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

重点单词:

Good, morning, hi, hello, afternoon, evening, how, are, you, I, am, fine, thanks, Ok, thank

重点句型和语法:

一、见面问候语

1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Good evening!

-Good night! -Good night! 一天中的问候语

2 -How are you ? 好友重逢

-I’m fine, thanks. / Fine, thank you. /I’m OK, thank you very much. And you?

-I’m fine, too. Thanks.

3 -How do you do? 初次见面

- How do you do?

4 -Hello/Hi!

-Hello/Hi! Hello较正式但一般不对长辈说

10.Be动词的用法

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有三种:

1 I与第一人称(I)连用;is与第三人称(他he,她she,它it)和其他单数名词连用;are与人称复数(第一人称we,第二人称you,第三人称they)和复数名词连用。

即:我(I)用am, 你(you)用are, is跟着他(he)她(she)它(it);

单数名词用is

复数名词全用are

11.大写字母的用法:

1 句子开头要大写(首字母)How are you?

2 文章标题要大写(虚词除外);Good morning!

3 节日、月份、星期几(专有名词);New Year’s Day, May, Monday

4 报纸、杂志和书籍;China Daily, Jane

5 职业、头衔和称谓;Doctor Wang, President Wen, Uncle Wang

6 I 和OK要大写;

7 缩略词语要大写。MBA, CCTV

Starter Unit 2 What’s this in English?

重点单词和短语:

What, is, this, in, English, map, cup, ruler, pen, orange, jacket, key, quilt, it, a, that, spell, please, in English, an orange, a key, a ruler, a map, a quilt.

重点句型和语法:

一、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1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map/ruler/pen/jacket/key/quilt/an orange.

-How do you spell it? /Spell it, please. Can you spell it?

-M-A-P/……

What colour is it?/ What’s your name?……

二、不定冠词a/an的用法:

1 表示数量“一”(微弱的);a book

2 不具体说的某人或某物;a Mr Wang

3 泛指某一类人或物;a cat

4 某一类人或物中的任何一个;There is an elephant in the zoo.

5 首次提到的人或物;This is a ky.

6 用于抽象名词前,使抽象名词具体化;It’s a pleasure to talk with you.

7 某些固定搭配中:have a look, take a walk, have a good time.

a用于以辅音因素开头的单数可数名词之前,an用于以元音因素开头的单数可数名词之前。

三、this,that指示代词的用法

This: “这个,这”指近处或距离说话人较近的人或物。

That: “哪个,那”指远处或距离说话人较远的人或物。

Starter Unit 3 What colour is it?

重点单词:

Colour, red, yellow, green, blue, black, white, purple, brown, the, now, see, can, say, my, what colour

重点句型和语法:

一、重点句型:

1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What’s this in English?/What’s this? /What’s that?

-It’s a map/ruler/pen/jacket/key/quilt/an orange.

-How do you spell it? /Spell it, please. Can you spell it?

-M-A-P/……

-What colour is it?

-It’s red/blue/yellow……

2 -What colour are the rooms?

-They are……

3 The ruler is blue.

二、定冠词the的用法:

The表示特指的人、物或群体,作用相当于this, that, these, those.特指说话双方都知道的人、物或上文已提到的人、物。

1 表示某个(些)特定的人或事物;Give me the book.

2 特指说话双方都知道的人或事物;Where is the book?

3 指上文提到过的人或事物;This is a pen, the pen is black.

4 用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前;the sun, the earth, the moon, the world

