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心得经验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念佛心得经验体会

篇一:呼吸念佛心得

呼吸念佛心得

持名念佛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我平日里喜用出息入息念佛方法.这种方法非常殊胜.成功之时最差的功夫也是功夫成片.

出息入息念佛法因为和人和呼吸相应,所以成功后只要三寸气在,就会佛号和呼吸浑然一体,自然而然,不用意识.这样往生西方就有了十成的把握.平日里,用这个方法念佛的老菩萨也有很多,在我问起他们时,都觉得非常殊胜,进步很快.不论根性,不论愚利,都同得法味,只要老实,便能得力.我平日用这个方法练习念佛,自觉更易培养定力,无论说话,做事,心中虽没至不绝,也可以是常常提起,比起以前十来年的功夫,提升很快.故把这个至简的方法写下来,也希望同修们同得其乐.

出息入息念佛方法,至简无难,只要稍一用心,便得法益.因为它是和呼吸合二为一的,只要有呼吸在,就有佛号

在.

刚刚开始练习时,一定是静时,或者睡前卧床,静坐,晨时刚醒而未动之时,心神宁静,呼吸平稳,便随着呼吸念佛,或每呼吸一次念一句,或每呼吸两次念一句,或呼时一句,吸时一句,随自己的喜好.比如,呼的时候念"阿弥",吸的时候念"陀佛",还可以呼的时候念一句"阿弥陀佛",吸的时候再念一句"阿弥陀佛".在心里念,不用出声.有一点需要注意,不要控制呼吸,一定要以呼吸为主,把佛号加入呼吸.否则,用意识心控制呼吸,时间长了会伤气,感到心闷气短,非常不适.

每日练习的时间可根据自己的忙闲安排,可长可短,不用强求.切

忌刚开始时就在动中练习,会引起许多不适.

此常常训练,我个人感觉,晨昏之初醒要睡之时,用功最好.梦中也可长念不断.哪怕翻身换姿,佛号也不断.有一次与其它居士同住一室,居士也于夜中听到我的呼吸声也是佛号,非常真切.而且,我与母同居一室时,也能听到她的呼噜声也是佛号,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母亲也用这个

方法念佛).这一两年来,我常问母亲念佛如何,她讲每日

佛号常在耳边,心中,哪怕是法会之时,念经之时,平日谈笑之时,也是佛号.我也不知母亲持名到何境界,不敢妄议,也没必要去思忖,但这种持名的方法之殊胜我与父母亲皆有

同感.

念一段时间,如能天天不放下功夫,快的三个月左右就会有消息.有的人会在静念之中突觉心跳极猛(我也有过),或心跳特别快(我也有过),这时就不要去坚持随呼吸念佛,可随着心跳声去念,直到境界消失,自己再用出入息法念佛.这时也就快进入更佳的念佛境界了.有人平日时时刻刻都用呼吸念佛,也没有问题,但这不普遍.心不够清净的人往往会呼吸混乱,血脉阻滞.所以刚学的人,还是要先从静止念佛开始比较好.

出息入息念佛方便不可思议,练习成功,就有呼吸融为一体,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往生,都有把握佛号不断.我听说过一个突发脑出血的老菩萨,发病后就陷入昏迷,大家恐怕她不能往生.但在床前观察,她呼吸虽然弱而乱,但是每一次呼吸都会做一个拨念珠的动作.因为老人家一直用出息入息念佛,而且精勤不已,大家也就欢喜极了.后来,老人家很快往生了,身体绵软,并有殊胜的瑞相.

用出息入息法念佛,这个方法也不是现代人自己创造的,也是古德传下来的.不过是哪位高僧我记不清了.以后再问问,再告知大家.

篇二:学佛感悟:最好方法是念佛

学佛感悟:最好改命方法是念佛学佛感悟:最好改命方法是念佛

:念佛心得经验体会)有不痛之理,只是庆幸有‘佛经’可以胜过‘神经’,深信佛力必能胜过业力!发病后也曾痛

到全身僵冷颤抖,穷平生忍力尚不知如何让自己能解脱片刻,末学立志不用止痛剂,而以加大信愿念佛的心波,强过痛觉的神经波。有一天因画佛手在量度经解读到对佛手的描述:‘不露骨节,而柔和如意,屈伸悠然,犹如象鼻之弯转焉’,这句话对末学在痛中念佛有很大的启示,又在无量寿经会集本上发现经中出现了好多次的‘身心柔软’,‘身意柔软’比如:描述阿弥陀佛光时,说到‘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介绍极乐国的菩萨修持时,别说‘调伏诸根,身心柔软’;形容极乐国民饮食受用自然,而食后‘身

心柔软,无所味著。’这些经文里让末学反省到一向自己身

心太僵硬了,常不自觉地有部分肌肉紧张,不柔软,大家假如回首观察自己在痛苦中的姿势,一定会发现至少有部分身体强硬卷缩或握拳挣扎,即使是口中念佛,心也会偷偷溜去抱住那痛苦的地方,越执著越痛,可是‘身见’没有破除的凡夫实在难以突破此点,末学也是病痛临头才开始练习,似乎太迟,可是佛经威力一定会强过痛神经的嚣张,不信您在痛苦中可以试试,如经言—让手足各关节都保持柔软如象鼻之弯转,在身心柔软中清楚念佛,就犹如浮在水上,飘浮划水前进,水有浮力,相信浮力,放松了就能上浮,就能游泳;假如害怕挣扎,信不过浮力,那么同是这个体重,也会下沉;

