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木蠹蛾的防治技术
浅谈沙棘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浅谈沙棘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摘要:沙棘属胡颓子科,沙棘属,为雌雄异株的灌木或小乔木。
沙棘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同时果实和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掌握沙棘的病虫害及其防治知识是完全必要的。
?沙棘是定西市漳县造林的主要乡土树种之一。
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国家重点工程的相继启动,当地沙棘林面积越来越多,沙棘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该市森防部门从2010年开始成立了沙棘病虫害防治试验小组。
经调查发现,沙棘林主要食叶害虫有舞毒蛾、天幕毛虫;蛀干害虫有红缘天牛和沙棘木蠹蛾。
根据各虫种生物学特性,特制定了五种试验性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沙棘病虫害防治一、桑白介壳虫1、症状桑白介壳虫发生时,幼虫成群固定在沙棘枝干上,吸食汁液,使树势衰退,甚至萎缩干枯死亡。
桑白介壳虫极易识别,在沙棘枝干上,只要发现有密集的白色蜡状小点,就是桑白介壳虫雌虫的介壳。
棉絮状物即是雄虫的介壳。
雌介壳近圆形,长2~2.5毫米,背部隆起呈伞形,介壳上有一个黄褐色隆起的壳点。
壳下雌虫呈卵圆形,橙红色,体长约1毫米。
雄成虫介壳白色,长约1毫米,长筒形,壳点橙黄色。
幼虫扁椭圆形,长约0.3毫米,六足爬行。
桑白介壳虫1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虫在枝干上越冬,5月在介壳下产卵并孵化。
7月幼虫变成虫,产卵孵化,8月中、下旬出现第二代幼虫,分散于树枝为害。
9月出现第二代成虫,10月份开始受精成虫在沙棘枝干上越冬。
2、桑白介壳虫防治可用50%的对硫磷乳剂,80%的敌敌畏乳剂,90%的敌百虫晶体的1000~2000倍液,分三次喷杀。
第一次在5月中旬雌成虫产卵时,此时虫体膨大,介壳边缘发生裂缝,药剂易从裂缝处渗入。
第二次在幼虫大量出壳时喷杀。
第二次在8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大量出现时喷杀。
连续三次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二、舞毒蛾(OcneriadisparLinnaeus)1、症状舞毒蛾为杂食性食叶害虫,为害沙棘和多种树木。
大量发生时树叶可全部被食光,发生范围遍及沙棘主要分布区。
沙棘几种常见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沙棘几种常见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沙棘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和营养保健价值的果树,但也面临着多种虫害的威胁。
以下是沙棘常见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一、红蜘蛛红蜘蛛是沙棘的主要害虫之一,其成虫和幼虫均生活在叶片上,利用口器吸取叶片汁液,破坏叶片细胞组织,导致叶片干枯、黄化、脱落。
同时,红蜘蛛还会在叶片上结网,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功能,严重影响沙棘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
防治方法:1.加强沙棘的营养管理,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自身免疫力。
2.定期用水冲洗叶片,清除红蜘蛛及结网。
3.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二、蚜虫蚜虫也是沙棘树上常见的害虫之一。
蚜虫主要在春、夏季节繁殖,成虫和幼虫吸食沙棘的汁液,导致叶片逐渐枯黄、干瘪,甚至死亡。
同时,蚜虫还会分泌蜜露,吸引来蚂蚁和其他昆虫,形成“黑粉虱”,扰乱正常生态。
三、蛀果蛾蛀果蛾是沙棘果实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其幼虫从果实侧面钻入果实内部,导致果实质量下降、腐烂失去市场价值。
防治方法:1.定期收获沙棘果实,以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
2.清理果园周围杂草,减少害虫栖息的地方。
3.使用防治蛀果蛾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
四、白粉虱白粉虱是沙棘叶片上的常见害虫之一。
白粉虱主要在夏秋季节繁殖,成虫和幼虫从叶片上吸食汁液,致使叶面出现白粉样物质,严重破坏沙棘叶片,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总之,对于沙棘常见虫害的防治,我们不仅需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还需要加强果树的营养管理,为其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同样也提醒广大果农,化学药物选择时应按照药剂安全使用指南选配适合的药剂,遵守使用结束前的预期间隔时间,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沙棘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续)

沙枣 尺 蠖 又 名春 尺 蠖 分 布于 陕 西 、 甘肃 等 十 多 个 省区 及 中
亚各国, 主要危害沙棘、 沙枣、 柳、 杨、 槐等十几个树种。 该虫发生 期早 , 危害期短 , 幼虫发育快 , 食量大 , 常在沙棘林区暴食成灾。 1 年发生 l , 代 以蛹在树冠下土中越夏 、 越冬。 翌年 2月底、 3
④成虫发生期可用黑光灯诱杀 ⑤当虫害大面积发生时 , 可使用敌敌畏插管烟雾剂熏杀 2 ~
3 龄幼 虫 , 每公 顷沙棘 用药 1 。 5
l. 7 陕北 长城 沿线 沙棘林 有 哪 些钻 蛀性害 虫 , 它们 对 生 态环 境 的破 坏有 多大?
