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学习资料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学习资料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学习资料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

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构想

构想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

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

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

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

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施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

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

3.交通组织:

规划区内道路分为五类:

主入口道路红线宽度15m;

次入口道路红线宽度14m;

小区内道路(双车道)红线宽度12m;

小区内道路(单车道)红线宽度8m; 小区内道路(宅前道)红线宽度5m.

道路系统犹如人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可以将相关的器官、组织有机的联系起来,然而,道路系统也可以将各个功能、性质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联系起来。

小区内部以双车道为主,并形成回路,是连接各个组团的主要交通;单车道是连接区内各栋的直接交通;宅前道路是进入各单元的交通。

区内设置两条相对独立的机动车道,中间设特殊通道相连,以保证南北片区的机动车交通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机动车道和各地块之间均有方便的联系,各地块设有独立的机动车出入口。

4.绿化景观规划:

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

“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中心水景区更丰富景观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绿地系统由中心绿地、绿化走廊、组团绿地和住宅院落绿地组成。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1.总述

学校新址位于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

主干道设计宽度为8米,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4~6米,路边人行道的宽度为1.5米,园路的宽度为1.5~2米。

整个学校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整、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在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在本方案的设计中,主要道路的设计为线形规整式道路,而所有园路均采用了自然式,园路的线型设计以方便游人游览整个游区为主,同时也满足学生们晨读和休息时的使用。

道路绿化以遮荫为主,行道树主要选用国槐、椿树等。

4.分区景观规划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方案汇总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摘抄 一、《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第4.3.2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第4.3.3条溢水口的口径应考虑常年降水资料中的一次性最高降水量。 第4.3.4条护岸顶与常水位的高差,应兼顾景观、安全、游人近水心理和防止岸体冲刷。 第5.1.2条园路宽度宜符合表5.1.2的规定。 园路宽度(m)表5.1.2

第5.1.3条园路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它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 二、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 三、路的转折、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 第5.1.4条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 第5.1.5条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2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栏设施。 第5.1.6条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m。 第5.1.7条园路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第5.1.8条通往孤岛、山顶等卡口的路段,宜设通行复线;必须沿原路返回的,宜适当放宽路面。应根据路段行程及通行难易程度,适当设置供游人短暂休憩的场所及护栏设施。 第5.3.3条通行车辆的园桥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荷载等级可按汽车-10级计算。 第5.3.4条非通行车辆的园桥应有阻止车辆通过的措施,桥面人群荷载按3.5kN/m2计算。

园林设计说明模板

一、概况 校园的景观规划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安静、卫生、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能够使师生观赏到优美的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调剂大脑,消除疲劳。同时,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1]。把握校园文化的特质,深入研究校园环境特色,建立一个生态效益良好,景色优美的中学校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气象水文 金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丰富,干湿两季明显。金华年平均气温53平均值为17.5℃,金华年总降雨量平均为1424mm。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气温变化不定,春末夏初雨水集中,时有冰雹大风;夏季长而炎热,且雨热同步上升,常有干旱;秋季凉爽,空气湿润,时间短;冬季晴冷干燥,大气层结稳定。年度总的光热水条件优越,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垂直差异。金华市在植被分区中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物资源丰富。 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金华市土地面积109.21万公顷,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森林覆盖率为61.3%。水域面积5.23万公顷,其时生溪面积2.79万公顷,水库1.13万公顷,山塘1.31万公顷。三、设计依据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平面图 校园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 四、构思 (一)立意 本次绿化立意于简洁大方、使用,并能衬托建筑风格。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中庭景观绿化规划中,主要为了满足集散的需要:在绿地中,设计了一部分树池坐凳,使地形有高低变化,运用了广场铺装,满足了学生及教师休闲活动需求,并且遵循校园需求,达到落叶少,不飞絮,并有一定的缓解的视觉疲劳。 (二)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学习工作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文化、意境、独特的空间情调。

