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rii Nesterov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俄罗斯医者尼古拉

俄罗斯医者尼古拉·皮罗戈夫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皮罗戈夫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Пирогов于1810年11月25日出生在莫斯科,中学毕业后,立志成为一名医生,考进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医学院。
后来又继续出国深造,在波罗的海的多尔帕特待了五年,拿到了博士学位。
26岁就成为了多尔帕特大学的教授,几年后去到圣彼得堡。
在彼得堡外科医学院任临床病理学和外科解剖学教授,并兼任应用解剖学研究所科学指导。
1848年,圣彼得堡流行亚洲霍乱,皮罗戈夫在6周时间里解剖了800具尸体,很快撰写了《亚洲霍乱病态解剖学》,加上后来的关于冷冻尸体的研究著作,他共4次获得国家最高医学奖。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皮罗戈夫是个打破医学禁忌的伟大人物,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乙醚麻醉用于战场的人;是最早发明医治骨折的淀粉泌纱布包扎术的人;是第一个在战地医学史上引入了“女护士”这个名词的人。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皮罗戈夫被认为是俄罗斯的国家英雄。
1881年12月5日,被癌痛折磨的一代名医与世长辞。
后来,莫斯科第二医学院和敖德萨医学院被以其名字命名。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介绍中文名: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外文名:Neil Alden Armstrong别名;阿姆斯特丹国籍:美国出生地:美国俄亥俄州瓦帕科内塔出生日期:1930年8月5日逝世日期:2012年8月25日职业:飞行员、宇航员毕业院校:普渡大学、南加州大学主要成就: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荣誉:塞万努斯·塞耶尔奖,自由勋章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1930年8月5日-2012年8月25日),美国宇航员、试飞员、海军飞行员以及大学教授。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时,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时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类成员,而其搭档巴兹·奥尔德林也成为了第二位及登上月球后安全返回及踏上地球的第一人,两人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两个半小时。
阿姆斯特朗的首次太空任务是双子星座8号,在这次任务中,他和大卫·斯科特执行了历史上第一次轨道对接。
1969年7月,阿姆斯特朗在执行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太空任务阿波罗11号时,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2012年8月25日,因心脏搭桥手术后的并发症逝世,享年82岁。
其家人在一份声明中称,阿姆斯特朗死于8月初心脏搭桥手术后的并发症。
美国总统奥巴马27日下令,全国将在首位成功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葬礼举行之日全天降半旗,向这位传奇人物致敬、寄托哀思。
阿姆斯特朗逝世消息公布之后,美国及世界各地民众也通过各种方式缅怀这位登月先驱。
美国航天局月球科学研究所则通过网络呼吁大众“对月亮眨眨眼睛”向他致敬。
人物简介1955年,尼尔·阿姆斯特朗进入国家航空技术顾问委员会(即后来的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刘易斯飞行推进实验室工作,后在委员会设在加利福尼亚的爱德华兹高速飞行站任试飞员。
诺维茨基

德克·诺维茨基诺维茨基在1998年首轮第9顺位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随后在达拉斯小牛队并效力至今。
诺维茨得分手段多样,中投、突破、三分都很擅长,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低位单打能力。
防守能力一般,篮板意识不是很强,盖帽也稍显逊色。
与菲尼克斯太阳队控卫史蒂夫·纳什是很好的朋友。
中文名:德克·诺维茨基外文名:Dirk Werner Nowitzki别名:德国战车、诺天王、德国司机国籍:德国出生地:德国,Wurzburg出生日期:1978年6月19日身高:213厘米体重:111.1kg运动项目:篮球所属运动队:达拉斯小牛队专业特点:进攻、大前锋、中锋主要奖项:10次入选NBA全明星队重要事件:1998年NBA选秀第1轮第9位生涯最高分:53分国籍:德国现效力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德克·诺维茨基图片(1)小牛队球衣号:41国家队球衣号:14NBA生涯:13年07-08赛季工资: 1636万美元诺维茨基在国家队(15张)08-09赛季工资: 1718万美元09-10赛季工资: 1979万美元10-11赛季工资: 1727万美元合同情况: 6年7930万,2001/10/23签,2008夏到期;06/9/26续约,3年6000万,2008夏生效,2011夏到期,2010夏球员选项;2010年续约,4年超过8000万美元,2010年夏生效,2014年夏到期,但总金额并没有达到顶薪标准,合同条款中,还有一定金额的浮动奖金。
他的姐姐,希尔克,是国际电视台的职员,负责NBA的工作。
他的父亲,约尔格,曾是一名手球运动员。
他的母亲,海伦,曾是德国国家女篮的明星球员。
他有一个侄子Lenny和一个侄女Layla,是姐姐希尔克的孩子。
1997年9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在德国军队服役。
喜欢读书和吹萨克斯管。
德克·诺维茨基图片(2)诺维茨基在1998年首轮第9顺位被密尔沃基雄鹿选中,随即交易到了达拉斯小牛并效力至今。
苏联“红色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

