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污染与防治对策

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污染与防治对策
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污染与防治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19148073.html,

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污染与防治对策

作者:江彩兰

来源:《北方环境》2013年第01期

摘要: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类安全性高,电性能稳定的“资源循环型”能源产品。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但是,铅醯蓄电池行业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铅酸蓄电池生产的工艺、产污环节,分析蓄电池行业产生污染的成因,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环境污染;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类安全性高,电性能稳定的“资源循环型”能源产品,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但是,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污染也不容忽视。从2009年到2011年,一系列的“血铅事件”相继在陕西、湖南、广东、江苏、湖北、安徽、浙江等地爆发,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污染防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 污染成因

1.1 企业因素

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不到位。一些企业存在“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现象;未按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复要求,落实需要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造成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装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污染治理设施简陋,很难做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管理不到位。有些企业车间管理混乱,含铅危险废物没有进行安全处置;有些企业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为节约运行成本,甚至擅自停止运行环保设施,存在偷排漏排现象。

1.2 外部管理园素

区域布局不合理。有些地区铅酸蓄电池企业量多、分布广,但缺泛合理的统一规划与布局,致使环境污染难以集中控制。

城镇化进程的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铅酸蓄电池企业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致使环境影响十分敏感。

2 铅酸蓄电池生产工艺与产污环节

2.1 生产工艺

铁锂电池与铅酸对比

铁锂电池与铅酸对比

磷酸铁锂电池和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比较 一、产品性能比较和系统组成比较 磷酸铁锂电池和铅酸电池性能比较详见表4。 表4 磷酸铁锂电池和铅酸电池性能比较 电池性能 说明 磷酸铁锂电池 铅酸电池 单体电压 (V ) 3.2 2 重量比能量 (wh/kg ) 110~130 30~50 体积比能量 (wh/L ) 180~220 80~120 循环寿命 1C100%充放 ≥1000次 250~350次 高温性能 循环寿命变化 45℃为25℃时减半 35℃为25℃时减半 低温性能 -20℃容量保持率 50% 55% 自放电 常温搁置28天 4% 5% 充放电效率 >99% 80% 耐过充性能 一般 好 安全性 优 优 环保 无污染 污染 磷酸铁锂蓄电池与铅酸蓄电池在-48V 直流电源系统的组成比较如表5所示。 表1 磷酸铁锂电池组和铅酸电池组参数比较 组单体组单体组单体组单体浮充均充铅酸电池40~572448243.2 1.854.0 2.2556.4 2.35 1.13 1.18铁锂电池40~571651.2 3.243.2 2.755.2 3.4557.6 3.6 1.08 1.13铁锂电池 40~57 1548 3.243.2 2.88 54.0 3.6 56.4 3.76 1.13 1.18 电池设备工作范围只数 标称电压(V)电压比值放电终止电压(V)浮充电压(V) 均充电压(V) 资料显示: ? 充满电后4.0V 的磷酸铁锂蓄电池静置15分钟后回落到3.4V ,电池开 口电压3.4V 。 ? 单体工作电压为2.0V~4.2V 。 ? 在3.65V 以下可以充电性能稳定。 ? 单体电池放电时,3.0V 以下电压下降很快。 综合以上信息,建议48V 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只数选择16只的配置方案。 二、基站应用方案比较及投资比较 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在基站中,主要考虑到不同放电率对该种电池放电容量的影响较小,以及耐受较宽的环境温度。以下将针对基站的功耗、后备时间进行电池容量选择的分析。

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公司五年发展战略规划(2019-2023年)

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公司五年 发展战略规划 (2019-2023年) 2019年7月

目录 一、规划内容 (4) (一)继续巩固和加强公司在传统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行业的龙头地位 .. 4(二)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公司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升级 (4) (三)以“三电+租赁”的商业模式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 (5) 1、新能源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业务 (6) 2、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电控业务 (6) 3、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业务 (6) (四)择机进入公用事业领域,积极应对经济周期性影响 (7) (五)介入创业创新投资,做大做强股权投资业务 (7) 二、战略规划目标 (8) 三、内外部环境和保障措施 (8)

经过30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已稳居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行业龙头。公司为保持竞争优势,通过技术改造、加快产品研发、开展合资合作、兼并联营等举措,铅酸蓄电池生产能力目前已达2250万KVAH,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产量已稳居全国首位。公司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蓄电池冲扩成形、连铸连轧、全自动装配等生产设备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成为国际、国内众多知名品牌汽车厂商优秀供应商。公司销售渠道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全国各地均有销售网点,一级经销商1000余家,销售终端网点达5万余家。 未来五年(2019-2023年)是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期,是中国进入后工业叠加“互联网+”的时代。目前随着汽车产业整体增长趋缓、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锂电池广泛应用的市场变化,公司继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出现瓶颈,同时铅酸电池为应对锂电池的挑战正经历着较大的技术进步,所有这些决定了未来五年是公司发展至为关键的五年。公司既要继续做大做强传统的汽车起动用铅酸电池产业,更要在产品、产业与商业模式方面持续创新,快速而平稳地实施产品、产业与商业模式的转型。公司转型是基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更是基于公司整体情况而审慎做出的决策。 公司将围绕下列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进行具体战略规划。

