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抗帕金森病药

MAO-B抑制剂
总结词
MAO-B抑制剂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B的 活性,减少多巴胺的降解,从而改善帕 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VS
详细描述
MAO-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和雷沙吉兰能 够抑制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减少多巴胺 的降解,从而增加纹状体中多巴胺的浓度 ,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迟缓、肌强直 和震颤等症状。MAO-B抑制剂通常作为 早期治疗的辅助药物使用,与左旋多巴合 用可增强疗效。
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
01
02
03
发病率
帕金森病在60岁以上人群 中的发病率较高,且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帕 金森病发病率存在差异, 可能与遗传、环境和暴露 因素有关。
性别差异
男性帕金森病的发病率略 高于女性。
2023
PART 02
抗帕金森病药的作用机制
REPORTING
药物副作用管理
及时发现和处理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副作用,如异动症、开关现象等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长期管理计划
为患者制定长期的治疗和管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生活 方式调整等,以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抗帕金森病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可 能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调 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时机,以获得最佳 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定期监测身体状况
长期使用抗帕金森病药的患者应定期 监测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 。
2023
PART 05
抗帕金森病药的研发进展
REPORTING
新药研发的靶点与策略
抗帕金森病药的常见副作用
普拉克索对脑梗死后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普拉克索对脑梗死后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普拉克索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其药理作用主要通过增加多巴胺释放和抑制多巴胺转运来缓解症状。
脑梗死后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包括运动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等。
通过对普拉克索在治疗脑梗死后帕金森病的应用进行研究,发现其在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临床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表明,普拉克索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安全和可靠。
综合分析显示,普拉克索在治疗脑梗死后帕金森病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普拉克索、脑梗死、帕金森病、临床疗效、安全性、药理作用、临床表现、治疗应用、评价、综合分析、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梗死后帕金森病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出现阻塞或破裂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帕金森病则是一种与多巴胺神经元损伤相关的运动障碍性疾病。
这两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可能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关于普拉克索在治疗脑梗死后帕金森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仍存在许多未知。
本研究旨在对普拉克索对脑梗死后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普拉克索对脑梗死后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在治疗该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评估普拉克索在脑梗死后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药理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2. 分析脑梗死后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普拉克索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3. 调查普拉克索在治疗脑梗死后帕金森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4. 评价普拉克索在脑梗死后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探讨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5. 综合分析普拉克索对脑梗死后帕金森病的整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展

果早用也可 以延迟 运动 神经元 并发症 的产 生 , 此类 药 物有 托卡朋 、 恩他卡朋等 。所有 的 C OMT抑制剂 都会产生 运动 障碍 、 恶心 、 腹泻 和尿液脱色等不 良反应 。托 卡朋 还有严重
的肝毒性 9。 1 5 中枢性抗 胆碱药 : . 此类 药物 有抑制 乙酰胆 碱 的作用 , 相应提高另一种 神经递质 D A的效应而缓解 症状 。此类 药 物一般均有 口干 、 瞳孔散大 、 调节反 直障碍 、 面红 、 出汗减 少
及顽固性便秘等副作 用 , 常用 药 物 有 : 海 索 、 马 君 、 苯 开 比哌 立登 、 扎 托品等。 苯
示, 左旋多 巴在改善 运动 功能 及 日常活动 方 面优 于 D A受 体激动 剂 。森那 特 (ie t是 左 旋 多 巴与 卡 比多 巴 s me) n (0 1 4 1 的复方 制剂 。青光眼 、 神病患 者禁 用 。该 1: 或 :) 精 药不宜与金刚烷胺 、 苯扎托 品 、 环定 、 海索 合用 。依 替 丙 苯 左旋多 巴(teo oa 是左旋多 巴的乙酯 化合物 , 克服 了 e[ dp) iv 它
维普资讯
山西 医药杂志 2 0 年 3月第 3 08 7卷第 3 期
S a x Me 』 !h h n i d ! c
! :
Q
帕金 森 病 的 治 疗进 展
解 放 军 总 医院 中 医研 究 所 ( 0 8 3 10 5 )
郑利 星 杨 明会 窦 永 起
.
