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国的风物特产

第九章 中国的风物特产
第九章 中国的风物特产

第九章中国的风物特产

章节名称:中国的风物特产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知识点较多,学生记忆较难。

教学目的和任务:让学生了解中国著名的风物特产。

授课时数:3周

教学过程:

第一节陶瓷器、丝织刺绣品和名茶

一、陶瓷器

(一)陶器

陶器是用陶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器物总称。陶器一般有质地不纯、不透明、吸水性较高及烧成温度较低的特征。陶器多数不上釉,但也有施釉(主要为含铅量较高的低温釉)的陶器。由于粘土所含杂质及成分的不同以及烧成温度、烧制方法的差异,陶胎坯体呈红、灰、黑、青、白、褐、棕等颜色。陶器按其用途可分为日用、艺术和建筑、冥器等类,安是人类创造的第一个新物质。陶器生产是人类最早的手工业劳动之一。

陶器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其最早的源头可能还更早。据目前的考古材料可知,我国最早的陶器出现在一万多年前,如在江溧水县神仙没出土了距今11200年的陶片,在白洋淀地区发现有近万年的陶片,在白洋淀地区也发现有近万年的陶片。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没、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县裴李岗、广西林甑皮岩以及大地湾文化等,都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陶器,如陶罐、陶碗等。

人类在长期的用火实践中,认识到粘土经火烧过之后可变成硬块,并逐渐发明了陶器。最早的陶器是仿制人类常见的其他质地的器物,如蓝子、葫芦和皮袋等,并逐渐演变成呼具特色的呼咱器皿、陶塑等。其制作工艺也从最初的泥条盘筑、捏制向慢轮、快轮发展,为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通过火的作用,改变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创造性劳动。它的发明和制陶业的兴起,不仅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使人类烹煮熟食、改善生活更加方便,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发明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二)瓷器

瓷器是指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经混合、制坯、加工成形,干烧制而成的一种制品。古代又称窑器。瓷器可上釉或不上釉。具有坯体洁白,质地坚硬细密,表面光洁,断面具不吸水性,较薄者呈半透明,敲击时音响清彻等特点。

瓷器可分为硬瓷和软瓷两大类。

硬瓷指胎釉中含高岭土量较多,长石及其熔剂含量较少,高温粘度大,产品不易变形、吸水率低,瓷及釉面硬度高的一类瓷器。传统的中国瓷器即属此类。

软瓷则指由于胎中含熔块成分多,烧成温度较低,产品极易变殂,硬度和强度都较差的一类瓷器。软瓷是16-17世纪在欧洲发展起来的。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在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区的东汉晚期墓葬和遗址中出土的瓷器品类大多是日用器皿。常见的有碗、盘、钵、盆、盏、洗、壶、罍、钟、瓿等,还有数量不多的砚、唾壶和五联罐最为多见,壶次之。

有些瓷器仅以青釉素裹。多数器物制以印弦纹、水波纹、麻布鞋纹、网纹、窗棂纹、杉叶纹、方格纹、重三角纹、蝶形纹或贴印铺首为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代就已出现原始瓷器。其间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和秦代,至东汉时期即已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和黑瓷。以后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断发展,我国制瓷技术不断提高,产量和品种日趋增多,产区不断扩大,生产瓷器的名窑遍及全国各地。如唐代的越窑、邢窑;宋代的“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元代的德化窑;明清时期的“瓷都”景德镇窑等,都曾经在历史上名噪一时。所生产的瓷器,无不以其精巧的工艺,优美的造型和素雅、艳丽的色彩而蜚声中外。仅以烧制不同釉色的瓷器而论,

历代就有许多独具代表的品种,如唐代的青、白釉;宋代新创的釉上红彩,釉上红、绿、黄加彩及白地釉下黑花、结晶釉兔毫及鹧鸪斑、铜红釉、玳瑁釉及剪纸贴花;元代著名的元青花、釉里红;明代的甜白釉、斗彩、娇黄、五彩;清代的郎窑红、豇豆红、天蓝釉、珐琅彩、粉彩等等。中国在世界上向有“瓷国”之誉。(一)陶器与瓷器区别

人们总是把瓷与陶相提并论而称之为“陶瓷”,这种提法反映了陶和瓷都是火与土的艺术。由于陶器发明在前,瓷器发明在后,所以瓷器的发明,很多方面受到了陶器生产的影响。如人们对火的性能的掌握和对粘土特点的充分认识等。但陶与瓷无论就物理性能,还是就化学成分而言,都有本质的不同。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行名);(2)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3)陶器的烧成漫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5)陶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击时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响。

除以上所举,陶与瓷的不同之处还表现在: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先民的专门发明,它为人类所共有。只要具备了足够的条件,任何一个农业部落、人群都有可能制作出陶器。而瓷器则不同,它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尔后通过海路和陆路大量输出到海外,才使制瓷技术在世界范围得到遍及。因此,瓷器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丝织刺绣品

(一)织锦

云锦、蜀锦和宋锦是我国三大名锦。

(二)刺绣

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是我国四大名绣。

三、名茶

(一)茶叶的分类

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品类繁多按照制造成方法不同可划分为六个大类。

全发酵茶(红茶)

红茶的制造一般要经过:

1、萎凋:这是制造红茶、黑茶、乌龙茶的第一道工序。鲜叶采下后,叶细胞充满水分萎凋的目的即在于使鲜叶减少一部分水分,便于揉捻。如不经萎凋直接揉捻,将成一团破碎叶片,影响茶叶质量。

2、揉捻:这是制茶的第二道工序。揉捻的作用是使茶叶卷索或形成一定的形状,使茶叶外观美观。同时经过揉捻使叶细胞裂开破碎,茶汁外溢,便于发酵和冲泡。

3、发酵---这是制造红茶的必经过程。发酵的目地是使叶子中所含茶单宁氧化,叶色由绿色转变成铜红色,生成红茶特有的颜色。由于茶单宁氧化还会使叶子中一部分物物质进行化学作用,生成红茶特有的蜜糖香味。

4、烘干棗烘干的目的是通过干燥,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发酵、固定红茶的色香味。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降至多4棗6%,至此红茶的初制即告完成,通称“红毛茶”。

不发酵茶(绿茶)

杀青:制造绿茶,鲜叶采摘后要进行杀青。目的在于破坏鲜顺中酶的活性,防止茶单宁氧化变成棕红色,以保持青绿色;蒸发一部分水份,便于揉捻成条;散发青草气、青臭气,使茶叶具有的特殊香气显露出来。揉捻棗揉捻的目地与红茶大体相同。

干燥:干燥的目的与红茶大体相同。用绿茶再加工用鲜花花窨制的茶(花茶)

用绿茶中的炒青、烘青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加花窨制而成的再制茶及为花茶。根据所用香花不同又分茉莉花茶、玉兰花茶、玫瑰花茶等。

不完全发酵茶(乌龙茶)

萎凋:作用与红茶基本相同。

摇青和做青:这是制造乌龙茶特有的工序。通过摇青使叶片边缘破碎,茶汁外溢发酵,形成“绿叶镶边”的要求。

炒青棗炒青相当于绿茶的杀青过程。目的是用高温破坏酵的活性,制止发酵,蒸发水份,使叶片便于揉捻。

揉捻:揉捻的目的基本与红茶相同。但过程要比红色茶复杂,要经过初炒初揉,复炒复揉要经过二炒二揉,更促进了浓郁的气味。

烘干:烘干的作用与红茶基本相同。

后发酵茶(黑茶)

黑茶在鲜叶的处理上要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干燥等工序成为黑毛茶。黑茶一般为粗老茶。

后加工的紧压茶

紧压茶是毛茶的再加工,一般经地筛分(拼合)汽蒸压制、烘干、包装。一般紧压茶用黑茶、红茶末、绿茶(包括粗老茶)做原料,压成不同的形状。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以是最早发现茶叶功效、栽培茶树和制成茶叶的国家。茶叶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三大特产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即茶叶、咖啡、可可)。按茶叶初加工可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六大类毛茶。根据商业习惯,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和花茶六大类。

一、绿茶:

