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护理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
—
NO. 0 6
现 代 护 理
C h i n a& F o r e i g n Me d i c a l T ea r t me n t
日固 — — 誓 ● 譬 重 _
经尿道膀胱肿瘤 电切 术患者 的围手术期护理
丛 艳 华
辽宁省朝 阳市 中心 医院 。 辽宁朝 阳 1 2 2 0 0 0
C ONG Y a n h u a
Ch a o y a n g 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l a o f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 C h a o y a n g ,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 1 2 2 0 0 0 ,C h i n a
Hale Waihona Puke 护理 , 积极 的心理辅导 和帮助 。 对患者病情 的康复有至关重要 的意义 。
[ 关键词】 膀胱 肿瘤 ; 经尿道膀胱肿 瘤电切术 ; 围手术期护理 ; 膀 胱痉 挛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7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一 O 7 4 2 ( 2 0 1 4 ) 0 2 ( c ) 一 0 1 5 5 一 O 2
【 摘要】目的 总结行经尿道膀胱肿瘤 电切术患者 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 。方法 对行经尿道 膀胱 肿瘤 电切术 的 7 1例膀胱恶性 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 。 结果 7 1 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 , 经治疗和积极 护理后痊愈 出院 , 5 9例 患者获得 1 - 3 年术后 随访 , 复发 1 8 例( 2 5 . 4 %) 。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 电切术是治疗膀胱肿瘤 的有效方式 。及时科学 的专业
膀胱肿瘤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17
鉴别诊断
• 1.肾、输尿管肿瘤:血尿特点也为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与膀胱癌类似,可 单独发生或与膀胱癌同时发生,上尿路肿瘤引起的血尿可出现条形或蚯蚓状 血块,明确诊断需要B超、CT、泌尿造影等检查。 2.泌尿系结核: 除了血尿外,主要症状为慢性膀胱刺激症状,伴有低若热、 盗汗、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通过尿找抗酸杆菌,膀胱镜检查等与膀胱癌 鉴别。 3.前列腺增生 :主要症状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及尿频,有时出现肉眼血尿,在 老年人,膀胱癌可以和前列腺增生同时存在,需要行尿脱落细胞学、B超、 CT、膀胱镜检查等鉴别。 4.尿石症: 血尿多为镜下血尿,上尿路结石可出现肾、输尿管绞痛,膀胱结 石可出现排尿中断现象,通过平片、B超、膀胱镜检查等鉴别,由于膀胱结石 对局部粘膜的刺激,可导致肿瘤发生。因此,长期膀胱结石出现血尿时,应 想到膀胱癌的可能,必要时行膀胱镜检查及活检。 5.腺性膀胱炎: 有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需要膀胱镜检及活检,单纯膀胱镜 检有时误诊。 6.前列腺癌: 血尿癌肿浸润膀胱时出现,经直肠指诊、B超、CT、活组织检 查等明确。
2
目录
1
患者基本资料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主 要 内 容
2
3
4
其他
3
患者基本资料
孔祥春:患者,男,73岁。初中文化程度,无不 良行为习惯,无特殊宗教信仰,主要诊断:膀胱肿 瘤。 体格检查:患者以“膀胱肿瘤术后6年再发肉眼血 尿10天”为主诉于07.05 07:50步入病房,神志 清,精神差,生命体征正常,无既往高危史,完善 相关检查,彩超提示:膀胱壁多发高回声。
4
• 膀胱镜检查:膀胱右侧壁6点钟-9点钟方向可见多 个珊瑚状肿物,最大直径约2厘米,基底部宽约 0.5厘米。 • CT示:膀胱有充盈,右后壁见多发大小不等软组 织密度结节影,大小直径2.0厘米,直肠壁不厚。 • 心电图示:1.左房稍大 2.二尖瓣少量返流
膀胱癌护理常规

膀胱癌护理常规膀胱癌发病率在我国泌尿生殖系统占第一位,平均年龄为65岁,大多数病人肿瘤仅限于膀胱。
【病因】吸烟是导致膀胱癌重要因素之一Q与触某些化学物质也有关。
【病理】膀胱原位癌是指在扁平,非乳头尿路上皮上有增厚而发育不良的细胞学改变。
膀胱癌生长方式:一种是向膀胱腔内生长,成为乳头状瘤,另一种是上皮内浸润生长Q【临床表现】1、症状(1)血尿:85%—90%病人出现血尿,可以是肉眼血尿,也可以是镜下血尿,既可以是间断性,也可以是持续性Q(2)刺激症状(3)骨转移病人有明显。
疼痛,肾积水出现腰痛。
2、体征当肿块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触到肿快。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见血尿,大量血尿或肿瘤侵犯骨髓可致贫血,血常规见血红蛋白值和血细胞比容下降2、影象学检查(1)、B超检查膀胱充盈条件下可见肿瘤位置大小等(2)、CTMR1检查,还能观察到肿瘤与膀胱臂的关系(3)、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最直接的方法(4)、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高危人群有重大意义【处理原则】1›手术治疗(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所有膀胱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2)、膀胱部分切除:适用于肿瘤比较局限、呈浸润性生长,病灶位于膀胱侧后壁、顶部等,离膀胱三角区有一定的距离。