更短 l 。症状 波动及异动症 是左 旋多 巴常见 的不 良反 应。 4 述 J 1 2 多 巴胺受体 激动剂 : 巴胺 受体激动剂在我 国主要 有 . 多 溴隐 亭 ( rm ci ie 、 良 行 ( eg l e 、 贝 地 尔 bo or t ) 协 pn proi ) 毗 d ( ibdl pr ei 缓释剂 。已证 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神经元保护 作 i ) 用, 同时还发现 多巴胺 受体 激动 剂还存 在抗 抑郁效 应 。多 巴胺受体激 动剂常见 的副作 用包括 认知功 能 障碍 、 睡眠 障 碍及下肢水 肿【 , 5 同时它所致恶心 、 j 嗜睡和体位性低血压 也 限制 了它 的应用 。多巴胺 激动剂 也会 引起病 理性 “ 博 ” 赌 , 还有引起脱 发的报道 J 。普拉 克索 ( r px l 和 罗匹 尼 pa eoe mi )
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多靶点调控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第22卷 第8期 2020 年 8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22No. 8Aug .,2020摘要:帕金森病(PD)的基本病理特征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及路易小体的形成,最终造成PD 特有的运动功能障碍。
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西药种类较多,但每一类药物都有不少不良反应。
大量研究表明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在治疗PD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该文从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抑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保护线粒体功能、增加多巴胺释放或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抑制神经元免疫与炎症反应及改变氧化应激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期刊报道的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防治PD的研究进展,以为PD的新药及方剂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帕金森病;作用靶点;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4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2X (2020) 08- 0162- 04Research Progres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arkinson'sDisease by TCM Active Components and PrescriptionFENG Shirui1,ZHANG Qingping2(1.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01,Guangxi,China;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to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23,Guangxi,China)Abstract:The basic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are the loss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stratum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lewy bodies,which eventually lead to the motor dysfunction peculiar to PD. 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kinds of western medicine for Parkinson's disease,but each kind of medicine has many adverse reactions. A large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nese medicine effective component and has the unique superiority in the treatment of PD prescriptions in the paper,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ffective component and inhibition of substantia nigra dopamine prescriptions glue can neurons apoptosis,mitochondrial function,increase dopamine release or protect dopaminergic neurons,inhibition of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research and the change of oxidative stress were reviewed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ffective component and prescription of PD,P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new drug and prescrip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Keywords:active constitu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arkinson's disease;target;research progress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研究进展

胺类 递质 不被 摄取 , 留于 囊泡 外 , 囊 泡 内 DA耗 竭 , 而使 纹 状 体失 去 使 从 抑制 性神 经递 质 , 导致 已酰 胆 碱 递 质相 对 增 强 , 现 P 。另 外 甲基 多 出 DS 巴、 甲苯 噻嗪 也能 引起 P S 氯 D 。 5 其 他药 物所 致的 P S D 根据 文献 报道 , 白鼠经 腹腔 注射 盐 酸 哌替 啶可 出 现类 帕 金 森病 症 小 状 。这是 由于盐 酸哌替 啶 与 人工 合 成 N一 甲基苯 四 氢吡 啶 结 构类 似 , N 甲基苯 四氢 吡 啶能被 神 经胶 质细胞 单氧 化酶 ( n a n s a e 氧化 mo o mie i s ) od 成具 有 毒 性 的 吡 啶 拟 似 物 ( 一 meh l一 4一 p e yp r imi ie 1 ty h n lyi u o d , d d MP ) D 神经元 通 过高 亲和 性的 D 摄取 系统 MP , P ,A A P 而使 黑质 细胞 受损 , 引起 P S 此 外拉 米呋 啶可 致 P S 这 主要 是 因 为 拉 米呋 啶 代 谢产 D , D , 物通 过血 脑屏 障后 可 能阻 滞 突触 后 DA 能受 体 功 能 。此外 , 据 相关 的 根 文献 报道 , 氧 氟沙 星等 均能 引起 P S 左 D 。 综 上所述 。我们 可 根 据 产 生 P S的致 病 因素 , 定 相 应 的治 疗 方 D 制 案 , 而 提 高 P S治愈 率 。同 时 , 提 示 我们 应 注 意 用 药 , 防或 避 免 从 D 可 预 P S的发生 : D ①对 易 引起 P S的 药 物应 当使 用 最 小 有效 治 疗 剂 量 旦 D 一 发生 药 源性 P S应立 即停 用 可 疑 的药 物 , 进 行 监测 和治 疗 ; 当使 用 D 并 ② 易 引起 P S的药 物时 , 仔 细 阅读 说 明 书 , 当 时应 在 药 师 或 医 师指 导 D 应 适 下使 用 ; 避免 合用 两种 或两 种 以上易 引起 P S的药物 。从而 降 低 P ③ D DS 的发 病率 , 强 人们 的 预防意 识 。 增