最古老的茶叶品种。绿茶是不发酵的茶叶,初制时采用高温杀青,以保持鲜叶原有的嫩绿。绿叶绿汤,色泽光润,汤澄碧绿,清香芬芳,味爽鲜醇。绿茶其中以西湖龙井茶、太湖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最为著名。

二、红茶:

红茶出现于清朝,用全发酵法制成。制作关键是渥红(发酵)以促进酶活性,使多酚类充分氧化。红叶红汤,香甜味醇,具有水果香气和醇厚的滋味,还具有耐泡的特点。红茶多以产地命名,以安徽祁红、云南滇红尤为出众。

三、乌龙茶:

乌龙茶也称青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始出现于清朝。制作采用独特的“做青”工序,使鲜叶不充分氧化。特点是叶色青绿,汤色金黄,绿叶红镶边,香气芬芳浓醇,既具有红茶的醇厚,又具有绿茶的清香。乌龙茶的产地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台湾一带,名品有福建的武夷岩茶、铁观音、广东的凤凰单枞,台湾的乌龙等。

四、黄茶:

加工过程中采用杀青、闷黄方法,使鲜叶进行非酶性氧化。黄叶黄汤,香气清悦醇和。黄茶按芽叶嫩度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著名品种有君山银针等。

五、白茶:

白茶白色茸毛多,色白如银,汤色浅淡、素雅,初泡无色,滋味鲜醇,毫香明显。是在加工制茶时仅经过萎凋,便将鲜叶直接干燥的茶,不揉捻、不发酵。主要产于福建的政和、福鼎等地,名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二)中国传统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1.西湖龙井

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品质为最佳。龙井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黄似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汤色碧绿黄莹;叶底细嫩成朵。

鉴别方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2.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每公斤干茶需要茶芽13.6~15万个。外开形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汤色清澈明亮,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绿显翠。

鉴别方法: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每500克有5.8-7万个芽头,芽为白豪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3.白毫银针

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东部的福鼎和北部的政和等地。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白茶味温性凉,为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作为药用。

4.君山银针

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其冲泡后,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丛林立。很高的欣赏价值。

鉴别方法: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5.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鉴别方法: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茶呈土黄,味苦,叶底不成朵。

6.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鉴别方法:产于福建崇安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内质香气馥郁、隽永,滋味醇厚回苦,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6-8次以上,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

7.安溪铁观音

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鉴别方法: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8.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和白龙潭等群山峰顶上,以车云山天雾塔峰为最。人云:“师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成品条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叶底芽壮、嫩绿匀整。

鉴别方法: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银绿隐翠,内质香气新鲜,叶底嫩绿匀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假的为卷曲形,叶片发黄。

9.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

10.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鉴别方法: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在其它的“中国十大名茶”说法中,一般常见到产于安徽祁门县的“祁红”、产于云南的“滇红”湖北产“恩施玉露”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等。

第二节名酒、中药

一、名酒

(一)中国酒的分类

1、白酒

2、黄酒

3、葡萄酒

4、啤酒

5、配制酒

(二)中国国家名酒

黄酒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历史上,黄酒名品数不胜数。由于蒸馏白酒的发展,黄酒产地逐渐缩小到江南一带,产量也大大低于白酒。但是,酿酒技术精华非但没有被遗弃,在新的历史时期反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黄酒魅力依旧,黄酒中的名品仍然家喻户晓,黄酒中的姣姣者仍然像一颗颗璀灿的东方明珠,闪闪发光。

1、绍兴加饭酒

绍兴黄酒可谓是我国黄酒的姣姣者。绍兴酒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记载。宋代以来,江南黄酒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尤其是南宋政权建都于杭州,绍兴与杭州相距相近,绍兴酒有较在的发展,当时的绍酒名酒中,首推"蓬莱春"为珍品。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中,不少都流露出对家乡黄酒的赞美之情。清代是绍兴酒的全盛时期。酿酒规模在全国堪称第一。绍酒行销全国,甚至还出口到国外。绍酒几乎成了黄酒的代名词。目前,绍兴黄酒在出口酒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产品远销到世界各国。绍兴酒酿酒总公司所生产的品种很多,现代国家标准中的黄酒分类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绍兴酒的品种及质量指标为依据制定的。其中绍兴加饭酒在历届名酒评选中都榜上有名。加饭酒,顾名思义,是在酿酒过程中,增加酿酒用米饭的数量,相对来说,用水量较少。加饭酒是一种半干酒。酒度15%左右,糖份0.5%-3%。酒质醇厚。气郁芳香。此外,还有元红酒、善酿酒、香雪酒等酒都具有很高的品质,远销国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福建龙岩沉缸酒

龙岩沉缸酒,历史悠久。在清代的一些笔记文学中,多有记载。现在为福建省龙岩酒厂所产。这是一种特甜型酒。酒度在14-16%,总糖可达22。5-25%。内销酒一般储存两年,外销酒需储存三年。该酒在1963,1979,1983年三次荣茯国家名酒称号。龙岩沉缸酒的酿法集我国黄酒酿造的各项传统精堪技术于一体。比如说,龙岩酒用曲多达4种,有当地祖传的药曲,其中加入30多味中药村;有散曲,这是我国最为传统的散曲,作为糖化用曲。此外还有白曲,这是南方所特有的米曲。红曲更是龙岩酒酿造必加之曲。酿造时,先加入药曲,散曲和白曲,先酿成甜酒娘,再分别投入著名的古田红曲及特制的米白酒。长期陈酿。龙岩

酒有不加糖而甜,不着色而艳红,不调香而芬芳三大特点。酒质呈琥珀光泽,甘甜醇厚,风格独特。

二、白酒

白酒中的名酒是按香型评定的。现分为酱香型,米香型,清香型,浓香型,其它香型(董香型,凤香型,芝麻香型等)。

1 贵州名白酒:茅台酒,董酒

酱香型名白酒有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等酒。贵州茅台酒和四川郎酒虽产于两个不同的省,但是茅台酒的产地贵州仁怀和郎酒的产地四川古蔺在地理位置上却是非常接近的。这两地都分布在赤水河畔,前者位于黔北,后者位于川南。赤水河经贵州仁怀,习水,再流经四川古蔺等县,至四川合江县汇入长江。酱香型名白酒中以贵州茅台酒最为著名,有国酒之美称。在清代,由于川盐入黔,赤水河是川盐从长江经泸州,合江等地的一条水上通道。清代诗人郑珍曾写道:"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正是频繁的盐业运输,促进了赤水河两岸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当地酿酒业的发展与兴旺。贵州茅台酒的美名开始流传开来。茅台酒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特殊风格,酒液清亮,醇香馥郁,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闻之沁人心脾,入口荡气回肠,饮后余香绵绵。茅台酒最大的特点是"空杯留香好",即酒尽杯空后,酒杯内仍余香绵绵,经久不散。茅台酒在历次国家名酒评选中,都荣获名酒称号。茅台酒还是许多重大的外事活动的见证人,因而被誉国酒","外交酒"。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也称茅台酒是美酒。茅台酒的独特风味,除了独特的酿造技术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产地的独特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茅台酒厂在赤水河之畔,该水系受国家有关政策的严格保护,周围不允许建有污染源的工厂。更为独特的是,川黔这一带的湿润,闷热的气候,形成了独特的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在酒曲和原料上的繁殖,其复杂的生物代谢机理,使茅台酒的风味成份更加复杂,协调。这是其它地方所无法模拟的。在贵州茅台以外的地区建厂,即使严格按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技术生产,也无法酿制出真正的茅台酒。董酒产于贵州省遵义市董酒厂,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酿酒作坊酿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为"董酒"。1957年建立遵义董酒厂,1963年第一被评为国家名酒,1979年后都被评为国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于浓香型,也不同于酱香型,而属于其它香型。该酒的生产方法独特,将大曲酒和小曲酒的生产工艺融合在一起。

2 汾酒

汾酒产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东岳,晋中盆地西沿的汾阳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作为我国白酒类的名酒,山西汾酒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名酒。清代成书的<<镜花缘>>中所列的数十种全国名地名酒,汾酒名列第一。清代名士的笔记文学中,曾多次盛赞山西汾酒。汾酒属清香型白酒。

