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术必要性

合集下载

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语言交流的桥梁,在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英汉翻译,作为其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分支之一,其技巧与方法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词性转换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技巧,其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现象,分析其必要性、常见类型及其在英语汉语言特点下的应用,以期为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简要介绍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必要性,阐述为何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词性转换,以及这种转换对于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性。

本文将详细分析英汉翻译中常见的词性转换类型,包括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转换、形容词与副词之间的转换等,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本文将探讨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应用策略,结合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特点,分析如何在实际翻译中灵活运用词性转换技巧,以实现译文的准确、流畅和地道。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技巧,提高翻译实践中的应变能力和翻译质量,推动英汉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词性转换的基本概念词性转换,即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言中的某一词类转换为目标语言中的另一词类,而不改变其原意,是英汉翻译中一种常见的翻译技巧。

这种技巧的运用,旨在使译文更加地道、流畅,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存在差异,因此,翻译时常常需要进行词性转换。

例如,英语中的动词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换为名词、形容词或副词;同样,汉语中的名词在英语中也可能需要转换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

这种转换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基于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翻译原则的遵循。

词性转换的翻译技巧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完全转换,即源语言中的某一词类完全转换为目标语言中的另一词类;二是部分转换,即源语言中的某一词类在转换为目标语言时,仍然保留部分原词类的特性。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沟通理解、传播知识、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使命。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翻译活动的重要性更是愈发凸显。

然而,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行为。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选择的目的性,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和语境,做出恰当的语言和文化选择,从而实现翻译的预期效果。

本文将首先回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探讨翻译选择的目的性在不同理论框架下的体现。

随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译者在实践中如何根据翻译目的进行语言和文化层面的选择。

本文还将探讨翻译选择的目的性对翻译质量的影响,以及译者在面对多元文化冲突时如何做出平衡和抉择。

本文将对翻译选择的目的性进行反思与展望,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翻译在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中的作用。

二、翻译选择的目的性理论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其本质就是一种选择。

翻译选择的目的性理论强调,翻译行为并非简单地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字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中的对应文字,而是一种有目的的、选择性的行为。

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方法和结果。

翻译者需要根据翻译的目的,选择适合的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以实现翻译的预期效果。

在翻译选择的目的性理论中,翻译的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信息传递、文化交流、商业推广等。

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例如,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信息传递,那么翻译者需要确保译文准确、清晰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如果翻译的目的是文化交流,那么翻译者就需要关注原文的文化内涵,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原文的文化信息。

翻译选择的目的性理论还强调了翻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翻译者不再是被动的文字转换者,而是翻译活动的主体,需要积极参与翻译选择的过程。

翻译者需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需求,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实现翻译的预期效果。

翻译选择的目的性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翻译行业的本地化翻译总结

翻译行业的本地化翻译总结
建立和完善本地化翻译行业的规范和标准,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创新发展
鼓励本地化翻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实现可持续发展。
05
案例分享
案例一:游戏行业的本地化翻译
总结词
游戏行业本地化翻译需注重文化差异和玩家体验。
详细描述
游戏行业本地化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玩家的文化背景和游戏习惯。在翻译过程 中,需要注重游戏内容的准确传达,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或不良体验。同时,还需关注游戏界面的交互性 和易用性,确保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能够顺利理解和操作。
THANKS
感谢观看
专业术语准确
对于涉及特定领域的文本,确保使用准确、专业的术语,并进行适 当的注释或解释。
技术问题的解决
翻译工具使用
熟练掌握各种翻译工具和软件,以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术语管理
建立和维护翻译术语库,以确保译文中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格式与排版
根据目标市场的排版要求,对译文进行适当的格式调整和排版, 以确保译文的易读性和美观度。
确保译文准确传达原文意 思,不出现错译或漏译。
语言流畅
译文需符合目标语言的表 达习惯,流畅自然。
后期处理与发布
排版调整
根据目标市场的排版规范 ,调整译文格式。
适应性测试
在小范围内测试译文,确 保在不同设备和浏览器上 显示正常。
多语种发布
将译文发布到多个语种平 台,扩大覆盖范围。
质量保证与反馈
质量标准制定
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确保每个 环节达到预期效果。
定期审查
对完成的翻译进行定期审查,确 保质量稳定。
用户反馈收集

计算机辅助翻译

计算机辅助翻译

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者的新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逐渐走出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验室进入了家庭,原本属于技术的研究工具,却为新时代的翻译人员开创了全新的天地。

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简称CAT),就是利用利用计算机的巨大存储能力与快速检索能力,建立供翻译人员使用的机器词典、术语库、资料库等,以节省翻译人员的检索时间,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翻译在分析、转换及生成中,允许人的介入。

在某种情况下,如语言结构歧义时,人的介入会使问题轻而易举地得以解决。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教学进入翻译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是翻译市场的需求。

随着中国越来越融人国际经济体系,翻译市场的总量迅猛增长,市场中的大部分翻译项目,是有关工程技术的文档翻译和商业本地化( lo-calization),一般这样的项目都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

