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校区校内指示图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校区校内指示图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校区校内指示图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校区平面图

校内岗位津贴实施方案(7.16)

校内岗位津贴实施方案 (试行) 二0一三年七月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与效益,构建充满活力、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郑州师范学院校内岗位津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稳定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校内岗位津贴分配制度和管理机制,充分体现向教学一线和高层次人才倾斜,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把我校办成合格本科院校,实现学校“三步走”发展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公正公平,合理合规。依照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最大限度的做到公平公正,各院(系、部)制定具体分配方案时要依照相关程序进行。 2.以岗定责,量化考核。岗位和工作量是方案制定的基础,各院(系、部)制定具体分配方案时也必须以岗位和工作量为基础。 3.两级管理,分类指导。学校提出指导性原则和工作量要求,各院(系、部)负责具体分配。学校明确岗位类别,各单位负责日常管理。 4.统筹兼顾,逐步完善。充分考虑学校目前的具体实际,同时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并加以完善。 三、实施范围 校内岗位津贴实施的范围:学校正式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含政府购买专业技术岗位人员)。 四、岗位设置及工作量标准 (一)岗位设置

根据学校实际,我校现有岗位设置为六类:教学科研岗、科研教学岗、教学辅助岗、辅导员岗、党政管理岗、工勤岗。 1.教学科研岗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岗。该类岗位主要设置在教学单位。 2.科研教学岗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岗。该类岗位主要设置在经学校批准成立的科研机构。 3.教学辅助岗包括正高级专业技术、副高级专业技术、中级专业技术、初级专业技术、员级岗。该类岗位主要设置在除教学、科研之外的专业技术系列。 4.辅导员岗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岗。该类岗位主要设置在学校专职辅导员岗位。 5.党政管理岗包括正校级、副校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科员岗。该类岗位主要设置在党政机构及群团组织。 6.工勤岗包括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 (二)岗位工作量标准 1.依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对其进行量化,按照合格工作量标准进行考核。工作量核算单位是“分”,教学中的1个标准课时为1分,其他工作量均参考此标准确定。各岗位合格工作量标准如下: (1)教学科研岗位(单位:分) (2)科研教学岗位(单位:分)

2012最新广州地铁线路图

广州地铁线路图

广州地铁一号线: 发车时间:广州东站→西朗方向(首班车:6:10 尾班车:23:30) 西朗→广州东站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2:55) 途经站点:广州东站、体育中心、体育西、杨箕、东山口、烈士陵园、农讲所、公园前、西门口、陈家祠、长寿路、黄沙、芳村、花地湾、坑口、西朗 广州地铁二号线: 发车时间:嘉禾望岗→广州南站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3:15) 广州南站→嘉禾望岗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3:30) 途经站点:嘉禾望岗、黄边、江夏、萧岗、白云文化广场、白云公园、飞翔公园、三元里、广州火车站、越秀公园、纪念堂、公园前、海珠广场、市二宫、江南西、昌岗、江泰路、东晓南、南洲、洛溪、南浦、会江、石壁、广州南站 广州地铁三号线: 发车时间:番禺广场→天河客运站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2:50) 天河客运站→番禺广场方向(首班车:6:18 尾班车:23:30) 途经站点:番禺广场、市桥、汉溪长隆、大石、厦滘、沥滘、大塘、客村、赤岗塔、珠江新城、体育西路、(林和西路、广州东站)、石牌桥、岗顶、华师、五山、天河客运站 广州地铁四号线: 发车时间:黄村→金洲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2:40) 金洲→黄村方向(首班 车:6:21 尾班车:22:15) 途经站点:黄村→车陂→车陂南、万胜围、官洲、大学城北、大学城南、新造、石碁、海傍、低涌、东涌、黄阁汽车城、黄阁、蕉门、金洲 广州地铁五号线: 发车时间:文冲→滘口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2:30) 滘口→文冲方向(首班 车:6:15 尾班车:23:00) 广州地铁八号线:(8号线宝岗大道站、沙园站、凤凰新村站尚未开通) 发车时间:凤凰新村→万胜围(首班车:6:15 尾班车:22:40) 万胜围凤→凰新村(首班车:6:00 尾班车:22:55)

