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优质课教学设计演示教学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学设计演示教学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学设计演示教学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执教人滕州一中屈凡生学习目标:

1、学会鉴赏美景(重点)

2、把握作者感情(难点)教学方法:赏读法、探究法、点拨法教学辅助:《导学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1 课时教学环节:

一、导入

1、......................................................................... 大自然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瞬间:一片嫩红,一滴秋雨,一声鸟鸣.....................

无不具有动人心魄的美。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树叶间容纳宇宙,花瓣里别有洞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静谧幽美的荷塘,在溶溶的月色下,淡淡的月光中,薄薄的青雾里,看田田的荷叶,闻缕缕的荷香,听脉脉的流水,慢慢走,欣赏吧!(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

2、简要介绍作者

朱自清:现代作家、学者。初中我们学过他的散文《背影》、《绿》《春》。

( 1 ) 1 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凡有华语教学的地方必有他的《背影》和《荷塘月色》。

二、出示并解释学习目标。(板书)

学习目标:1 、学会鉴赏美景

2、把握作者感情

三、研读文本

(一)、【一读文本整体感知】

结合课下注释,朗读全文。标出自然段,找出描写荷塘月色美景的段落。

(朗读要求:注意字音正误、语调升降、语气强弱、语速快慢、节奏缓急)(二)、【再读文本品味语言】

1 、刚才我们初读课文,哪几个段落是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呢?预设:学生回答:学生可

能只回答4、 5 段。

引导学生:作者描写荷塘月色的时候,并没把荷塘月色的美景孤立起来,而是把它置于更大的环境之中,也就是荷塘四周的景色。

预设:同学们回答第6 段。2、(齐读)找出这三段文字中你认为描写最美的句子品赏,把自己体会的美读出来,并说出你认为美的原因。

老师先做一个示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我认为这两句描写很美。首先,曲曲折折、田田、亭亭三个叠词的运用,把叶子的整体

状态,个体形态描写出来了。“曲曲折折”形容荷塘宽广,“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亭亭”形容荷叶下面的荷茎形体挺拔修长。第二,后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形容荷叶的舒

展,具有动态美。

预设:两种新颖的修辞格

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它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

不同角度表现出来。例如: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

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

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例如:

同学们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

红杏枝头春意闹

预设部分句子赏析。

第四段

(1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写荷花,生动地描绘了荷花的娇美。“袅娜” “羞涩”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荷花的神态,前者状其饱绽盛开,后者状其含苞待放;“明珠”“星星” “美人”用比喻描写荷花的色彩,状其洁白。同一个本体,用了不同的喻体,这种修辞格,叫博喻。

(2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写荷香,运用比喻的方法描写荷花的清香。荷香属于嗅觉,歌声属于听觉,但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传来的渺茫歌声,二者都是隐隐约约、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因而构成比喻,将嗅觉诉之于听觉,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修辞上又叫做“通感” 或“移觉”。

第五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上一段写叶子底下的流水被遮住看不见,这一段写叶子上面的月光如流水一般,两节之间巧妙地借“流水”一词衔接。

(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写月光。光,是抽象虚幻的难写之景,作者先用比喻的方法直接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虽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没有遮拦,一泻无余,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青”表明这是荷塘荷叶上的雾,“浮”表现雾飘渺轻柔,

“薄薄”与下文“轻纱”照应。“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荷叶不再翠青,荷花不再纯白,一例的失却它的本色,变成了乳白色,这正是隔雾看花之景,混混沌沌,浑浑噩噩,“像笼着轻纱的梦”,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朦朦胧胧。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