【发展战略】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铅酸蓄电池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池工业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与电力、交通、信息等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是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和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铅酸蓄电池凭借其性能价比高、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安全可靠等优点,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铅酸蓄电池销售额占全球电池销售额的30%以上。铅作为铅酸蓄电池最为重要的原料,其质量和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蓄电池产业未来的发展,铅和铅酸蓄电池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现就对近年来我国铅酸蓄电池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谈点自己的感想。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汽车、摩托车、电动助力 车、通信、信息、电力等基础产业发展 十分迅速,这些行业在我国处于一个高速成长期,对铅酸蓄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铅酸蓄电池工业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铅酸蓄电池制造厂家已达到1500 家左右,生产量平均以每年约20%的速度快速增长,铅酸蓄电池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3,出口量、出口额分别以每年高达29%和34%左右的速度递增,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全球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2003 年,中国铅酸蓄电池的销售额约130 亿元人民币,约占

中国电池销售总额的1/3,占二次电池销售总额的45%。 2004年,由于铅等原料价格的集聚增长,影响了市场销售和利润,但由于国内需求和出口的增长, 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达到了 约6000万KVAH,销售额约150亿元。 2005年,铅酸蓄电池总产量达6645万KVAH,销售额200亿 元左右,出口额8.2亿美元,同比增长40%。蓄电池产量年平均增 长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起动蓄电池增 长15%以上,固定电池增长30%,动力电池增长50%以上。 2006年,铅酸蓄电池产量为7777.8万KVAH,销售额350亿 2007年,铅酸蓄电池产量为9359.8万KVAH,销售额503亿 元。其产品结构见下图: 2007年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结构图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铅酸蓄电池企业已呈现优胜劣 汰趋势,地域性规模企业逐步形成并壮大,市场份额逐年增长。仅以助动车用铅酸蓄电池企业为例,浙江省长兴县的蓄电池产业是随 着近年来我国电动助力车产业的兴起迅速发展壮大,2003年,铅 酸蓄电池企业有175家之多,销售额为9.0亿元;2004年开始进行了专项整治,到2005年蓄电池企业保留下来53家,销售额为21.55

我国废铅酸蓄电池火法冶炼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研究(新编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废铅酸蓄电池火法冶炼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研究(新编版)

我国废铅酸蓄电池火法冶炼污染防治最佳可 行技术研究(新编版) 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本文从铅回收火法冶炼工艺最佳可行工艺流程、最佳可行工艺参数、处置系统集成控制、污染物消减及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适用性等五方面入手,对铅回收火法冶炼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于推进废铅蓄电池铅回收处置设施建设中技术选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施运营、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废铅蓄电池,铅回收,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 1、前言 我国的废蓄电池再生铅生产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装备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的主要工艺可分为火法、湿法和火湿联用法三大类别。其中火法冶炼工艺可分为无预处理混炼、无预处理单独冶炼和预处理单独冶炼工艺。

无预处理混炼就是将废铅酸蓄电池经去壳倒酸简单处理后,进行火法混合冶炼,得到铅锑合金。该工艺金属回收率平均为85~90%,废酸、塑料及锑等元素未合理利用,污染严重。 无预处理单独冶炼就是废蓄电池经破碎分选后分出金属部分和铅膏部分,二者分别进行火法冶炼,得到铅锑合金和精铅,该工艺回收率平均水平为90~95%,污染控制较第一类工艺有较大改善。 预处理单独冶炼工艺就是将废蓄电池经破碎分选后分出金属部分和铅膏部分,铅膏部分脱硫转化,然后二者再分别进行火法冶炼,得到铅锑合金和软铅,该工艺金属回收率平均为95%以上。 目前,关于最佳污染控制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较多,某些环境保护领域、某些行业也已实施最佳污染控制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但是,在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领域,本研究是国内首次针对废铅蓄电池铅回收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环境管理实践进行研究,从铅回收预防控制技术、末端污染治理技术以及环境管理实践,开展环境有益的尝试性系统研究,对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行业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及循环经济领域有关技术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铅酸蓄电池行业行动计划

