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测试题

光的测试题
光的测试题

一、填空题(1分×45=45分)

1.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因为从____________射向______________的光线,在_______处发生 ____________的缘故。

2.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一个透镜的情况,该透镜是_________透镜。这类透镜可以为________眼矫

正视力。

3.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

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

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

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________________移动凸透镜(选

填“左”或“右”)。

4.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小刚到国际海水浴场游泳,刚到海边时他们看到悬挂着彩带的巨大气球飘浮在海面上空。当他们戴着潜水镜(平面玻璃制作)潜入水中时,从水中仍能看到这个“气球”,此时看到的“气球”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所成的__________像,在水中看到的“气球”高度比在海边看到的气球高度要_____________。

5.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展览展室里看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

个虚拟导游,可望不可及。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

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是________________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

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束光线从玻璃射向空气,如图所示。则折射角为______________。

7.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图所示,当夹角i增大时,折射角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8.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

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透镜30cm,像距透镜10cm,则此时的像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依次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或“虚”)。

10.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进行

的调整是: _______________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_______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

蜡烛向__________移。

11.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

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个放大的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12. 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近视,珍爱光明”。下图中表示某两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须配戴___________镜,乙须配戴________镜。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3.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如图)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14.门上有一小孔,宋强同学从门前经过,他在室内北墙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的(选填“实依”或“虚像”)。当宋强同学从门前由西往东行走时,北墙上的像向___________运动。

15.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___________度,MN的_______________侧是空气(选填“左”或“右”)。

16.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__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17.如图所示是表示某地区出现的“日全食”现象的成因,其中B 表示的是_________的位置(选填“月球”或“地球”。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18.“每天测量体温”是科技中学预防“非典”的重要措施之—。6月3 日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A 、B 、C 、D 方向观察读数,如图甲,其中沿___________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因为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图乙是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她的体温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分×18=45分)

19.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 A .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 .桃花吸收红光

C .桃花反射红光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0.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

( )

A .一直变大

B .一直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2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若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

22.新华中学初三(2)班照毕业合影时,摄影师看到站在两边的同学不在取景框内。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能被摄入照片,摄影师应当

( )

A .将照相机向远离同学的方向移动,同时让照相机镜头向外伸

B .将照相机向远离同学的方向移动,同时让照相机镜头往里缩

C .将属相机向靠近同学的方向移动,同时让照相机镜头向外伸

D .将照相机向靠近同学的方向移动,同时让照相机镜头往里缩

23.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光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使入射角增大100

,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是

( )

A .10°

B .35°

C .45°

D .55°

24.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应该 A .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B .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 ) C .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

D .弯腰或下蹲

25.某实验小组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下了物距和像距的一些对应数据,并依次描点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请你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观察分析图线,由此确定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 ) A .30cm B .10cm C .40cm D .无法确定

26.在光学中,折射率是这样定义的:让光线从真空(空气)射入某介质发生折射,如果入射角是i ,折射角是r ,则该介质的折射率为n=sini /sinr 。如图是某光线通过三棱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2α)的光路图,则该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 )

A .sin α

B .cot α

C .tan2α

D .cot2α

27.如图所示,a 、b 、c 三条光线会聚于P 点,若在P 点之前任意放一平面镜,则 ( ) A .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会相交于一点 B .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相交于一点

C .三条反射光线可能相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

D .三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镜后一点

28.如图所示,MN 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 ,Q ,S 是在主光轴上顺次的三个位置。把一物点放在P 处,像成在Q 处;如果把该物点放在Q 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S 处。则可以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应该在

( )

A .P 的左边

B .PQ 之间

C .QS 之间

D .S 的右边

29.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 A .“皓月”是人造光源

B .“皓月”是自然光源

C .“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 .“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30.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如: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倒影;雨后彩虹;日食和月食等。上述现象的成因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筷子的“弯折”——光的折射

B .景色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D .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 31.如图所示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 处,则 ( )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32.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40cm

B .30cm

C .20cm

D .10cm

33.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 )