3 四川名白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和沱牌曲酒

我国的各省名白酒中,四川所产的占的数量最多。原有五种国家名酒,素有"五朵金花"之美称,后又增加到六个。在第五次全国名白酒评比中,有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四川沱牌曲酒荣获国家名酒称号。除郎酒属酱香型白酒外,其余都属于浓香型白酒。五粮液,原名为"杂粮酒",产于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该酒由高梁,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谷物为原料酿制而成,相传创始于明代。现在该厂还有明代一直留传下来的酿酒老窖,宜宾市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张"杂粮酒"的技术秘方。1929年定名为"五粮液。五粮液酒具有"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被认为在大曲酒中,以酒味全面著称。该酒四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泸州老窖特曲酒,作为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以"醇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1915年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历届国家评酒均获"国家名酒"的称号。

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县。其前身当推唐代名酒剑南烧春。唐宪宗后期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就将剑南之烧春列入当时天下的十三种名酒之中。当然,当时所指的剑南,是指剑门关之南,唐代所谓剑南道"之省称,绵竹作为当时剑南道属下的一个县。现今酒厂建于1951年4月。剑南春酒问世后,质量不断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国评酒会上,首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4 古井贡酒

该酒产于安徽省亳县古井酒厂。魏王曹操在东汉末年曾向汉献帝上表献过该县已故县令家传的"九酿春酒法"。据当地史志记载,该地酿酒取用的水,来自南北朝时遗存的一口古井,明代万历年间,当地的美酒

又曾贡献皇帝,因而就有了"古井贡酒"这一美称。古井贡酒属于浓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衰的特点。

5 江苏名白酒:洋河大曲与双沟大曲

洋河大曲产于江苏省泗洋县洋河镇洋河酒厂。洋河镇地外白洋河和黄河之间,距南北大运河很近,在古代时,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是重要的产酒和产曲之乡。洋河大曲属于浓香型白酒。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后,三次被评为国家名酒。双沟大曲产于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1984年的第四次全国评酒会后,该酒以"色清透明,香气浓郁,风味协调,尾净余长"的浓香型典型风格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6 西凤酒

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西凤酒厂。西凤酒属其它香型(凤型)。曾四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二、中药

(一)中药材

(二)中成药

第三节文房四宝

一、湖笔

二、徽墨

三、端砚

四、宣纸

第四节其他工艺品

一、景泰蓝

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其制法即于铜器表面上以各色珐琅质涂成花纹,花纹的四周嵌以铜丝或金银丝,再用高火度烧即成。这项工艺始于明代景泰,而且初创时只有蓝色,所以叫景泰蓝。现在虽然各色具备,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因为景泰蓝已变为一种工艺的名称,而不是颜色的名称,据说景泰为宣德之子,宣德重视铜器以及铸冶铜质,景泰在幼年期间耳濡目染,认识极详,且嗜之极深,只是对于铸炼方面,宣德已到达绝顶,没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颜色方面另别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终于有景泰蓝的创制。因为事先对颜色的筹谋极费苦心,所以在成功之后,也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饰无不用景泰蓝制作,种类之多不可屈数,凡瓷料所能制器无不尽有,成化时期继承遗业,未改遗风,仍努力烧制,所以景泰蓝的器物在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经历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四朝,虽仍然烧制,可是都因循成规,虚应故事,在质量上都不能与景泰和成化年间媲美。万历以后,虽然偶然有烧制,并非象以前设官置厂视为例务,所以以后出品极少。终明代一世,都没能复兴。到清朝乾隆时期,又开始烧制,且品类多,成绩好,虽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时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正以后出品物绝不逊色。现今虽有康雍的器物出现,然而细细考究竟与乾隆所制器物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是乾隆所制,刻康雍年款,却不是康雍制作的。

大体上说,明代的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体略显厚重,故造型仿古的多,主要仿青铜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质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红像宝石红,绿像松石绿。此时的丝掐得较粗,镀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款有“大明景泰年制”或“景泰年制”,底款,边款均有。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并且无砂眼,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但不及明代的文饰生动,镀金部分金水较薄,但金色很漂亮。

民国时期景泰蓝总体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工细,质量好。造型多仿古铜器,或仿乾隆时的精品,款,已都是刻款了。现在景泰蓝的陈设品多,不做实用品。

现在的景泰蓝工艺大有提高,造型多样,纹饰品种繁多,已成为我们与国际友人和亲朋好友互相往来的最佳礼品了。

二、漆器:北京漆雕、福州脱胎漆器、扬州镶嵌漆器。

三、玉雕:北京、扬州、苏州、东北的玉雕都很著名。

四、名石雕刻:寿山石、青田石、昌化鸡血石是我国三大佳石。

五、木雕:浙江东阳、乐清、福建、江苏、广东、山东等地的木雕都较著名。

六、工艺画

(一)木板水印画

(二)木板年画

(三)内壶画

七、风筝:北京风筝、天津风筝、潍坊风筝。

中国的风物特产教案

中国的风物特产教案

标题: 第六章中国的风物特产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陶瓷器的定义,掌握著名陶瓷器的产地及名称。 2、掌握我国著名丝织品的名称、产地,了解其特点。掌握我国四大名绣的名称、产地、代表作品。 3、掌握我国著名雕刻品的名称和产地。 4、掌握我国著名漆器及金属工艺品的名称、产地、特点。 5、了解我国著名的编织品的产地及名称,掌握工艺画的名称、产地,熟悉内画壶和木版水印画的工艺。 授课时数:6课时 教学重点:陶瓷器、漆器、金属工艺品、工艺画、年画 教学内容及过程: 复习第五章知识 授新课: 第六章中国的风物特产 中国的风物特产从工艺上划分,大体上可分为陶瓷、织绣、雕刻、编织等等。 第一节陶瓷器 一、陶器 1、定义:陶器是用粘土成型、经过700度——800度的炉温焙烧、无釉或上釉、作为摆设工艺品或

生活日用品的器皿。 2、名品: (1)宜兴紫砂陶:有“天下神品”之称。有很强的吸附力,泡茶数日仍能保持茶香,耐热性能好,传热慢。可作茶具、花盆。 (2)洛阳唐三彩:可作雕塑工艺品及日常生活用品。 (3)钦州坭兴陶:耐酸碱腐蚀,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作茶具、花盆。 (4)淄博美术陶:名品有“雨点釉”、“茶叶末釉”等。其中,“雨点釉”被称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是日本茶道使用的精品。 (5)东营黑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 二、瓷器 1、定义: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制成的器皿,它以高岭土作为胎料,经过1200度以上的炉温焙烧而成。 2、名品: (1)景德镇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四大特点;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薄胎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它与北京雕漆、湖南的湘绣并称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 (2)醴陵釉下彩瓷:餐具日用瓷,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精华”。 (3)德化白瓷:有“中国白”之称,是我国著名的出口工艺品。 (4)龙泉青瓷:具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 (5)绍兴越瓷:著名的有“变色釉瓷器”。 3、我国三大瓷都: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 第二节丝织工艺品 丝织工艺品是以蚕丝等为原料的纺织品和

中国饮食文化及风物特产(一)

