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活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合集下载

黑曲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高通量筛选

黑曲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高通量筛选

孔间和板 间酶活力值 的变异 系数均在 5 以下 , 重现性和稳定性均能够满足高通量 复筛 的需要 ; 经过对所得菌株 固 态发酵条件优化后发现 , 当碳源为稻草粉和麸皮 的混合物 , 氮源为 25 硫酸铵添加量 为 15 时 的玉米 浆作为生 . .
长促进剂 , 加水量 为 3 / 1 0g 的 培养 基产 酶 效果 最 好. 最 佳 培养 条 件下 , 分 泌纤 维 素 滤纸 酶 活力 为 5mL (0 ) 在 其
6 1 8wa u jce omuainiv ligi a i inwi l a il g ta ds b eu nl t l to 0 0 ss betdt tt ovn rda o t ut voe l h n u sq e t wi ee rn o n r t h r ti y h c
Ab ta t To o t i ih c l ls - r d cn tan, h a e t 1sr i p r lu i e I src : b an a h g el a ep o u ig sr i t e p r n a tan As e gil sn g r GS CC u
b a . er s lss o d t a fe h rma y s re ig b ell s n o Re e im n e o d r e m Th e u t h we h ta trt e p i r c e n n y c l o eCo g - d m d u a d s c n a y u hg -h o g p ts r e i gw i e y d v lp e to c o lt- a e i e a e s a , h tb em u i h t r u h u ce nn t n wl e eo m n fmir p ae b s d f t rp p ra s y t e sa l — h l

刚果红平板筛选纤维素酶产生菌株的基本原理

刚果红平板筛选纤维素酶产生菌株的基本原理

刚果红平板筛选纤维素酶产生菌株的基本原理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聊聊一个有趣又实用的话题:刚果红平板筛选纤维素酶产生菌株的原理。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担心,我会把它说得简单明了,保证你听完之后恍若醍醐灌顶,哦,对了,别忘了准备好小板凳,咱们慢慢聊。

2. 什么是纤维素酶?2.1 纤维素酶的简介首先,咱们得明白纤维素酶是什么。

简单来说,纤维素酶是一种能把纤维素分解成糖的小帮手。

纤维素可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角,换句话说,没有它,植物也无法茁壮成长。

你想想,那些高大挺拔的树木、翠绿的草地,都是要靠这些小家伙的“帮助”。

纤维素酶不仅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是工业上处理植物材料的好伙伴,能帮助咱们生产生物燃料、纸张,甚至还有食品加工,真是多才多艺!2.2 为何要筛选产生纤维素酶的菌株?那么,为什么咱们要去筛选产生纤维素酶的菌株呢?就像寻宝一样,发现一种能高效产生纤维素酶的菌株,等于找到了一个金矿!想象一下,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农作物的废料,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转化成有价值的产品,真是一举两得。

3. 刚果红平板的基本原理3.1 刚果红平板的准备好啦,咱们进入正题,刚果红平板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培养基,用来筛选那些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刚果红其实是一种染料,放在培养基里可以让咱们的工作变得更加直观。

当微生物在平板上生长的时候,如果它们能够分解纤维素,就会形成透明的“空洞”,而周围的地方则是红色的,形成鲜明的对比。

哎,简直像是在搞艺术创作一样!3.2 筛选过程中的技巧在筛选过程中,咱们要特别注意几个细节。

首先,选择适合的样品是关键,通常土壤、水体、植物残渣等地方都是细菌的“乐园”。

然后,取样后就要将它们培养在刚果红平板上,让它们在温暖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生长。

几天后,观察平板,如果出现了那些透明的“空洞”,哇塞,恭喜你!你就成功找到了一些优秀的纤维素酶产生菌株!简直是如获至宝。

4. 实际应用与展望4.1 工业应用的广泛前景那么,找到这些菌株之后,我们能做什么呢?它们的应用简直广泛得不可思议!比如,咱们可以用它们来处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饲料、肥料,甚至是可再生能源。