指挥家和理论家,第一批被授予
元帅军衔的 5 名将领之一 。他身 经 百战 ,屡 建 奇 功 ,并 且精 通 军事
理论, 被誉为 红色拿破仑 。可是,
令 敌人 闻风丧 胆 的图 哈切夫 斯基 元帅 。却被 自己人 的无 端猜 疑和 不信任毁掉了本该辉煌 的一生。 . 图哈 切 夫 斯 基 ,. 1 8 9 3年 2 月 6日生于俄 国斯摩棱斯克 省多罗 戈
布县 的一 个 衰败 的贵 族 家庭 , 自
幼勤奋好学 , 兴趣广泛 , 尤爱军事。
尔 后 ,图哈切 夫斯 基又 先后 被派
往 南 方对付 邓尼 金 白匪军和 反击 波 兰 干涉军 ,消灭 了邓 尼金 的主 力部 队 ,将波 兰 军 队一 直赶 到华 沙城 下 。接 着 ,他 又奉 命平 定 了 喀琅 施塔 得叛 乱。 图哈切 夫斯基
还在 白宫接见了这位数学家 。
居民散步走 出了两个数学分支
。
居 民百 思不 得其 解。这 些连 数 学
除 了费马这种数学 民科 外,
普通 百姓 的一 些想 法也 会促 使科
民科都 算不 上 的居 民只 能提 出问
题 ,但 是 没有 能 力去 证 明 它。然
图哈切夫 斯基 是前 苏联 红军
就 ,美 国 时代 周 刊》 发专 文报
道此 事 ,时任 美 国总统 的克 林 同时 ,开创 了数 学 的两 个新 的分 支 —— 图论 与拓 扑 学 ,也 由此 开辟 了数 学史 上 的
新历程。
( 欧旺达摘 自 《 中外文摘》2 01 6 年第 1 5期, 图 / 阿 贵)
伦 茨从 伪造 的案卷 中拿 出两 封信
交 给苏 联代 表 ,对 方看过 之 后没
尼古拉一世

俄罗斯帝国皇帝
01 早年
03 性格 05 文化
目录
02 继位 04 内政 06 外交
07 败亡
09 家庭成员
目录
08 轶闻
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俄语:Николай I Павлович,1796年7月6日—1855年3月2日),史称尼古拉 一世(英语:Nicholas I),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五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一位皇帝(1825年12月1 日—1855年3月2日在位),保罗一世的第三子。因长兄亚历山大一世死后无男嗣,次兄康斯坦丁大公放弃皇位继 承权,因此被立为俄罗斯皇帝。1825年继位时镇压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发动十二月党人起义,此后他加 强对自由思想和革命运动的镇压,设立了秘密警察第三厅。镇压波兰1830年起义。
继位
帅气青年尼古拉一世(3张) 1825年11月17日,亚历山大一世病逝于塔甘罗格,没有子嗣,这样在亚历山大 之后的皇位,本应由二哥康斯坦丁继承。但是康斯坦丁娶了波兰的一位女公爵为妻,也就是成为门第不当的婚姻。 在当时的欧洲,高等贵族的这类婚姻不被法律承认,康斯坦丁等于是为此门婚姻自动放弃了继承权,这样皇位只 能由尼古拉来继承。他的大哥亚历山大一世在临终前两年起草的密诏中,将尼古拉立为皇储。但由于是秘密遗诏, 许多大臣并不知道。圣彼得堡的大臣们向康斯坦丁宣誓效忠,并拥戴康斯坦丁做皇帝,但康斯坦丁本人不愿继位, 宣布将皇位让给尼古拉。尼古拉也不愿意继承皇位,反而向康斯坦丁宣誓效忠。哥俩就这样推来推去,俄罗斯帝 国从11月17日至12月14日这25天时间里,实际上处于无人统治的状态。
在内政方面,尼古拉一世除了巩固皇权以外,可以说基本毫无建树。但尽管这样,俄罗斯当时还......
文化
1835年的尼古拉一世 尼古拉一世在对内政策上,在文化方面主要是采取钳制措施。尼古拉一世时期的俄罗 斯,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知识分子。当时俄罗斯的知识分子大多数出身于贵族家庭,受到西方进步 思潮的影响,看到俄罗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急于通过改革或者革命手段来改变俄罗斯。逐 渐俄罗斯知识分子分化为两大阵营:西方派和本土派。西方派以赫尔岑为代表,主张继续走彼得一世的道路,在 政治和经济体制上向西方学习,把俄罗斯改造成为一个欧洲国家;而本土派以哈米亚科夫为代表,主张鉴于俄罗 斯有独特的历史和宗教传统,有独特的国情和现实社会政治环境,俄罗斯必须走有别于欧洲各国的发展道路。
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 乌斯季诺夫

