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审题训练.ppt

合集下载

2020高考作文复习之审题立意ppt[优质实用版作文]

2020高考作文复习之审题立意ppt[优质实用版作文]
华南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挣的钱捐给了
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 望小学的师生为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 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 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 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 人。”
审题立意方法小结:
一、扣对象 二、明关系 三、抓关键 四、辨是非 五、查原因
2007全国卷Ⅱ作文题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资助了178名
贫困学生。当他自己患胃癌,病危住院,经济因难时, 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 个人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大学 生居然埋怨说:“这让我们很没面子”。丛飞却说,“别 责怪他们,我已经是不需要医疗的人了”。
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一、扣对象
(螃蟹、人)
二、明关系
本则作文材料中,两个对象螃蟹和人是不 是同样重要呢?通过分析,画作的标题是螃蟹, 画作的解说也只有螃蟹的语言,人在这里只是 螃蟹议论的对象,由此可见,材料的重点应该 是螃蟹,我们应着重从审视螃蟹的角度来审题 立意,那样才更切合材料思想,如果单从人直 着行走的角度来写,就不够贴切了。
• 我们必须认识到,高考是一 种选拔考试,高考作文的核 心目的是能让学生拉开距离, 有利于选拔人才。高考作文, 是必须带着镣铐跳舞的!
• 理由二:审题是高考作文评分标 准的要求。
• 湖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 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四项为 重点,全面衡量。一般情况下,题 意是评分的焦点,如果题意在二等, 文章评分就在二等,或者一等下或 三等上;而偏离题意的文章,表达 最多在三等记分,也不给发展分, 得分在25分以下。

高三作文审题训练.pptx

高三作文审题训练.pptx
2020 年作文审题暨定点训练
学海无 涯
不振,这就是这段岁月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不愿刻意历历细数一路走过的艰难与荣光,因为梦 想还有,来日方长。我们期待你整装待发,再次奔赴心中的芳华。
(方向一偏,一切玩完!)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做出卓越贡献。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转业后为贫困山区奉献一
属于偏跑。 3. 写作主体限制。“时值建国 70 周年,作为当代青年”,要求考生立足当下时代,有身份带入 感,考生面对的写作对象为本校同学,要有交流意识。以青年学生的主体身份谈自己作为新时代青 年对楷模精神的认识思考,及新时代青年应该肩负的责任担当等。
3.新时代,勇敢追梦。 4.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5.祖国,我想为你唱支歌。 (没有领悟材料任务的限制。) 范文:践行楷模精神,其中必定有我
我的立意(标题): 九、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我的立意(标Βιβλιοθήκη ): 定点训练:并列式要求:结合图片的内容和寓意,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火花和浪花偶然会面了。火花对新朋友浪花说:“我们都能开出美丽的花,而且都叫花,因 我们此是对亲密的姐妹。”浪花考虑了一会儿,不同意它的看法,否认说:“从表面看,我们的确 有 些相像,但是我与波浪紧密相连,根植于波浪之中,所以我的花永开不败;而你只突出个人, 所以 总是一闪即逝。”
本题属典型的情境设置类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虽设置一个写作任务,但欲完成此写作任务, 能造就 伟大,他们身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 课件(共27张PPT)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 课件(共27张PPT)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 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3新课标II卷)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 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 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 松,沉淀,成长。
寻踪觅影细审题 深思妙想巧立意
——作文审题与立意
草木皆兵,战战兢兢××××××× 以我为主,纵情任性×
细心准确,关键突出√
二、复习巩固,真题集锦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5月23日,张译凭借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 的表现,评为第十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 之前张译曾拿下金鸡奖和百花奖,这次获得华表奖, 完成了华表、百花、金鸡三大奖大满贯。谈及感受, 张译谦虚称都是过去的事,自己比较理性,真的怕 将来能力不足,所以要在心里尽量“清零”。
材料二: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 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 巧干胜于蛮干。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 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上海卷 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
2021·浙江卷 取与舍
共性分析
2020年正式起步:2020年 教育部命制的这两道作文 题目,掀起了高考思辨作 文热潮。
2021年全面开花:4套为二 元思辨,3套为三元思辨。 ①材料会引出的论题中有 二元或三元关系。二元和 三元之间以存在着一定逻 辑关系。 ②论题都有带有强烈的思 辨色彩。

