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SGLT2抑制剂的减重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SGLT2抑制剂的减重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SGLT2抑制剂的减重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目前在对于慢性糖尿病的治疗和临床诊断中,普遍都会选择用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来进行治疗。

其药物作用机制也就是通过药物抑制葡萄糖对近曲小管中葡萄糖的重度吸附,进而可以达到对降低体内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治疗效果,近两年来全球医学领域开始进一步加大对于II型糖尿病治疗的关注和重视力度,通过药物抑制葡萄糖的重度吸附也已经成为了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同时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以提升体内尿糖排泄率的同时,利用渗透性的利尿和热量的损失,达到帮助体重下降的效果。

关键词:II型糖尿病;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肥胖;减重作为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与胰岛素地浪为主体要素的进行性疾病,II型糖尿病患者普遍还会过度肥胖的症状。

因此在对于II型糖尿的临床治疗中,会让患者进行适当的减肥来减轻自身的血糖状况,对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合并症的发展有这样防范作用。

对于一些II型糖尿病患者不能有效的控制其血糖值与体重,会让病人进行适当的减肥方法来有效减轻自身的低血压状况,对于多种危险心血管因素与合并症的发生都具有这样的防范意义[1]。

目前在对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中,诸多抗糖尿病药物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并被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但是对于一些II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还是无法有效地控制他们的血糖值与体重。

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作为一种不需要依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来减少血糖而使用的口服性降糖药物,当前在我国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有达格列净、卡格列净与恩格列净三种抑制剂。

随着我国肥胖体质与II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也愈发被社会所关注。

本文通过对于其抑制剂降低体重的机制,分析其优缺点,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1.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于体重的降低1.减重机制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是在通过选择性一直接近曲小管上对于葡萄糖的严重吸收提升尿糖进行排泄,通过尿糖的排放来有效地降低了血糖,并且这种尿糖也从许多个角度参与了体重的控制和减轻。

天然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天然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用。 1 . 3皂 苷 类
糖 尿病作 为一种 长期慢性疾病 ,病理机制复杂 ,多病种 的临床表现 多样 ,涉及 多学科 涵盖广 泛。许多 深层次 的 机制有 待我 们深 入研 究探 讨。天然药物治疗 在这方面有着极 大的优势与潜力 。其 降糖 机理呈现多 渠道 、多途径 的特 点,与当前 的西药相 比,有着不可替 代的优越性 。今 后我们应进 一步深入探讨 天然药物改善 2型糖尿病 的作用 机制。要把天 然药物降糖 机理的研究 与现代科学 的方法 和手段充分结合 ,更多的从分 子水平来深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有效 药物 , 提供多 层次 、多角度理论 依据 ,研究人员有针对性地应用 高精尖技 术 、 新举措 ,多方位探究 天然 药物活性成分逆转糖尿病的机制。以期 为天然药 物防治 糖尿病及并发症 提供更为详尽的依据 ,进一步推动天然 药物防治糖尿病 的发展 ,加快 天 然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步伐 ;相信随着对 2型糖尿病 的防治研究 的不 断深 入 ,天然药物治疗糖尿病必将具有更广泛的前 景。( 作者单位 :1 .河北 联合大学冀唐学院 ;2 .河北联 合大 学公共 卫生学 院;3 . 河 北联合 大学

1 .6其 他 成 分
综上所述 ,我们 日常生活所接触的天然药物抗糖尿病还有 以下 活性 成分 :例如 肉桂挥发油 、酶类抑制剂类 ( 例如 d一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从 中药 五味子 中分离得 到)和脂肪油类 ( 如五倍 子油)等 ,经由动物实验 以及进一步 的临床实验研究表明都有较好的降糖 、预防糖尿病并 发症的 效能 。
天 然 药 物 治 疗 2型 糖 尿 病 及 其 并 发 症 的研 究进 展
姜 妍 高福佳 王 妍 金 玲 韩淑英
摘 要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高发病 率的多病 因的慢性代谢紊乱痰病 ,临床上分为 l型、2型 ,其 中以 2型患者居 多。2型糖 尿病特征是 外周对胰岛素产生抵 抗作用,在 分子 水平表现 为胰 岛素与胰 岛素 受体结合后信号转导缺 失,引起持 续 高血糖从 而导致氧化应 激增加 。产生 各种慢性并发症。 目前 ,市场上 已有 多种类型的抗 2型糖尿病的化 学 药物 用于 临床 治疗 ,但 大都存在 疗效有 限、副作 用大等问题 。因此, 寻找疗效好 、安全性高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 已成为医药界 急不可待 的任务 。近年 来研 究证 明天然药物有 效成分治疗 2 型糖尿 病具有 明显降 糖作 用,未见毒副作用 ,并揭示其降糖作用是 多途径 、多因素的。本文就 对其近年 来治疗 2型糖尿痛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情况进行综述。 关 键 词 :天 然 药物 ;2型糖 尿 病 ; 并 发症 ;研 究进 展

