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 复习重点

四川大学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 复习重点
四川大学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 复习重点

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复习2011

一、CPU

1、8086/88 CPU内部的EU、BIU划分和功能;

总线接口单元(BIU)由指令队列、指令指针、段寄存器、地址加法器和总线控制逻辑等构成。该单元管理着8288与系统总线的接口,负责CPU对存储器和外设进行访问。

执行单元(EU)由ALU、通用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标志寄存器和指令译码逻辑等构成,它负责指令的译码、执行和数据的运算。(执行单元无直接对外的接口,要译码的指令从BIU 的指令队列中获取)

在指令译码后,CPU所要进行的操作可分为以下两类:

内操作---所有8位、16位的算术逻辑运算都将由EU来完成,其中包括16位有效地址EA的计算(注意不包括20位物理地址的计算,后一地址由BIU负责形成)。

外操作---是所有指令所要求的读、写存储器或外设的操作,他仍将通过BIU和总线来进行2、8086/88的基本的总线周期T1、T2、T3、T4和READY,TW的功能;(P108)

T1状态:输出存储器地址或I/O 地址

T2状态:输出控制信号

T3和Tw:总线操作持续,并检测READY的有效状态以决定是否延长时序

T4状态:完成数据传输

READY:(存储器或I/O端口)就绪,输入,高电平有效。存储器或I/O端口可利用该信号无效来请求CPU延长时序

Tw:存储器或I/O端口跟不上CPU操作速度时,CPU将插入等待周期Tw(一个时钟周期),读写总线周期的T3和T4之间

3、8086/88标志寄存器FLAG的控制标志IF,TF,DF的含义

IF---中断允许标志。该标志用于控制外部可屏蔽中断是否可以被处理器响应。若IF=1,则允许中断;否则禁止中断。

TF—陷阱标志(Trap Flag),也常称为单步标志。该标志用于控制处理器是否进入单步操作方式。若设置TF=1,处理器单步执行指令:即处理器在每条执行指令结束时,产生一个编号为1的内部中断。

DF—方向标志。该标志用于串操作指令中,以控制地址的变化方向。如果设置DF=0,每次串操作后的存储器地址就自动增加;若DF=1,每次串操作后的存储器地址就自动减少。

4、三总线AB,DB,CB及功能;(P 7)

二、存储器

1、了解8086/88CPU的存储器读写时序;(P108)

2、RAM(SRAM,DRAM),ROM(EPROM,EEPROM)的划分,刷新电路;(。。。。。。)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在任意位置进行读写的存储器,其读写时间与所处位置无关,如半导体RAM存储器。特点:随时进行读写,断电后信息丢失。

ROM:只读存储器,中的数据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数据长期保存,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3、存储器片选的全译码,线选和部分译码;

全译码:(将某个特定的编码输入翻译为唯一的有效输出的过程)系统的高位地址线全部参与片选译码。

特点:地址唯一,地址空间连续,译码电路复杂。

部分译码:系统的部分高位地址线参与对存储芯片的译码,另一部分则没有。

特点:地址重复,地址空间连续,译码电路较简单。

线选译码:每个芯片单独接一根系统的高位地址线,当该地址线有效时该芯片被选中。

特点:地址重复,地址空间连续,不在需要译码电路,地址资源被耗尽不能再进行地址扩充。

4、详细了解部分译码和全部译码法的区别和优缺点;(同上)

5、存储器内部的单译码,双译码(X,Y译码);(P 124)

6、20位物理地址的形成;

物理地址:物理存储单元具有一个唯一的20位编号

逻辑地址:在8088内部和用户编程时,所采用的“段地址:偏移地址”形式

将逻辑地址中的段地址左移二进制4位(对应16进制是一位,即乘以16),加上偏移地址就得到20位物理地址。

三、I/O

(一)I/O基本知识

1、接口与端口的含义;(??)

I/O接口:位于系统与外设见用来协助完成数据传送和传送控制的电路。

端口:

2、8086/88CPU寻址I/O端口的地址线(A0-A15,64K和寻址1M存储器相比较,A0-A19);(P14??)

3、CUP寻址外设的两种方式;(P155)

直接寻址

DX间接寻址

8086/88CPU采用的寻址方式;

4、8086/88CPU与I/O传递数据的方式:直接传递(无条件传送),查询传送(条件传送),中断传送,DMA传送;

无条件传送:传送前,CPU不需要了解端口的状态,直接进行数据传送

查询传送:传送前,CPU线查询端口状态,在端口就绪时进行数据传送

中断传送:传送请求由外设提出,CPU视情况响应,然后调用预先安排好的终端服务程序完成数据传送

DMA传送:传送请求由外设向DMA控制器(DMAC)提出,DMAC向CPU申请总线,最后在DMAC的控制下利用系统总线来完成外设和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

5、详细了解查询式输入和输出接口的工作原理;(P161)

6、理解8255的三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P246)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P247)

方式2:双向选通传送方式(P249)7

7、8255的PA,PB,PC三口的区别;(重点在C口);

24条可编程输入输出引脚,分成3个端口,端口A、B、C。每个8位,都可以编程设定为输入输出端口,共3种工作方式,3个端口对应的引脚PA0~PA7、PB0~PB7和PC0~PC7。

A组控制端口:A+C的上半部分

B组控制端口:B+C的下半部分

端口A 、B作为输入输出的数据端口,而端口C作为控制状态或状态端口,端口C的8

个引脚可直接按位置位或复位。

8、8255中,STB*,IBF;ACK*,OBF*联络线的含义;

STB*: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由外设提供的输入信号,有效时,将输入设备送来的输入锁存至8255A的输入锁存器

IBF:输入缓冲器信号满,高电平有效。8255输出的联络信号,有效时表示数据已锁存在

5R输入锁存器。它由STB*位低电平时置为高,读取数据信号RD*的上升沿使其为低无效。ACK*:响应信号,低有效。外设的响应信号,指示8255A的端口数据已由外设接受OBF*:输出缓冲器信号满,低有效。输出给外设的控制信号,有效时,CPU已经把数据输出个指定的端口,外设可以吧数据取走。由输出信号WR*上升置为有效,由ACK*有效恢复为高。

9、8253的6种方式:(分为电平,周期,脉冲三类);(P217)

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

方式1:可编程单稳脉冲

方式2:频率发生器(分频器)

方式3:方波发生器

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信号

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信号

10、8253的CR,CE,OL的含义;通过8位DB操作16位CR的方法;(??)

(二)I/O应用

1、掌握8255,8253的控制字;(P250、P220)

2.8255,8253的初始化和应用编程;(参考课件上的相关举例);(------)

3,、74LS138译码器的原理;(???)