铅酸蓄电池行业行动计划 ——行业发展实施规划 汽车在1918年引入蓄电池,最初的电池电压是6V。随着内燃机排量增加以及压缩比增加,6V系统提供的功率已经不能满足需求,1950年引入了12V电压系统。随着汽车电气设备继续增加,12V系统也难以满足全部设备的功率需求,只能在特定阶段切断大功率负载,导致停车状态下空调不可用等问题。汽车引入启停系统后,12V系统已经达到了自身输出功率的极限,此时若继续在12V系统上继续增加轻混BSG 电机等大功率用电器,则会导致瞬时电流高达1000安。因此2011年德系车企Audi、BMW、Daimler、VW联合推出了48V电压系统来满足高功率汽车负载的需求。选择48V的原因为:汽车安全电压是60V,48V 电池充电电压最高为56V,48V是安全电压下的可以达到的最高电压等级。 现阶段,相关产业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行业发展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本实现了上一阶段产业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章发展路线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区域需求。 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 第二章指导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着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 快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2、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发展。 3、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充分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 源条件,分地区、分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路线,指导推动产业现 代化发展。 第三章产业环境分析 汽车在1918年引入蓄电池,最初的电池电压是6V。随着内燃机排 量增加以及压缩比增加,6V系统提供的功率已经不能满足需求,1950 年引入了12V电压系统。随着汽车电气设备继续增加,12V系统也难以满足全部设备的功率需求,只能在特定阶段切断大功率负载,导致停 车状态下空调不可用等问题。汽车引入启停系统后,12V系统已经达到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一、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它的构造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可是从原理上讲所有的电池都是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离物和容器组成的,其中 正负两极的活性物质和电解质起电化反应,对电池产生电流 起着主要作用,如图4-1所示。 在电池部,正极和负极通过电解质构成电池的电路,在 电池外部接通两极的导线和负荷构成电池的外电路。 在电极和电解液的接触面有电极电位产生,不同的两极 活性物质产生不同的电极电位,有着较高电位的电极叫做正 极,有着较低电位的电极叫做负极,这样在正负极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当外电路接通时,就有电流从正极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再由负极经过电路流向正极,电池向外电路输送电流的过程,叫做电池的放电。 在放电过程中,两极活性物质逐渐消耗,负极活性物质 1.电解质 2.负极 3.容量 4.正极 5.隔离物 6.导线 7.负荷 图4-1 电池构造示意图 放出电子而被氧化,正极活性物质吸收从外电路流回的电子而被还原,这样负极电位逐渐升高,正极电位逐渐降低,两极间的电位差也就逐渐降低,而且由于电化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增加了电池的阻,使电池输出电流逐渐减少,直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或在外电路两电极之间端电压低于一定限度时,电池放电即告终。 电池放电以后,用外来直流电源以适当的反向电流通入,可以使已形成的新化合物还原成为原来的活性物质,而电池又能放电,这种用反向电流使活性物质还原的过程叫做充电。 蓄电池可以反复多次充电、放电,循环使用,使用寿 命长,成本较低,能输出较大的 能量,放电时电压下降很慢。 1.电动势的产生 铅蓄电池的正极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是绒状铅 (Pb),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活性物质,故和稀硫酸(H2SO4)起 化学作用的结果也不同。在未接通负载时,由于化学作用 使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却多余电子,如图4-2所图4-2 铅蓄电池电势产生过程示,两极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 2.放电过程的化学反应 当外电路接上负载(比如灯泡)后,铅蓄电池在 正、负极板间电位差(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Ⅰ从 正极流出,经负载流向负极,也就是说,负极上的 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如图4-3。同时在蓄电池部 产生化学反应: . 学习.资料.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31887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主要危害因 素及预防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主要危害因 素及预防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蓄电池作为一种方便适用的直流电源广泛用于发电厂,工矿企业变配电所和各类机动车。由于在铅酸蓄电池的装配过程中涉及到铅中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因而确保铅酸蓄电池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目前,铅酸蓄电池已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我国也一直重视铅酸蓄电池的安全生产,加强了对蓄电池生产装配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了《铅作业安全生生规程》等规范标准。 一、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中的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正式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公告 2012年第18号 为促进我国铅蓄电池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范行业投资行为,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环境保护部共同制定了《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现予以公告。 有关部门在对铅蓄电池生产项目进行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保核查、信贷融资、电力供给、安全许可等工作中要以本准入条件为依据。 附件: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附件 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 为促进我国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生产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规范行业投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合理布局、控制总量、优化存量、保护环境、有序发展的原则,制定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 一、企业布局 (一)新建项目应在依法批准设立的县级以上工业园区内的相应功能区建设,符合《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1659)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应将现有生产企业逐步迁入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区域禁止新建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生产项目。所有新建、改扩建项目必须有所在地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来源。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第三条规定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文化保护地等环境敏感区内,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内,禁止新建、改扩建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生产项目。 二、生产能力 (一)新建、改扩建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项目),建成后同一厂区年生产能力不应低于50万千伏安时(按单班8小时计算,下同)。 (二)现有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项目)同一厂区年生产能力不应低于20万千伏安时;现有商品极板(指以电池配件形式对外销售的铅蓄电池用极板)生产企业(项目),同一厂区年极板生产能力不应低于100万千伏安时。 (三)卷绕式、双极性、铅碳电池(超级电池)等新型铅蓄电池,或采用扩展式(拉网、冲孔、连铸连轧等)板栅制造工艺的生产项目,不受生产能力限制。 三、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 (一)开口式普通铅蓄电池(指采用酸雾未经过滤的直排式结构,内部与外部压力一致的铅蓄电池)生产项目。现有开口式普通铅蓄电池生产能力应予以淘汰。 (二)新建、改扩建商品极板生产项目。 (三)新建、改扩建外购商品极板组装铅蓄电池的生产项目。 (四)新建、改扩建干式荷电铅蓄电池(内部不含电解质,极板为干态且处于荷电状态的铅蓄电池)生产项目。 (五)新建、改扩建镉含量高于0.002%(电池质量百分比,下同)或砷含量高于0.1%的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生产项目。 (六)现有镉含量高于0.002%或砷含量高于0.1%的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生产能力应于2013年12月31日前予以淘汰。 四、工艺与装备 新建、改扩建企业(项目)及现有企业,工艺装备及相关配套设施必须达到下列要求:(一)项目应按照生产规模配备符合相关管理要求及技术规范的工艺装备和具备相应处理能力的节能环保设施。节能环保设施应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并做好日常运行维护记录。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工程设计和工艺布局设计应由具有国家批准工程设计行业资质的单位承担。 (二)熔铅、铸板及铅零件工序应设在封闭的车间内,熔铅锅、铸板机中产生烟尘的部位,应保持在局部负压环境下生产,并与废气处理设施连接。熔铅锅应保持封闭,并采用自动温控措施,加料口不加料时应处于关闭状态。禁止采用开放式熔铅锅和手工铸板工艺。新建、改扩建项目如采用重力浇铸板栅工艺,应实现集中供铅(指采用一台熔铅炉为两台以上铸板机供铅),现有项目采用重力浇铸板栅工艺的,应于2013年12月31日前实现集中供铅。 (三)铅粉制造工序应采用全自动密封式铅粉机。铅粉系统(包括贮粉、输粉)应密封,系统排放口应与废气处理设施连接。禁止使用开口式铅粉机和人工输粉工艺。 (四)和膏工序(包括加料)应使用自动化设备,在密封状态下生产,并与废气处理设施连接。禁止使用开口式和膏机。

