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护理常规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护理常规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护理常规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护理常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护理常规

(一)定义胆囊结石与胆囊炎常同时存在,胆结石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导致胆道感染,胆囊炎的反复发作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

(二)临床表现

1、急性期:(1)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甚至可诱发心绞痛;

(2)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3)常有恶心、呕吐、腹胀和食欲下降等;

(4)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2、慢性期(发作间歇期):

(1)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为右上腹或上腹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进食油腻食物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2)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多有反复发作或绞痛史,每于冬秋之交发作较频繁。较大结石有时长期无症状;

(3)慢性胆管炎与胆管结石其临床表现亦不典型,可无症状或类似慢性胆囊炎的征象。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瘙痒与血中胆汁和胆盐增加并沉积于皮肤上,剌激皮肤、神经末稍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瘙痒有关。

3、潜在并发症胆道感染、梗阻。

(四)观察要点

术前

(1)定时测T、P、R、BP及观察神志,尿量等情况。

(2)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寒战、高热、腹痛。

术后

(1)定时测T、P、R、BP及观察神志,尿量等情况。

(2)观察腹痛、腹胀、腹膜炎的表现。

(3)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及量。

(五)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同普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给予低脂饮食,以减少胆汁分泌,胆囊炎、胆结石急性发作时,患者应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非手术治疗者经处理后,根据病情再决定饮食。

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肌注V-K1,纠正凝血机能障碍。

(二)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心律和心率的情况。胆囊术后有无心律不齐。同时应观察切口渗液情况,如有黄绿色胆汁。

1、同普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患者清醒后给予半卧位,减轻胆肠吻合口张力,亦有利于引流。

3、密切样引流物,每小时大于5ml,应怀疑胆漏,应立即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同时应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4、术后3日,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如仍高于39℃应查找感染源,给予抗感染治疗。

5、对胆囊造瘘者,应密切观察其引流性质和量并保持通畅。

6、“T”形管护理,同“T”管护理常规。

7、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进低脂全流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并限制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8、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黄疸、胆漏等。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医护人员应鼓励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效果。

2、健康指导

(1)宜进营养丰富低脂饮食,少食富含胆固醇食物,如动物肝、蛋黄等。(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可减少胆囊炎发作。

(3)忌烟、酒.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

(4)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病情平稳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肥胖者应适当减肥。

3、出院指导术后一般3个月或半年复查B超,如发现腹痛、黄疸、寒战等情况及时复诊。

4、健康促进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轻体力劳动,忌长时间坐卧、活动过少,以利肌体功能的恢复。术后两三个月内,可以进行散步之类的活动,以促进机体的恢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