(3)、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对肿瘤累及前列腺或膀胱颈部的病人,应当同时切除尿道。
尿流改道、肠代膀胱等手术Q2、放射治疗3、化学治疗约15%的病人在就诊时已出现局部或远处转移的迹象,多联合应用。
【护理评估】1、术前评估:(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病人的一般情况,发病特点,既往史,家族史。
(2)、病人的身体状况。
2、术后评估:有无盆腔脓肿、尿痿、肠接、肠梗阻、术后感染等。
【护理诊断】1、恐惧与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害怕手术有关。
2、自我形象紊乱与膀胱全切除尿流改道、造痿口或引流装置的存在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
【护理目标】1、病人恐惧与焦虑减轻或消失。
2、病人能接受自我形象改变的现实。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围手术期护理论文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方法:对100例膀胱肿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结果:100例患者的手术均非常的成功,患者未出现大出血并发症与输血的现象,手术后6-8天之内均可以出院。
结论: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患者手术成功及身体康复的重要保障,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73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51-01膀胱肿瘤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患者的工作与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医生及患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对于表浅型膀胱癌,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以及治愈彻底等多种优点,并且能够保留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患者手术成功及身体康复的重要保障。
本文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的100例膀胱肿瘤患者,并实施整体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文中100例均来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肿瘤患者,其中有60例为男性患者,有4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5岁-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7岁。
2 结果100例患者的手术均非常的成功,患者未出现大出血并发症与输血的现象,手术后6-8天之内均可以出院。
3 围手术期的护理3.1 心理护理:患者在手术前、中、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沮丧等多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的情绪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患者疾病的治疗,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90例护理论文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90例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护理对策。
方法对近3年来19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和经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等顺利出院。
结论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尤为重要。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31-01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以往多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但术后复发率极高,近几年来随着腔镜手术的发展,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该手术不仅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而且不会造成肿瘤腹壁种植,反复手术也不增加难度[1]。
我院泌尿外科自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90例膀胱肿瘤患者,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采取有效措施后均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90例膀胱肿瘤患者。
其中男146例,女44例,年龄37-91岁,平均61岁。
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发作行肉眼血尿,经膀胱肿瘤检查及活检,诊断为单发膀胱肿瘤134例,多发肿瘤56例。
病理结论移行细胞癌167例,腺癌23例。
1.2手术方法我院采用日本产奥林巴斯ues-40电切镜,电切功率300w,电凝功率100w,灌注液为林格氏液,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取膀胱截石位,经尿道置电切镜入膀胱,先观察膀胱肿瘤存在的位置、数量、体积大小、浸润范围等。
根据肿瘤的大小及有无带蒂等采用不同的电切除法。
在充分止血后将切除组织取出并用林格氏液不断冲洗。