温州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温州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了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国人部发 [2006]56号)、《高等学校、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贯彻V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13 号)和《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 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校特点的岗位津贴分配的新型模式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岗位津贴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突出岗位、按岗取酬”的原则,逐步完善岗位设置 管理,整体优化人员结构。 二)坚持“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原则,适当拉开分配差距, 兼顾效率与公平,将教职工的收入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挂钩,与学校办学效益挂钩,建立固定工资与岗位津贴双轨运行的分配制度。 三)坚持“职责分明、责酬一致”的原则,全面推行校院两级 管理,明确校院两级职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岗位津贴分配经费总额切块、动态包干的分配办法,强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四)坚持“总量控制、稳步增长”的原则,建立岗位津贴的正 常增长机制,确保岗位津贴在学校财力承受范围之内,并使学校工作人员岗位津贴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岗位系列和等级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编制分类,学校设置教学科研岗位、管理岗位、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等四个系列,学校依据总量控制与结构比例控制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设岗数和各岗位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 一)教学科研岗位 教学科研岗位设11 个等级。一级岗位最高,十一级岗位最低。 (二)管理岗位 学校管理岗位设置10 个级别,即管理岗位一级(正校级)、管理岗位二级(副校级)、管理岗位三级(党委委员、校长助理)、管理岗位四级(正处级)、管理岗位五级(副处级)、管理岗位六级(正科级)、管理岗位七级(副科级)、管理岗位八级(科员 1 级)、管理岗位九级(科员 2 级)和管理岗位十级(见习岗位)。 三)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分为一级岗位(正高级)、二级岗位(副 高级)、三级岗位(中级)、四级岗位(初级)、五级岗位(员级、见习人员),共 5 级。 四)工勤技能岗位分为一级岗位(高级技师)、二级岗位(技 师)、三级岗位(高级工)、四级岗位(中级工)、五级岗位(初级工)、六级岗位(普通工和见习人员),共 6 级。 三、教职工收入的构成 教职工的收入由档案工资、岗位津贴和学习活动费三部分组成。 档案工资由学校根据国家人事政策的有关规定确定;岗位津贴(税前) 由基础津贴和绩效津贴构成,根据本办法进行分配;教职工的学习活动费按照本办法规定发放。 四、学院岗位津贴的核拨与发放 一)学院岗位津贴的核拨 学院岗位津贴总额Z包括基础津贴总额G、编制费补贴B、专业学科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等经费S、科研奖励费J四个部分。学校根据本办法将学院岗位津贴总额整体划拨给有关学院,各学院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1、基础津贴总额G 基础津贴总额G 按照各学院在学校核定编制范围内实际聘任的各级各类人员基础津贴核拨。学院的编制包括本专科教学编制、研究生教学编制、学科建设编制和管理岗位、教辅岗位、工勤岗位的编制,由人事处会同教务处、研

佳木斯大学校内岗位津贴调整方案 佳大发

佳木斯大学校内岗位津贴调整方案佳大发[2010]11号 2012-11-14 13:42 为充分发挥管理和分配的导向、激励作用,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调整后的岗位津贴标准 1、行政系列 副校级从24,000元/年调整到25,200元/年,增加1200元/年; 非厅级党委常委从19,000元/年调整到20,000元/年,增加1000元/年; 教务长从14,000元/年调整到14,700元/年,增加700元/年; 总务长从14,000元/年调整到14,700元/年,增加700元/年; 正处长从14,000元/年调整到14,500元/年,增加500元/年; 副处长从9,000元/年调整到9,450元/年,增加450元/年; 正科长从6,000元/年调整到6,400元/年,增加400元/年; 副科长从5,000元/年调整到5,350元/年,增加350元/年; 科员从3,000元/年调整到3,300元/年,增加300元/年; 正处级从11,500元/年调整到11,950元/年,增加450元/年; 副处级从7,500元/年调整到7,900元/年,增加400元/年; 正科级从5,500元/年调整到5,850元/年,增加350元/年; 副科级从4,000元/年调整到4,300元/年,增加300元/年; 调研员从5,000元/年调整到5,400元/年,增加400元/年; 助理调研员从4,000元/年调整到4,350元/年,增加350元/年; 退长还员正科级从3,400元/年调整到3,700元/年,增加300元/年; 2、教学系列 正高级从6,000元/年调整到6,800元/年,增加800元/年; 副高级从4,500元/年调整到5,100元/年,增加600元/年; 中级从3,500元/年调整到4,000元/年,增加500元/年; 助级从3,000元/年调整到3,400元/年,增加400元/年; 员级从2,500元/年调整到2,850元/年,增加350元/年; 3、教辅系列 正高级从11,000元/年调整到11,500元/年,增加500元/年; 副高级从7,000元/年调整到7,450元/年,增加450元/年; 中级从5,000元/年调整到5,400元/年,增加400元/年; 助级从4,000元/年调整到4,350元/年,增加350元/年; 员级从3,000元/年调整到3,300元/年,增加300元/年; 4、工勤系列 技师从2,800元/年调整到3,200元/年,增加400元/年; 高级工从2,400元/年调整到2,750元/年,增加350元/年; 中级工从2,200元/年调整到2,530元/年,增加330元/年; 初级工从2,000元/年调整到2,300元/年,增加300元/年;