A .平面镜成虚像

B .凸透镜成实像

C .显微镜

D .凸透镜成虚像 34.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决定于

( )

A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B .物体的大小

C .平面镜的大小

D .观察者的位置

35.如图表示的是—个台球桌面,A 、B 、C 、D 、E 、F 是它的六个球洞。现根据桌面上台球的分布情况,需要采用打反弹的方式将黑球击入A 洞或B 洞(小球的反弹类似于光的反射)。在图①②③④四个反弹点中应选择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6.某同学在乎静的湖边看到了水中的鱼和“在水中飞翔的鸟”,关于这两个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看到水中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要深一些

B .看到水中的鱼就是它本身

C .看到“水中飞翔的乌”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D .看到“水中飞翔的鸟”是光反射形成的实像

三、作图题(3分+3分+4分=10分)

37.如图所示,S 是一个发光点,S /

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 是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38.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的。一次,小明没有像平时那样,将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口,而是对着电视

M ——P ——

Q

—————S —— N

机旁光滑的墙壁,结果也达到了遥控的目的。请你在图中画出这种遥控方式中红外线的传播途径。

39.如图所示,由发光点S发出的某一条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反射光线过P点,折射光线过Q点。试在图中按题意画出光路图。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水(池底) 空气(人眼) 水面折射

2.凹近视

3.倒放大投影仪右

4.折射虚

5.凸透实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6.30°

7.减小

8.反射折射

9.倒立缩小实

10.光屏倒立右

11.凸透镜虚

12.凹透凸透

13.增大下

14.倒立实向西

15.40 右

16.折射虚

17.月球凸透

18.B 凸透镜 36.30℃

二、选择题

19.CAAB

23.BDBB

27.AACC

31.DDBB

35.CC

三、作图题

37. 3 8. 39.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 A.距镜面3m B.距镜面2m C.距镜面1.5m D.距镜面1m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 A.镜面的大小 B.观察者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 D.物体与镜面的距离 3.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4.某人以1m/s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堤行走,他在平静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河堤的速度是() A.1m/s B.0.5m/s C.0 D.2m/s 5.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 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 D.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6.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像 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A.平静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影子的形成 D.小孔成像 8.某同学对着平面镜,从镜中看到一只没有数字的挂钟,读到的时间是3点零5分,则实际时间应是() A.2:55 B.3:05 C.8:55 D.9:05 9.在四个墙角安放几个平面镜,可以让手电筒的光柱在教室里环绕一周,至少安放平面镜的个数 是()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0.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11.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中可以看到河边垂柳的倒影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部分看起来上翘了 13.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 ) 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 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14.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C. 不变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15.如图1所示,一支铅笔与水平面成30°角斜放,A端接触一平面镜,要使铅笔在镜里的像与铅笔垂直,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A、15° B、30 C、60° D、75 16.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17.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1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 ) A.30°; B.45°;C.60°; D.90° 19.一束入射光照到平面镜上,如图4所示。当入射光和平面镜同时绕入射 点O沿相同方向转过10°时,反射光线将 A保持原方向不变; (B)转过10°; (C)转过20°; (D)转过40°。 20.甲站在没过腰的水中,乙在水面上和水面下观察甲时,分别感到() A.水下部分变长,水上部分长度不变 B.水下部分变短,水上部分长度不变 C.水下部分长度不变,水上部分变长 D.水上、水下部分的长度都不变

光的折射练习题(含答案)

光的折射练习题(含答案) 2012年新人教版(走进中考) 第四第4节:光的折射 一、选择题 1.(12苏州)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2.(12镇江)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A.在水池边看到水中的鱼 B.月食的形成 .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 D.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 3.(12扬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 4.(12吉林)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是B 5.(12大连)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A 6.(12天津)如图所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D 7.(12德阳)下列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A 8.(12南宁)下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的是

