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题型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之流程图方位图.精选PPT

高考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之流程图方位图.精选PPT
现。
• 3、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 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 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根据 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
• 1.清代画家郑板桥在描述自己的画竹经验时曾说过:“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 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 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变相,手中之竹 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下面是郑板桥竹画创作过程的简 图,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述这一创作过程。
• 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 【参考示例】(3)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越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地扣入篮筐。
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4、条理清楚(最好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
为的走向。 最后经画家之手便成为画卷中的竹子。
西傍白云新城,南接蓝天花园,北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
根据图示,劳务派遣的流程(环节)依次为:
(1)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确立劳务关系 (2)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合同,建立劳动关

(3)用人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岗位协议,确立使用关系
一、流程图做题注意:
• 1、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 2、把握概念间的关系: • 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中的关键
• 2、科学知识增长是通过观察经验事实,在 1、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对广州新体育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
讲练结合,在练习中掌握流程图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归纳他们的基础上,总结出科学定律,接 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之流程图+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之流程图+课件

审题明对象 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厘清思维框架的层次(四个层次),整个框架的中心——“中华文化体验”。
第二步: 下级节点分为两个方面——“活动”(太极拳为内容的体育课和以中国结和
读图抓关键 剪纸为内容的手工课,以及年终举办太极拳的表演和中国结、剪纸等作品展
题目。
(1)请把框架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 过80个字。
[答案] “孔子诞辰纪念日”大型活动由全校师生共同参加。教师 开展孔子思想作品讲座,开发校本课程;学生参加尊师礼、成人礼活 动,开展儒家诗文朗诵竞赛;师生共同参观遗迹,参与书画作品展。
(2)用一句话评价此次活动,不超过15个字。
观察(经 验事实)
归纳 --→ 科学定律
检验 --→ 科学理论
证实
演绎 --→
解释 和预计
步骤
第一步:
审题明对象
包括三部分内容:框框、箭头、箭头上的文字
第二步:
展现一个事件的流程
流程图
读图抓关键
答题时注意把整个过程表述清楚
第三步: 答案巧连缀
观察(经 验事实)
归纳 --→
科学定律
检验 --→ 科学理论 证实
分支结构型(树状图) 例题引领
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该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 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该构思写成一 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步骤
第一步: 审题明对象
第二步: 读图抓关键
顺序结构型(箭线图) 例题引领
科学家培根等人曾提出一种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如下图)。请你用

图文转换PPT课件

图文转换PPT课件
语言表达 图文转换篇
考点解析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 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 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 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 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 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 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 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 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 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 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

漫画内容包括画面中的人、物、景及其
答 发展变化的过程。

步 第三步:读画意,揣摩漫画意图。

根据漫画的细节与变化,结合漫画的夸 张之处,联系现实琢磨其弦外之音,揣摩作
者创作的动机。
题型1、画面描述题
解题要领: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 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寓标意题::讽如刺此了团社结会/如上此的划一船些/虚划伪船的者人。,他们表 面上看很有集体团结合作感,实际上却暗中借 此为自己谋私利。
题型4、编拟公益广告
请根据漫画内 容设计一条公益广 告语。要求:体现 画意,通俗易懂, 有一定文采。(不 超过16个字)
参考答案:
享毒 一毒一品次品时就沾好飘是染比逸焚,化,尸危尸变炉害炉一!终,堆生身白—陷骨—其。毒中品变!枯骨。
概括下边漫画的寓意
参考答案:讽刺了不想通过努力来获取成 功,只想通过运气或坐享其成的人。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答案示例: 讽刺了某些只重钱财而忽视人格的人。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图文转换ppt课件