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 1 曾毅 力 , 2 潘敬新. 氧化 氮与 肿瘤的 多重关 系[ 医学综 述,0 9 1 (1 : 一 I ] . 20 , 1) 5
1 4 -1 4 64 66
[3C o 1] o kT,W agz, b rS i W akn C, d v t Y,Bla , n Ale ,LuK, tis S Vo o oz iir l TK Blmb r Ni co d n o in a f nsn嚼 scn rmoea o ts u egD. t x ea dinz gr ̄ao y e t aypo t p poi i r i i i i s
2 46. 1
IO N S的特点是能引起长时 间的 N O合成和释放,人 I O8 达到顶峰 ,4 仍 可检测出 7 2h 1 。
6 NoS在 肿 瘤 组 织 中 的高 表 达 I
f0M aso R, swaKIoEGe o cs cueo i co iesnhs n te 1] t Mi t . n mi t tr f t xd y taei h u a u r nr i tr sillgihg l o sre . n ,0 8Ma [p baedo p n 】 er ta s ihycnevd Ge e20 r E u h a f r t er u s 2 i 【1 1】高春 梅 .诱 生 型 一 氧 化 氮 合 酶 在 肿 瘤 中表 达 的 研 究进 展 Ⅱ 河 北 医 药 . 】
1 95 3 1 7—1 6 9 , 0: 7 8
[]iw Y.Itrcinb t e yo ie adntco ieAd uommu o, 8Le F neat e o wenctkn s n i xd vNe ri i r nl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增加,帕金森病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健康难题。
而在现代医学的治疗中,中医针灸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概述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和运动迟缓等症状。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深部脑刺激等。
然而,这些药物治疗往往伴有副作用,并不能有效缓解病情。
相比之下,中医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传统中医认为,帕金森病是由于“肝风内动,脑络失养”引起的,因此通过针灸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二、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针灸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理刺激手段,其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机制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
目前的研究表明,针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治疗作用:1. 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是由于多巴胺神经元减少引起的,而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来改善病情。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促进多巴胺释放、调节多巴胺受体的表达以及提高多巴胺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增加多巴胺在体内的含量。
2. 抑制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针灸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等途径,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3. 调节神经递质平衡:除了多巴胺系统,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平衡来发挥治疗作用。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谷氨酸酸、GABA、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功能,从而恢复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近年来,中医针灸在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在中国,已经有许多医疗机构开展了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失。
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是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多巴胺前体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耐药性和副作用等问题。
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与此同时,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在作用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方法,其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但是,现有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一些基础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首先,针灸可以提高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从而增加多巴胺的释放。
其次,在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针灸可以抑制白质分解酶的活性,减少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和胶质细胞的激活。
此外,针灸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神经炎症和神经元的损伤。
另一方面,针灸还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提高患者的肌张力和肌肉力量,并减轻肌肉僵硬和震颤等症状。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减轻与帕金森病相关的非运动症状,如睡眠障碍、消化不良、抑郁等。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增加多巴胺的释放、抑制白质分解酶活性、抑制炎症反应等。