5 和某些形容词连用,表示一类人;the old, the young, the wound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 1 与字母 X 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3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4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有理数1. 有理数: (1) 凡能写成q (p, q为整数且 p 0)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整数、 0、负整数统称整数;p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 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 +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正分数整数零 (2) 有理数的分类 :①有理数零②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负分数负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 1、0、 -1 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 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 自然数0 和正整数;a> 0 a 是正数;a< 0 a 是负数; a≥ 0 a 是正数或0 a 是非负数;a≤0 a 是负数或0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 的相反数还是0; (2) 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 a-b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a+b=0 a 、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0 的绝对值是 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 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a(a0)a(a0) 绝对值可表示为:a0(a0)或 a a (a 0)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a(a0) (3)a a 1a0 ; 1 a 0 ; a a (4) |a| 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 a a ≥ 0;注意: |a| · |b|=|a · b|,. b b 5.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 大,负数永远比 0 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 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 - 小数> 0 ,小数 - 大数< 0. 6. 互为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 0,那么 a 的倒数是1 ;a 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ab=1 a 、 b 互为倒数;若ab=-1 a 、 b 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则: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0的数叫做正数。 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 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注意不带“+”“—”号)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 “—”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若|a|=|b|,则a=b或a=﹣b)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的绝对值是0 a >0,|a|=a 反之,|a|=a,则a≥0 a = 0,|a|=0 |a|=﹣a,则a≦0 a<0,|a|=‐a 注: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a (a>0) 的数有2个,他们互为相反数。即±a。 |a|≥0。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 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故若|a|+|b|=0,则a=0,b=0 1.数轴比较法: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七、比较大小 2.代数比较法: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正数与负数 ⒈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就是正数,也不就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就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就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就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就是正数,带负号的数就是负数,这种说法就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就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就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就是正数,也不就是负数。如: (3) 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与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与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就是有理数。①π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就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就是有理数。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就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与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就是偶数,-1,-3,-5…也就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0 正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0 (0不能忽视) 正分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数轴 ⒈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就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就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

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3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 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 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 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 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 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 的相反数还是 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 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 一个数同 0 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2.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 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0。

七年级知识点总结

初一英语基础知识点 一、48个国际音标及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书写 要熟练掌握元音和辅音,5个元音字母(a, e, i, o, u),字母的正确占格及单词间距。 二、be动词的用法 be动词有三种变形,分别是:am, is, are。记忆口诀: “我”用am, “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单数全都用is,复数全部都用are。 三、人称及人称代词的不同形式(主格和宾格)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I, we),第二人称(you, you),第三人称(he, she, it, Maria)。 2、人称代词的主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主语位置时的形态:I, We, You, You, He, She, It, Maria。 3、人称代词的宾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宾语位置时的形态:me, us, you, you, him, her, it。我爱(I)吃蜜(me),you不变; he打招呼:“Hi,m”! she去s,后加r; It,it主宾同。 we宾好记勿忧思(us); they把y变成m。 4、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our, your, your, his, her, its, their。 5、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ours, yours, yours, his, hers, its, theirs。 名词性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 Eg:--Whose pen is this?=Whose is this pen? --It’s mine.=It’s my pen. 6、反身代词:myself, ourselves, yourself, yourselves, himself, herself, itself, themselves。 四、基数词(表示数量多少的词,大致相当于代数里的自然数)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五、陈述句便一般疑问句、否定句和特殊疑问句 1.陈述句:主语+谓语动词(系动词、实意动词等)+其他 系动词:be、感官动词(look、sound、smell、taste、feel) Eg:He is cool. She feels better. I read science books.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第一单元复习旨要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瘫痪(tān)(huàn) 憔悴(qiáo)(cuì) 姊(zǐ)妹 絮絮(xù)叨叨诀别(jvé)粼粼(lín)菡萏(hàn)(dàn )攲(qī)斜 各得其所喜出望外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 3、课文内容把握。 ①《秋天的怀念》文中双腿残疾的“我”,心理变得极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我”的“暴怒无常”,始终以耐心和微笑安抚“我”心灵的创伤。最终,“我”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④《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⑤《荷叶》歌颂母爱。 ⑥《咏雪》客观的叙述了谢家子弟在寒雪日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⑦《陈太丘与友期》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强调了“信”和“理”的重要。 4、文言文重点复习。咏雪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第六章亚洲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 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w w w .x k b o m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 0a (a )0a (0)0a (a a 或 ?? ?≤-≥=) 0() 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最全)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 1.2 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 正分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最新最全面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 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 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 ,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 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带分数与字母 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 成假分 数形式,如 a ×1 1 2 3 应写成 a ; 2 3 (2)在代数式中出 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 分数线 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 3÷ a 写成 的形式; a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 、n 表示整数) 2 2 2 (1)a 与 b 的平方差是 : a ; a 与 b 差的平方是 :(a-b ) ; -b (2)若 (3)若 数是: a 、 b 、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 是:100a+10b+c ; m 、 n 是整数,则被 5 除商 m 余 n 的数是: 5m+n n-1、 n 、 n+1 ; ;偶数是: 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 4.有理数: q p (1)凡能写成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不是有理数 。 ( p , q 为整数且 p 0 ) 正整数 正分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有理数 整数 ② (2)有理数的分 类: ① 有理数 零 有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负有理数 分数 (3)注意:有 理数中 ,1、0、-1 是三个特殊的数。 (4)自然数包 括: 0 和正整数。 5.绝对值: (1)正数的绝 对值是 其本身,0 的绝对 值是 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a (a (a a ( a 0 ) 0 ) 或 0 ) a (a ( a 0 ) 0 ) (2) 绝对值可表示 为: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a a a a a ; ; (3) 1 a 1 a 0 a a a a b (4) |a 是| 重要的非负 数,即 |a ≥| 0;注意: |a ·| |b|=|a ·b|, 。 b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016年最新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提分数学七年级上知识清单 第一章 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