四、中断

1、8086/88CPU的矢量型中端的含义;(中断矢量*4---->中断服务程序首地址);

利用中断向量表获取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称为中断向量),进而控制转移到中断服务程序中

2、中断矢量表的含义以及中断服务程序首地址形成;(0-3FF的1K存储器内容);

中断向量表是一种数据结构,是中断向量号与其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之间的链接表。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首地址)是一个逻辑地址,含有段地址CS和偏移地址IP,是一个32位远指针。按照“低对低,高对高”的小端存储方法,每个中断向量的低字是偏移地址,高字是段地址。对于向量号位N的中断向量要从物理地址=N x4取得。

3、8086/88CPU响应外设中断时的2个中断总线周期;(P198???)

4、IF与TF的含义;INTR与NMI的区别;

INTR:来自外部可屏蔽中断的请求信号,微处理器在允许可屏蔽中断的条件下,在当前指令执行结束后予以相应,同事输出可屏蔽中断相应信号(INTA)。这个中断就是可屏蔽中断。

NMI:来自外部通过非可屏蔽中断的请求信号向微处理器提出的中断请求,微处理器在当前指令执行结束就予以响应,这个中断就是非可屏蔽中断。8088给非屏蔽中断分配的中断向量号为2,设计的NMI信号上升沿触发,有CPU内部锁存,但要求NMI有效高电平持续2个时钟周期以上。

5、8259的IRR,ISR,IMR的含义;

IRR:中断请求寄存器,保存8条外界中断请求IR0-IR7的请求状态。Di位为1表示IRi引脚有中断请求;为0表示该引脚无请求。

ISR:中断服务寄存器,保存正在被8259A处理着的中断状态。Di位为1表示IRi中断正在服务中;为0表示没有被服务

IMR:中断屏蔽寄存器,保存对中断请求信号IR的屏蔽状态。Di位为1表示IRi中断被屏蔽;为0表示允许该中断。IMR中对各个中断屏蔽是相互独立的,例如对较高优先权的中断请求实现屏蔽并不影响较低优先权的中断请求。

6、8259的ICW1-4,OCW1-3的含义及使用上的区别;(P 201)

7、级联与ICW3(主从片的区别);ICW2中,中断矢量高5位与低3位的构成;(191,202 )

ICW3:级联命令字,在级联系统中,主片和从片都需要写入,但二者含义不同。

对主片:ICW3的每一位S0~S7表明IR0~IR7引脚上那些接有从片。Si=1对应IRi接有从片

对从片:ICW3的低3位ID0~ID2有效,他们的组合编码说明从主片INT引脚接到主片的哪个IR引脚上。

ICW 2:中断向量字,用于设置中断向量号。T7~T3作为中断向量号的高5位,而低3位由8259A自动按IR输入端确定:IR0为000,IR1为001,…,IR7为111。

8、详细了解8259普通屏蔽方式和特殊评比方式的区别;(P200)

普通屏蔽方式:将IMR的Di位置1,则相应的中断IRi就被屏蔽,从而使这个中断请求不能从8259A送到CPU。如果IMR的Di位置0,则允许IRi中断产生。

特殊屏蔽方式:将IMR的Di位置1,就会同时是ISR的Di位置0。这样,就会真正开放k 其他级别较低的中断,当然未被屏蔽的更高级别中断也可以得到响应。

因为在普通屏蔽方式中,如果ISR位没有复位,8259A就会据此而禁止

所有优先级比它低的中断。

9、了解8259A的自动中断结束AEOI;(P200)

处理器一进入中断过程,8259A就自动将中断服务寄存器中的对应位清零。尽管处理器正在执行某个设备的中断服务程序,但对8259A来说,中断服务寄存器中却没有对应位作指示,表示已经结束了中断服务。

10、8259的初始化及流程:(CS*=0,A0=0,D4=1);(P201)

五、DMA

1、DMA的含义和特点;(不由CPU控制而由DMAC控制下的M与I/O间的高速数据传送);

DMA:直接存储器存取,一种不经过CPU和程序,直接由硬件实现的存储器访问。DMA 传送通过专门的硬件装置——DMA控制器(DMAC)来进行控制,并借用系统总线作为信息的传送通道。

2、8237的时序(空闲周期;CPU控制总线;有效周期;DMA控制总线);(P231)

空闲时期:8237A的任一通道都没有DMA请求时

有效时期:当8237A在Si状态采样到外设有DMA请求时

3、8237的4种传送方式和3种操作类型;(P232)

单字节传送方式、数据块传送方式、请求传送方式、级联方式

DMA读、DMA写、DMA检验

4、8237内部数据暂存器的作用;(???)

临时寄存器P237

红色:不会的重难点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资料(概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资料(概念)

填空 1、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数,尾符用B 表示。 2、西文字符的编码是ASCII 码,用 1 个字节表示。 3、10111B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为H,八进制数表示为O。 4、带符号的二进制数称为真值;如果把其符号位也数字化,称为原码。 5、已知一组二进制数为-1011B,其反码为10100B ,其补码为10101B 。 6、二进制码最小单位是位,基本单位是字节。 7、一个字节由8 位二进制数构成,一个字节简记为1B ,一个字节可以表示256 个信息。 8、用二进制数表示的十进制编码,简称为BCD 码。 9、8421码是一种有权BCD 码,余3码是一种无权BCD 码。 第二章微型机系统概述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时代,微型机属于第代计算机。 2、计算机的发展以集成电路的更新为标志,而微型机的发展是以CPU 的发展 为特征。 3、微处理器又称为CPU ,是微型机的核心部件。 4、把CPU、存储器、I/O接口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为单片机。 5、把CPU、存储器、I/O接口等通过总线装配在一块印刷板上,称为单板机。 6、微机的系统总线是连接CPU、存储器及I/O的总线,AB表示地址总线,DB 表示数据总线,CB表示控制总线。 7、软件按功能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8、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件,Word属于应用软件。 9、只配有硬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10、衡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 B ,1kB= 1024 B,1MB= 1024 kB, 1GB= 1024 MB,1TB= 1024 GB。 1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12、微型机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是存储器,其中用户使用的是外存储器, 其存储内容在断电以后将保留。 13、微型机的运算速度一般可以用CPU的主频表示,其单位是MHz 或 GHz 。 14、微机硬件系统一般是由五部分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入设备。其中前两部分又合称为CPU 。 15、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可用“四化”来表示,即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第三章微机中的CPU 1、CPU是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制成的半导体芯片,其中主要包括运 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期末考 题库