学校园林景观设计流程

学校园林景观设计流程 ——沈阳大伍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1.总面积百分比: 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建筑包括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操场、停车场及配电室等。景观小品主要包括水景、广场雕塑、喷泉、景观石、湖泊、花架、还有回廊、亭子等,设计中还运用了一些国际上先进的对于学院规划上的生态、自然、环保的理念。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教学环境。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

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 整个学校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整、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在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在本方案的设计中,主要道路的设计为线形规整式道路,而所有园路均采用了自然式,园路的线型设计以方便游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案例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案例 一、现状分析 二、设计依据 三、指导思想 四、总体特色 五、种植特色 六、具体景观分析 七、投资造价估算 目录 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项目概况 1、区位 2、基地现状 3、设计范围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2、设计原则 3、设计理念 四、设计布局 五、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2、具体设计 3、树种选择 六、照明设计 七、景观小品设计 八、无障碍设计 九、设施布置 第二部分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 一、存在问题 二、沿街建筑分类 三、整治对策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2、在建建筑的整治 3、未建空地的整治 4、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

第三部分 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附图 1、总平面彩图 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 2、总平面图 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 3、分析图 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 4、道路断面 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 5、沿街立面 1:200 6-9 节点详图 1:500 10-13 绿化详图 1:500 14 隔离带设计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 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 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B类: 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 地外观不整洁。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 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 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道路红线内:存在部 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3.设计范围:本次景观设计范围为南起疏港路火车站、北至江滨路火车站,总长 4.12km,宽50m的 道路红线,以及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10m的用地。设计重点在从人行道至建筑物临街面15.5m之 间,还有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学院路、黎明路形成的几处景观节点空间。 二、设计依据 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1.总述 学校新址位于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景观园林设计说明范本.doc

景观园林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本案设计区域地块十分规整,因而这首先决定了它要以大尺度和大气度的概念来规划设计。我们在设计中从全方位着眼考虑设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合,不仅仅关注于平面的构图及功能分区,还注重于全方位的立体层次分布。平面构图线条简洁流畅,从容大度,空间分布错落有致,变化丰富。满园的植物随季节变换造成的景观变迁,使整个景观设计真正成为一个四维空间作品,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平视鸟瞰,都能令人获得愉悦的立体视觉效果。 二、总体特色: 本案景观设计中心以简欧风格为主。各处造型看似简单但又韵味十足,充分体现了一个中高档小区所具备的条件。小区的功能划分井井有条,在保持总体风格的基础上追求各自的特色,考虑全面周到,分布人性科学,强烈地吸引着人们走出家门,来到户外,投入自然的怀抱,融入绿色的环境,享受这美好的优质生活。 三、具体景观设计 站在 XX大道上, XX主入口景观立刻会映入你的眼帘,棕色的石材形象墙纹理十分考究,墙面上的兽头喷水透露出高贵的气息,潺潺的流水顺台阶而下,形成一处独特的跌水景观,周边的绿植在水面倒影出绿色的斑斓,是不是和您梦里家的颜色不谋而合呢。 顺主入口往上,路边的香樟会尽力用他的臂膀来为您提供一丝清凉,花池里盛开的鲜花争奇夺艳,努力为这里的环境绽放属于它的美丽。 不觉已来到中心广场,这里是我们活动交流的空间。站在景观轴线上,园里的景观即刻呈现在您面前,触手可及的是精美的植物图案,跃入您耳朵的那是跳跃的喷泉,中心处的景亭极具异域风情。简练的线条搭配细致的小品,整洁的绿植和规则的水景交相辉映,一种大气的感觉浑然天成。 四、交通系统

在充分研究了小区现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分布后,贯彻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从交通、消防等多个方面精心考虑,主要道路系统与建筑密切配合,明晰了然,将各大分区通达顺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流主要交汇处均设有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体现了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导性。次要道路系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并沿其设置别有情趣的坐凳、雕塑和小品。所有道路系统两旁均合理设置异域风情浓郁的指示牌和路灯,在充分发挥其功用性的同时亦强化着主题,为小区增色不少。 五、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XX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 0 一一年十月