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论著·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田 硕1,毋建华2*,高会萍3*(1.莲湖区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5;2.西安大兴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4;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卫生局,陕西 西安 710002)[摘要]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多。

此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人在生命的各阶段均与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着紧密的联系,微生物能够与宿主共同构成“共生功能体”。

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当这种动态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就可能引起包括2型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

多种中医疗法(针灸疗法、中药疗法等)对肠道菌群均有正向调节的作用。

采用中医疗法对肠道菌群进行调节可治疗2型糖尿病。

本文主要是总结采用中医药疗法调节肠道菌群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医药;肠道菌群;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8-0001-03Research progress of TCM regulating intestinal flora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IAN Shuo1,WU Jianhua2*,GAO Huiping3*(1. Lianhu District Beig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Xi 'an 710015, Shaanxi, China;2.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i 'anDaxing New District, Xi 'an 710014, China;3. Lianhu District Health Bureau, Xi 'an, Shaanxi Province, Xi 'an 710002, China)[Abstrac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s a common metabolic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is diseas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threatening the health of Chinese residents. Human being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metabolites at all stages of life, and microorganisms can form “symbiotic functions” with their hosts.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there is a dynamic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microbe and the host, and when this dynamic equilibrium is disturbed, it can lead to a variety of diseases, including type 2 diabetes. Vari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ies (acupuncture therapy,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etc.) have positive regulation effect on intestinal flora.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an be treated by adjusting intestinal flora with TCM therapy.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using TCM therapy to regulate intestinal flora.[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stinal flora; Type 2 diabetes; The research progress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中药及天然药物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精)

中药及天然药物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精)

中药及天然药物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关键词】中药2型糖尿病是由于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占糖尿病病人的90%以上。

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关键环节,胰岛素抵抗主要是指胰岛素作用的受体前、受体及受体后缺陷,使胰岛素介导下的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降低,同时肝糖原生成增加,表现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

当前临床常用的磺尿类、双胍类等口服降糖药虽从不同机制上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难以有效地控制其并发症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甚至具有严重的肝肾毒副作用。

近年来众多研究提示,中药及天然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1 中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1.1 数味单药对改善糖尿病抵抗的实验研究众多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黄连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并能改善糖耐量,降低血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

高从容等用高脂饮食建立IR大鼠模型,用黄连素与二甲双胍作对照实验,发现黄连素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大鼠的IR,与二甲双胍作用相似,并能使IR大鼠肝糖元合成增加,但对FPG、胰岛素、及肌肉中的TG无明显改善,提示黄连素是通过葡萄糖的非氧化途径改善IR,而非通过改善脂代谢及继发于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的改善实现的[1]。

王桂珍等研究也证实,月见草油每天23mg/100g灌胃,连续30d,可使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具有严重的IR)的稳态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而稳态葡萄糖浓度无明显改变,提示该药能提高体内葡萄糖的利用,改善糖尿病大鼠的IR [2]。

中药及天然药物对胰岛素抵抗改善的机制是多方面的。

尹义存等对高脂饮食诱发IR大鼠,用水飞蓟宾灌胃治疗3周,也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组织糖原含量增加,提示水飞蓟宾也可改善高脂饮食大鼠的IR,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糖原合成有关[3]。

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0年10月 第17卷 第20期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的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6倍,使其成为人口中的主要死亡原因[1-5]。

因此,控制血糖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预防CVD和微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和限制发病率[6-8]。

二肽酰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T2DM。

以下将简述以维格列汀(Vildagliptin)为代表的DPP-4抑制剂对T2DM心血管疾病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

1 维格列汀保护心血管的相关动物试验Furukawa等[9]研究了DPP-4抑制剂维格列汀在压力负荷下对心肌代谢和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分别用空白制剂或维格列汀治疗试验小鼠,然后实施横主动脉缩窄术(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 TAC)。

TAC术后3周,小鼠心肌肥厚和收缩功能损害显著减轻。

压力-容积分析(Pressure-volume Analysis)显示,维格列汀治疗可明显提高TAC 术后心脏左心室收缩效率。

心肌能量底物分析(Myocardial Energy Substrate Analysis)显示,维格列汀治疗显著增加葡萄糖摄取和脂肪酸摄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FGF21)是一种参与能量代谢调节的多肽,在TAC 术后心脏中表达增强,维格列汀治疗后进一步增强。