感谢观看
简历
1927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毕业于马卡里耶夫市职业技术学校(1927)和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学院(1934)。 1927一1929年先后在高尔基州巴拉赫纳造纸联合工厂和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市扎里亚季耶工厂当钳工。 苏共中央书记乌斯季诺夫(2张) 1934一1941年历任海军炮兵科学研究所工程师、工厂应用和试验室主任、 副主任设计师、布尔什维克工厂厂长。 1941一1946年任苏联武器装备人民委员。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在执行联共(布)中央和国防委员会的任务 中,对该人民委员部所属企业领导有方,为发展枪炮生产和解决新式武器制造过程中的复杂科学问题,做出了巨 大贡献。战争年代武器装备人民委员部所属企业生产了大批武器,并且成功地制造出一大批苏联陆海军所必需的 各种新式的、更加完善的武器装备。 1946一1953年任苏联武器装备部部长。
1952年起为苏共中央委员,1965-1966年为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1966年4月起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76年3月起为政治局委员。他为完成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继续贡献自己的渊博知识和党务及国1979年版
人物轶事
苏联元帅乌斯季诺夫 乌斯季诺夫法则:首先在酒桌上击败对方是取得绝对心理优势的第一步。
参考资料 1 宁死不屈:被苏军枪杀的阿富汗总统阿明 .战略网[引用日期2013-01-04] 2 乌斯季诺夫元 帅 .全球防务网[引用日期2013-01-04] 3 原作:贝德勒·普耶洛夫斯基,编译:肖云.《日落共青城——风起于 青萍之末》: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4 费多索夫,俄罗斯院士回忆航空半世纪,航空工业出版社,2017.05,第87 页
1984年在东柏林与昂纳克会晤的乌斯季诺夫 他负责协调和指导各学术机构、设计局和工业企业的工作,以 圆满完成党和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威力的任务;并且积极参加研究和开发宇宙空间应用技术 发展方而的组织工作。1976年4月起任国防部长。任此职后,全力以赴进行工作,为进一步加强苏联陆海军,提 高苏联武装力量和各军、兵种的战斗力,加强陆海军全体指战员的政治、道德心理锻炼和提高技战备水平,做出 了重大贡献。
羽生结弦简介英语作文

羽生结弦简介英语作文Yuzuru Hanyu, born on December 7, 1994, in Sendai, Japan, is a world-renowned figure skater who has captivated audiences with his grace, artistry, and technical prowess on the ice. He is a two-time Olympic gold medalist, having won the men's singles event at the 2014 Sochi Winter Olympics and the 2018 Pyeongchang Winter Olympics, making him the first male figure skater to win back-to-back Olympic gold medals since 1952.Hanyu's journey to success began at a young age. Inspired by his sister, who was also a figure skater, Yuzuru started skating when he was just four years old. His dedication and hard work paid off as he rose through the ranks, winning numerous junior championships and eventually making his mark on the senior level.His achievements are not limited to the Olympics. Hanyu is also a two-time World Champion, having won the title in 2014 and 2017. Additionally, he has claimed six consecutive Grand Prix Final titles, a testament to his consistent excellence in the sport.Yuzuru Hanyu is known for his innovative and challenging routines, often incorporating quadruple jumps, which are among the most difficult moves in figure skating. His performanc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perfect blend of athleticism and artistry, showcasing his ability to tell a story through his movements on the ice.Beyond his technical skills, Hanyu is admired for his sportsmanship and humility. Despite his many accomplishments, he remains grounded and is often seen encouraging his fellow competitors and fans.In 2011, his hometown of Sendai was devastated by a massiv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This tragedy deeply affected Hanyu, who has since used his platform to raise awareness and support for disaster relief efforts.Yuzuru Hanyu's impact on the sport of figure skating is undeniable. He has inspired a new generation of skaters and fans alike with his performances and dedication to the sport. As he continues to break records and push the boundaries of what is possible on the ice, his legacy as one of the greatest figure skaters of all time is firmly cemented.。
彼得·伽利耶夫 Peter Gariaev—— 波动遗传学创立者