沈阳理工大学校内岗位津贴和奖励津贴暂行办法

沈阳理工大学文件 沈理工人〔2006〕20号邢贵和签发 关于印发《沈阳理工大学校内分配制度改革 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处级单位: 《沈阳理工大学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经沈阳理工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四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从即 日起公布试行。 附件:沈阳理工大学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二OO六年八月三十日

沈阳理工大学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试行) 一、岗位津贴分配原则 1.突出岗位,以岗定薪。遵循“以岗定酬,严格考核;优劳优酬,责酬相符”的基本原则,合理设置各类人员岗位,制定岗位职责,根据责任大小、贡献大小、设定岗位津贴。 2.重点倾斜,兼顾公平。重实绩、重贡献,向教学科研第一线倾斜。重点提高学科带头人、优秀拔尖人才、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的收入,不断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3.严格考核,动态管理。学校制定各类人员的考核标准,对享受岗位津贴人员进行考核,根据各类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上下浮动岗位津贴,根据个人业绩和贡献,建立动态分配激励机制。 二、岗位津贴种类与标准 根据岗位性质分为教师岗位津贴、教辅岗位津贴、党政管理岗位津贴和工勤岗位津贴。各类岗位设置相应的岗位津贴,取消原校内各类津贴。教师、教辅岗位津贴包括基本岗位津贴,奖励津贴;党政管理岗位津贴包括基本津贴,领导责任津贴和奖励津贴;工勤岗位津贴包括基本岗位津贴,奖励津贴。各岗位的基本岗位津贴每年发放10 个月,领导责任津贴每年发放12个月。 (一)基本岗位津贴 1.教师岗位基本津贴按教师岗位分为十一级,具体标准如下:

2.党政管理岗位基本津贴分为十级,具体标准如下: 3.实验系列岗位基本津贴分为七级,具体标准如下:

教务处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春季学期)初工作安排

教务处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春季学期)初工作安排 各系部、直属教研室: 为做好学期初的教学工作,根据《教务处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安排,现将学期初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教学环境卫生清扫工作 安排学生对本系部所属教室、实验室、分担区卫生进行集中、彻底清扫,不留卫生死角,落实定时通风制度。检查重点:教学场所的门窗、地面、封条,多媒体讲台,学生桌椅,教室文化创设。 清扫时间:3月3—5日(周日至周三),各系部自行安排时间,检查定期通风记录;集中检查时间:3月6日上午。 二、教学安全检查工作 各系部做好教室、实验室、场馆、机房等教学区域设施、用品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责任到人,发现隐患及时与后勤、保卫部门取得联系、进行维修,撰写系部安全检查报告。 报送材料及时间:3月8日(周五)前报送《安全检查报告》电子及纸介材料二份。报送地点及人员:教务科田秀娟老师。 三、教师教学任务及教学准备工作 检查任课教师教案、授课手册、讲义及教学进度表、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料的准备情况;检查学生教材发放完成情况;完成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相关教学设施的安装、运行检查,做好实验课各项准备工作。报送拟承担教学任务的校内行政人员、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 报送材料及时间:3月8日(周五)前报送《教学进度表》纸介材料一份;《校内行政人员兼课审批表》、《外聘教师申请表》电子及纸介材料二份。报送地点及人员:教务科田秀娟老师。 四、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检查要点》要求,对全校所有实验室、实训中心(含体育馆、艺术中心、信息技术中心)进行检查,各部门首先进行自查,未达到要求的及时整改,并按要点要求形成自查报告。 报送材料及时间:3月8日(周五)前报送《系部实验室安全检查自查报告》电子及纸介材料二份。报送地点及人员:实践科朱一峰老师。 五、上学期试卷复查、本学期补缓考工作 各系做好上学期期末考试学生成绩的审核、存档、试卷归档与抽查、补缓考学生名单的确定与报送工作。 报送材料及时间:3月7日(周四)前报送《补考学生科目与人

关于对教师岗位校内津贴等级重新确认的通知

关于对教师岗位校内津贴等级重新确认的通知 各单位: 我校从2005年起实施的校内津贴分配方案,为鼓舞宽敞专业技术人员主动投身教学与科研工作起到了主动的作用。按照方案规定,现对教师岗位校内津贴等级进行重新确认,重新确认后,所有教师岗位人员均按新的等级发放校内津贴。 一、执行条件 此次教师岗位校内津贴等级确认仍执行“中国医科大学教师岗位津贴等级分级条件”及《中国医科大学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暂行规定》(医大人字[2006]4号)及“关于2008年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安排的通知”。 二、申报与审核程序 ⒈申请教授岗位二级以上津贴、副教授岗位一级津贴、讲师岗位一级津贴人员依据“中国医科大学教师岗位津贴等级分级条件”中“享受各级岗位津贴条件”所列条款,填写“中国医科大学教师岗位津贴等级申请表”,并提供业绩佐证材料,报所在院系部。业绩材料时限界定以正式批准日期或出版日期为准。 教授岗位: 2004年底往常聘任者,提供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间取得的业绩材料。 2005年1月以后聘任者,提供任现职后至2008年12月31日间取得的业绩材料。 副教授岗位:提供任现职后至2008年12月31日间取得的业绩材料。 讲师岗位:提供学历、学位证明或任现职后至2008年12月31日间取得的业绩材料。 ⒉各院系部对申请人的业绩材料审核后,填写“中国医科大学教师岗位津贴等级一览表”,报学校人事处。 ⒊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公布中国医科大学教师岗位津贴等级名单和津贴发放安排。