选择题第一组 1.材料的刚性越大,材料就越脆。()B A. 正确; B. 错误 2.按受力方式,材料的弹性模量分为三种类型,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D A. 正弹性模量(E); B. 切弹性模量(G); C. 体积弹性模量(G); D. 弯曲弹性模量(W)。 3.滞弹性是无机固体和金属的与时间有关的弹性,它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B A 温度; B 形状和大小; C 载荷频率 4.高弹性有机聚合物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A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5.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B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6.弹性模量和泊松比ν之间有一定的换算关系,以下换算关系中正确的是() D A. K=E /[3(1+2ν)]; B. E=2G (1-ν); C. K=E /[3(1-ν)]; D. E=3K (1-2ν); E. E=2G (1-2ν)。 7.“Viscoelasticity”的意义是()B

A 弹性; B粘弹性; C 粘性 8、均弹性摸量的表达式是()A A、E=σ/ε B、G=τ/r C、K=σ。/(△V/V) 9、金属、无机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摸量一般在以下数量级范围内(GPa)C A、10-102、<10,10-102 B、<10、10-102、10-102 C、10-102、10-102、<10 10、体心立方晶胞的金属材料比面心立方晶胞的同类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摸量。 11、虎克弹性体的力学特点是()B A、小形变、不可回复 B、小形变、可回复 C、大形变、不可回复 D、大形变、可回复 13、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等材料的变形通常表现为,高分子材料则通常表现为和。A A 普弹行、高弹性、粘弹性 B 纯弹行、高弹性、粘弹性 C 普弹行、高弹性、滞弹性 14、泊松比为拉伸应力作用下,材料横向收缩应变与纵向伸长应变的比值υ=ey/ex ()B A. 正确; B. 错误

微机的接口技术试题

微机接口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 1.CPU与接口之间传送信息一般有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三种方式。 2.微机系统中产生的时间基准,通常采用软件定时和硬件定时两种方法。 3.8086中断系统的中断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中断,另一类是内部中断。 4.通常把I/O接口电路中能被CPU直接访问的寄存器称为端口。 5.把来自地址总线上的地址代码翻译成所要访问的端口地址的电路称为地址译码电路。 6.凡是接口都有两侧,一侧是CPU,另一侧是外设。 7.CPU与外界连接的部件或电路叫微机接口,它是CPU与外设交换信息的中转站。 8.中断过程分为: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服务、中断返回四个阶段。 9.起止式异步通信中传送一个字符,总是以起始位开始,以停止位结束。 10.微机系统中记录一天时间的时钟称为日时钟。 记录每天时间和年、月、日的时钟称为时时钟。 二.选择题 1.串行通信中所说的波特率是(A)。 A. 位速率 B. 字符速率 C. 时钟速率 2.RS-422/RS-485是采用(C)技术,实现远距离传送信息的。 A. 正/负双电源供电 B. 单端发送/单端接收 C. 双端发送/双端接收 3.8255的(C)具有按位操作的控制命令字。 A. 端口A B. 端口B C. 端口C 4.较高级别的中断可以中断较低级别的中断,转去执行高级别的中断服务程序技术叫(A)技术。

A. 中断嵌套 B. 优先排队 C. 中断识别 5.8255的A口有三种工作方式,B口有(B)工作方式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6.8259在级联方式工作时,为使从控制器中更高级别的中断得到响应,主控制器应设定为(B) A.一般完全嵌套 B. 特定完全嵌套 C. 特定屏蔽 7.采用DMA方式能实现高速数据传送,是因为(B) A. DMA能加速CPU的速度 B. 传送的数据不用经过CPU中转 C. DMA可以和CPU同时访问系统总线 8.8253定时/计数器芯片内部有(B)独立的计数通道。 A. 2个 B. 3个 C. 4个 9.以下常用于地址译码电路的芯片型号是(C) A. 74LS245 B.74LS160 C. 74LS138 10.中断向量是(A) A.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B. 中断服务程序 C.中断向量表 11.D/A转换器能转换的二进制位数,称为D/A转换器的(C) A. 线性度 B. 转换速度 C. 分辨率 12.8259在级联方式工作时,如果从控制器的中断请求被响应,则其中断类型号由(C)提供。 A. 由编程控制 B. 仍由主控制器 C. 由从控制器 13.8255是(B)接口芯片。 A. 串行 B. 并行 C. 电平转换 14.超高速A/D转换器一般采用(B)方式完成转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期末考试试题答案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1.微机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三部分: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存储器,I/0接口,系统总线),外围设备,电源。 2.什么是微机的总线,分为哪三组? 答:是传递信息的一组公用导线。分三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3.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分为哪两大模块,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 么? 答:总线接口部件(BIU)功能:根据执行单元EU的请求完成CPU 与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执行部件(EU),作用:从指令对列中取出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发出相应的传送数据或算术的控制信号接受由总线接口部件传送来的数据或把数据传送到总线接口部件进行算术运算。 4.8086指令队列的作用是什么? 答:作用是:在执行指令的同时从内存中取了一条指令或下几条指令,取来的指令放在指令队列中这样它就不需要象以往的计算机那样让CPU轮番进行取指和执行的工作,从而提高CPU的利用率。 5.8086的存储器空间最大可以为多少?怎样用16位寄存器实现对 20位地址的寻址?完成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的部件是什么?答:8086的存储器空间最大可以为2^20(1MB);8086计算机引入了分段管理机制,当CPU寻址某个存储单元时,先将段寄存器内的

内容左移4位,然后加上指令中提供的16位偏移地址形成20位物理地址。 6.段寄存器CS=1200H,指令指针寄存器IP=FF00H,此时,指令 的物理地址为多少?指向这一物理地址的CS值和IP值是唯一的吗? 答:指令的物理地址为21F00H;CS值和IP值不是唯一的,例如:CS=2100H,IP=0F00H。 7.设存储器的段地址是4ABFH,物理地址为50000H,其偏移地址 为多少? 答:偏移地址为54100H。(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 8.8086/8088CPU有哪几个状态标志位,有哪几个控制标志位?其意 义各是什么? 答:状态标志位有6个: ZF,SF,CF,OF,AF,PF。其意思是用 来反映指令执行的特征,通常是由CPU根据指令执行结果自动设置的;控制标志位有3个:DF,IF,TF。它是由程序通过执行特定的 指令来设置的,以控制指令的操作方式。 9.8086CPU的AD0~AD15是什么引脚? 答:数据与地址引脚 10.INTR、INTA、NMI、ALE、HOLD、HLDA引脚的名称各是什么? 答:INTR是可屏蔽请求信号,INTA中断响应信号,NMI是不可屏 蔽中断请求信号,ALE是地址锁存允许信号,HOLD总线请求信 号,HLDA总线请求响应信号。 11.虚拟存储器有哪两部分组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提纲