初一上册人教版全部知识点总结

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早上/下午/晚上好。 Good morning!早上好!礼貌性,正式性的说法。 Morning!早上好!非正式性说法,或者是很急促有急事的情况下的说法,正式场合尽量不用,有不礼貌之嫌。 常用交际用语汇总: Hi,Hello(你好)、 How are you?(你好吗?)、 How is it going?(最近怎样?近来可好?)、 How do you do?(回答也用How do you d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早上/下午/晚上好)、 2.how:怎样,如何 A:How are you?你好吗? B:I am fine. (Thank you!)我很好。(谢谢!) 注:fine的用法: a:好的,高质量的 b:表示天气很好 c:+人,表示人很健康 be动词分为am ,is, are 过去式为:was,were am------用于第一人称,is------用于第三人称单数形式,are--------用于第二人称或复数形式。am,is are用于一般现在时。 E.g:I am a student. 我是一名学生。 You are a student. 你是一名学生。 She/He is a student.她/他是一名学生。 thank:v.感谢 Thank you (very much)!谢谢你! thanks:n.感谢。可以直接用,不需要加其他任何成分。 Starter unit 2 what:pron&adj什么 A:What is it?它是什么 B:It is... 它是。。。。 A:What is this?这是什么? B:This is ... 这是。。。 A:What is that?那是什么?

七(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氧气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除体内废物。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植物也能产生废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排便不属于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例:朵朵葵花向太阳、含羞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长例: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 繁殖例:蜻蜓点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鼠生来会打洞;龙生龙,凤生凤 变异例: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生石花又名玉石头、珊瑚虫 非生物:钟乳石、珊瑚、化石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 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三、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 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四、调查分为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 五、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六、抽样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随机取样,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例如,为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在大田调查时,常用的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 2.样本大小合适,以减小误差。一般来说,样本越大,调查的结果越准确;样本越小,越容易产生误差。但是,样本越大,调查的工作量也就越大。 明确调查目的 选择调查材料 方法步骤: 八、调查的注意事项 1.不要凭个人爱好取舍,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2.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和伤害动植物。 3.注意个人安全,不要攀爬高处,不要下水等。 4.调查范围较大的时候要抽样调查。 按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按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七、调查的一般过程 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调查记录⑤归类整理分析 九、 生物的归类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新)(全)

初中数学公式及定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按符号分类: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按定义分类:???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 几何意义: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 (3)a+b=0 ? a 与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 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代数意义:?? ???<-=>=)0()0(0)0(a a a a a a (或???<-≥=)0a (a )0a (a a 或???≤->=) 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注: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

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即负数<0<正数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1)0没有倒数; 1; (2)若 a≠0,那么a的倒数是 a (3)若ab=1? a、b互为倒数; (4)若ab=-1? a、b互为负倒数.(补充)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典型试题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要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有理数的概念可以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同时,利用数轴又可以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有理数的运算是全章的重点。在具体运算时,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运算法则,二是运算律,三是运算顺序,四是近似计算。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和 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 (是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 (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 ;a-b 的相反数是 ;a+b 的相反数是 ; (3)相反数的和为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 .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w w w .x k b 1.c o m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 ,0的绝对值是 ,负数的绝对值等于 ;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0a (a )0a (0) 0a (a a 或 ? ??≤-≥=)0() 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 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最新整理)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小于0的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4)-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5)自然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6)a>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0 ? a 是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1.2 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3)有理数的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即数轴的三要素) (5)一般地,当a 是正数时,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 (6)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一般地,设a 是正数,则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右,表示-a 和a ,我们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7)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 (8)一般地,a 的相反数是-a ;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9)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2)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反移到另一边;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 去括号----------注意符号变化 移项----------注意要变号 合并同类项--------合并后注意符号 系数化为1---------等式右边除以x的系数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是计算工作量的常用数量关系式;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①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②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 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3)列方程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 工程问题常用等量关系:先做的+后做的=完成量 (3)顺水逆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