【传奇人物】之6:彼得•伽利耶夫 P e t e r G a r i a e v-波动遗传学创立者 前言1953年,沃森(James Watson)与克里克(Francis Crick)这二位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同时荣获诺贝尔奖(1962年) ],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只有占2%的编码“DNA(coding DNA)” 有遗传功能,而剩余的占98%的“垃圾DNA(junk DNA)”不含遗传信息,因而被视为垃圾(junk)。
但伽利耶夫以数十年的研究发现,全部DNA都能以波的形式发挥着重要的遗传作用,系统建立了波遗传学,这修正并完善了姜堪政的场导论。
国家著名物理学家迪耶戈(Diego Rapoport)评价说“姜堪政院士的工作,在彼得•伽利耶夫教授的工作中得到大量拓展。
彼得•伽利耶夫教授通过他的理论,发现通过激活一串DNA,可以产生持久的亚稳态量子腔,这一方面是生产首部量子计算机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修正了“健康DNA的传播可以改造身体器官”这一姜堪政先生完成的研究。
”同时进行的许多实验不断佐证着波遗传理论的正确性,足以改写世人的世界观。
然而由于伽利耶夫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的西方科学主流是个巨大挑战,因而饱受非议,资料也非常少且绝大大部分都是俄文,期待会俄文的朋友来翻译。
简介彼得•伽利耶夫(或卡里耶夫)全称是Гаряев Петр Петрович(伽利耶夫•彼得•彼得罗维奇),英文名是Peter Gariaev (也有拼作Garjajev)。
俄罗斯人的姓名共由三部分组成,按其正常的排列顺序分别为名字、父称和姓。
又如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创立者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伊凡•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俄罗斯前任总统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等。
通常在介绍自己或向别人介绍第三者时,才将姓名的三个部分全都说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urii Nesterov
2005 in Oberwolfach
Alma materMoscow State University
Occupationmathematician
Yurii Nesterov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Yurii Nesterov is a Russian
mathematici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expert in convex optimization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algorithms and
numerical optimization analysis. He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
Contents
1Biography
2Academic work
3References
4External links
Biography
In 1977, Yurii Nesterov graduated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t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From 1977 to 1992 he was a researcher at the Central Economic- Mathematical
Institute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Since 1993, he has been working at
UCL, specifically in th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Polytechnic
School of Louvain, Center for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Econometrics.
In 2000, Nesterov received the Dantzig Prize.
[1]
In 2009, Nesterov won the John von Neumann Theory Prize.
[2]
Academic work
Nesterov is most famous for his work in convex optimization, including his 2004
book, considered a canonical reference on the subject.[3] His main novel
contribution is an accelerated version of gradient descent that converges
considerably faster than ordinary gradient descent.
[4][5][6]
His work with Arkadi Nemirovski in the 1994 book[7] is the first to point out that
interior point method can solve con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d the first to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of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SDP). Also in this book, they
introduced the self-concordant functions which are useful in the analysis of
Newton's method.
[8]
References
1. "The George B. Dantzig Prize". 2000. Retrieved December 12, 2014.
2. "Yurii Nesterov". 2009. Retrieved June 4, 2014.
3. Nesterov, Yurii.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convex optimization : A basic course (PDF).
ISBN 978-1402075537.
4. Bubeck, Sebastien (April 1, 2013). "ORF523: Nesterov’s Accelerated Gradient Descent".
Retrieved June 4, 2014.
5. Bubeck, Sebastien (March 6, 2014). "Nesterov's Accelerated Gradient Descent for Smooth and
Strongly Convex Optimization". Retrieved June 4, 2014.
6. "The Zen of Gradient Descent".
7. Nesterov, Yurii; Arkadii, Nemirovskii (1995). Interior-Point Polynomial Algorithms in
Convex Programming.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ISBN 0898715156.
8. Boyd, Stephen P.; Vandenberghe, Lieven (2004). Convex Optimization (pdf).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83378-3. Retrieved October 15, 2011.
External links
Official website (https://www.uclouvain.be/32349.html)
This article contains text translated from French Wikipedia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
title=Yurii_Nesterov&oldid=712596518"
Categories: Living peopleBelgian mathematicians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faculty1956 birthsSoviet mathematicians
This page was last modified on 30 March 2016, at 01:04.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the Terms of Use
and Privacy Policy. Wikipedia®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Inc.,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