中国饮食文化及风物特产 讲师@黄金豆 第一节中国的烹饪流派 第二节中国名酒 第三节中国名茶 第四节中国的陶瓷器 第五节织绣工艺品 第六节雕塑工艺品 第七节漆器及金属工艺品 第八节文房四宝与木版年画 第一节中国的烹饪流派 所谓菜系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在物产气候、历史条件、饮食习俗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独特味型和稳定风格、并被普遍认同的风味流派。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华饮食文化内涵大体上可以概括成为四个字: 精,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它贯穿在饮食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选料、烹调、配伍、制作等过程无不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征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在于它的美,味道美,造型美,颜色美,色、香、味三者俱全。其次,“美”贯穿于饮食活动全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餐具的使用,环境的布置,无一不美。 情,中华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一样,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重要途径。 礼,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 二、中国烹饪流派的分类 (一)依照地域范围划分 早在明清时代,我国就大体上形成了鲁、扬、川、粤“四大菜系”。解放后开始出现了“菜系”这一特指烹饪风味的名词,同时,又增加了浙、徽、湘、闽四个菜系,形成了鲁、扬、川、粤、浙、徽、湘、闽“八大菜系”。 解放以后,由于北京、上海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两地饮食文化的快速发展,新增了北京和上海两大菜系。此后,“十大菜系”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 (二)依据原料的使用划分 我国的菜系分为:荤菜和素菜两个流派.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前模拟训练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前模拟训练 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陶器是用高岭土成型经700-00C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日用品和陈设品。) 2、唐三彩是用黄、绿、蓝三种色彩的低温铅釉陶器。() 3、唐代以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瓷窑最为著名。() 4、湖南醴陵、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是中国三大瓷都。() 5、景德镇青花瓷具有“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 6、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并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7、景德镇青花瓷位居四大名瓷之首,享有“瓷国明珠”之美誉。() 8、福建德化白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特点。() 9、浙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0、江苏宜兴是中国的“陶都”,宜兴紫砂器享有天下“神品”之称。() 11、龙泉青瓷的“弟窑”青瓷有“紫口铁足”之称,堪称瓷中珍品。() 12、雨点釉瓷有“尺瓶寸盂视为无上之品,茗瓯酒盏叹为不世之珍”之说。) 13、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 14、山东淄博在汉代就能生产翠绿、栗黄、茶黄、淡绿四种颜色釉陶。 ) 15、元、明、清瓷器的主流是青花瓷。() 16、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绣、四川蜀绣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 17、最能体现苏绣艺术特征的是“双面绣”。()

18、湘绣被誉为“东方明珠”,双面异色《熊猫》是苏绣的代表作。() 19、粤绣绣工多为男工,代表作有《百鸟朝凤》。() 20、中国玉雕原料玉石有新疆和田和辽宁岫岩,有“东有岫岩,西有和田” 之说。()21、昆山玉以称为羊脂玉的白玉最佳。() 22、昌化鸡血石、青田冻石、寿山田黄石是我国三大佳石。() 23、钧窑以“入窑一色,出窑百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 24、青田石雕、东阳木雕、黄杨木雕称为“浙江三雕”。() 25、青山石雕以“田黄石”最为名贵,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 26、北京雕漆漆厚15~25 毫米再用刀进行雕刻,故称“雕漆”。() 27、锡罐是高档茶叶长期保鲜的最佳器皿,以云南个旧的锡器最为著名。 () 28、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 29、湖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被誉为“笔中之冠”。() 30、徽墨具有色泽黑润、经久不褪,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誉。() 31、宣纸具有纸质柔韧、久不变色、卷折无损的特点,有“纸寿千年”之说。()32、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砚。() 33、端石以黑色为主,端砚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 34、锡性凉、散热效果极佳是绿色环保金属,中国锡器始于明代。() 35、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有“家家会刻版,人人善丹青”之誉。() 36、苏州桃花坞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37、扬州剪纸艺人包钧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38、山西剪纸最常见的是灯花,有“活化石”之称。()

第四章中国风物特产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中国风物特产 一、单项选择题 1.竹雕艺术在 ( )大盛。 A. 隋唐时期 B. 宋元时期 C. 明清时期 D. 民国时期 2. 中国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是在( )。 A. 新石器时代 B. 商周至秦汉 C. 隋唐至明 D. 秦汉至隋唐 3.()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 A. 商周 B.夏商 C. 秦汉 D.汉魏 4. 玉雕产地最有名的是()。 A.新疆和田玉雕 B. 南阳玉雕 C. 岫岩玉雕 D. 锦州玛瑙雕 5. 享有“天下神品”之誉的是()。 A. 荣昌素烧陶 B. 云南建水紫陶 C. 宜兴紫砂陶 D. 广西钦州坭兴陶 6. 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中外的是()。 A. 景德镇景瓷 B. 醴陵彩瓷 C. 德化白瓷 D. 龙泉青瓷 7. 被称为宝石之王的是()。 A. 钻石 B. 红宝石 C. 蓝宝石 D. 祖母绿 8. “珍珠之乡”是指()。 A. 广西的合浦 B. 广东的雷州半岛 C. 浙江诸暨山下湖 D. 黑龙江流域 9. 软玉主要有白玉、黄玉、紫玉、墨玉、碧玉、青玉、红玉等等,其中最佳的是()。 A. 白玉 B. 碧玉 C. 黄玉 D. 红玉 10. 现今使用数量最多的玉材的是()。 A. 和田玉 B. 独山玉 C. 岫山玉 D. 昆仑玉 11. 在古代丝织品中,()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 A.绢 B. 纺 C. 锦 D. 缎 12. 素有“竹编之乡”的称号的是()。 A. 浙江东阳 B. 山东掖县 C. 广东高要 D. 湖北沔阳荐 13.()素有“藤乡”美誉。 A. 广州市郊的沙贝 B. 云南腾冲 C. 广东南海 D. 江西会昌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10. 【单选题】元、明、清瓷器的主流是( )。 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 ( )时釉陶己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陶器开始向瓷器过渡。 B. 北齐 C.秦国 D.东汉 ( )是陶瓷的故乡。 B. 韩国 C.美国 D.英国 ( )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时期。 B. 宋 C.元 D.明 原始陶器的彩绘纹饰多以( )图形出现。 B. 人形 C.几何 D.兽形 ( )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B. 江西景德镇 C.河北唐山 D. 山东淄博 ( )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以其“入溶一色,出客万彩”的祌奇“窑变” 1.【单选题】 A.西晋 2.【单选 题】 A.中国 3.【单选题】 A.唐 4.【单选题】 A.不规则 5.【单选题】 A.湖南醴陵 6.【单选 题】 闻名。 A.定窑 7.【单选题】 A.邯郸 8.【单选题】 B.哥窑 C.钧窑 D.汝窑 “唐三彩”精品多出土于( )。 B.景德镇 C.唐山 D.洛阳 定窑以烧( )而著称。 B.白瓷 C.乳浊釉 D.青花瓷 现代最著名的“ 瓷都”是江西 ( )。 B.赣州 C.九江 D.景德镇

而 10. 【单选题】元、明、清瓷器的主流是()。

A.青花瓷 B.骨瓷 C.白瓷 D.红釉 C.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D.四川绵竹年画 20. 【单选题】( ),中国剪纸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耐摩擦、耐高温、耐酸碱腐蚀,保护着画面能始终保持原来色彩。 12. 【单选题】江苏( )被认为是中国的“陶都” 。 薄如纸、声如磐”的特点。 15. 【单选题】福建( )是我国白瓷著名产地。 11. 【单选题】 A.青花瓷 B.青瓷 C.醴陵釉下彩瓷 D.德化白瓷 A. 南足 B. 无锡 C. 宜兴 D.徐州 13.【单选题】 龙泉 ( )在南宋时达到巔峰, 其烧制出的青瓷产品具有 “青如玉、 明如镜、 A.青花瓷 B.白瓷 C. 青瓷 D. 红瓷 14. 【单选题】龙泉位于( )西南部。 A.江苏 B.浙江 C. 湖南 D. 安徽 A.福州 B.厦门 C. 莆田 D.德化 16. 【单选题】 )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 A.苏绣 B.粤绣 C.蜀绣 D.湘绣 17. 【单选题】 )以狮、虎为代表作,有“苏猫湘虎”的说法。 A.苏绣 B.粤绣 C.蜀绣 D.湘绣 18. 【单选题】 )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艺术品。 A.风筝 B.对联 C.年画 D.泥人 19. 【单选题】 ),民间画坛称为“姑苏版” 。 A.苏州桃花坞年画 B.天津杨柳青年画

全国导游基础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原始陶器的彩绘纹饰多以动物图形出现。() 2.宋代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烧造工艺达到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极致() 3.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并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4.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 2010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江苏宜兴被认为是中国的“陶都”,宜兴紫砂器享有天下“神品”之说() 6.明代杭州顾名世家的刺绣品“顾绣”尤其闻名。() 7.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玉质工具,玉器是从玉质工具发展而来的。() 8.扬州玉雕集南北技艺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9.湖笔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善琏古属湖州府,故称湖笔。() 10.木版年画出现于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的明代。() 二.单选题 1.陶器是用黏土成型,经()的炉温熔烧而成的无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 A.600-700℃ B.700-800℃ C.800-900℃ D.700-900℃ 2.我国先民早在()就已开始制作陶器。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独特风格费声海内外的是()。 A.龙泉青瓷 B.醴陵釉下彩瓷 C.德化白瓷 D.景德镇青花瓷