2 O 为高峰 , 4: 0 规律 比较一般 , 成虫羽化后 当夜交 尾, 交尾结 束
不同 , 幼虫孵化时间不一样, 如果将上述多种因子进行综合分 析, 相互补充, 则可准确地预报 出沙枣尺蠖的发生期 , 可进行准
确 的防 治 。
处理 , 根绝扩散途径 。为从根本上解决沙棘林虫害问题 , 应对危
害大 的优 势 虫 种进 行 系统 的 综 合 防 治研 究 , 出 科 学 的 防 治 提 方案。 l. 8 榆木 蠢蛾的 生活 习性及发 生 规律 ?
榆木蠹 蛾又名柳干木蠹蛾 , 布于辽宁、 分 内蒙 古、 陕西、 山
西、 宁夏 等省 区 该 虫主要 危 害沙棘 、 刺槐 、 椒 、 、 花 柳 杨等 树种 。 在 陕西 沙棘林 区 2 1 , 虫经 过 2次越 冬 , 3个年度 。 年 代 幼 跨 林 内 4月下旬开 始化 蛹 , 虫 出现为 5 中旬 至 8月 中旬 。成 虫 成 月 白天 静 伏 不 劝 , 隐蔽 于 枝 干 或 根 际 上 , 出活 动 , 2 3 ~ 夜 以 2: O
沙棘木蠹蛾性诱剂野外诱集效果研究

易行 的办 法 , 够 显 著降 低 虫 口密度 口 张 金桐 等 分析 、 能 胡。 合 成并 筛选 出活性 较好 的沙 棘 木蠹 蛾 的性信 息 素组 分及 其 比 例 , 有较 好 的野外 引诱 效 果 , 具 而有 关其 在野 外 应用 的 时
d c e s dfo 3 t 8 Ab u 5 o h lswe eata tdi h rtt a s,n h nt umb rr d c d e ra e m 0m 1 0 m. o t6 % ftemae r t ce t ef s wod y a d te n r o r n i he e e u e . Ke ywor Hoc c rshppo ds lo e u i pha c ls;e tr ca t s ai—tmp rld na c e ou s xata tn ;p t o e o a y mis
目前 , 木 蠹 蛾 类 害 虫 的 防 治 中 , 信 息 素 是 一 种 简 便 在 性
不 同风 向诱捕器 的空 间诱捕效 果如 图 1 示 . 所 3个方 向 诱捕 总数 的关 系 为 : 上风 向> 下风 向> 侧风 向 。 由于试 验期 间
下 雨频 繁 , 力不 大 , 诱剂 的扩 散方 式 主 要 是 自然 扩 散 , 风 性
Fil il f S x Atr ca t f r Hoc c r s hp o h e o u ed Tra s o e t a t n o I o e u ip p a c l e g
9种林木蛀干害虫防治技术

9种林木蛀干害虫防治技术1、双条杉天牛⑴加强杉、柏木调运管理,严格检疫。
对伐除的枯死木采取主干剥皮后水中浸泡的处理方法,浸泡时间最少 1个月以上。
同时,烧毁 截下的树干树枝,或将砍伐下的被害木归垛,集中用澳甲烷、硫酰氟或56%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别为每立方米 20~30克和 12~15克,分别熏蒸24小时和72小时。
⑵加强营林措施。
定期施肥、浇水,及时排涝,除草、松土,复 壮树势,提高自身抗病抗虫力。
⑶涂白。
在冬春季节用涂白剂将树干3米以下部位涂刷1遍,阻 止成虫产卵。
⑷喷干。
每年4~5月份,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树干,杀 灭初孵幼虫。
⑸诱集。
3月份在树冠下堆放柏树枝及柏树皮,引诱成虫在此产卵,于4月中旬以后移走堆放物,集中烧毁,消灭虫卵。
厘米宽,然后涂40%氧化乐果5倍液,涂后用塑料薄膜包扎, 揭开再涂1次,杀灭初孵幼虫。
⑺注药。
6月份幼虫蛀入木质部内,用注射器向虫孔内注 敌畏2~5倍液,注后用棉球塞虫孔。
2、柏肤小蠹⑴加强检疫,严禁调运虫害木,发现虫害木要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蔓延扩散。
⑵及时清除风倒木、风折木、枯立木。
⑹涂干。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将树干下部的老粗翘皮刮20 ~30 半月后 40%敌⑶伐除严重虫害木,熏蒸处理,压低虫口密度。
⑷幼虫期,采用内氧化乐果乳剂与柴油混配涂干。
⑸成虫扬飞侵入盛期,树干喷洒扑杀净乳剂。
3、光肩星天牛⑴对林分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树木对害虫的抵抗力。
⑵林地周围适当栽植露伊莎杨或复叶槭作引诱树,引诱成虫前来取食和产卵,然后集中捕杀或喷洒农药杀死成虫。
⑶当年第一批天牛羽化出孔时,用8%绿色成雷300~400倍液,喷洒在地面以上树干、大枝和其他天牛成虫喜出没之处,以树皮微湿为宜,忌阴雨天喷雾,若施药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⑷幼虫期,用50%杀螟松乳剂2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剂200倍液喷树干杀死初龄幼虫;用上述农药或久效磷100倍液注入虫孔,或用磷化锌毒签插虫孔等,均可杀死大龄幼虫。