三、时刻安排 10月21日至10月31日为布置工作和个人预备材料时期; 11月1日至11月15日为各院系部审核时期; 11月16日至11月30日为学校最后确认时期。 四、从现在起至年底之间取得的业绩材料,暂不做认定,等材料出来后,再汇总确认各岗位津贴等级。 中国医科大学人事处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日

成稿-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改

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实施意见 (讨论稿) 教师是学院的主体,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师资队伍建设对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任职、培养、提高、管理、使用是学院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为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择优引进、大力培养、优化结构、组建团队、成就名师”的原则,围绕专业建设,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为中心,以打造“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为重点,建立长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院的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原则 1.坚持师德与师能共建的原则。弘扬教书育人精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人文素养,塑造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同时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提升育人能力。 2.坚持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正确处理专业、学历和实践能力的关系。结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我院办学特色,特别注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校内专任教师的培养,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4.坚持整体优化与重点突出的原则。在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重视专业带头人和教师梯队建设。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具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合作精神,能够联系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使全体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掌握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发展的新成果;掌握现代化科学研究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努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3.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通过引进、培养等多种途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新进教师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逐步提升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加强教师实践锻炼和技能培养,提高“双师”教师比例,使专业教师“双师”比例达90%。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高校各岗位和业绩津贴管理规定

高校各岗位和业绩津贴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学校岗位和业绩津贴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各项校内津贴必须在考勤、考绩基础上发放。年度考核属基本合格者,从下一年度起减发3个月校内津贴;年度考核属不合格者,从下一年度起停发全年校内津贴。 (二)对公派或自费出国留学、出国探亲、自动离职、解聘、拒聘或停发工资的人员,由发生出国、离职、解聘、拒聘的下个月起(停发工资的当月起)停发校内津贴;对岗位发生变动的人员,由变动的下月起按新的岗位发放校内津贴。 (三)经学校批准在职学习、进修等人员的津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对于脱产学习、进修人员,从办理相关手续的第二个月起停发岗位和业绩津贴;对于不脱产进修、在职提高的人员,能够完成正常工作任务,经二级单位申报,人事部门审批,可享受相应的岗位和业绩津贴。 (四)退休人员自退休的下个月起停发岗位和业绩津贴;课时津贴按照二级单位发放计划核发。 (五)新来(回)校工作的人员,从报到之日开始考勤,从考勤满一个月后的下一个月起,依据考勤结果和所在岗位执行相应岗位和业津贴标准。 1、新调入人员,来校工作的当年和第二年可享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最低级,第三年起正式参加岗位评定。 2、学院培养的硕士人员,回院工作的当年和第二年享受相应专

业技术职务的最低级

。 3、新参加工作的博士(含内部培养),来校(回校)工作的当年享受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不含内聘职务)的最低级标准,来校(回校)工作的第二年享受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含内聘职务)的最低级标准,第三年起正式参加岗位评定。 4、新参加工作的硕士及以下人员,六个月以内执行见习期的岗位和业津贴标准,见习期结束的第一年享受相应专业技术岗位职务的最低级别津贴标准,之后正式参加岗位评定。 5、对于当年评定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评职文件公布的当年可享受同等级别的最低一级,第二年正常参加评定。 (六)岗位和业绩津贴标准中的职务,是指现岗位聘任的职务,不在岗人员不享受岗位和业绩津贴。 (七)工作人员的职务发生变化时,其岗位和业绩津贴从聘用岗位的下月起,按标准中新任职务对应的标准金额执行。从事管理工作(包括教学和教辅单位的部门负责人)的副科级及以上人员中,副职主持工作的,可按照正职对应的岗位和业绩津贴标准执行。 (八)兼职教学秘书(或综合秘书)比照科级员业绩津贴标准核发;各兼职分工会主席、兼职党支部书记、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工勤岗位的班组长,每月享受兼职津贴50元;辅导员和(一、二年级)班主任津贴为100元/月,辅导员编制总体上按1:200师生比配备,对辅导员缺编的教学院,其缺编指数按科员标准核发兼职人员业绩津贴;