4.具有“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特点的瓷器是()。 A.景德镇青花瓷 B.宜兴紫砂器 C.龙泉青瓷 D.淄博美术陶瓷 5.泡茶数天后不傻且仍能保持茶香,并享有天下“神品”之称的陶瓷器是() A.德化白瓷 B.宜兴紫砂器 C.醴陵釉下彩瓷 D.淄博美术陶瓷 6.被誉为“xx”的刺绣是()。 A.蜀绣 B.xx C.湘绣 D.粤绣 7.绣工多为男工的刺绣是()。 A.粤绣 B.湘绣 C.xx D.蜀绣 8.双面绣《猫》是()现代作品的代表作。 A.湘绣 B.粤绣 C.蜀绣 D.xx 9.形象逼真、生机盎然的《百鸟朝风》是()的代表作。 A.苏绣 B.蜀绣 C.粤绣 D.湘绣11.总体风格以“南方之秀”为主,且兼具“北方之雄”的玉雕是()。 A.新疆玉雕 B.北京玉雕 C.扬州玉雕 D.苏州玉雕 12.宣纸最早产于(),它的原料是青檀皮。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13.木版年画从()中叶起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14.我国南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民间木刻画是()。 A.天津杨柳青年画 B.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C.四川绵竹年画 D.苏州桃花坞年画 15.

中国风物特产教案

《中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标题:中国风物特产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陶瓷器的发展简史,熟悉我国陶瓷器的主要产地和特色;掌握我国三大名锦与其特色以及四大刺绣与其代表作;熟悉我国漆器、锡器、铜器的主要产地与特色;掌握玉雕、石雕、贝雕、木雕、竹雕的主要产地、制作方法和特色;熟悉我国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的主要产地和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中国代表性的风物特产 难点:灵活运用知识于旅游服务中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2 ) 备注:中国工艺美术品瑰丽多姿,具有民族化和大众化的特点,它 和人民大众生活密不可分,从家庭摆设到日常使用,到处是各种 各样有民族风格的手工艺品;然而它又是中国文化宝库中光彩夺 目的明珠,各朝各代的艺术大师及能工巧匠,创造出许多稀世珍 品,工艺上巧夺天工,出神入化,是举世赞美的无价之宝。中国 人民用智慧和双手创造的奇迹,为神州大地增添异彩。 中国工艺品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玉器到殷周的 青铜器,春秋战国的漆器,唐宋瓷器,明清景泰蓝等;在千百年 传统基础上发展到现代各类工艺品,一脉相承,品类的繁多,在 世界上也是难以匹敌的。 我国主要工艺品从工艺上分大体上有:陶瓷、雕塑工艺、织 工艺、花画工艺、漆鬃工艺以及其它。 第一节陶瓷器 陶器:陶器是用粘土造型、经过700度至800度的炉温焙烧、无 釉或上釉作为摆设工艺品或生活日用品的器皿。 瓷器:以高岭土(瓷土)作为胎料,以达1200摄氏度以上的炉

温焙烧而成,质地细密,色泽洁白。 一、陶器 (一)宜兴紫砂陶:创始于宋代,系用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陶器。紫砂陶茶具内壁无釉多孔,有很强的吸附力,耐热性能好,传热较慢,而且紫砂陶器造型美观大方,色彩一般呈浅黄、赤褐或紫黑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故具有天下神品之称。 (二)洛阳唐三彩:产于我国唐朝洛阳一带,是一种以黄、绿、褐三色为主的彩釉陶塑工艺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故称“唐三彩”。 二、瓷器 我国素有“瓷器王国”之称。瓷器使用高岭土作原料,在1200多摄氏度时烧制而成,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我国三大瓷都:江西的景德镇、湖南的醴陵、福建的德化。(一)景德镇瓷器:产于江西景德镇。景德镇陶器的制作始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发展到制作瓷器。 唐宋时,景德镇瓷器的制作进入兴盛时期,并已出现了有“假白玉”之称的白瓷。 北宋景德年间,官府开始设置烧瓷的官窑,正式成为“景德”御瓷的产地,并沿用至今。 元代以后,景德镇成为我国的瓷业中心。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薄胎瓷是景德镇瓷器中闻名中外的四大传统名瓷。(二)醴陵釉下彩瓷:是湖南醴陵烧制的一种日用餐具瓷。醴陵釉下彩瓷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即瓷坯上描绘的彩色纹饰上覆盖一层透明的釉料,在高温中焙烧。釉下彩瓷器的画面色彩从透明的釉下显露出来,画面晶莹润泽,柔和清新,洁白如玉,瓷器的花纹始终保持原来的色彩特点,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精华”。(三)德化白瓷:是我国著名的古白瓷产地。德化白瓷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润、明亮坚密、击声如磐的特点,故有“中国白”之称。其特制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精美绝伦,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章节测试题十【中国风物特产】附答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章节测试题十【中国风物特产】附 答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章节测试题十 【测试内容:中国风物特产】 一、判断题,以下各题只有对错两个选项 1.()木版年画出现于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的明代。 2.()宋代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烧造工艺达到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极致。 3.()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四川绵阳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 4.()景德镇颜色釉瓷烧造历史最为悠久,位居四大名瓷之首,享有"瓷国明珠""瓷魂"美誉。 5.()青田石雕、福建寿山石雕、湖南菊花石雕和昌化鸡血石雕为我国四大名雕。 6.()河北蔚县剪纸有"活化石"之称,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 7.()"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8.()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砚。 9.()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山东淄博并列中国三大瓷都。 10.()江西省景德镇市瓷器、福建省福州市脱胎漆器和北京景泰蓝并称中国传统工艺"三绝"。11.()湖笔产于湖南省,具有尖、

齐、圆、健四大特点,被誉为"笔中之冠"。12.()湘绣以着色富有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 13.()1979年扬州剪纸艺人张永寿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代表作有《百花齐放》《百菊图》 和《百蝶恋花图》三部剪纸集。 14.()从古至今,锡罐被公认为是茶叶长期保鲜的最佳器皿。 15.()昌化鸡血石、青田冻石和福建寿山田黄石又称我国三大佳石。 16.()四川绵竹年画始于明崇祯年间,到清中后期最为风行,有"家家会刻版,人人善丹青"之誉。17.()湖笔、徽墨、宣纸、歙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 18.()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并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19.()"软翅"风筝吃风大,飞得高。"硬翅"风筝飞不高,但飞得远。 20.()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10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1.()龙泉青瓷产品有"弟窑""哥窑"两种,"弟窑"青瓷素有"紫口铁足"之称,堪称瓷中珍品。22.()云锦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始织于南朝,使用大量的金线装饰,织品明丽辉煌,光彩夺目。 23.()蜀绣刺绣技法甚为独特,至少有100种以上精巧的针法绣技。 24.()中国玉雕原料玉石最著名的产地主要有新疆和田和辽宁

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第九章考点:中国陶瓷器

全国导游基础第九章考点:中国陶瓷器第9章中国的风物特产 第一节中国陶瓷器 一、陶瓷器概述 陶瓷器是陶器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 陶器是用黏土成型,经700℃一800℃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无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最早通过火的作用使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固。 我国当代陶器以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山东省淄博市、湖南省长沙市铜官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甘肃省天水市、河北省唐山市等地所产最为。 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制成的器物,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瓷器胎料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瓷胎烧结后,胎色白,质地致密,胎体吸水率不足1%,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叩之发出清脆悦耳之声。第二,瓷器的烧成温度必须在1200℃以上,胎釉经高温烧结后,不易脱落。 我国陶瓷制造历史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早在商代就烧出原始瓷器,东汉时期烧制出真正的瓷器。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发展,至宋元明清,我国制瓷业进入兴盛时期。陶瓷是中国的三大特产之一,从西汉开始走向世界。唐宋以来,中国瓷器大量远销