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概述

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概述 一、铅酸蓄电池产业综述 铅酸蓄电池是一类安全性高,电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应用领域广泛,可低成本再生利用的“资源循环型”能源产品。其生产属深加工、劳动密集型方式。近十年来,随着世界能源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铅酸蓄电池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展,市场需求量也大幅度的升长,在二次电源中,铅酸蓄电池已占有85%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人类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自然能的开发利用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铅酸蓄电池作为不消耗地球资源的“绿色”产业,将面临着广阔地发展空间。 二、铅酸蓄电池的应用领域 ? 交通运输-汽车、火车、拖拉机、摩托车、电动车等; ? 电信电力-邮电、通讯、电站、电力输送等; ? 车站码头-叉车、运输车、信号灯、仪器仪表等; ? 矿山井下-矿灯、运输车、UPS电源、照明系统等; ? 航天航海-轮船、渔船、鱼灯、航标灯、精密仪器等; ? 自然能系统-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系统等; ? 银行学校、商场医院-UPS电源、精密仪器、应急灯等; ? 计算机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等; ? 旅游娱乐-观光车、电动玩具、高尔夫球车、应急灯等; ?国防军工-飞机、坦克、装甲车、火炮、舰艇、核潜艇、雷达系统、导弹发射系统、精密仪器等. 三、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组织 ?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铅酸蓄电池专委会 ? 中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委员会(TC21)

? 中国铅酸蓄电池科技情报网 ? 中国铅酸蓄电池装备委员会 ? XX蓄电池研究所 ? 国家蓄电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中国的铅酸蓄电池企业数量 五、中国的外资铅蓄电池企业分布