要想在既定时间内,组织起足够数量的人力资源,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必须依赖计算机技术,对翻译的整个流程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分配;再者,当前的翻译机构必须倚重翻译技术,越来越多的大中型翻译机构要求加盟的专职和兼职译员掌握诸如Trados、Wordfast等主流的TM软件,唯其如此,译员才能顺利融入翻译公司的工作流程,和其他译员共享术语数据,保证项目的质量;还有,国内大学翻译专业尚无开设CAT技术课程。

为了尽快使中国的翻译教学与世界接轨,很有必要对CAT技术进行研究。

1 计算机辅助翻译基本过程1.1 已有翻译成果的重复利用词汇复用:系统提供大容量的专业词库,为用户节省查词典的时间,可自动进行词频记忆并按词频排序,用户只要点击鼠标或按快捷键即可完成句子翻译。

句子复用:采用先进的翻译记忆( TM)技术,把用户翻译的原文句子和译文自动记忆到数据库中。

翻译过程中,通过搜索引擎,自动查找记忆库,对需要翻译的内容进行快速分析、对比,保证相同的句子永远不要翻译第二遍。

python调用谷歌翻译

python调用谷歌翻译

python调用谷歌翻译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沟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需求。

谷歌翻译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在线翻译工具,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翻译服务。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调用谷歌翻译,实现自动翻译功能。

1.Python调用谷歌翻译的必要性Python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可以轻松实现与其他应用程序和服务的集成。

调用谷歌翻译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从而实现跨语言沟通。

2.安装谷歌翻译API库要使用Python调用谷歌翻译,首先需要安装一个名为googletrans的库。

在命令行中运行以下命令进行安装:```pip install googletrans==4.0.0-rc1```3.使用Python调用谷歌翻译API安装好库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代码实现Python调用谷歌翻译API:```pythonfrom googletrans import Translatordef translate(text, target_lang):translator = Translator()translated_text = translator.translate(text, dest=target_lang)return translated_text.texttext = "Hello, world!"target_lang = "zh-CN"translated_text = translate(text, target_lang)print(translated_text)```上述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translate的函数,接受原文本和目标语言作为参数。

通过googletrans库的Translator类,调用translate方法实现文本翻译。

4.实例演示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实例演示:```python# 原始文本original_text = "Hello, world!"# 目标语言target_lang = "zh-CN"# 调用translate函数,获取翻译后的文本translated_text = translate(original_text, target_lang)# 输出翻译后的文本print(translated_text)```运行上述代码,将输出以下结果:```你好,世界!```5.拓展应用掌握了Python调用谷歌翻译的方法后,我们可以将其应用到各种场景中。

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及译法

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及译法

技英语的翻译就不追求美感。科技英语最具特色
分析:这是一个并列复合句,两个并列句用 2006.
的美就是逻辑美,因为科技英语是表达科技事实、 and 连接,并各有一个条件状语从句,一个由 if 引 [3]李学平.科技翻译与英语学习[M].天津:南开大学
概念、原理和解释自然现象的,因此在翻译时要把 导,在主句前,另一个由 unless 引导,在主句后。后 出版社,2005.
2.2.2 倒译法。有些英语长句的表达顺序与汉
合作的越来越多;经贸往来洽谈、科学技术交流也 reason of physiological limitations,die.
语表达习惯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时常用倒译
日益频繁。科技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
译成:由于生理上的局限性的原因,一切生物 法,即按汉语的习惯,改变原文顺序来翻译。这种
易懂,符合译语语法结构及表达习惯,容易为读者
原子曾被认为是物质不可分的最小单位。 chosen,and even emphasized,so that it would be
理解。“顺”在翻译中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小到文章
2.2 长句及其译法。科技英语着重事实和逻辑 of the greatest use in the fields in which it is to
征和英汉两种语言在科技文献表达上的不同;在 短语多,同时兼有并列结构或省略、倒装语序,结 产的数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或者往往是
科技英语的翻译中一定兼顾各个方面,才有可能 构显得复杂。所以要突破长句翻译的难关,主要还 由于人们选择了合成材料的一些物理性质并加以
使译文呈现“顺”的良好结果。例如:Mild steels 是靠扎实的基本功,也就是需要广博的专业知识 突出而造成的,因此合成材料在其使用的领域中

翻译特性

翻译特性

翻译的艺术性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翻译的目的、翻译应使用的思维方式、翻译活动发展的过程、翻译成果的特点、社会对译作的承认和接受的方式等方面.针对译界现状,有必要强调翻译的艺术性.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地综合艺术性。

翻译不是“反光镜”或“传声筒”,而是具有一定的创造艺术性的。

译者的思维应具有艺术性的想象力,适度地理解和再现原作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语言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不一致性、不同民族在文化上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性、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与个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翻译的复杂性和非模式性。

在翻译中要注意语言的不对等性和文化差异。

最大限度地缩小原作与译文之间的距离。

今天得世界已经处于全球性信息交流的时代。

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交往越来越频繁,为了沟通国际间的信息交流,翻译已经成为不同语种在文化传播中极其重要的手段。

一、翻译是在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之间进行转换的艺术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

