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

高考作文素材: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

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初到美国的留学生,不知该如何做西红柿炒蛋,为了招待朋友,男孩发微信向母亲求助,隔着时差的大洋彼岸,父母二人大半夜爬起来争录视频教西红柿炒蛋。有一个小伙伴问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是多少,男孩呆住了……

无论距离远近,无论处境如何,总有这样两个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不离不弃地陪着你,爱着你。犹如一面墙,给你依靠,你并不孤单。

读完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审题

限制性

1.这是一道主题先行型材料作文,评判考生作文高低优劣的关键,是审题立意而非行文论证——许多作文,在第一关的审题立意上,就已离题而失败了。材料引导语暗示了命题人的立意指向。“无论距离远近,无论处境如何,总有这样两个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不离不弃地陪着你,爱着你。犹如一面墙,给你依靠,你并不孤单。”这是考生必须注意的立意引导。如果没有这个限制,立意范围会很宽泛。

2.除了感受父母之爱,更要感恩父母,给予爱的回报,在目前感恩教育缺失的当下,这是命题人引导考生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3.如忽略引导语,围绕“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立意,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开放性

1.爱的表达,岂止半夜起来教远在大洋彼岸的孩子番茄炒蛋,可以联系实际,多方面思考:距离远近;处境好坏;看到的地方,看不到的地方;知道的时候,不知道的时候,爱,都在那里。

2.站在考生的角度,也可感恩父母,反思自己不懂担当和责任。万千远赴他乡的学子和年轻人,要对父母多一些关心,让他们少一点烦扰,应让自己变得更独立,更有责任感,让父母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3.文体是自由的,“你有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些指令给了考生极大的自由,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散文。但不管何种文体,都需要考生表达自己对父母之爱的深层认识和思考,不可“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参考立意

1.从留学生的角度

①“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全世界这道菜我妈做得最好吃”。亲情有着不同于其他任何情感的纯粹美好,留学生不百度而问妈妈,他要的应该是“爱的味道”、“家的味道”,据此,可以谈“爱的味道”“家的味道”、“乡愁”、“回家”、“回国”、“亲情”、“故乡情”、“祖国情”等。

②感恩父母,反思自己不懂担当和责任,漂洋过海留学,却连简单的番茄炒蛋都不会,啥事都靠父母。据此可以在感恩的基础上谈“自立”、“学历和能力”不可偏废等。

2.从父母的角度

③当孩子走向更大的世界时,爱仍然如影随形,可谈“可怜天下父母心”、“牵挂”等。

④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这个人正是你的父母。据此,可以谈“父母恩”,进而谈“祖国恩”等。

3.从网友的角度

⑤永存一颗感恩的心。

⑥凡事自有因果,不能妄加评说。

范文展示

“番茄炒蛋”,怎么不该感动?

(民生观)

如果您把“番茄炒蛋”当成一个隐喻,比喻的是人生突如其来的难,再来看这片子呢?(题记把“番茄炒蛋”引申到人生的难处,点明题旨。)

一则番茄炒蛋的广告片,看下了我的泪来。

儿子在美国,想招待朋友,做道中国菜吧,可是连最简单的番茄炒蛋都不会。一着急想到了妈妈,老妈用语音说不明白,直接到厨房拍了个演示视频。按说这也没有啥,片子结尾时候交代:儿子忘了时差,妈妈是凌晨4点多爬起来炒的鸡蛋。

为什么我会掉泪?因为片中妈妈的做法,太典型了。我前一阵儿体检出胃有点不好,不小心发到朋友圈,两秒都不到,我妈的语音马上就发过来了:“我上北京给你做一阵儿饭去!”跟片里的做法如出一辙。(由材料联系自己的真实经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的父母都是希望儿女平安健康。)

母子连心,不分昼夜。妈妈遇上事孩子大大咧咧的或有之,孩子遇上事妈妈不往心里去的,在我近40年的人生经历中,几乎没见过。

网上有大量的批评,说这母亲太娇惯孩子,弄不清各自的边界;这孩子连炒鸡蛋都不会,这是教育的失败;不会炒你不会百度吗?深夜折腾父母,妈宝男……这些话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如果您把“番茄炒蛋”当成一个隐喻,比喻人生突如其来的难,再来看这片子呢?(呼应开头,引用网友的种种评论,再次重申题旨,突出观点的针对性。)你会炒鸡蛋,你连佛跳墙都会做,但你没有遇到无法克服的危机、无处抓挠的时候吗?西方人突然遇上事儿了,脱口而出:“我的上帝!”中国人张嘴就是“我的妈呀!”这不是不够独立,这是一种深层心理结构、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集体潜意识。(中西方不同表现进行对比,然后一针见血的指出不能独立处理难题的深层原因,言简意赅。)我并不是说,有危机,让妈解决。你不是婴儿,妈妈不是保姆,各自有各自的人生命题和责任,互相代替不了;更何况,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妈妈未必有孩子懂得多、能力强,真按妈妈指的道走,对孩子的发展未必有利。然而,奋斗时,我们往往需要慰藉,需要情感底座。“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这句医学铭言这里照样适用。妈妈想

对孩子好的心,更是不该指责。(客观评价父母的关爱的重要意义,显示了辩证思维的严密性。)

我认识一位京剧名家,得了恶疾,他的狗也得了。他把好药给狗吃,自己吃普通的。问其故,他说,这狗是母亲留下来的。它走了,母亲在世间的痕迹就没了。

火车就要开了,朱自清的父亲费了大劲、爬上爬下去买橘子。在解决具体问题上,这种做法看似很笨拙:孩子准渴吗?他不能自己买去吗?——然而,这就是爱啊。(结尾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