维格列汀处理后,FGF21在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强于心肌细胞。

维格列汀处理还可通过Sirtuin1(Sirt1)介导的途径诱导人心脏成纤维细胞中FGF21的表达,提示成纤维细胞介导的FGF21在应激心脏中可能调节能量代谢,发挥维格列汀介导的有益作用。

维格列汀通过Sirt1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激发代谢调节因子FGF21的表达,提高了压力负荷下心脏的收缩效率。

2型糖尿病治疗新进展:从发病机制到实践应用

2型糖尿病治疗新进展:从发病机制到实践应用

2型糖尿病治疗新进展:从发病机制到实践
应用
糖尿病,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
生命预期。

作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一份子,我见证了2型糖尿病研究
及治疗方式的不断进步,这些进展不仅带来了科学上的突破,更为糖
尿病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型糖尿病,其成因错综复杂,涉及遗传、生活方式诸多方面。

胰岛β细胞的衰竭与全身性的胰岛素抗性,构成了其病理学的核心。


岛β细胞数量的减少,功能退化,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胰岛素抗
性则减少了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响应,使血糖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在药物治疗方面,我们拥有多种降糖药物,包括刺激胰岛素分泌
的磺脲类,促进葡萄糖利用的双胍类,延缓肠道内糖分吸收的α糖苷
酶抑制剂,以及直接增加胰岛素作用的胰岛素增敏剂等。

这些药物能
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患者,胰岛
素注射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其效果可靠,但需要患者有一定
的自我管理能力。

手术治疗,尤其是胃旁路手术和胆胰分流手术,为肥胖型2型糖
尿病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

这些手术能显著减轻体重,改善胰
岛素敏感性,从而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治疗2型糖尿病的每一步进展,都是科学和人文的结晶。

在选择
治疗方案时,我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条件,力求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最
合适的治疗计划。

展望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定会有更多创新性的治疗手段问世,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更多希望和可能。

黄连素调控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黄连素调控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胰岛素抵抗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周围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黄连素提取自天然植物,安全性高、毒副反应小,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较好疗效。

该文对黄连素调控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黄连素对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防治的相关机制。

黄连素的生物利用度极低,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发挥降脂、降糖的作用。

肠道微生物可能成为黄连素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标签:黄连素;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Abstract] Insulin resistance (IR)is defined as a series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for diminished effectiveness of insulin in lowering blood sugar levels caused by decreased sensitivity to insulin of liver,muscle and adipose tissue. IR is the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Berberine,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extract,has been shown to be safe and effective in lowering blood sugar,alleviating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oderating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berberine is extremely low,suggesting that it may play a role in lowering blood sugar and lipid by regulating intestinal flora. Intestinal microbiota may serve as a new potential target for berberin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Key words] berberine;insulin resistance;type 2 diabetes mellitus;intestinal microbiota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Vol.41No.3Mar.2021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孙敏,张冬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400016[摘要]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inhibitor,SGLT2i)是一种新型降糖药,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以及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因心力衰竭而住院的风险。

研究发现,除降糖作用外,SGLT2i还可通过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抗心肌纤维化、改变心脏能量供应等机制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该文对近年来有关SGLT2i的相关临床试验及机制进行综述,探讨SGLT2i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关键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达格列净[DOI]10.3969/j.issn.1674-8115.2021.03.019[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志码]AProgress of cardioprotection effect of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inhibitor on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SUN Min,ZHANG Dong-ying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China[Abstract]As a novel anti-diabetes drug,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inhibitor(SGLT2i)can decrease the all-cause mortality,the risk of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and rate of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Studies found that besides the function of glycemic control,SGLT2i could reduce the preload and afterload of heart,improve the hemodynamics,attenuate myocardial fibrosis and rejuvenate myocardial energetics.In this paper,clinical trials about SGLT2i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mechanisms are reviewed to discuss the progress of the cardioprotection effect of SGLT2i o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Key words]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inhibitor;type2diabetes;cardiovascular disease;empagliflozin;canagliflozin;dapagliflozin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itus,T2DM)逐渐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1]。

