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萃取技术

合集下载

固相萃取技术原理及应用

固相萃取技术原理及应用

固相萃取技术原理及应用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一种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基于静态或动态状态下,将待测物从溶液中富集到固定相材料表面上,并通过适当的洗脱剂将目标物质从固相材料中释放出来。

固相萃取技术主要包括固相萃取柱(SPE column)和固相微柱(SPE cartridge)两种形式,常用的固相材料有活性炭、硅胶、C18、环糊精等。

固相萃取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相分离原理,通过合适的固相材料选择和操作条件控制,使目标物质与其他杂质分离,并实现富集和洗脱的目的。

固相材料通常具有特定的化学特性,可以选择性地吸附或排斥目标物质。

在固相萃取过程中,样品一般先通过固相材料进行进样,然后洗脱剂流过固相材料将目标物质洗脱出来。

最后,洗脱的目标物质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1.环境监测:固相萃取技术可用于提取和富集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如水体中的有机溶剂、土壤和废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可以提高目标物质的浓度,减少后续分析的干扰。

2.生物医学:固相萃取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用于提取和富集生物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如血液、尿液、唾液等中的药物或代谢产物,对于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安全性评价和生物样品前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3.农药残留:固相萃取技术可用于提取和富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如蔬菜、水果、肉类等中的农药和其代谢产物。

固相萃取技术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分析效率,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4.食品安全:固相萃取技术可用于提取和富集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香料等化学物质。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减少食品样品前处理的麻烦,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保障食品安全。

1.富集效果好:固相萃取技术通过选择性吸附目标物质,实现了目标物质的富集。

相比于其他分离技术,固相萃取技术具有更高的富集效率。

2.操作简便:固相萃取技术操作简单,只需在样品中加入固相材料,通过正压或负压将溶液通过固相材料,然后使用洗脱剂进行洗脱即可。

固相萃取技术原理与应用

固相萃取技术原理与应用

固相萃取技术原理与应用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一种重要的分离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固相萃取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一、固相萃取技术原理1.样品预处理:将待分析的样品溶解、稀释或提取,目的是将目标分析物从干扰物中分离出来。

2.选择适当的固相吸附剂:根据目标分析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相吸附剂。

常见的吸附材料有C18、C8、C2、环酰胺、硅胶等。

3.将样品通入固相吸附剂柱: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溶液通入固相柱中,待目标物质吸附在固相吸附剂上。

4.洗脱步骤:通过用洗脱溶剂洗脱柱中吸附的杂质和干扰物,保留目标物质。

洗脱溶剂的选择要根据吸附剂和目标物质的亲疏水性来确定。

5.目标物质的脱附:采用合适的溶剂脱附洗脱柱中的目标物质,得到纯净的目标物。

6.浓缩与洗脱:通过吹干或其他手段进行目标物的浓缩和洗脱,以便后续的分析方法检测。

二、固相萃取技术应用1.环境监测:固相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可用于海水、湖泊、河流和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和分离。

如对于农药残留、重金属离子等的分析,固相萃取技术具有高效、快速、选择性强的特点。

2.食品安全: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可用于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中残留农药、兽药、环境污染物等的富集和分离。

固相萃取技术具有样品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

3.药物分析:固相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生物样品(如血液、尿液)中药物残留的富集与纯化。

固相萃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药物分析的检测灵敏度和分离效果。

4.环境样品前处理: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前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水样预处理、土壤样品的提取等。

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快速分析和富集样品中目标物质,减少大量干扰物的影响。

总之,固相萃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选择性强的分离纯化技术,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

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

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一、概述固相萃取(SPE)和固相微萃取(SPME)是两种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们可以用于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

SPE通常用于大样品量的分析,而SPME则适用于小样品量的分析。

二、固相萃取1. 原理固相萃取是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通过将目标化合物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吸附到特定的固相材料上,然后再用洗脱剂将其洗脱出来。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其他干扰物质,并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2. 步骤(1)选择适当的固相材料;(2)将样品加入到固相柱中;(3)用洗脱剂洗脱目标化合物;(4)将洗脱液收集并进行进一步分析。