(完整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部门工作量与岗位津贴计算办法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部门工作量与岗位津贴计算办法 (仅供参考,请勿外传) 一、教师岗位津贴标准 (一)工作量标准 教师学期平均标准工作量为每周14节。专任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每年必须公开发表论文1篇(含院级以上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或完成1项被学院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采纳的技术项目;按照学院安排,结合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参加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并达到规定要求。 (二)教师岗位津贴标准 教师岗位津贴是按授课教师的职称和课时为依据进行计算的劳动报酬,课时是指直接面对学生讲授的时间,以节为单位 1、专业课程 教师岗位津贴为: 讲授重复的课程,从第四个班开始,该班岗位津贴减10%。行政人员上班时间一般不安排上课,如因特殊原因在上班期间上课的,按90%计发。 到***校区上课的教师,按如下标准给予校区补贴: 2、基本技能和才艺训练课 基本技能和才艺训练课每班不超过35人,岗位津贴不分职称高低,一律按教师所带学生的总学分计算,每学分22元。讲授重复的课程不递减。个别课程技术要求较高,或者必须小班上课的,经提出申请和学院批准,岗位津贴可适当调整,调幅不超过50%。

(三)奖惩条件与标准 1、优质课。学生对教师讲授课程(含基本技能和才艺训练课)的质和量进行综合评价,满意率排前10%的为当月优质课。对于被评为优质课的,奖励当月岗位津贴的10%。由于才艺课有另外的奖励办法,优质才艺课奖励5%。 2、精品课和课程改革立项课。被学院或以上单位或机构立项的精品课或教改课项目,在建设期间,该门课程奖励岗位津贴的10%。 3、才艺优质课。课程结束以后,在学院联赛和汇演中获得第一名的教学班(或个人),奖励该班(或个人)岗位津贴总数的5%。 4、有待改进课。学生综合评价满意率低于50%的为当月有待改进课程。对于被确定为有待改进课程的,扣发该门当月岗位津贴的10%。 5、“双师”奖励标准:学院鼓励教师向“双师素质”方向发展,凡被学院认定为“双师素质”的教师,岗位津贴可上浮5%。如果已经按高于教师系列职称的职业(技能)资格(职称)计发岗位津贴的教师,则不再享受本项奖励。 经考核授课效果突出的教师(含校内兼课教师),可以获得奖励岗位津贴。对已评为优质课奖励的,如果同时是精品课或教改课的,可以叠加奖励。 教师课时按学期平均统计,未达到标准工作量的,整个学期(含寒暑假期)不能得到月度奖励;全年教学工作量不满,或者不能完成科研任务和继续教育任务的,年终考核不能定为称职。 (四)校外兼课和兼职教师课酬标准 学院鼓励各教学部门聘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担任课堂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课酬标准如下: 校外兼课和兼职老师不再另外计发校区补贴。 二、教师折算工作量计算标准 教师需按所在院系安排讲授基本技能和才艺训练课、从事制订新专业培养方案、编写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考务工作,组织指导学生到校外实习、调查,按不同类别计算津贴。(折算的课时仅作为计酬的方式,不计入教学标准工作量)。

2020年广州地铁线路规划图

方案一(小环线方案) 方案一采用了经行康王路的小环线方案,选择了东风路东西干线与三号线形成的十字快线,构建了拆解三号线支线形成的十号线与新八号线构成的X形对角线。远期轨网由20条城市线和11条城际线组成,轨网总里程为1041公里,其中城市线里程为761公里。 (1)轨道环线 环线利用原八号线,新增康王路、人民北路、火车站、广园路、广州东站、天河北路、中山大道、员村二横路走廊构建,全长公里,设站31座。该环线串接两大火车站,并直接连通所有外围放射线,整合了珠江两岸并带动员村、琶洲等重点地区的发展。 (2)十字快线 三号线(南北快线):北起新机场,南至海鸥岛,串接了花都、白云、天河、海珠、番禺等5区,线路长公里,设站33座。预留与花都九号线贯通运营的条件。 十三号线(东西快线):线路西起白云湖,经东风路、黄埔大道、中山大道、港前路、广深公路,东至新塘,线路串接白云、荔湾、越秀、天河、黄埔、萝岗、增城等七区市,线路长公里,设站24座。另设东莞支线(沙埔-东莞):线路西起沙浦站,向东经黄埔客运港,延伸至东莞,广州段长公里,设站2座。 (3)X形对角线 1十号线(西南-东北对角线):线路西起穗盐路,经花蕾路、同福西、东湖路、寺右新马路、天河路,与三号线支线贯通,向北延伸至天河客运站,线路长公里,设站15座。 2八号线(西北-东南对角线):线路北起凰岗,经西槎路、白云大道、下塘西路、东川路、二沙岛、双塔路、新港路,向东延伸至化龙,该线长公里,设站25座。 表1 远期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一指标一览