世界各地,瓷器制作技艺也随之传到东、西方各国。中国素有“瓷国”之称。 我国当代瓷器主要产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山东省淄博市和河北省唐山市等地。 二、中国陶瓷器 (一)宜兴紫砂器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的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清时代有了很大发展,享有天下“神品”之称。紫砂器是用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呈赤褐、浅黄或紫黑色。紫砂茶具胎壁无釉多孔,有较强的吸附力,泡茶数天后仍能保持茶香;传热慢,不烫手,耐热性能好,严寒天用沸水泡茶不必担心炸裂;造型美观,色彩古朴、淡雅,是精致的手工艺品。 (二)洛阳仿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生活用具和雕塑工艺品。唐三彩釉色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铅,釉色呈绿、蓝、黄、白、赭、褐等色彩,以黄、绿、褐等色为常见,故名。仿唐三彩首产于河南省洛阳市。 (三)淄博美术陶瓷 山东省淄博市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汉代已能生产翠绿、栗黄、茶黄、淡绿四种颜色釉陶。现以生产传统的名贵色釉——雨点釉、茶叶末釉等的美术陶瓷著称。雨点釉被称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在日本称“天目釉”,是茶道中的精品。茶叶末釉系在橄榄色的釉面上,均

中国风物特产与饮食试卷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4级 旅游管理(高铁乘务)专业《中国风物特产与 饮食》试卷(A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80分) 1.唐三彩是以( )三种颜色为主釉色。 A .黄、褐、赭 B .黄、绿、褐 C .蓝、黄、褐 D .黄、绿、赭 2.一种半发酵茶,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是( )。 A .绿茶 B .红茶 C .乌龙茶 D .白茶 3.鲁菜的代表名菜是( )。 A.大煮干丝 B.宫保鸡丁 C.鼎湖上素 D.九转大肠 4.唐代的陆羽精于茶事,著有《茶经》,被后世尊为( )。 A .茶人 B .茶圣 C .茶仙 D .茶神 5.传统名菜“佛跳墙”在风味上属于( )。 A .山东风味 B .广东风味 C .福建风味 D .浙江风味 6.具有“银丝条、螺旋形、浑身毛”的特色,素有“一嫩三鲜”美誉的茶叶指的是( )。 A .龙井茶 B .碧螺春 C .太平猴魁 D .白毫银针 7.最终与动物划清界限、使人类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饮食生活的重要标志是( )。 A.用鼎熟食 B.用火熟食 C.以水煮食 D.以汽蒸食 8.产于湖南岳阳洞庭,以其色、香、味、奇并称为四绝的是( )。 A .毛峰茶 B .碧螺春 C .铁观音 D .君山银针 9.苏绣的代表作品是( )。 A .《熊猫》 B .《百鸟朝凤》 C .《猫》 D .《狮》 10.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特点的茶叶是( ) 。 A .西湖龙井 B .碧螺春 C .白毫银针 D .君山银针 11.有“浓香鼻祖”之称的是( )。 A .五粮液 B .泸州老窖特曲 C .汾酒 D .茅台酒 12.曾有 “绣花能生香, 绣鸟能听声 ,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的是( ) 。 A .湘绣 B .苏绣 C .蜀绣 D .粤绣 13.每年4月1日举行的国际风筝比赛是在( ) 。 A .潍坊 B .北京 C .天津 D .浙江 14.“重锦”是指( )。 A .南京云锦 B .广西壮锦 C .四川蜀锦 D .苏州宋锦 15.“何来观音”为( )著名民间艺人何朝宗雕塑的观音。 A .湖南醴陵 B .江西景德镇 C .浙江龙泉 D .福建德化 16.下列不属于“中国三大木板年画产地”的是( )。 A .天津杨柳青 B .江苏桃花坞 C .河南开封朱仙镇 D .潍坊杨家埠 17.被称为“中国之奇”的雨点釉产于( )。 A .河南洛阳 B .江苏宜兴 C .山东淄博 D .江西景德镇 18.人类制作熟肉食品最早采用的方法是( )。 A .蒸 B .煮 C .烤 D .炒 19.“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是( )的特点。 A .景德镇瓷器 B .淄博美术陶瓷 C .醴陵釉下彩瓷 D .龙泉青瓷 20.在我国著名的刺绣中,双面绣最能体现( )的艺术特征。 A .苏绣 B .粤绣 C .蜀绣 D .湘绣 21.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的是( )。 A .山东菜 B .广东菜 C .四川菜 D .湖南菜 22.有“液体面包”之美誉的是( )。 A .啤酒 B .葡萄酒 C .黄酒 D .白酒 23.在我国十大菜系中,口味以北方浓郁酥烂为主,兼有南方讲究的鲜嫩清鲜的是( )。 A .山东菜 B .广东菜 C .湖南菜 D .北京菜 24.( )有“毛笔圣地”、“北国笔乡”之称。 A. 浙江湖州善琏镇 B. 河北衡水县侯店 C. 安徽泾县 D. 河南孟津县太仓 25.有“家家擅点染,户户会丹青”美誉的是( )地区。 A .苏州桃花坞 B .山东潍坊杨家埠 C .天津杨柳青 D .河南开封朱仙镇 26.( )是一种观赏与实用相结合的袖珍工艺品,堪称“中国一绝”。 A .南阳烙画 B .内画壶 C .漳州棉花画 D .肇源玻璃画 27.( )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 A. 商周 B.夏商 C. 秦汉 D.汉 28.素有“木雕之乡”和“竹编之都”的称号的是( )。 A. 浙江东阳 B. 山东掖县 C. 广东高要 D. 湖北沔阳荐 29.到了( ),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作响,有如筝声,因而得名“风筝”。 A.北宋 B. 五代 C. 南宋 D. 唐代 30.景泰蓝是( )特有的传统工艺品。 A. 上海 B.天津 C. 广州 D. 北京 31.下列不属于八大菜系的是 ( ) 。 A .山东菜 B .江苏菜 C .浙江菜 D .上海菜 32.我国是丝绸的故乡,织绣工艺是我国传统工艺的一支奇葩,在名目繁多的织绣工艺品种中,素以精、美、奇三绝著称、采用“通经断纬”技巧的是 ( )。 A .壮锦 B .宋锦 C .缂丝 D .云锦 33.有降脂、降糖、和胃、健脾等功效的茶叶是( )。 A .普洱茶 B .碧螺春 C .白毫银针 D .君山银针 专业班级 学号: 我姓名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密 ┃┃┃┃┃┃┃┃┃┃┃ 封 ┃┃┃┃┃┃┃┃┃┃┃ 线 ┃┃┃┃┃┃┃┃┃┃┃┃┃┃┃┃┃┃

2020年中国风物特产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

2020年中国风物特产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传统工艺“三绝”指的是()。 A、北京雕漆、北京景泰蓝、湖南湘绣 B、北京雕漆、景德镇瓷器、湖南湘绣 C、福建脱胎漆器、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 D、福建脱胎漆器、北京雕漆、景德镇瓷器 2、年画是指我国传统的民俗艺术品。被誉为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是()。 A、天津杨柳青、四川省绵竹、广东佛山 B、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河南开封朱仙镇 C、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省绵竹 D、山东潍坊杨家埠、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 3、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精华”的是。 A、蜀锦 B、苏绣 C、寿山石雕 D、醴陵釉下彩瓷 4、江西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是。 A、青花瓷、青花玲珑瓷、高温颜色釉瓷、粉彩瓷。 B、龙泉青瓷、釉下彩瓷、青花玲珑瓷。 C、釉下彩瓷、高温颜色釉瓷、粉彩瓷、青花玲珑瓷、薄胎瓷。 D、德化瓷、青花玲珑瓷、釉下彩瓷、薄胎瓷 5、我国刺绣的代表作品中,《猫》、《百鸟朝凤》、《芙蓉鲤鱼》分别是的代表作。