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方法

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方法

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方法1.接触酶实验用枪头取一个菌落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3%的h2o2于菌落上,立即观察有无气泡出现。

2.淀粉水解实验(没透明化圈)淀粉酶活性鉴定培养基:lb培养基(0.5%酵提、1%蛋白胨、1%nacl),可溶性淀粉1%,琼脂2%挑实验菌株的单菌落在淀粉酶活性鉴别培养基中划线,30℃培育2天,构成显著菌落后,在平板上几滴加碘液,菌落周围如果存有透明化圈,则则表示淀粉水解为阳性;若仍为蓝黑色则为阴性3.脂酶活性的鉴定实验(有晕圈)脂酶活性鉴别培养基:lb培养基,tween801%,琼脂2%取实验菌株的单菌落在脂酶活性鉴定培养基中划线,30℃培养2天,菌落周围若有晕圈,则为脂酶活性阳性,反之则为阴性。

4.蛋白酶活性的鉴别实验酪明培养基(不可溶性):lb培养基,0.3%酪蛋白(先碱化1g酪蛋白加1ml1mol/l 的naoh,加水加热溶解),0.5%明胶(加热溶解),2%琼脂(没有)牛奶双层板(可溶性):上层lb培养基提2%琼脂,下层牛奶、琼脂(牛奶琼脂混合后的浓度都就是2%先把下层好像至平板中,等待下层加热后再好像上层(存有透明化圈)取实验菌株的单菌落在可溶性蛋白酶活性鉴定培养基及不溶性蛋白酶活性鉴定培养基上分别划线,30℃培养2天。

菌株若具有可溶性蛋白酶活性和不溶性蛋白酶活性,则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5.纤维素水解实验纤维素酶活性鉴定培养基:lb培养基,1%纤维素钠挑实验菌株的单菌落在纤维素酶活性鉴别培养基上划线,30℃培育5-7天,用0.1%刚果红染色液染色30min后,用蒸馏水冲洗,再用1mol/l的hcl复染30min后冲洗,观测与否存有透明化圈。

6.甲基红实验甲基红和v-p鉴定培养基:蛋白胨0.5%,k2hpo40.5%注射实验菌株于甲基白鉴别培养基中,每次两个重复,30℃培育2d、6d。

在培养液中重新加入一滴甲基白试剂,若为红色,则为甲基白实验阳性反应,反之则为阴性。

紫外线诱变育种高产纤维素菌实验方案

紫外线诱变育种高产纤维素菌实验方案

紫外线诱变育种高产纤维素菌实验方案诱变方案:纤维素酶活力较高菌株→紫外线诱变→初筛→复筛→稳定性试验.实验目的:对有一定能力产纤维素酶的菌种进行紫外线诱变,诱变出高产纤维素酶的菌种。

实验原理:紫外线诱变处理的有效波长为200~300×10nm,最适为254nm(此为核酸的吸收高峰)。

DNA和RNA的嘌呤和嘧啶吸收紫外光后,DNA分子形成嘧啶二聚体,即两个相邻的嘧啶共价连接,二聚体出现会减弱双键间氢键的作用,并引起双链结构扭曲变形,阻碍碱基间的正常配对,从而有可能引起突变或死亡.另外二聚体的形成,会妨碍双链的解开,因而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总之紫外辐射可以引起碱基转换、颠换、移码突变或缺失,即是所谓的诱变。

材料和器皿:(1)菌种:木霉单孢子(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液体和固体),生理盐水。