线路 长度 (km) 线路名称起讫点 城市线 一号线中山路线西塱-广州东站 二号线嘉禾线嘉禾-广州新客站 三号线市桥线新机场北-海鸥岛 四号线科学城线暹岗-南沙客运港 四号线支线琶洲线琶洲-大学城北 五号线环市路线滘口-黄埔客运港 六号线沿江线浔峰岗-萝岗 七号线新造线广州新客站-萝岗 八号线双塔路线凰岗-化龙 九号线花都线汽车城-高增 十号线同福西线穗盐路-天河客运站 十一号线市区环线火车站-赤岗-东站 十二号线新滘路线东沙-汇景新城 十三号线东风路线白云湖-新塘 十三号支线东莞支线沙浦-黄埔客运港-东莞十四号线从化线火车站-街口 十五号线南沙环线蕉门-南沙客运港-蕉门十六号线荔城线新塘-荔城 十七号线紫坭线紫坭-莲花山 十八号线大岗线八沙-灵山 十九号线沙湾线沙头-莲花山 二十号线清流线滘口-清流小计761 城际线GS线57 广深城际广州东站─深圳 GF线广佛线广州沥滘─佛山魁奇路GG线0 广莞城际广州黄埔客运港─莞城

2019年工作安排和思路 [教务处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工作安排]

2019年工作安排和思路 [教务处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工作安排] 教务处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秋季学期)初工作安排 各系部、直属教研室: 为做好学期初的教学工作,根据《教务处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秋季学期)教学工作周计划》安排,现将学期初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教学环境卫生清扫工作 安排学生对本系部所属教室、实验室、分担区卫生进行集中、彻底清扫,不留卫生死角。检查重点:教学场所的门窗、地面、封条,多媒体讲台,学生桌椅,教室文化创设。 清扫时间:9月2―5日(周日至周三),各系部自行安排时间;集中检查时间:9月6日。 二、教学安全检查工作 各系部做好教室、实验室、场馆、机房等教学区域设施、用品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责任到人,发现隐患及时与后勤、保卫部门取得联系、进行维修,撰写系部安全检查报告。

报送材料及时间:9月7日(周五)前报送《安全检查报告》电子及纸介材料二份。报送地点及人员:教务科田秀娟老师。 三、教师教学任务及教学准备工作 检查任课教师教案、授课手册、讲义及教学进度表、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料的准备情况;完成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相关教学设施的安装、运行检查,做好实验课各项准备工作。按照职称分系部统计本学期所有专任教师教学课时量(含2018新生课程),以及拟承担教学任务的校内行政人员、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 报送材料及时间:9月7日(周五)前报送《教学进度表》纸介材料一份;《系部分职称专任教师教学课时量统计表》、《校内行政人员兼课审批表》、《外聘教师申请表》电子及纸介材料二份。报送地点及人员:教务科田秀娟老师。 四、上学期试卷复查、本学期补缓考工作 各系做好上学期期末考试学生成绩的审核、存档、试卷归档与抽查、补缓考学生名单的确定与报送工作。 报送材料及时间:9月6日(周四)前报送《补考学生科目与人数统计表》电子与纸介材料各一份。报送地点及人员:综合科张淑敏老师。

校内津贴实施细则

校内津贴实施细则 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 9 1 中学校内津贴实施细则 (2005年2月2日滨江中学三届三次教代会通过) 总则 校内津贴为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总体原则设立。校内津贴由四部分组成,即基本工作量津贴,超工作量津贴,岗位职责津贴和考勤津贴。本方案实施对象为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员工。 第一条基本工作量津贴 凡服从学校安排,胜任基本岗位的工作,达到基本工作量,并完成该岗位职责要求的即可享受。每月享受基本工作量津贴分值设为“1”。基本工作量的界定: (一)一线教师:周任课15-18课时为基本工作量;每一个备课课时折算为一个上课课时。超过15-18课时部分纳入超工作量津贴。若根据学校实际工作分配,教师周任课课时不足15-18课时的,学校又没有另行安排其它工作的,2课时内仍作达到基本工作量计算,超过2课时的,按规定课时分值扣除相应的基本工作量津贴。

(二)二线教师:服从学校安排,承担相应的工作,即认为达到基本工作量。 (三)中层正职以上行政人员,结合教育局规定任课要求核定,达到局规定任课节数下限的即认为达到基本工作量。 (四)后勤服务人员:服从学校安排,承担相应工作的即认为达到基本工作量。 (五)(二)、(四)中确在超工作量工作的,学年初由学校确定超工作量课时分值纳入超工作量津贴。 第二条超工作量津贴 凡服从学校安排,承担某一岗位的工作,超过基本工作量,并完成该岗位职责要求的即可享受超工作量津贴。(一)一线教师:超过周任课15-18课时部分即可享受超工作量津贴。若所超课时≤4,每周每超过1课时,每月可享受的分值津贴。若所课时数≥5,每周每超过1课时,每月享受的分值津贴。(二)其它工作人员确有超工作量工作的,学年初根据超工作量的实际情况,能计算的按一线教师任课超课时方法计算,不能计算的,由学校确定相应的超工作量津贴分值。非实际任课所超课时一律按每课时的分值折算。 第三条岗位职责津贴 凡服从学校安排,承担学校各级各类岗位职责的,并完成该岗位职责要求和承担相应责任的均可享受岗位职责津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十三号线二期工程(朝阳~天河公园)(含交 通衔接工程)停车场设计 招标文件 第Ⅰ卷投标须知 第Ⅱ卷合同条件 第Ⅲ卷投标文件格式 第IV卷技术要求 第Ⅴ卷评标办法 招标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6月