1、简述中断源的分类和它们之间的优先顺序如何?并分别简述CPU响应各类中断源的条件? 答:按中断源与CPU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外部中断和内部中断两大类: 外部中断是指有外部设备通过硬件触发请求的方式产生的中断,又称为硬件中断,外部中断有分为非屏蔽中断和可屏蔽中断 内部中断是由CPU运行程序错误或执行内部程序调用引起的一种中断,亦称软件中断。 它们之间的优先顺序是内部中断、非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和单步(跟踪)中断。 CPU响应内部中断、非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和单步(跟踪)中断等四类中断的相同条件是:(1)必须要有中断请求,(2)CPU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必须结束,而对于可屏蔽中断,还必须满足IF=1,即CPU处于开中断状态的条件。 2、简述动态存储器(DRAM)的特点? 答; (1) CPU对RAM中的每一单元能读出又能写入。 (2) 读/写过程先寻找存储单元的地址再读/写内容。 (3) 读/写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无关。 (4) 失电后信息丢失。现已开发出带电池芯片的RAM,称为非易失性RAM(NVRAM),做到失电后信息不丢失。(5) 作Cache和主存用 3、8086 CPU中地址加法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答:地址加法器是8086 CPU的总线接口单元中的一个器件,在8086存储器分段组织方式中它是实现存储器寻址的一个关键器件,地址加法器将两个16位寄存器中的逻辑地址移位相加,得到一个20位的实际地址,把存储器寻址空间从64K扩大到1M,极大地扩大了微型计算机的程序存储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程序运行效率。 4、8086 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分组说明用途。哪些寄存器用来指示存储器单元的偏移地址? 答:8086 CPU中有8个通用寄存器AX、BX、CX、DX、SP、BP、SI、DI;两个控制寄存器IP、FL;四个段寄存器CS、DS、SS、ES。8个通用寄存器都可以用来暂存参加运算的数据或中间结果,但又有各自的专门用途。例如,AX专用做累加器,某些指令指定用它存放操作数和运算结果;CX为计数寄存器,在某些指令中做计数器使用;DX为数据寄存器;BX为基址寄存器,BP为基址指针,SI为源变址寄存器,DI为目的变址寄存器,这4个寄存器在数据寻址中用来存放段内偏移地址(有效地址)或段内偏移地址的一部分;SP为堆栈指示器,用来存放栈顶有效地址。两个控制寄存器用来存放有关的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例如,标志寄存器FL用来存放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而指令指针用来存放下一条要取指令的有效地址。四个段寄存器用来存放段地址。例如,CS寄存器用来存放代码段的段地址;DS寄存器用来存放数据段的段地址;SS寄存器用来存放堆栈段的段地址;ES寄存器用来存放扩展段的段地址。 5、DRAM为什么要刷新,存储系统如何进行刷新? DRAM以单个MOS管为基本存储单元,以极间电容充放电表示两种逻辑状态。由于极间电容的容量很小,充电电荷自然泄漏会很快导致信息丢失,所以要不断对它进行刷新操作、即读取原内容、放大再写入。 存储系统的刷新控制电路提供刷新行地址,将存储DRAM芯片中的某一行选中刷新。实际上,刷新控制电路是将刷新行地址同时送达存储系统中所有DRAM芯片,所有DRAM芯片都在同时进行一行的刷新操作。 刷新控制电路设置每次行地址增量,并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启动一次刷新操作,就能够保证所有DRAM芯片的所有存储单元得到及时刷新。 6、计算机I/O接口有何用途?试列出8个I/O接口。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期末考试题库

页眉 选择题第一组 材料的刚性越大,材料就越脆。()B 1.A. 正确; B. 错误 按受力方式,材料的弹性模量分为三种类型,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D 2.A. 正弹性模量(E); B. 切弹性模量(G); C. 体积弹性模量(G); D. 弯曲弹性模量(W)。 滞弹性是无机固体和金属的与时间有关的弹性,它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3.B A 温度; B 形状和大小; C 载荷频率 高弹性有机聚合物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A 4.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B 5.页脚

页眉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之间有一定的换算关系,以下换算关系中正确的是() 6.D A. K=E /[3(1+2?)]; B. E=2G (1-?); C. K=E /[3(1-?)]; D. E=3K (1-2?); E. E=2G (1-2?)。 “Viscoelasticity”的意义是()B7.A 弹性; B粘弹性; C 粘性 8、均弹性摸量的表达式是()A A、E=σ/ε B、G=τ/r C、K=σ。/(△V/V) 9、金属、无机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摸量一般在以下数量级范围内(GPa)C A、10-10、<10,10-10 22 B、<10、10-10、10-102

2页脚 页眉 C、10-10、10-10、<10 2210、体心立方晶胞的金属材料比面心立方晶胞的同类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摸量。 11、虎克弹性体的力学特点是()B A、小形变、不可回复 B、小形变、可回复 C、大形变、不可回复 D、大形变、可回复 13、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等材料的变形通常表现为,高 分子材料则通常表现为和。A A 普弹行、高弹性、粘弹性 B 纯弹行、高弹性、粘弹性 C 普弹行、高弹性、滞弹性 14、泊松比为拉伸应力作用下,材料横向收缩应变与纵向伸长应变的比值υ =ey/ex ()B A. 正确; B. 错误