(3)器皿:无菌培养皿,无菌试管,无菌移液管(5ml,1ml),150ml三角瓶(内装有玻璃珠),无菌离心管等。

(4)仪器:紫外灯(装在无菌操作箱内),磁力搅拌器等。

实验步骤:紫外线诱变育种单孢子悬液制备:用生理盐水洗下出发菌株的斜面孢子摇床上震荡分散30min,4 层无菌擦镜纸过滤,制备单孢子悬液。

稀释对照菌液(未照射菌液)将未经照射的菌液稀释成10-1~10-6,然后从10-5,10-6两管中各吸取0.1ml菌液于牛肉膏蛋白胨平板上(每个稀释度做三个皿),用无菌涂布棒土布均匀后,倒置于32度条件下培养过夜,第二天取出,计算菌落数,将记得的结果记录于表格中。

UV 诱变:取单孢子悬液5mL 于直径9cm 的培养皿内,同时放入无菌搅拌子,在磁力搅拌器.....的搅拌下置于15W 紫外线灭菌灯下30cm 处分别处理0s.30s、1min、2min、3min、5min、7min、9min、11min。

在红灯下稀释适当倍数,0.1mL 涂PDA 平板,30℃避光培养过夜。

诱变致死率检测:分别取等量的不同诱变时间的菌液和未诱变菌液涂布于PDA 平板,30℃培养72h。

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诺卡氏属菌株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诺卡氏属菌株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Ab t a t 4 p r e sri s sr c : 2 u f d tan wee s l td r m s a a d o c t e i i r i ae f o o t w n / r at ma u e fe n c me t ut r .Amo g t a r l n r at r e r h n c l e i u n s,n
a t i e , n r l n rl d ni e s N c r i p .Af r a d , e s r e e t i s u e o a c ran p i l ci t s a d p e i a y i e t d a o ad a s p vi mi i i f t w r s t c e n d sr n wa s d t s et i o t e h a ma
吴 海 龙 , 立青 , 萍 张 方
(. 境 修 复 与生 态 健 康 教 育 部 重点 实 验 室 , 江 大 学 环 境 与 资 源学 院 , 州 3 0 2 ; 1环 浙 杭 10 9
2 泰 山医 学 院化 工 学 院 , . 山东 泰 安 2 10 ) 7 0 0
摘 要 : 通过对 秸秆和牛粪 干的增殖培养 , 中分离 、 从 纯化 获得 4 2株菌株 。 经滤纸条 崩解实验 、 溶菌 圈 大小钡 定及 C ae 羧 甲基纤维素酶活) 4 MC s ( 测定 , 筛选得到 1 株代 号为 G A 2 N 10对纤维素降解具有优势的
放线菌 , 初步鉴定 为诺 卡 氏菌属 ( oadasp)实验 确定该菌 株 的最佳 产酶条件 为 : 度 2 ℃;H值 N cri p .。 温 8 p
5 ; . 硫酸铵作氮源时产酶能力最强 。 6 关键词 : 纤维素 ; 放线茵 ; 甲基纤维素酶 活 ; 羧 酶促反应 中图分类号 : 8 4 Q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 7 1 (0 8 0 — 7 8 0 10 — 1 92 0 )6 0 6 — 6

土壤和空气中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土壤和空气中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0 0 0 2 ( 2 0 0 7 ) 0 1 - 0 0 6 8 - 0 4
研 究 报 告
土壤和空气 中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解玉红 , 宋 文华 , 葛艳辉 , 曹杨 , 贾记红 , 强艳艳 , 冯折
天 津理 工 大 学 环 境科 学与 安 全 工 程 学 院 , 天津 3 0 0 1 9 1
维普资讯
L E TI ER I N B I OT E CHN OL O V -1 o l . ・ 一 1 8N 一 o . ・ 一 1 J 一 a n . ・ ,2 , 2 0 0 7 r I T I S I 。GY -
l i z a t i o n a n d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o f c a r b o h y d r a t e ma y c o n t ib r u t e a l o t t o t h e h u ma n b e i n g . Me t h o d s : T h e mi c ob r e s t r a i n s w e r e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t h e s o i l a n d a i r .T he s r t a i n o f s e p a r a t i o n wi l l b e a s e p a r a t e r t a i n i n g .U s i n g C o n g o ed r s t a i n i n g me ho t d ,t h e s r t a i n s p od r u c i n g a ra t ns p a r e n t c i r c l e w e e r i d e n t i i f e d , a n d t h e t r a n s p a r e n t c i r c l e d i a me t e r / c o l o n y d i a me t e r w a s c a l c u l a t e d .