在这种转换中,原作的语言形势变了,但原作的内容必须尽量保持不变。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语言在词义上、句子结构上、表达习惯上和其他许多方面上都有极大的差异。

这就决定了翻译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把原作的思想内容、感情色彩、风格特点等等都尽可能地用贴近的译文语言完全、充分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

翻译不是对原作语言的机械性的转换,也不仅仅是对原文基本语义的简单传达,而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得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译者要告诉译文读者的不仅是原作者说了什么,而且要传达出他是怎么说的。

这就需要译者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能力,在透彻理解原作的基础上,突破原文字的束缚,创造性地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完整无损地在译文中再现原作的内容与风格。

翻译的范围极其广阔,它可以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科学、历史、绘画、音乐、雕塑、建筑、天文、地理等,无所不包。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CATALOGUE 目录•翻译实践背景与意义•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概述•科技英汉翻译实践过程分析•科技英汉翻译实践成果总结与展望•结论全球化趋势下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科技翻译在促进国际交流、技术传播和知识共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作为经典的翻译理论,为科技英汉翻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运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探究科技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层次转换规律和技巧。

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科技英汉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为科技翻译工作者提供实用的理论指导和翻译策略,促进科技翻译水平的提高。

010203翻译转换理论翻译转换概念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定义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核心思想语言单位的对应卡特福德认为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翻译的基础。

翻译转换的必要性由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卡特福德认为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转换以确保意义的准确传递。

语言对比尤其是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义和句法对比。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框架,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指导翻译实践该理论丰富了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视角,深化翻译研究通过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运用,促进跨文化交流010203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应用价值科技英语翻译难点与挑战030201语言等级与范畴转换与对等科技文本的语境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科技英汉翻译中的应用科技英汉翻译实践案例分析010203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实践背景介绍对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说明了该理论在科技英汉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

实践案例选择选取了若干个科技领域的英文文本,包括计算机、医学、生物等,将其翻译成中文,并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描述。

翻译过程说明根据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每个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翻译思路、词汇选择、语法结构转换等方面的处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idea of creating automatic
in March 1947 Warren Weaver’s letter ► in July 1949 publicized his ideas ► In 1954 the first feasibility trial
► ► based

Need for Translation Technology
► Two
facts: ►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 Modern 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s to foster translation automation
1990s vital developments ► creation of on-line machine translation services Altavista

The Translation Market
► new
technology available ►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need for change
Important advances
► 1980s
Logos ► most important projects were GETA-Ariane (Grenoble), SUSY (Saarbrücken, MU (Kyoto), and Eurotra (the European Union)

Concordances
► word-processing
programs ► valuable for translating specialized texts
On-line Bilingual Texts
►a
source text plus its translation ► bi-text
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a concise history of machine and 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 technology available to translators ► negative and positive aspects of machine translation ► main tools used in 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 impact of these new technologies on the professional translator
quality
► Cognitive
Processes ► The first stage: comprehension ► on several levels: ► Semantic level: understanding words out of context, as in a dictionary. ► Syntactic level: understanding words in a sentence. ► Pragmatic level: understanding words in situations and context.
Analysis of Some Errors in Machine-translated Teange the meaning of the lexeme 1 Words or phrases that are apparently correct but which do not translate the meaning in context: 2. Words without meaning: Errors in usage
on detailed bilingual dictionaries ►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models offer new possibilities
freeze
► semantic
barriers ► ALPAC (Automatic Language Processing Advisory Committee) ► In 1966 this committee produced a highly critical report: slow, inefficient and twice as expensive as human translation ► stressed the need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tools
► The
cold war time ► Print culture vs screen culture ► enormous growth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dustry and commerce function more than ever with the globalization ►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affected ► countries to cooperate in many spheres ► different aspects of modern life
► Research
continued in Canada, France and Germany and two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s came into being several years later: Systran, us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Commission ► and Taum-météo, crea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Montreal to translate weather forecasts from French to English.
translation
not enough human translators ► considered to be too expensive ► The economic necessity of finding a cheaper solution

questions
► Which
computer tools are genuinely useful to translators? ► Do the new technologies threaten the livelihood of the translator? ► Does automation imply the disappearance of translation as we know it?
Europe &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HUMAN TRANSLATI ON 300 million pages 150 million pages
MACHINE TRANSLATI ON 2.5 million pages 3.5 million pages
machine translation (MT)
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a
complex process ► specific tools and technology ► The computer as a workstation ► enormous saving of time
tools

Electronic Dictionaries, Glossaries and Terminology Databases

1 advantages
►2
less time to type in a word ► 3 immediate access to related data through links ► 4 use several dictionaries simultaneously
Electronic dictionaries
► Machine
translation is thus both an aid and a trap for translators mistakes may go undetected.

Machin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the
direct strategy ► the transfer strategy ► the pivot language strategy
► facilitates
later translations
Translation Memories
► most
important applications of on-line bilingual texts
► database
most useful with texts possessing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 five
types of knowledge: ► Knowledg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Knowledg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Knowledge of equivalents between the s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s. ► Knowledge of socio-cultural aspects,
►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CAT).
► tools
to help the translator work accurately and quickly, ► terminology databases ► and translation memor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