随后留置三腔气囊尿管,再用撕裂霉素40mg+生理盐水100ml做膀胱灌注。
1.3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术后大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
尿管持续膀胱灌注引流一周,术后一周以后拔出导尿管。
住院时间平均6-9天。
2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2.1.1充分的术前准备①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常规化验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
泌尿外科全膀胱切除的护理

2.2.8健康教育
术后适当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禁止吸烟,对密切接触致癌物质者加强劳动保护,可能会防止或减少膀胱肿瘤的发生。病情允许,术后半月行放疗和化疗。灌注时插导尿管排空膀胱尿,以蒸馏水或等渗盐水稀释的药液灌入膀胱后平、俯、左、右侧卧位,每15min轮换体位1次,共2h。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定期复查肝、肾、肺等脏器功能,及早发现转移病灶。放疗、化疗期间,定期查血、尿常规,一旦出现骨髓抑制,应暂停治疗。
2.2术后护理
2.2.1熟知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的手术方法,要熟悉术后各种引流管在体内引流的部位。一般手术中,在回肠代膀胱腔内置3根导尿管,2根为左右输尿管支架管道,通过输尿管回肠吻合上到二肾盂内;另一根蕈状导尿管置在代膀胱腔内,术后3根导尿管分别接床旁消毒瓶。并分别注明左右肾尿及膀胱尿、计录24小时尿量。耻骨后间隙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瓶,并记录引流餐。
1临床资料
2008年6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膀胱肿瘤病人行全膀胱切除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53岁~72岁,平均65岁;病理结果均为膀胱移行上皮癌。术前常规膀胱尿道镜检查证实尿道无肿瘤,均行全膀胱切除。
2护理
2.1术前准备
2.1.1增加病人的营养及抵抗力,做好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2.2.5注意输尿管回肠吻合口有无漏尿,应观察尿外渗情况,要保持输尿管内支架管的尿液引流通畅,发现尿量减少或阻塞,应及时纠正。如发生吻合口尿外渗,耻骨后负压引流可吸出大量清晰液体,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膀胱癌术后药物灌注的护理

膀胱癌术后药物灌注的护理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TUEV-Bt)是治疗膀胱肿瘤的主要手术方法,术后膀胱药物灌注治疗是防止肿瘤复发的重要手段。
2002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膀胱肿瘤185例,其中171例行TUEV -Bt术,术后膀胱药物灌注91例,现就膀胱药物灌注治疗的护理方法、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85例中,男156例,女29例(男∶女5.37∶1)。
年龄18~86岁,平均60.3岁。
171例行TUEV-Bt,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91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表柔吡星、吡柔吡星、卡介苗、艾迪单独和(或)交替序列膀胱灌注治疗。
1.2 灌注方法:术后7~14天开始行膀胱灌注治疗。
膀胱内药物灌注剂量:丝裂霉素40 mg加生理盐水60 ml,或表柔吡星30 mg加5%葡萄糖液30 ml,吡柔吡星20 mg加5%葡萄糖液20 ml,和(或)卡介苗60 mg加0.9%生理盐水60 ml,术后2周灌注,以后每周1次,连续12次,后改为每月1次,至2年。
中药艾迪50 ml膀胱灌注,每天1次,共5次。
术后6月复查膀胱镜1次,此后每年复查膀胱镜1次,至2年。
1.3 结果:9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3年,其中6例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复发率5%。
2 护理体会2.1 心理护理:膀胱肿瘤患者多有血尿病史,且部分为多发性、复发性膀胱肿瘤,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对治疗长期性的顾虑,患者往往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护士应耐心细致地作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治疗重要性和后续膀胱药物灌注的必要性,让患者了解完整的膀胱肿瘤治疗过程。
膀胱内药物灌注不仅有效,而且无痛苦(区别于全身化疗),不住院,治疗费用低,基本上不影响生活、工作,患者定时来院灌注,可一边治疗,一边工作。
应向患者作好宣传,使其对此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以树立良好的康复信心,主动配合好膀胱内药物灌注疗程的进行,使预后有良好的转归。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作者:周志坚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针对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4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采取适当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措施。
结果:5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住院时间5-7d,无并发症。
