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标准

初探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标准

侯家庙中学课题组学习资料

经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及交流研讨和实践,我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标准的探究,有了新的认识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学生”的教学新理念,我大胆地尝试了以下三个环节的尝试,目的是想让生活在现代的学生能够插上富有现代理念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中任意遨游,在快乐、自主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一、布置作业具有灵活性和科学性。

数学学习虽然注重的是理解和灵活应用,但从信息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究的话,不难发现,其学习仍然是以记忆为主要心理过程的。根据心理学原理,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忆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我们都知道,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得就越慢。因此就要通过布置作业达到复习的目的。

讲完每节课后,老师通常预留一些与本节知识点有关的试题,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如果老师在作业形式上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精心设计,永远是一个模式:课本第几页第几题,学生做起来就没感觉、没兴趣,只是在机械完成一件事情,很难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布置作业我认为要遵循三个原则,即典型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这样作业的布置才有指向性,直接指向学生易忽视、易遗忘、易误解的方面,并且这样还可以为以后的知识建构做课上无法完成的一些准备。学生不可能把眼下所有资料上的习题逐一完成,不仅时间上不可能,从实际需要来说也无必要。应该针对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对习题进行筛选。即要选择与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习题,又要选择学生在做题上有独到见解的习题,选择出错误较多或出现的错误比较典型的题留给学生。然后针对习题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考查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根据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适当归类,查缺补漏,对症下药,对有创见的解题方法,及时加以肯定。

遵循以上原则,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作业形式:

1、课堂小测验。讲完新课后,利用5分钟时间针对本节的知识点选出几道作业题,然后交上来。例如:讲《因式分解》一节,和学生一起归纳了几种因式分解的方法,然

后针对不同类型给出一些试题。通过这样的小测试加深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深刻理解;

2、每天7道题。结合当天所学的新知识,选取一些和其它知识有联系的小综合型题目,并且有难易梯度。所以,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单一难度、单一激奋水平的习题是难以有梯度的。通过这些典型试题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形成一套梯度合理的作业库。一方面使学生对知识“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激励一批学生对问题能积极思索、勇于探讨,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分层教学。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实际应用时,书中49 页第9题是一个图形设计(彩条)题,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将彩条换为修路(直线、曲线)问题让学生加以练习。

3、每周写反思。让学生回顾一周所学习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整理一周内作业,收集一些常出错的试题,或解题思路简捷、巧妙的试题,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时很多学生忽略隐含条件,学生接二连三出错。老师把这些试题汇集成篇,让学生重新认识它们、思考它们,加深印象。在试卷上,我还经常会问学生这样的一道题:“本次作业你用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解题技能?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反复思考和纠正,能够真正找到错误根源,有效杜绝下次同类错误的出现。师生一起首先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几种作业形式并用,即让学生对新的知识得以巩固,又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并能灵活运用已学过的旧知识,慢慢提高他们对综合型试题、能力型试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感觉做作业是种乐趣。正如一位学生说:“我们把过去只重视‘交没交’,变成了关心‘会不会’,这是个质的变化,作业量虽小了,但却练得实了。”

二、通过作业促进师--生、生--生的积极情感交流,批改作业具有激励性。

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一项融知识、能力于一体的科学性工作,具有极强的技巧性。“全收全改”是长期以来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有弊。好的方面是教师通过全收、全批、全改,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已讲授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安排后续章节的教学,知己知彼,备好下面的课。学生接到教师批改过的作业本,心里有种踏实感,觉得这次作业已被教师认可。但是,“全收全改”要花费教师大量的课余时间,教师备课及课外辅导时间势必要减少。再者,“全收全改”工作量大,教师很难做到精批细改,这样学生只知道题的对错,而对错题的原因及解题思路很难弄明白,从而失去了做作业应起的作用。因此作业批改方法的改革,可以不同程度地把教师从学生作业堆中解脱出来,保证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备课,同时又能使学生由单纯地做作业的被动状态变为积极参与作业批改的主动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在平时工作中,我沿用“全收全改”的同时还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随堂提问法。知识点的概括或答案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这种方法快速、有效,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得比较清楚,老师随之可以评价。在评价中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中情感交流伴随着信息的交流同时进行。在随堂提问中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方面,消除消极方面。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结合为一组,成绩好的同学为组长,这样班内就形成了几个学习小组。对于一些难度较大、思维深刻的作业,让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然后独立完成。每次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向教师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在这一活动中,老师是导演,学生是主体,给学生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剖析,大家各抒己见,然后统一思路,整合出最佳结果,学生的能力都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提高。

3、随机抽查法。在讲到重要的一些知识点或内容较多时,预留的作业要适当增加,这时,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抽查,抽查个别学生的作业,或从作业抽查部分试题进行面批。特别是利用课余时间面批,效果非常好。这种方法用于引导学生课下积极主动完成大量作业,等待老师的检测。同时面与面的交流,使得师生之间得到很好的沟通,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帮助,增进师生情感。

但是有一点值得主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随机”并不是真正的随机或者是随意,为了能够避免一段时间后遗漏一些学生,所以有必要安排一个检查顺序,做到公平而不随意。

4、教师写评语。通常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教师习惯于用“√”或“×”来评判正误,这种方法,结果鲜明,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体现出来,继而会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会获得很大的学习动力。我给学生的评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①对学生或鼓励、或赞叹,让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功感。如看到学生解题巧妙、独特,我会写“你太厉害了,简直是天才,数学方面很有潜力!”。;

②针对解题过程或思路给予指正或引申、拓宽,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一位学生说:“我最欣赏老师让我们找症结这一条,它不仅有效杜绝了抄袭别人作业和凑结论的做法,而且还诱导我们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许多作业题都是在一步步寻找症结中

解决的。”通过老师中肯的评语,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

三、作业评价具有有效性。

作业讲评是课堂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作业讲评是批改作业的延续,高质量的作业讲评,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常常因为学生作业抄袭而烦恼,因为这是一个降低作业信度的很重要的因素,然而我们却常常忽视了其实抄袭现象的产生还是归于信度和效度的关系问题。所以,批改记录、讲评计划及注明详讲、略讲与不讲,善于捕捉典型的错误和代表性题目。有些是书写习惯的错误,例如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讲评时只要稍为指正即可。而有些是知识性或方法性错误,则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属于详讲。对于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大家一起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寻找新颖巧妙、思路简捷解题方法。总而言之,评价作业,要详略得当,注重解题的过程,注重思路探索和形成过程,同时给学生表达和展现自己的机会。

为保证有效性,作业还应注意:

1.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应有严格的标准。

2.作业进展的监控和及时指导。

在作业教学环节中,以上三个层面层层递进、相互渗透、环环相扣,缺少或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教学效果。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改进和尝试,相信教学效果会非常明显,教学成绩会一步步提高。当然,在作业探究方面,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索、不断探究,进一步加强对作业设计的探究,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