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比较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临床对比分析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临床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21-2022年近1年内在本院治疗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高低不同的两种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出血量与出血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出血量与出血持续时间均更少(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低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显著,可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持续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剂量;孕激素;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临床;对比分析很多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症状时做检查会发现自己没有排卵,而这种情况在临床中称为无排卵性月经不调,它是女性内分泌失调的表现之一,同时也会引起不孕等并发症,因此应尽快查找出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而孕激素的紊乱与此症具有直接关系,因此临床常采用口服孕激素进行治疗,但治疗时孕激素的剂量要把控好,才能获得更好地治疗效果[1]。
为此,本文选取近1年内在本院治疗的92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剂量的孕激素对此病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21-2022年近1年内在本院治疗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92例进行研究,按照孕激素剂量的高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15~44岁,平均年龄(27.05士2.35)岁;观察组患者年龄13~43岁,平均年龄(27.04土1.48)岁。
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孕激素黄体酮治疗。
对照组每日早晚各服用200 mg,治疗14天。
观察组只在每日晚上服用100 mg,治疗14天。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出血量与出血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晕眩、恶心呕吐、腹痛)。
三种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 以1 0 0 mg / d 的剂量 睡前 服用 1 次 ;乙组 以2 0 0 mg / d 的剂量 分为早 、 晚服用 ,每次1 0 0 m g ;丙组剂量3 0 0 mg / d ,分 为早、 中、晚服用 ,单
F S H 水 平 明显降低 ,对 比对照 组患者 的差异 结果具 有统计 学意义 ( , <0 . 0 5 )。
失调 患者 资料 ,人 选及排 除标准 :①年龄介于2 O ~ 4 5 岁的育 龄期女
性 ;②行 彩超检 测 ,子 宫 内膜 厚度 >0 . 5 c m;③停 经 时间在最近 2 个
月以上 ;④血清孕酮水平<9 . 5 0 m m o l / L ;⑤排除近期使用黄体酮或类
似药物 者 ;⑥无使 用黄体 酮相 关禁忌证 ;⑦排 除用 法不 当,或中途退
内膜增殖 ,通过短期用 药不需要使用 孕激 素 ,能够较好 的发挥效用 。
2 0 1 7年 1 1 月第 1 5 卷 第3 2 期
・
临床研 究 ・ 1 1 3
三种不 同剂量黄体 酮治疗 月经 失调 的临床疗效 比较
刘 娇
( 本溪市 中心医院妇产科 ,辽宁 本溪 1 1 7 0 0 0 )
【 摘 要 】 目的 分析 三 种不 同剂 量 的黄 体 酮应 用在 月经 失调 疾 病 中具有 的 , 临床 效果 及疗 效差 异 。方法 回顾 性 选择我 院接 诊 的 月经 失调 患者 1 2 6 例 列 为研 究样 本 ,根 据 其 不 同的 用药 剂量 ,分 为三 组 ,各 4 2例 ,其应 用的黄 体 酮剂 量 分别 为 1 0 0 、2 0 0 、3 0 0mg / d ,比 较三 组 子 宫 内 膜 厚度 变化 、 阴道 流血 量 评 分、 阴道 流血持 续 时 间的 , 临床指 标 ,统 计 治疗 有效率 及 不 良反应 率 。结果 甲组 在子 宫 内膜厚度 改 变、阴道 流 血 量、 持 续 流血 时间三 项指 标 上疗 效 明显比 乙组和 丙组 改善 效果差 , 具有 显著 差异 ( 尸< 0 . 0 5 ) , 而 乙组和 丙组在这 些指 标上 差异 不明 显 ( 尸
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54例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按不同剂量孕酮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
两组患者均口服黄体酮治疗,对照组服用200mg/d,观察组服用100mg/d。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撤药性出血率、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撤药性出血率、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00mg/d及200mg/d剂量的孕酮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相当,但100mg/d剂量的孕酮不良反应更小,临床可使用低剂量治疗,以确保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孕酮;不同剂量;临床疗效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与精神压力、情绪不佳、营养失衡等密切相关,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以年轻女性最为常见。
病理研究显示,本病主要是由于卵巢或垂体功能异常,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孕激素紊乱或水平降低,从而引发月经失调症状。
发病时,表现为经前闭经、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可伴随头晕、气促、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补充孕酮是临床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方法,能有效改善机体孕激素紊乱的问题,达到调经止血、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效果。
黄体酮是常用孕激素,口服给药,简单易行,且对乳腺的影响较小,但使用剂量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54例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血清孕酮水平<9.51nmol/L,子宫内膜厚度≥0.5cm,病程≥6个月,且均有月经失调症状;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失调、合并严重内分泌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效果比较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间来本院治疗的月经失调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26例,将其分成2组(所采用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均为63例),包括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