3. 固相材料常见的固相材料包括C18、C8、Silica gel等。

不同的固相材料具有不同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因此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富集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4. 应用领域SPE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中。

例如,可以用SPE技术来富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等。

三、固相微萃取1. 原理固相微萃取是一种无机溶剂的萃取技术,通过将特定的固相材料包裹在针头上,然后将其插入样品中进行吸附和富集目标化合物。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其他干扰物质,并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2. 步骤(1)选择适当的固相材料;(2)将固相材料包裹在针头上;(3)将针头插入样品中进行吸附和富集目标化合物;(4)用洗脱剂洗脱目标化合物;(5)将洗脱液收集并进行进一步分析。

3. 固相材料常见的固相材料包括PDMS、CAR等。

不同的固相材料具有不同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因此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富集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4. 应用领域SPME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中。

例如,可以用SPME技术来富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等。

四、比较1. 样品量SPE适用于大样品量的分析,而SPME则适用于小样品量的分析。

2. 富集效率SPE和SPME都可以有效地去除其他干扰物质,并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固相萃取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

在2003版的“食品卫生检测方法”标准系列中,有一个较大的改动就是很多项目,尤其是农药项目的前处理普遍使用了固相萃取技术(详见表1 )。

现针对这一技术的原理、使用和误区进行探讨。

一.固相萃取技术简介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技术,发展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其具有高效、可靠、消耗试剂少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取代了传统的液-液萃取而成为样品前处理的有效手段。

一些传统的介绍SPE的书籍将其归于一个液相色谱的原理,这其实是引起使用不当的主要源由之一。

把SPE小柱看作一根液相色谱柱,不如把它看成单纯的萃取剂更合适,因为:液相色谱的重点在于分离,而SPE的重点在于萃取。

固相萃取技术在样品处理中的作用分两种:一是净化,二是富集,这两种作用可能同时存在。

固体萃取和液-液萃取相比,其长处在于方便和消耗试剂少,短处在于批次间的重复性难以保证。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液体试剂的重复性好,只要其纯度可靠,不同年代的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都是可靠的。

而固体萃取剂就算保证了纯度外,还存在着颗粒度的差异,外形的差异等液体试剂不存在的且难以衡量的因素,不同年代不同批号的萃取性质可能会有较大的区别。

从理论上和厂家宣传来看,固相萃取应该在色谱分析的前处理上得到很好的应用:有机溶剂用得很少,可批量处理样品,既可富集,又能除杂质,给人印象是前处理的革命性进步。

然而现实情况,起码在国内,虽然推广了多年,实际应用还是相当有限。

SPE应用得不广,与我们的使用方式和期望有关,也与它本身的局限有关。

对于供应商来说,从经济利益出发,向来都是忽略固相萃取的局限与不足。

固相萃取可以作为前处理手段的一个很好补充,但是在使用时,一定要清醒知道到它的优点和缺点,注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二、固相萃取的应用优势在什么项目的前处理适合使用固相萃取技术,即用固相萃取会比普通的溶剂萃取更理想,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水中有机物的前处理。

固相萃取操作

固相萃取操作

固相萃取操作一、引言固相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在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它通过固定相材料与待提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分离和富集。

本文将介绍固相萃取的原理、常用材料和操作步骤,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二、固相萃取原理固相萃取的原理基于吸附-解吸过程。

具体而言,固定相材料表面的功能基团与待提取物质之间发生吸附作用,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而后,通过改变条件(如溶剂pH、温度等),使目标物质从固定相上解吸,得到纯净的目标物质。

三、常用固定相材料1. Silica gel:硅胶是一种常用的固定相材料,其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化学稳定性。

硅胶可以通过改变孔径和表面官能团来适应不同的提取需求。

2. Bonded silica:固定相硅胶的表面可以修饰为特定的官能团,如脂肪酸、芳香烃等,以增强对特定物质的选择性吸附。

3. Polymer-based materials:聚合物基固定相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常用于对大体积样品的提取。

4. Carbon-based materials:碳基固定相材料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常用于提取有机物质。

四、固相萃取操作步骤1. 准备固定相材料:根据待提取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材料,并将其制备成适当的形式(如固定相柱、片剂等)。

