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管理档案正文

安全事故管理档案正文
安全事故管理档案正文

一、事故隐患

1、发现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监督整改并备案。

2、对事故隐患实行检查、登记、报告制度。

3、隐患整改要本着“三定四不推”的原则进行。即:定具体负责人、定措施办法、定整改时间,个人能解决的不推班组、班组能解决的不推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公司、公司能解决的不推上级部门。

4、排除隐患所需的经费,可根据项目内容分别列入大修、针修计划,在安全经费或技改经费中解决。

二、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1、操作者发现在生产中发生事故,应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并保护好现场,不得隐瞒和故意拖延,立即向公司主要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

2、公司负责人、值班人员、安全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及时赶到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对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急情况的,迅速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公司负责人对发生需向有关部门报告的生产安全事故,必须在1小时内,以公司名义报告安监等有关部门。

4、发生重伤、死亡事故,派专人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体时,必须做出

标志,绘制事故现场图、照相、录像,并详细说明。

5、清理事故现场时,要事先经事故调查组或安监部门同意。

6、发生轻伤事故要进行现场照相,经安监部门同意,由公司领导牵头组成事故调查组,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划分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按规定填报“伤亡事故登记表”,并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

7、公司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8、发生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是: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并按照事故的性质和造成的损失危害程度,根据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9、发生事故,必须按照公司各级安全生产职责的规定,分清事故的直接责任、领导责任和主要责任。

10、对因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工作不负责任等行为而造成的事故,视情况按规定追究责任,并按照“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规定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

11、事故查清后,应及时拟定改进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填写“职工伤亡事故报告表”报送安监部门。

12、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1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事故管理档案,其内容应包括事故现场记录、照片、鉴定材料、事故教育、改进措施等资料。

1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定期进行事故的统计分析,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特制定此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二、定义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公司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1995

年5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

年11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1998

年9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

号>(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

年12月26日起施行)。

6.《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

61号>(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7.《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9月28日修订)。

四、编制原则

1、预案是针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事故、灾害,如触电、机械伤害、火灾及自然灾害等。

2、预案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财产安全和环境防护,尽量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

3、预案是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4、预案要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预案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章企业概况

一、企业简介

东莞市新视野玩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1日,厂址位于东莞市清溪镇金星工业区江背路北面A座。本公司专业于塑胶精品生产、加工、研发的综合型玩具制造企业,产品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地区和国家。东东莞市新视野玩具有限公司由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人员管理和安全生产,公司下设采购科、行政科、制品部、总务部、财务科、维修科及品质科等部门,职能部门再下设各班组,实行层级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全员生产责任制。

二、厂区周边建筑及交通道路分布

第三章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

一、指挥部

1、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安全主任

指挥部成员:行政科、采购科、总务部、财务科、制品部、品质科、

维修科等部门负责人。

2、指挥部职责

(1)审核重大事故处理预案;

(2)负责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组织调动各抢险队伍救灾抢险;

(3)随时研究救灾情况与出现的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4)及时向清溪镇安监分局值班室报告事故及处理情况,必要时请求政府援助。

(5)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及事故统计报告工作。

3、指挥部成员职责

(1)总指挥:负责指挥、组织协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下达救援抢险命令。

(2)副总指挥:组织指挥应急抢险工作的实施,指挥协调各抢险队的抢险工作,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抢险情况,组织搞好善后处理。

二、应急救援专业队

1.疏散组

组长:潘代勇

组员:胡显丰、郑思红、庞兵、覃勇强、苏坚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安排人员疏散、撤离。

2.通讯组

组长:张晓骏

组员:李婷婷、徐冬香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请求外界支持等事宜。

3.抢险组

组长:尹帮华

组员:胡喜明、徐再发、李志聪、李超

职责:负责抢救被困人员、公司财产等事宜。

4.救护组

组长:张双有

组员:程灵、黎伟、陈雨、成萍

职责:负责伤员现场医疗、救护等事宜。

5.警戒组

组长:胡喜明

组员:徐再发、李志聪、李超

职责:负责治安、交通等现场管理。

6.供应组

组长:陶俊平

组员:申佩、李良科

职责:负责救援物资供应、安排公司车辆等事宜。

7.调查组

组长:冉宇

组员:蔡竣

职责:保护事故现场;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附件:

东莞市新视野玩具有限公司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架构图

第四章各类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第一节触电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1、触电事故的预防