两组患者均使用黄体酮胶囊治疗,其中高剂量组患者,300mg/次,2次/d;低剂量组患者,200mg//次,2次/d。
结果:高剂量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剂量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少于低剂量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低剂量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发生率3.17%,低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200mg/次的低剂量孕激素治疗,300mg/次的高剂量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可获得更加显著的遴选疗效,不仅能够快速改善阴道出血症状,同时利于子宫内膜的保护,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孕激素;月经失调;剂量;治疗效果;子宫内膜;不良反应孕激素补充是当前临床治疗月经失调的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补充孕激素能够促进月经来潮。
当前,临床最常用的孕激素是黄体酮,临床对于黄体酮治疗月经失调的疗效有一致的认可,但对于其用药剂量存在不同的意见。
如何确定黄体酮的合理用药剂量,并保证其用药安全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鉴于此,本文选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间来本院治疗的月经失调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2组(所采用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均为63例),两组患者均使用黄体酮胶囊治疗,就对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间来本院治疗的月经失调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26例,将其分成2组(所采用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均为63例),其中高剂量组,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25.52±1.63)岁;病程3-9个月,平均病程(6.02±2.31)个月。
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

妇幼健康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刘丽英呼和浩特市妇女儿童医院/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无排卵 型月经失调患者180例,均采用孕酮治疗,按照剂量不同分为A、B、C三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撤药性出血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不 良反应。
结果:B组出血率95.00%与A组83. 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0. 05),与C组100. 00%相比差异不显著CP> 0.05);B组出血时间略极于A、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0.05);C组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CP<0.05),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C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CP<0.05),但三组间差异不显著CP>0.05)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略高于A组6.67%,但无显著差异CP>0. 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67%明显高于A组、B组CP<0. 05)。
结论:不同剂 量孕酮均可有效调节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症状,但低剂量所致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不同剂量;孕酮;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该病是由于孕 激素缺乏而致子宫内膜不脱落引发的阴道无规则持续性流 血现象,长期存在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症状,降低患者生活 质量[1]。
临床多采用孕激素进行治疗,虽具有明显疗效,但 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本研究通过对无排 卵型月经失调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孕酮进行治疗,分析其疗 效差异,研究结果如下文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无排卵 型月经失调患者中选取180例,分为A组(60例)、B组(60 例)及C组(60例h A组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2. 52士5.48)岁;停经时间(3. 86±1. 12)个月;血清孕酮含量(8. 25 ±1. 18)nmol/L。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对比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对比发表时间:2016-12-26T16:12:22.8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3期作者:郑亚宁孙莉娜[导读]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属于临床妇科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青春期及围绝经期女性疾病。
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山东威海 264203摘要:目的对应用高中低三种不同剂量的孕激素对患有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疾病的患者99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平均每组33例。
采用低剂量孕激素对甲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采用中剂量孕激素对乙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采用高剂量孕激素对丙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
结果丙组和乙组患者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乙组和甲组患者在应用孕激素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甲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应用中剂量(200mg/d)孕激素对患有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且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用药安全。
关键词:不同剂量;孕激素;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属于临床妇科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青春期及围绝经期女性疾病,持续性阴道不规则出血是该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病情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有诱发贫血等严重疾病的可能[1]。