第I卷投标须知 目录 一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招标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投标资格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踏勘现场及投标费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招标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招标文件的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招标答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招标文件的澄清、修改及补充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投标文件的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8.组成投标文件的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投标价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投标有效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投标保证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业主拒绝投标人的情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投标文件的份数和签署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投标书的递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投标文件的包封、密封和标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投标截止时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迟到的投标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投标文件的补充、修改与撤回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开标与评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开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评标过程保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投标文件的方案介绍及澄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投标文件响应性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州地铁图(最新2012.11.11)word板,可放大,高清

?1号线 广州东站体育中心体育西路杨箕东山口烈士陵园农讲所公园前西门口陈家祠长寿路黄沙芳村花地湾坑口西朗 ?2号线 广州南站石壁会江南浦洛溪南洲东晓南江泰路昌岗江南西市二宫海珠广场公园前纪念堂越秀公园广州火车站三元里飞翔公园白云公园白云文化广场萧岗江夏黄边嘉禾望岗 ?3号线 天河客运站五山华师岗顶石牌桥体育西路珠江新城赤岗塔客村大塘沥滘厦滘大石汉溪长隆市桥番禺广场 ?3号线北延段 机场南人和龙归嘉禾望岗白云大道北永泰同和京溪南方医院梅花园燕塘广州东站林和西体育西路 ?4号线 黄村车陂车陂南万胜围官洲大学城北大学城南新造石碁海傍低涌东涌黄阁汽车城黄阁蕉门金洲 ?5号线 滘口坦尾中山八西场西村广州火车站小北淘金区庄动物园杨箕五羊邨珠江新城猎德潭村员村科韵路车陂南东圃三溪鱼珠大沙地大沙东文冲 ?8号线 凤凰新村沙园宝岗大道昌岗晓港中大鹭江客村赤岗磨碟沙新港东琶洲万胜围 ?APM线 林和西体育中心南天河南黄埔大道妇儿中心花城大道歌剧院海心沙赤岗塔 ?广佛地铁 魁奇路季华园同济路祖庙普君北路朝安桂城南桂路礌岗千灯湖金融高新区龙溪菊树西朗 ?6号线 (未开通) 浔峰岗横沙沙贝河沙坦尾如意坊黄沙文化公园一德路海珠广场北京路越秀南东湖东山口区庄黄花岗沙河顶沙河天平架燕塘天河客运站长湴 ?7号线 (未开通) 广州南站石壁谢村钟村汉溪长隆鹤庄官堂南村大学城南大学城东长洲丰乐路大沙东?9号线 (未开通) 飞鹅岭花都汽车城广州北站花城路花果山公园花都广场马鞍山公园清埗高增 ?10号线 (未开通) 天河客运站五山华师岗顶石牌桥体育西路南方报社寺右东湖珠江泳场中大瑞宝东晓南石溪东沙 ?11号线 (未开通)

×××学校考试工作岗位津贴发放方案

×××校内考试工作岗位津贴发放规定 为确保考试工作岗位津贴发放科学合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学校考试工作岗位津贴实行统一发放原则。教导处为考试工作岗位津贴发放具体责任科室,负责考试工作岗位统计工作。分管校长负责审核,校长审批,财务科负责发放。 第二条考试工作岗位津贴发放范围:考试工作岗位的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考试工作岗位:考务组、后勤服务组(电力、考场门锁卫生)、广播室(信号、听力)、巡视组、监考组、阅卷组、成绩登统分析组。 第四条考试工作岗位津贴发放标准: 监考费:200元/人;巡视费:200元/人(校级350元/人);考务费:200元/人;广播室(信号、听力):200元/人;阅卷:150元/人;成绩录入:150元/人;考试前准备:100元/人(两场考试150元/人);考试后成绩整理与分析:100元/人(两场考试150元/人);电力保洁服务:100元/人;。 第五条考试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延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津贴设置主要目的是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津贴的发放也要体现其公平性: 1、考试期间的工作人员必须履行其职责,实行请假制度,无故影响考试工作按旷课处理,不参加考试工作不享受此项津贴,津贴原则上按照监考人员费用发放,特殊情况由教导处报主考、副主考决定。 2、原则上以考试时间90分钟监考费为基准,考试时间每增减半小时监考费用相应增减,增减幅度高三为10元,高一高二为5元。 3、以监考费每人200元计算各科监考费补贴标准: (1)四场考试:语文、综合150分钟按每科55元补贴;数学、英语120 分钟按每科45元补贴。 (2)六场考试:语文150分钟按每科40元补贴;数学、英语120分钟按每科35元补贴;其它按每科30元补贴。 (3)九场考试:语文150分钟按每科30元补贴;数学、英语120分钟按每科25元补贴;其它按每科20元补贴。 第六条考试工作岗位质量请按《当涂一中工作质量考核方案》执行。 第七条未尽事宜,另行研究。本《规定》自2014年5月试行。