最新微机接口技术试题与答案

《微机接口技术》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接口的基本功能是()。 A、输入缓冲 B、输出锁存 C、输入缓冲,输出锁存 D、编址使用 2、8086系统中优先级最高的中断是()中断。 A、除法除以0 B、指令 C、非屏蔽 D、断点 3、8255工作在方式0时,具有()功能。 A、查询输入/输出 B、输入缓冲、输出锁存 C、无条件输入/输出 D、双向数据传送 4、PC/XT总线的地址信号和数据信号是()的。 A、分时复用 B、分开传送 C、混杂一起 D、不需地址 5、8086非屏蔽中断的类型码是()。 A、00H B、02H C、08H D、不定 6、DMA工作方式时,总线上的各种信号是由()发送的。 A、中断控制器 B、CPU C、存储器 D、DMA控制器 7、CPU执行OUT DX,AL指令时,()的值输出到地址总线上。 A、AL寄存器 B、AX寄存器 C、DL寄存器 D、DX寄存器 8、查询输入/输出方式下,外设状态线要经过()与微机相连。 A、锁存器 B、译码器 C、缓冲器 D、放大器 9、8253工作在BCD码计数据器时,若初值为100,则应写为()。 A、100H B、64H C、100 D、0100 10、PC机的串行通信接口COM1地址为()。 A、3F8H-3FFH B、2F8H-2FFH C、378H-37FH D、20H-21H 11、中断自动结束方式是自动将8256A()相应位清零。 A、ISR B、IMR C、IRR D、ICW 12、一个I/O地址称为一个()。 A、接口 B、端口 C、外设 D、芯片 13、输入/输出指的是主机与()交换数据。 A、存储器 B、外设 C、键盘 D、显示器 14、CPU响应可屏蔽中断请求时,其中断类型码由()提供。 A、CPU内部 B、中断指令 C、类型码固定 D、可屏蔽中断管理器 15、可屏蔽中断管理器8259所管理的是()。 A、指令中断 B、非屏蔽中断 C、可屏蔽中断 D、单步中断 16、8086系列微机的中断类型码越大,则优先级()。 A、越高 B、越低 C、相同 D、不定 17、可编程接口芯片在使用前对它(),称为编程。 A、写操作数 B、写控制字 C、编接口地址 D、设计控制电路 18、在定时器/计数器8253的输出端可产生()波形。 A、三角波 B、正弦波 C、方波 D、斜波 19、对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起动一次转换读入多次数字量,则读入的数字量()。 A、肯定相同 B、可能相同 C、肯定不同 D、可能不同 20、微机中串口1的I/O地址范围是()。

计算机接口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页 共7页 计算机接口技术复习题 一、 填空题: 1)8255A 端口B 可工作在_________0____、_____1________方式下 注:A 口工作在0、1、2方式下 2)中断分为两大类____内部中断_________和____外部中断_________。 3)CPU 与外设之间有交换的信息有_____状态信息________、_____控制信息________和数据信息。 4)8253定时/计数芯片中,CLK 和GATE 所起的作用分别是_____计数脉冲 ________和_____ 用于定时/计时的启动/停止,允许/禁止 ________。 5)控制微型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有4种方式,分别是程序控制方式、__DMA 控制__________方式、___中断控制方式__________方式、I/O 通道方式。 ????6)8255的A1和A0引脚分别连接在地址总线的A1和A0,当命令端口的地址为317H 时,则A 口、B 口、C 口的口地址分别为___314h__________、____315h_________、______316h_______。 7)1个中断类型号为01CH 的中断服务程序存放在0100H :3600H 开始的内存中,则中断向量存储在地址为 0070h 至 0073h 的四个内存单元中。 注: 一个中断类型号为01CH 的中断处理程序存放在0100H :3800H 开始的内存中,中断向量存储在地址为____0070H_____至___0073H_____的___4___个字节中 二、 单项选择题

??1、8255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的C口具有位控能力,允许CPU用输出指令单独对C口的某一位写入‘0’或写入‘1’,正确的方法是通过( b )方式写入。 A 写入8255的C数据口 B 写8255的控制寄存器 C 读C口状态后对相应位做“或运算”或者“与运算”后写入C数据口 D 读C口状态后再直接写入8255的C数据口 //2、在串行数据传送中,若工作于异步方式,每个字符传送格式为数据位8位,奇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1位,波特率为4800,则每秒钟最多能传输的字符数是(a ) A 480 B 4800 C 436 D 600 3、8255具有3种并行工作方式,当两个CPU通过各自的8255并行连接进行双向数据交换时应当采用( c ) A 方式0 B 方式1 C 方式2 D 三种方式都不行 4、微机系统中要组成32KBX16的存储器,需要选用( a )片规格为2KBX8的芯片 A 32 B 16 C 64 D 8 5、下列芯片是串行接口的是( c ) A 8255 B 0809 C 8251A D 8259 6、下列说法中对半双工通信方式论述正确的是(c ) A 某一时刻通信双方能同时双向传送数据 B 通信双方只能单向传送数据 C 通信双方不能同时收发数据,但可以在不同时候在两个方向传送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7、用8259级连产生64级中断至少需要( b )片8259芯片。 A 8 B 9 C 7 D 10 ???8、下列关于中断说法正确的是(b ) A 软中断是随机发生的 B 硬中断是外部硬件产生的,包括不可屏蔽中断NMI与可屏蔽中断INTR 第2页共7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总结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不同进位计数制计数方法、不同进位制数之间相互转换的 方法、数和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简单的算术运算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下边将本章的知识点作了归类,图1为本章的知识要点图,图1.2为计算机系统 组成的示意图。 第二章 8086微处理器 本章要从应用角度上理解8086CPU 的内部组成、编程结构、引脚信号功能、最小工作模式的系统配置、8086 的存储器组织、基本时序等概念。下面这一章知识的结构图。 第三章 8086的指令系统 本章重点是8086CPU 指令的寻址方式,每条指令的格式、功能及标志的影响;同时还涉及到存储器单元的物理地址计算、标志位填写和堆栈操作。下图为本章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是汇编语言类别、伪指令语句格式和作用、基本程序结构、调用程序和被调用程序之间数据传递途径以及汇编源程序上机调试过程。 本章重点是阅读程序和编写程序。下边是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是用半导体器件作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本章讨论半导体存储本章知识要点 数制 二进制数(B) 八进制数(Q) 十六进制数(H) 十进制数(D) B) 码制 带符号数编码 奇偶校验码 字符编码 原码 反码 补码 ASCII 码 BCD 码 压缩BCD 码 非压缩BCD 码 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系统组成 硬件 主机 外部设备 中央处理器(CPU) 半导体存储器 控制器 运算器 ROM RAM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软件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如DOS 、Windows 、Unix 、Linux 等 其他系统软件 用户应用软件 其他应用软件 各种计算机语言处理软件:如汇编、解释、编译等软件 本章知识要点 Intel 8086微处理器 时钟发生器(8284) 地址锁存器(74LS373、8282) 存储器组织 存储器逻辑分段 存储器分体 三总线(DB 、AB 、CB) 时序 时钟周期(T 状态) 基本读总线周期 系统配置 (最小模式) 8086CPU 数据收发器(8286、74LS245) 逻辑地址 物理地址 奇地址存储体(BHE ) 偶地址存储体(A0) 总线周期 指令周期 基本写总线周期 中断响应时序 内部组成 执行单元EU (AX 、BX 、CX 、DX 、SP 、BP 、SI 、DI 、标志寄存器) 总线接口单元BIU (CS 、DS 、SS 、ES 、IP ) 本章知识要点 操作数寻址方式 立即数寻址、寄存器寻址、存储器寻址……. 堆栈结构(后进先出) 堆栈指针(SP)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 寻址方式 指令格式 堆栈操作(入栈、出栈) 立即数寻址 指令功能 对标志位影响 填写标志位 寄存器寻址 存储器寻址 串操作寻址 I/O 端口寻址 隐含寻址 直接寻址 寄存器间接寻址 寄存器相对寻址 基址变址寻址 相对基址变址寻址 指 令 功 能 数据传送类(通用数据传送指令、堆栈指令、交换指令、I/O 传送指令、换码指令、有效地址传送指令、 标志寄存器传送指令) 算术运算类指令(加法指令,减法指令, 乘法指令,除法指令,BCD 码调整指令) 逻辑类指令(逻辑运算指令、逻辑移位操作指令) 串操作类指令(串传送、比较、扫描、串存和取指令) 控制转移类指令(条件和无条件转移、子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子程序调用和返回、中断) 、 处理器控制类指令 汇编语言语句类别 程序基本结构 顺序结构 本章知识实指令语句 分支结构 伪指令语句 宏指令语句 寄存器约定 符号定义伪指令 EQU 、= 伪指令语数据定义伪指令 DB 、DW 、DD …… 段定义伪指令 SEGMENT ……ENDS 过程定义伪指令 PROC 、ENDP 段指派伪指令 ASSUME 地址/数据 控制 负责地址BHE/S7、ALE 引脚功能 (最小模式) 地址/状态 数据允许和收发 DEN 、DT/R 负责读写RD 、WR 、M/IO 负责中断INTR 、NMI 、INTA 负责总线HOLD 、HLDA 协调CLK 、READY 、TEST 模式选择MN/MX=5V