2. 条件预处理:根据待提取物质的特性,预处理样品。

例如,对于生物样品,可以通过蛋白酶消化、酸碱调节等步骤来提取目标物质。

3. 样品加载:将预处理后的样品与固定相材料接触,使目标物质吸附到固定相表面。

可以通过溶液滴加、样品注入等方式进行样品加载。

4. 杂质去除:将非目标物质从固定相上洗脱,以减少干扰。

可以使用纯溶剂或特定的洗脱溶液进行洗脱。

5. 目标物质洗脱:改变条件,使目标物质从固定相上解吸。

可以通过调节溶剂pH、温度等参数来实现目标物质的洗脱。

6. 浓缩和洗脱溶剂去除:将洗脱溶液进行浓缩,以得到目标物质的富集样品。

化学分析方法的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

化学分析方法的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

化学分析方法的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化学分析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获得准确和可靠的化学分析结果,对于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包括固相萃取、液液萃取、溶剂萃取和分离提纯技术。

一、固相萃取技术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一种用于生物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技术。

其原理是将待检样品与吸附剂接触或通过吸附剂时,目标分析物被吸附到吸附剂上,达到样品的富集和净化。

固相萃取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富集效果好、耗时短等。

在化学分析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二、液液萃取技术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简称LLE)是一种通过溶剂与待检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选择性溶解度差异而发生分离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待检样品与萃取溶剂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后,静置,根据目标分析物在两种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使其转移到相应的溶剂层中。

液液萃取技术适用范围广泛,操作简单。

但其溶剂消耗大,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有机溶剂挥发、环境危害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以控制和优化。

三、溶剂萃取技术溶剂萃取技术(Solvent Extraction)是指通过非挥发性溶剂将目标分析物从待测样品中提取出来。

它是一种在液液界面上基于物质间相互作用力原理进行的分离技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的前处理中。

溶剂萃取技术不仅可以提取有机物,还能用于提取无机物,同时能实现溶液的浓缩和纯化。

在生物样品前处理中,该技术常与其他技术,如SPE技术结合使用,以实现样品更好的富集和净化效果。

四、分离提纯技术分离提纯技术在生物样品前处理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分离提纯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薄层色谱技术(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称T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化合物的方法。

它通过将待测样品在薄层色谱板上作用,根据各种成分的溶解度差异和物理化学性质等特点进行分离。

固相萃取原理

固相萃取原理

固相萃取原理固相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药等领域。

其原理是利用固定相与待测物质之间的亲疏作用,通过固定相对待测物质的吸附、分配和解吸等过程,实现待测物质的分离和富集。

固相萃取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富集度高等优点,因此备受青睐。

固相萃取的原理主要包括吸附、分配和解吸三个过程。

首先是吸附过程,待测物质在固相上发生吸附,其速度受温度、溶剂、固相和待测物质性质的影响。

其次是分配过程,待测物质在固相和溶液之间发生分配,达到平衡后形成分配系数。

最后是解吸过程,通过改变条件(如溶剂、温度等),使待测物质从固相上解吸出来,完成富集和分离。

固相萃取技术可以根据固相的不同分为固相萃取柱和固相萃取片两种形式。

固相萃取柱是将固相填充在柱内,通过吸附、分配和解吸等过程实现待测物质的分离和富集。

固相萃取片是将固相固定在片上,通过待测物质在固相上的吸附和解吸实现分离和富集。

两种形式各有优势,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

固相萃取技术的选择主要受到待测物质的性质、固相的选择、溶剂的选择、温度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待测物质对固相的选择有不同的要求,有机物一般选择非极性固相,而极性物质则选择极性固相。

溶剂的选择也会影响固相萃取的效果,通常选择对待测物质有较好溶解度的溶剂。

温度和pH值的变化也会对固相萃取的效果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固相萃取技术通常需要进行前处理、样品吸附、洗脱和浓缩等步骤。

前处理是为了提高样品的纯度和减少干扰物质,样品吸附是将待测物质吸附到固相上,洗脱是将干扰物质从固相上洗脱,浓缩是将待测物质从洗脱液中浓缩出来。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和操作,以保证固相萃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固相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简便的分离和富集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理解固相萃取的原理和操作要点,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分析和检测中,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以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固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及优势。