该病的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与患者机体的孕激素水平分泌不足具有一定的关系[2]。
本次对应用高中低三种不同剂量的孕激素对患有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疾病的患者99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平均每组33例。
甲组患者月经不调患病时间1-19个月,平均患病时间(8.6±3.4)个月;已婚研究对象21例,未婚研究对象12例;已产研究对象17例,未产研究对象16例;研究对象年龄19-53岁,平均年龄(29.7±6.4)岁;研究对象体重41-73kg,平均体重(54.6±8.2)kg;乙组患者月经不调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患病时间(8.1±3.3)个月;已婚研究对象23例,未婚研究对象10例;已产研究对象19例,未产研究对象14例;研究对象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29.2±6.8)岁;研究对象体重44-72kg,平均体重(54.9±8.6)kg;丙组患者月经不调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患病时间(8.3±3.1)个月;已婚研究对象20例,未婚研究对象13例;已产研究对象17例,未产研究对象16例;研究对象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29.2±6.7)岁;研究对象体重45-72kg,平均体重(54.9±8.6)kg。
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比较

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比较作者:孔庆颖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5年第04期【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72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18例,给予A组患者4mg/d的孕酮治疗,B组患者8mg/d孕酮治疗,C组患者12mg/d孕酮治疗,D组患者16mg/d孕酮治疗,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停药后的出血情况。
结果:四组患者撤药后的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与其余三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剂量为16mg/d时,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效果最好。
【关键词】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孕酮;不同剂量【中图分类号】R711.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7-0138-02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常因患者缺乏孕激素而造成患者子宫内膜未脱落,进而导致月经的不规律,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正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临床上常用补充孕激素的方法治疗无排卵月经失调,而孕酮的剂量和其治疗效果则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
为探讨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笔者所在医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选取72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育龄期的女性,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2.5±2.3)岁。
所有患者月经停止时间均超过2个月,子宫内膜的厚度均超过0.5cm,血清孕酮含量小于9.51nmol/L,排除对孕激素有不适反应的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18例。
A组患者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2.6±1.9)岁,停经时间2~6个月,平均停经时间(3.6±0.8)个月,子宫内膜平均厚度(0.73±0.19)cm,血清孕酮含量(8.51±1.19)nmol/L;B组患者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33.1±2.1)岁,停经时间3~6个月,平均停经时间(4.0±0.9)个月,子宫内膜平均厚度(0.75±0.20)cm,血清孕酮含量(8.42±1.24)nmol/L;C组患者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2.9±1.8)岁,停经时间2~5个月,平均停经时间(3.5±0.8)个月,子宫内膜平均厚度(0.78±0.18)cm,血清孕酮含量(8.18±1.16)nmol/L;D组患者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32.4±2.1)岁,停经时间3~6个月,平均停经时间(3.7±0.9)个月,子宫内膜平均厚度(0.74±0.21)cm,血清孕酮含量(8.39±1.23)nmol/L。
不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观察和对比研究

[ 7 】 蔡敏 , 陈立 扬 , 李功 全 , 等. 彩 色 多普勒 超 声在 4 , J L 肠系 膜 淋 巴结 炎 诊 断 中的 应 用 [ J ] . 中 国 中 医药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 2 0 1 2 , 1 8 ( 1 9 ) :
1 05 — 1 0 6
不 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无排 卵性 月经 失调 的疗效观察和对 比研究
况 、病体数 目以及形态 等进 行 。使用具有 高频彩色特性 的多 普勒超声机器 进行 诊 断可 以使肠 系膜之 中的淋 巴结 的病状清晰 的呈现出来 ,能提升 &J L 的肠系膜淋 巴结在发炎后 的确诊 度 ,可使带有 炎症 的淋 巴结得 到鉴别
l 5 8 ・临床 研 究 ・
儿 的肠系膜 之 中的淋 巴结的体积 大小 、回声状 况 、分布位 置 、血流情
Au g u s t 2 0 1 3 , V o 1 . 1 1 , No . 2 4 淋 巴结发炎 的病症‘ 。③肠 系膜具有 引流的特性 ,导致淋 巴结大量 的 出现于小儿 的肠 系膜 中,致使 呼吸道产生病毒 ,进 而病毒流到肠 系膜
表 l 长径数 值和 短 径数 值在 诊 治前后 的 变动 时间 &J L 数 目 长径数值( 平均) 短径 数值 ( 平均) 诊治前 1 5 2 1 . 7 9 5 : O . 3 0 1 c m 0 . 6 8 7 ±O . 0 9 9 c m 诊 治后 1 5 2 1 . 0 9士0 . 0 8 6 c m 0 . 3 9 2±O . 0 5 6 e m 3讨 论 概率 <1 % <1 %
和治疗 。
这1 5 2 例肠 系膜淋 巴结发 炎的& J L ,经过高 频彩 色类型 的多普 勒 超 声机器 的诊断后 ,发现他们肠 系膜 中的淋 巴结的形状 有两种 ,分 别 是如 肾一般 的形状和如 圆球一般 的形状 ] 。在& J L 的脐 区以及腹部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
2016-03-28T11:42:06.8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作者: 王金凤
[导读]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镇农场医院 在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不同剂量的黄体酮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镇农场医院