A、湘绣、苏绣、粤绣 B、苏绣、粤绣、蜀绣 C、苏绣、蜀绣、湘绣 D、湘绣、粤绣、苏绣 6、主要用于装裱书画和礼品装饰之用的是锦。 A、云 B、蜀 C、宋 D、壮 7、以三七等做原料,疗效显著,素有伤科圣药之誉和“神药”、“仙丹”、“灵芝草”美称的是: A、山西定坤丹 B、大活络丹 C、安宫牛黄丸 D、云南白药 8、在我国四大名绣中,其代表作组合正确的是:() A、苏绣——双面绣《猫》湘绣——狮、虎粤绣——《百鸟朝凤》蜀绣——《熊猫》 B、苏绣——《芙蓉鲤鱼》湘绣——《猫》粤绣——《百鸟朝凤》蜀绣——《熊猫》 C、苏绣——双面绣《猫》湘绣——狮、虎粤绣——《熊猫》蜀绣——《芙蓉鲤鱼》 D、苏绣——《百鸟朝凤》湘绣——《熊猫》粤绣——《猫》蜀绣——《芙蓉鲤鱼》 9、中国的三大佳石是______。 A、青田冻石、浏阳菊花石、内蒙古巴林石。 B、昌化鸡血石、青田冻石、福州寿山田黄石。 C、福州寿山田黄石、云南大理石、青田冻石。 D、宁夏贺兰石、南京雨花石、云南大理石。 10、"以针代笔,以线景色",享有"超级绣品"之誉的是() A、刺绣 B、苏绣 C、湘绣 D、蜀绣

第十章 中国的风物特产试题

第十章xx的风物特产 一、单选 1、粉彩亦称软彩,是瓷器的釉上装饰,是从(B)开始的。 A、太宗年代 B、康熙年代 C、雍正年代 D、乾隆年代 2、以下哪种织锦的发源地是位于我国苏州?(C) A、xx B、xx C、xx D、壮锦 3、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美誉的是(B)A、苏绣B、湘绣C、粤绣D、蜀绣 4、汾酒属于(A) A、白酒 B、葡萄酒 C、黄酒 D、啤酒 5、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是(B) A、西凤酒 B、五粮液 C、洋河大曲 D、剑南春 6、风格最完美的酱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是(C) A、五粮液 B、汾酒 C、茅台酒 D、古井贡酒 7、至此,五粮液酒共获国际金奖多少项(C) A、22 B、23 C、32 D、42 8、西凤酒在哪一年的南洋赛酒会上荣获二等奖遂蜚声国外(B)A、1865B、1867C、1967D、1767 9、甜、绵、软、净、香是哪一款酒的特色(A) A、洋河大曲 B、古今贡酒 C、董酒 D、泸州老窖 10、泸州老窖在哪一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白酒行业唯一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誉为国宝窖池(A)

A、泸州老窖 B、董酒 C、西凤酒 D、古今贡酒 11、中国近代葡萄酒酿造业始于(A)年华侨张弼士创建的山东燕台张裕葡萄酒厂。 A、1892 B、1792 C、1992 D、1692 12、绍兴酒酿造历史悠久,是我国黄酒中最名贵的,其制作历史有(C)余年A、2000B、2100C、2400D、2600 13、1988年获得巴黎第13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的是(B) A、上海啤酒 B、北京啤酒 C、雪花啤酒 D、青岛啤酒 14、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烟草最早起源于(B) A、xx B、xx C、xx D、xx 15、中华牌卷烟自(C)年诞生至今已走过了60多年发展的历程。 A、1956 B、1966 C、1951 D、1955 16、中国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是(B)的《神农本草经》。 A、唐代 B、汉代 C、清代 D、明代 17、明代的著名药学家李时珍称之为金不换的是(A) A、三七 B、人参 C、灵芝 D、党参 18、云南白药是以(D)等为原料的。 A、人参 B、xx C、枸杞 D、三七 二、多选 1、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表现在(ABCDE) A、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黏土,瓷器的胎料是瓷土,即高岭土 B、陶胎的含铁量一般是在3%以上,瓷胎的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 C、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前模拟训练 第十章 中国风物特产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前模拟训练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陶器是用高岭土成型经700–800℃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日用品和陈设品。() 2、唐三彩是用黄、绿、蓝三种色彩的低温铅釉陶器。() 3、唐代以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瓷窑最为著名。() 4、湖南醴陵、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是中国三大瓷都。() 5、景德镇青花瓷具有“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 6、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并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7、景德镇青花瓷位居四大名瓷之首,享有“瓷国明珠”之美誉。() 8、福建德化白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特点。() 9、浙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0、江苏宜兴是中国的“陶都”,宜兴紫砂器享有天下“神品”之称。() 11、龙泉青瓷的“弟窑”青瓷有“紫口铁足”之称,堪称瓷中珍品。() 12、雨点釉瓷有“尺瓶寸盂视为无上之品,茗瓯酒盏叹为不世之珍”之说。() 13、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 14、山东淄博在汉代就能生产翠绿、栗黄、茶黄、淡绿四种颜色釉陶。() 15、元、明、清瓷器的主流是青花瓷。()

16、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绣、四川蜀绣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 17、最能体现苏绣艺术特征的是“双面绣”。() 18、湘绣被誉为“东方明珠”,双面异色《熊猫》是苏绣的代表作。() 19、粤绣绣工多为男工,代表作有《百鸟朝凤》。() 20、中国玉雕原料玉石有新疆和田和辽宁岫岩,有“东有岫岩,西有和田”之说。()21、昆山玉以称为羊脂玉的白玉最佳。() 22、昌化鸡血石、青田冻石、寿山田黄石是我国三大佳石。() 23、钧窑以“入窑一色,出窑百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 24、青田石雕、东阳木雕、黄杨木雕称为“浙江三雕”。() 25、青山石雕以“田黄石”最为名贵,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 26、北京雕漆漆厚15~25毫米再用刀进行雕刻,故称“雕漆”。() 27、锡罐是高档茶叶长期保鲜的最佳器皿,以云南个旧的锡器最为著名。() 28、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 29、湖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被誉为“笔中之冠”。() 30、徽墨具有色泽黑润、经久不褪,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誉。() 31、宣纸具有纸质柔韧、久不变色、卷折无损的特点,有“纸寿千年”之说。()32、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砚。() 33、端石以黑色为主,端砚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 34、锡性凉、散热效果极佳是绿色环保金属,中国锡器始于明代。() 35、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有“家家会刻版,人人善丹青”之誉。()

全国导游基础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练习题

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 一.判断题 1.原始陶器的彩绘纹饰多以动物图形出现。() 2.宋代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烧造工艺达到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极致() 3.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并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4.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10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江苏宜兴被认为是中国的“陶都”,宜兴紫砂器享有天下“神品”之说() 6.明代杭州顾名世家的刺绣品“顾绣”尤其闻名。() 7.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玉质工具,玉器是从玉质工具发展而来的。() 8.扬州玉雕集南北技艺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9.湖笔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善琏古属湖州府,故称湖笔。() 10.木版年画出现于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的明代。() 二.单选题 1.陶器是用黏土成型,经()的炉温熔烧而成的无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 A.600-700℃ B.700-800℃ C.800-900℃ D.700-900℃ 2.我国先民早在()就已开始制作陶器。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独特风格费声海内外的是()。 A.龙泉青瓷 B.醴陵釉下彩瓷 C.德化白瓷 D.景德镇青花瓷 4.具有“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特点的瓷器是()。 A.景德镇青花瓷 B.宜兴紫砂器 C.龙泉青瓷 D.淄博美术陶瓷 5.泡茶数天后不傻且仍能保持茶香,并享有天下“神品”之称的陶瓷器是() A.德化白瓷 B.宜兴紫砂器 C. 醴陵釉下彩瓷 D.淄博美术陶瓷 6.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刺绣是()。 A.蜀绣 B.苏绣 C.湘绣 D.粤绣 7.绣工多为男工的刺绣是()。 A.粤绣 B.湘绣 C.苏绣 D.蜀绣 8.双面绣《猫》是()现代作品的代表作。 A.湘绣 B.粤绣 C.蜀绣 D.苏绣 9.形象逼真、生机盎然的《百鸟朝风》是()的代表作。 A.苏绣 B.蜀绣 C.粤绣 D.湘绣 10.和田玉产于()和田市。因采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昆仑山中,古称昆山玉简称昆玉。