一、固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固相萃取技术是一种基于化学吸附原理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固定在固体载体上的吸附剂,通过溶液与固相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富集和分离。

固相萃取技术具有选择性强、富集能力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

二、固相萃取技术的分类根据吸附剂的性质和形态,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分为固相萃取柱、固相微萃取和固相萃取膜三种类型。

1. 固相萃取柱:将固相吸附剂填充在柱内,样品溶液通过柱时,目标化合物被吸附在固相吸附剂上,其他干扰物被滤除。

常见的固相萃取柱包括固相萃取柱和固相微萃取柱。

2. 固相微萃取:将固相吸附剂固定在微量装置上,样品溶液通过时,目标化合物被吸附在固相吸附剂上,然后通过热解或溶解释放目标物质,进而进行分析。

3. 固相萃取膜:将固相吸附剂涂覆在膜上,样品溶液通过膜时,目标化合物被吸附在固相吸附剂上,其他干扰物被滤除。

常见的固相萃取膜包括固相微萃取膜和固相微萃取纸。

1. 环境监测:固相萃取技术可以用于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和分析。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的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2. 食品安全:固相萃取技术可以用于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的提取和分析。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保障食品安全。

3. 药物分析:固相萃取技术可以用于药物代谢产物、药物残留等的提取和分析。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实现对药物分析的高效、准确的检测,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4. 生物分析:固相萃取技术可以用于生物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富集和分析。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实现对生物样品中微量目标化合物的高灵敏度检测,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四、固相萃取技术的优势1. 选择性强:固相吸附剂的选择性可以通过调整吸附剂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来实现,从而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富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决定最佳清洗溶剂的浓度和体积,加试样SPE柱上,用5-10 倍SPE柱床体积的溶剂清洗,依次收集和分析流出液,得到清洗 溶剂对分析物洗脱廓形。依次增加清洗溶剂的强度,根据不同强 度下分析物的洗脱轮廓图,决定清洗溶剂合适的强度和体积。
(4) 洗脱(Elution) - 分析物的洗脱和收集
洗脱:用较强的溶剂将目标化合物洗脱下来,加以收集。
SPE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问 世以来,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环境、 制药、临床医学、食品等领域 。
概述——固相萃取目的
借助SPE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1)从试样中除去对以后的分析有干扰物质; (2)富集痕量组分,提高分析灵敏度; (3)变换试样溶剂,使之与分析方法想匹配; (4)原位衍生; (5)试样脱盐。
(3) 淋洗(Washing)-除去干扰杂质
❖淋洗:在样品进入吸附剂,目标化合物被吸附后,可先用较弱的 溶剂将弱保留干扰化合物洗掉。
❖洗涤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吸附在柱子上的少量基体干扰组分。一般 的洗涤液是合适的中等强度的溶剂。
❖对反相萃取柱,清洗溶剂是含适当浓度有机溶剂的水或缓冲溶液。 通过调节清洗溶剂的强度和体积,尽可能多地除去能被洗脱的杂 质。
使用SPE方法,要尽可能避免柱因超载而被穿透, 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概述——样品类型