铅酸蓄电池结构详解

铅酸蓄电池结构详解 一、蓄电池的功用 蓄电池种类较多,根据电解液不同,有酸性和碱性之分。由于铅酸蓄电池阻小,电压稳定,在短时间能供给较大的起动电流,而且结构简单,价格较低,所以在汽车拖拉机上被广泛采用。 蓄电池为一可逆直流电源,在汽车拖拉机上与发电机并联,它的主要作用是:(1)发动机起动时,蓄电池向起动机和点火装置供电。起动发动机时,蓄电池必须在短时间(5~10s)给起动机提供强大的起动电流(汽油机为200~600A。柴油机有的高达1000A)。 (2)在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发动机处于低速时,蓄电池向点火系及其它用电设备供电,同时向交流发电机供给他激励磁电流。 (3)当用电设备同时接入较多,发电机超载时,蓄电池协助发电机共同向用电设备供电。 (4)当蓄电池存电不足,而发电机负载又较少时,可将发电机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即充电。 (5)蓄电池还有稳定电网电压的作用。当发动机运转时,交流发电机向整个系统提供电流。蓄电池起稳定电器系统电压的作用。蓄电池相当于一个较大的电容器,可吸收发电机的瞬时过电压,保护电子元件不被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蓄电池的构造 车用12V蓄电池均由6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个单格的标称电压为2V,串联成12V的电源,向汽车拖拉机用电设备供电。 蓄电池主要由极板、电解液、格板、电极、壳体等部分组成。 1.极板 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蓄电池的充电过程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深棕色的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青灰色的纯铅(Pb)。 正、负极板的活性物质分别填充在铅锑合金铸成的栅架上,加入锑的目的是提高栅架的机械强度和浇铸性能。但锑有一定的副作用,锑易从正极板栅架中解析出来而引起蓄电池的自行放电和栅架的膨胀、溃烂,从而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负极板的厚度为1.8mm,正极板为2.2mm,为了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国外大多采用厚度为1.1~1.5mm的薄型极板。另外,为了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将多片正、负极板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在每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数量总比正极板多一片,正极板都处于负极板之间,使其两侧放电均匀,否则因正极板机械强度差,单面工作会使两侧活性物质体积变化不一致,造成极板弯曲。 2.隔板 为了减少蓄电池的阻和体积,正、负极板应尽量靠近但彼此又不能接触而短路,所以在相邻正负极板间加有绝缘隔板。隔板应具有多孔性,以便电解液渗透,而且应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碱性。 隔板材料有木质、微孔橡胶、微孔塑料以及浸树脂纸质等。近年来,还有将微孔塑料隔板做成袋状,紧包在正极板的外部,防止活性物质脱落。

电动汽车电池的分类及性能参数

电动汽车电池的分类及性能参数 电池的分类 电动汽车用电池为化学电源,它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电解液分为: a.碱性电池。即电解液为碱性水溶液的电池; b.酸性电池。即电解液为酸性水溶液的电池; c.中性电池。即电解液为中性水溶液的电池; d.有机电解质溶液电池。即电解液为有机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按活性物质的存在方式分为: a.活性物质保存在电极上。可分为一次电池(非再生式,原电池)和 二次电池(再生式,蓄电池); b.活性物质连续供给电极。可分为非再生燃料电池和再生燃料电池。按电池的某些特点分为: a.高容量电池; b.免维护电池; c.密封电池; d.燃结式电池; e.防爆电池; f.扣式电池、矩形电池、圆柱形电池等。 尽管由于化学电源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外形差别大,使上述分类方法难以统一,但习惯上按其工作性质及存贮方式不同,一般分为四类: a. 一次电池

一次电池,又称“原电池”,即放电后不能用充电的方法使它复原的电池。换言之,这种电池只能使用一次,放电后电池只能被遗弃了。这类电池不能再充电的原因,或是电池反应本身不可逆,或是条件限制使可逆反应很难进行。如: 锌锰干电池 Zn│NH4Cl·ZnCl2│MnO2(C) 锌汞电池 Zn│KOH│HgO 银锌电池 Zn│KOH│Ag2O b.二次电池 二次电池,又称“蓄电池”,即放电后又可用充电的方法使活性物质复原而能再次放电,且可反复多次循环使用的一类电池。这类电池实际上是一个化学能量贮存装置,用直流电将电池充足,这时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电池中,放电时,化学能再转换为电能。如:铅酸电池 Pb│H2SO4│PbO2 镍镉电池 Cd│KOH│NiOOH 镍氢电池 H2│KOH│NiOOH 锂离子电池 LiCoO2│有机溶剂│6C 锌空气电池 Zn│KOH│O2(空气) c.贮备电池 贮备电池,又称“激活电池”,是正、负极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不直接接触,使用前临时注入电解液或用其他方法使电池激活的一类电池。这类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化学变质或自放电,因与电解液的隔离而基本上被排除,从而使电池能长时间贮存。如:镁银电