中国风物特产概况

中国风物特产概况 酒店S12-3-21隆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的先人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大量闻名于世的风物特产。这些风物特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完美体现。 中国的风物特产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数量惊人。 (一)工艺美术品,其中含日用工艺品与陈设工艺品。前者是经过装饰的生活实用品后者是供欣赏的各类摆设,它们大都是地方特色显著的传统工艺。我国的工 1 氧化镁、等。陶器是用粘土造型,经过 工艺品或生活日用品的器皿。 瓷器以高岭土作为胎料,以达1200摄氏度以上的炉温焙烧而成,质地细密,色泽洁白。织,染,锦上添花,绚丽多彩,是我国民族工艺中又一瑰宝。 2,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长丝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也特指桑蚕丝所织造的纺织品。 南京云锦: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并称为当代三大名锦。 中国四大名绣: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 ,3,雕塑工艺品: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铝、玻璃钢、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技法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几种。 从材料上区分雕刻工艺有:玉雕,牙雕,石雕,木雕,竹刻等几大类。 玉雕:广义的玉雕,北京的玉器,江苏玉器,上海玉器,新疆玉器。 人们把玉看成高贵尊荣的标志,并有“黄金无价玉有价”之说。 石雕: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昌化鸡血和青田石,并称为三大佳石。 木雕:著名的有东阳木雕,潮州木雕,黄杨木雕。 4,织编工艺品: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里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纹、“人”字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席,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我国民间普通用竹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品和陈设品,在艺术美中充盈着自然美。 汉代。在西安半坡、庙底沟、三以蔺草(又名马蔺、马兰草、灯心草)编织为席,产于三辅、河东等地 唐代,草席生产已很普遍,福建、广东的藤编、河北沧州的柳编、山西蒲州麦秆编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艺品。其中广东藤编还有编织花卉、鱼虫、鸟禽图案的帘幕。 宋代,浙江东阳竹编的品种已有龙灯、花灯、走马灯、香篮、花篮等,能编织字画、图案,工艺精巧,在每平方寸(3.3cm2)的面积内可编织120根篾条。 至明清两代,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的草编、藤编、竹编等生产有了发展,并在19世纪末开始出口。 5工艺画:用各种材料,通过拼贴、镶嵌、彩绘、铸锻、髹饰等工艺制成的图画。工艺画是商业性较浓厚的一种绘画工艺,但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

中国风物特产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中国风物特产 、单项选择题 1.竹雕艺术在()大盛。 A.隋唐时期 B.宋元时期C朋清时期D.民国时期 2. 中国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是在()。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至秦汉C?隋唐至明D.秦汉至隋唐 3. ()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 A.商周B夏商C秦汉D.汉魏 4. 玉雕产地最有名的是()。 A.新疆和田玉雕 B.南阳玉雕C岫岩玉雕D.锦州玛瑙雕 5. 享有“天下神品”之誉的是()。 A.荣昌素烧陶 B.云南建水紫陶 C.宜兴紫砂陶D广西钦州坭兴陶 6. 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中外的是()。 A.景德镇景瓷B?醴陵彩瓷C.德化白瓷D.龙泉青瓷 7. 被称为宝石之王的是()。 A.钻石 B.红宝石 C.蓝宝石 D.祖母绿 8. “珍珠之乡”是指()。 A.广西的合浦B广东的雷州半岛C浙江诸暨山下湖D.黑龙江流域 9. 软玉主要有白玉、黄玉、紫玉、墨玉、碧玉、青玉、红玉等等,其中最佳的是()。 A.白玉B碧玉C黄玉D.红玉

10. 现今使用数量最多的玉材的是()。 A.和田玉B独山玉C岫山玉D.昆仑玉 11. 在古代丝织品中,()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 A.绢B纺C锦D缎 12. 素有“竹编之乡”的称号的是()。 A.浙江东阳 B.山东掖县C广东高要D湖北沔阳荐 13. ()素有“藤乡”美誉。 A.广州市郊的沙贝B云南腾冲C广东南海D.江西会昌14.()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柳编之乡”称号。 A.安徽阜南县 B.山东临沂 C.山东滨州 D.湖北嘉鱼 15. 景泰蓝是()特有的传统工艺品。 A.上海 B.天津C广州D.北京 16. “景泰蓝”盛行于()景泰年间,蓝色为主,故名。 A.唐朝B宋朝C朋朝D.清朝 17. 铁画()是的特种工艺品。 A.云南个旧 B.安徽芜湖 C.河南开封 D.广东佛山 18. 烧瓷是北京独特的工艺品。乾隆年间在宫廷任职的()画家郎世宁,也曾指导宫廷烧瓷生产。 A.德国B法国C英国D.意大利 19. 斑铜是()的传统工艺品,约始于朋代崇祯年间。 A.云南 B.四川C广东D.浙江 20. ()被誉为“真正的中国民族艺术”。

福建风物特产

福建风物特产 1.福州脱胎漆器(1)乾隆年间—福州—沈绍安(2)分脱胎和木胎,分实用和欣赏。 (3)装饰技法:黑推光、色推光(4)唐漆画是新发展的漆艺种类。 2.中国传统工艺品“三绝”:福州脱胎漆器、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 3.寿山石雕:(1)按产地分田坑、水坑、山坑。“薄意”雕刻大师——林清卿 (2)田坑石,按颜色分田黄、田白、田黑、田红;田黄石最名贵,人称“石中之王”,价超黄金。 (3)山坑石,较出色的有白芙蓉、都灵坑、黄高山。 (4)现代寿山石雕工艺分为:圆雕、浮雕、镂雕、薄意、印钮 5 大类。 4.软木画(1)福州独特工艺品 (2)借鉴我国园林“框景”手法,内容大多反映水光山色、名胜古迹、花草鱼虫。 (3)轻便、不变形、不脱胶、抗腐蚀。 5.福州纸伞(1)伞骨选用深山老竹,伞面选特级棉纸 (2)可分为:彩画花伞、油面花伞、明油伞、书法伞、色伞5 大类。 6.平潭贝雕:工艺:拼贴法、浮堆法、坯模法、支撑法、镶嵌法、镂空透雕法。 7.厦门漆线雕:自唐以来,都应用于佛像装饰。 8.厦门珠绣,有拖鞋、挂图、挎包等。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 9.泉州木偶头(1)正面人物必龙眉烽凤眼,青年男女必两颊丰腴,

有鲜明的宋画风格(2)“木偶之父”——江加走 10.惠安石雕,( 1)石雕材料是青石、花岗石。 青石:惠安黄塘玉昌湖所产,不长青苔。花岗石:南安石砻和泉州的白梨石,不易风化。 (2)作品可分5种:①立雕:传统的石狮、观音、石俑等(五一广场毛泽东像) ② 圆雕:三面镂空(龙柱) ③ 浮雕:泉州东西塔上菩萨、罗汉④ 阴雕:各地门额、对联、碑记 ⑤ 青石影雕:可在青石板上逼真再现山水、人物。(徐悲鸿“奔马”,齐白石“虾戏”) 11.德化瓷塑( 1)耐高温,不畏寒( 2)明,何朝宗—《渡海观音》 ( 3)何氏首创的建白瓷——被国际瓷坛誉为“中国白”象“牙白” 12.永春纸织画:始于晚唐。工序:绘画(书写)、裁剪、编织。 13.中国四大家织:永春纸织画、杭州丝织画、苏州刺绣、四川竹帘画。 14.漳州棉花画:黄家声首创,分小品、条幅、中堂。 15.仙游漆木碗:( 1)不传热、经久耐用,是驰名中外的上乘食具。 ( 2)正看圆如一轮明月,侧视妙似半颗珍珠。 16.福建龙眼木雕:产于福州、莆田、泉州等地,颜色赭红。 17.湛卢宝剑( 1)铸炼于松溪县湛卢山,为中国古代五大名剑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剑”( 2)被历代帝王视为权威、瑞兆的象征,纯手工制作。 主要土特产品 1.漳州水仙花( 1)石蒜科植物,明代开始种植,人称“凌波仙子” ( 2)有单瓣花和复瓣花两种。单瓣花: 6 片白花+1 个黄色花冠,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