9.(12益阳)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B 10.(12乐山)下列图示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11.(12湘西)我们常常发现,放在盛水玻璃杯中的筷子(如图所示),看上去在水面处好像折断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2.(12黔东南州)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B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13.(12衡阳)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 14.(12莆田)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看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鱼是实物,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实物,白云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 .鱼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 D.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 1.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 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A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下列物理现象中: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 ④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在放映幻灯片时,要使得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 B 、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 C 、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 D 、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 4.如图B4-5,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 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图一 5.如图二所示,虚线框内的一透镜,MN 为透镜的主光轴,O 是透镜光心,a (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 通过透镜之后与MN 交于P 点,光线b 通过透镜之后与MN 交于Q 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 小于焦距 B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 大于焦距 C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 小于焦距 D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 大于焦距 图二 6.在下列图三中,哪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 图三 7.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且物距大于焦距,用红、紫、白三种光照射物体,在镜另一侧的一个可动光屏上分别形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光照射成的像最大B.紫光照射成的像最大 C.白光照射成的像最大D.用白光照射成的像最清晰 2.有一束单色光从介质A射入介质B,再由介质B射入介质C,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介质B的折射率最大 B.介质C的折射率最大 C.光在介质B中的速度最大 D.光在介质C中的速度最大 3.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光色,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最低 B.在真空中b光的波长最长 C.玻璃对c光的折射率最大 D.在三棱镜中c光传播速度最大 4.如图所示,两束平行的黄光射向截面ABC为正三角形的玻璃三棱镜,已知该三棱镜对该黄光的折射率为2,入射光与AB界面夹角为45°,光经三棱镜后到达与BC界面平行的光屏PQ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束黄光从BC边射出后仍是平行的 B.黄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偏向角为30° C.改用红光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出射光束仍然平行,但其偏向角大些

D .改用绿光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出射光束仍然平行,但其偏向角大些 E.若让入射角增大,则出射光束不平行 5.如图所示,12O O 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 、B 是关于12O O 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MN 是垂直于12O O 放置的光屏,沿12O O 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 ,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玻璃体对A 光的折射率比对 B 光的折射率小 B .A 光的频率比B 光的频率高 C .在该玻璃体中,A 光比B 光的波长长 D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比B 光的波长长 E.A 光从空气进入该玻璃体后,其频率变高 6.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 和A ’B ’C ’置于空气中,AC//A ’C ’.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 面从P 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从a 、b 两点射出.对于从a 、b 射出的这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a 点射出的为蓝光,从b 点射出的为红光 B .从a 、b 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不平行 C .从a 、b 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 D .在玻璃中从a 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比从b 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大 7.如图所示为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 的玻璃棱镜,其中30A ?∠=,D 点在AC 边上,A 、D 间距为L ,3AB L =。一条光线平行于AB 边从D 点射入棱镜,光线垂直 BC 边射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 )

新人教版《第二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B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第二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B 卷及答案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 A.太阳 B.月亮 C.织女星 D.烛火 2.光在下列介质中将不沿直线传播 ( ) A.水 B.玻璃 C.整个大气层 D.酒精 3.小聪同学通过某种途径看到了小明同学的眼睛,则小明同学 ( ) A.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B.一定不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C.可能看不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D.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全身 4.如图7-2所示为一挂钟在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中 的像,则此时挂钟指示的实际时刻为 ( ) A.3:30 B.3:00 C.9:00 D.9:30 5.有一个平静的湖面,其上空有一架直升飞机,若飞机以 40m/s 的速度平行于湖面飞行,则直升飞机的像相对于飞 机的速度为 ( ) A.0m/s B.20m/s C.40m/s D.80m/s 6.在沙漠中有时也可看到海市蜃楼,以下关于此时海市蜃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 C.是由于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弯曲 D.是由于光的漫反射 7.当光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时 ( ) A.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C.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D.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减小 8.如图所示,容器的底部有一支红光笔发出一束光投 射到到MN 板上,在A 点形成一个红色的光斑,在向容器 中加水的过程中,红色光斑将会 (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向左移动 D.向右移动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 A.晚上用手电筒照黑暗的天空的光芒 B.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后从云层缝隙洒出来的光束 C.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它 D.多媒体教室中投影仪投射出来的光 10.下列成语反映的是光的反射的是 ( ) A.镜花水月 B.立竿见影 C.坐井观天 D.凿壁借光 M N A