某房产项目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某房产项目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XX“边城水恋”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成温邛公路南侧,距XX市区行车距离15分钟,紧邻温江县城。项目占地66000平方米,三面环水,40米宽的江安河环绕地块西面和南面缓缓流过。具有较好的先天景观资源。楼盘开发思路定位为“水岸度假休闲住宅”。 二、设计总体思路 结合项目的先天资源条件及楼盘的开发思路,本项目园林设计主题为:“川蜀桃花源、迷情浅水湾” 结合楼盘的“水岸休闲度假住宅”理念,秉承“自然的、生态的、健康的、休闲的”思路,将小区六万多平方米的园林面积设计成为丰富多彩的亲水休闲水景园林。在此基础上挖掘“富有湘XX域风情与民族民俗风味的”元素,营造出“世外桃源”的意境。 园林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景观的均好性,作为以水景为主要特色的园林,重点是扩大水系的延伸X围,达到每一个组团、每一个景点都有水景,每个住户下楼即有水可看、有水可玩。。 2、控制水面面积,缩小湖面及大型水景的体量,景观以小巧、别致为主要特色。 3、注重水景的多样化,使不同风格的水景遍布整个小区,以营造小区丰富的水景园林特色。 4、增强水景的可参与性,使住户可以直接亲水,而不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同时注重亲水的安全性。 5、加强景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道路和主要水系为主线,形成明显的景观序列,贯穿整个小区。其中的每个景点相互呼应、相互衬托,同时又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整个小区的景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6、以水景为主,同时充分利用声音、色彩、质感等景观要素,营造丰富多彩的小区景观特色。 7、力求景观在统一、和谐的基础上有丰富的对比与变化,营造小区景观的可识别性。 三、设计总体布局本方案在一条主要水系的基础上展开,以组团为单位,设计不同风格的水景园林,以主要水系和道路为主线,景观贯穿其中。 具体布局如下: 小区内以一条主要水系贯穿,这条主要水系在小区中曲折、蜿蜒、穿流而过,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系列。

带状园林景观设计说明书范本

8Xx带状景观绿化工程设计说明书 8.1总平面设计 8.1.1设计依据 (1)《xx项目工程设计合同》 (2)经建设单位确认的设计方案 (3)建设单位提供的周边道路、地形图等 (4)《风景园林制图标准》CJJ/67-2015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 《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GB/T50001-201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2005版)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修订版 8.1.2场地概述 xx西起xx,东至x,位于带状河流黄金旅游发展带上,全长23.146公里,连接三大风景区,并途径生态园等多个景点。起着连接景区、组织游览路线的重要功能。 公路两侧地形复杂,主要通过的界面有村庄、乡镇、田园、陡壁、沟堑等。目前道路周边植物以松柏类、柳类植物为主,缺乏色叶树种,品种较为单一。 本次设计范围: (1)公路全长23.146公里的道路两侧各10米的绿化带。 (2)湿地东侧占地面积8245㎡的停车、休憩节点绿地。 (3)节点景观小品、水、电设计。