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末学承受大众深思,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呈奉供养,只有说说自己病中屡屡失败的一些经验,也许有人在漫漫长夜独自流泪时会用得到吧?初病倒时,因为觉得不大声念佛实在心里听不明白,体力越差注意力越难集中,站著摇摇幌幌,走路跌跌撞撞,躺著昏昏沉沈,只有打坐比较可以支持,因为对末学病况而言,比起拜佛或走动,打坐还算是较容易的姿势,最初也只好流泪忍过腿骨的疼痛,猛力一直出声,念到嘴唇都肿起来再念到肿消下去,开始一小时顶多能念六千声佛号,每天尽量打坐十小时,持念六万声佛号,也难以做到雪公老师所教的‘百八心不乱’,说实在病痛里念佛的心情,都太急迫,

静夜里听自己白天念佛的录音带,发现是一种身心逼迫的气氛,不能做到‘南无’。亦即‘皈命,把命交出去’的轻松

自在,能皈命一分方能感到一分佛力,能全然皈命才能体会十分佛力,我们的‘交出去’好像都会在不自觉中又偷偷要回来,‘南无’虽然好唱,但是不易真正实行。

有一天末学凝望佛颜念佛,突然感受到一启示,也忽然发现含藏在名号中的慈悲—无论是那一国人痛苦时几乎部

喊出‘阿’的声音,佛的悲悯让我们在称名时就尽情畅吐痛苦烦恼积郁,假如能柔软松开口腔,尽心舒畅念‘阿’,痛

苦就随音声倾泄化空了。其实阿弥陀三个字各别都有无尽的奥义,梵语‘阿’字,翻译成‘无’,含‘本不生’的意义,

故是空谛,阿字观说:‘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一个阿字功德便巍巍如是,喜欢研究的学长也可以去读经逐字探讨。但真正念时,是不思议的,只须清畅地一个字一个字念清楚,除了当前这一个字,什么都是多余的!身心苦恼都在‘阿’字里解放吐空,病中念久真的不禁会感谢佛名大恩!量度经解描述‘佛口’说:‘口之两角,竟半麦之分,其梢向上翘起,如花瓣之尖,美妙含笑之容。’由佛的微笑中,发现佛名号里的‘弥’字,轻轻全抿双唇念出,就似绽放安详微笑之容。正如慈悲之意是拔苦予乐,称念佛名‘阿弥’二字就足有拔苦又予乐之功,真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光’!念一声就和佛会心一笑,常念就常和佛会心微笑,真是念越多越欢喜,真是不可思议的‘欢喜光’!难怪古德说念佛之乐唯念佛人可知。放松身心、放松舌头轻念‘陀’,不管是梵音,国、台语,舌轻触上颚,清晰念听,就鼓舞阵阵精进向上的气机,有如自家充电一般。佛是圆满的觉悟者,一念到佛,也让我们转面向光明,同照本有的佛性,末学是念佛幼稚班说不出弘深的道理,只是想到许多辗转病榻众苦逼迫的同伴,不由得忘记自己的浅陋,唠叨说一些垂手可得的念佛之乐,阿弥陀佛有愿,在其名号中‘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所以信佛慈的人只要老实念,念念都能得到功德宝!真的末学至今尚不曾靠用止痛剂,都是靠放松身心令柔软,凝视佛像或闭目忆佛慈颜,感恩地

恭念万德洪名,尽心念到最清畅,您能发多清晰的音就尽十分力发到多清晰,同时回收‘音光’,逐字听明;即使不出声,也要聆听静默里清畅开怀的佛声,犹如经中所言:‘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我们虽然不能共聚念佛,但可以一起乘著佛声的翅膀,飞越过十万亿烦恼痛苦,到极乐世界的琉璃枝梢,与那迦陵频伽合唱一曲南无阿弥陀佛,共享无量光寿的甘美和开阔庄严!经上描述极乐国的乐音,以八个字—‘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我们即使默念、小声念,也要在心中听到清畅哀亮微妙和雅的佛声,真的胜过世间一切音声,您知道吗?第六天上万种乐音再好千亿倍,也不如极乐七宝树的一音之美呢!

曾有病患向末学抱怨痛中念佛还是痛,不灵!其实痛中念佛时,此心常‘念痛’多于‘念佛’,因为贪爱身体胜于向往佛,末学自己在痛中练习念佛,一定要听清了第一字

‘阿’,才续念‘弥’,听清了‘弥’才续念‘陀’……如此逐字凝神听清,进入口念耳听的道路,就如火车轮卡上了轨道,容易驶向无忧国土,解除痛苦有不可思议的疗效!假若燥急挣扎,即使口念佛,心仍念痛,呼吸急促,使血流受扰,更痛。不如松张口腔,舒畅念听阿弥陀佛,真的有听清楚,就收到佛给我们的加被,好像打通电话,收到佛的回音一样。假如被剧痛所转,不能一下放柔软,只要循著口念耳听的路走去,就收到佛的音光加被,不特意放松,也自然柔软。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