现代微机接口技术试题2009

现代微机接口技术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CPU与外设之间交换数据常采用、、和四种方式,PC机键盘接口采用传送方式。 ⒉当进行DMA方式下的写操作时,数据是从传送到__中。 ⒊PC总线、ISA总线和EISA总线的地址线分别为:、和根。 ⒋8254定时/计数器内部有个端口、共有种工作方式。 ⒌8255的A1和A0引脚分别连接在地址总线的A1和A0,当命令端口的口地址为317H时,则A口、B口、C口的口地址分别为、、。 ⒍PC微机中最大的中断号是、最小的中断号是。 ⒎PC微机中键盘是从8255的口得到按键数据。 ⒏串行通信中传输线上即传输_________,又传输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⒈设串行异步通信每帧数据格式有8个数据位、无校验、一个停止位,若波特率为9600B/S,该方式每秒最多能传送()个字符。 ①1200 ②150 ③960 ④120

2.输出指令在I/O接口总线上产生正确的命令顺序是()。 ①先发地址码,再发读命令,最后读数据。 ②先发读命令、再发地址码,最后读数据。 ③先送地址码,再送数据,最后发写命令。 ④先送地址码,再发写命令、最后送数据。 3 使用8254设计定时器,当输入频率为1MHZ并输出频率为100HZ时,该定时器的计数初值为()。 ①100 ②1000 ③10000 ④其它 4 在PC机中5号中断,它的中断向地址是()。 ①0000H:0005H ②0000H:0010H ③0000H:0014H ④0000H:0020H 5.四片8259级联时可提供的中断请求总数为()。 ①29个②30个③31个④32个 6.下述总线中,组内都是外设串行总线为()组。 ①RS-485、IDE、ISA。 ②RS-485、IEEE1394、USB。 ③RS-485、PCI、IEEE1394。 ④USB、SCSI、RS-232。 7. DMA在()接管总线的控制权。 ①申请阶段②响应阶段③数据传送阶段④结束阶段 8.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是()。 ①中断向量表的指针②中断向量③中断向量表④中断号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期末复习资料重点归纳

微机重点总结 第一章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真值、原码、反码(-127—+127)、补码(-128—+127)、BCD码,1000的原码为-0,补码为-8,反码为-7。 ASCII码:7位二进制编码,空格20,回车0D,换行0A,0-9(30-39),A-Z(41-5A),a-z(61-7A)。 模型机结构介绍 1、程序计数器PC:4位计数器,每次运行前先复位至0000,取出一条指令后PC自动加1,指向下一条指令; 2、存储地址寄存器MAR:接收来自PC的二进制数,作为地址码送入存储器; 3、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4、指令寄存器IR:从PROM接收指令字,同时将指令字分别送到控制器CON和总线上,模型机指令字长为8位,高4位为操作码,低4位为地址码(操作数地址); 5、控制器CON:(1)每次运行前CON先发出CLR=1,使有关部件清零,此时PC=0000,IR=0000 0000;(2)CON 有一个同步时钟输出,发出脉冲信号CLK到各部件,使它们同步运行;(3)控制矩阵CM根据IR送来的指令发出12位控制字,CON=C P E P L M E R L I E I L A E A S U E U L B I O; 6、累加器A:能从总线接收数据,也能向总线送数据,其数据输出端能将数据送至ALU进行算数运算(双态,不受E门控制); 7、算数逻辑部件ALU:当S U=0时,A+B,当S U=1时,A-B; 8、寄存器B:将要与A相加或相减的数据暂存于此寄存器,它到ALU的输出也是双态的; 9、输出寄存器O:装入累加器A的结果; 10、二进制显示器D。 中央处理器CPU:PC、IR、CON、ALU、A、B;存储器:MAR、PROM;输入/输出系统:O、D。 执行指令过程:指令周期(机器周期)包括取指周期和执行周期,两者均为3个机器节拍(模型机),其中,取指周期的3个机器节拍分别为送地址节拍、读存储节拍和增量节拍。 控制器:环形计数器(RC)、指令译码器(ID)、控制矩阵(CM)、其他控制电路。 微型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微型机工作原理:存储程序,按地址顺序执行。 第二章 微处理器基本结构和功能: 1、内部寄存器阵列(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 2、算数逻辑运算单元; 3、控制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和各种定时与控制 信号产生电路); 4、现代微处理器中还集成了浮点运算部件及高速缓冲寄 存器cache。 8086/8088微处理器结构: 执行部件EU的组成: 1、ALU(算术逻辑单元); 2、寄存器组: (1)通用寄存器:4个16位通用寄存器(AX、BX、CX、DX)或8个8位寄存器(AL、AH、BL、BH、CL、CH、DL、DH),其中AX为累加器,BX为基址寄存器,CX为计数寄 存器,DX为数据寄存器; (2)专用寄存器:两个16位指针寄存器SP和BP,两个 16位变址寄存器SI和DI,其中,SP是堆栈指针寄存器, 由它和堆栈段寄存器SS一起来确定堆栈在内存中的位 置,BP是基址指针寄存器,通常用于存放基地址,SI是 原变址寄存器,DI是目的变址寄存器,都用于指令变址寻 址方式; (3)标志寄存器FR :为16位寄存器,其中7位未使用, 使用的9个标志位可分为两类:状态标志(CF、PF、AF、8086/8088 CPU 总线接口单 元BIU(完成 取指令和存 取数据) 执行单元EU (负责分析 指令和执行 指令) 段寄存器(CS、SS、DS、ES) 指令指针寄存器IP 地址加法器 指令队列 内部控制逻辑 输入/输出控制电路 算术逻辑单元ALU 寄存器组 标志寄存器FR 暂存器 AX BX CX DX 通用寄存器 专用寄存器

