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下习题及参考答案2

西方经济学下习题及参考答案2
西方经济学下习题及参考答案2

西方经济学下习题及参考答案2

单项选择题

1. 名义GNP为1100,实际GNP为1000,则GNP核价指数为()。

A、

B、

C、

D、110

答案:D

2. 最终产品包括()。

A、钢筋

B、水泥

C、钳子

D、稻谷

答案:C

3. 如果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而商品过少”,则此时的通货膨胀是()。

A、结构型的

B、需求拉上型的

C、成本推动型的

D、混合型的

答案:B

4. 如果经济已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因价格管制没有物价的上涨,则此时经济()。

A、不存在通货膨胀

B、存在抑制性的通货膨胀

C、存在恶性的通货膨胀

D、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

答案:B

5.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A、出口减少

B、进口增加

C、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D、税收不变但政府支出扩大

答案:D

6. 在IS-LM 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C、收入增加,利率降低

D、收入减少,利率降低

答案:C

7. 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自发性投资增加10亿美元,IS曲线将()。、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答案:C

8.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

A、增加和利率提高

B、减少和利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

D、减少和利率降低

答案:B

多项选择题

1. 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应该采用的经济政策()。

A、降低工资

B、增税

C、控制货币供给量

D、解除托拉斯

答案:BC

2. 如果经济中由于价格的变化使人们拒绝接受货币,则存在()。

A、真正的通货膨胀

B、隐蔽的通货膨胀

C、温和的通货膨胀

D、恶性的通货膨胀

答案:AD

3. 下列各项中,不计人GNP的是()。

A、A君修剪自家的草坪

B、B君购买二手汽车

C、C君购买长虹公司的股票

D、D君收到少数民族补贴

E、在地下进行的毒品交易

答案:ABCDE

4. 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收益者是()。

A、股东

B、债权人

C、债务

D、工薪收入者

E、雇主

答案:ACE

5.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仍有效

B、离原点越来越远

C、通货膨胀和失业不存在替代关系

D、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

E、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答案:CE

6.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的原因,而有效需求的不足是三大基

本心理规律起作用的结果,这三大心理规律是()。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C、流动偏好规律

D、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答案:ACD

7、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ABCD

判断题

1. 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以生产的最大产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低于实际的GNP。

答案:错误

2. “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答案:错误

3. 凯恩斯定律认为在长期内,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只调整产量。

答案:正确

4. 一般而言,公债利息和消费者个人之间的利息支付均不计入GNP。

答案:正确

5. 如果工资的增长率为每年6%,则价格的上涨至少会超过年增长6%的幅度。答案:错误

6. 中央银行大量卖出政府债券会使利率上升、产出下降。

答案:正确

7.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直接刺激投资需求,推动国民产出增长。

答案:错误

8. 一般来讲,相对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更为严重。

答案:正确

9.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

答案:错误

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需求为c=800+,投资需求为i=7500-20000r,货币需求为L=1000y-10000r,价格水平P=1,试求货币名义供给为6000亿美元时的GDP。(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根据y=c+i,得y=800++7500-20000r,整理得IS方程为

y=20750-50000r

根据M/P=L,得LM方程为:y=6+10r

联立IS与LM方程,得:r=,GDP=y=10

简答题

1、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答案: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

这一方面意味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导致债券需求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同样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