①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本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本公司的公章。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铺设,竣工后有验收手续。

②一切线路铺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③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④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

⑤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⑥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⑦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⑧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减轻触电的危险。

2、触电事故应急处置

(1):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值班人员应不经联系立即断开与触电者的有关设备电源开关或保险;使用相应的绝缘物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挑开带电导线;现场条件允许时,可采用短路法使熔丝熔断或开关跳闸;总之,尽量使触电者尽早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同时进行现场触电急救。(2):当触电者呼吸停止后应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

急救方法,其操作步骤是: A: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等解松,取出口腔内杂物。 B:使触电者仰卧,头部充分后仰,鼻孔朝上。 C:使触电者鼻孔(或口)紧闭,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或鼻)内吹气,为时约2秒钟。 D:吹气完毕,立刻离开触电者的口(或鼻)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或嘴唇),让他自行呼吸为时3秒钟,吹气掌握在每分钟14-16次。(3):当触电者心脏跳动停止后应用胸外心脏挤压的急救方法,其操作步骤是: A: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等解松,取出口腔内杂物。 B: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头部充分后仰。 C:救护人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D: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应压陷3-4厘米,以每分钟60次为宜。 E: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4):通知应急救援管理小组把触电者送往最近医院急救。(5):触电急救中安全注意事项 A: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身体。 B: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二次伤害。 C: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没有致命的外伤只能认为是假死,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在送往医院途中或请医生过程中不得间断抢救。(6):在紧急过程中,若有人员受伤,先由急救员临时抢救处理,有必要通知医院单位前来救援或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

第二节水灾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使公司各种设施在夏季安全度汛。

一、防汛领导小组: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安全主任

组员:人事部、采购部、厂务部、财务部、生产部、品保部、工程部等部门负责人。

抢险救援队伍:公司所有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参加抗洪抢险,保护公司财产安全。

值班电话:

二、防汛组织程序

在险情发生时,由防汛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积极配合进行抢险救援。险情发生在夜间或休息日时,值班人员临时负责指挥,并及时通知防汛小组其它成员赶赴现场。

三、汛期人事部防汛措施

1、防汛器材存放在仓库,由仓库人员管理,所放防汛器材主要有编织袋、砂子、铁锹等;

2、公司重点部位:公司所有厂房门口。

3、险情:(1)公司门口向内流水不及。(2)排水管道堵塞,厂区内水位上升。

4、汛期到来之前,人事部人员应仔细巡查全厂重点部位;

(1)楼顶平台排水沟是否畅通无阻,同时将楼顶垃圾清运干净;

(2)检查污水井、排水管是否有堆积物,并加以清除,保证排水畅通;

(3)检查配电室等重要机房是否有漏雨情况,若有发生应及时处理。

四、险情处理程序

1、若厂内出现险情时,要迅速用沙袋堵住重点部位门口,保护公司财产。

2、险情发生后,要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本次汛情造成的损失和物资消耗情况,并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做好下次防汛准备;

3、事件处理过程要进行详细记录,由人事部有关人员向公司领导及上级部门作出汇报。

第三节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1、火灾事故的预防

1)要建立、健全消防机构,负责管理本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

2) 消防机构加强对员工、外来人员进行消防知识的教育,对义务消防组员进行灭火技能的培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每年要进行不小于一次的消防演练。

3)办公场所、集体宿舍、设备、材料堆放场所要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4)制订事故发生时的扑救方案和人员疏散步骤、方法和路线,使事故的损失将到最低。

2、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

1)最先发现人员,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呼叫。

2)最先发现人员迅速通知就近的第二人迅速报警(火警电话119。报警时,应说明火灾的具体地点、火灾类型、行走路线等);并报告总值班人员。

3)总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下达应急救援的指令,同时发出报警,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迅速赶到现场。

4)应急救援指挥部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队开展救援。

5)疏散组到达现场后,应及时组织、指挥现场人员按逃生路线迅速疏散至安全地带,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安全。

6)救护组到达现场后,应佩带好相关器具(防毒、防火、灭火器),首先查明是否有中毒或被围困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困人员脱离现场。对伤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重伤员送医院抢救。

6)抢险组到达现场后,根据抢险指令,进行管道分割、堵漏及物资抢救工作,减少或削弱火灾波及范围。

7)供应组进行物资抢救及生活物资的供应工作,确保抢险、抢救物资的及时供应。当火灾得到彻底消除,进行现场清理,保护火灾现场,防止死灰复燃。

7)火灾后,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及救援程序运行总结等工作,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应急救援预案的运行品质。