8.1.3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体现彭阳当地风貌 (2)主题凸出,节点提优 (3)适地适树,控制造价 (4)产业指引,带动发展 (5)用材生态环保,优先使用当地材料 8.1.4设计内容 (1)硬景设计 ①道路工程 道路在湿地旁观景平台附近,主道路长53.5米,路宽5米。结构采用200厚C20砼垫层+ 300厚级配砂石垫层。人行步道全长16.5米,宽2米,结构采用150厚C20砼垫层+ 300厚级配砂石垫层。 ②场地工程 本工程场地铺装面积为568.6平方米。其中硬质铺装面积146.5平方米,结构采用200厚C20砼垫层+ 300厚级配砂石垫层;木平台铺装面积422.1平方米,面层采用50厚140宽栗色山樟防腐木,采用红杉木柱子与扶手,扶手外绑φ10麻绳。 ③小品构筑物工程 xx沿线从带状河流瀑布景区到城区设计有7个标识构筑物和1个景观廊架。其中城区和带状河流瀑布景区各设计一个10米高的标识小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饰面用杂色文化石贴面,用耐候钢板作为衬托;在xx进入xx观景平台的位置设计一个标识景墙,高4米、最宽处宽2.8米,用杂色文化石贴面和黄锈石光面贴面;通往中共红河地下支部景区,临近杨万珍生态园的路口构筑物高3米、宽5米,以杂色文化石为主要材料;位于xx进入xx旅游区的主要入口小品,以城墙为设计元素反映景区内的xx的特色文化底蕴;位于xx通往xx的主要路口,设计塑石假山叠水景观;位于xx进入xx入口,提取xx文化融入雕塑,形成进入景区的标志、指向性景观;观景平台上设计廊架一个,采用石木结构。 本工程中室外家具主要分布在xx湿地旁观景平台处,设计有木坐凳4个,果皮箱2个。坐凳长1.6米,宽0.4米,高距地面0.4米,用栗色山樟防腐木作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构想 构想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 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 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 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施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 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 3.交通组织:

别墅设计说明范文

别墅设计说明范文 导读:范文别墅设计说明范文 【篇一:别墅设计说明范文】 一、设计依据(指导思想) 1、以绿化为主,适当点缀小品,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2、体现环境特色,形成整体风格。 3、打造人性空间,满足功能需求。 4、适地适树,在形成良好的别墅景观的同时,应考虑方便今后的养护管理,尽量节约别墅的投入和今后的养护管理费用。 二、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体现环境的功能、局部氛围的创造以及细部构造的尺度宜人等。如迷人的紫藤花架,美观实用的水池,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人本身即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必须给自己留有空间,即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必须给庭院留足弹性。 3、因地制宜、塑造空间个性的原则。别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私有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发挥想象,为业主创造具有个性的空间。 4、坚持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原则。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符合居民需求的人性的机能空间,为居民提供可居、可憩、可动,又易于沟通的私家别墅。 5、坚持“文化性”的原则。通过环境载体的造型、色彩、质地及空间的处理,空间的过渡等,同时,充分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以提高别墅的文化品位,突出别墅的植物景观特色。 三、景观及各分区的说明充分体现现有地形,以重点与一般布置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别墅内各年龄段家庭成员的活动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对绿地进行功能分区。主要为水景区,芳香花草区,景观树丛区,露台活动区四大板块。各功能分区即可以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景观,又通过连贯的游览路线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集休闲、游览、趣味于一体,为居家生活带来无穷乐趣。