2018初中物理 光的折射练习题1(有答案)

2018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若使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则折射角将__________。 思路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使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入射角增大,相应折射角也应该增大。 答案:小于增大 2.(2010安徽芜湖模拟)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思路解析:“潭清疑水浅”的意思是说清澈的潭水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实际看到的是潭底的虚像,这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池水映明月”是说晚上可以从池水中看到明亮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实质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折射反射 3.如图2-4-1所示,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其中__________是法线,是界面,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是折射光线,__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__是折射角,__________是水。 图2-4-1 思路解析:题中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根据光的反射规律,我们可以先确定两个相等角,找出这两个相等角,也就找到了反射角和入射角,法线和界面也就确定了,因此确定两个相等角是解题的关键。图中∠4和∠5相等,所以它们一个是入射角,一个是反射角,那么MM′一定是法线,NN′一定是界面。再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那么单独在法线MM′一侧的光线CO必是入射光线,所以OB就是反射光线,OA就是折射光线,则∠ 5为入射角,∠ 4为反射角,∠1为折射角.因为∠1小于∠ 5,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左边是水,右边是空气。 答案:MM′NN′CO OB OA ∠5 ∠1 左边

《光的折射》测试题(含答案)

《光的折射》测试题(含答案) 一、光的折射 选择题 1.如图,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12P P 、及34P P 、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2)12P P 、及34P P 、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3)入射角1 尽量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4)入射角太大,折射光线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使实验无法进行 (5)12P P 、的间距、入射角的大小均与实验的准确度无关 A .(1)(3) B .(2)(4) C .(3)(5) D .(1)(4) 2.如图所示,插针法“测定平行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P 1、P 2、P 3、P 4为所插的针,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θ1过小会导致θ2不易准确测量 B .θ1过大会导致P 1、P 2的像模糊 C .P 1与P 2,P 3与P 4间的距离适当小些 D .P 3、P 4的连线与P 1、P 2的连线不一定平行 3.如图,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三棱镜,里面是空气,一束光A 从棱镜的左边射入,从棱镜的右边射出时发生了色散,射出的可见光分布在a 点和b 点之间,则错误的是( )

A.从a点射出的是红光,从b点射出的是紫光 B.从a点射出的是紫光,从b点射出的是红光 C.从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红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紫光 D.光在ab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 4.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1 2 sin n sin θ θ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根据1 2 sin n sin θ θ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介质的折射率由介质本身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均无关 D.根据 c n v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E.同一频率的光由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折射率与波长成反比 5.两束同色细平行光相距为d,从空气中互相平行地斜射到梯形玻璃砖的上表面,如图所示,当它们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垂直射出后,有() A.两束光平行,距离为d B.两束光平行,距离大于d C.两束光平行,距离小于d D.两束光不平行,两射出点的距离为d 6.胶囊型元件水平放置,由某透明材料制成,两端是半径为r的半球,中间是长度为4r 的圆柱体,中轴线是1234 O O O O。一激光束从左侧平行中轴线水平射入,经折射、反射再折射后又从左侧水平射出。已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间距为1.6r,则该元件的折射率为()

2018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光现象》练习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色的太阳光是最简单的光 B .人们把红、黄、蓝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C .照相机镜头前加滤镜是为了使像成的更清晰 D .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片后,只能通过绿色的光 2、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红、黄、紫 D .黄、绿、紫 3.下列与紫外线无关的是 ( ) A .电焊工人在焊接时带防护罩 B .臭氧层空洞 C .利用B 超检查病人身体 D .常在阳光下照射,皮肤会变黑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大自然中,有些动物能靠红外线来捕食; B .红外线照到物体上时,物体会发热; C .大气层的臭氧层能大量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 D .紫外线具有杀菌本领,所以人应该接受大量的紫外线照射。 5.夜晚,当你向一盏路灯走近和离开路灯的过程中,你的影子的长度是 ( ) A .由长逐渐变短,再由短逐渐变长 B .由短逐渐变长,到逐渐消失 C .由短逐渐变长,到无穷长 D .以上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6.在一张硬纸上挖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正对太阳,那么在地面上看到的光斑是 ( ) A .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虚像 B .是圆形,它是太阳的虚像 C .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实像 D .是圆形,它是太阳的实像 7.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南通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1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在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如图1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 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2中的 ( 9.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 B .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 C .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 D .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 A B C D 图2 图1 图1