2020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深度解读 课件 (29张PPT)

2020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深度解读 课件 (29张PPT)
6.欲成大事当弃小失。(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齐桓公) 7.恪尽职守赞管仲。(感触最深的人物是管仲) 8.管仲之贤,不以兵车。(感触最深的人物是管仲) ……
参考立意
偏题立意: 1.读史使人明智。(未能紧扣写作要求,泛泛而谈) 2.从古人身上汲取智慧。(忽略“对哪个感触最深”这一具体 要求,立意走偏) 3.宽容之美。(未能明确写作指令,有宿构作文之嫌) ……
因为官者嫉贤妒能而使得怀才不遇的千里马也比比皆是汨罗江边沉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令人为之心痛长安门外长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李白令人为之惋惜赤壁矶下遥想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苏轼令人为之哀叹他们是人才却无用武之地他们有才华却难以实现抱负
全国1卷作文讲评
题目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水作文3
只有日食粟一石,才有千里之力 不知大家是否和我有同感,看君臣三人这段历史让我想到了韩愈的 《马说》,用马者、伯乐、千里马,与三人形成对应,无疑管仲是千里 马。我们就借马来说管仲,日进粟一石是马之为千里者的必要条件,因 为马行千里需要千里之力,“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连常马 都比不上,更何谈千里马?管仲建不世之功,所需的经天纬地之才,同 样需要不断培植,尤其是在逆境中,更不能怨天尤人,否则就会在怀才 不遇的愤懑中蹉跎岁月。马只有日食粟一石,才有千里之力,管仲只有 不断提高,才有不世之才。
审题
我们站在新的时代写作,不能只看到历史,在分析自己的感触时更应该关注 当下,思考今日中国完成战疫答卷,完成脱贫答卷,完成民族复兴答卷,最需 要的是他们中的哪一类人。
3.写作文体相对自由。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考生可以侧重写感受,写成记叙文;齐桓公,他的身份是君主,是齐国的掌舵者,在齐国崛起的考试 中,它是如何作答的呢?从材料中我们看,他“装死逃脱”,说明他是一个机智的人, 懂得隐忍。即位为君后他能重用差点射杀自己的管仲,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宽广,不计 前嫌的人。 第二个人,管仲,他本是公子纠的辅臣,原本人生错位,但当历史给了他机会后,他 却能很好把握机会,辅佐齐桓公就合诸侯,说明硬核的人生是需要实力的,鲍叔牙之 所以举荐管仲,齐桓公愿意摒弃前嫌,重用管仲,也是因为他掌握了强国的核心技术。 第三个人,鲍叔牙,本来是齐桓公的辅臣,一个“甘居其下”,写出了他的智慧与伟 大,它是智慧的,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与其做一个碌碌无为的权臣,倒不如做一个 名垂青史的伯乐,所以甘愿让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命是一场修行,有舍有得。只有懂得在 适当的时候放下,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 放下,走尽天涯,洗尽铅华。 • 自在,拣尽寒枝,歌尽桃花。
在空间。的确,“断舍离”折射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智慧。佛曰:勘
破、放下、自在。世事纷俗乱耳,有太多东西令我们流连忘返,只是最后我们往往会发
现,我们所迷恋的有时并非我们所需要的,懂得放下,才能收获自在。
• 我们身处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要想保持本心就必须懂得断、舍、离。该放下的放 下,该舍弃的舍弃,才能赢得“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诗意人生。
• 懂得放下,才能达成人生的突围。 • 那个叫海子的诗人死了,在温暖 的阳光还未照亮他的身体的时候,他 就已经将自己附于冰冷的铁轨。海子 太过固执又太过敏感,心灵上的枷锁, 他放不下,解不开,当他与现实的关 系紧张到了失去弹性的时候,死亡成 了他唯一的解脱。莎士比亚曾说: “诗人和疯子都不属于红尘十丈的人 间。”诗人隐居在疯子隔壁,疯子却 闯进了诗人的花园。