教务处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春季学期初具体工作实施办法

教务处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春季学期)初具体工作实施办法 各系(部)、直属教研室: 为进一步做好教学管理,保障学期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务处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现将学期初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环境卫生清扫工作 安排学生对本系部所属教室、实验室、分担区卫生进行集中、彻底清扫,落实管理责任。集中清扫时间:3月7日(第一周周三下午);集中检查时间:3月8日(第一周周四)。 二、教学安全排查工作 做好学期初教学安全排查工作,包括教学区、实训区、体育场等,责任到人,发现隐患及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进行维修。 各系部3月9日(第一周周五)前报送《安全检查报告》电子及纸介材料二份。报送地点及人员:教务科田秀娟老师。

三、上学期试卷复查、本学期补考工作 各系做好上学期期末考试学生成绩的审核、存档、试卷归档与抽查、补考名单的确定与报送工作,成绩尚未录入教务管理系统的请于第一周务必完成学生成绩补录工作。 各系部3月9日(第一周周五)前报送《XX-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试卷抽查情况总结》,报送地点及人员:综合科魏国霞老师;3月9日(第一周周五)前报送《补考学生科目与人数统计表》纸介材料各一份,报送地点及人员:综合科张淑敏老师。 四、教师教学任务及教学准备工作 检查任课教师教案、授课手册、讲义及教学进度表、教材、教学大纲、课件等教学资料的准备情况,保证教师教材、点名册、教案等教学文档齐全。统计本学期拟承担教学任务的校内行政人员、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完成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相关教学设施的安装、运行检查,做好实验课各项准备工作。 各系部在3月16日(第二周周五)前报送《教学进度表》纸介材料一份;《校内行政人员兼课审批

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岗位津贴实施办法

校内岗位津贴实施办法 为深化我院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岗位津贴的激励作用,进一步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学院根据绩效管理要求,在2005 年制订的《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内津贴执行办法》(河职院[2005]55 号文)的基础上,修改补充有关条款,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校内岗位津贴以岗定酬,岗变酬变,分类管理。根据工作的不同性质与特点进行分配,向教学、科研以及优秀管理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第二条校内岗位津贴从市财政返拨学费的22 %、市财政下拨的年终奖以及学院开展社会服务收入中按规定提取可作为工作津贴部分中支出。 岗位津贴标准每年根据办学效益进行调整。 第三条校内岗位津贴总数的75%用于平时工作津贴,25 %用于年度奖励,奖励办法另订。 第二章教学工作量与津贴 第四条教学工作量是以量化的形式反映教师完成工作量的情况,包括讲课工作量和讲课相关工作量,计量单位为标准学时。 第五条教师全年额定工作量为432 学时,即每周12 学时(按每学年36 周的累计平均计算)。 第六条未达到每周规定课时的教师,按第七条中考核4 档计算课酬。教学工作量未达规定要求的教师可以到所在系部或相关处室申请兼职,由所在系部或处室考核同意兼职后报人事处核定一定的工作量

补贴。 第七条教师工作量及课酬的计算: 1、讲课课酬:A= E J L M N P R W 式中: A—授课教师的讲课课酬; J —每课时的课酬基数(暂定为16); L —职称系数,具体见下表: 注:①表中4档、3档、2档、1档分别为考核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考核办法见《教师量化考核办法》) ②考核不合格,按相应合格档次标准的50%匕例发放。 M —专业系数,公共课为1,专业课(含“05方案”中规定的 思想政治课程)及中文写作课为1.1; N —大课系数,60人以内为1 , 170人以上为1.35 , 60-170 人之间为N=1+0.03 (人数-60)/10; P —质量系数,院级精品课主持人为1.1,第一、第二参与人为 1.05,第三参与人开始为1;省级精品课主持人为1.3,第一、第二参与人为1.2,第三、第四参与人为1.1,第五参与人开始为1;国家级精品课主持人为1.5,第一、第二参与人为1.3,第三、 第四参与人为1.2 ,第五、第六参与人为1.1 ,第七参与人开始为1; R—课型系数,已上过一次或多次的课程为1,新开课或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