四川大学,工程估价5 工程计价依据

12 工程预算依据 3 建设项目总投资 建设投资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金 工程费用 工程其他费用 预备费 安装工程费 购置费 分部分项措施项目 其他项目规费与税金 工程预算依据 4 有一砖墙,人工砌筑,尺寸为 0.240m ×3.23m ×2m u 如何确定该砖墙的建筑费用? 工程预算依据 5 1m 3砖墙的综合单价为167 .50元 工程造价计算方法:工程量×工程单价工程量: 0.240m ×3.23m ×2m =1.5504m 3 砖墙的工程费用=167.50×1.5504=259.7(元) 关键问题确定方法 确定依据 工程预算依据 6

工程预算依据 7 量:指工程量,即工程的实物数量,是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所表示各个分项或子分项工程和构配件的数量。价:指工程单价,是根据预算定额所确定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数量,乘以人工工资单价、材料预算价格的机械台班预算价格汇总而成。 工程预算依据 8 工程预算依据 9 u 工程定额 u 工程单价(单位估价)u 工程造价指数 重要概念 u 工程定额(预算定额) u 工程单价(单位估价表)u 工程造价指数u 工程造价资料 关键问题 u 工程计价依据有哪些? 计算量的依据、计算价的依据u 如何使用计价依据? 工程预算依据 10 u GB50500-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u GB50854《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等 u 《**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u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 TY01-31-2015 u 建标〔2013〕44号 工程预算依据 11 工程预算依据 12

13 工程预算依据 14 u定义:工程定额是指工程建设中,在正 常的施工条件和合理劳动组织、合理使用材料及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资源的 额 度。 u一般解释:定额反映正常条件下完成单 位建筑产品所消耗的生产要素的数量标准。 工程预算依据 15 砖墙/10立方米平整场地/10平方米 挖管道沟槽/ 米 16 建筑产品生产要素 人工 材料和设备 机械台班 工程预算依据 17 砖墙/10立方米 人工:15.22工日 材料:砖5.26千块;水1.06立米 机械:灰浆搅拌机0.28台班; 塔吊0.47台班 工程预算依据 18 分类依据内容 按生产因素 (基础定额)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 使用定额 按定额用途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 按编制单位全国统一定额、地方定额、企业定额 按专业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给排水工程、 公路工程、铁路工程、井巷工程

计算机接口技术复习题(含答案)

1. 在8086CPU 中,当M/ ——IO = 0,——RD = 1,—— WR = 0时,CPU 完成的操作是( D )。 (A )存储器读 (B )I/O 读 (C )存储器写 (D )I/O 写 2. 在标志寄存器中,用于说明计算结果为0的标志是( C ) (A )C 标志 (B )A 标志 (C )Z 标志 (D )S 标志 3. 两片8259A 采用主从级连方式,最多能接收( B ) (A )8级中断 (B )15级中断 (C )16级中断 (D )级中断 4. 异步通信所采用的数据格式中,停止位的位数错误的是( D ) (A )1位 (B )1.5位 (C )2位 (D )2.5位 5. 下面哪一条语句是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的( B ) (A )MOV AX ,BX (B )MOV AL ,[BX] (C )MOV AX ,20 (D )MOV AX ,BUF 6. 计算机系统总线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 A ) (A )控制总线 (B )同步总线 (C )信号总线 (D )中断总线 7. 在PC/XT 机中,NMI 的中断向量在中断向量表中的位置是 ( C ) (A )由程序指定的 (B )由DOS 自动分配的 (C )固定在0008H 开始的4个字节中 (D )固定在中断向量表首 8. 在两片8259A 级联的中断系统中,从片的INT 端接到主片的IR4端,则初始化主、从片ICW3的数据格式分别是( B ) (A )01H 和40H (B )10H 和04H (C )10H 和40H (D )01H 和04H 9. CPU 与输入/输出端口是通过哪些指令来完成信息交换( C ) (A )MOV (B )MOVSB (C )IN 或OUT (D )STOSB 10. 在标志寄存器中,符号标志是( S ) (A )C 标志 (B )A 标志 (C )Z 标志 (D )S 标志 11. CPU 与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是通过端口寄存器进行信息交换,这些端口寄存器包括了状态端口、控制端口和( B ) (A )信息端口 (B )数据端口 (C )存储器端口 (D )命令端口 12. 8088微处理器可寻址访问的最大I/O 空间为( B ) (A) 1KB (B) 64KB (C) 640KB (D) 1MB 13. CPU 与输入/输出端口是通过哪些指令来完成信息交换( C ) (A )MOV (B )MOVSB (C )IN 或OUT (D )STOSB 14. 在标志寄存器中,用于说明计算结果为0的标志是( C ) (A )C 标志 (B )A 标志 (C )Z 标志 (D )S 标志 15. 下面哪一个命题是正确的( C ) (A )负数的反码与其真值数相同 (B ) 负数的补码与其真值数相同 (C )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与其真值数相同 (D )[+0]反码 =11111111B 16. 在实模式下进行编写汇编程序,每一个逻辑段的大小不能超过( B ) (A )32KB (B )64KB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提纲