铅酸蓄电池产业全面分析

铅酸蓄电池: 一、概述: 铅酸蓄电池是指电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主要构成成份为:阳极板(过氧化铅 . PbO2)活性物质、阴极板 ( 海绵状铅 .Pb)活性物质、电解液(稀硫酸)、硫酸(H2SO4) + 水(H2O)、电池外壳、隔离板及液口栓、盖子等。它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电源,具有电压平稳、安全可靠、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原材料丰富和回收再生利用率高等优点,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 二、原理: 铅酸蓄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是海绵铅,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其放电化学反应为二氧化铅、海绵铅与电解液反应生成硫酸铅和水,Pb(负极)+PbO2(正极)+2H2SO4=2PbSO4+2H2O(放电反应)其充电化学反应为硫酸铅和水转化为二氧化铅、海绵铅与稀硫酸。2PbSO4+2H2O=Pb(负极)+PbO2(正极)+2H2SO4 (充电反应)铅酸蓄电池单格额定电压为,一般串联为6V、12V用于汽车、摩托车启动照明使用,单替电池一般串联为48V、96V、110或220V 用于不同场合。电池内正、负极板间采用电阻极低、杂质少成分稳定离子能通过的橡胶、PVC、PE或AGM隔板。 三、特点: 铅酸蓄电池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虽然与技术先进的锂电池、镍氢电池等相比能量低、深循环寿命短、环保性差,但由于功率特性好、自放电小、高低温性能优越、生产和回收技术成熟以及具有廉价优势,该电池目前仍然是二次电池的主流产品,销售额居二次电池之首。 四、分类: 常用的铅酸蓄电池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普通蓄电池、干荷蓄电池和免维护蓄电池三种。 1)普通蓄电池;普通蓄电池的极板是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电解液是硫

(整理)铅酸蓄电池的性能检测

铅酸蓄电池的性能检测 一、容量 电池容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并由制造商宣称的电池容量值。实际上是在规定 温度下,以一定电流放电一定时间,当达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能给出的电量,用C 表示,以安时(Ah)为单位。 ⑴起动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储备容量,用Cr.n表示,其值应符合GB/T 5008.2-2008标准的规定。 b. 实际储备容量,用Cr.e表示,其值应在第3次或之前的储备容量试验时,达到额定储备容量用Cr.n。 c. 20h率额定容量,用C20表示,其值应符合GB/T 5008.2-2008标准的规定。 d. 实际容量,用Ce表示,其值应在第3次或之前的容量试验时,应不低于额定容量C20的95%。 ⑵牵引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容量,用C5表示,在30℃温度下放电5h,放电电流是C5/5(A),放电至单体电压1.70V,所给出的电量(Ah),其值应符合GB/T 7403.1-2008标准的规定。 b. 实际容量,用Ce表示,在规定条件下,电池所能放出的电量(Ah),其值应在第1次容量试验时应不低于额定容量C5的85%。实际容量在前10次容量试验内至少有1次 达到额定容量。 ⑶内燃机车用排气式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额定容量以C5表示,其值应在第6次循环内达到电池标称容量值,应符合GB/T 7404.1-2008标准的规定。 ⑷内燃机车用阀控密封式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额定容量以C5表示,其值应在第6次循环内达到电池标称容量值,应符合GB/T 7404.2-2008标准的规定。

⑸铁路客车用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容量,用C10、C5、C1表示,其容量值在进行容量试验时要达到额定值,在3次试验中有1次合格为合格,应符合GB/T 13281-2008标准的规定。 b. 实际容量,用Ce表示,即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电池实际放电容量。 c. 低温容量,用Cd表示,电池在零下40℃环境中静置8h,以I10(A)电流放电至单体电压1.60V,计算其容量,低温容量Cd与常温容量C10、C5、C1的比值不少于0.4(>40%)。 ⑹固定型防酸式电池的容量 C10容量在第1次循环不低于0.90C10,第5次循环应达到C10;C1和1.0C容量分别在第7次、第9次循环达到额定值,应符合GB/T 13337.1-2008标准的规定。 ⑺固定型阀控密封式电池的容量 C10容量在第1次循环不低于0.95C10,第3次循环应达到C10、C3、C1,应符合GB/T 19638.1-2008的规定。 ⑻小型阀控密封式电池的容量 C20容量应符合GB/T 19639.2-2008的规定。实际容量Ce在第5次充/放循环内应不低于C20。 ⑼电动道路车辆用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容量,用C3表示,第1次放电容量应不低于0.85C3,第10次放电容量或之前放电容量应达到C3,应符合GB/T 18332.1-2008的规定。 b. 低温容量,用Cd表示,电池在零下18℃环境中静置24h,以I3(A)电流放电至单体电压1.40V,其容量应不低于0.5C3。 ⑽电动助力车用密封式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容量,用C2表示,应在第3次循环内达到。 b. 实际容量,用Ca表示,应符合GB/T 22199-2008的规定。

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方案.

