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

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
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

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

论述了目前聚碳酸酯(PC)的工艺技术和我国PC的供需和市场价格情况,分析了供需存在的问题和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市场的发展趋势及供需情况进行了预测。并针对性地对PC的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标签:聚碳酸酯;工艺技术;供需状况;行业分析

聚碳酸酯(简称PC)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品种,总消费量在工程塑料中仅次于聚酰胺(PA)居第二位。PC以抗冲击高度高而著称,具有突出的韧性、优良的电绝缘性、宽广的使用温度和尺寸稳定性,因此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电动工具、交通运输、汽车、机械、仪表、建筑、信息储存、医疗器械、保安、国防、军工等各个领域。PC树脂于1959年由德国Bayer公司首先投入工业化,目前全球约有50多个国家PC生产厂。

1 PC工艺技术

合成聚碳酸酯的工艺方法很多,迄今为止,基本可以分为光气法和非光气法两大类工艺路线。光气法是指在原料或树脂的合成过程中要使用光气的方法。如传统熔融酯交换法中,原料碳酸二苯酯(DPC)的合成需要使用光气;光气法中,树脂合成直接涉及到光气的使用;而在开环聚合法中,环状低聚物是由双酚A 与光气合成的。工业上目前使用的生产双酚A型碳酸聚酯工艺,绝大多数为双酚A钠盐的表面缩聚光气化工艺。该方法的优点是在光气界面聚合制取聚碳酸酯时反应速度加快,减少了双酚A和光气的消耗,同时也避免了双酚A钠盐在碱性介质中的氧化分解现象,从而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非光气法则是指其原料或树脂合成中均不使用光气的方法。该生产过程不使用有毒物质,原子利用率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以光气为原料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生产工艺,过程可实现“零排放”,解决了以前生产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光气等有害物质对人身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威胁问题。从目前发展趋势看,非光气法生产工艺必将成为聚碳酸酯工业中的主要生产路线。非光气法的主要路线是非光气酯交换法,从原料单体到产品,聚碳酸酯树脂的合成中都不使用光气作为原料的一种聚碳酸酯熔融酯交换合成工艺。

目前,我国聚碳酸酯公司已先后建立起了非光气酯交换法的工业装置。根据生成碳酸二甲酯(DMC)所采用的原料的不同,以甲醇、一氧化碳和氧气为原料,经氧化、羧基化等反应制成碳酸二甲酯。然后在进行缩聚反应生产聚碳酸酯。该工艺的优点是从根本上摆脱了有毒原料光气,属于环保型生产工艺。随着各国对光气使用的限制越来越严格,绿色环保的非光气法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采用非光气酯交换法PC缩聚工艺生产的PC,无论在质量或者在生产成本上都接近或达到了光气化界面缩聚工艺的生产技术水平,而非光气法PC生产的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是光气法无法比拟的。因此,鉴于非光气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