沙棘主要钻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沙棘主要钻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郭中华;张继平;贾艳梅;尤飞
【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提出对沙棘钻蛀性害虫沙棘绕实蝇、沙棘象鼻虫、红缘天牛、木蠹蛾类,采用地面喷粉、林冠喷雾、干部注药的化学防治措施与选择混交类型、平茬复壮、绝花绝果、保护天敌等营林、生态、生物防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可有效地控制沙棘钻蛀性害虫的发生危害.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郭中华;张继平;贾艳梅;尤飞
【作者单位】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陕西,榆林,719000;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陕西,榆林,719000;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陕西,榆林,719000;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陕西,榆
林,71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3.607
【相关文献】
1.沙棘主要钻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J], 郭中华;张继平;贾艳梅;尤飞
2.榆林沙区飞播林地主要钻蛀性害虫防治技术研究 [J], 王建梅;石长春;贾艳梅;王琪;郜超
3.化橘红主要钻蛀性害虫调查及其防治 [J], 叶学林;曾祥有;曹征;徐海明;;;;
4.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钻蛀性害虫沙棘木蠹蛾的研究动态分析 [J], 崔亚琴
5.洞庭湖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Ⅴ.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J], 周旺兴;熊申云;曾阜文;王锡怀;舒新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沙棘几种常见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沙棘几种常见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沙棘是一种优良的果树,果实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
不过,沙棘也会遭受各种虫害,影响果实生长和品质。
下面就介绍沙棘几种常见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1. 蝽类蝽类是沙棘的常见害虫,它们喜欢吸食沙棘的芽叶和嫩枝。
一旦发现蝽害,就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首先,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大量摘取害虫并振动树枝,让害虫掉落。
另外,也可以使用农业石硫合剂喷洒于树冠周围、叶面和嫩枝上,可以有效防治蝽害。
2. 蛾类沙棘果实成熟时容易遭受蛾类的侵害,常见的蛾类有果实野蚕和蓟马等。
果实野蚕以吃沙棘果实为生,叶面也会被破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果树枯死。
蓟马是一种群居性害虫,对枝干和叶片造成危害。
针对这两种害虫,可使用农药喷洒防治,也可以使用黄板等陷阱捕捉害虫。
3. 螨类沙棘也容易遭受螨类害虫的侵害,主要是蜱、绒螨和红蜘蛛。
这些害虫主要生活在沙棘叶片下面或树冠周围,会导致叶片萎缩、黄化和掉落。
针对螨类害虫,可以喷洒辛硫磷等药剂杀灭害虫,同时加强通风和光照,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
4. 蚜虫蚜虫是沙棘的常见害虫,特别是在盛夏高温的环境下更容易滋生。
蚜虫会吸食沙棘树汁,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萎缩。
针对蚜虫,可以使用农药杀虫,也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方法,例如引入天敌、添加植物营养剂等。
总的来说,防治沙棘虫害需要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