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电池行业重金属使用和污染物产排现状 (一)电池行业基本情况。我国为电池生产大国,2009年铅酸蓄电池产量约12000万千伏安时,太阳能电池4000MW,其他电池403亿只(其中镉镍电池4.19亿只,扣式碱性锌锰电池90亿只,普通锌锰电池221亿只),占全世界电池总产量一半以上,其中60%出口。 现有电池生产企业约4000家,其中涉重金属企业2400家,包括铅酸蓄电池2000家,镉镍电池80家,扣式碱性电池20家,普通锌锰电池300家。 (二)电池行业重金属使用情况。2009年我国电池行业耗铅约254万吨、镉7600吨、汞140吨,分别约占全国铅使用量69%,镉占70%,汞占15%。 (三)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物产排情况与废旧电池回收情况。据测算,2009年产生含重金属废水1317万吨,排放废水1267.5万吨;产生固废22.2万吨,其中排放含汞镉固废0.4万吨。铅酸蓄电池企业产生含铅废水1036万吨,占全行业废水产生总量的78.7%,其中排放1028.9万吨;产生含铅固体废物21.8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市场不规

范,有组织回收率不足30%,加大了再生环节污染风险。废旧一次电池缺乏回收系统,含重金属废旧电池随生活垃圾处理,造成环境污染。 二、电池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水平低,重金属耗用量大;企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三废”排放量大,循环利用率低;铅酸蓄电池回收再生利用体系不健全,有组织回收率低,再生利用技术装备落后,二次污染严重;民用镉镍电池、含汞扣式碱锰电池、含汞普通锌锰电池等废旧电池产品,因无法回收,废弃后直接进入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工业用废旧镉镍电池因缺少回收处理运行机制,造成大量积存,潜在环境污染风险。 三、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防范电池生产、回收、再生利用过程中重金属的污染,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绿色产品设计和源头减量为理念,健全产业政策,完善标准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减少重金属耗用量,提高生产废水回用率,规范废旧电池回收再生利用,扎实做好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综合

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现状 及发展趋势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铅酸蓄电池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池工业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与电力、交通、信息等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是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和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铅酸蓄电池凭借其性能价比高、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安全可靠等优点,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铅酸蓄电池销售额占全球电池销售额的30%以上。铅作为铅酸蓄电池最为重要的原料,其质量和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蓄电池产业未来的发展,铅和铅酸蓄电池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现就对近年来我国铅酸蓄电池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谈点自己的感想。 一、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汽车、摩托车、电动助力车、通信、信息、电力等基础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这些行业在我国处于一个高速成长期,对铅酸蓄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铅酸蓄电池工业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铅酸蓄电池制造厂家已达到1500家左右,生产量平均以每年约20%的速度快速增长,铅酸蓄电池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3,出口量、出口额分别以每年高达29%和34%左右的速度递增,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全球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2003年,中国铅酸蓄电池的销售额约130亿元人民币,约占中国电池销售总额的1/3,占二次电池销售总额的45%。 2004年,由于铅等原料价格的集聚增长,影响了市场销售和利润,但由于国内需求和出口的增长,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达到了约6000万KVAH,销售额约150亿元。 2005年,铅酸蓄电池总产量达6645万KVAH,销售额200亿元左右,出口额亿美元,同比增长40%。蓄电池产量年平均增长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起动蓄电池增长15%以上,固定电池增长30%,动力电池增长50%以上。 2006年,铅酸蓄电池产量为万KVAH,销售额350亿元. 2007年,铅酸蓄电池产量为万KVAH,销售额503亿元。其产品结构见下图: 2007年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结构图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铅酸蓄电池企业已呈现优胜劣汰趋势,地域性规模企业逐步形成并壮大,市场份额逐年增长。仅以助动车用铅酸蓄电池企业为例,浙江省长兴县的蓄电池产业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动助力车产业的兴起迅速发展壮大,2003年,铅酸蓄电池企业有175家之多,销售额为亿元;2004年开始进行了专项整治,到2005年蓄电池企业保留下来53家,销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维护技术条件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维护技术条件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维护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日常维护、定期维护的周期、作业内容和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12V的轮式起重机产品使用的起动、点火、照明用排气式(富液、少失水)蓄电池(以下无专门说明均简称蓄电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08.1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 GB/T 5008.2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产品品种和规格 JB/T 10052 铅酸蓄电池用电解液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日常维护 对蓄电池清洁和安全检视为作业中心内容的维护作业。 3.2 定期维护 根据蓄电池使用环境和情况,对易耗及关键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和维护作业。 3.3 存储维护 根据轮式起重机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情况,对长时间不使用的蓄电池进行检查和维护作业。 3.4 术语、符号 排气式蓄电池——排气式蓄电池是电池盖上有能析出气体产品的一个或多个开孔的二次电池。