道路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4.7具体设计方案 4.7.7绿化工程 1设计依据 1)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3)投标提供的相关资料; 4)现场踏查核实资料。 2、设计目标 结合片区的未来发展,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营造舒适通行、景色优美的独特隧道道路景观。良好的道路景观空间在本片区不仅仅是综合交通资源的载体,亦是人们休憩交流的场所。 3、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导向:绿化设计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道路铺装及小品设施布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车眩光,降低驾驶者疲劳度等,创建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2)整体设计:道路景观基于市政道路设计和现状及规划建筑设计整体统一设计, 结合各段道路两侧建筑特性构景,尽量减少因道路建设而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道路景观与周边不同性质用地有机融合。 3)适地适树:植物选择应因地制宜,多利用本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以岭南树种 为主,同时兼顾引种适应性,观赏性强的树种,合理搭配。 4)地域文化:突出岭南的历史文化特色,将一些文化符号和岭南特有的建筑材料 应用到交通标识、景观小品和街道家具当中。 4、主要措施 (1)在绿化带范围种植乔木和少量的灌木,形成统一、整齐的道路绿化景观,突出线性感。 个性元素。 (3)为了打造完整的道路形象,隧道出口和入口的绿化设计方式大致统一,衔接成完整的道路景观。 5、设计内容 1)景观空间设计 主要为道路绿化带的绿化设计,通过乔、灌、草立体结合及垂直绿化的有机配置设计,形成“简约、现代、彩色”且赋有文化气息的景观特点。以简洁大气,规则的乔木种植与统一的道路铺装,突出道路线性空间。 2)道路铺装设计 在人行道铺装采用环保型透水砖。环保型透水砖是一种新型环保建材,具有环保、高强度、耐磨不脱层、透水秀气、自然呼吸、通透散热、隔音、防滑、保持色彩鲜艳不易褪色等优点。人行道铺装以简洁大方,色彩统一,审美耐久的灰色透水砖为主题,局部以 暖色系列进行分割,打造一条即统一又有变化的个性化道路空间。 人行道铺装 3)景观小品设计 道路设施小品以简洁现代、自然生态为基调,突出深圳滨海城市的特点,并力求在造型、体量、色彩和材料上均与总体环境的立意和绿地效果相协调。 (2)沿路标识、垃圾箱、广告牌等小品设施进行统一的设计,形成该片区独特的 — 1 rprrf 訂 益 h Eii .:f 」 F1i?!K 瞪 E il:: 足HIHIIlil!" 蛊SIBERE snsBE. BU-QMU . =ns

校园绿化规划方案(绿化美化)

校园绿化规划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绿地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园林式学校为目标,进一步绿化、优化、美化学校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校园绿化建设与管理的总体水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校园绿化工作的规划: 一、指导思想 本着学校美化、绿化与学校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精细化管理相结合,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来落实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构建绿色优美的学校生态环境、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 二、规划原则 我校在绿化、美化工作上要整体规划,向景区化、园林化发展,突出本校特色,按本校校园地形地貌来开展工作,突出学校文化教育氛围,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的品味和质量,做到整体性、艺术性、层次性的完美统一,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逐步形成充满生机的校园个性。力争使校园达到绿化、美化、香化,把校园建设成绿草成荫、花香四溢的乐园。 三、规划内容 1.将部分空地平整,绿化成草坪; 2.在XX楼前面绿地内补栽植一些花草树苗;

3.对校园绿化带重新进行规划与设计; 4.在相关教学楼前、后两侧的绿化带内栽植一些四季常青的苗木; 5.对中心路两侧绿化带重新规划。 四、具体措施 ⒈根据学校整体格局,认真制定学校校园绿化美化的长远规划。绿化美化是校园建设的蓝图,应包括绿化美化的平面布局、树木花草配置、花坛的设置和安排、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等。 2.根据我校情况,学校特成立专门的校园绿化美化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3.根据规划,按不同绿化区域的条件、类型、作用以及植物不同生长习性,因时制宜地种植各种花草、竹林、树木,搞好校园花木的有机配植。 4.树木配植要做到五结合: ⑴落叶树与常青树相结合,以常青树为主。 ⑵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以乔木为主。 ⑶观赏树与经济树相结合,以观赏树为主。 ⑷木本与草本相结合,以木本为主。 ⑸点、线、面相结合,以点、线搭配植物为主。

小区景观方案构思

小区景观方案构思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马鞍山市江东大道与印山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16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项目定位为中高档智能化小区。 二、小区园林景观的基本功能 我们认为,一个楼盘小区的园林应满足以下基本功能: A、园林生态功能 满足人们对绿色环境的要求,达到景观环境在视觉效果上的清新、优雅、舒适、宜人,调节小区的气候环境,改善小区的空气质量,维持小区内环境的生态平衡。 满足小区总体布局各层次对绿化的要求,从中心花园到宅间绿地,层次分明,步步有景。 保证长年见绿,力求四季有花。以绿色植物为主,适当点缀部分落叶植物和秋冬季有色彩、林相变化的植物,使人在小区能充分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季节的园林美。 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合到居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做到推窗见绿、户户有景。