结论:针对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膀胱肿瘤;电切术;围术期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48-02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54例膀胱肿瘤患者,其中13例女性,41例男性,平均年龄54.22±12.34岁;3例患者伴有心脏病,5例伴有糖尿病,6例伴有高血压;40例单发肿瘤,14例多发肿瘤。
1.2 护理方法1.2.1 术前护理首先,做好必要的心理护理:患者在得知患膀胱癌需手术治疗时,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加强沟通,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优点及过程,了解化学药物治疗的必要性,消除其恐惧心理,缓解其焦虑情绪,使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其次,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全面检查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做心电图、胸片等检查。
本组患者中有多例高龄患者,各个器官功能不断衰退,需要对机体功能进行术前纠正,3例伴有心脏病患者要严格纠正心脏功能,保证其对手术的耐受性;6例高血压患者要进行血压调控,术前30min可服降压药,保证血压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等。
鼓励患者术前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为其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如患者焦虑情况比较严重而影响睡眠,可遵医嘱予安眠药。
最后,饮食护理十分重要:肿瘤患者受病情影响易导致体重下降,从而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因此要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营养丰富的食品,纠正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胡大娥
膀胱肿瘤
一、概述
膀胱肿瘤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首位,发病年龄多在
40岁以上,总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病在首诊时大多病变
局限,仅极少病人有远处转移。
膀胱肿瘤治疗后复发率极高。
二、病因
1、化学致癌物质有
萘胺,联苯胺,苯等,多见于染料和橡胶中。
吸烟是致癌的诱因。
2、泌尿系慢性炎性的刺激,如腺性膀胱炎。膀胱粘膜白斑是
“癌前病变”。
3、遗传及免疫缺损等因素。
三、病理
1、膀胱肿瘤中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腺癌少见,但
恶性程度较高。
2、膀胱肿瘤根据组织学改变分为三级。
一级→低度恶性;二级→中度恶性;三级→高度恶性。
3、膀胱肿瘤根据生长方式可分为三种:
原位癌乳头状癌浸润性癌。
•四、临床分期
•
临床上根据膀胱肿瘤生长浸润深度分期为:
•Tis:原位癌,局限于粘膜
•Ta:乳头状无浸润,仅在粘膜上
•T1:限于固有层内
•T2:浸入浅肌层
•T3:浸润深肌层,穿透膀胱壁
•T4:浸润到邻近组织
•N0-4 有无淋巴转移
•M0-1 有无远处转移
膀胱肿瘤可以单发,可呈多灶性,也可同时或
先后伴有肾盂、输尿管及尿道的肿瘤。
转移一般发生较晚。
转移扩散方式:深部浸润
淋巴转移
血液转移至肺、骨、肝等。
五、临床表现
1、血尿
绝大多数病人的首发症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
血尿的特点:全程、无痛
间歇性发作
能自行停止或减轻、
血块阻塞尿道内口可引起尿潴留。
血尿程度与肿瘤大小、数目、恶性程度不完全一致。
2、膀胱刺激症状:
肿瘤坏死、溃疡、合并炎症感染或肿瘤较大浸
入肌层时,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
3、排尿困难、尿潴留
肿瘤较大且堵塞膀胱出口
肿瘤生长在膀胱颈部
肿瘤出血形成血凝块等影响尿流排出时,都
可引起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4、其它症状
膀胱肿瘤位于输尿管口,可造成患侧
肾积水。
晚期膀胱肿瘤病人有贫血、浮肿、下腹部肿块等症
状。
盆腔淋巴结转移可引起腰骶部疼痛和下肢浮肿。
转移到其他器官时出现相应症状
。
六、辅助检查
1、膀胱镜检查对本病临床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通过膀胱镜能够看到肿瘤生长的位置、大小、数目,能根
据肿瘤表面形态,初步估计其恶性程度,并能进行活检以明
确诊断。
2、膀胱X线造影检查可见膀胱壁充盈缺损,浸润的膀胱壁
僵硬不整齐。
3、B超、CT扫描、静脉肾盂造影等对全面了解本病及排除上
尿路有无肿瘤都有一定价值。
七、治疗
膀胱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据肿瘤的数量、大小、位
置和肿瘤生长方式、病人全身情况等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其手术方式有: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全切术
化疗、免疫治疗只能作为肿瘤切除后预防复发的一种手段。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各种手术适应范围
1、电灼或电切法:适用于表浅肿瘤。
2、膀胱部分切除术:对已侵犯肌层、不在三角区的肿瘤可选择
此种治疗方法,切除包括肿瘤的全层膀胱壁,肿瘤若邻近输尿
管口则一并切除,再行输尿管膀胱移植术。
3、膀胱全切术
适用于肿瘤浸润深、范围广或肿瘤位于三角区内不能行上述
方法治疗者则采用膀胱全切、肠道代膀胱、尿流改道术。
八、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一般健康史:了解病人年龄、性别、职业,饮食、睡眠、嗜
好等,并了解有无其它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2、泌尿系症状:血尿程度、持续时间,有无尿路刺激症状。