抗糖尿病药物的药理研究进展


磺 丙 脲 等 ; 二 代 有 格 列 本 脲 ( 降 糖 )格 列 吡 嗪 ( 磺 环 己 第 优 、 吡
1 口服 I S I S 胃 内会 被 强 的 酸性 环 境 及 消 化 酶 破 . 1 N N 在
脲 )格列 齐特 ( 、 甲磺 吡脲 )格列波脲 ( 、 甲磺 冰脲 ) 和格列 喹酮
用 I S制剂可分为速( ) 中效 、 ( ) N 短 效、 长 慢 效三类。 这类制剂应
作者简 介: 林彤彤 , ,8岁 , 女 2 本科 学历, 毕业 于 中山大 学。 主管 药 师。E mali a g x @1 6c m - ij y n h s 2 .o :e
基 层 医学 论 坛 2 1 年 第 l 01 5卷 2月 上 旬 刊
2 口服 降 糖 药
值得广大学者关注 。 M 目前虽然还不能根治 , 良好 的血糖控 D 但
制 可 以 减 少 D 患 者慢 性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 目前 常 用 于 临床 的 M
D M治疗药物大致可分为胰岛素和 口服降糖药 。
1 胰 岛素 (N I S)
21 磺酰脲类 .
第 一代磺 酰脲类 主要有 甲苯磺 丁脲 、 氯
■ 国 囤
抗糖尿病药物的药理研究进展
林 彤 彤
( 揭阳市人民医院 , 东 揭 阳 5 2 0 ) 广 2 0 0
糖尿病 (i o s e i sD 是 一组 以长期血 葡萄糖 ( da t lt , M) b e m lu 简 称血糖 ) 水平增高 为特征 的代谢疾病群 , 由遗传 因素 与环境 是
和 运 动 时 患 者 IS敏 感 性 的 影 响 , 果 表 明 , 格 列 酮在 静 息 N 结 罗 时 能 增 加 骨 骼 肌 对 IS的敏 感 性 , 运动 时能 加 强 I S使 肌 细 N 在 N

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SGLT-2抑制剂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SGLT-2抑制剂研究进展赵晓娟;赵永红;刘秀菊【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Blood glucose levels lowered by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SGLT-2) inhibitor that could reduced reabsorption of glucose by human kidney, increased urine glucose excretion, which was a new way to treat diabetes type 2. In recent years, SGLT-2 inhibitor has also been published to treat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ype 2, and brought new hope to them.%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通过减少人体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的排泄,达到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目的,从而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近年来,SGLT-2抑制剂类药物也不断的问世,给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总页数】3页(P63-65)【作者】赵晓娟;赵永红;刘秀菊【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新型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SGLT-2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J], 陈再新;刘雯;张明光;蒋晓勤;吉小龙2.新型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SGLT-2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J], 陈再新;刘雯;张明光;蒋晓勤;吉小龙;3.SGLT-2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刘毅龙;陈鹏宇;雷江;张甜;杨征;寿锡凌4.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J], 冯聪; 李玲5.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刘雪凤;谭丽艳;徐洋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 去极 化 , 进 而不 断增 强细胞组织 内部 的钙 ( 游离 状 ) 浓度 , 有效刺激 B细胞 , 使其释放大量胰 岛素。 现阶段 , 格列美脲成 为磺 脲类药物 的主要代表药 物 。 临床实践 经验显示 , 患 者长 期 服用此药 , 可 引起一定 的低 血糖反应 , 且显 著增加患 者体
后。 可快 速强化患 者外周肌 肉组 织 自身 的吸收能力 , 保 证葡
萄糖能够快 速被 吸收 。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患者体内胰岛
以上的 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死 于心血管疾病 , 主要是 由于疾 病可损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与此同时 , 2型糖尿病病程长 ,
疾病发 展过程 中 . 若 高血糖现象一 直存在 , 则会 导致患者 出
平 。此药 的作用 机制 : G L P . 1 受体 激动剂能够与 B细胞 中的
效 作用能够阻碍碳水化合物消化过程 . 并对其水解作用进行
有 效抑制 , 从 而延迟糖分 的吸收速度 , 快速达 到控制血糖水
特异性受体组织进行活化 酶 . 并 激活其作用 , 从 而显著增加细胞 内部 c . A MP水
质量 . 药 物不 良反 应 比较 明显 , 临床使用时要对 其不 良反应
加 以重 视 。
量 增加 、 骨质 丢失等用药并 发症 。 部分患者可 出现液体潴 留 及 肝脏毒性反应等 。
3 减缓碳水化 合物 吸收类药物 d . 糖苷酶抑制剂能够显著减缓碳水化合物 吸收 。 其主要 作 用机制为 : 充分抑制小麦芽糖酶解酶现象 , 患者 服药后 , 药
素自 身 的敏感性 。患者在 服用 苯乙双胍 时 , 其主要优势为不
对胰 岛细胞 分泌作用后产 生刺激作用 , 因此往往不会造成胰 岛功能减退 。同时 , 双胍类药物还能有效减少胰岛素抵抗作 用. 并显著减轻 2型糖尿病患者 的体质量 。双胍类药物不 良
反应主要为乳酸酸血症。
现多种并发症 , 对其身心健康 及生 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2型
进入体 内后 。 可迅速被二肽 基肽酶 ( D D P ) . I V 降解 。 从而 失去
药 物失活 . 其半衰期 较短 , 因此开 发半衰期较 长的 G L P - 1类 药物具有现实意义。 2 提高胰 岛素敏感度类药物 2 . 1 双胍类药物 : 双胍类抗糖尿病药物( 如苯 乙双胍 、 二 甲双
平 的效果。同时 。 . 糖苷 酶抑 制剂还能够显著降低 2型糖尿
病 患者胆固醇 ,并对合并高脂 血症 的患者产 生较强作用 , 从 而有效减少 患者 甘油三酯 ( 1 B) 、 总胆固醇( 1 、 c ) 水平 。此药
平, 快速 提高胰 岛素 自身浓度 , 有 效抑制血糖 素的生成 与分
糖尿病 主要 临床表现包括 2个方 面。 一是机体组织对胰 岛素
不敏感 , 也就是 常说 的胰岛素抵 抗现象 , 二是 B细胞功 能障 碍, 引发高血糖症状 。 本文按照主要治疗效果 , 对现阶段I I 缶 床 主要抗 2型糖尿病药物 自身 的作用机制 、 典型药物相关研究
进展进行分析 , 现总结如下。 1 促 进 胰 岛素 合 成 、 分泌
护作用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二甲双胍 联合应用 , 能够显著
1 . 1 磺脲类药物 : 目前 , 磺脲类药物 已经发展至第三代 , 从第