SPE可以用于所有类型样品的处理,但是液体样品是最容 易处理的。
Survey response %
Liquids Solids Goos and creams Gaseous Other
(二)SPE基本原理
举例:反相萃取柱
C18, C8, Phenyl, CN, NH2
活化:甲醇、乙腈等,1倍柱管体积或3 倍柱床体积3~5 mL/min
平衡:水,1倍柱管体积或3倍柱床体 积,3~5 mL/min
上样:水溶液(缓冲剂稀释)生物流体 等,1 mL/min
淋洗:含5~50%极性有机溶剂的缓冲水 溶液,1~2倍柱管体积或5~10倍 柱床体积,1~2 mL/min
(2 ) 处理过的样品易于贮藏、运输 ,便于实验室间进 行质控。
(3 ) 可选择不同类型的吸附剂和有机溶剂用以处理各 种不同类的有机污染物。
(4) 不出现乳化现象 ,提高了分离效率。 (5) 仅用少量的有机溶剂 ,降低了成本。 (6) 易于与其他仪器联用 ,实现自动化在线分析。
(四) SPE装置与操作
目的:是将分析物完全洗脱并收集在最小体积的洗脱剂中,同时 使比分析物更强的保留的杂质尽可能多地保留在SPE 柱上。
较强的溶剂能够使分析物洗脱并富集到一个很小的体积,但有较 多的强保留杂质同时被洗脱下来;当用较弱的溶剂洗脱,富集 的体积较大,但含较少的杂质。
❖ 对于极性的SPE柱,非极性溶剂适合用于预处理过程 。通常很少 有人用极性溶剂去处理极性的SPE柱, 因为极性溶剂会与键合相 发生作用 ,减少吸附剂的与样品作用的表面积。
柱预处理– Why Condition?
Good transport between sample and sorbent
Conditioned sorbent
❖柱预处理有两个目的:
❖ 一个目的是除去填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
❖ 另一个目的是使填料溶剂化,提高固相萃取的重现性。填料未经 预处理或者未被溶剂湿润,能引起溶质过早穿透,影响回收率。
❖ 对于非极性相和离子交换SPE柱使用的柱预处理溶剂为易溶于水 的甲醇、 乙腈、四氢呋喃和丙酮。通常还要用水或缓冲液洗去残 留在柱上的有机溶剂。
❖但是SPE柱的填料粒径(>40µm)要比HPLC填料 (3~10µm)大。由于短的柱床和大的粒径,SPE柱效 比HPLC色谱柱低得多。
❖因此,用SPE只能分开保留性质有很大差别的化合物。 ❖与HPLC的另一个差别是SPE柱是一次性使用。
(三)SPE法的优点
(1 ) 简单、快速和简化了样品预处理操作步骤 ,缩短 了预处理时间。
SPE是一种吸附剂萃取,样品通过填充吸附剂的 一次性萃取柱,分析物和杂质被保留在柱上,然后分 别用选择性溶剂去除杂质,洗脱出分析物,从而达到 分离的目的。
SPE的分离模式主要取决于填充剂的类型和溶剂 的性质。
SPE基本原理
❖SPE也是一个柱色谱分离过程,分离机理、固定相和 溶剂的选择等方面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有许多相 似之处。
Unconditioned sorbent
(2) 上样或吸附 (loading or adsorption)
样品倒入活化后的固相萃取小柱,然后利用抽真空,加压或抽真 空的方法使样品进入吸附剂。在该步骤,分析物被保留在吸附剂 上。为了保证获得高的回收率,防止分析物的流失。 ❖首先,要用合适强度、pH的溶剂稀释试样,即将样品溶液的溶 剂强度调节到合适的范围。当以反相机理进行萃取时,以水或缓 冲溶液作为溶剂,其中有机溶剂量不超过10%(V/V)最为适合。 ❖再 次 , 要 适 当 减 少 试 样 体 积 或 适 当 增 加 固 相 萃 取 柱 中 的 填 料 。 加到萃取柱上的试样量取决于萃取柱的尺寸(填料量)和类型, 在试样溶剂中试样组分的保留性质和试样中分析物及基质组分的 浓度等因素有关。 ❖最后,加样萃取流速应该适当。还应该指出的是,整个加样萃 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柱子流干进入气泡。
洗脱:极性或非极性有机溶剂,可选加 水、缓冲剂、酸、碱等调节剂; 2~4倍柱床体积,
活化:洗脱 与吸附剂作 用比目标物 强的杂质; 极性比目标 物弱 淋脱:流出 目标物
淋洗:流出与 吸附剂作用比 上 样 :目流标出物与弱吸的附杂 剂 作 用质最;弱极的性杂比质目; 极性最标强物强
SPE操作步骤 (1) 柱预处理-Condition
固相萃取
(一)概述 (二)SPE基本原理 (三)SPE法的优点 (四) SPE装置与操作 (五) 吸附剂类型 (六)固相萃取条件选择
(一)概述
SPE :Solid Phase raction
是一种液相色谱分离,利用固体吸附 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与干扰 化合物分离,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 合物的目的。采用高效、高选择性的 固定相 进行萃取的样品预处理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