第四节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1、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1)、对各类机械操作手加强机械常识、安全操作堆积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培训可采用培训班、宣传栏、知识竞赛、安全会议、班前会等形式。 2)、对各类机械操作手,特别是特种作业操作手,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培训,达到全部持证上岗的要求。 3)、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各级使用部门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完善各类安全部件,对国家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经权威部门检测,对外严格检查检测合格证,从本质上消除机械安全隐

患。 4)、做好机械设备专项检查,设备人事部门定期对所有机械进行

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设备安全部件、检测情况,设备完好状况,清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对查出设备安全隐患督促有关部门维修、整改、力求各类机械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各安全职能部门和现场安全员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检查,安全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现场专职安全员应有专人日常巡查,发现设备事故隐患,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定人定责确定整改时间,消除一切设备安全隐

患。 6)、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消毒药品和急救用品,确保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应急所需。

2、机械伤害的应急处置

(一)、轻伤事故 1)、现场作业负责人应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2)、迅速通知救护组赶赴现场,对伤者同时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临时措施。3)、尽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防感染和防破伤风处理,或根据医嘱作进一步检查。(二)、发生重伤事故 1)、现场作业负责人就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2)、救护组应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临时措施,防止伤情恶化。如有断肢等情况,及时用干净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在无裂纹的塑料袋或胶皮袋内,袋口扎紧,在口袋周围放置冰块、雪糕等降温物品,不得在断肢处涂酒精、碘酒及其它消毒液。 3)、通讯组根据事态严重性,迅速拨打120求救和送附近医院急救,断肢随伤员一起运送;如需公司用车护送伤员,供应组应迅速安排好车辆和司机,争取最佳时间把伤员送至医院接受治疗。

第五节食物中毒应急救援程序

一、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原因、性质和后果:

食物中毒可能发生于食堂。由于目前公司员工集体就餐,原因可能是厨具、灶具的不清洁,购买发霉、变质等食品,蚊蝇传播,炊事人员的健康卫生、就餐人员的餐具及公司人员外购食物等,都有可能是易发性食物中毒源,其后果将会导致人员生命健康受到危害。

二、应急设备、设施及其配置要求:

为了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食堂的卫生要符合规定要求,保持厨房的干净,同时食堂应配备足够的消毒设备(消毒柜),对灶具、厨具、餐具进行经常性消毒,对炊事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炊事人员在工作中应穿工作服,戴卫生帽和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严格控制购进不卫生的食品,尤其是禁止购买熟食物、有腐烂、发霉、变质的食品,对食堂的剩钣菜进行适当处理等。人事部门应与当地附近医疗机构联系,对食堂卫生定期检查和对炊事人员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从源头上全面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三、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

发生食物中毒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抢救:

1.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

①在食堂用餐的员工短时间内出现多例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在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由现场管理人员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相应预案。

②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协调事件的处理。

③现场管理人员根据事态发展趋势,如果认为食物中毒事件严重的,经请示应急指挥部同意后,立即向具有管辖权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部门报告中毒情况、中毒发生时间、中毒主要症状、中毒的人数等,如果怀疑与投毒有关,还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2.食物中毒人员的救治

①现场管理人员根据总指挥的指令迅速拨打120等急救中心电话,详细告之中毒情况、中毒发生时间、中毒主要症状、中毒的人数等,并立即询问如何进行现场救治。病人发生呕吐时,切忌止吐,呕吐有利于毒物排出。

②如医疗机构急救车辆不能迅速抵达现场,供应组组长应当及时调配车辆,尽可能按照就近、相对集中的原则以最短时间送至医院救治。

3.协助调查,采取相应措施

①中毒事件发生后,现场管理人员应当立即派人进行现场秩序的维持,控制可疑人员,必要时对中毒现场进行隔离和戒严。

②中毒事件发生后,供应组应当对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原料立即封存,放入冷藏箱(柜)等待调查人员查验,禁止继续食用和擅自销毁;对制作、盛放可疑食品的工具、容器以及厨房、售菜台等可能的中毒现场予以控制;在卫生部门专业人员达到后,积极配合专业人员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

③中毒事件发生后,对不能排除因饮用水因素造成的事物中毒,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停止供水,留样等待检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