在以下4个备选的答案中选择2-4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少选、多选、不选、错选皆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5小题,合计3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干支法纪日最早用于春秋战国时期 B、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一周天为一年 C、古代把每月的第一日叫做望 D、天干地支是一种记录时间的方法,可以用来记录日、月、年 2、中国古代宫殿外部陈设有()。 A、华表 B、轩辕镜 C、鼎式香炉 D、门海 3、我国著名的楼阁式塔有()。 A、西安小雁塔 B、云南大理千寻塔 C、陕西西安大雁塔 D、山西应县木塔 4、对粤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 B、主要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组成 C、以麻辣、鱼香、怪味等擅长 D、用料广博,讲究鲜、嫩、爽、滑 5、下列是皇帝的庙号的有( )。 A、周文王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 6、旅游客体文化主要包括有()。 A、旅游民俗文化 B、旅游饮食文化 C、旅游消费文化 D、旅游宗教文化 7、下列事件或举措发生在秦统治时期的有()。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和货币 D、郡县制 8、私家园林中的“岁寒三友”指的是()。 A、松 B、竹 C、菊 D、梅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扬州市中考指要句子翻译答案

《中考指要》P94句子翻译: 1. It's necessary for students to hand in their homework on time. / Every student must=has to hand in their homework on time. 2.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weekend. 3. Eating more fruit is good for our health 4. How dangerous it is to drive after drinking! 5. They don't have to go far if they need help with their homework. 6. He is one of the most hard-working boys in our class. 7. The more knowledge you have, the more modest you will be. 8. If you don’t keep trying = Unless you keep trying, you won’t = will never succeed / be successful. 9. Because of the loss of forests, the amount of wildlife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10. Don't make such silly mistakes / such a silly mistake any more, or you will have to find another job. 11. Our teacher always encourages us not to give up easily. 12.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the moon. 13. Scientists are working hard to make this dream come true. 14. A car was out of control and hit/crashed into a big tree yesterday evening = last night. 15 The traffic accident took place on a snowy morning. 16. The weather of Shanghai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Beijing. 17. At this time yesterday, I was taking a walk along the river when I met an old friend of mine. 18. Now more and more people find it (is) important to keep healthy. 19. 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is to speak as much as possible. 20. So far, that doctor has operated on thousands of patients. 21. People will have no place to live on Earth because of too many people =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22. These/The magazines must be returned to the library on time. 23. It’s meaningful for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 join in some social activities. 24. She used to play cards, but now she is used to dancing. 25. He was so clever that he worked out the maths problem quickly. 26. It’s difficult for her to see her parents as mush as before. 27. I’m very worried about my daughter because she hasn’t come back home yet. 28. Doctor ZhongJing is doing such an important job = so important a job / such important work that the villagers are grateful to her. 29. The first chopsticks were invented by Chinese people about 5,000 years ago. 30. Yangzhou's BRT has been in service/use since last year. 31. How long has the girl been away from home? 32.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provided medicine and shelter for the poor children. 3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lives, more and more people can afford to buy new cars. 34. My father has gone to HongKong and he has never been there before. 35. Every time you pass a level, you will see a map of the worl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