全身情况:有无远处转移,恶病质,其它脏器功能状况。
3、辅助检查:膀胱镜检查、CT、B超、尿路造影等情况。
4、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
病人及家属对病情是否了解、接受,拟采取的手术方式
对术后生活方式改变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心理及家庭的经
济承受能力。
二、术后评估
1、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导尿管和伤口引流管是否引流通畅,引流液颜色、量
、性质等。尿流改道者回肠(乙状结肠)人工肛门情况,输
尿管支架管及直肠肛管引流情况,伤口引流管负压吸引的情
况等。
3、心理和认知状况。
4、预后判断。
九、
护理诊断
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血尿、手术创
伤有关。
二、恐惧/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害怕手术、生活质量
下降有关。
三、自我形象改变:与大小便改道有关。
四、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切口、置入引流管、病人抵
抗力下降,腹壁造口有关。
五、潜在并发症:出血,与膀胱肿瘤电灼后创面渗血,
伤口渗血有关。
十、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术前心理护理:
病人对癌症的恐惧,难以接受这一诊断,而表现出恐
惧、焦虑、绝望的心理状态。
癌症晚期进行尿流改道影响患者自我形象。病人表现出
情绪的低落、难以接受。医护人员必须理解病人、开导病人
、多与病人交流,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术前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排尿情况,血尿较重者积极止血治疗,必要时进行膀胱冲
洗。
伴糖尿病者注意观察病人的血糖情况,指导病人合理饮食。
伴高血压者定时测量血压,注意观察降压药的疗效。
3、协助病人完成各项检查。
4、饮食多饮水,多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5、完善术前准备,膀胱全切者术前3日做好肠道准备。
术前3天开始口服肠道抑菌药及维生素K。
术前第3日进半流质,术前第2日进流质,术前第1日禁食。
术前第1日14点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
术后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常规监测T、P、R、BP,每1-2h1
次。
2、体位:全麻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6-8小时,椎管麻
醉者去枕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可取斜坡卧位。
3、饮食:
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者,肛门排气后即可
进食。
膀胱全切、肠道代膀胱尿流改道,或膀胱全切回肠(结
肠)原位膀胱术后,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第3-4天给予温
开水,第4-5天后给予流质。
4、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
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部分病人需要持续膀胱冲洗,冲洗
的目的和方法同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冲洗。
但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持续膀胱冲洗与上有不同
之处:
(1)冲洗目的:冲洗肠道粘液,避免粘液阻塞引流管。
(2)冲洗的速度应缓慢,冲洗时间5-7天。
(3)也可间断冲洗,每4小时一次。
5、引流管的护理:
手术方式不同留置引流管不同。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
输尿管支架管(单J管2根)、造口集尿袋、伤口引流管、胃管(胃肠减
压管)
◆保持集尿袋引流通畅(
正确佩戴集尿袋),观察集尿袋尿液的颜色、
量,引流袋及时倾倒,定时更换。
◆
胃管(胃肠减压管)保持通畅,观察胃液的颜色、量。
◆
观察伤口、造口有无出血,伤口引流管保持通畅。
◆
引流管拔除:胃管5-7天拔除,伤口引流管5-7天拔除,输尿管单J管10-
14天拔除。
◆
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肠吻合口水肿、狭窄
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引流管有
腹腔引流管、盆腔引流管、导尿管、D-J管。
◆保持腹腔引流通畅,盆腔引流管负压吸引保持通畅。
◆导尿管保持通畅,记录24h尿量,并观察颜色、性状,
◆引流袋及时倾倒,定时更换。
◆引流管拔除:伤口引流管5-7天拔除,输尿管D-J管10-14天,
新膀胱导尿管14-21日拔除。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并发症
1. 尿漏:输尿管肠吻合口漏——伤口引流袋液体多,伤口渗液
多
2. 肠梗阻:肠吻合口水肿、狭窄——表现腹胀
3. 肠漏:肠断端吻合口漏——伤口引流袋粪液,伤口渗液多
4. 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尿量减少、腰胀。
5. 切口感染
6. 腹壁肠造口并发症
造瘘口疝
造瘘口狭窄
造瘘口处皮炎
7. 水电解质紊乱
健康教育指导
1、减少外源性致癌物质的接触。
2、多饮水,加强营养,增加体质。
3、定期膀胱灌注药物,丝裂霉素、顺铂,每周1次,共8次,以后再
改为每月1次,共4次。(电切术患者)
4、定期复查膀胱镜。(电切术患者)
5、新膀胱排尿功能的训练。(原位膀胱术患者)
(1)贮尿功能训练:术后14天开始训练,夹住膀胱引流管3-4h开放1
次,持续1周。
(2)排尿反射训练。
6、正确使用集尿袋。(回肠膀胱术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