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操作,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和伤害。
此外,也要加强沙棘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提高抗虫能力,保证良好的果实品质和产量。
沙柳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沙柳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谢文娟
【期刊名称】《青海农林科技》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沙柳木蠹蛾是危害沙棘林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我县5a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该虫的发生率与沙棘林龄成正比,林龄越大,感虫株率越高.因此加强沙棘林抚育管理,是防治该虫最为有效的途径.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谢文娟
【作者单位】湟源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青海湟源 8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3.42
【相关文献】
1.沙柳木蠹蛾性行为的生物学特性 [J], 荆小院;刘金龙;张金桐
2.沙柳木蠹蛾的综合防治技术 [J], 姚东华;柳培华;荆小院;申宏林
3.豹纹木蠹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J], 严军;赵华林
4.芳香木蠹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J], 于胜伟
5.薄壳山核桃芳香木蠹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对策 [J], 杜德意;刘畅;金继良;崔亚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棘木蠹蛾的防治技术
【摘 要】沙棘木蠹蛾是一种对沙棘、沙柳、沙枣等树木危害严重的昆虫,
本文通过剖析沙棘木蠹蛾的生活规律,对防控沙棘木蠹蛾提出了防控思路和生
物、物理、化学等防治办法。
【关键词】沙棘木;蠹蛾;危害;防治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森林的数量在急剧减少,为保护宝贵的森林
资源,必须对严重危害沙棘、沙柳、沙枣等树木的沙棘木蠹蛾进行有效防控。因
此,加强对沙棘木蠹蛾进行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沙棘木蠹蛾的生活习性及危害
沙棘木蠹蛾,为鳞翅目木蠹蛾科线角木蠹蛾属,成虫体长达1.7~1.9厘米,
翅展可达3.8~3.9厘米。主要危害的对象为沙棘、沙柳、沙枣等树木。沙棘木蠹
蛾对这些树木的危害非常大,它们寄食在树木根部,把树根蛀食一空后,留下一
堆木屑和虫粪,导致整株树木枯死。
沙棘木蠹蛾的生活习性。沙棘木蠹蛾主要对多年生的沙棘木产生危害,每4
年发生一代,成虫在沙棘根部蛀出虫道以后,幼虫隐藏于蛀道中过冬,在每年6
月,幼虫长大后爬出蛀道,进入泥土中化为蛹,7月成虫以后开始交配产卵,7
月下旬进入虫卵孵化期,10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冬。沙棘木蠹蛾的成虫飞行速度
快,喜欢朝向光源飞行,具有趋光性。沙棘木蠹蛾的交配时间主要集中在夜晚
20点~24点。沙棘木蠹蛾平均产卵量高达500颗,主要产在树干底部的树皮缝
隙和靠近树根的土壤中,每次产卵量为15~186颗,产卵期约为25天。虫卵孵
化为幼虫以后,即开始钻进树皮蛀食。到第2a,沙棘木蠹蛾对树木的危害进一
步加深,同时把排出木屑和虫粪。幼虫成熟后爬出蛀道,先在树冠周围的泥土中
做茧,然后化蛹,蛹期为30天左右。
对于沙棘木蠹蛾来说, 幼树的根茎较为细小,而沙棘木蠹蛾身体比较大,
因此不适宜在幼树根茎上生存和产卵。为了方便生存和产卵,沙棘木蠹蛾选择的
主要是主根较为粗壮的老树。从沙棘木蠹蛾的寄生特点出发,它们对5年生长期
以下的幼树一般没有危害或者危害较少。但是,沙棘木蠹蛾对8年以上生长期的
树木危害大,根据统计,在沙棘木蠹蛾危害的主要树种中,8年以上生长期的树
木被害严重的达到90%以上。沙棘木蠹蛾主要寄生在树根部位,绝大部分幼虫分
布在地下根干部20至30厘米范围内,造成树根腐烂坏死,阻断树根对水分和其
它营养物质的传输,导致树木枯死。据相关新闻媒体报道,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