最新光的折射经典练习题

初二物理晚辅专题光的折射 一、知识点回顾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远离”)法线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此时折射角、入射角都等于。(4)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光的折射现象: (1)从岸上看水里的物体感觉变(“深、浅”) (2)从水里看岸上的物体感觉变(“高、低”) (3)斜插在水里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4)海市蜃楼、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 二、针对性练习 1、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

2.如图所示,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其中____是法线,是界 面,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是折射光线,________ 是入射角,__________是折射角,__________是水。 3.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如图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你猜想的依据是。 4.小敏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弯曲程度是否相同(折射角是否 相等),如不同,弯曲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老师帮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从水中再进 入玻璃,然后再进入空气中,其光路图如图2-4-12所示。小敏还上网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 他参数,如下表: 图2-4-12

《光的干涉 衍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光的干涉衍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一、光的干涉衍射选择题 1.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可以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和制成镜头增透膜。图1中,让单色光从上 方射入,这时从上方看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将薄片向着劈尖方向移动使劈角变大时,条纹变疏 B.图1中将样板微微平行上移,条纹疏密不变 C.在图1中如果看到的条纹如图2所示,说明被检平面在此处是凹下 D.图3中镀了增透膜的镜头看起来是有颜色的,那是增透了这种颜色的光的缘故 2.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a从玻璃砖射向空气,分成b、c两束单色光。单色光b和c相 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B.真空中b光的波长较小 C.玻璃砖中b光的速度较小 D.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b光的临界角较小 .比较3.如图所示,三束细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 a、b、c三束光,可知( ) A.a为波长较长的光 B.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最大 C.分别用这三种光做光源,使用同样的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中相邻亮纹的间距最小 D.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 4.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

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A .增大S 1与S 2的间距 B .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 C .将绿光换为红光 D .将绿光换为紫光 5.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特殊圆柱形透光材料圆柱体部分高度为 2 R ,顶部恰好是一半球体,底部中心有一光源s 向顶部发射一束由a 、b 两种不同频率的光组成的复色光,当光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变大时,出射点P 的高度也随之降低,只考虑第一次折射,发现当P 点高度h 降低为 12 2 R +时只剩下a 光从顶部射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此透光材料中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 光的传播速度 B .a 光从顶部射出时,无a 光反射回透光材料 C .此透光材料对b 光的折射率为1042+ D .同一装置用a 、b 光做双缝干涉实验,b 光的干涉条纹较大 6.彩虹是由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形成。彩虹形成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束白光L 由左侧射入水滴,a 、b 是白光射入水滴后经过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后的两条出射光线(a 、b 是单色光)。下列关于a 光与b 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滴对a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 光的折射率 B .a 光在水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b 光在水滴中的传播速度