筛选菌种的四个步骤

筛选菌种的四个步骤

筛选菌种的四个步骤筛选菌种是指通过一系列实验和评估来确定最适合特定应用的微生物菌株。

下面将介绍筛选菌种的四个步骤:1.初始筛选:2.生物活性筛选:在生物活性筛选阶段,我们通过对菌株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估来确定其具有潜在用途的能力。

这通常包括筛选抗生素产生菌、产酶菌株等。

首先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将菌株培养在富含病原菌的琼脂平板上,观察是否有抗菌圈产生。

然后,进行产酶筛选,比如进行淀粉酶、纤维素酶等酶的产生能力的评估。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菌株的生态学行为、对有毒物质的降解能力等进行评估。

3.遗传特性筛选:在遗传特性筛选阶段,我们关注的是菌株的遗传特征。

这通常包括筛选具有高产能、稳定性和耐受性等特性的菌株。

这一步骤通常涉及菌株的基因分析,如PCR、序列测定等。

通过对菌株的基因组和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菌株的基因组组成、功能基因和代谢途径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改良菌株的特性,例如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组互换等。

4.应用评估:应用评估是最后一步,用来评估菌株在特定应用中的实际效果。

这个步骤通常包括菌株的生物质量产量、产物纯度和质量等因素的评估。

此外,还可以考虑菌株的生长特性、代谢路径和产物稳定性等。

通过与已经商业化或研究中的菌株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最具潜力的菌株,并进一步开发应用。

总结起来,筛选菌种的四个步骤包括初始筛选、生物活性筛选、遗传特性筛选以及应用评估。

这四个步骤通过从原始样品中筛选出具有潜在应用的微生物菌株,并对其进行评估,以确定最适合特定应用的菌株。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发现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菌株,并利用它们在农业、医药、环境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产碱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产碱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产碱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摘要:从采集的造纸厂土样中,筛选出l株产碱性纤维素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H-1,经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属。

发酵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表明H-1菌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6%,pH9.0,温度为37℃,此条件下的酶活力可达8.69U/mL,是初始酶活力(2.93U/mL)的3倍。

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9.0。

在25~55℃,pH7.0~11.0仍能保持60%以上的酶活力,能较好地满足日常洗涤的环境要求。

关键词:碱性纤维素酶(CMC酶);菌株筛选;发酵条件;酶学性质ScreeningofAlkaline-CelluloseProducingStrainandStudyonItsEnzymaicCharacterizationAbstract:Fromsoilsamplescollectedfrompapermills,onestraincalledH-1capableofdegradingcellulosewasscreenedandidentifiedasGram-positiveBacillus.Theoptimumenzyme-producingconditionswereasfollows,inoculumamount6%,pH9.0,temperature37℃.Theenzymeactivitywasupto8.69U/mL,whichwas3timeshigherthantheinitialenzymeactivity(2.93U/mL).Theoptimalconditionsfortheenzymaticreactionwereabout40℃andpH9.0.Theenzymeactivitycouldbemaintainedabove60%attemperature25~55℃andpH7.0~11.0,which meettheenvironmentalrequirementsofthedailywashing.Keywords:alkaline-celluloseenzyme(CMCenzyme);strain screening;fermentationconditions;characteristicsofenzyme纤维素酶的研究一般都以有效利用纤维素资源为主,酶作用的pH多为酸性,当添加到洗涤剂中,由于所处环境为碱性而失去活力,不能发挥作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