164135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黄体酮对于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随机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大剂量黄体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剂量黄体酮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比较两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相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
率
88%相比并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
为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在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不同剂量的黄体酮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观察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同剂量黄体酮;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疗效比较
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又被称为无排卵性月经不调。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危害,因此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极为重
要。目前常见的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的药物为黄体酮,但有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黄体酮并发症发生率也不同
[1]。我院在对无排卵
性月经失调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小剂量黄体酮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5月-2014.5月间收治的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100例,患者年龄为22-52岁,平均年龄为35.63±1.52岁。所有患者经过
相关标准确诊为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各
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2-50岁,平均年龄为
35.06±1.36
岁。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3-52岁,平均年龄为35.98±1.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患者均需要使用黄体酮对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黄体酮为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20040982
的安宫黄体酮。对照组患者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安宫黄体酮
200mg,每日总共服用剂量为400mg。观察组患者每日睡前口服100mg的安宫黄
体酮,每日服用总共剂量为
100mg。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10d的治疗,在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撤药出血情况,同时两组患者需要在月
经干净后
3d回到医院进行复查。
1.3
疗效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疗效标准为,显效:患者在撤药后出现撤药性出血,并且出血量正常,复查结果子宫内膜厚度正常。有效:患者出现
撤药性出血,但出血量小于正常范围,经过复查后子宫内膜厚度有所减小,但仍然不在正常范围内。无效:患者在撤药后五撤药性出血的
情况,经过复查子宫内膜无脱落。同时需要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得到了一定的好转,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相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相比并不明显(P
>
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
3.
讨论
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又被称为无排卵性月经不调。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为月经周期以及月经血量发生异常,同时
也会伴有经期中以及月经前的腹痛以及全身的症状。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器质性功能失常以及器质性病变。而目前确
定的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发病原因为情绪异常、寒冷刺激以及吸烟嗜酒引起的。在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的症状上,主要有不规则的子宫
出血、功能失调性的子宫出血、闭经或是绝经
[2]。由于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特点,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极为严重
的危害,甚至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而言尤为重要。
目前在对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黄体酮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大剂量黄体酮
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剂量黄体酮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后的效果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说明不论
大剂量或小剂量的黄体酮均能够对患者起着一定的效果
[3]。但是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通
过分析我们发现,黄提供能够在患者体内起到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子宫内膜从增生期转向分泌期,因此就能够加速患者子
宫内膜的蜕膜样改变,并且也能够逐渐的萎缩,直到完全的脱落,因此能够较好的对患者的子宫内膜进行保护,并且有效的控制患者出血
量,直到调整患者的月经直到正常。同时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也发现,使用小剂量的黄体酮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发生率,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萍,阳诚.不同剂量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习惯性早期流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J].医学信息,2013,(25):191-192.
[2]
郑爱梅.不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观察和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58-159.
[3]
王淑芳.不同剂量来曲唑联合HM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