(完整版)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 第四章:光现象姓名: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1、(09平原会考)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C ) 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三点对一线 2、(09浙江雅戈尔)如图所示,一女孩面向墙壁站立,她的眼睛与地面相距1.5 米。现有一面小镜,应把小镜挂在墙上哪个位置,女孩才可看到天花板上灯的像? ( D ) A.地面上方1.50 m的位置B.地面上方1.63 m的位置 C.地面上方1.75 m的位置D.地面上方1.83 m的位置 3、能够解释日食现象的是光的直线传播传播理论。如图所示,位于地球上A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全食,位于B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偏食。 4、(09蚌埠二中)有一根高度为1m的竖直放置的标杆,在太阳光照下,它的影长为1.1m。同时有一根竖直放置的电线杆,它的高度是6m,影长为__6.6______m。 5、(11牡丹江)28.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观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倒立光的直线传播 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太阳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6、(11·枣庄)28.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初三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A.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C.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D.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2.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捕鱼时,钢叉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因为实际的鱼在看到的“鱼”的下方.如下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是() A.B.C.D. 3.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像.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A.会照亮鹅卵石B.会照亮鹅卵石的前面 C.会照亮鹅卵石的后面D.由于光在水 面反射,不会有光进入水中 4.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在其右侧边沿的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向下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5.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恰好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哪一点射出() A.B点B. B上方些C.B下方些 D.B左方些 7.如图所示,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和“池水映明月”分别说的是___现象和___现象。() A.折射,折射 B.折射,反射 C.反射,反射 D.反射,折射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只有发生镜面反射时光线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只有发生漫反射时光线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发生漫反射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阳光下被风吹拂的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因为发生漫反射 B.晚上开车要打开驾驶室里的灯,便于操作 C.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一样,所以是实像 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5.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a)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中现象相似的是() 7.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最新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1)

最新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1)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下射向A点后,光线经折射合成一束光c进入空气,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比b光的临界角大 B.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大 C.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大 D.b光的折射率比a光的折射率大 2.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设a、b在玻璃中的折射角分别为r1和r 2,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a、b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 ) A.n2>n1 B.n2<n1 C.v2>v1 D.v2<v1 E.r1<r2 3.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1 2 sin n sin θ θ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根据1 2 sin n sin θ θ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介质的折射率由介质本身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均无关 D.根据 c n v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E.同一频率的光由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折射率与波长成反比

4.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和A’B’C’置于空气中,AC//A’C’.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从a、b两点射出.对于从a、b 射出的这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射出的为蓝光,从b点射出的为红光 B.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不平行 C.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 D.在玻璃中从a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比从b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大 5.两束同色细平行光相距为d,从空气中互相平行地斜射到梯形玻璃砖的上表面,如图所示,当它们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垂直射出后,有() A.两束光平行,距离为d B.两束光平行,距离大于d C.两束光平行,距离小于d D.两束光不平行,两射出点的距离为d 6.一束光从某种介质射入空气,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则() A.该介质的折射率约为0.71 B.该介质的折射率约为1.41 C.进入空气后这束光的速度变慢,波长变长 D.进入空气后这束光的频率增高,波长变短 7.如图所示,玻璃棱镜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30°.一束光线垂直于ab面射入棱镜,又从ac面射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30°,则此棱镜材料的折射率是()

沪科版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 .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 .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 .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 .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 B .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 .黑板发生“反光”现象 D .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 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 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 .光的反射现象 B .光的折射现象 C .平面镜成像特点 D .光的色散现象 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 .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B .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C .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D .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 .9:30 B. 2:30 C. 6:15 D. 12:15 二、填空题 9、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 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形 图3

《光的折射》测试题

《光的折射》测试题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两束同色细平行光相距为d,从空气中互相平行地斜射到梯形玻璃砖的上表面,如图所示,当它们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垂直射出后,有() A.两束光平行,距离为d B.两束光平行,距离大于d C.两束光平行,距离小于d D.两束光不平行,两射出点的距离为d 2.某同学做测玻璃折射率实验时,在白纸上放好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玻璃砖厚度为L,如图示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CD边出射光线未画出),若入射角i=60°,测出折射角r =30°,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玻璃砖的折射率n=3 B.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23 L C.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2L c D.操作时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一小段,则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小 3.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形玻璃砖过圆心的法线,a、b是关于O1O2对称的两束平行单色光束,两光束从玻璃砖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 B.有可能a是绿光,b是红光 C.两光束从空气进入玻璃的过程中各自的频率均不变 D.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 4.如图所示,两单色光a、b分别沿半径方向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合成一束