• 懂得放下,才能演绎精彩人生。
•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 河风光处,履履难重”,这也许是对苏轼仕途的最好 写照。王勃曾感慨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 老,李广难封”,却不知山重水复的坎坷处境给苏 轼带来了一段又一段的柳暗花明。欧阳修错将文采 飞扬的他点选为进士第二名,乌台诗案下狱百日的 折磨,爱妻逝去十年的生死阔别„„如此种种,练就 了他的从容淡泊,润色了他的似水柔情。 正是因为 苏轼懂得放下,放下名利,放下怨恨,放下相思之 苦,才能使心灵获得自由,让痛苦失意化作笔下的 几点藻荇之美。
• 懂得放下,才能收获诗意人生。
• “归去,归去„„”有一种轻声的呼唤, 温柔的吹拂在他的耳边。自在如陶潜, 懂得放下心灵的桎梏。三十余年济世之 志,到头来化作黑暗官场的枯骨一堆, 于是他果断的放下俗世的一切,去寻找 属于自己的天地。“既自以心为行役, 奚惆怅而独悲?”他走了,从此采香南 浦,剪梅烟驿。 正如《百年孤独》中 所言,“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冲洗 干净,荣光才能照亮最初的梦想”。只 有懂得放下,才能收获自在。
• 4. 只对材料进行扩展性的论述,缺乏事实论据。 • 5. 书写不美观。
为什么“断舍离”不能单纯的等同为“舍弃”、 “选择”“去粗取精”
• 1.“断舍离”理念与“舍弃”是不同的,材料强调舍弃不需要的 东西或者没用的东西,而泛泛谈论“舍弃”扩大了内涵,大多忽 视了不需要的东西或者没用的东释放心灵,收获自 由”、“洗去浮华,释放心灵”“清理人 生的空间”。
• 【出现的问题】 • 1. 审题欠准。如写“有舍才有得”“学会取”、
“ 做真实的自己”、 “去粗取精,收获人生” “ 《学会选择” 等。 • 2. 只写心灵自由,忽略及关键词(不需要的东西或 者没用的东西); • 3. 论据不能有力的论证论点,或者缺少恰当的扣题 分析。
2019北京朝阳区一模
• 2018年末,“断舍离”入选“本年度十 大流行语”。“断舍离”的意思是“断 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物品,脱 离对物品的迷恋”。如今,“断舍离” 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延及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
• 对于“断舍离”,你有哪些思考?请自 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 舍=舍弃自己无用的物品; • 离=脱离对物品的依赖,获得宽敞、舒适的空间。 • “断舍离”这个主题,虽然在材料中体现的是整理物
品,立意时可以化实为虚,可以写到人生层面,社会 层面,文化层面等。具体拟题写作写作时候,可以有 “断舍离”出现,
• 例如:“断舍离,释放心灵”“抛却羁绊,放飞心 灵”;可以写:“学做减法,轻松生活”、“为生活 做减法”也可以没有材料的关键词出现,而内容彰显
• 2.材料的重点在谈"如何舍弃不需要的东西或者没用的东西,让自 己处于宽敞舒适的空间“。不能等同为“选择”“去粗取精”。 否则就是二级延,偏离题意了。
优秀作文示例
• 放下,自在
• 最近,“断舍离”在微信朋友圈很火。这一概念原意为鼓励“放下心中执着”,有
人将此融入日常生活:舍弃家里不需要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
材料链接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 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审题指导】 本材料审题应该抓住关 键词“断舍离”。 •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 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 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 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 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是一种生活方 式、生存智慧、消费理念、文化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