B、休闲活动功能 注重园林景观的可参与性,在小区内设置一定的硬质景观、共享空间,为小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交往、活动的场地,营造和谐、友善、温馨的人际关系氛围。 满足无障碍要求,具体包括: 残疾人无障碍,如有台阶的地方同时设置坡道,使轮椅可通达。 老人无障碍,如台阶高度适宜,方便老人行走。 儿童无障碍,提供大量的儿童游乐设施和活动场所,以利于儿童的心智健康成长,并考虑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如游乐设施增加保护装置,防止儿童摔伤、撞伤、夹伤、刺伤;水景深度适宜,可供儿童嬉戏,又可防止儿童溺水。 运动无障碍,提供大量的运动场地,所有设施都考虑方便运动,如路肩做成园弧形,方便溜冰、滑板、单车等运动。 C、景观文化功能 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品位和内涵。 例如结合“曲水流觞”等有关水的典故,在小区园林中设置景点,使其具备观赏性、参与性、和艺术性,同时富于文化内涵。在小区内设置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雕塑、小品,寓观赏性、游乐性

园林设计说明

江南水乡风格休闲庭院设计说明 一、基本概况: 休闲院的园林绿化设计是在整个休闲院建设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休闲院要体现的是一种江南水乡风格,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能达到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目的。 二、绿化设计依据: 1、由我公司提供的施工平面图; 2、庭院景观设计的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景观设计以古典江南水乡的风格为主导思想,做到自然、简洁、大方;体现江南古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最终使整个休闲院具有休闲、娱乐、度假的功能。 四、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创造一个幽雅江南水乡的环境,通过营造 优美的环境,创造一种江南水乡的庭院风格。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出现代、生态、环保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 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以四季不同花色的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并用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达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3、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 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休闲娱乐的环境,体现江南水乡的庭院风格。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绿化的总体布局,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的主体。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景观设计中,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中利用自然、美化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五、具体设计: 1、休闲庭院门口和主干道的设计:体现整个休闲院的设计思想,即一种江南水乡庭院的风格,进行合理的绿化造型和植物配置设计; 2、鱼塘周围的设计:鱼塘的之间的两条过道要以一种江南水乡古建筑廊道的风格设计,在过道边是配置一些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植物,同时设置一些桌椅和钓鱼平台,鱼塘的左侧设计为自然式驳岸; 3、休闲区的设计:整个休闲区要体现一种自然、安静、小桥流水人家的设计风格,休闲

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地具体内容详细包括哪些

园林景观工程设计的具体容详细包括哪些? 安423 回复2楼 2013-09-11 简单点来讲,一个景观设计分为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方案阶段分为前期和后期设计。
前期设计主要是概念设计
后期设计主要是方案深化及扩初
施工图设计阶段,
依据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凭借具体施工技术手段,绘制现场施工图。
7.1 尺寸应以公制单位标注。
7.2 设计中间交流及设计成果中提交图纸的所有文字均应为中文简体。

/>7.3 概念方案阶段设计成果要求(硬景):图纸为A3图册八份,含以下容的光盘一一份
1. 设计关键点文字说明
2.彩色景观概念方案总平面图(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分析平面图(包括区位分析、交通分析、景观及视线分析、功能分析等)
5.分项平面图(包括竖向设计平面图、功能分区平面图、景观意向小品、景点要素及服务设施平面布置图等 )
6.场地纵、横断面图(应针对重要的景观断面绘制断面图,需反映景观空间的各项要素:尺度比例、地面地下空间利用、周边道路等)
7.效果表现类图纸