复色光P ,已知单色光a 、b 与法线间的夹角分别为45°和30°,则a 光与b 光( ) A .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之比为2:1 B .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之比为1:2 C .在玻璃砖中的波长之比为2:1 D .由该玻璃砖射向真空时临界角之比为2: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观察者接近恒定频率波源时,接收到波的频率变小 B .物体做受迫振动,当驱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振幅最大 C .雨后美丽的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 D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 6.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 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 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侧是红光,b 侧是紫光 B .在真空中a 侧光的波长小于b 侧光的波长 C .三棱镜对a 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 侧光的折射率 D .在三棱镜中a 侧光的速率比b 侧光小 7.如图所示,把由同种材料(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 的立方体A 和半径为d 的半球体B 分别放在报纸上,从正上方(对B 来说是最高点)竖直向下分别观察A 、B 中心处报纸上的字,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看到A 中的字比 B 中的字高 B .看到B 中的字比A 中的字高 C .看到A 、B 中的字一样高 D .A 中的字比没有玻璃时的高,B 中的字和没有玻璃时的一样 8.有一种称为手性材料的光介质,当激光从空气射入这种材料的时候,将会分离出两种光,一种是左旋圆偏振光,其折射率为1e L e n n kn = +;另一种是右旋圆偏振光,其折射率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DIV.MyFav_1288922592431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88922592431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88922592431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88922592431 P{FONT-SIZE: 12pt;MARGIN-LEFT: 0cm; MARGIN-RIGHT: 0cm;FONT-FAMILY: 宋 体}DIV.MyFav_1288922592431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DIV.MyFav_1288922592431 OL{MARGIN-BOTTOM: 0cm}DIV.MyFav_1288922592431 UL{MARGIN-BOTTOM: 0cm} 一、选择题1.C 2.D 3.A 4.B 5.A 6.D 7.C.8.D 9.ACD 10.BCD二、填空题11.折射;反射12.a b;c d;d13.反射;直线传播14.折射;虚;高15.真空同种均匀介质中16.红黑17.反射1618.319.(3)(4);(2)20.600360三、作图和实验题21.如图所示:22.如图所示:23.如图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时间:45分钟) 一、填空题 1、小明在斜阳下会有影子是由于造成的 2、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空气,这种现象叫做,还有一部分光进入水中,光线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这两个现象是同时发生的。 3、当光线垂直于反射面的方向入射时,反射角为,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但方向 4、当入射角为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90o;若入射光线和镜面夹角由40o增大到90o,则反射角将从变化到 5、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108km,月球在池中水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6、全班同学都能看到讲桌上的物体,这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________的缘故. 7、小明身高为1.5m的立于平面镜前2m前,则小明像高为________m.如果小明向前走了1m,则像高变 为 m. 8、如图所示,空杯底部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分币, 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将会看 到 _____,这是由于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 9、光线垂直射向镜面,若镜面旋转20o,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二、判断题 1、如果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o,则入射角等于30o() 2、小红早晨起床照镜子,她在镜子中看到的像是虚像() 3、影子的成因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4、小红早晨起来照镜子,她离镜子多远,镜子中的像就离她多远() 5、光发生折射时,入射角一定大于折射角() 6、光从一种介质垂直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三、选择题 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成55o,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o,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A、70o B、75o C、80o D、60o 2、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房间太小而在对面墙上挂一平面镜,且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那么检查视力() A、人应面向镜子,且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向镜子,且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面向视力表,且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D、人面向视力表,且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5m 3、把一只墨水瓶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先变大后不变 4、小明利用平面镜看到了小张的眼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小张也一定能从同一平面镜中看到小明的眼睛 小张能否看到小明的眼睛要有平明镜的大小决定 小张一定不能从同一平面镜中看到小明的眼睛 小张能否看到小明的眼睛要由两人所站的位置决定

最新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2×3分=36分) 1.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 C.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3.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4.(多选)如图所示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5.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环食B.倒影C.海市蜃楼D.手影 6.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 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 7.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变大 B.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8. 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 ) A.看到的鱼的前方 B.看到的鱼的方向 C.看到的鱼的上方 D.看到的鱼的下方 9.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线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