4 安全注意事项 4.1 加酸后的蓄电池内有腐蚀性较强的硫酸,请远离儿童。配酸、加酸和检查等操作时请采取防护措施。如酸溅到皮肤、眼睛或衣物上,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时请即时送医院治疗。 4.2 不要将蓄电池的正、负极短路或接反,否则可能造成电击火灾事故。 4.3 蓄电池连接请用与合适的导线,连接端子应牢固,否则会发热起火或产生火灾。 4.4 蓄电池充电和使用时,有大量的氢氧气体产生。不能接近明火或高温热源,否则可能造成爆炸或事故。 4.5 高温季节严禁电池在阳光下直接曝晒。 4.6 废旧蓄电池禁止随意丢弃,应交经销商回收并妥善处理。 5 维护 5.1 维护环境及注意事项 5.1.1 检查前,车辆应停于水平、坚实的路面上,发动机熄火并使用驻车制动;严禁车辆启动或行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一、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它的构造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可是从原理上讲所有的电池都是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离物和容器组成的,其中正负两极的活性物质和电解质起电化反应,对电池产生电流起着主要作用,如图4-1所示。 在电池内部,正极和负极通过电解质构成电池的内电路,在电池外部接通两极的导线和负荷构成电池的外电路。 在电极和电解液的接触面有电极电位产生,不同的两极活性物质产生不同的电极电位,有着较高电位的电极叫做正极,有着较低电位的电极叫做负极,这样在正负极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当外电路接通时,就有电流从正极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再由负极经过内电路流向正极,电池向外电路输送电流的过程,叫做电池的放电。 在放电过程中,两极活性物质逐渐消耗,负极活性物质 1.电解质 2.负极 3.容量 4.正极 5.隔离物 6.导线 7.负荷 图4-1 电池构造示意图 放出电子而被氧化,正极活性物质吸收从外电路流回的电子而被还原,这样负极电位逐渐升高,正极电位逐渐降低,两极间的电位差也就逐渐降低,而且由于电化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增加了电池的内阻,使电池输出电流逐渐减少,直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或在外电路两电极之间端电压低于一定限度时,电池放电即告终。 电池放电以后,用外来直流电源以适当的反向电流通入,可以使已形成的新化合物还原成为原来的活性物质,而电池又能放电,这种用反向电流使活性物质还原的过程叫做充电。 蓄电池可以反复多次充电、放电,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成本较低,能输出较大的能量,放电时电压下降很慢。 1.电动势的产生 铅蓄电池的正极是二氧化铅(PbO 2),负极是绒状铅(Pb),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活性物质,故和稀硫酸(H 2SO 4)起化学作用的结果也不同。在未接通负载时,由于化学作用 使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却多余电子,如图4-2所 图4-2 铅蓄电池电势产生过程 示,两极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 2.放电过程的化学反应 当外电路接上负载(比如灯泡)后,铅蓄电池在正、负极板间电位差(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Ⅰ从正极流出,经负载流向负极,也就是说,负极上的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如图4-3。同时在蓄电池内部产生化学反应:

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控制措施

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控 制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控制措施1.管理措施 (1)健全和理机构、管理制度并配备专管人员。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必要的专管人员是企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前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设置管理机构并配备必要的专管人员。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企业实施专项管理的依据,完善的规章制度应包括责任制、管理行为要求、操作行为要求以及设备运行要求等,并应根据企业生产现状定期更新。 (2)坚持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除新职工的三级教育以外,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幸喜训。这是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水平和技能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职工对企业实施监督能力前提要件,同时还是维护职工基本权益的体现。 (3)定期进行职工健康状况检查和车间空气卫生监测。对接触有害作业职工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和车间空气卫生监测,是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本体现。系统性地对接害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和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监测,建立职业病监控记录、职业危害监测记录,不但能

够真实地反映出企业接害职工的范围、程度,还能分析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运行动态、有效程度及发展趋势,为企业制定制冷计划及工作重点提供依据。 (4)危害告知。企业向从业人员进行危害告知不仅是出于落实《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自己义务和维护从业人员的知情权的目的,更主要的应该是教育从业人员时刻关注身边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以及认真遵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 (5)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有效地对生产现场实施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通风除尘世等技术措施的功能,降低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的侵害。因此,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现场应做到: 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监督检查生产作业现场人员规范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定时检查通风、除尘(烟)设备的运行状况,定期测试其功效; 实施“湿式作业”,班后清理地面、墙壁和设备表面的集尘; 坚持实施“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