1、简述中断源的分类和它们之间的优先顺序如何并分别简述CPU响应各类中断源的条件答:按中断源与CPU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外部中断和内部中断两大类: 外部中断是指有外部设备通过硬件触发请求的方式产生的中断,又称为硬件中断,外部中断有分为非屏蔽中断和可屏蔽中断 内部中断是由CPU运行程序错误或执行内部程序调用引起的一种中断,亦称软件中断。 它们之间的优先顺序是内部中断、非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和单步(跟踪)中断。 CPU响应内部中断、非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和单步(跟踪)中断等四类中断的相同条件是:(1)必须要有中断请求,(2)CPU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必须结束,而对于可屏蔽中断,还必须满足IF=1,即CPU处于开中断状态的条件。 2、简述动态存储器(DRAM)的特点 答; (1) CPU对RAM中的每一单元能读出又能写入。 】 (2) 读/写过程先寻找存储单元的地址再读/写内容。 (3) 读/写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无关。 (4) 失电后信息丢失。现已开发出带电池芯片的RAM,称为非易失性RAM(NVRAM),做到失电后信息不丢失。(5) 作Cache和主存用 3、8086 CPU中地址加法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答:地址加法器是8086 CPU的总线接口单元中的一个器件,在8086存储器分段组织方式中它是实现存储器寻址的一个关键器件,地址加法器将两个16位寄存器中的逻辑地址移位相加,得到一个20位的实际地址,把存储器寻址空间从64K扩大到1M,极大地扩大了微型计算机的程序存储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程序运行效率。 4、8086 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分组说明用途。哪些寄存器用来指示存储器单元的偏移地址答:8086 CPU中有8个通用寄存器AX、BX、CX、DX、SP、BP、SI、DI;两个控制寄存器IP、FL;四个段寄存器CS、DS、SS、ES。8个通用寄存器都可以用来暂存参加运算的数据或中间结果,但又有各自的专门用途。例如,AX专用做累加器,某些指令指定用它存放操作数和运算结果;CX为计数寄存器,在某些指令中做计数器使用;DX为数据寄存器;BX为基址寄存器,BP为基址指针,SI为源变址寄存器,DI为目的变址寄存器,这4个寄存器在数据寻址中用来存放段内偏移地址(有效地址)或段内偏移地址的一部分;SP为堆栈指示器,用来存放栈顶有效地址。两个控制寄存器用来存放有关的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例如,标志寄存器FL用来存放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而指令指针用来存放下一条要取指令的有效地址。四个段寄存器用来存放段地址。例如,CS寄存器用来存放代码段的段地址;DS寄存器用来存放数据段的段地址;SS寄存器用来存放堆栈段的段地址;ES寄存器用来存放扩展段的段地址。 5、DRAM为什么要刷新,存储系统如何进行刷新 】 DRAM以单个MOS管为基本存储单元,以极间电容充放电表示两种逻辑状态。由于极间电容的容量很小,充电电荷自然泄漏会很快导致信息丢失,所以要不断对它进行刷新操作、即读取原内容、放大再写入。 存储系统的刷新控制电路提供刷新行地址,将存储DRAM芯片中的某一行选中刷新。实际上,刷新控制电路是将刷新行地址同时送达存储系统中所有DRAM芯片,所有DRAM芯片都在同时进行一行的刷新操作。 刷新控制电路设置每次行地址增量,并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启动一次刷新操作,就能够保证所有DRAM芯片的所有存储单元得到及时刷新。 6、计算机I/O接口有何用途试列出8个I/O接口。

川大《土木工程材料(1)》18春在线作业1

(单选题) 1: 关于玻璃的性能,以下何者不正确? A: 热稳定性好 B: 在冲击作用下容易破碎 C: 耐酸性强 D: 耐碱性较差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使用墙面砖的主要目的是( ):Ⅰ.免遭大气腐蚀;Ⅱ.免受机械损害;Ⅲ.使墙、柱具有更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Ⅳ.提高建筑物的艺术和卫生效果。 A: Ⅰ、Ⅱ、Ⅲ B: Ⅱ、Ⅲ、Ⅳ C: Ⅰ、Ⅲ、Ⅳ D: Ⅰ、Ⅱ、Ⅳ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普通水泥的代号是()。 A: P?F B: P?O C: P?S D: P?P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砂浆的流动性以()表示。 A: 沉入度; B: 坍落度; C: 分层度; D: 针入度。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能直接将两种材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的物质通称为胶粘剂,胶粘剂不必具备下列何种性能?A: 具有足够的流动性 B: 不易老化,膨胀收缩变形小 C: 防火性能好 D: 粘结强度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在建筑工程中,石灰的应用范围,不正确者是()。 A: 配制石灰砂浆 B: 配制灰土和三合土 C: 配制无熟料水泥 D: 配制砌筑基础的砂浆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在测定有孔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按下列哪种方法加工,干燥后用密度瓶测定其体积? A: 加工成比重瓶形状 B: 磨成细粉 C: 研碎成颗粒物 D: 做成正方体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在木结构设计使用中,木材不能长期处于()的温度中使用。 A: 50℃以上; B: 60℃以上; C: 70℃以上; D: 80℃以上。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石材的耐水性是以()来表示的。 A: 吸水率

微机接口技术模拟试题1

《微机接口技术》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CPU与外设之间交换数据常采用、、和四种方式,PC机键盘接口采用传送方式。 ⒉当进行DMA方式下的写操作时,数据是从传送到__中。 ⒊PC总线、ISA总线和EISA总线的地址线分别为:、和根。 ⒋8254定时/计数器内部有个端口、共有种工作方式。 ⒌8255的A1和A0引脚分别连接在地址总线的A1和A0,当命令端口的口地址为317H时,则A口、B口、C口的口地址分别为、、。 ⒍PC微机中最大的中断号是、最小的中断号是。 ⒎PC微机中键盘是从8255的口得到按键数据。 ⒏串行通信中传输线上即传输_________,又传输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⒈设串行异步通信每帧数据格式有8个数据位、无校验、一个停止位,若波特率为9600B/S,该方式每秒最多能传送()个字符。 ①1200 ②150 ③960 ④120

2.输出指令在I/O接口总线上产生正确的命令顺序是()。 ①先发地址码,再发读命令,最后读数据。 ②先发读命令、再发地址码,最后读数据。 ③先送地址码,再送数据,最后发写命令。 ④先送地址码,再发写命令、最后送数据。 3 使用8254设计定时器,当输入频率为1MHZ并输出频率为100HZ时,该定时器的计数初值为()。 ①100 ②1000 ③10000 ④其它 4 在PC机中5号中断,它的中断向地址是()。 ①0000H:0005H ②0000H:0010H ③0000H:0014H ④0000H:0020H 5.四片8259级联时可提供的中断请求总数为()。 ①29个②30个③31个④32个 6.下述总线中,组内都是外设串行总线为()组。 ①RS-485、IDE、ISA。 ②RS-485、IEEE1394、USB。 ③RS-485、PCI、IEEE1394。 ④USB、SCSI、RS-232。 7. DMA在()接管总线的控制权。 ①申请阶段②响应阶段③数据传送阶段④结束阶段 8.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是()。 ①中断向量表的指针②中断向量③中断向量表④中断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