图文转换ppt课件

视力正常的狗掉进了窨井 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
盲狗却绕过了窨井
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
3、联系现实(物——人) 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
自实践。
完整版ppt课件
15
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下题。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漫画讽刺了那些只听喜讯不听警告的自欺
欺人的人。
完整版ppt课件
16
有了向图贯最戴只只或例写一 一 上 画 而 后着是有:出天 个 , 分 一出只望:脚自,,地没为只盲远它踏负请走四窖看上手眼镜实(在只 , 见 下 里的描的的最小 前 地 两 拿地好寓述小小前狗 面 窖 半 着,高面一 一 , : 拐狗意狗下骛才的同只“上杖,领。有远面一出小砰半,它着可)只行狗”部它漫拄三往能眼,戴的四们着只画向往睛在着一只前拐小上它望声小面自会的杖狗还们远就狗的害己画架前镜掉从不。前的了着进意了画远面在进目自一的 气 进 面 处它,内己标部路 风 去 的 有们最靠。容望上 发 , 左 一的后近远出 地 后 边 敞,前一镜现 头 面 鱼 开。并,
能力要求: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考查学生的阅读、观
察、分析、理解、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完整版ppt课件
8
解题思路 “四看一联系”
一看漫画的标题(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
二看漫画中的构成要素(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
1.主体(一个或多个;人或物)
2.“次主体”(其他人或物)
3.要素的动作、神态、服饰、身份等
(这一过程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符号。认真思考这些
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
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四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变形之处(细节)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之框架流程图 ppt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之框架流程图  ppt课件
4分 失分原因:审题不清, 信息多余,要点遗漏
【考生答案3】
学校根据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办学理念开办
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种课程,其中基础
课程包括国家基础和学校特色的必修课程;拓
展型则分为限定和自主两种;而探究型则是个
人独立或小组合作的自主拓展型课程。
ppt课件
8
【考题回放1】 (2016年市二模)17.下图 是某校设置的课程框架,请用一段话概括出该 校课程设置的情况,不超100字。(6分)
1、审清题干:明确陈述对象(主语)和表述起 始点,确定叙述顺序(箭头表示流程,不能违反 顺序) 2、把握概念: 方框里的词语都属于关键概念,不能遗漏 箭头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 关系的方式,尽可能运用
3、分析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 并列、转折、承接等。
4、组织表达:选定过渡词或关联词连缀。
ppt课件
12
第一步:看图
构图特点:树状图
分级:三级
ppt课件
13
第二步:用文字简明表达
第一级信息:
以“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开 第头二级信息:
按时间顺序,分成考察之前和考察过程
第三级信息:
前期活动信息:要求参加人 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 概况,备好所需行装;
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参观、
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
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ppt课件
14
高考改卷现场:
ppt课件
15
高考改卷现场:
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应用、表达能力, 要求考生对所给要素的内容、归属、逻辑安 排等做出正确的判定。 (1)内容完整,给 1 分。 要求:所写文字内容包括:瑶族村三日行、 查阅资料、准备行装、参观、访谈、联谊、 考察日记 7 部分,不得有缺失,视为内容完 整,给 1 分;缺失任何一项视为内容不完整, 给 0 分(最高分只能得5分)。

高考语文专题-图文转换 课件(18张PPT)

高考语文专题-图文转换 课件(18张PPT)
9
真题展示○广东卷
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 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 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①当你开始上坡时,你以为你可以越走越高。
②当你退回平衡点时,你才发现平衡才是人生最
好的状态。
10
观察漫画《截错了》,用简洁 的文字说明漫画内容。
主语不能是“人”——让人们得 以享受片刻的安闲
17
排比作用和效果分析
结合具体内容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 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 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 中心。 具体的运用如下:
(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 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 和宽广。”
(二)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 动之效。郭风《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 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 微特征。
(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比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 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四)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 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既总结了 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2
真题演示
2、( 2014 新课标卷 II)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 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个字。( 6分)

高考语文课标III课件专题十三图文转换

高考语文课标III课件专题十三图文转换

02
徽标类
提供某个机构或活动的徽标,要求学生描述徽标的构图 元素和寓意,并解释其文化内涵。
03
图片类
提供一幅或多幅图片,要求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并阐述 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意义
A
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通过图文转换训练,学生可以更加敏锐地观察 和理解图像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速度和准确 性。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图文转换要求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图像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和写作水平。
B
C
培养创新思维
图文转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 出新颖独特的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图文转换能力已经 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 图文转换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
图文转换是指将文本信息和图像信息 相互转换的过程,旨在通过视觉和语 言的互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 确性。
图文转换在高考语文中主要考察学生 观察、理解、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解读图像信息, 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高考中图文转换题型分析
01
漫画类
提供一幅或多幅漫画,要求学生描述漫画内容,并揭示 其寓意或主题。
谢谢聆听
通过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推 理和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转换图 文信息。
增加实践应用机会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提供更多的实践应用机会,如让学生参与 社会调查、制作图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 提高图文转换能力。
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引入案例教学 、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 性,提高教学效果。
03 表格数据类题目答题策略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表文转换》课件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表文转换》课件
[例 4] (2012·天津高考)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 化,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4 分)
(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 读调查”,请根据以下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2 分)
(数字媒介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
[自主尝试]
(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和数字 媒介阅读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概括其特点并略作说明。(2 分)
具体来说,表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 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 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二)准确答题“四要领” 1.读懂图表 (1)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 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 读,搜索有效信息。对于表格,考生要兼顾表格中的比较对象、 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等相关要素;对于坐 标曲线图,考生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对于柱状、饼式图, 考生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对于生产流程图, 考生要抓住事理的时空、逻辑顺序等。
[例 6] (2010·广东高考)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 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 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请根 据以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 A、B 处空缺的内 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6 分)
从 15 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 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而在
(2)重视数据变化。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 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要 综合分析三个角度,即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的数据(主 要是数据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