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 “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 . 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 . “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2. (2分)(2018·娄底)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感人肺腑的经典诗句出自当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C . 当代女作家宗璞在《废墟的召唤》中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传达出一咱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D . 《童年》写的是英国大文学家高尔基亲身经历的一段童年往事。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3. (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座城的文化底(yùn)________,总是与历史人物、经典故事相伴相生的。这些历史(héng)________迹或(diāo)________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或这一条古街、一栋小楼、一段城墙,就是活的历史--建筑承(zài)________城市的文化之魂。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4. (6分)(2017·邵阳模拟) 默写填空。

①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②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关关雎鸠,________。(《关雎》)

④同是望月,白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

⑤采菊东篱下,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⑥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⑧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四、课内阅读 (共1题;共1分)

5. (1分) (2018九上·宁海期中) 解释划线字的含义。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

②名之者谁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6. (6分) (2019八上·江油月考) 品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7. (8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有删改)

(1)

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2)

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一句中“往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

文章第⑤段划线的“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

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22分)

8. (22分)阅读柳宗元的《夏昼偶作》一词,完成下面题目。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①,隐几熟眠开北牖②。

日午③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注】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

(1)

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是哪一个字?

(2)

请说说“山童隔竹敲茶臼”一句中“敲”的妙处。

(3)

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八、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9. (5分)(2017·重庆模拟) 仿照下面划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修辞一致,语意连贯。

自然万物,因相依而多情。辽阔的夜空因星星的闪烁而有了慰藉,沉默的礁石因浪花的嬉戏而不感寂寞,________,________。造物主一定是多情的,不然为什么我们总能因它创造的自然万物而感动不已?

九、作文 (共1题;共1分)

10. (1分)(2018·杭州)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麻烦你了”“给您添麻烦了”。可能是打扰了人家,这样说是表达歉意;或许是得到了他人的关照和帮助,这样说是出于礼貌,表示谢意。

人与人交往中,看似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其实隐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你是否有麻烦别人或别人麻烦你的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3、答案:略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4-1、

四、课内阅读 (共1题;共1分)

5-1、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6-1、

6-2、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7-1、

7-2、

7-3、

7-4、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22分)

8-1、

8-2、

8-3、

八、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9-1、

九、作文 (共1题;共1分)

10-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