市准格尔旗的50多万亩沙棘林,8年以上生长期的遭受沙棘木蠹蛾蛀食,枯死
率高达88%,给当地的沙棘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成为危害当地沙棘林的头
号虫害。
2.沙棘木蠹蛾的防治
2.1治理思路
应采取“预控为主,科学治理”的方针,在充分调查了解我国沙棘、沙柳、沙
枣等沙棘木蠹蛾危害的林木资源分布基础上,科学制定防控和治理方案,对虫害
严重程度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把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建立虫情预
防机制,积极预防,发现灾情及时控制,减少灾害损失,合理选取杀虫技术,综
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达到防控到位、虫不成灾的目的。
2.2通过改善林区植被结构来防控沙棘木蠹蛾
林区改造和治理。对高远山区、坡大、土薄等条件差的沙棘林,可以采取封
山育林的办法来治理。对土壤厚、较平坦、便于发展经济作物的地区,可以建立
沙棘果园,选用优良品种,提高果实产出。对处于土地集中、坡度较缓地区的沙
棘林,可以在春季或者秋季将沙棘树与本地的其它树种带状混合种植造林,成为
沙棘树为主体的带状混合林。对遭受沙棘木蠹蛾虫害严重,自然条件比较复杂的
沙棘林,可以先对死亡严重地区的沙棘树进行砍伐,然后选用优良沙棘树与本地
树种的混种造林,使其形成以沙棘树为主体的不规则混合林区。对遭受沙棘木蠹
蛾重度危害的地区,要综合采用封山育林、调整树种结构、混合造林相结合的措
施,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进行治理。
2.3使用生物防治技术
2.3.1白僵菌防治技术
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它的分布范围比较广,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区均能存活,
白僵菌能够侵入200多种昆虫的虫体并进行繁殖,同时不断产生大环脂类毒素和
草酸钙结晶,导致昆虫中毒死亡。利用白僵菌来防控沙棘木蠹蛾效果较好。可以
选取白僵菌进行人工培育和繁殖,然后选择雨后湿润的天气施放于沙棘林,以利
于白僵菌存活。
2.3.2利用沙棘木蠹蛾的天敌来达到防控目标
猪獾,属鼬科哺乳动物,分布较广,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和山
区都有分布。猪獾属杂食性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主要食物是水果、植物根系、
昆虫和动物肉。猪獾作为沙棘木蠹蛾的天敌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沙棘木
蠹蛾的数量。由于猪獾的食物较杂,也包括水果及植物根系,因此对农作物有一
定危害,近年来,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猪獾的数量急剧减少,部分省份如江苏
省把它列为了重点保护动物。从消灭沙棘木蠹蛾的角度,在适宜猪獾生长的地带,
仍然需要加强保护,利用自然界的食物链来制约沙棘木蠹蛾的繁殖和发展。毛缺
沟寄蜂作为沙棘木蠹蛾的有效寄生性天敌,人类应该对其实现人工助迁和繁殖利
用。
2.3.3采取物理防治措施
主要是利用灭虫灯来实现灯光诱杀。这一方法主要针对沙棘木蠹蛾成虫,主
要目的是杀灭成虫。每年6月中旬到8月中旬,在发现有沙棘木蠹蛾的林区内,
每5公顷范围内布置1盏灭虫灯。根据现在的科学条件,可采用太阳能充电灯或
者蓄电池充电灯,每天定时开关,开灯的时间集中在沙棘木蠹蛾活动频繁的时间
段,即每天20点-23点。同时,为了保护沙棘木蠹蛾的天敌,灭虫灯不能长时间
使用。
2.3.4使用化学方法灭虫
发现有遭受沙棘木蠹蛾危害的树根后,在其根部周围清理出一定范围,使用
杀螟松、敌杀死2000倍液等农药浇在根部,毒杀沙棘木蠹蛾幼虫。
2.3.5使用性信息素
目前对沙棘木蠹蛾最有效的监测、控制办法就是使用性信息素。使用人工合
成的性信息素,能够大面积控制住沙棘木蠹蛾虫害。
3.结束语
对沙棘木蠹蛾的防控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点是把管理与技术
相结合,预控为主,科学治理,因地制宜地综合采取改善林区植被结构,以及生
物、物理、化学等灭虫办法,达到防控有力,虫不成灾的目标,发挥保护宝贵森
林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薛雪琴等.秦都区核桃六星黑点蠹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J].陕
西林业科技,2012,(02).
[2]姜宗辉等.沙棘木蠹蛾综合防治与生态管理措施[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4,(04).