这些途径相互作用,共同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针灸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手段,其具体作用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由于针灸的特殊治疗方式和操作技术,其治疗效果受到针灸师技能水平的限制,因此在进行临床应用时需要严格把控。
同时,针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总之,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作用机制包括多个方面。
虽然针灸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解析。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针灸治疗的适用范围、具体效果和注意事项,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制药与研究2019·02195Chenmical Intermediate当代化工研究在干旱胁迫,一些蛋白参与关键蛋白质的保护和表达,延长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生存时间。
但是部分有显著作用的蛋白质抗旱方式存在于不同的植株中,可能有不同的信号传递方式,即使对于相同的抗旱蛋白表达方式可能也不相同,在一些植株中调节明显而在另一些植物中可能无显著变化。
可以考虑用同位素标记法等进一步对这些抗旱蛋白质在不同植株间的信号传递和作用方式进行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对培养不同耐旱植株所需要的耐旱性状进行选择。
蛋白质的不同表达对植物耐冷性状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但是遗传基因决定蛋白质表达,储存有机物,改变膜结构的能力。
对付冷胁迫应当采用本身就较为抗寒的经济作物,采用冷驯化等方式让植株逐渐适应可耐受的更冷环境;或从基因入手,利用基因工程或植物杂交等方式培育具有优良耐冷性状的后代植株;也可以考虑对植物蛋白质表达进行可能的调控,使植物定向表达出抗寒性较高的蛋白质。
•【参考文献】[1]梁宇,荆玉祥,沈世华.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植物生态学报,2004,28.[2]L.B ögre,W.Ligterink,E.Heberle-Bors,et al.Mechanosen- sors in plants[J].Nature,1996,383(6600):489-490.[3]杨洪强,梁小娥.蛋白激酶与植物逆境信号传递途径[J].植物生理学报,2001,37(3):185-191.[4]范吉星,邓用川,黄惜等.红海榄根部盐胁迫反应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25(1):72-77.[5]曹尚银,沈程清,郭俊英等.枣树盐胁迫反应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C]//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1.[6]雷震;裴玉贺;赵美爱;郭新梅;宋希云.盐胁迫下玉米叶片差异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玉米科学,2013年3期.[7]刘遵春,刘用生.盐胁迫对果树生理生化的影响及耐盐性指标的研究进展.[8]李伟,王芳,王舰.干旱胁迫下马铃薯茎段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6,14(5):1217-1222.[9]焦锋,潘璐璐,韩莎,等.干旱胁迫下桑叶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分析[J].蚕业科学,2012,38(6):968-974.[10]马盼盼.干旱胁迫下白芥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2.[11]盖英萍.棉花、烟草响应低温胁迫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12]李晓毓.低温胁迫下菊花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析与质谱鉴定[D].贵州大学,2006.•【作者简介】黄浩然,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研究方向:生物学类课程。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李子昂(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江苏 215131)摘要:帕金森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目前对于帕金森疾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主要有美多巴、司来吉兰和恩他卡朋等。
本文结合近些年来帕金森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成果,对上述药物用于帕金森治疗的疗效进行综述。
关键词: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美多巴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Progress in Drug Therapy of Parkinson's DiseaseLi Ziang(Suzhou Inter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Jiangsu, 215131)Abstract :Parkinson's disease is a common degenerative diseas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clinic. At present,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disease is mainly drug therapy, which mainly includes madopara, selegiline and entacapon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se drugs on Parkinson's disease based on the clin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these drugs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drug therapy ;madopa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多巴胺与乙酰胆碱平衡失调。
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及睡眠、情绪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当前P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的功能障碍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当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以补充多巴能的对因治疗为主,但长期应用多巴能药物也会出现药物作用波动、剂末现象等,药物的联合使用则可以有效地避免单一用药的副作用。
本文主要是对帕金森相关治疗药物疗效进行综述。
1.美多巴美多巴作为左旋多巴制剂,通过体内代谢可以补充中枢神经系统减少的多巴胺,恢复正常的多巴胺与乙酰胆碱的平衡。
作为帕金森治疗的首选药物,多巴胺治疗帕金森的疗效较为确定,但长期应用可导致药物效果减退、症状波动或副作用增加。