代药物 临床使用开始算起 , 临床采用此种药物治疗 2型糖
尿病 已经近半个 世纪 。磺脲 类药物 主要作用机制 突 出表 现
为: 对三磷酸腺苷 ( A T P ) 通道 发挥 阻断作用 , 使 患者内皮细胞
泌, 进而 实现 良好血糖控制机制 [ 。由于 G L P - 1 受体激 动剂
在使用过程 中 , 优势 比较 明显 , 可与胰 岛素类药 物进行联合 使用, 是糖尿病 肾病患者 的首选治疗药 物 , 能够 显著降低患 者肾功能受损程度。在使用优势明显的同时 。 其不 良反应也
比较突出 , 主要为 胃肠道功能失衡 [ 6 ] 。米格列醇 是 仪 . 糖苷酶 抑制剂的典型药物 . 是现 阶段单纯饮食控制效果不佳患者 的 主要治疗药物 。 对于饮食控制+ 磺酰脲类药物疗效不佳者 , 可
中国药物 与I f 缶 床2 0 1 7 年6 月第 1 7 卷第 6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i n j c s n e 2 0 1 1 : ! : : 垒

83 3 ・
抗 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张 涛 杨 芳
糖尿病 ( D M) 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具有病程 长 、 难治 愈等特点 , 给患者 生活质量 带来 长期 影响。报道显示[ , 8 0 %
降低患者肝 葡萄糖异生现象 。 从而不断增强患者外周葡萄糖
吸收作用 , 2 种 常见 的治疗药物联合应用 , 可发挥较好 的血糖 控 制作用 , 且 患者对联合用 药方案耐受性 良好 , 能够显著减 少 服药过程出现的低血糖 症状 . 对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 积极的推动作用。长期服用噻唑烷 二酮类药 物 , 可 出现体质
1 . 2 胰 高血糖素样肽 ( G L P ) . 1 受 体激动剂 : G L P - 1 受体 激动 剂 属于肠促类 胰岛素 , 患者服 用此类药 物后 , 主要依靠 空肠 回肠 、 盲肠 内部的 L细胞进行 分泌 , 其调节血 糖的主要 作用 机 制在 于 ,利用环磷酸腺苷 蛋 白激酶. A来 降低患者血 糖水
2 . 2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 已上市及具备噻唑烷二酮结构 的此
类 药物 。 被统一称为噻唑烷二酮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能 够有效作用 于患者肝脏系统 ,并对其胰 岛素抵抗 、 脂肪组织
进 行激活 。 进一 步增加胰 岛素 自身的敏感性 , 实 现降低患者
血糖水平 的效果[ 。现阶段 。 曲格列酮 、 吡格列酮等药物均是 市 场常见的噻唑烷二酮类 药物。近年来 , 文献 [ 4 ] 研究表 明 , 曲格列酮 、 吡格列酮进人体 内后 , 可对 B细胞产 生较强的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