7.4 概念方案阶段设计成果要求(软景):图纸八份,含以下容的光盘一份。
1. 方向性植物布置平面图(表达空间关系、色彩关系、群落关系等)
2. 植物组合意象图片;
3. 重要景观场地软景或夜间照明意向图。
4. 土壤造型概念平面图。
7.5 方案阶段设计成果要求(硬景):图纸为A3图册八份,含以下容的光盘一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园林景观工程技术标范本重点

十一、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编制说明及依据 第二节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第四节石材铺贴、苗木种植养护等关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第五节对市政管线、窨井等成品保护措施 第六节安全措施和方案 第七节现场文明施工、防止施工扰民措施、消防、环保和保卫方案第八节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第九节对工程保修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第十节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第十一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设计 第十二节技术修正方案、深化设计方案等

第一节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该工程进行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的依据,是如期保质完成本项施工任务的保证,是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完成本项施工任务的重要技术文件。我们已充分根据企业自身力量,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难点、现场实地情况综合考虑,编制出合理的、可行的、有效的施工方案。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为完成“XXX景观绿化工程”施工阶段提供较完整的纲领性技术文件,在本施工组织设计总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深化编制出各种专项施工方案,为确保本工程的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二、编制依据: 现场及周围环境踏勘观感所得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A3/T82-2012) 《杭州市园林绿化技术规程》 《浙江省园林绿化技术规程(试行)》 《环境景观室外工程标准》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3)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工程强制性条文》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其它相关规范标准 三、工程概述 工程名称: XXX景观绿化工程 工程地点:XXXX 工程内容:XXX景观绿化工程,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施工图和清单范围内的硬质铺装、苗木、小品及水电安装等内容,包括完成本工程的所有的材料采购、

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规范方案说明

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规范 1概况 1.0.1为了加强对园林景观设计文件的编制、管理,保证各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参照建设部颁发实施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内容要求,编制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规定,以保证设计质量。 1.0.2各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 范、规程以及工程所在地的有关地方性规定。 1.0.3适用于以建筑为主体的场地的园林景观设计。 1.0.4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三阶段。现就上述三阶段设计深度作出规定,供参考。 1.0.5 方案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及图纸,其内容达到以下要 求: 1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 2 提供能源利用及与相关专业之间的衔接; 3 据以编制工程估算; 4 提供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文件。 1.0.6 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及图纸,其内容达到以下要求:

1 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 2解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协调与相关专业之间的关系; 3能据以编制工程概算; 4 提供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文件。 1.0.7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及图纸,其内容达到以下要 求: 1满足施工安装及植物种植需要; 2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需要; 3能据以编制工程预算。 1.0.8本规定编制的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对于具体工程项目可根据项目内容和设计范围对本规定条文进行合理的取舍。 2方案设计 2.1方案设计 2.1方案设计文件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其中封面、目录不作具体规定,可视工程需要确定)。 2.2设计说明 2.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由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划条件(用地红线、总占地面积、周围道路红线、周围环境、对外出入口位置、地块容积率、绿地率及原有文物古树等级文件、保护范围等);

园林景观方案设计

园林景观方案设计 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就其复杂性来讲,需要考虑交通、水电、园林、市政、建筑等各个技术领域,我们看看下面的园林景观方案设计吧! 园林景观方案设计各种法则法规都要了解掌握,才能在具体的设计中,运用好各种景观设计元素,安排好项目中每一地块的用途,设计出符合土地使用性质、满足客户需要、比较适用的方案。景观设计中一般以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从设计方法或设计阶段上讲,可简单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构思是景观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从学科发展和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景观设计的含义相差甚大。我们这里认为,景观设计是关于如何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涉及区域、新城镇、邻里和社区规划设计,公园和游憩规划,交通规划,校园规划设计,景观改造和修复,遗产保护,花园设计,疗养及其他特殊用途等很多领域。同时,从目前国内很多的实践活动来看,景观设计着重于具体项目本身的环境设计,即狭义的景观设计。两种观点并不相互冲突。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们认为无论是关于土地的合理使用,