王永春等研究发现单一应用美多巴导致患者体内5-HT含量降低,5-HT水平的下降通常被认为和抑郁性认知有关,而对于这部分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也提示患者下转第196页上接第194页生物制药与研究2019·02196Chenmical Intermediate当代化工研究抑郁水平较用药前升高。
为了解决长期单用美多巴治疗的药效减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研究美多巴联合其他药物用于帕金森病治疗。
姜立刚等研究发现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用于PD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疗效,减少单用多巴胺治疗的副作用。
研究者使用表示运动功能评价的Hoehn-Yahr分期发现,联合用药的实验组分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联合用药在改善患者运动症状方面更有优势;实验组在治疗后8周内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虽比用药前显著降低,但是却高于单一用药组,这说明联合用药对于改善患者的抑郁倾向并不优于单一使用美多巴制剂。
普拉克索作为非麦角类药物,可以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发挥多巴胺能的作用,其在纹状体的半衰期比左旋多巴长,可以补充因黑质内多巴胺脱羧酶活性消失引起的外周多巴的脱羧不能而降低的中枢多巴胺水平。
也有研究显示患者使用美多巴可导致尿酸消耗量明显增加,然而尿酸对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因此长期,大剂量使用美多巴对PD的治疗效果会下降。
马宇等给对照组患者使用美多巴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进行3个月的治疗。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尿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由此得出结论,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可以稳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运动功能。
2.普拉克索普拉克索是一种合成的氨噻唑衍生物。
Mierau等通过实验证实普拉克索作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多巴胺D3受体具有高亲和性,激动多巴胺受体直接发挥作用。
温洪波等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实验发现在用于治疗左旋多巴出现“剂末现象”的患者时发现合用普拉克索的实验组其治疗效果不低于使用溴隐亭的对照组,并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该研究提示普拉克索用于治疗帕金森是安全且有效的。
帕金森患者常常会伴发和睡眠相关的症状,马建芳等人应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患者的不宁腿综合征,相比于安慰剂组,普拉克索有效改善了这些患者的睡眠障碍(p<0.05),然而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相比于安慰剂组高(p<0.05)。
3.盐酸司来吉兰对帕金森病的治疗盐酸司来吉兰是一种选择性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有抗氧化和缓解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死亡的作用。
司来吉兰还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多巴胺的再摄取使得突触间隙的多巴胺水平升高,从而增强美多巴的疗效。
孙强联合应用司来吉兰和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其有效率和症状缓解率均明显优于单一使用左旋多巴组(p<0.05)。
且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
而王琪等人的研究发现联合用药在治疗五个月后对照组32%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用药组4%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
杨志刚等的研究也表明盐酸司来吉兰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4.恩他卡朋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恩他卡朋是一种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儿茶酚胺-0-甲基转移酶,减少左旋多巴的外周代谢,增加左旋多巴进入中枢的量,提高左旋多巴的疗效。
研究显示恩他卡朋可以安全有效的改善帕金森患者长期应用多巴胺导致的“剂末现象”。
张振馨等对应用左旋多巴出现“剂末现象”的患者研究显示相比于安慰剂,在用药12周以后,恩他卡朋可以有效延长接受治疗者群体“开”的时间,由治疗前的平均7.4h延长至9.1h;“关”的时间由治疗前的平均6.8h缩短至平均5.2h,UPDRS评分显示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水平显著下降,症状明显改善(p<0.05)。
与此同时患者左旋多巴用药剂量也减少约28g,相比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证实了恩他卡朋可以有效治疗帕金森患者的“剂末现象”。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恩他卡朋相比于普拉克索能够更有效的延长患者“开”期时间、缩短“关”期时间(p<0.05),其治疗异动症的有效率也明显优于普拉克索。
异动症是帕金森病患者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制剂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的不自主运动。
孟杉杉的研究也显示对于帕金森异动症患者,恩他卡朋的治疗效果优于另一种非麦角类药物吡贝地尔。
5.总结帕金森是临床上常见的由于中枢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失调引起的伴有肢体不自主震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患者不仅运动功能受损,精神和情绪等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
当前对于帕金森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对于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补充。
左旋多巴是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的首选用药,其在治疗初期疗效较为肯定,然而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左旋多巴治疗容易出现“剂末现象”导致药效减退。
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司来吉兰和恩他卡朋是近些年来常见的联合左旋多巴治疗的药物,联合左旋多巴用药不仅可以发挥优于单一多巴胺制剂的作用,恩他卡朋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剂末现象”和治疗异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