还是一个局部的景观设计方案,构思都是十分重要的。 构思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为地块的使用者创造、规划出满意的空间场所,同时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然后,采用构图以及下面将要提及的各种手法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1、草图法 草图法的特点和作用 在运用草图法进行构思的过程中,可以捕捉灵感、自由发挥、不受约束。 能将自己的想法较明确地表达出来,也可以随意修改。 2、模仿法 模仿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别人的想法、构思,激发自己的灵感。 模仿法在仿生学领域的应用:模仿鹰眼的成像原理仿制出来的微型照相机、摄像机自动调焦的摄像头等;人造卫星的拍摄系统;模仿飞鸟的翅膀结构原理制造出的飞机机翼等。 模仿法构思设计方案时,可以大致分为: a.外形模仿 b.仿生模仿:形态仿生、结构仿生、原理仿生 c. 结构模仿 d.功能模仿 故事:鼠式母子雨衣

绿化景观设计说明范例

绿化景观设计方案 说明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目标 (一)工程概况 小区位于江南城区腹地,公园南侧,中心学校与陈五路C段相连接,西临陈支十一路,其东面和南面均与城区道路接壤,是一处顺地势起伏自西北向东南大小不等,成条块状组合的楼盘,小区绿化面积16000多平方米,其建筑格局及建筑形式业已确定,园区现代新型时尚靓丽的建筑风貌和建筑布置形式,拟定格为统建还房安置的现代新型住宅聚落,景观设计以塑造园区新时代气息,新景观形象,新功能特色,新环境特点,着力打造“时代、宜居”住宅精品,开创江南安置住宅园区绿化景观建设的先河,建设一处房产置业环境景观的样板和典范,以此铸就园林环境与建筑风貌相结合,人文与生态相结合的标杆,谱写一曲环境景观与建筑形式协调和谐顺民心和民意的民生工程新篇章。 (二)设计目标 结合居住区相对独立,外环境较为开阔的特点,景观设计以营造生态功能良好的环境空间,功能完善的景观空间,成为具备现代文化信息流的居住园区,适应现代社会创业发展的理想人居家园。集休闲娱乐、健身康体、悠闲宁静等功能于一体,达到景观与城区景域环境协调统一,园区景观生态环境与建筑特色统一。以此构建现代新型的居住社区与城市和谐相融的宜居园林院落,为实施统筹城乡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化发展战略开好新局,设计以“”为主题。 二、总体设计及分区组景

(一)总体设计 鉴于园林建筑形式及布局业已定型,景观设计采取以园林植物构建环境空间,结合街区景观风貌与园区空间特点做好园区与街区景观的协调统一,着力建设一处完整的层次丰富的景观体系,竭力做好园区公共活动空间及其空间组合,构筑一道特色鲜明的景观绿轴;做好园区组团之间相互呼应,组团内自成体系,以期达到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园林景观效果。组团内充分运用现代园林景观元素,建造集休闲娱乐、观赏游乐及独特庭园景色等多种功能空间,设计既协调园区环境与大尺度空间的环境氛围,又恰到好处地划定了园区景区与景点,从而克服了单调、呆板、粗糙的建筑空间环境,改变了过于刚性冷漠的环境氛围,使园区环境境域与区内建筑之间有一个符号上的呼应,整体景观与单元景观的协调融合,从而彰显了园区个性,充分满足了小区环境的自然性、休闲性、实用性及家园性,使园区自公共空间进入半公共空间到入院住宅的私密空间有一个渐进变化的自然过度,顺理成章的渐入佳境,以飨和谐温馨的心灵感受。让小区住户有如似曾相识的回家的认同感,小区居民有如住进家园的感同身受。 小区的景观设计从不同使用性质及地块特征来分,划分为: 主景部分 1、入口景观区 2、廊道景观区: (1)廊道景观区 (2)走廊景观区 3、中心绿地区 (1)广场绿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